第四十五章 害怕了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个下午,李诚很郁闷,武约很郁闷,武顺安静的在屋子里,不知道绣的什么。杨氏则很头疼,我有三个女儿啊,你不要盯着一个啊。
“姊姊!”武约走到姐姐的房间,无精打采的喊一声。
“干啥?”武顺没防备,下一刻一只小手从领口进来,抓了一把。武顺睁大了眼睛,嘴张的合不上。“你你你!”结结巴巴的,说话不顺流。
“你的确实大一点,但也没大多少嘛。”武约低声吐槽,坐在姐姐身边。
“没发烧啊。”摸了一下妹妹的额头,好好的没事。武约生无可恋的看天:“他说我太小。”
少女的心,在这个午后碎了。
次日一早,李诚起来了。收拾梳洗,蒸好的包子馒头装了大包,拎在手里去马厩牵马。
“自成起的好早,这是要去作甚,晚来一会就见不着你了。”崔成出现了,穿着官服,精神抖擞。“去看看卫公!”李诚解释一句的时候,心里却在无奈的叹息。
“看卫公啊?还打算让你去帮忙的。”崔成有点不好意思了,堂堂县令,干点事情还指望把兄弟。李诚摇摇头:“今天不行了,明天吧。”
“中秋节那个活动,我看了,回头上个奏折。”崔成解释一句,李诚听了不禁笑道:“办个活动,还要请示朝廷?”
“不请示怎么可以?长安城夜里有宵禁,坊门、城门,准点落下。没有朝廷的旨意,这种事情怎么能私自做?”崔成很耐心的解释,毕竟这家伙脑子摔过。
“哦,我知道了,你上奏吧。”说着李诚牵马出门,崔成想了想,没叫住他。
卫国公府,李诚被挡了驾。还是那个老管家,说话一点都不客气。
“带了包子么?带了包子留下,没带包子回去取了送来。”
李诚一头黑线,重点难道不是我来看望卫国公么?包子是什么鬼?好吧,李诚觉得今天自己就不该来,放下手里的包裹:“包子,告辞!”一拱手,转身要走的时候,身后有人阴阳怪气的说话:“有的人啊,就是心不诚啊。”
哎呀,李诚一听这调调,赶紧回头陪着笑脸,拱手施礼:“见过卫国公!”
“少给我来这个,登门看望老朽,你就带几个包子么?还有别的没有?”李靖看看后面,发现没有别的,拿起包裹:“关门。”李诚赶紧跟上去,今天来是有事的。果然,老管家也没拦着李诚,让他一路进去了。
“刚出锅的包子,还是热的。就着热气腾腾的小米粥,滋味那个美啊。”李诚在后面嚷嚷,李靖也不回头,一路跟着到了后院,看见两个中年男子,一左一右给李靖施礼:“父亲。”
这是李靖的两个儿子,李德謇、李德奖。一番寒暄,算是认识了。李靖领着李诚进了书房,看见一张书桌和两把椅子的时候,李诚有点懵。怎么这就用上了,这玩意好像自己没正式发售啊。李靖见了得意洋洋的笑道:“陛下让人送来的。”
李诚赶紧拱手笑道:“恭喜卫公,得以昭雪,安享天年。”
李靖的笑容收了起来,看看李诚,重重的叹息一声:“你小子!”没多说了,一切尽在不言中。李靖自己最清楚,“功高震主”四个字的意思,这是他的理解,李诚在提醒他。今后别折腾了,有啥功劳让别人去争吧。
李诚笑了笑没说话,在李靖跟前,别装。说的多错的多,老家伙太厉害了。
丫鬟把小米粥和包子送进来,李靖开吃,李诚就在一边坐着,很有耐心的看他吃。老家伙胃口很好,吃的很香。这是好事。但是李诚很清楚,一代军神,在家闲居太受罪了。好在李靖豁达,还能活十几年呢。
等到李靖放下筷子,擦嘴,漱口,丫鬟退下了,李靖才看看李诚:“有事?”
李诚心里感慨,太厉害了。脸上却是很镇定:“有些想法,也想去做。但是人手上搞不定。特来请教卫公。”李靖看看他,没着急说话,等了一会才开口:“你不愿为朝廷效力,非人臣之道也。”这就是批评了,你一个人才,怎么能不想着为朝廷出力呢?
李诚脑子里一阵高速转,脸上露出微笑,语气诚恳:“一介白丁,骤居高位,难得善终。再者,乡间为民,又如何不能为朝廷出力?诚有种子得自西方,据说亩产可达千斤。今年不行了,等明年开春,种下去看看,如能成功,献给朝廷,如何不是为朝廷出力?”
李靖听到这话,眼珠子都圆了:“亩产千斤?”李诚点点头:“据说,还没确定。此事,不宜外传,出了这个门,此事小子绝不认账。”
李靖见过的风浪多了,这会却很难克制自己的激动。历朝历代,粮食问题都关系到国家安全,不客气的说,粮食就是国家安定的基础。现在的粮食,亩产也就是一二百斤之间。突然冒出一个一千斤的亩产,李靖不激动都怪了。
缓缓平息了自己的气息,看看一脸淡定的李诚,李靖开口:“竖子,种地的事情不说,其他的想法呢?说来听听,老朽看看能不能出点力。”
李诚稍稍犹豫,做出为难的样子,李靖看着着急,一拍桌子:“说。”
李诚这才低声道:“有一个想法,卫公取印章一用。”李靖奇怪的看看李诚,自腰间摘下一枚印章,递给李诚:“拿去。”李诚拿过来,在纸上盖了个印之后,笑着反问:“卫公,如果这枚印章有一张纸那么大呢?”
轰!李靖的脑袋炸了!就像一个人,身处四周封闭的空间,总是在琢磨,墙后面是什么?突然,墙上打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震惊之后的李靖,很快就平静下来了,捻须思索片刻才道:“你是在害怕么?”
李诚心里一愣,脸上的表情微微僵硬,真实的想法是:我害怕什么?我是没工匠啊。旋即脑子里一转,李靖怎么会有此一说?
李靖把李诚的表情看在眼里,误会他是真的在害怕了,这才点点头道:“年纪轻轻的,瞻前顾后。两晋之后,士族大兴,前隋达到了巅峰。今人都说杨广昏庸,谁会告诉你,杨广雄才大略,所图伟壮?”
李诚秒懂了,士族把持了文化教育,印刷术的出现,将是一次洗牌。想到这里,李诚觉得自己真是太幼稚了,这个世界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印刷术可以带来技术革命,也可以带来灾难,甚至是死亡。没有印刷术的时代,书都是靠抄的。而且一般的家庭,想得到书非常的难。读书在这个时代,是奢侈的事情。
现场出现了短暂的平静,李诚不安的扭动身躯,现在已经想放弃印刷术了。冷静下来再看宋朝为何会出现文教兴旺,印刷术突飞猛进。还是因为有土壤啊!五代十国的纷乱,最后的士族在漫长的乱世之中,受到沉重的打击。宋朝为防备唐末藩镇割据,高举文治大旗。
在唐朝,雕版印刷出现在中晚唐,并得以生存下来,正是因为士族力量不比从前。经过从李世民开始,到高宗,武周,孜孜不倦的在做一件事,削弱士族。
“哈哈,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李诚站了起来,转身要逃跑。李靖在身后喝止:“坐回去。”李诚坐了回去,李靖咬牙切齿道:“此举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绝对不可放弃。”
李诚笑了笑:“那是,不放弃。”心里却说,现在这事情不关我事了。
“老朽这就去求见陛下,你且在此等消息。”李靖说着起身,李诚赶紧笑道:“小子还是回去等吧。”李靖怒视李诚:“心虚了是吧?走,一道去见陛下。”说着抓住李诚的手腕,拉着他往外走。李诚心中哀嚎,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卫公,小子可以去见陛下,然此事一旦见了陛下,跟小子可就没关系了。”李诚撇清自己,李靖回头瞪眼:“虎头蛇尾,回去等着吧。”李诚赶紧拱手要走,李靖在后道:“当今陛下,雄才伟略,正是大丈夫成就一番事业之时,李诚,不可自误。”
自误就自误,总比搭上性命要强。李诚就像屁股后面有十几条藏獒在追,走的飞快。
回去的路上,李诚心里那个后悔啊。印刷术不是不能做,而是出来的太早了。现在自己没地位没名望,着急搞这个事情就是在作死啊。交给皇帝去搞,呵呵,李世民的贪婪程度,能给自己剩下一根骨头就躲起来笑了。这年月,没有专利保护法的。
自己怎么就那么多事呢?李诚仰天长叹的时候,前方冲来快马一匹,马背上的人在大声嚷嚷:“让道,让道。”大街上策马疾驰,这就是唐朝版本的七十码啊。
谁家的小子这么吊?李诚牵着马往边上一躲,看见一个老妪担着菜站在路中央发呆。迎面快马逼近了,老妪吓坏了,性命攸关,千钧一发。
这个下午,李诚很郁闷,武约很郁闷,武顺安静的在屋子里,不知道绣的什么。杨氏则很头疼,我有三个女儿啊,你不要盯着一个啊。
“姊姊!”武约走到姐姐的房间,无精打采的喊一声。
“干啥?”武顺没防备,下一刻一只小手从领口进来,抓了一把。武顺睁大了眼睛,嘴张的合不上。“你你你!”结结巴巴的,说话不顺流。
“你的确实大一点,但也没大多少嘛。”武约低声吐槽,坐在姐姐身边。
“没发烧啊。”摸了一下妹妹的额头,好好的没事。武约生无可恋的看天:“他说我太小。”
少女的心,在这个午后碎了。
次日一早,李诚起来了。收拾梳洗,蒸好的包子馒头装了大包,拎在手里去马厩牵马。
“自成起的好早,这是要去作甚,晚来一会就见不着你了。”崔成出现了,穿着官服,精神抖擞。“去看看卫公!”李诚解释一句的时候,心里却在无奈的叹息。
“看卫公啊?还打算让你去帮忙的。”崔成有点不好意思了,堂堂县令,干点事情还指望把兄弟。李诚摇摇头:“今天不行了,明天吧。”
“中秋节那个活动,我看了,回头上个奏折。”崔成解释一句,李诚听了不禁笑道:“办个活动,还要请示朝廷?”
“不请示怎么可以?长安城夜里有宵禁,坊门、城门,准点落下。没有朝廷的旨意,这种事情怎么能私自做?”崔成很耐心的解释,毕竟这家伙脑子摔过。
“哦,我知道了,你上奏吧。”说着李诚牵马出门,崔成想了想,没叫住他。
卫国公府,李诚被挡了驾。还是那个老管家,说话一点都不客气。
“带了包子么?带了包子留下,没带包子回去取了送来。”
李诚一头黑线,重点难道不是我来看望卫国公么?包子是什么鬼?好吧,李诚觉得今天自己就不该来,放下手里的包裹:“包子,告辞!”一拱手,转身要走的时候,身后有人阴阳怪气的说话:“有的人啊,就是心不诚啊。”
哎呀,李诚一听这调调,赶紧回头陪着笑脸,拱手施礼:“见过卫国公!”
“少给我来这个,登门看望老朽,你就带几个包子么?还有别的没有?”李靖看看后面,发现没有别的,拿起包裹:“关门。”李诚赶紧跟上去,今天来是有事的。果然,老管家也没拦着李诚,让他一路进去了。
“刚出锅的包子,还是热的。就着热气腾腾的小米粥,滋味那个美啊。”李诚在后面嚷嚷,李靖也不回头,一路跟着到了后院,看见两个中年男子,一左一右给李靖施礼:“父亲。”
这是李靖的两个儿子,李德謇、李德奖。一番寒暄,算是认识了。李靖领着李诚进了书房,看见一张书桌和两把椅子的时候,李诚有点懵。怎么这就用上了,这玩意好像自己没正式发售啊。李靖见了得意洋洋的笑道:“陛下让人送来的。”
李诚赶紧拱手笑道:“恭喜卫公,得以昭雪,安享天年。”
李靖的笑容收了起来,看看李诚,重重的叹息一声:“你小子!”没多说了,一切尽在不言中。李靖自己最清楚,“功高震主”四个字的意思,这是他的理解,李诚在提醒他。今后别折腾了,有啥功劳让别人去争吧。
李诚笑了笑没说话,在李靖跟前,别装。说的多错的多,老家伙太厉害了。
丫鬟把小米粥和包子送进来,李靖开吃,李诚就在一边坐着,很有耐心的看他吃。老家伙胃口很好,吃的很香。这是好事。但是李诚很清楚,一代军神,在家闲居太受罪了。好在李靖豁达,还能活十几年呢。
等到李靖放下筷子,擦嘴,漱口,丫鬟退下了,李靖才看看李诚:“有事?”
李诚心里感慨,太厉害了。脸上却是很镇定:“有些想法,也想去做。但是人手上搞不定。特来请教卫公。”李靖看看他,没着急说话,等了一会才开口:“你不愿为朝廷效力,非人臣之道也。”这就是批评了,你一个人才,怎么能不想着为朝廷出力呢?
李诚脑子里一阵高速转,脸上露出微笑,语气诚恳:“一介白丁,骤居高位,难得善终。再者,乡间为民,又如何不能为朝廷出力?诚有种子得自西方,据说亩产可达千斤。今年不行了,等明年开春,种下去看看,如能成功,献给朝廷,如何不是为朝廷出力?”
李靖听到这话,眼珠子都圆了:“亩产千斤?”李诚点点头:“据说,还没确定。此事,不宜外传,出了这个门,此事小子绝不认账。”
李靖见过的风浪多了,这会却很难克制自己的激动。历朝历代,粮食问题都关系到国家安全,不客气的说,粮食就是国家安定的基础。现在的粮食,亩产也就是一二百斤之间。突然冒出一个一千斤的亩产,李靖不激动都怪了。
缓缓平息了自己的气息,看看一脸淡定的李诚,李靖开口:“竖子,种地的事情不说,其他的想法呢?说来听听,老朽看看能不能出点力。”
李诚稍稍犹豫,做出为难的样子,李靖看着着急,一拍桌子:“说。”
李诚这才低声道:“有一个想法,卫公取印章一用。”李靖奇怪的看看李诚,自腰间摘下一枚印章,递给李诚:“拿去。”李诚拿过来,在纸上盖了个印之后,笑着反问:“卫公,如果这枚印章有一张纸那么大呢?”
轰!李靖的脑袋炸了!就像一个人,身处四周封闭的空间,总是在琢磨,墙后面是什么?突然,墙上打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震惊之后的李靖,很快就平静下来了,捻须思索片刻才道:“你是在害怕么?”
李诚心里一愣,脸上的表情微微僵硬,真实的想法是:我害怕什么?我是没工匠啊。旋即脑子里一转,李靖怎么会有此一说?
李靖把李诚的表情看在眼里,误会他是真的在害怕了,这才点点头道:“年纪轻轻的,瞻前顾后。两晋之后,士族大兴,前隋达到了巅峰。今人都说杨广昏庸,谁会告诉你,杨广雄才大略,所图伟壮?”
李诚秒懂了,士族把持了文化教育,印刷术的出现,将是一次洗牌。想到这里,李诚觉得自己真是太幼稚了,这个世界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印刷术可以带来技术革命,也可以带来灾难,甚至是死亡。没有印刷术的时代,书都是靠抄的。而且一般的家庭,想得到书非常的难。读书在这个时代,是奢侈的事情。
现场出现了短暂的平静,李诚不安的扭动身躯,现在已经想放弃印刷术了。冷静下来再看宋朝为何会出现文教兴旺,印刷术突飞猛进。还是因为有土壤啊!五代十国的纷乱,最后的士族在漫长的乱世之中,受到沉重的打击。宋朝为防备唐末藩镇割据,高举文治大旗。
在唐朝,雕版印刷出现在中晚唐,并得以生存下来,正是因为士族力量不比从前。经过从李世民开始,到高宗,武周,孜孜不倦的在做一件事,削弱士族。
“哈哈,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李诚站了起来,转身要逃跑。李靖在身后喝止:“坐回去。”李诚坐了回去,李靖咬牙切齿道:“此举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绝对不可放弃。”
李诚笑了笑:“那是,不放弃。”心里却说,现在这事情不关我事了。
“老朽这就去求见陛下,你且在此等消息。”李靖说着起身,李诚赶紧笑道:“小子还是回去等吧。”李靖怒视李诚:“心虚了是吧?走,一道去见陛下。”说着抓住李诚的手腕,拉着他往外走。李诚心中哀嚎,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卫公,小子可以去见陛下,然此事一旦见了陛下,跟小子可就没关系了。”李诚撇清自己,李靖回头瞪眼:“虎头蛇尾,回去等着吧。”李诚赶紧拱手要走,李靖在后道:“当今陛下,雄才伟略,正是大丈夫成就一番事业之时,李诚,不可自误。”
自误就自误,总比搭上性命要强。李诚就像屁股后面有十几条藏獒在追,走的飞快。
回去的路上,李诚心里那个后悔啊。印刷术不是不能做,而是出来的太早了。现在自己没地位没名望,着急搞这个事情就是在作死啊。交给皇帝去搞,呵呵,李世民的贪婪程度,能给自己剩下一根骨头就躲起来笑了。这年月,没有专利保护法的。
自己怎么就那么多事呢?李诚仰天长叹的时候,前方冲来快马一匹,马背上的人在大声嚷嚷:“让道,让道。”大街上策马疾驰,这就是唐朝版本的七十码啊。
谁家的小子这么吊?李诚牵着马往边上一躲,看见一个老妪担着菜站在路中央发呆。迎面快马逼近了,老妪吓坏了,性命攸关,千钧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