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温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一日, 牛牧之正在他的书房里拿着书自己温习呢,却看见他爹在门外,脸色有点阴沉,一副要进不进的样子。
“爹, 你怎么了?”牛牧之放下手中的书, 询问道。
牛二河见牛牧之发现了他, 便也不再犹豫,黑着一张脸进来,自己找了个位置坐着,也不理睬牛牧之。
牛牧之不知他爹为何如此, 毕竟牛二河很少对他露出这副神情。
“爹, 究竟是怎么了?可是我做了什么错事让您不开心了?”牛牧之走过来替牛二河捏捏肩,讨好地问道。
“哼,”牛二河瞥了牛牧之一眼,“上次我对你说,让你大伯帮着咱家买地, 可是我今天见到他,他倒好像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原来是牛二河把这镇上的事情解决了, 准备开始着手买地的事宜, 结果却发现他哥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
何家的人虽然把事情办得挺利落的,半个月就找到差不多有二三十亩连着的地。他当时正高兴呢, 刚好柳岸村和牛家村近, 也就去找了一回他哥, 说了一下这件事。
谁知道, 牛大河根本不知道他弟要买地的事,幸亏牛二河当时机智,圆了回来,否则,还不知要丢怎样的脸呢!
牛牧之见是这件事,也不否认,老老实实地承认,这就是自己所为。
“你怎么能这么做呢?你说这件事儿要是传出去,我的老脸往哪儿放?”牛二河没想到牛牧之这么容易就承认了,气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我这也是有所考虑的,人家都说财不露白,这事儿啊,越少人知道越好。”牛牧之解释道。
“可是你大伯并不是外人,而且他向来忠厚老实,从来不多嘴多舌的,有什么不好?”牛二河反驳道。
“大伯自然不会,可是大伯娘呢,她向来是个嘴碎的,难道就能守口如瓶了吗?大伯那个性子哪里会经得住她的缠磨,最后还不得告诉他?”牛牧之继续解释,“反正这事大伯也不知道,不如就别告诉他,也省了一场事端。”
牛牧之想想就想笑,他中了秀才,和他家相识的各家都送来了贺礼,只有他大伯家到现在都没动静。他家再不宽裕,随意送点东西还能怎么的?难不成还会被嫌弃吗?也不想想他爹平常补贴了他们多少。
最奇怪的是,大伯家没有也就罢了,爷爷奶奶也没什么表示,他再蠢,也能明白是谁在这中间做了手脚,他爹娘不好意思拉下脸来,他可不想跟这位大伯娘扯上什么关系。
“你大伯娘……”牛二河有些语塞,他自然是知道牛齐氏是个什么样的人,“算了算了,随你吧!”牛二河辩不过他,眉头有些皱,不耐烦地挥手道。
“爹,我不是不想帮大伯,也不是嫌弃大伯。”牛牧之觉得自己有必要将话说明白,“您平日里接济大伯,孝敬爷爷奶奶,我都没什么意见。但是凡事得有个度,这事儿是咱们家的大事,若是处理不得当,说不定就会招来麻烦的。有红眼病的人多着呢,您不能想着拿这个来帮忙。”
牛牧之知道,他爹其实私心里就是想借着这个,帮衬一下大伯,好名正言顺地多给点钱给他,毕竟大伯的日子真的不大好过,妻子不贤,两个儿子也不成器,还得靠着他。但是帮忙不是这么帮的,亲兄弟,明算账,牛牧之一直都是这么想的。
牛二河心里也明白,儿子说的有道理,他其实也不是个肯吃亏的人,不然也不会能自己一个人就出来闯荡,还真的闯出了一点小小的成绩。
但是,一碰到他哥,事情有时候就变得不一样了。在牛二河的认知里,他哥和他爹娘是放在同一层面上的。因为牛大河真的是个好兄长,从小不管有了什么都让给弟弟,照顾着弟弟,牛二河对他很是感激。
他有些烦躁:“就照你的意思来吧!”说着就走出了书房,只给牛牧之留下了一个背影。
牛牧之站在那儿,看着他爹走了,自己也默默地走到门前,看着青石板上已经泛黄枯萎的青苔,心里默默念叨,但愿他爹能够真的分清这个界限!
而走掉的牛二河心里也很烦闷,他不明白,事情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他不怪牛牧之,因为牛牧之说的是有道理的,更何况,那还是他的宝贝儿子,他自然是不舍得怪的。
而他哥,更是无辜了,老实巴交的,他也不会去怪他。想来想去,还是他那个挑事精的嫂子,都是她的错,爹娘当初怎么就为大哥找了这么个媳妇儿呢?娶妻不贤,当真败家!
牛牧之自然是不知道他爹已经把一切“罪名”都安到他大伯娘身上去了,若是知道了,肯定要拍手叫好!
他现在,最要紧的任务是要先自学了。孙琦在知道他要回家休息一载之后,就送了不少乡试要用的书籍给他,让他慢慢先自学着,将来为他引荐老师的时候,老师向他提问,他也不至于一问三不知。
乡试的内容和之前的考试,最大的区别就是,乡试里面增加了律法题,对于考生的要求明显提高了。
之所以有着这样的区别,主要还是因为秀才和举人二者的不同。
秀才对于统治者的作用呢,就是通过他们来教化底层百姓,所谓天高皇帝远,对于底层人来说,皇帝是谁,并不重要。但是当地的乡绅是谁,那就很重要了,而乡绅阶级,一般都是由大部分秀才和少量举人构成的,何地主那样的,只能称为地主,而不是乡绅。
秀才起到的作用呢,就是调节邻里纠纷,婚丧嫁娶的时候,帮着写些祝词挽联什么的,并不要求对于律法有什么了解。
而举人就不同了,举人是可以做官的,那么既然为官,怎么可以不懂律法呢?故此,院试和乡试最大的区别就是律法了。
牛牧之看着手里的这本律法书,一头雾水,因为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历朝历代的法律、真的,就只是讲了讲,偶尔才来一句感慨。
但是每朝每代的律法都不一样,有些甚至还是前后相悖的,这本书中又没有做出解释,牛牧之就很心塞了。
像这里边的就有两个案例,前后背景都很相似,但是在不同的朝代背景下,就有着不同的考量方法。
案例大概是讲,有一对夫妻原本很恩爱,郎才女貌的。但是呢,有一天这个丈夫的一个好朋友来家做客,见到了这个妻子,便起了歹念,便寻了个机会,在和那个丈夫单独外出时,害死了这个丈夫。一个是推倒河里,一个是推下悬崖,基本上就这点不同。
然后,那个好朋友装作很悲痛的样子,帮着找尸体,办丧事,最后如愿以偿地感动了那个妻子,娶得娇妻,还生了一个儿子。
然而,后来那个妻子发现了自己之前那个丈夫死亡的真相,悲愤羞愧之下,设计杀了自己现在的丈夫,就连儿子也被她当做污点毒死了。
唐代背景的那个,最终妻子还是被判了杀人罪,纵然后一个丈夫该死,那个孩子也是无辜的,妻子的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牛牧之能够理解这种做法。
但是,宋代背景的那个,他就有些想不通了。那个妻子被大大夸奖了一番,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是“夫为天”,但似乎第一个丈夫要比第二个丈夫重要的多,就连那个孩子的死亡,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最后,那个妻子还自尽了,原因是被仇人玷污,没了贞洁……
牛牧之看到这个的内心:真是哔了狗了……
什么鬼玩意儿?他咋看不懂呢?这真是人做出来的事?
这种东西还能作为案例,原谅他孤陋寡闻,见识浅薄。
他疲惫地合上书,第一次发现自己跟古人的思维差距竟然有这么大,也不知这律法到底要怎么学……
还是拿起自己的老本行,看看经义和诗词吧!
乡试的经义范围要比院试广多了,虽然主要还是在四书五经上出题,但是,却不再局限于这几本书,而是将范围扩大到了它们的注释书上。
这要求就变得更高了,既要对四书五经本身理解得够通透,又要通读它们的注释,并对其知之甚深。
若是出的注释书比较偏,你不懂,或者没那么熟,那就呵呵了。
牛牧之以前所学,主要就是针对县试、府试和院试的,并没有对这些有太多的涉足。毕竟,他年纪小,时间少,要是都通读了,那时间花的就不是一点点了。
打开自己专门用来放书的箱子,里面是浓浓的樟脑的味道,牛牧之小心翼翼地从底下找出几本书,这些都是他之前准备好的,预备着现在看的。毕竟好书难求,当时要是不下手,说不定以后就看不到了。
原谅他当初看到吴秀才送他那几本书的时候淡然的神色吧,他从来没有想过在后世那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便就可以买到的书,还有上网一搜就能找到的知识,在这边,竟然是这么稀缺的!
在书肆里看到好书,只要自己手里有余钱,就一定要买下来!这是他这么多年总结的经验,不然下次再来的话,就真的可能再也找不到的。
这一日, 牛牧之正在他的书房里拿着书自己温习呢,却看见他爹在门外,脸色有点阴沉,一副要进不进的样子。
“爹, 你怎么了?”牛牧之放下手中的书, 询问道。
牛二河见牛牧之发现了他, 便也不再犹豫,黑着一张脸进来,自己找了个位置坐着,也不理睬牛牧之。
牛牧之不知他爹为何如此, 毕竟牛二河很少对他露出这副神情。
“爹, 究竟是怎么了?可是我做了什么错事让您不开心了?”牛牧之走过来替牛二河捏捏肩,讨好地问道。
“哼,”牛二河瞥了牛牧之一眼,“上次我对你说,让你大伯帮着咱家买地, 可是我今天见到他,他倒好像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原来是牛二河把这镇上的事情解决了, 准备开始着手买地的事宜, 结果却发现他哥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
何家的人虽然把事情办得挺利落的,半个月就找到差不多有二三十亩连着的地。他当时正高兴呢, 刚好柳岸村和牛家村近, 也就去找了一回他哥, 说了一下这件事。
谁知道, 牛大河根本不知道他弟要买地的事,幸亏牛二河当时机智,圆了回来,否则,还不知要丢怎样的脸呢!
牛牧之见是这件事,也不否认,老老实实地承认,这就是自己所为。
“你怎么能这么做呢?你说这件事儿要是传出去,我的老脸往哪儿放?”牛二河没想到牛牧之这么容易就承认了,气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我这也是有所考虑的,人家都说财不露白,这事儿啊,越少人知道越好。”牛牧之解释道。
“可是你大伯并不是外人,而且他向来忠厚老实,从来不多嘴多舌的,有什么不好?”牛二河反驳道。
“大伯自然不会,可是大伯娘呢,她向来是个嘴碎的,难道就能守口如瓶了吗?大伯那个性子哪里会经得住她的缠磨,最后还不得告诉他?”牛牧之继续解释,“反正这事大伯也不知道,不如就别告诉他,也省了一场事端。”
牛牧之想想就想笑,他中了秀才,和他家相识的各家都送来了贺礼,只有他大伯家到现在都没动静。他家再不宽裕,随意送点东西还能怎么的?难不成还会被嫌弃吗?也不想想他爹平常补贴了他们多少。
最奇怪的是,大伯家没有也就罢了,爷爷奶奶也没什么表示,他再蠢,也能明白是谁在这中间做了手脚,他爹娘不好意思拉下脸来,他可不想跟这位大伯娘扯上什么关系。
“你大伯娘……”牛二河有些语塞,他自然是知道牛齐氏是个什么样的人,“算了算了,随你吧!”牛二河辩不过他,眉头有些皱,不耐烦地挥手道。
“爹,我不是不想帮大伯,也不是嫌弃大伯。”牛牧之觉得自己有必要将话说明白,“您平日里接济大伯,孝敬爷爷奶奶,我都没什么意见。但是凡事得有个度,这事儿是咱们家的大事,若是处理不得当,说不定就会招来麻烦的。有红眼病的人多着呢,您不能想着拿这个来帮忙。”
牛牧之知道,他爹其实私心里就是想借着这个,帮衬一下大伯,好名正言顺地多给点钱给他,毕竟大伯的日子真的不大好过,妻子不贤,两个儿子也不成器,还得靠着他。但是帮忙不是这么帮的,亲兄弟,明算账,牛牧之一直都是这么想的。
牛二河心里也明白,儿子说的有道理,他其实也不是个肯吃亏的人,不然也不会能自己一个人就出来闯荡,还真的闯出了一点小小的成绩。
但是,一碰到他哥,事情有时候就变得不一样了。在牛二河的认知里,他哥和他爹娘是放在同一层面上的。因为牛大河真的是个好兄长,从小不管有了什么都让给弟弟,照顾着弟弟,牛二河对他很是感激。
他有些烦躁:“就照你的意思来吧!”说着就走出了书房,只给牛牧之留下了一个背影。
牛牧之站在那儿,看着他爹走了,自己也默默地走到门前,看着青石板上已经泛黄枯萎的青苔,心里默默念叨,但愿他爹能够真的分清这个界限!
而走掉的牛二河心里也很烦闷,他不明白,事情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他不怪牛牧之,因为牛牧之说的是有道理的,更何况,那还是他的宝贝儿子,他自然是不舍得怪的。
而他哥,更是无辜了,老实巴交的,他也不会去怪他。想来想去,还是他那个挑事精的嫂子,都是她的错,爹娘当初怎么就为大哥找了这么个媳妇儿呢?娶妻不贤,当真败家!
牛牧之自然是不知道他爹已经把一切“罪名”都安到他大伯娘身上去了,若是知道了,肯定要拍手叫好!
他现在,最要紧的任务是要先自学了。孙琦在知道他要回家休息一载之后,就送了不少乡试要用的书籍给他,让他慢慢先自学着,将来为他引荐老师的时候,老师向他提问,他也不至于一问三不知。
乡试的内容和之前的考试,最大的区别就是,乡试里面增加了律法题,对于考生的要求明显提高了。
之所以有着这样的区别,主要还是因为秀才和举人二者的不同。
秀才对于统治者的作用呢,就是通过他们来教化底层百姓,所谓天高皇帝远,对于底层人来说,皇帝是谁,并不重要。但是当地的乡绅是谁,那就很重要了,而乡绅阶级,一般都是由大部分秀才和少量举人构成的,何地主那样的,只能称为地主,而不是乡绅。
秀才起到的作用呢,就是调节邻里纠纷,婚丧嫁娶的时候,帮着写些祝词挽联什么的,并不要求对于律法有什么了解。
而举人就不同了,举人是可以做官的,那么既然为官,怎么可以不懂律法呢?故此,院试和乡试最大的区别就是律法了。
牛牧之看着手里的这本律法书,一头雾水,因为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历朝历代的法律、真的,就只是讲了讲,偶尔才来一句感慨。
但是每朝每代的律法都不一样,有些甚至还是前后相悖的,这本书中又没有做出解释,牛牧之就很心塞了。
像这里边的就有两个案例,前后背景都很相似,但是在不同的朝代背景下,就有着不同的考量方法。
案例大概是讲,有一对夫妻原本很恩爱,郎才女貌的。但是呢,有一天这个丈夫的一个好朋友来家做客,见到了这个妻子,便起了歹念,便寻了个机会,在和那个丈夫单独外出时,害死了这个丈夫。一个是推倒河里,一个是推下悬崖,基本上就这点不同。
然后,那个好朋友装作很悲痛的样子,帮着找尸体,办丧事,最后如愿以偿地感动了那个妻子,娶得娇妻,还生了一个儿子。
然而,后来那个妻子发现了自己之前那个丈夫死亡的真相,悲愤羞愧之下,设计杀了自己现在的丈夫,就连儿子也被她当做污点毒死了。
唐代背景的那个,最终妻子还是被判了杀人罪,纵然后一个丈夫该死,那个孩子也是无辜的,妻子的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牛牧之能够理解这种做法。
但是,宋代背景的那个,他就有些想不通了。那个妻子被大大夸奖了一番,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是“夫为天”,但似乎第一个丈夫要比第二个丈夫重要的多,就连那个孩子的死亡,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最后,那个妻子还自尽了,原因是被仇人玷污,没了贞洁……
牛牧之看到这个的内心:真是哔了狗了……
什么鬼玩意儿?他咋看不懂呢?这真是人做出来的事?
这种东西还能作为案例,原谅他孤陋寡闻,见识浅薄。
他疲惫地合上书,第一次发现自己跟古人的思维差距竟然有这么大,也不知这律法到底要怎么学……
还是拿起自己的老本行,看看经义和诗词吧!
乡试的经义范围要比院试广多了,虽然主要还是在四书五经上出题,但是,却不再局限于这几本书,而是将范围扩大到了它们的注释书上。
这要求就变得更高了,既要对四书五经本身理解得够通透,又要通读它们的注释,并对其知之甚深。
若是出的注释书比较偏,你不懂,或者没那么熟,那就呵呵了。
牛牧之以前所学,主要就是针对县试、府试和院试的,并没有对这些有太多的涉足。毕竟,他年纪小,时间少,要是都通读了,那时间花的就不是一点点了。
打开自己专门用来放书的箱子,里面是浓浓的樟脑的味道,牛牧之小心翼翼地从底下找出几本书,这些都是他之前准备好的,预备着现在看的。毕竟好书难求,当时要是不下手,说不定以后就看不到了。
原谅他当初看到吴秀才送他那几本书的时候淡然的神色吧,他从来没有想过在后世那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便就可以买到的书,还有上网一搜就能找到的知识,在这边,竟然是这么稀缺的!
在书肆里看到好书,只要自己手里有余钱,就一定要买下来!这是他这么多年总结的经验,不然下次再来的话,就真的可能再也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