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大明宣德炉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八十二章大明宣德炉
“王哥,我能上手看看嘛?”古玩行的规矩刘东早就记在了心里,即使知道现在王海涛不会拒绝,他也没忘了问一下。当然白手套因为刘东才刚刚入行,倒是没准备。不过想来,王海涛也不会在意这个。
“呵呵,没问题,兄弟随便看!”王海涛无所谓的说道。
这些摆在这里的所谓古董,基本上都是有残损,或者不怎么值钱的物件。就算被刘东不小心弄坏了,那也无所谓。反正值不了多少钱。
再得到允许之后,刘东面色喜悦中带着一抹谨慎的,从钢铁架子的第二层上拿起了一件红色的瓷器。在古玩的所有大小分类当中除了玉器之外,他最喜欢的就是瓷器了,不仅仅因为它华丽的外表和悠久的历史传承,更因为在雕刻当中,许多玉器和木雕件模板都是传统的瓷器造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柴窑、汝窑、钧窑、官窑、哥窑和定窑,这些古代赫赫有名的名窑瓷器。
比如,大名鼎鼎的宣德炉,它在烧制的时候就是借鉴的这些古代名窑的标准器造型。
当然,刘东第一次上手,就拿起这个红色的瓶子,也是因为它是这座钢架上所有古玩中少有的几件没有破损的物件之一。
‘胭脂红轨道粉彩瓶’就是刘东手中这件瓷器的名字,当然他之所以知道,还是多亏了李老的那本笔记的功劳。在其中对瓷器的介绍当中,就有对这种胭脂红瓷器的详细描写。它的来历和鉴赏特点,刘东都记得非常清楚。
而这件高越十五厘米的撇口粉彩瓶,有着纤细的脖颈和漂亮的瓶身,在向外鼓起的瓶身两侧还描绘着‘喜鹊蹬枝’的图案,红花、绿叶,杆茎虬枝,再加上振翅欲飞的黑羽喜鹊,线条流畅,整幅画面非常生动。
而胭脂红色的瓶身上用单线刻画着流畅的缠枝莲纹,瓶口和底足的白釉,虽然经过了时间的沉淀,但是依然光洁如新,抹上去光滑细致,没有丝毫?x手的感觉。在古代除了官窑,民窑基本上烧不出这么精致的东西。而且底足‘大清道光年制’的刻款,似乎也印证了刘东的判断。
“刘兄弟,这件瓷器怎么样?”王海涛问道。
“好东西,看样子应该是道光年官窑的精品!”刘东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手中的瓶子说道。
“呵呵,刘兄弟果然好眼光。不过,虽然它是官窑精品,可惜却不怎么值钱!要是康熙或者乾隆这几个朝代的就好了!”
“看来王哥对古玩鉴定也深有研究啊!”听完他的话后,刘东不禁神色讶异的看着这个泉城本地最大的黑帮头子。要是一般人还真不知道瓷器,特别是清朝瓷器里面的这些道道。
现在国内的瓷器收藏,特别是清代官窑瓷器,上三代,也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比后来的清朝其他朝代的官窑,在价格上简直不是一个档次。
比如这件胭脂红轨道粉彩瓷,要是乾隆时期的官窑,就算是四五百万都有人抢着要,但要换成道光官窑,那它撑死也就是个十几万的价格。这就是差距。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叫后来的嘉庆道光时期的大清朝,无论是经济还是综合国力都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呢。这时候的瓷器烧制,自然不能像康熙、乾隆时期那么不惜工本,自然也就造成了瓷器烧制水平的下降,真正的瓷器精品也越来越少。价格自然也就降了下来。
“呵呵,刘兄弟过奖了!我这点东西也是道听途说,比不上刘兄弟这根正苗红的人懂行啊!”王海涛摆了摆手手后谦虚的说道。
听完他的话,刘东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有争论这个的功夫他还不如多看几件古玩呢。
把粉彩瓶拿在手中又观赏了一阵后,刘东眼中带着不舍之色,小心的把瓶子又重新放回原位。
“如果刘兄弟喜欢,我做主就把这个瓶子送给刘兄弟了!”
听完王海涛的话,刘东虽然心里确实喜欢这件胭脂红的粉彩瓶,但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算了,无功不受禄,怎么说这件东西都超过十万,价格不算低,我不能要。不过还要多谢王哥的慷慨!”
看着刘东连上坚定的表情,王海涛也没有再劝说,这件瓶子是昨天的时候,有人抵押在赌场中的,还是因为价值不算太高也就放在了这里。
当然,如果能够用这个瓶子继续巩固他跟刘东的关系,那王海涛还是非常愿意的。特别是经过今天下午的接触,他越发觉得眼前这个青年的不简单,虽然年轻,但却丝毫没有年轻人身上的毛躁,反而像是在社会上厮混多年的老油条一样,稳重而又不失机智。
刚才的赌局上,刘东的表现更是让他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因此,他在更看重刘东的同时,也在想着怎么进一步让双方的关系变的更加密切。
放下粉彩瓶后,刘东在铁架上众多古玩中扫视了一遍后,伸手从第三层上拿起了一个敞口、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口沿上置桥形耳,高越二十公分,外表呈褐色的铜炉。
倒翻过来一看,果然不出刘东所料,‘大明宣德年制’而且德中间少一横的经典宣德炉款出现在他的眼中。
其实,宣德炉一般是指大明宣德时期烧制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
虽然历史已经不可考,再加上宣德三年的宣德炉没有标准器,但是在有关宣德炉的两种传说当中人们还是更信奉第二种,即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共三万九千斤,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而且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宣德炉用的铜料反复精炼了十二次之多。要知道,在以前的皇家铸造的香炉也不过精炼六次而已,另外,宣德皇帝财大气粗,除了原本的精铜之外,还在其中加入了黄金、白银等几十种贵金属,经过巨大努力,终于在宣德三年,极品铜炉终于铸造成功,这批进口铜料共计铸成三千座铜炉,也有说五千座的,不过从此之后宣德炉便再也没有铸造的记载。
宣德帝见到这批自己亲自过问的香炉,每只均大气异常,宝光四射,很有成就感。这些香炉,把其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这些宣德炉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
大明宣德炉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铸造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
而且,宣德炉的特殊地位,以及它华丽的外表,精湛的工艺,也让它成了历代皇室和高官显贵们欲求之而不得的顶级珍品。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
甚至,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鉴别真假宣德炉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中的“悬案”之一。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刻有宣德款识的铜香炉,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价格极低廉,远远比不上其它造型的中国古代青铜器价格。
第八十二章大明宣德炉
“王哥,我能上手看看嘛?”古玩行的规矩刘东早就记在了心里,即使知道现在王海涛不会拒绝,他也没忘了问一下。当然白手套因为刘东才刚刚入行,倒是没准备。不过想来,王海涛也不会在意这个。
“呵呵,没问题,兄弟随便看!”王海涛无所谓的说道。
这些摆在这里的所谓古董,基本上都是有残损,或者不怎么值钱的物件。就算被刘东不小心弄坏了,那也无所谓。反正值不了多少钱。
再得到允许之后,刘东面色喜悦中带着一抹谨慎的,从钢铁架子的第二层上拿起了一件红色的瓷器。在古玩的所有大小分类当中除了玉器之外,他最喜欢的就是瓷器了,不仅仅因为它华丽的外表和悠久的历史传承,更因为在雕刻当中,许多玉器和木雕件模板都是传统的瓷器造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柴窑、汝窑、钧窑、官窑、哥窑和定窑,这些古代赫赫有名的名窑瓷器。
比如,大名鼎鼎的宣德炉,它在烧制的时候就是借鉴的这些古代名窑的标准器造型。
当然,刘东第一次上手,就拿起这个红色的瓶子,也是因为它是这座钢架上所有古玩中少有的几件没有破损的物件之一。
‘胭脂红轨道粉彩瓶’就是刘东手中这件瓷器的名字,当然他之所以知道,还是多亏了李老的那本笔记的功劳。在其中对瓷器的介绍当中,就有对这种胭脂红瓷器的详细描写。它的来历和鉴赏特点,刘东都记得非常清楚。
而这件高越十五厘米的撇口粉彩瓶,有着纤细的脖颈和漂亮的瓶身,在向外鼓起的瓶身两侧还描绘着‘喜鹊蹬枝’的图案,红花、绿叶,杆茎虬枝,再加上振翅欲飞的黑羽喜鹊,线条流畅,整幅画面非常生动。
而胭脂红色的瓶身上用单线刻画着流畅的缠枝莲纹,瓶口和底足的白釉,虽然经过了时间的沉淀,但是依然光洁如新,抹上去光滑细致,没有丝毫?x手的感觉。在古代除了官窑,民窑基本上烧不出这么精致的东西。而且底足‘大清道光年制’的刻款,似乎也印证了刘东的判断。
“刘兄弟,这件瓷器怎么样?”王海涛问道。
“好东西,看样子应该是道光年官窑的精品!”刘东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手中的瓶子说道。
“呵呵,刘兄弟果然好眼光。不过,虽然它是官窑精品,可惜却不怎么值钱!要是康熙或者乾隆这几个朝代的就好了!”
“看来王哥对古玩鉴定也深有研究啊!”听完他的话后,刘东不禁神色讶异的看着这个泉城本地最大的黑帮头子。要是一般人还真不知道瓷器,特别是清朝瓷器里面的这些道道。
现在国内的瓷器收藏,特别是清代官窑瓷器,上三代,也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比后来的清朝其他朝代的官窑,在价格上简直不是一个档次。
比如这件胭脂红轨道粉彩瓷,要是乾隆时期的官窑,就算是四五百万都有人抢着要,但要换成道光官窑,那它撑死也就是个十几万的价格。这就是差距。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叫后来的嘉庆道光时期的大清朝,无论是经济还是综合国力都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呢。这时候的瓷器烧制,自然不能像康熙、乾隆时期那么不惜工本,自然也就造成了瓷器烧制水平的下降,真正的瓷器精品也越来越少。价格自然也就降了下来。
“呵呵,刘兄弟过奖了!我这点东西也是道听途说,比不上刘兄弟这根正苗红的人懂行啊!”王海涛摆了摆手手后谦虚的说道。
听完他的话,刘东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有争论这个的功夫他还不如多看几件古玩呢。
把粉彩瓶拿在手中又观赏了一阵后,刘东眼中带着不舍之色,小心的把瓶子又重新放回原位。
“如果刘兄弟喜欢,我做主就把这个瓶子送给刘兄弟了!”
听完王海涛的话,刘东虽然心里确实喜欢这件胭脂红的粉彩瓶,但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算了,无功不受禄,怎么说这件东西都超过十万,价格不算低,我不能要。不过还要多谢王哥的慷慨!”
看着刘东连上坚定的表情,王海涛也没有再劝说,这件瓶子是昨天的时候,有人抵押在赌场中的,还是因为价值不算太高也就放在了这里。
当然,如果能够用这个瓶子继续巩固他跟刘东的关系,那王海涛还是非常愿意的。特别是经过今天下午的接触,他越发觉得眼前这个青年的不简单,虽然年轻,但却丝毫没有年轻人身上的毛躁,反而像是在社会上厮混多年的老油条一样,稳重而又不失机智。
刚才的赌局上,刘东的表现更是让他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因此,他在更看重刘东的同时,也在想着怎么进一步让双方的关系变的更加密切。
放下粉彩瓶后,刘东在铁架上众多古玩中扫视了一遍后,伸手从第三层上拿起了一个敞口、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口沿上置桥形耳,高越二十公分,外表呈褐色的铜炉。
倒翻过来一看,果然不出刘东所料,‘大明宣德年制’而且德中间少一横的经典宣德炉款出现在他的眼中。
其实,宣德炉一般是指大明宣德时期烧制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
虽然历史已经不可考,再加上宣德三年的宣德炉没有标准器,但是在有关宣德炉的两种传说当中人们还是更信奉第二种,即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共三万九千斤,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而且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宣德炉用的铜料反复精炼了十二次之多。要知道,在以前的皇家铸造的香炉也不过精炼六次而已,另外,宣德皇帝财大气粗,除了原本的精铜之外,还在其中加入了黄金、白银等几十种贵金属,经过巨大努力,终于在宣德三年,极品铜炉终于铸造成功,这批进口铜料共计铸成三千座铜炉,也有说五千座的,不过从此之后宣德炉便再也没有铸造的记载。
宣德帝见到这批自己亲自过问的香炉,每只均大气异常,宝光四射,很有成就感。这些香炉,把其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这些宣德炉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
大明宣德炉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铸造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
而且,宣德炉的特殊地位,以及它华丽的外表,精湛的工艺,也让它成了历代皇室和高官显贵们欲求之而不得的顶级珍品。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
甚至,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鉴别真假宣德炉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中的“悬案”之一。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刻有宣德款识的铜香炉,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价格极低廉,远远比不上其它造型的中国古代青铜器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