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三进院子建造得颇为精巧,虽占地面积不广,但却深得姑苏园林的意趣,以假山树林间隔出好几处景致来,时而是榴花胜火的艳丽,时而是翠竹森森的幽然,时而又有三两步的小桥,横跨在清溪之上,桥畔枫树映水,到了秋日想来又是一番美景。
因午后太阳大了些,傅珺一路都是走的抄手游廊,待她到了玄机室时,却听守门的小厮说,王晋去玄圃找王襄说话去了。
傅珺微有些失望,站在院门外想了一会后,便决定留下来候一候小舅舅。
毕竟,她出来一趟也不容易。三进院儿已经是她能走动的最大范围了,还不好常去。宋夫人于规矩礼仪上是个颇为板正的人,若去得勤了,就算宋夫人不说什么,那小宋氏的一张嘴可碎得很,没的又是一场是非。
而那玄圃虽离着玄机室不远,到底是外祖父的书房,无召是不得擅入的。傅珺再是如何受宠,轻易也不愿去打扰王襄。因此便只有等在玄机室里。
且不说傅珺如何在玄机室中静候王晋。却说王晋,他此番寻王襄说的事情,却正是与傅珺有关的。
原来,王晋是收到了傅庚托人捎来的两封信,一封信是给他的,另一封则是傅庚嘱他转交予傅珺的。而自打看了信之后,王晋蹙着的眉头便一直没松开过,这让他俊秀的面容平添了一份忧郁。
他袖着信,神情郁郁地步过小桥,穿过一片假山林立的小松林,径到了玄圃的院门前。那廊下立着的小厮一见王晋,立刻殷勤地迎上前去笑着招呼道:“二爷好。老太爷正在房里呢。”
王晋点了点头,便举步跨进了院门儿。他乃是玄圃常客,小厮知道他在王襄心中的地位,因此并未阻拦。
走进门中,眼前是一方颇为宽绰的庭院,比王晋住的玄机室大了一倍有余。院子里植着一株高大的槐树,此刻日/正当头。金色的阳光滤过浓密的枝叶。在青砖地上落下参差的树影。东边的院墙上探进几朵淡白的荼蘼,在风里兀自摇曳着,越显得这院中的幽静。
除此之外。院子的西边便是半坡杂草,因无人打理,显得十分芜乱。王襄常自谓“性芜荒疏”,因而那半坡杂草便被他特意留了下来。始终不叫人铲除,谓之“其芜似己”。而王襄之素性阔达。行事不拘小节,由这院子便可见一斑。
王晋此刻满腔心事,无暇思及其他,步履匆匆地行过庭院。来到明间门前,自己撩帘子进入了房中。
王襄此刻正坐在窗前看邸报,看得十分专注。连王晋走进来亦未听见。
王晋见状,不敢出声打扰。便向一旁侍立的长随棋考点了点头,随后便安静地站在门边,静候王襄看完邸报。
过了约半盏茶的时间,王襄放下邸报揉了揉额角,这才瞧见了王晋,面上不由露出笑来,问道:“你怎么来了?何时到的?”又吩咐道:“棋考,煎两盏杏园春雨来。”
棋考闻言,静静地躬了躬身,便自去了一旁的耳室中煎茶。
王晋便捺下满腔的心思,笑道:“多谢父亲,今日倒是扰了父亲一顿好茶。”
王襄站起身来展了展衣袖,笑着道:“你知道便好。轻易我也不叫棋考煎茶的。”
王晋含笑不语,只看着耳室中棋考的动作。
那棋考是个面色黄瘦的青年,此刻端坐于曲水纹红泥风炉之前,眸清神静,倒颇有几分气韵在。
说起来,这棋考也算是命运多舛。他乃是陂县人,家中做着卖茶叶的营生,日子颇富盈余,因他性好安静,煮得一手的好茶,也识得几个字,原是要承继父业的。
谁想几年前蛟江发了大水,陂县受灾最重,他一家子俱都死绝了,茶叶营生更是被大水冲没。棋考孤身一人逃难来到了姑苏,因病晕倒在了沧浪亭边,恰巧为王襄所救。
王襄怜其身世,又见其颇识得两个字,一手茶艺更是出色,便将他留在了身边,现下已经成了长随。偶尔王襄来了兴致,便会叫棋考煎上一盏茶,怡然自赏、十分快意,却很少用来招待旁人。所以王晋才会有“扰了一顿好茶”之语。
却见棋考已研好茶末,又自那架竹具列上一一取下煎茶之物,轻抬手腕,将一注泉水倒入螭头铫中,又将两只玳瑁茶盏置于案边,盏下各有一只细瓷茶托。待那风炉上的汤水微沸,他便启开盖子,只见水中鱼眼沸腾,棋考手法娴熟地以熟盂置水于其间,其一扬一止,动作十分洒然。
王襄与王晋皆不说话,静静观赏,满室之中唯有棋考衣袖翻动时的轻微声响,窗外树影婆娑,隐约的花香踏风而来,流转于茶香之间,直叫人心神一朗。
待那琥珀茶盏呈上来时,王晋凝眸细看,却见盏中雪沫堆星,宛若杏花初绽,而那深碧的茶汤便似雨含新绿,果然好一派“杏花春雨”。
煎茶已毕,那棋考依旧不置一语,只微微躬身,将余物一一归于具列之上,随后双手捧起具列,退行数步,便自出了书房。
王襄闭目饮了一口茶,道:“说罢,找我有何事?”
王晋放下茶盏,自袖中取出两封书信,将其中一封呈予王襄道:“傅大人来信了。”自王氏去逝后,王晋对傅庚的称呼便成了傅大人,那一声“姐夫”却是无论如何也叫不出口了。
王襄便接过了信笺,展开后读了一遍,眉头亦蹙了起来,道:“他怎么下去陂县了?”
王晋的面上便露出一丝忧色来,道:“那陂县乃是水患最重之处,他去了那里岂不是以身涉险?怎就不念着棠姐儿一些?”说到后来,语气中已有几分埋怨之意。
对于王氏的逝去,王晋一直无法释怀。他始终觉得是傅庚没有照顾好姐姐,才致令王氏年纪轻轻便即病逝,不仅留下了幼小的外甥女,更是一尸两命,连个嗣子亦未留下。因此,对于傅庚此次轻下陂县,他是十分反对的。
王襄想的却不是这些,而是在想他听到的一些传闻。正是这些无法验证真假的传闻,令王襄面上的忧色显得更为凝重些。(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书友150216203529689的月票,谢谢所有支持我的朋友们。
另外,作者君明天要外出,后天晚上方能回转。期间更新照旧托付给存稿箱君,但若有加更可能就会晚些送上了,先给大家提前说一声哈。
这三进院子建造得颇为精巧,虽占地面积不广,但却深得姑苏园林的意趣,以假山树林间隔出好几处景致来,时而是榴花胜火的艳丽,时而是翠竹森森的幽然,时而又有三两步的小桥,横跨在清溪之上,桥畔枫树映水,到了秋日想来又是一番美景。
因午后太阳大了些,傅珺一路都是走的抄手游廊,待她到了玄机室时,却听守门的小厮说,王晋去玄圃找王襄说话去了。
傅珺微有些失望,站在院门外想了一会后,便决定留下来候一候小舅舅。
毕竟,她出来一趟也不容易。三进院儿已经是她能走动的最大范围了,还不好常去。宋夫人于规矩礼仪上是个颇为板正的人,若去得勤了,就算宋夫人不说什么,那小宋氏的一张嘴可碎得很,没的又是一场是非。
而那玄圃虽离着玄机室不远,到底是外祖父的书房,无召是不得擅入的。傅珺再是如何受宠,轻易也不愿去打扰王襄。因此便只有等在玄机室里。
且不说傅珺如何在玄机室中静候王晋。却说王晋,他此番寻王襄说的事情,却正是与傅珺有关的。
原来,王晋是收到了傅庚托人捎来的两封信,一封信是给他的,另一封则是傅庚嘱他转交予傅珺的。而自打看了信之后,王晋蹙着的眉头便一直没松开过,这让他俊秀的面容平添了一份忧郁。
他袖着信,神情郁郁地步过小桥,穿过一片假山林立的小松林,径到了玄圃的院门前。那廊下立着的小厮一见王晋,立刻殷勤地迎上前去笑着招呼道:“二爷好。老太爷正在房里呢。”
王晋点了点头,便举步跨进了院门儿。他乃是玄圃常客,小厮知道他在王襄心中的地位,因此并未阻拦。
走进门中,眼前是一方颇为宽绰的庭院,比王晋住的玄机室大了一倍有余。院子里植着一株高大的槐树,此刻日/正当头。金色的阳光滤过浓密的枝叶。在青砖地上落下参差的树影。东边的院墙上探进几朵淡白的荼蘼,在风里兀自摇曳着,越显得这院中的幽静。
除此之外。院子的西边便是半坡杂草,因无人打理,显得十分芜乱。王襄常自谓“性芜荒疏”,因而那半坡杂草便被他特意留了下来。始终不叫人铲除,谓之“其芜似己”。而王襄之素性阔达。行事不拘小节,由这院子便可见一斑。
王晋此刻满腔心事,无暇思及其他,步履匆匆地行过庭院。来到明间门前,自己撩帘子进入了房中。
王襄此刻正坐在窗前看邸报,看得十分专注。连王晋走进来亦未听见。
王晋见状,不敢出声打扰。便向一旁侍立的长随棋考点了点头,随后便安静地站在门边,静候王襄看完邸报。
过了约半盏茶的时间,王襄放下邸报揉了揉额角,这才瞧见了王晋,面上不由露出笑来,问道:“你怎么来了?何时到的?”又吩咐道:“棋考,煎两盏杏园春雨来。”
棋考闻言,静静地躬了躬身,便自去了一旁的耳室中煎茶。
王晋便捺下满腔的心思,笑道:“多谢父亲,今日倒是扰了父亲一顿好茶。”
王襄站起身来展了展衣袖,笑着道:“你知道便好。轻易我也不叫棋考煎茶的。”
王晋含笑不语,只看着耳室中棋考的动作。
那棋考是个面色黄瘦的青年,此刻端坐于曲水纹红泥风炉之前,眸清神静,倒颇有几分气韵在。
说起来,这棋考也算是命运多舛。他乃是陂县人,家中做着卖茶叶的营生,日子颇富盈余,因他性好安静,煮得一手的好茶,也识得几个字,原是要承继父业的。
谁想几年前蛟江发了大水,陂县受灾最重,他一家子俱都死绝了,茶叶营生更是被大水冲没。棋考孤身一人逃难来到了姑苏,因病晕倒在了沧浪亭边,恰巧为王襄所救。
王襄怜其身世,又见其颇识得两个字,一手茶艺更是出色,便将他留在了身边,现下已经成了长随。偶尔王襄来了兴致,便会叫棋考煎上一盏茶,怡然自赏、十分快意,却很少用来招待旁人。所以王晋才会有“扰了一顿好茶”之语。
却见棋考已研好茶末,又自那架竹具列上一一取下煎茶之物,轻抬手腕,将一注泉水倒入螭头铫中,又将两只玳瑁茶盏置于案边,盏下各有一只细瓷茶托。待那风炉上的汤水微沸,他便启开盖子,只见水中鱼眼沸腾,棋考手法娴熟地以熟盂置水于其间,其一扬一止,动作十分洒然。
王襄与王晋皆不说话,静静观赏,满室之中唯有棋考衣袖翻动时的轻微声响,窗外树影婆娑,隐约的花香踏风而来,流转于茶香之间,直叫人心神一朗。
待那琥珀茶盏呈上来时,王晋凝眸细看,却见盏中雪沫堆星,宛若杏花初绽,而那深碧的茶汤便似雨含新绿,果然好一派“杏花春雨”。
煎茶已毕,那棋考依旧不置一语,只微微躬身,将余物一一归于具列之上,随后双手捧起具列,退行数步,便自出了书房。
王襄闭目饮了一口茶,道:“说罢,找我有何事?”
王晋放下茶盏,自袖中取出两封书信,将其中一封呈予王襄道:“傅大人来信了。”自王氏去逝后,王晋对傅庚的称呼便成了傅大人,那一声“姐夫”却是无论如何也叫不出口了。
王襄便接过了信笺,展开后读了一遍,眉头亦蹙了起来,道:“他怎么下去陂县了?”
王晋的面上便露出一丝忧色来,道:“那陂县乃是水患最重之处,他去了那里岂不是以身涉险?怎就不念着棠姐儿一些?”说到后来,语气中已有几分埋怨之意。
对于王氏的逝去,王晋一直无法释怀。他始终觉得是傅庚没有照顾好姐姐,才致令王氏年纪轻轻便即病逝,不仅留下了幼小的外甥女,更是一尸两命,连个嗣子亦未留下。因此,对于傅庚此次轻下陂县,他是十分反对的。
王襄想的却不是这些,而是在想他听到的一些传闻。正是这些无法验证真假的传闻,令王襄面上的忧色显得更为凝重些。(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书友150216203529689的月票,谢谢所有支持我的朋友们。
另外,作者君明天要外出,后天晚上方能回转。期间更新照旧托付给存稿箱君,但若有加更可能就会晚些送上了,先给大家提前说一声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