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小人物的奋斗(1)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八月二十三日。内阁大学士刘一璟、韩爌照常到内阁上班。在内阁里,他们遇见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李可灼,时任鸿胪寺丞,他来这里的目的,是要进献“仙丹”。此时首辅方从哲也在场,他对这玩意儿兴趣不大,毕竟皇帝刚吃错药,再乱来,这个黑锅就背不起了。
刘一璟、韩爌更是深恶痛绝,但也没怎么较真儿,直接把这人打发走了。很明显,这是一件小事,而小事是不应该过多关注的。但某些时候,这个理论是不可靠的。
两天后,八月二十五日。明光宗下旨,召见内阁大臣、六部尚书等朝廷重臣。此外,他特意叫上了杨涟。对此,所有的人都很纳闷。更让人纳闷的是,此后直至临终,他召开的每一次会议,都叫上杨涟。毫无理由,也毫无必要,或许是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叫杨涟的人,非常之重要。
他的直觉非常的准。
此时的光宗,已经是奄奄一息,所以,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认定,今天的会议,将要讨论的,是关乎国家社稷的重要问题。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这次内阁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老婆。光宗同志的意思是,自己的后妃李选侍,现在只有一个女儿,她伺候自己那么多年,太不容易,考虑给她升官,封皇贵妃。此外,他还把皇长子朱由校领了出来,告诉诸位大人,这孩子的母亲也没了,以后,就让李选侍照料他。在场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明明您都没几天蹦头了,趁着脑袋还管用,赶紧干点儿实事,拟份遗嘱,哪怕找口好棺材,总算有个准备。竟然还想着老婆的名分,实在令人叹服。
在现场的人们看来,这是一个尊重妇女、至死不渝的模范丈夫。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八月二十六日。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明光宗再次下旨,召开内阁会议,与会人员包括内阁大臣及各部部长,当然还有杨涟。会议与昨天一样,开得十分莫名其妙。这位皇帝陛下把人叫进来,竟然先拉一通家常,又把朱由校拉进来,说我儿子年纪还小,你们要多照顾等等。这么东拉西扯,足足扯了半个时辰(一个小时),皇上也扯累了。正当大家认为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扯淡又开始了。如昨天一样,光宗再次提出,要封李选侍为皇贵妃。大家这才明白,扯来扯去不就是这件事吗?礼部尚书孙如游当即表示,如果您同意,那就办了吧(亦无不可)。然而就在此时,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人突然闯了进来,公然打断了会议,并在皇帝、内阁、六部尚书的面前,拉走了皇长子朱由校。
这个人,就是李选侍。所有人都蒙了,没有人去阻拦,也没有人去制止。原因很简单,这位李选侍毕竟是皇帝的老婆,皇帝大人都不管,谁去管。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很快,他们就听见了严厉的斥责声,李选侍的斥责声。她斥责的,是皇帝的长子。于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场面出现了。
大明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被一个女人公然拉走,当众责骂,而皇帝、首辅、各部尚书,全部毫无反应,放任这一切的发生。
所有的人静静地站在那里,听着那个女人的责骂,直到骂声结束为止。然后,尚未成年的朱由校走了进来。他带着极不情愿的表情,走到了父亲的身边,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要封皇后!”
谜团就此解开,莫名其妙的会议,东拉西扯的交谈,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胁迫。
开会是被胁迫的,闲扯是被胁迫的。一个奄奄一息的丈夫,一个年纪幼小的孩子,要不胁迫一把,实在有点儿说不过去。
李选侍很有自信,因为她很清楚,这个软弱的丈夫不敢拒绝她的要求。现在,她距离自己的皇后宝座,只差一步。但是这一步,她到死都没迈过去。因为就在皇长子刚说出那四个字的时候,另一个声音随即响起:“皇上要封皇贵妃,臣必定会尽快办理!”
说这句话的人,是礼部尚书孙如游。李选侍太过天真了,和朝廷里这帮老油条比起来,她也就算个学龄前儿童。孙尚书可谓聪明绝顶,一看情形不对,知道皇上顶不住了,果断出手,只用了一句话,就把皇后变成皇贵妃。光宗同志也很机灵,马上连声回应:好,就这么办。李小姐的皇后梦想就此断送,但她是不会放弃的,因为她很清楚,在自己的手中,还有一张王牌——皇长子。只要那个奄奄一息的人彻底死去,一切都将尽在掌握之中。但她并不知道,此时,一双眼睛已经死死地盯住了她。杨涟已经确定,眼前这个飞扬跋扈的女人,不久之后,将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敌人。而在此之前,必须作好准备。
八月二十九日。此前的三天里,光宗的身体丝毫不见好转,于是在这一天,他再次召见了首辅方从哲等朝廷重臣。光宗同志这次很清醒,一上来就直奔主题:“寿木如何?寝地如何?”
寿木就是棺材,寝地就是坟,这就算是交代后事了。可是方从哲老先生不知是不是老了,有点儿犯糊涂,张口就是一大串,什么你爹的坟好、棺材好,请你放心之类的话。光宗同志估计也是哭笑不得,只好拿手指着自己,说了一句:“是我的。(朕之寿宫)”
方首辅狼狈不堪,然后他听到了皇帝陛下的第二个问题:“听说有个鸿胪寺的医官进献金丹,他在何处?”对于这个问题,方从哲并未多想,便说出了自己的回答:“这个人叫李可灼,他说自己有仙丹,我们没敢轻信。”他实在应该多想想的。
因为金丹不等于仙丹,轻信不等于不信。正是这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导致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好吧,召他进来。”
于是,李可灼进入了大殿,他见到了皇帝,他为皇帝号脉,他为皇帝诊断。最后,他拿出了仙丹。
仙丹的名字,叫做红丸。
红丸此时,是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二十九日上午,明光宗服下了红丸。他的感觉很好。
按照史书上的说法,吃了红丸后,浑身舒畅,且促进消化,增加食欲(思进饮膳)。
消息传来,宫外焦急等待的大臣们十分高兴,欢呼雀跃。皇帝也很高兴。于是,几个时辰后,为巩固疗效,他再次服下了红丸。下午,劳苦功高的李可灼离开了皇宫,在宫外,他遇见了等待在那里的内阁首辅方从哲。
方从哲对他说:“你的药很有效,赏银五十两。”李可灼高兴地走了,但他并没有领到这笔赏银。
方从哲以及当天参与会议的人都留下了,他们住在了内阁,因为他们相信,明天,身体好转的皇帝将再次召见他们。
六个时辰之后。凌晨,住在内阁的大臣们突然接到了太监传达的谕令:即刻入宫觐见。
所有的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当他们尚未赶到的时候,就已得到了第二个消息——皇上驾崩了。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一,明光宗在宫中逝世,享年三十九,享位一月。皇帝死了,这十分正常;皇帝吃药,这也很正常;但吃药之后就死了,这就不正常了。
明宫三大案之“红丸案”,就此拉开序幕。
没有人知道,所谓的红丸,到底是什么药,也没有人知道,在死亡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阴谋。
此时向乾清宫赶去的人,包括内阁大臣、各部长官,共计十三人。在他们的心中,有着不同的想法和打算,因为皇帝死了,官位、利益、权力,一切的一切都将改变。
只有一个人例外。
杨涟十分悲痛,因为那个赏识他的人,已经死了,而且死得不明不白。此时此刻,他只有一个念头。查出案件的真相,找出幕后的黑手,揭露恶毒的阴谋,让正义得以实现,让死去的人得以瞑目。这就是杨涟的决心。
但此时,杨涟即将面对的,却是一个更为复杂、更为棘手的问题。虽然大家都住在内阁,同时听到消息,毕竟年纪不同,体力不同。比如内阁的几位大人,方从哲老先生都七十多了,刘一璟、韩爌年纪也不小,反应慢点儿、到得晚点儿十分正常。
所以首先到达乾清宫的,只有六部的部长、都察院左都御史,当然还有杨涟。
这几个人已经知道了皇帝去世的消息。既然人死了,那就不用急了,就应该考虑尊重领导了,所以他们决定,等方首辅到来再进去。
进不了宫,眼泪储备还不能用,而且大清早的,天都没亮。反正是等人,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他们开始商讨善后事宜。
继承皇位的,自然是皇长子朱由校了。但问题是,他的父亲死了,母亲也死了,而且年纪这么小,宫里没有人照顾,怎么办呢?
于是,礼部尚书孙如游、吏部尚书周嘉谟、左都御史张问达提出:把朱由校交给李选侍。
这个观点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事实上,反对者只有一个。然后,他们就听到了这个唯一反对者的声音:
“万万不可!”
其实就官职和资历而言,杨涟没有发言的资格,因为此时他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给事中,说难听点儿,他压根儿就不该待在这里。
然而在场的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发言,因为他是皇帝临死前指定的召见者,换句话说,他是顾命大臣。
杨涟十分激动,他告诉所有的人,朱由校很幼稚,如果把他交给一个女人,特别是一个用心不良的女人,一旦被人胁迫,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几句话,彻底唤起了在场朝廷重臣们的记忆,因为就在几天前,他们目睹了那个凶恶女人的狰狞面目。
他们同意了杨涟的意见。
但事实上,皇帝已经死了,未来的继承人,已在李选侍掌握之中。所以,杨涟说出了他的计划:“入宫之后,立刻寻找皇长子,找到之后,必须马上带出乾清宫,脱离李选侍的操纵,大事可成!”十三位顾命大臣终于到齐了,在杨涟的带领下,他们走向了乾清宫。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即将开始。
从大门口开始。
当十三位顾命大臣走到门口的时候,被拦住了。拦住他们的,是几个太监。毫无疑问,这是李选侍的安排。皇帝去世的时候,她就在宫内,作为一位智商高于郑贵妃的女性,她的直觉告诉她,即将到来的那些顾命大臣,将彻底毁灭她的野心。于是她决定,阻止他们入宫。应该说,这个策略是成功的。太监把住大门,好说歹说就不让进,一帮老头加书呆子,不懂什么“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深刻道理,只能干瞪眼。幸好,里面还有一个敢玩命的:
“皇上已经驾崩,我们都是顾命大臣,奉命而来!你们是什么东西!竟敢阻拦!且皇长子即将继位,现情况不明,你们关闭宫门,到底想干什么?!”
对付流氓加文盲,与其靠口,不如靠吼。在杨涟的怒吼之下,吃硬不吃软的太监闪开了,顾命大臣们终于见到了已经歇气的皇上。
接下来是例行程序,猛哭猛磕头。哭完磕完,开始办正事。大学士刘一璟首先发问:
“皇长子呢?他人在哪里?”没人理他。“快点儿交出来!”还是没人理他。
李选侍清醒地意识到,她手中最重要的棋子,就是皇长子。只要控制住这个未来的继承人,她的一切愿望和野心,都将得到满足。
这一招很绝,绝到杨涟都没办法。宫里这么大,怎么去找,一帮五六十岁的老头,哪有力气玩捉迷藏?
杨涟焦急万分,毕竟这不是家里,找不着就打地铺,明天接着找,如果今天没戏,明天李选侍一道圣旨下来,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必须找到,现在,马上,必须!
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刻,一个太监走了过来,在大学士刘一璟的耳边,低声说出了两个字:
“暖阁。”
八月二十三日。内阁大学士刘一璟、韩爌照常到内阁上班。在内阁里,他们遇见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李可灼,时任鸿胪寺丞,他来这里的目的,是要进献“仙丹”。此时首辅方从哲也在场,他对这玩意儿兴趣不大,毕竟皇帝刚吃错药,再乱来,这个黑锅就背不起了。
刘一璟、韩爌更是深恶痛绝,但也没怎么较真儿,直接把这人打发走了。很明显,这是一件小事,而小事是不应该过多关注的。但某些时候,这个理论是不可靠的。
两天后,八月二十五日。明光宗下旨,召见内阁大臣、六部尚书等朝廷重臣。此外,他特意叫上了杨涟。对此,所有的人都很纳闷。更让人纳闷的是,此后直至临终,他召开的每一次会议,都叫上杨涟。毫无理由,也毫无必要,或许是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叫杨涟的人,非常之重要。
他的直觉非常的准。
此时的光宗,已经是奄奄一息,所以,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认定,今天的会议,将要讨论的,是关乎国家社稷的重要问题。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这次内阁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老婆。光宗同志的意思是,自己的后妃李选侍,现在只有一个女儿,她伺候自己那么多年,太不容易,考虑给她升官,封皇贵妃。此外,他还把皇长子朱由校领了出来,告诉诸位大人,这孩子的母亲也没了,以后,就让李选侍照料他。在场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明明您都没几天蹦头了,趁着脑袋还管用,赶紧干点儿实事,拟份遗嘱,哪怕找口好棺材,总算有个准备。竟然还想着老婆的名分,实在令人叹服。
在现场的人们看来,这是一个尊重妇女、至死不渝的模范丈夫。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八月二十六日。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明光宗再次下旨,召开内阁会议,与会人员包括内阁大臣及各部部长,当然还有杨涟。会议与昨天一样,开得十分莫名其妙。这位皇帝陛下把人叫进来,竟然先拉一通家常,又把朱由校拉进来,说我儿子年纪还小,你们要多照顾等等。这么东拉西扯,足足扯了半个时辰(一个小时),皇上也扯累了。正当大家认为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扯淡又开始了。如昨天一样,光宗再次提出,要封李选侍为皇贵妃。大家这才明白,扯来扯去不就是这件事吗?礼部尚书孙如游当即表示,如果您同意,那就办了吧(亦无不可)。然而就在此时,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人突然闯了进来,公然打断了会议,并在皇帝、内阁、六部尚书的面前,拉走了皇长子朱由校。
这个人,就是李选侍。所有人都蒙了,没有人去阻拦,也没有人去制止。原因很简单,这位李选侍毕竟是皇帝的老婆,皇帝大人都不管,谁去管。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很快,他们就听见了严厉的斥责声,李选侍的斥责声。她斥责的,是皇帝的长子。于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场面出现了。
大明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被一个女人公然拉走,当众责骂,而皇帝、首辅、各部尚书,全部毫无反应,放任这一切的发生。
所有的人静静地站在那里,听着那个女人的责骂,直到骂声结束为止。然后,尚未成年的朱由校走了进来。他带着极不情愿的表情,走到了父亲的身边,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要封皇后!”
谜团就此解开,莫名其妙的会议,东拉西扯的交谈,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胁迫。
开会是被胁迫的,闲扯是被胁迫的。一个奄奄一息的丈夫,一个年纪幼小的孩子,要不胁迫一把,实在有点儿说不过去。
李选侍很有自信,因为她很清楚,这个软弱的丈夫不敢拒绝她的要求。现在,她距离自己的皇后宝座,只差一步。但是这一步,她到死都没迈过去。因为就在皇长子刚说出那四个字的时候,另一个声音随即响起:“皇上要封皇贵妃,臣必定会尽快办理!”
说这句话的人,是礼部尚书孙如游。李选侍太过天真了,和朝廷里这帮老油条比起来,她也就算个学龄前儿童。孙尚书可谓聪明绝顶,一看情形不对,知道皇上顶不住了,果断出手,只用了一句话,就把皇后变成皇贵妃。光宗同志也很机灵,马上连声回应:好,就这么办。李小姐的皇后梦想就此断送,但她是不会放弃的,因为她很清楚,在自己的手中,还有一张王牌——皇长子。只要那个奄奄一息的人彻底死去,一切都将尽在掌握之中。但她并不知道,此时,一双眼睛已经死死地盯住了她。杨涟已经确定,眼前这个飞扬跋扈的女人,不久之后,将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敌人。而在此之前,必须作好准备。
八月二十九日。此前的三天里,光宗的身体丝毫不见好转,于是在这一天,他再次召见了首辅方从哲等朝廷重臣。光宗同志这次很清醒,一上来就直奔主题:“寿木如何?寝地如何?”
寿木就是棺材,寝地就是坟,这就算是交代后事了。可是方从哲老先生不知是不是老了,有点儿犯糊涂,张口就是一大串,什么你爹的坟好、棺材好,请你放心之类的话。光宗同志估计也是哭笑不得,只好拿手指着自己,说了一句:“是我的。(朕之寿宫)”
方首辅狼狈不堪,然后他听到了皇帝陛下的第二个问题:“听说有个鸿胪寺的医官进献金丹,他在何处?”对于这个问题,方从哲并未多想,便说出了自己的回答:“这个人叫李可灼,他说自己有仙丹,我们没敢轻信。”他实在应该多想想的。
因为金丹不等于仙丹,轻信不等于不信。正是这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导致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好吧,召他进来。”
于是,李可灼进入了大殿,他见到了皇帝,他为皇帝号脉,他为皇帝诊断。最后,他拿出了仙丹。
仙丹的名字,叫做红丸。
红丸此时,是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二十九日上午,明光宗服下了红丸。他的感觉很好。
按照史书上的说法,吃了红丸后,浑身舒畅,且促进消化,增加食欲(思进饮膳)。
消息传来,宫外焦急等待的大臣们十分高兴,欢呼雀跃。皇帝也很高兴。于是,几个时辰后,为巩固疗效,他再次服下了红丸。下午,劳苦功高的李可灼离开了皇宫,在宫外,他遇见了等待在那里的内阁首辅方从哲。
方从哲对他说:“你的药很有效,赏银五十两。”李可灼高兴地走了,但他并没有领到这笔赏银。
方从哲以及当天参与会议的人都留下了,他们住在了内阁,因为他们相信,明天,身体好转的皇帝将再次召见他们。
六个时辰之后。凌晨,住在内阁的大臣们突然接到了太监传达的谕令:即刻入宫觐见。
所有的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当他们尚未赶到的时候,就已得到了第二个消息——皇上驾崩了。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一,明光宗在宫中逝世,享年三十九,享位一月。皇帝死了,这十分正常;皇帝吃药,这也很正常;但吃药之后就死了,这就不正常了。
明宫三大案之“红丸案”,就此拉开序幕。
没有人知道,所谓的红丸,到底是什么药,也没有人知道,在死亡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阴谋。
此时向乾清宫赶去的人,包括内阁大臣、各部长官,共计十三人。在他们的心中,有着不同的想法和打算,因为皇帝死了,官位、利益、权力,一切的一切都将改变。
只有一个人例外。
杨涟十分悲痛,因为那个赏识他的人,已经死了,而且死得不明不白。此时此刻,他只有一个念头。查出案件的真相,找出幕后的黑手,揭露恶毒的阴谋,让正义得以实现,让死去的人得以瞑目。这就是杨涟的决心。
但此时,杨涟即将面对的,却是一个更为复杂、更为棘手的问题。虽然大家都住在内阁,同时听到消息,毕竟年纪不同,体力不同。比如内阁的几位大人,方从哲老先生都七十多了,刘一璟、韩爌年纪也不小,反应慢点儿、到得晚点儿十分正常。
所以首先到达乾清宫的,只有六部的部长、都察院左都御史,当然还有杨涟。
这几个人已经知道了皇帝去世的消息。既然人死了,那就不用急了,就应该考虑尊重领导了,所以他们决定,等方首辅到来再进去。
进不了宫,眼泪储备还不能用,而且大清早的,天都没亮。反正是等人,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他们开始商讨善后事宜。
继承皇位的,自然是皇长子朱由校了。但问题是,他的父亲死了,母亲也死了,而且年纪这么小,宫里没有人照顾,怎么办呢?
于是,礼部尚书孙如游、吏部尚书周嘉谟、左都御史张问达提出:把朱由校交给李选侍。
这个观点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事实上,反对者只有一个。然后,他们就听到了这个唯一反对者的声音:
“万万不可!”
其实就官职和资历而言,杨涟没有发言的资格,因为此时他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给事中,说难听点儿,他压根儿就不该待在这里。
然而在场的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发言,因为他是皇帝临死前指定的召见者,换句话说,他是顾命大臣。
杨涟十分激动,他告诉所有的人,朱由校很幼稚,如果把他交给一个女人,特别是一个用心不良的女人,一旦被人胁迫,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几句话,彻底唤起了在场朝廷重臣们的记忆,因为就在几天前,他们目睹了那个凶恶女人的狰狞面目。
他们同意了杨涟的意见。
但事实上,皇帝已经死了,未来的继承人,已在李选侍掌握之中。所以,杨涟说出了他的计划:“入宫之后,立刻寻找皇长子,找到之后,必须马上带出乾清宫,脱离李选侍的操纵,大事可成!”十三位顾命大臣终于到齐了,在杨涟的带领下,他们走向了乾清宫。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即将开始。
从大门口开始。
当十三位顾命大臣走到门口的时候,被拦住了。拦住他们的,是几个太监。毫无疑问,这是李选侍的安排。皇帝去世的时候,她就在宫内,作为一位智商高于郑贵妃的女性,她的直觉告诉她,即将到来的那些顾命大臣,将彻底毁灭她的野心。于是她决定,阻止他们入宫。应该说,这个策略是成功的。太监把住大门,好说歹说就不让进,一帮老头加书呆子,不懂什么“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深刻道理,只能干瞪眼。幸好,里面还有一个敢玩命的:
“皇上已经驾崩,我们都是顾命大臣,奉命而来!你们是什么东西!竟敢阻拦!且皇长子即将继位,现情况不明,你们关闭宫门,到底想干什么?!”
对付流氓加文盲,与其靠口,不如靠吼。在杨涟的怒吼之下,吃硬不吃软的太监闪开了,顾命大臣们终于见到了已经歇气的皇上。
接下来是例行程序,猛哭猛磕头。哭完磕完,开始办正事。大学士刘一璟首先发问:
“皇长子呢?他人在哪里?”没人理他。“快点儿交出来!”还是没人理他。
李选侍清醒地意识到,她手中最重要的棋子,就是皇长子。只要控制住这个未来的继承人,她的一切愿望和野心,都将得到满足。
这一招很绝,绝到杨涟都没办法。宫里这么大,怎么去找,一帮五六十岁的老头,哪有力气玩捉迷藏?
杨涟焦急万分,毕竟这不是家里,找不着就打地铺,明天接着找,如果今天没戏,明天李选侍一道圣旨下来,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必须找到,现在,马上,必须!
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刻,一个太监走了过来,在大学士刘一璟的耳边,低声说出了两个字:
“暖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