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宅在随身空间 > 第492章 六日(下)

第492章 六日(下)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早在杰日战败后不久,看到世界各个大国都在发展核武器,才进入和平发展时期的杰日,便有研制核武器的想法。

    不过由于国内民众的反对,以及米国有提供的核保护伞保护,在上世纪90年代前,杰日国都没有发展核武器的打算。

    苏联解体后,杰日成为东亚第一经济强国,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走开,这原本是和平发展的最好时机,但一个国家没有“敌人”是可怕的,特别是军事领域,必须树立一个瞄准的“靶子”——这个最好的靶子,就是当时的朝胖国。

    90年代,朝胖国陷入困境,加之老大哥苏联的迅速垮台,失去了靠山,为了自身的安全,朝胖国开始研制核武器和导弹运载技术。

    这给了杰日最好的借口:朝胖国的核武器是对杰日的最大威胁,既然朝胖国发展核武器,他们也要发展!

    21世纪初,h国经济规模超过杰日,这给了杰日人极大的冲击,他们成世界第三、亚洲第二了,地位的猛然跌落让其无法接受。

    这时候,杰日不需要再拿朝胖国作为发展核武器的借口了,不需要自欺欺人了,对杰日威胁最大的就是h国!必须要发展核武器对抗h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前像原子弹这类的核武器,制造难度降低到了一些中等工业发展水平的国家也能掌握的地步,也就出现了一批所谓“核门槛国家”,这些国家如果像制造原子弹,只需要能将技术难度较低的离心机制造出来,制造出原子弹只是时间问题。

    全世界这样的核门槛国家,有数十个之多。

    杰日。是所有核门槛国家中,距离原子弹最近的,只要法律允许。杰日可以在一周之内生产出原子弹。

    不仅如此,杰日国是核门槛国家中拥有核材料最多的。并在半个世纪时间内,储存了超过3吨的高纯度钚,和800公斤的高浓缩铀。

    生产一枚原子弹,只有1-5公斤的核材料即可,这么钚和铀,杰日国可以生产数千枚核弹出来。

    9月28日,位于北海道中部的某地下工厂,成功生产出了第一枚原子弹。

    9月29日。地下工厂成功生产出了第一百枚原子弹。

    佐藤打了个电话,电话中问道:“首相阁下,一百枚原子弹已经生产出来了,我们应该怎么用?”

    安倍晋四脸上一喜,原子弹这么快就生产出来了,道:“马上把这些原子弹装到我们的中程弹道导弹上,瞄准h国京北,马上打过去。”

    佐藤还有些疑虑,“首相阁下,如果我们攻击成功了。h国马上采取核报复怎么办?我们的原子弹爆炸当量只有一两万吨,如果h国打一枚氢弹过来,半个杰日国就没有了。”

    氢弹的威力一般为原子弹的一百倍左右。威力大的氢弹,一枚可抵上千枚原子弹,世界最大的氢弹当量,可以达到5000万吨t-nt。

    所以在氢弹面前,原子弹这点威力,根本不够看。

    不过,箭到弦上,也没什么犹豫的了,安倍晋四对佐藤道:“只要我们把h国领导人全部炸死。h国一定会出现大乱,到时候。为了争夺权力,根本没有时间对付我们。等他们打的四分五裂,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嗨伊!首相阁下。”电话那头的佐藤鞠了躬道。

    ……

    林默驾驶着邪龙战机,穿过浓浓的火山灰云层后,沿着杰日国国土一路北上,用机载侦查设备侦查杰日本土的敌情。

    使用有人侦察机侦查杰日本土,是无奈之举。

    杰日这些天的接连惨败,米国人坐不住了,如果任由杰日人被h国人彻底打垮,米国见死不见,将来跟着米国混的盟国,如何还会相信老大给予的承诺?盟友们有怨言都是轻的,严重的情况,说不定散伙都有可能。

    故而在这几天的战争中,米国给予了一定的帮助。

    一个是情报上的,每天都有数十颗米国卫星越过h国头顶,观察h*队的一举一动,并将情报传递到日方情报分析部门。

    并且,太空中属于h国的军事卫星,也遭遇到了来自不明方向的攻击,三四天时间内,北斗系统便因为各种原因瘫痪了十七颗卫星。

    同样,h国进行报复后,米国也瘫痪了三十多颗军事卫星,如果不是米*事联络部门打来电话,估计瘫痪的数量更多。

    因为卫星瘫痪了一部分,杰日国区域内卫星引导效果弱,翔龙无人侦察机就不太好用了,有人侦察机成了最好的选择。

    林默驾驶的邪龙战机外表,除了吸波材料,还使用了一层石墨烯显像材料,可实现可见光内的“隐身”效果——即如一团空气一般,实现了肉眼都无法看到的隐身效果。

    邪龙战机的速度为五百左右,等离子发动机产生的噪音和震动被尾喷口消音材料的吸收后,两百米外的距离,战机发出的噪音不到20分贝,还不如一直黄雀的叫声大,在噪声上,也实现了隐身效果。

    北海道中部山区,植被茂密,人烟稀少。

    三百米高度,邪龙战机带起一阵空气波动。

    盯着雷达屏幕中的地形图,在一堆让人眼花缭乱的黄色线条中,林默寻找着地形图中的蛛丝马迹。

    突然!

    一片树林中,红外传感屏幕上,出现十几个来回走动的红点,和一辆类似导弹发射车的装置。

    “弹道导弹发射车?”林默将战机减速,让战机处于悬停状态,仔细观察起来。

    地面,十几名穿着防辐射服的杰日国防军陆军兵曹,一边忙活着导弹起竖操作,一边进行着讨论。

    “西村君。这枚导弹里装的真的是原子弹么?打到h国的原子弹?”一普通兵曹问道。

    “是的,只要这枚导弹打到h国,我们就赢了!”士官长微微仰头道。

    “可是。”这名兵曹脸上有些担忧,“如果导弹没有打到h国。或者没有打中,h国用核武器攻击我们该怎么办?”

    “八嘎!”士官长骂了兵曹一句,“我们是不可能失败的,天照大神一定会保佑我们成功的!”

    “哈伊!”兵曹鞠了个躬,但他仍然坚持他的观点道:“如果我们失败了,这个世界,可能以后就没有大和民族了,我们应该停止发射这枚导弹。”

    “八嘎呀路!你这个愚蠢的混蛋。我说了我们不会失败就不会失败!你害怕那些支那人了么?来人,把这个胆小鬼拖下去,揍他一顿!”

    林默看到下方几名士兵殴打一名士兵后,微微一愣。但他的注意力还是在那辆导弹发射车上,导弹起竖工作已经完成大半,正在加注燃料,估计很快就能发射了,从导弹直径和长度来看,这是一枚射程在2000公里左右的中程弹道导弹。

    导弹顶部的锥形弹头,林默估计。最大重量在500公斤以上,如果打到h国境内,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枚导弹一定要摧毁!”

    没有犹豫。林默打开邪龙战机内置弹仓,瞄准后,将弹仓内的四枚导弹全部打了出去。

    轰轰轰轰!

    几声剧烈的爆炸声响,导弹发射车和燃料加注车淹没在烈焰大火中。

    十几名兵曹顿时被炸死了8,9位,剩下的几位正在殴打那名小兵的兵曹,被一阵气浪掀到一旁后,脸上先是一呆,随后,其中一人大叫一声“核弹要爆炸了。快跑啊!”,随后撒开脚丫子。头也不回地逃命去了。

    跑了一个,其他人眼里也出现恐惧的目光。也头不回地跑了。

    “八嘎!快回来,核弹是不会爆炸的,我们的弹头很安全啊。”

    士官长刚说完,可能是导弹爆炸后,大火烧融了弹头内的核弹存放装置,两块重量为500g的高浓缩钚块,紧紧结合在了一起,链式反应瞬间引发,崩!森林中亮出耀眼一团火光,核爆中心的那名士官长瞬间被蒸发汽化。

    “什么?”

    身后的“太阳”亮起后,林默一惊,强大的推背感传来,一阵巨大的气浪推着战机不由自主地向前进。

    林默赶紧推动操纵杆,控制战机疯狂加速,五分钟后,才脱离气浪冲击区。

    ……

    半个小时后。

    h国国防部联络官员,通过军事热线,给米国国防部联络官打了个电话。

    “这是一枚爆炸当量在6万吨左右的原子弹,杰日制造。”

    “爆炸区的半径为10公里,尘埃辐射区为50公里,说明这枚钚原子弹,并没有完全爆炸,燃烧率不足5%,如果完全爆炸,可以摧毁一座千万人口级城市。”

    “杰日国已经疯了,如果你们米国再不出手制止这个国家的所做所为,全世界人都将为其陪葬。”

    米国联络官点了点头道:“我们会严肃应对这个问题,让杰日交出所有核材料,停止战争。”

    一个小时后。

    米国总统罗比奥亲自给安倍晋四打了个电话,“愚蠢的家伙,你的首相位置坐到头了,赶紧滚下台谢罪吧!米国将接管杰日国一切。”

    安倍晋四却对着电话大吼道:“我受够你们这些对杰日指手画脚的米国佬了,你们h国人一起去死吧!”随后将电话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两个小时后。

    一件离奇的事情发生了,北海道中部山区的地下核工厂,在生产第384和第385枚核弹时,一名工人由于太过疲劳,竟然睡着了,忘了将流水线上的两枚核弹分开,两枚核弹像两块砖头一样贴在了一起。

    轰!

    北海道中部山区,一座大山的山头,像锅盖一样向上掀了开来,在空中炸的四分五裂,地面剧烈摇动着,附近的森林燃起冲天大火。

    六个小时后。

    超过半吨的放射性钚尘埃,随风飘散到了整个北海道,占杰日国面积三分之一的北海道,成为核辐射沾染区,十万年时间内,人畜都不能在内生存。

    “碰!”

    一粒铜制弹头穿过了安倍晋四的头颅——本来他是想切腹自尽的,但切腹太痛,最后还是选择了用吞枪这种方式了结了自己。

    9月30日,杰日被米国接管,杰日临时政府成立,临时政府成立15分钟后,宣布愿意接受h国提出的和谈条件,h日立刻停战。

    9月30日下午2点,h国撤回了鱼钓岛前线的大部分军事力量,解除一级战备动员令,全国进入非战时状态。

    这场战争从宣战到结束,持续时间不到六天,但影响力却极其深远,故而称之为“六日战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