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用心良苦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29章用心良苦
第二天上班。
周南刚进办公室,孟春婷就一个电话把他召唤了过去。敲开门,周南吃惊地发现,公司党委班子的全体成员都聚集在孟春婷的办公室里。看样子,对于这一次的跟兰氏企业合作突生的这次“变故”,公司党委上至孟春婷下至其他领导,都非常关注和重视。
别看昨晚孟春婷是“拂袖而去”,但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种故作的姿态。到了孟春婷这种地位级别上,已经基本上不会喜怒形于色了。纵然她心里再愤怒,所表现出来的“外在情绪”也未必就是真实的。
换言之,领导干部的喜怒哀乐,眼见未必为实。
与其说她是含愤而去,不如说她是以退为进,在维持自己权威和尊严的基础上,趁机放手放权让周南去做。她对周南有着充足的信心,她相信周南一定会很圆满地处理完这件事情。
所以,她今天一早就把班子的其他领导都找了来,开了一个简短的碰头会。
其意在于,强调和证明一下事情的“难度”,从而凸显周南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说到底,还是为了周南个人的威信着想,试图给周南营造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和氛围。
不能不说,孟春婷实在是用心良苦。为了扶持周南尽快地成长起来,孟春婷可谓是绞尽脑汁不遗余力。如果不是两人无意中捅破了那一层窗户纸,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作为领导,孟春婷就算是再欣赏周南,也不可能这么上心;只有作为一个心有所属的女人,她才会默默地付出。
赵春林和其他几个党委委员们小声议论着,徐建国则默然坐在一侧,没有参与讨论。
兰氏企业的突然“变脸”,让公司这些高层领导多少有些措手不及。
为了这一次的合作,公司已经做出了很多工作,同时也有了一些前期的投入,相关的手续差不多跑完,这个项目也列入了海都市1997年的重点工程之一。
此次兰氏企业来敲定合作签署正式的合作协议,公司还向市里领导作了专题汇报,邀请市长楚建国和李副市长出席签字仪式。
如果合作黄了,显然无论是对上级主管部门,还是对市政府,海都市石油煤气总公司都无法交代。最起码,会闹一个灰头灰脸,面子上很难看,直接影响到97年公司领导班子的工作成绩,等年底组织部来考核的时候,岂不是要出洋相?
见周南进门,班子成员们也就停止了议论。徐建国向周南微微一笑摆摆手道,“来,小周,坐。”
孟春婷也向他点了点头。
当着其他领导的面,周南自然是非常“严肃”,他先向孟春婷打招呼,又旋即向其他领导一一问好,然后才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了一个角落里。
孟春婷笑了笑,“好了,人都到齐了,今天召集大家上我办公室来开个短会,主要内容就是讨论一下如何跟兰氏企业进一步合作的问题。兰氏企业的代表突然变卦,这让我们非常突然、非常被动。现在怎么办?是我们做出让步继续谋求跟对方的合作,还是干脆放弃了这个合作项目?大家不妨敞开谈谈——周南,你先给领导们介绍一下昨天晚上谈判的基本情况。”
周南笑了笑,朗声道,“孟总,各位领导,昨天晚上,正如孟总所言,兰立能源投资集团带队来的一个董事副总张约翰,突然全盘否定我们提出来的方案,坚持要控股,无论我们怎么做工作,他都始终不肯松口……大体的情况就是这样,我已经写成了书面报告,请孟总和领导们过目。”
孟春婷眼前一亮,这就是一种工作上的细节表现。周南往往能在某些特定的时候,给她一些独特的惊喜。这一方面体现出他的专业和敬业,一方面也体现出他不同于其他年轻人的高素质。
细节决定成败。当时这句口号虽然还没有流行起来,但一个注重细节的年轻人,终归还是让人赞赏的。
孟春婷看完两页纸的报告,然后又将报告递给了赵春林等其他领导。众人传阅了一番,这才又小声讨论起来。
赵春林皱了皱眉道,“孟总,我谈几句。这个项目呢,我们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可以说动静很大,方方面面的手续都已经基本上跑完,如果就这么放弃了,实在是太可惜!而且,我们也没法跟上面交代!”
“我们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结果却雷声大雨点小……市里领导会怎么看?”
“所以,我看能不能这样,我们稍微让一步,让对方控股又能咋样?新公司终归还是要建在海都,我们是地头蛇,还能怕几个香港人翻了天去?大多数为公司做事的还是我们的人……怕什么?”
徐建国淡淡一笑,“老赵,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搞这个项目的目的是要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拉长公司的产业链条,把企业做大做强。如果让兰氏企业控了股,我们将来岂不是要受制于人,为别人做了嫁衣?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看不如我们还是搞全资子公司,以兴海公司为班底,直接投资上新能源设备制造项目就行了,何必要去眼巴巴地看别人的眼色?”
党委委员、副经理李磊也笑着插话道,“是啊,我赞同徐***的意见。如果是受制于人,我们何必要跟香港人合作,自己搞就是了,无非是资金压力大一些而已,完全可以争取银行贷款嘛!”
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孙博不阴不阳地跟了一句,“贷款就那么好办吗?这个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不招商引资,单凭我们自己的融资力量,我看悬乎。”
赵春林冷冷地瞥了徐建国一眼,心头的不满越来越重。其实都不过是发表一下个人看法,最终还是要孟春婷这个一把手来拍板,但徐建国总是喜欢跟他唱对台戏,只要赵春林说向东,他必然说向西,这让赵春林心里很不爽。
但不爽归不爽,同为副职,虽然***有先后,可赵春林这个二把手还是拿徐建国这个三把手没有什么办法。
“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在天然气加气机和液化石油气加气机成套设备制造生产方面,我们缺乏核心技术,如果没有对方的技术指导和投入,我们单凭自己研发,这个项目没有三头五年见不了效益。甚至……还有可能无果而终,让所有的投资都打了水漂!”赵春林冷笑着说道。
……
周南坐在一旁听了这么久,别看他跟徐建国关系好,算是站在一边的人,但徐建国的观点他却不敢苟同。反而是赵春林的眼光,让他感觉有些对路。
正如赵春林所言,这个项目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还有技术方面的问题。兰立能源投资集团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研发体系,如果能跟对方合作,会事半功倍;而如果海都市石油煤气总公司自己来运作这个项目,花钱多见效慢,事倍功半。
这是明摆着的。
但,不要说这种讨论的场面,还轮不到周南去插嘴,就算是周南有资格插嘴,他也不会当面驳徐建国的面子,最终只能保持沉默。
孟春婷望着副手们争执起来,暗暗皱了皱眉。
孟春婷想到这里,下意识地瞥了周南一眼,见他神色从容平静,就知道跟兰氏企业合作的事儿没有黄。她昨晚等到很晚,周南一直都没有打电话给她,这说明一切尽在周南的掌握之中,所以,她也不着急。
见周南嘴角突然浮起一抹古怪的笑容来,孟春婷便赶紧正襟危坐,淡淡道,“好了,都不要争了。我们这个项目从一立项开始,就是要争取合作方参与,因为我们在资金上确实有些难度,同时技术也很不成熟。所以,我个人的意见还是要继续争取跟兰氏企业的合作,但是必须要确保我们在这个项目上的话语权和相对主导的地位。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最后的底线,不能破。”
“如果兰氏企业坚持推翻我们之前跟他们的协议,那么,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让步。现在让了步,将来这个公司就成为兰立能源在滨海省的市场敲门砖,他们很快就能将我们甩开,自行发展市场和项目……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这就不叫招商引资、而是引狼入室了。”
“请神容易送神难,这样折本的事情,我们坚决不能做,不能做第二个海化!”
孟春婷口中的“不能做第二个海化”,还是有几分出处的。当初海化跟南方一家大企业进行合作,成立了一家股份公司,但就因为在开始没有考虑周全,没有争取到控股地位和足够的话语权,在接下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那家大企业就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了对于企业的“侵吞”过程,最终,海化狼狈地退出了股份公司的经营。
这个案例,成为海都市场领域最为经典的一个“狼来了”的反面案例。
第129章用心良苦
第二天上班。
周南刚进办公室,孟春婷就一个电话把他召唤了过去。敲开门,周南吃惊地发现,公司党委班子的全体成员都聚集在孟春婷的办公室里。看样子,对于这一次的跟兰氏企业合作突生的这次“变故”,公司党委上至孟春婷下至其他领导,都非常关注和重视。
别看昨晚孟春婷是“拂袖而去”,但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种故作的姿态。到了孟春婷这种地位级别上,已经基本上不会喜怒形于色了。纵然她心里再愤怒,所表现出来的“外在情绪”也未必就是真实的。
换言之,领导干部的喜怒哀乐,眼见未必为实。
与其说她是含愤而去,不如说她是以退为进,在维持自己权威和尊严的基础上,趁机放手放权让周南去做。她对周南有着充足的信心,她相信周南一定会很圆满地处理完这件事情。
所以,她今天一早就把班子的其他领导都找了来,开了一个简短的碰头会。
其意在于,强调和证明一下事情的“难度”,从而凸显周南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说到底,还是为了周南个人的威信着想,试图给周南营造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和氛围。
不能不说,孟春婷实在是用心良苦。为了扶持周南尽快地成长起来,孟春婷可谓是绞尽脑汁不遗余力。如果不是两人无意中捅破了那一层窗户纸,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作为领导,孟春婷就算是再欣赏周南,也不可能这么上心;只有作为一个心有所属的女人,她才会默默地付出。
赵春林和其他几个党委委员们小声议论着,徐建国则默然坐在一侧,没有参与讨论。
兰氏企业的突然“变脸”,让公司这些高层领导多少有些措手不及。
为了这一次的合作,公司已经做出了很多工作,同时也有了一些前期的投入,相关的手续差不多跑完,这个项目也列入了海都市1997年的重点工程之一。
此次兰氏企业来敲定合作签署正式的合作协议,公司还向市里领导作了专题汇报,邀请市长楚建国和李副市长出席签字仪式。
如果合作黄了,显然无论是对上级主管部门,还是对市政府,海都市石油煤气总公司都无法交代。最起码,会闹一个灰头灰脸,面子上很难看,直接影响到97年公司领导班子的工作成绩,等年底组织部来考核的时候,岂不是要出洋相?
见周南进门,班子成员们也就停止了议论。徐建国向周南微微一笑摆摆手道,“来,小周,坐。”
孟春婷也向他点了点头。
当着其他领导的面,周南自然是非常“严肃”,他先向孟春婷打招呼,又旋即向其他领导一一问好,然后才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了一个角落里。
孟春婷笑了笑,“好了,人都到齐了,今天召集大家上我办公室来开个短会,主要内容就是讨论一下如何跟兰氏企业进一步合作的问题。兰氏企业的代表突然变卦,这让我们非常突然、非常被动。现在怎么办?是我们做出让步继续谋求跟对方的合作,还是干脆放弃了这个合作项目?大家不妨敞开谈谈——周南,你先给领导们介绍一下昨天晚上谈判的基本情况。”
周南笑了笑,朗声道,“孟总,各位领导,昨天晚上,正如孟总所言,兰立能源投资集团带队来的一个董事副总张约翰,突然全盘否定我们提出来的方案,坚持要控股,无论我们怎么做工作,他都始终不肯松口……大体的情况就是这样,我已经写成了书面报告,请孟总和领导们过目。”
孟春婷眼前一亮,这就是一种工作上的细节表现。周南往往能在某些特定的时候,给她一些独特的惊喜。这一方面体现出他的专业和敬业,一方面也体现出他不同于其他年轻人的高素质。
细节决定成败。当时这句口号虽然还没有流行起来,但一个注重细节的年轻人,终归还是让人赞赏的。
孟春婷看完两页纸的报告,然后又将报告递给了赵春林等其他领导。众人传阅了一番,这才又小声讨论起来。
赵春林皱了皱眉道,“孟总,我谈几句。这个项目呢,我们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可以说动静很大,方方面面的手续都已经基本上跑完,如果就这么放弃了,实在是太可惜!而且,我们也没法跟上面交代!”
“我们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结果却雷声大雨点小……市里领导会怎么看?”
“所以,我看能不能这样,我们稍微让一步,让对方控股又能咋样?新公司终归还是要建在海都,我们是地头蛇,还能怕几个香港人翻了天去?大多数为公司做事的还是我们的人……怕什么?”
徐建国淡淡一笑,“老赵,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搞这个项目的目的是要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拉长公司的产业链条,把企业做大做强。如果让兰氏企业控了股,我们将来岂不是要受制于人,为别人做了嫁衣?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看不如我们还是搞全资子公司,以兴海公司为班底,直接投资上新能源设备制造项目就行了,何必要去眼巴巴地看别人的眼色?”
党委委员、副经理李磊也笑着插话道,“是啊,我赞同徐***的意见。如果是受制于人,我们何必要跟香港人合作,自己搞就是了,无非是资金压力大一些而已,完全可以争取银行贷款嘛!”
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孙博不阴不阳地跟了一句,“贷款就那么好办吗?这个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不招商引资,单凭我们自己的融资力量,我看悬乎。”
赵春林冷冷地瞥了徐建国一眼,心头的不满越来越重。其实都不过是发表一下个人看法,最终还是要孟春婷这个一把手来拍板,但徐建国总是喜欢跟他唱对台戏,只要赵春林说向东,他必然说向西,这让赵春林心里很不爽。
但不爽归不爽,同为副职,虽然***有先后,可赵春林这个二把手还是拿徐建国这个三把手没有什么办法。
“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在天然气加气机和液化石油气加气机成套设备制造生产方面,我们缺乏核心技术,如果没有对方的技术指导和投入,我们单凭自己研发,这个项目没有三头五年见不了效益。甚至……还有可能无果而终,让所有的投资都打了水漂!”赵春林冷笑着说道。
……
周南坐在一旁听了这么久,别看他跟徐建国关系好,算是站在一边的人,但徐建国的观点他却不敢苟同。反而是赵春林的眼光,让他感觉有些对路。
正如赵春林所言,这个项目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还有技术方面的问题。兰立能源投资集团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研发体系,如果能跟对方合作,会事半功倍;而如果海都市石油煤气总公司自己来运作这个项目,花钱多见效慢,事倍功半。
这是明摆着的。
但,不要说这种讨论的场面,还轮不到周南去插嘴,就算是周南有资格插嘴,他也不会当面驳徐建国的面子,最终只能保持沉默。
孟春婷望着副手们争执起来,暗暗皱了皱眉。
孟春婷想到这里,下意识地瞥了周南一眼,见他神色从容平静,就知道跟兰氏企业合作的事儿没有黄。她昨晚等到很晚,周南一直都没有打电话给她,这说明一切尽在周南的掌握之中,所以,她也不着急。
见周南嘴角突然浮起一抹古怪的笑容来,孟春婷便赶紧正襟危坐,淡淡道,“好了,都不要争了。我们这个项目从一立项开始,就是要争取合作方参与,因为我们在资金上确实有些难度,同时技术也很不成熟。所以,我个人的意见还是要继续争取跟兰氏企业的合作,但是必须要确保我们在这个项目上的话语权和相对主导的地位。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最后的底线,不能破。”
“如果兰氏企业坚持推翻我们之前跟他们的协议,那么,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让步。现在让了步,将来这个公司就成为兰立能源在滨海省的市场敲门砖,他们很快就能将我们甩开,自行发展市场和项目……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这就不叫招商引资、而是引狼入室了。”
“请神容易送神难,这样折本的事情,我们坚决不能做,不能做第二个海化!”
孟春婷口中的“不能做第二个海化”,还是有几分出处的。当初海化跟南方一家大企业进行合作,成立了一家股份公司,但就因为在开始没有考虑周全,没有争取到控股地位和足够的话语权,在接下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那家大企业就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了对于企业的“侵吞”过程,最终,海化狼狈地退出了股份公司的经营。
这个案例,成为海都市场领域最为经典的一个“狼来了”的反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