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上面的担忧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孙传庭在襄阳府城足足休整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到了三月上旬,他终于开始行动了。
为了保证兵源的充足,休整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孙传庭再次征召了部分的军士,让其麾下的大军人数保持在十二万左右,同时内阁大臣、兵部尚书杨嗣昌以及内阁大臣、兵部左侍郎在京城也为孙传庭争取到了三百万两白银的军饷。
军士和钱粮都有了充足保证的孙传庭,信心满满的再次出征了。
孙传庭早就派出了斥候,侦查张献忠的每一步行动,斥候禀报的消息让孙传庭放心了很多,遭遇到惨败的张献忠,一直都驻守在郧阳,没有采取反攻的策略,也没有试图逃离郧阳,尽管说不明白张献忠为什么会一直都呆在郧阳,但孙传庭认为,只要张献忠的主力依旧在郧阳,他就有足够的信心彻底击败和剿灭张献忠。
南阳和信阳方面的情况,是孙传庭最为关心的事情,河南总兵贺人龙率领的军士一直都是驻守在新野与信阳,李自成也没有试图对两地展开大规模的进攻,朝廷大军展开襄阳之战的时候,李自成非常的安静,好像襄阳之战与他没有丝毫的关系℃↑,,甚至有些隔山观虎斗的滋味了,那段时间陈新甲和孙传庭都非常关心河南的情况,河南巡抚吴甡以及总兵贺人龙送来的情报,都是平安,这让襄阳之战能够顺利展开。
襄阳之战结束之后,河南依旧很是平静,吴甡与贺人龙也没有主动进攻李自成,李自成同样没有任何的动作,两边仿佛达成了默契。
按照原来的部署,孙传庭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是彻底剿灭张献忠及其麾下的流寇,继续稳住李自成。
这个作战计划是不可能改变的,毕竟张献忠已经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其麾下的李定国也被生擒,战斗力相对薄弱很多,孙传庭也下定了决心。不管张献忠逃到什么地方去,他都是不会放过的。
孙传庭依旧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十二万大军分为前军和中军两部分,前军四万人,中军八万人,孙传庭本人率领四万前军在前方开路,监军王永吉率领中军八万人跟随其后,前军和中军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三十里地。
三月十日,孙传庭率领大军正式从襄阳府城出发。前往郧阳府。
京城,兵部
陈新甲站在杨嗣昌的对面,脸上的神情很是恭谦,尽管说陈新甲也进入了内阁,成为了内阁大臣,几乎与杨嗣昌平起平坐了,不过杨嗣昌的提携之恩,陈新甲不会忘记。再说杨嗣昌还是兵部尚书,主要负责兵部的事宜。陈新甲依旧是协助杨嗣昌协调兵部的诸多事宜。
两个内阁大臣直接负责兵部的事宜,这是很少见的,足见皇上对兵部事宜的重视,现如今朝廷大军正在全力剿灭流寇,兵部地位彰显重要也就不足为奇了。
陈新甲回到京城之后,与杨嗣昌商谈了好几次。都是有关朝廷大军剿灭流寇的事宜。
杨嗣昌对于剿灭流寇的事宜,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襄阳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开始,形势远没有到彻底打败流寇的境地。李自成的实力很是强大,而且还在逐步的发展,张献忠麾下的刘文秀和艾能奇率领的近十万流寇,盘踞在郧阳,战斗力一样不容小觑,杨嗣昌本人提出来的十面埋伏、四正六隅的作战思路,不可能真正的贯彻落实下去,毕竟各省的巡抚和总兵,都是各怀心思,只要战斗没有在自己的地盘展开,都不会全力以赴。
孙传庭以兵部尚书的职衔兼任五省总督,对于调集各地的军队剿灭流寇,有一定的作用,但也不能够高估效果。
陈新甲的认识,与杨嗣昌的差不多,认为剿灭流寇至少需要两年到三年左右的时间,能够在崇祯十六年到十七年左右彻底剿灭流寇,就是巨大的胜利了。
兵部不可能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剿灭流寇的事宜上面去,所以杨嗣昌与陈新甲之间是有分工的,具体说就是杨嗣昌负责全面的事宜,陈新甲侧重于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这就包括各方面的调度和协调了,当然遇到重大的事情,杨嗣昌也是要出面的,譬如说这次为孙传庭争取到三百万两白银的军饷事宜。
桌上铺着硕大的地图,杨嗣昌看着地图开口了。
“陈大人,孙大人和王监军已经率领十二万大军出发了,他们的目的是彻底剿灭张献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张献忠的实力遭受到不小的损失,应该不是朝廷的对手了,不过我还是担心李自成,要是李自成有了与张献忠联合起来的意图,局势就会变得复杂。”
陈新甲同样看着地图。
“杨大人的担心,我也有同感,张献忠盘踞在郧阳,迟迟没有行动,这令人奇怪,按照常理来说,张献忠襄阳之战惨败,逃离到郧阳之后,应该是有行动的,或者是巩固郧阳的防御工事,与朝廷大军拼死一战,从我的分析,这是下策,张献忠不大可能这样做,或者是撤离郧阳,南下进入到四川,这是张献忠最有可能做出来的选择,张献忠基本不可能北上与李自成联合,更不敢往西进入到陕西境内,朝廷大军收复襄阳府城,府城内一片凄凉之景象,张献忠撤离的时候,几乎将襄阳府城变成了一座鬼城。”
“陈大人,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我也是这样看的,认为张献忠南下进入四川的可能性很大,四川的夔州,大山环绕,地形复杂,不利于军队铺开作战,四川总兵秦良玉将军麾下的白杆兵,尚未彻底恢复元气,不大可能与张献忠正面对决,朝廷大军进入到四川征伐,也要格外的小心,不管怎么看,这都是最有利于张献忠的做法,偏偏张献忠按兵不动,这真的令人难以理解啊。”
陈新甲皱着眉头,好一会才开口说话。
“张献忠会不会选择与李自成联合起来作战,若是出现这样的可能性,那么张献忠肯定就是要固守郧阳了。”
陈新甲说出来的这个担心,与杨嗣昌交流过好几次了,不过从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没有李自成与张献忠联合起来作战的任何迹象,但张献忠固守郧阳,这个动作太奇怪了。
终于,杨嗣昌轻轻叹了一口气,慢慢开口了。
“希望张献忠是不甘心失败,想着在郧阳与朝廷大军好好的厮杀一番,如此对我们是最为有利的,河南的李自成,只能够要求河南巡抚吴大人和总兵贺人龙多多注意,一旦发现有什么异常的情况,要以最快的速度禀报兵部,通知孙大人。”
。。。
剿灭流寇的事宜商议基本结束之后,杨嗣昌的话语一转。
“陈大人,兵部不仅仅是剿灭流寇的事宜,辽东的局势,大同、宁夏以及延绥的边军,山东的登州、莱州等军事重镇,也需要关注,接下来的时间,我会重点关注辽东方向的局势,这个关键时刻,后金鞑子千万不要有什么动作,为了防止北方出现变故,我会更多的与蓟辽总督洪承畴大人多多联系,这剿灭流寇的事宜,就请你多操心了。”
“杨大人放心,剿灭流寇的事宜,我一定全力关注。”
“嗯,你刚刚率领大军,取得了襄阳之战的重大胜利,可谓是振奋了大军的士气,也让皇上看到了彻底剿灭流寇的希望,皇上当初是要求两面开战的,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剿灭李自成和张献忠麾下的流寇,现如今也改变了看法,同意首先剿灭张献忠,皇上认识的变化,你功不可没啊。”
“襄阳之战的胜利,并非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杨大人在京城运筹帷幄,提出了十面埋伏、四正六隅的作战部署,孙传庭大人尽心竭力,率领大军奋勇厮杀,还有湖广、河南等地的大力协助,才能够取得襄阳之战的胜利。”
“陈大人客气了,功劳就是功劳,还是那句话,剿灭流寇的事宜,就请陈大人多费心了。”
陈新甲的脸上带着笑容,内心却不是滋味,杨嗣昌的这番安排,让他仅仅能够过问剿灭流寇的事宜,兵部其他的事情不好插手,要知道襄阳之战后,李自成和张献忠肯定都是高度的警觉了,接下来的战斗情势不容乐观,至于说辽东的局势,暂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后金鞑子三次入关劫掠,都是遭遇到惨败,已经心生畏惧,除非是大明发生了重大的变故,短时间之内后金鞑子是不敢入侵的,朝廷大军亦不会在辽东展开什么进攻,再说复州和金州的方向,由郑家军驻守,后金鞑子更是不会轻举妄动。
这样说来,杨嗣昌实际上没有多少的事情可做了。
不过陈新甲和杨嗣昌都明白一件事情,那也是兵部重要的职责之一,那就是如何分化瓦解郑家军,郑家军过于的强悍,已经成为皇上和朝廷的心病,南京兵部尚书郑勋睿,更是成为皇上最为担忧的人物,皇上对郑勋睿的警惕,甚至超过了后金的皇太极和流寇首领李自成与张献忠。(未完待续。。)
孙传庭在襄阳府城足足休整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到了三月上旬,他终于开始行动了。
为了保证兵源的充足,休整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孙传庭再次征召了部分的军士,让其麾下的大军人数保持在十二万左右,同时内阁大臣、兵部尚书杨嗣昌以及内阁大臣、兵部左侍郎在京城也为孙传庭争取到了三百万两白银的军饷。
军士和钱粮都有了充足保证的孙传庭,信心满满的再次出征了。
孙传庭早就派出了斥候,侦查张献忠的每一步行动,斥候禀报的消息让孙传庭放心了很多,遭遇到惨败的张献忠,一直都驻守在郧阳,没有采取反攻的策略,也没有试图逃离郧阳,尽管说不明白张献忠为什么会一直都呆在郧阳,但孙传庭认为,只要张献忠的主力依旧在郧阳,他就有足够的信心彻底击败和剿灭张献忠。
南阳和信阳方面的情况,是孙传庭最为关心的事情,河南总兵贺人龙率领的军士一直都是驻守在新野与信阳,李自成也没有试图对两地展开大规模的进攻,朝廷大军展开襄阳之战的时候,李自成非常的安静,好像襄阳之战与他没有丝毫的关系℃↑,,甚至有些隔山观虎斗的滋味了,那段时间陈新甲和孙传庭都非常关心河南的情况,河南巡抚吴甡以及总兵贺人龙送来的情报,都是平安,这让襄阳之战能够顺利展开。
襄阳之战结束之后,河南依旧很是平静,吴甡与贺人龙也没有主动进攻李自成,李自成同样没有任何的动作,两边仿佛达成了默契。
按照原来的部署,孙传庭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是彻底剿灭张献忠及其麾下的流寇,继续稳住李自成。
这个作战计划是不可能改变的,毕竟张献忠已经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其麾下的李定国也被生擒,战斗力相对薄弱很多,孙传庭也下定了决心。不管张献忠逃到什么地方去,他都是不会放过的。
孙传庭依旧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十二万大军分为前军和中军两部分,前军四万人,中军八万人,孙传庭本人率领四万前军在前方开路,监军王永吉率领中军八万人跟随其后,前军和中军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三十里地。
三月十日,孙传庭率领大军正式从襄阳府城出发。前往郧阳府。
京城,兵部
陈新甲站在杨嗣昌的对面,脸上的神情很是恭谦,尽管说陈新甲也进入了内阁,成为了内阁大臣,几乎与杨嗣昌平起平坐了,不过杨嗣昌的提携之恩,陈新甲不会忘记。再说杨嗣昌还是兵部尚书,主要负责兵部的事宜。陈新甲依旧是协助杨嗣昌协调兵部的诸多事宜。
两个内阁大臣直接负责兵部的事宜,这是很少见的,足见皇上对兵部事宜的重视,现如今朝廷大军正在全力剿灭流寇,兵部地位彰显重要也就不足为奇了。
陈新甲回到京城之后,与杨嗣昌商谈了好几次。都是有关朝廷大军剿灭流寇的事宜。
杨嗣昌对于剿灭流寇的事宜,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襄阳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开始,形势远没有到彻底打败流寇的境地。李自成的实力很是强大,而且还在逐步的发展,张献忠麾下的刘文秀和艾能奇率领的近十万流寇,盘踞在郧阳,战斗力一样不容小觑,杨嗣昌本人提出来的十面埋伏、四正六隅的作战思路,不可能真正的贯彻落实下去,毕竟各省的巡抚和总兵,都是各怀心思,只要战斗没有在自己的地盘展开,都不会全力以赴。
孙传庭以兵部尚书的职衔兼任五省总督,对于调集各地的军队剿灭流寇,有一定的作用,但也不能够高估效果。
陈新甲的认识,与杨嗣昌的差不多,认为剿灭流寇至少需要两年到三年左右的时间,能够在崇祯十六年到十七年左右彻底剿灭流寇,就是巨大的胜利了。
兵部不可能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剿灭流寇的事宜上面去,所以杨嗣昌与陈新甲之间是有分工的,具体说就是杨嗣昌负责全面的事宜,陈新甲侧重于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这就包括各方面的调度和协调了,当然遇到重大的事情,杨嗣昌也是要出面的,譬如说这次为孙传庭争取到三百万两白银的军饷事宜。
桌上铺着硕大的地图,杨嗣昌看着地图开口了。
“陈大人,孙大人和王监军已经率领十二万大军出发了,他们的目的是彻底剿灭张献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张献忠的实力遭受到不小的损失,应该不是朝廷的对手了,不过我还是担心李自成,要是李自成有了与张献忠联合起来的意图,局势就会变得复杂。”
陈新甲同样看着地图。
“杨大人的担心,我也有同感,张献忠盘踞在郧阳,迟迟没有行动,这令人奇怪,按照常理来说,张献忠襄阳之战惨败,逃离到郧阳之后,应该是有行动的,或者是巩固郧阳的防御工事,与朝廷大军拼死一战,从我的分析,这是下策,张献忠不大可能这样做,或者是撤离郧阳,南下进入到四川,这是张献忠最有可能做出来的选择,张献忠基本不可能北上与李自成联合,更不敢往西进入到陕西境内,朝廷大军收复襄阳府城,府城内一片凄凉之景象,张献忠撤离的时候,几乎将襄阳府城变成了一座鬼城。”
“陈大人,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我也是这样看的,认为张献忠南下进入四川的可能性很大,四川的夔州,大山环绕,地形复杂,不利于军队铺开作战,四川总兵秦良玉将军麾下的白杆兵,尚未彻底恢复元气,不大可能与张献忠正面对决,朝廷大军进入到四川征伐,也要格外的小心,不管怎么看,这都是最有利于张献忠的做法,偏偏张献忠按兵不动,这真的令人难以理解啊。”
陈新甲皱着眉头,好一会才开口说话。
“张献忠会不会选择与李自成联合起来作战,若是出现这样的可能性,那么张献忠肯定就是要固守郧阳了。”
陈新甲说出来的这个担心,与杨嗣昌交流过好几次了,不过从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没有李自成与张献忠联合起来作战的任何迹象,但张献忠固守郧阳,这个动作太奇怪了。
终于,杨嗣昌轻轻叹了一口气,慢慢开口了。
“希望张献忠是不甘心失败,想着在郧阳与朝廷大军好好的厮杀一番,如此对我们是最为有利的,河南的李自成,只能够要求河南巡抚吴大人和总兵贺人龙多多注意,一旦发现有什么异常的情况,要以最快的速度禀报兵部,通知孙大人。”
。。。
剿灭流寇的事宜商议基本结束之后,杨嗣昌的话语一转。
“陈大人,兵部不仅仅是剿灭流寇的事宜,辽东的局势,大同、宁夏以及延绥的边军,山东的登州、莱州等军事重镇,也需要关注,接下来的时间,我会重点关注辽东方向的局势,这个关键时刻,后金鞑子千万不要有什么动作,为了防止北方出现变故,我会更多的与蓟辽总督洪承畴大人多多联系,这剿灭流寇的事宜,就请你多操心了。”
“杨大人放心,剿灭流寇的事宜,我一定全力关注。”
“嗯,你刚刚率领大军,取得了襄阳之战的重大胜利,可谓是振奋了大军的士气,也让皇上看到了彻底剿灭流寇的希望,皇上当初是要求两面开战的,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剿灭李自成和张献忠麾下的流寇,现如今也改变了看法,同意首先剿灭张献忠,皇上认识的变化,你功不可没啊。”
“襄阳之战的胜利,并非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杨大人在京城运筹帷幄,提出了十面埋伏、四正六隅的作战部署,孙传庭大人尽心竭力,率领大军奋勇厮杀,还有湖广、河南等地的大力协助,才能够取得襄阳之战的胜利。”
“陈大人客气了,功劳就是功劳,还是那句话,剿灭流寇的事宜,就请陈大人多费心了。”
陈新甲的脸上带着笑容,内心却不是滋味,杨嗣昌的这番安排,让他仅仅能够过问剿灭流寇的事宜,兵部其他的事情不好插手,要知道襄阳之战后,李自成和张献忠肯定都是高度的警觉了,接下来的战斗情势不容乐观,至于说辽东的局势,暂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后金鞑子三次入关劫掠,都是遭遇到惨败,已经心生畏惧,除非是大明发生了重大的变故,短时间之内后金鞑子是不敢入侵的,朝廷大军亦不会在辽东展开什么进攻,再说复州和金州的方向,由郑家军驻守,后金鞑子更是不会轻举妄动。
这样说来,杨嗣昌实际上没有多少的事情可做了。
不过陈新甲和杨嗣昌都明白一件事情,那也是兵部重要的职责之一,那就是如何分化瓦解郑家军,郑家军过于的强悍,已经成为皇上和朝廷的心病,南京兵部尚书郑勋睿,更是成为皇上最为担忧的人物,皇上对郑勋睿的警惕,甚至超过了后金的皇太极和流寇首领李自成与张献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