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大学士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内书堂

第二百五十二章 内书堂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百五十二章 内书堂

    鉴于汉唐时宦官乱政的故事,明太祖朱元璋开国之后定下了宦官不得干政的规矩,不许兼任外官不许读书识字,并在宫门口立下了一个牌子,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十一个大字。

    但自从燕王朱隶靖难之后,因为其中有宦官出力甚多,这一制度不断被打破。到如今,宦官的权利已经膨胀到惊人的程度,可以说,宦官政治的触角已经伸到了政府的任何一个部门。

    实际上,孙淡并不畸视宦官。在他看来,所谓的太监同一般人也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挨了那一刀,身体有残疾而已。说起来,他们也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都是一群可怜人。不过,对于很多穷苦百姓来说,进宫做太监,也算是一条活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侍只不过是一种职业,就像后世宾馆酒店的服务生一样。

    当然,这个职业的门槛有些高,需要付出惨烈的代价。

    领了皇命之后,孙淡就该去内书堂报到做教书先生了。

    进了大堂,就有两个面白无须,三十上下的内侍过来拜见先生,然后奉上香茗。

    孙淡因为是第一次来内书堂,两眼一抹黑。接过茶杯之后,喝了一口,又道了声谢,便问那两个内侍:“劳烦二位公公,孙淡还是第一次进内书堂,才具有限,还请公公将这里的大概情形说说。”

    这两个太监在内书堂当差,也接触过不少进内书堂来做学长的先生。能够见内书堂的,至少是大学士头衔,这些人学问自然极为精深。可地位却高,未免有些傲气。而且,好象外臣对内侍大多有很深的成见,内心中也是异常鄙夷。对他们也是不理不睬。

    像孙淡这样和气的学长,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心中不觉有些感动。

    其中一人忙恭敬地说:“孙先生的大名我们早就听说过,当初先帝爷还在的时候,你在豹房说书说禅,我等也是造化,有幸听过先生的高论,心中佩服。若先生自承才具不足,那这世上的所有读书人都要羞死了。这个内书堂的学长,孙先生是实至名归。学生们听说先生要入内书堂,都非常振奋啊!”

    孙淡谦虚了几句,“还请二位公公把这里面的情形同孙淡说说。”

    二人忙你一言我一语将内书堂的情形一一同孙淡说得分明。

    内书堂位于西苑的一个偏僻的角落,地势倒也宽敞,有一个大堂两个耳房和十几间书屋。大堂是内书堂管事牌子和学长的办公地点,也就是孙淡和黄锦一副一正两个院长的办公室。至于耳房则是十几个教习和文吏的教研室。

    内书堂有两百六十多个学生,这些学生按照年龄段不同分成五个年级,十四个班级,分别在那十几间书屋上课。

    能够进内书堂的学院都是宫中选出的聪明机灵的小太监,一般来说,内书堂只招收十岁以下的学生。在学堂里读上五年书,等年满十四岁,经考核之后,再充实到内宫十二监当差。

    这些小太监们都是宫中的人尖子,将来都是要做管事牌子的。可以说,内书堂就是皇宫的干部学院。掌握内书堂,就是掌握了皇宫未来三四十年的人脉。

    当然,正因为这个地方是如此重要,历来都是皇宫中各大势力必争之地。每年招收新学员的时候,宫中各大管事牌子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往里面安插自己的后辈。

    这也是黄锦死活要挤过来做内书堂管事牌子的原故。

    当然,对此孙淡倒没什么可担心的,黄锦草包一个,肚子里也没多少墨水,传道授业解惑的事情可轮不到他。

    古人讲究师道尊严,自己只要在内书堂呆上一段时间,潜移默化地将自己的一些观念灌输给学生们,定能尽收其心。

    听二人介绍得差不多,孙淡还是有些顾虑,问:“两百多个学员,十四个班级,学生的年龄不同,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日常的教学是如何进行的?”

    大概是看出了孙淡心中的疑惑,一个内侍解释说:“其实,先生也不用担心。先生虽然是学长,可并不担任低年龄段学生的发蒙,你每月只有十堂课,负责十四岁年龄段的学生。”

    他说了半天,孙淡才明白过来。原来,内书堂的学生大多是八岁入学,这么小的年纪,很多人连字都不认得,需要从《百家姓》、《千字文》、《孝经》、《神童诗》开始学起。

    这样的小儿科课本若让翰林院学士来教,未免有大材小用,牛刀杀鸡的嫌疑,也浪费了学士们的时间。

    因此,低年纪的学员大多由内书堂的内侍们负责。只有升到五年级之后,才能得到翰林院学士的指导。

    当然,五年级的课本也同前面的几个年级不太一样。

    比如一年纪学的是《百家姓》、《神童诗》,读的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二年纪就是《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到三年级以后就开始学儒家的经典。

    前三年级学员成绩的标准是背诵能力和字体的工整程度。

    到四年纪以后,就得学习《四书》《五经》,判定标准也同外面的读书人一样了。

    学院的管理制度也很严格,有专门的册子登记学生在学堂里的表现和成绩,再由管事牌子实施奖惩。

    这么说来,到了五年纪,就学员们的水平,至少也是外面童生的标准,有的人如果出去参加科举,估计考个秀才也有可能。

    听到自己只负责高年级学生,不用当孩子王,成天教学生认生字,孙淡松了一口气。

    对于教学他没什么经验,当然,如果学生年纪大,又一定文化素养,以自己现代的人的见识,也能忽悠过去。而那些东西,若学生程度不够,也理解不了。

    能够教大学生的老师未必能带好小学生啊!

    听完这两个太监的介绍,孙淡算是对内书堂和自己未来的工作有初步的认识,他放下茶杯,道:“好,今天就到这里,我还要去房山任职,两天后我再过来。”

    一个太监道:“孙先生且不要急,既然你已经来了,何不先上一堂课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