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第289章 路遇贤才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然可以,长史请进!”孙权尽管有些头痛,但还是把张昭请了进来。
张昭进了房间,众人起身见礼,又各自坐下,张昭开门见山道:“和刘璟结盟,只会养虎为患,此人本来就有野心,一旦击败曹军,势力大涨,必成江东劲敌,不如早图之,我们也不必出兵,可挑拨襄阳从西面夹攻江夏,蔡瑁此人目光短浅且和刘璟有仇,我们再许以重利,他必然会同意,等他们三家俱疲,我们再坐收渔利。”
程普是河北人,向来不服张昭为北派领袖,但这次他们不谋而合,走到了一起,张昭话音刚落,程普便应和道:“张长史说得极有道理,刘璟狼子野心,是江东第一大敌,我建议,不如趁他这次来东吴,杀了此人,以绝后患!”
周瑜见孙权有犹豫之色,并没有立刻反对,他起身向孙权行一礼道:“刘璟恪守承诺,三年内未向东扩兵一步,这次是主公亲自担保,若主公背信杀之,必失信于天下,何以图谋天下,建不世帝业?”
不等孙权开口,旁边张昭笑了起来,“其实也不用杀他,留他在江东做客数年,以尽地主之谊,这是美事,有何不可?”
就在这时,门口有侍卫禀报,“启禀主公,鲁副都督有急信送来!”
孙权正在左右为难之时,忽然听说鲁肃有急信送来,他连忙道:“把信呈上来!”
一名侍卫快步走进,将鲁肃的急信呈给孙权,孙权打开信匆匆看了一遍,脸色露出愕然之色。
旁边几人都在注视孙权的表情,见孙权表情惊讶,程普忍不住问道:“主公,出了什么事?”
孙权放下信,沉思片刻道:“曹操派荀彧出使江夏,刘璟态度****。”
程普大怒,“主公,他既然要降曹,必须及早铲除,越快越好!”
这一次张昭没有应和程普,他也意识到事情不妙,如果曹操再入局,形势就复杂了,他陷入了沉思,久久不语。
周瑜微微笑道:“曹操派使者来江夏,必然是为曹洪、李典之事,没有什么大问题。”
“可是曹操派的是荀彧,公瑾不觉得问题有点严重吗?”孙权心中有些担忧,曹操居然派荀彧来,可见曹操对江夏的重视。
“主公不必担心,曹操虽有心让刘璟投降,但刘璟未必愿意,现在刘璟出发了吗?”
孙权点点头,“信中说,他们已到了芜湖。”
......
和刘备不同,刘璟来东吴是走水路,他只带了十几艘五百石的小型战船,从芜湖口进入溧水,沿溧水东行。
溧水也叫中水,是一条中等河流,流经太湖以西的丘陵地区,在东吴大规模疏通江南河道之前,溧水便是沟通太湖和长江的唯一通道,货运繁忙,是江南地区一条重要的黄金水道。
直到建安十四年,孙权下令迁都京口及建业,组织大量民夫疏通了水网密集的江南众多河流,使得长江到东吴以及会稽有了新的水道,溧水的航运价值才渐渐衰落。
这天傍晚,船队抵达了溧阳县,溧阳县顾名思义,就是溧水北岸的县城,因溧水的航运兴盛而兴起,同时又因溧水航运的衰落而没落。
溧水河道狭窄,船只众多,船队行驶很慢,但两岸的美景却令人赞叹不已,这次刘璟去江东没有带徐庶或者贾诩,只带了李孚同行,
李孚在邺城的卓越表现令刘璟赞叹,这是一个极为难得的人才,富有急智而不拘于小节,有他在,在江东遇到危险时,他也能出谋划策。
船舱里,刘璟正和李孚喝茶闲谈,李孚自从邺城回来后,便已经默认了刘璟这个主公,他已意识到袁氏必亡,留在江夏或许是他最好的抉择。
心中有了归属,自然也有了为人臣的关切,他有点担心这次东吴之行,“公子,我担心孙权会不会软禁公子,趁机攻打江夏,收江夏于囊中,此次东吴之行,公子是否有点冒险了。”
联合江东抗曹,是刘璟的中兴大计,早在数年前他就有这个想法,虽然历史上有赤壁大战,但历史因他刘璟的出现而偏离,他有点担心,历史会不会再按原来的轨迹走。
尽管有一些担心,但刘璟相信大势不会变,曹操平定北方,南下是必然,江东为了自保,联合荆州抗曹也是必然。
但一些细节可能会改变,比如主战场不在赤壁,或者曹操因刘表之死而提前南下,细节刘璟把握不住,但大势他一定要抓住。
刘璟喝了口茶笑道:“如果没有文和之计,确实有这个可能,但文和计出,孙权就会有顾虑了,他若敢软禁我或者杀我,江夏必投降曹操,将给江东致命一击,孙权也是雄才大略之人,不会因小失大。”
“虽然孙权不会,但难保他的臣下胡作非为,公子还是小心一点好。”
刘璟点点头,“确实要小心为妙。”
这时,船只停了下来,刘璟探头向窗外望去,只见前方有一艘小船,船夫在和自己的士兵说着什么,从小船内钻出一名年轻文士,年约二十岁,穿一件青色儒袍,头戴平巾,仪态轩昂,气度不凡。
一名士兵奔来禀报,“启禀公子,前面有一个年轻文士求见公子,说已经等候公子多日了。”
刘璟有了兴趣,便走出船舱,慢慢来到船头,一眼看见了年轻公子,刘璟微微笑道:“这位士子找我有事吗?”
年轻公子看见了刘璟,连忙上前躬身施礼,“小生零陵蒋琬,已在此等候璟公子多日了。”
旁边李孚笑了起来,“你就是刘敏表兄蒋公琰吗?”
“小生正是!”
刘璟没想到居然是蒋琬,他心中有些惊讶,他当然知道蒋琬,刘先、刘敏和周不疑都先后向自己推荐蒋琬,据说此人是荆州三神童之一,才学出众,见识高明。
为此刘璟还派人去零陵找他,却得知他出去游历了,却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他。
刘璟连忙笑道:“原来阁下就是蒋公琰,刘璟久闻大名了,能否请上传一叙?”
蒋琬是刘敏的姑表兄,从小和周不疑、刘敏一起跟随刘先读书,三人交情极好,被称为零陵三少杰,蒋琬、周不疑和马谡还被誉为荆州三神童,声名卓著。
后来周不疑和刘敏去了鹿门书院继续求学,而蒋琬却不想受书院束缚,出门游历,到各地寻师求学,他在江东游学已半年,不久前听说刘璟将至,便专程来溧阳县等候。
蒋琬欣然上了船,跟刘璟进船舱坐下,刘璟给他倒了一碗凉茶,笑问道:“公琰兄怎么会在溧阳?”
蒋琬微微一笑,“我其实是在东吴跟随元叹公读书,前些天听他说公子已来江东,便一路赶来,前天到达溧阳县,就在这里等候。”
元叹公也就是孙权手下谋臣顾雍,是蔡邕之徒,才华卓著,为人极为正直,蒋琬跟随他读书三个月,算是半师半友。
刘璟点点头,又道:“刘公之事,公琰知否?”
刘先虽只是蒋琬远亲,但蒋琬从小跟刘先读书,刘先是他事实上的师尊,感情极深,刘先被蔡瑁所害之事蒋琬也听说了。
蒋琬目光黯然,默默点了点头。
刘璟安慰他几句,便问道:“公琰兄来找刘璟,可有什么赐教?”
“赐教不敢,只是想给公子说一说东吴内部局势,让公子心里有数。”
刘璟和李孚对望一眼,他刚才还在说到此事,没想到蒋琬便来报信了,两人精神一振,刘璟笑道:“公琰之言如甘霖,璟愿洗耳恭听!”
蒋琬缓缓道:“周瑜力主联合江夏抗曹,但张昭和程普却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和公子联合是养虎为患,主张联合江陵和襄阳先灭江夏,现在双方意见分歧很大,而且张昭和程普的方案得到大多数文臣支持。”
旁边李孚接口道:“公琰是从顾公那里得到消息吗?”
蒋琬摇摇头,“元叹公惜言如金,什么都不会说,我和张昭次子张休有交情,是听他酒后所言。”
刘璟一直在沉思,这时他问道:“那孙权是什么态度?”
“据说孙权的态度模棱两可,始终不表态。”
说到这,蒋琬低声道:“我还听说张昭提议软禁公子,然后派兵攻打江夏,我建议公子不要去东吴,若江东有诚意,就让他们来武昌谈判。”
蒋琬的建议让李孚很赞成,他也劝道:“不如公子回柴桑,在彭泽和江东谈判!”
刘璟负手走了几步,沉思良久方道:“现在已是傍晚,命令暂时停船过夜,明早再出发!”
夜幕降临,热闹的溧阳县码头安静下来,县城离码头约两里,刘璟背着站在船窗前,凝视着远处的小小县城,此时天刚黑,天空还有一抹清明,可以清晰地看见县城黑黝黝的城墙。
但刘璟对县城却视而不见,他还在思考蒋琬说得话,那些话的正确性无须置疑,从鲁肃告诉自己的那些只言片语,刘璟便猜到了江东的内部分歧,只是他没有料到张昭竟提出软禁自己。
不过张昭的建议也是在情理之中,关键是孙权的态度,他为何态度****,难道他心中也有谋江夏之意?难道他真要逼自己返回江夏。
“当然可以,长史请进!”孙权尽管有些头痛,但还是把张昭请了进来。
张昭进了房间,众人起身见礼,又各自坐下,张昭开门见山道:“和刘璟结盟,只会养虎为患,此人本来就有野心,一旦击败曹军,势力大涨,必成江东劲敌,不如早图之,我们也不必出兵,可挑拨襄阳从西面夹攻江夏,蔡瑁此人目光短浅且和刘璟有仇,我们再许以重利,他必然会同意,等他们三家俱疲,我们再坐收渔利。”
程普是河北人,向来不服张昭为北派领袖,但这次他们不谋而合,走到了一起,张昭话音刚落,程普便应和道:“张长史说得极有道理,刘璟狼子野心,是江东第一大敌,我建议,不如趁他这次来东吴,杀了此人,以绝后患!”
周瑜见孙权有犹豫之色,并没有立刻反对,他起身向孙权行一礼道:“刘璟恪守承诺,三年内未向东扩兵一步,这次是主公亲自担保,若主公背信杀之,必失信于天下,何以图谋天下,建不世帝业?”
不等孙权开口,旁边张昭笑了起来,“其实也不用杀他,留他在江东做客数年,以尽地主之谊,这是美事,有何不可?”
就在这时,门口有侍卫禀报,“启禀主公,鲁副都督有急信送来!”
孙权正在左右为难之时,忽然听说鲁肃有急信送来,他连忙道:“把信呈上来!”
一名侍卫快步走进,将鲁肃的急信呈给孙权,孙权打开信匆匆看了一遍,脸色露出愕然之色。
旁边几人都在注视孙权的表情,见孙权表情惊讶,程普忍不住问道:“主公,出了什么事?”
孙权放下信,沉思片刻道:“曹操派荀彧出使江夏,刘璟态度****。”
程普大怒,“主公,他既然要降曹,必须及早铲除,越快越好!”
这一次张昭没有应和程普,他也意识到事情不妙,如果曹操再入局,形势就复杂了,他陷入了沉思,久久不语。
周瑜微微笑道:“曹操派使者来江夏,必然是为曹洪、李典之事,没有什么大问题。”
“可是曹操派的是荀彧,公瑾不觉得问题有点严重吗?”孙权心中有些担忧,曹操居然派荀彧来,可见曹操对江夏的重视。
“主公不必担心,曹操虽有心让刘璟投降,但刘璟未必愿意,现在刘璟出发了吗?”
孙权点点头,“信中说,他们已到了芜湖。”
......
和刘备不同,刘璟来东吴是走水路,他只带了十几艘五百石的小型战船,从芜湖口进入溧水,沿溧水东行。
溧水也叫中水,是一条中等河流,流经太湖以西的丘陵地区,在东吴大规模疏通江南河道之前,溧水便是沟通太湖和长江的唯一通道,货运繁忙,是江南地区一条重要的黄金水道。
直到建安十四年,孙权下令迁都京口及建业,组织大量民夫疏通了水网密集的江南众多河流,使得长江到东吴以及会稽有了新的水道,溧水的航运价值才渐渐衰落。
这天傍晚,船队抵达了溧阳县,溧阳县顾名思义,就是溧水北岸的县城,因溧水的航运兴盛而兴起,同时又因溧水航运的衰落而没落。
溧水河道狭窄,船只众多,船队行驶很慢,但两岸的美景却令人赞叹不已,这次刘璟去江东没有带徐庶或者贾诩,只带了李孚同行,
李孚在邺城的卓越表现令刘璟赞叹,这是一个极为难得的人才,富有急智而不拘于小节,有他在,在江东遇到危险时,他也能出谋划策。
船舱里,刘璟正和李孚喝茶闲谈,李孚自从邺城回来后,便已经默认了刘璟这个主公,他已意识到袁氏必亡,留在江夏或许是他最好的抉择。
心中有了归属,自然也有了为人臣的关切,他有点担心这次东吴之行,“公子,我担心孙权会不会软禁公子,趁机攻打江夏,收江夏于囊中,此次东吴之行,公子是否有点冒险了。”
联合江东抗曹,是刘璟的中兴大计,早在数年前他就有这个想法,虽然历史上有赤壁大战,但历史因他刘璟的出现而偏离,他有点担心,历史会不会再按原来的轨迹走。
尽管有一些担心,但刘璟相信大势不会变,曹操平定北方,南下是必然,江东为了自保,联合荆州抗曹也是必然。
但一些细节可能会改变,比如主战场不在赤壁,或者曹操因刘表之死而提前南下,细节刘璟把握不住,但大势他一定要抓住。
刘璟喝了口茶笑道:“如果没有文和之计,确实有这个可能,但文和计出,孙权就会有顾虑了,他若敢软禁我或者杀我,江夏必投降曹操,将给江东致命一击,孙权也是雄才大略之人,不会因小失大。”
“虽然孙权不会,但难保他的臣下胡作非为,公子还是小心一点好。”
刘璟点点头,“确实要小心为妙。”
这时,船只停了下来,刘璟探头向窗外望去,只见前方有一艘小船,船夫在和自己的士兵说着什么,从小船内钻出一名年轻文士,年约二十岁,穿一件青色儒袍,头戴平巾,仪态轩昂,气度不凡。
一名士兵奔来禀报,“启禀公子,前面有一个年轻文士求见公子,说已经等候公子多日了。”
刘璟有了兴趣,便走出船舱,慢慢来到船头,一眼看见了年轻公子,刘璟微微笑道:“这位士子找我有事吗?”
年轻公子看见了刘璟,连忙上前躬身施礼,“小生零陵蒋琬,已在此等候璟公子多日了。”
旁边李孚笑了起来,“你就是刘敏表兄蒋公琰吗?”
“小生正是!”
刘璟没想到居然是蒋琬,他心中有些惊讶,他当然知道蒋琬,刘先、刘敏和周不疑都先后向自己推荐蒋琬,据说此人是荆州三神童之一,才学出众,见识高明。
为此刘璟还派人去零陵找他,却得知他出去游历了,却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他。
刘璟连忙笑道:“原来阁下就是蒋公琰,刘璟久闻大名了,能否请上传一叙?”
蒋琬是刘敏的姑表兄,从小和周不疑、刘敏一起跟随刘先读书,三人交情极好,被称为零陵三少杰,蒋琬、周不疑和马谡还被誉为荆州三神童,声名卓著。
后来周不疑和刘敏去了鹿门书院继续求学,而蒋琬却不想受书院束缚,出门游历,到各地寻师求学,他在江东游学已半年,不久前听说刘璟将至,便专程来溧阳县等候。
蒋琬欣然上了船,跟刘璟进船舱坐下,刘璟给他倒了一碗凉茶,笑问道:“公琰兄怎么会在溧阳?”
蒋琬微微一笑,“我其实是在东吴跟随元叹公读书,前些天听他说公子已来江东,便一路赶来,前天到达溧阳县,就在这里等候。”
元叹公也就是孙权手下谋臣顾雍,是蔡邕之徒,才华卓著,为人极为正直,蒋琬跟随他读书三个月,算是半师半友。
刘璟点点头,又道:“刘公之事,公琰知否?”
刘先虽只是蒋琬远亲,但蒋琬从小跟刘先读书,刘先是他事实上的师尊,感情极深,刘先被蔡瑁所害之事蒋琬也听说了。
蒋琬目光黯然,默默点了点头。
刘璟安慰他几句,便问道:“公琰兄来找刘璟,可有什么赐教?”
“赐教不敢,只是想给公子说一说东吴内部局势,让公子心里有数。”
刘璟和李孚对望一眼,他刚才还在说到此事,没想到蒋琬便来报信了,两人精神一振,刘璟笑道:“公琰之言如甘霖,璟愿洗耳恭听!”
蒋琬缓缓道:“周瑜力主联合江夏抗曹,但张昭和程普却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和公子联合是养虎为患,主张联合江陵和襄阳先灭江夏,现在双方意见分歧很大,而且张昭和程普的方案得到大多数文臣支持。”
旁边李孚接口道:“公琰是从顾公那里得到消息吗?”
蒋琬摇摇头,“元叹公惜言如金,什么都不会说,我和张昭次子张休有交情,是听他酒后所言。”
刘璟一直在沉思,这时他问道:“那孙权是什么态度?”
“据说孙权的态度模棱两可,始终不表态。”
说到这,蒋琬低声道:“我还听说张昭提议软禁公子,然后派兵攻打江夏,我建议公子不要去东吴,若江东有诚意,就让他们来武昌谈判。”
蒋琬的建议让李孚很赞成,他也劝道:“不如公子回柴桑,在彭泽和江东谈判!”
刘璟负手走了几步,沉思良久方道:“现在已是傍晚,命令暂时停船过夜,明早再出发!”
夜幕降临,热闹的溧阳县码头安静下来,县城离码头约两里,刘璟背着站在船窗前,凝视着远处的小小县城,此时天刚黑,天空还有一抹清明,可以清晰地看见县城黑黝黝的城墙。
但刘璟对县城却视而不见,他还在思考蒋琬说得话,那些话的正确性无须置疑,从鲁肃告诉自己的那些只言片语,刘璟便猜到了江东的内部分歧,只是他没有料到张昭竟提出软禁自己。
不过张昭的建议也是在情理之中,关键是孙权的态度,他为何态度****,难道他心中也有谋江夏之意?难道他真要逼自己返回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