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结亲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个人的力量到底有多少呢?也许很小,也许很大,这是和这个人所拥有的能力和他所处的地位有关系的。如果是一个普通人,他的力量或许就只能改变他自己和他自己的命运,可如果是一个有能力或是有地位的人,那么他的力量却是可以改变千千万万个人的命运甚至整个国家的命运。就像……就像死去的鲁肃一般。
曾经身为江东左都督的鲁肃当然不是普通人,而他所拥有的孙权的信任也使得他的能力足以影响到整个天下。他在临死前和孙权所说的那一番话被孙权牢牢的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在返回皇宫后将之记录下来,并交由自己手下的几员亲信探讨一番之后,增加了许多方案,便直接确定下了这关系到今后几年天下大势的战略——一直徘徊曹魏和李唐两强之中无所适从的孙吴,再次有了自己明确的战略目标:联合曹魏以抗李唐。
“……来自西面那个国家的威胁越来越大了。我们必须有应对的办法才行。不过我们都知道,以我们一家的实力,万万不是对方的对手,所以我们必须联合我们敌人的敌人来作为我们盟友。……是的,我们必须联合曹魏,否则我们很有可能就此被那个给击破。虽然这么说很有些自认不如的味道,但在此时我们却是要认清我们现在的情况。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和曹魏都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了……”在皇宫的大殿之上,才才刚刚换下一身白服的孙权这样大声的对自己在大殿上的那些臣子说道:“为了和曹魏结盟,朕打算派人去向曹魏求婚,朕打算将二公主孙薇嫁于曹魏的太子曹睿,并为朕之太子孙登求的一名魏国公主为妃,并以战船建造技术换取曹魏方面的火炮铸造技术。魏国的海军缺少必要造船技术,而我们海军缺少相应的火炮支持,只有我们两个方面的集合,才能彻底的在海上先打败李唐的大军啊。”
“陛下圣明……!”孙权说出口的这些话是早就经过了重臣讨论的了。虽然是第一次说出,可是因为他的言语中并没有多少询问的意思,众人自是明白这是自家的陛下已经下定了决心。
“那么陛下,我们是不是要对李晟在我们这儿的店铺……”一名大臣出班试探的建议道。
“我们只是要和曹魏联合而已。这联合也只是表面上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做渔翁,因此我们在尽可能的和曹魏修好的同时,不惹毛李晟。私底下的动作可以做的,但明面上我们必须严格的按照当初的条约进行。我不想再一次出现,像上次李晟突袭建业的事情。”孙权大声的说道。
“诺……!”众人禀然领命。
接下来自是安排一系列的人选了。孙权派虞翻为使者前往洛阳,寻求联盟之意。不过由于这并不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虞翻也没有飞快的走,使得他在快到洛阳的时候,突然得到了一个非常不利于他此行目的的事情:曹丕驾崩了。
曹丕的驾崩不同于鲁肃的逝世。鲁肃再怎么说也只是臣子,其规格再怎么高也只是在有数的范围之内产生影响,而曹丕却是皇帝,其驾崩便是曹魏的国丧。而按照国丧三年不得婚庆的惯例,虞翻此来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为孙吴和曹魏联姻的事情却是再也不必说起了。
“……令人头痛啊。我怎么偏偏就遇上这种情况呢?”得到了这个消息虞翻再也不敢“慢悠悠”的前进,而是快马加鞭的赶到洛阳,以吊丧之使者的名义住进了魏国的驿馆之中。
因为他是第一个前来吊丧的使者,尽管所有的人都明白他并不是真正来吊丧的,但曹魏方面还是给予他极高规格的待遇。
之后的事情,自是虞翻以自身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游龙舞凤的通过了利用个人拜访等手段将结盟的关节打通了大半。他说服了曹魏这边的大多数人,在整个治丧大典结束之后,他再把这个结盟的议案提出,却是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人反对了。
对于孙吴方面所说的结盟方案,曹魏这边的人看重的不是孙吴这边的结亲提议,而是看重孙吴那边所出的那个交易:以火炮技术换战舰技术,这对曹魏的人们而言可是一个天大的吸引。他们可是知道在诸国的海军之中,单以造船技术而论,即使是李唐那边也是比不上东吴这边的。光看他们能直接以普通的木材为龙骨建造两万石的巨舰就可以端详一番了。
“好炮还需要好船配啊。”曹魏的人不傻当然明白这一点了。
交易大家都愿意做,至于交易之外的成亲之事。双方就有些商议的余地了。当然,这也不是说这件事情就不好,双方就谈不拢。只是因为曹丕死了,曹睿从太子成了皇帝,而曹睿尚无妻子。若就此提起联姻之事,就算不以眼下国丧而论,只怕也是不曾的。天下的悠悠众口会这么说:“孙权想把女儿嫁给曹睿,是为了谋夺曹家的基业。”曹睿是皇帝了,那作为曹睿第一名妻子的孙薇自然就是皇后,而如果没有出什么意外的话,那孙薇和曹睿的长子自然也有可能成为大魏的太子了。到时曹睿过得“百年”,这太子即位,孙吴可不就有了掌控曹家命脉的机会了吗?也许现在说这些都还太早了些,但诸如贾诩、陈昱、陈群这些人对此可都是看得通透的,他们可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就此发生——是以在说道结亲的这件事情上,曹魏方面稍稍的有了迟疑。这也难怪,新君初立,其君权尚未完全掌握,贾诩这些老一辈的臣子在这些大事上还是很有几分能力的。
“……那么不说成亲,现在说这个也不怎么适合。我们先说定亲好不?”贾诩他们是人精,孙吴的使者虞翻自也不是什么愚鲁之辈,作为孙权手下的重臣之一,他对孙权的意图领会得还是比较深的,他知道孙权并没有利用这样的关系去图谋曹魏的意思,也明白这件事情在孙权的战略中占有怎样的地位,他看出了曹魏那边对于此事的结症究竟在于何处,便大着胆子自作主张的说出了这么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先定亲,等三年的国丧结束之后在约定时间正式举行婚礼。”
这个解决的办法,乍然一看似乎和原先的提议没有什么区别。但听在贾诩他们耳中,却都明白孙吴这是在表现了自己的诚意,向自己说明他们那边并没有那么龌龊的想法。“……再约定时间举行婚礼?”这一通道理的关键便在于此处。虞翻实际上向他们承诺的便是,即使是在三年国丧之后,也不是立刻就成亲的,这其中的时间由你们来决定,你们大可以在这之前就把曹睿这位新陛下的皇后给册封了嘛。
“……既然如此那我们便把事情给定下了?”既然虞翻代表了孙吴方面都做出了如许的表示,那贾诩他们自然也不好推脱。一来,这样的好事没有推脱的必要;二来,和孙吴定亲无意可以为已经有的盟约加上一层保证。虽然这样的保证到底能有几分牢固,这边的人都是心中有数,但他们自己不相信这个,天下的其他人却是对此相信的很。于是为了天下人这分相信,他们自也是确认了下来。
诸事以毕,虞翻自然告辞了。至于订亲的事情只在众人之间明白,却并未通传于天下。毕竟订亲是一件“喜事”,而眼下大魏正处于国丧之中,却是不太好提这件事情的。不过,如此重大的约定也只好欺瞒一下底下百姓,至于三国之间的君主、重臣对此都是明白了了的。就在虞翻功成起身返回江东后不久,得到了这个确切消息的李唐那儿,自也因此而召开了紧急的内阁会议。东吴和北魏之间竟然达成了如许的决议,这对李晟来说确实是一件大事。尽管就根本而言这件大事是因为自己这边的那个计划而引起的,但这事情的出现却是大出自己这边的预料。如何应对?面对着对方明白无误传来的这个讯息,李晟这边也不免有些紧张起来。他们都关注着一点:“我们的实力是否已经成长到足以应付曹魏、孙吴两边同时发动进攻的地步了?”
“……陛下这是微臣的舒服,微臣忘记曹魏那边还有在辽东留了那么一个尾巴。”满头白发的罗照低沉着声音说道。
或许是有了孙吴那边的造船技术的缘故,就在联盟完成了说和的同时,贾诩对辽东的公孙家动手了。一时间,侦骑四处,硝烟出处,阴谋已经败露的公孙康哪里是贾诩的对手,顿时就做了贾诩的阶下囚。之后贾诩以阴谋叛乱之罪,奏明了魏帝曹睿,夷了公孙家的三族,接管了公孙家的所有基业,包括那支舰队和公孙家的造船厂。这是今年十月三十发生的事情。贾诩可真是用了犹如雷霆一般的手段,才一下就把魏国在辽东的不安隐患给消除了,连带着将魏国海军的势力扩张了一倍,直接造成了李唐方面的北洋海军的退却——在曹魏海军实力大涨的现在,李唐北洋水军的那些战舰已是不足以压制魏国的沿海了。
由于这事情发生的突然,罗照这边的白衣并没有实现得到相关的消息,使得李晟这边因此而遭遇了较大的损失:大量的物资因为这一出,而被曹魏的水师直接给扣留。在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之前,已经有三十艘运宝船被劫持,李唐方面的损失达到了两百万银币的地步。
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自然需要有人出面承担责任,而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又是情报方面的不足,想当然的罗照自是出面向李晟请罪了。
“仲明,这也不是的你的过错。如今曹魏那边的‘鬼谋’已是不在我们的‘白衣’之下,你偶尔有些缺失也算是正常的,却是不要再自责了。朕一向都不愿意以一时之过错而论人的,凡是都如同打仗一般,从来都没有始终的胜利者。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吧。眼下的关键是如何,解决曹魏和孙权的联合问题。尽管说我们的实力远在曹魏和孙吴之上,但我们究竟能不能适应他们两家的联手,却是一件令人怀疑的事情。唔,对于这件事究竟如何,朕还想听听你们的看法。”李晟悠悠的开了口,一边安抚了自责不已的罗照,一边却是提出了眼下最为关键的问题所在。
“多谢陛下!”李晟都说事情到此为止了,这罗照自然也没有再跪下去请罪的理由,他躬身朝李晟拜了几拜,便悄悄退在一般,却一如过往一般。
接下来商议应对之道,身为门下令的刘巴当场就建议李晟派人去江东责问这么一个情形:“……我们和江东昔年也是有一纸盟约的存在,说是集合江南之力以抗击曹魏的。如今江东方面虽没有就此明白‘背盟’,但却和曹魏那边结成了亲家,并以此进行了技术上交易,这明白的是一种违反盟约的行为。我看我们对于这种事情是需要对江东进行一番警告的。尽管这种警告没有什么用处,但也是以此来表明我们的态度啊。”
“这么说也是!”李晟了解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件事情对缓解事情并没有什么作用,和曹魏结盟的事情孙权那边已经做出了决定,绝对不会因为自己这边说了什么话而改变,但就算是这样自己这边也是要过去责问一番的。毕竟,这是一个大义上的问题,谁让自己和孙权那边的结盟并没有在表面上破裂呢——呵,不管如何这大义都还是要专注的呢。
“陛下,太子斌以二十二了,找算是弱冠成年,陛下该是为太子殿下则选一名妃子才是。既然江东的孙权想和曹家结亲而不利于我等,那我等自然不能就这样让他们高兴下去。不如我们也向那孙权寻求一门亲事吧,我们为太子殿下向孙权求亲!”见话题扯到了孙权那儿,一向在这样的军事战略会议之上很少开口的户部尚书廖立开口说道。他倒是给李晟他们出了这么一个看上去很有些阴损的主意。
“呃……你说什么?”李晟听了廖立的这一席话不由得吓了一跳顿时有几分错愕起来,“这说着说着,怎么就扯到了我的儿子身上呢?”李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我想请陛下为太子向东吴求亲。”廖立看着李晟那面露错愕的脸,却是从容的将话又说了一遍。
“朕没听错吧。你说要让斌儿去娶孙权的女儿?”李晟分明听清了,但似乎不敢相信真的有人说出这么一点来,便还想再确认一番。
“确实如此。”廖立顶着那一副丑脸却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为什么要那样呢?”李晟不解的问道。他认为廖立在这一点上必须给自己一些解释。
“陛下试想如果孙权既把一位女儿嫁给曹魏,又把一位女儿嫁给了我们。那么孙权在世人的眼中又将是如何了?”廖立微微的一笑,却是反问了李晟这么一句。
“如何?若是这样的话天下人只怕会把孙权视为软弱无能的墙头草,坐山观虎斗的渔翁了吧。”李晟听廖立如此说法先是微微的一愣,下意识的回答了一句,随即又会意过来:“你是说用求亲这个计策来打乱孙权坐山观虎斗的算盘?”
“正是如此!”廖立重重的点了点头。
“呃……这件事情朕还得端详端详。若斌儿自己愿意,朕自然会答应。毕竟计谋本身还是没有什么差错的。但如果斌儿不愿意,朕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朕是皇帝的同时也是斌儿的父亲,朕不愿意斌儿活得不痛快。”李晟点点头,淡淡的说道。这是李晟眼下的决定也是他最后的决定。
“诺……”既然李晟如此说了,李晟手下的这些内阁官员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他们都知道自己主君的个性:虽然自己的主君在很多时候都是善于纳谏的,但在牵扯到另外一些的事情的特殊时候,他却是十分固执分毫也不听人说。就像眼下一般。
“好了。我们再议论一下眼前的问题吧。前面刘巴和廖立所说的都是些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其作用起得也是有限。朕思索,你们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呢?”李晟听他们那样允诺了便欢喜着再次提出了当初的那个问题:如何应对那该死的魏、吴联盟。
“主公是不是把原来虚的东西给化为真实?曹魏已经再造一万石的战舰了,而且和我们一样也是全火炮战舰;而孙吴也在造两万石的战舰。这对我们来说是很不利的事情。虽然他们造不造成尚在两可之间,但万一他们造成了,只怕我们的海军将再无优势可言。曹魏、孙吴的火炮虽然沉重,可毕竟也是炮啊。其威力要来轰击我们的战舰自也是足够的。”徐庶忧心忡忡的说道。
这也是一个事实。在这些对海上作战并不怎么熟悉的人眼中,海上作战似乎成了一个没有什么花俏的事情,谁的船大,谁的炮多,似乎谁就可以取得战斗的胜利——这也是一种朴素的真理了。虽然未必全队,却也是十对七八,差不了多少。是以,李晟手下的这些人因此而对曹魏和孙吴两边的造船事宜多有警惕。他们很担心曹魏和孙吴方面真的把那战舰给建成了。
“唔……这么说也是很有道理的。曹魏方面的造船技术远不如我们,但孙权那边的造船技术却是不可小看。虽然不是一定说船越大越好,但若他们真的建造了万石以上的战舰,对我们现在的战舰来说还真是一个威胁。”李晟是说了一下倒是认可了徐庶的说法:“元直,你的意思是就这样开工建造我们原来在纸上的八千石战舰吗?”
“正是如此。”徐庶重重的点了点头,“建造完八千石的战舰之后,我们也应该建造更大规格的战舰才是。八千石战舰也只是一个开始啊。”
“只是一个开始?元直,你这可是说错了。”一旁的诸葛亮听徐庶如此说倒是迅速的出班奏道:“就我们现在的技术而言八千石战舰已是我们的极限了。尽管万石以上的战舰我们也能造得出来,可是那么大的船体,我们用什么给他们做驱动?船是大了,但船却很沉,速度必然快不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又何必担忧他们的万石战舰?再说这海军作战不是一艘两艘战舰就可以形成一个战力的。即使是万石的战舰也需要十几二十艘的规模才可以形成。若是我们用八千石的战舰形成了一个战力,再去寻求万石以上的战舰形成战力,只怕不但历时延长,就连钱粮也需要消耗许多。”
“那么孔明你看又要如何呢?”李晟直接询问诸葛亮。他是知道一点的,诸葛亮在最近的时间里似乎一直在找人研究水军方面的事情。
“主公我看是不是要直接研制万石以上的战舰?”诸葛亮想了想试着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
“万石以上的?也许要也许不要。”李晟想了半天给出的却是这么一个十分含糊的答案。
“怎么说?”听李晟说得如此,大殿里的众人对此又是十分的不解了。
“我不想在硬性规定我们战船具体要达到多少石的水准。朕只想确定这样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战船必须在速度、防御能力、攻击能力上达到怎样的水平。曹魏和孙吴都在研究更强大的战舰,那么我们自然也不能落后。朕认为我们新战舰应该是这样的:航速在顺风的条件下能够达到每时辰七十里,逆风的情况下能保证通过水轮拥有每时辰二十里;能够抵御我方五千石在一里处战舰两轮齐射攻击的坚固,同时可以搭在一百门的八百斤火炮和二十门两千斤的能力。”李晟思索了一下说出了自己标准,“如果我们能达到这样的水平,那么配合上我们大炮,我们将完全在对曹魏和孙吴那儿取得极大的优势。”
“陛下打算给新战舰装备两千斤的大炮?”诸葛亮听李晟说了那么许多顿时明白李晟心中的方案是什么样的:“陛下是想研制一种拥有极佳防御力和极高航速,并拥有极远射程的战舰吧。以这样的战舰来进行作战。我们完全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发动攻击的。如此一来,就像是以前我们拥有床弩而对方只拥有弓箭一般,因为我们是在敌方的射程之外对他们发动攻击,是以我们几乎不会受到什么伤害。”
“正是如此。”李晟重重的点了点头:“只要我们的火炮射程比他们的强,我们火炮的威力比他们大,我们战舰的速度比他们快。那我们在战斗中就绝对不会输给他们,只要我们确实是认真的按照当初所计议的那个战列线去布阵的话。”
“陛下英明!”对于这些海战战船的布置问题,真正懂得的人并不多,李晟手下虽然也有许多明白的人,但他们大都是年轻的学子,却是还没有升到尚书这一个级别的,因此在这大殿之上对海军之事熟悉的只有李晟一人。既然李晟自己都说得如此肯定了,那么因为李晟地位,李晟本人的能力,那些对此并不太懂的大臣们自然也只好如此低吟着应了这么一声。
“行了,行了!”李晟似乎很见不得这样的场面,却是连连摆了摆手说道:“这样的话朕听不太惯的,以后还是少说为妙。大殿里的诸位都是朕的亲信臣子,所以也不必闹什么虚礼了。还是继续商议一下针对两国结盟的应对之道吧。嗯,海军的实力需要增强了,那陆军的最后换装也要加快步伐了。在这样危急的时候,孙吴和曹魏那边自然都有能人明白他们之间是绝不可以有不信任存在的,因此他们很有可能尽撤两国边界的防御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这边。可以预想的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敌人会比我们当初所想的强大许多。为此我们需要抓紧时间做好随时迎敌的准备才行。
“陛下认为敌人很快就会对我们发动攻击么?”诸葛亮和徐庶都听出了李晟话中的紧张担忧之意,连忙开口问道。
“难道不是这样吗?”李晟对此多少有些奇怪。
“陛下,曹魏和孙吴才刚刚结盟,尽管有在我们的威逼下不得不如此的团结的紧迫感,但双方之间的势力整合,双方之间水军的整备换装,却还需要一些时日。眼下正是曹丕去世,曹魏国丧之时,曹魏那边是断断不可能因此而对我们进行什么战争举动的。因为那样是对曹丕的不孝,国丧之中不可动刀兵啊。曹魏既然不敢动,那么孙吴自也是不敢动,或许两者之间都会用一些阴谋来对付我们,但大规模的举动却还是不会做的。以曹魏国丧三年而论,我们至少还有三年准备的时间。”诸葛亮微笑着这样向李晟解释道。
“确实如此。”众人皆认真而,肯定的点了点头。
“你们难道就不怕,有万一……孙权那家伙,手下有一个叫做吕蒙的人物,他最擅长的可就是偷袭呢。”李晟觉得有些不妥,顿时开口提醒众人:“可不要忘了兵法的虚实之道啊。当我们认为一切都可能不会是那样的时候敌人却是最有可能对我们发动最致命的一击。这点却是不能不防啊。”
“陛下?吕蒙偷袭的了一时偷袭得了一世吗?若曹丕在时,出现这样的事情我们自然要警惕吕蒙的偷袭,但眼下魏国可是在国丧啊。他们是绝对不可能出兵的,单单以东吴一国之力,就算他们用了偷袭取得了一时的好处。可这偷袭引起的举国之战,孙吴在独自担待的情况下又能支撑多久呢?孙吴的地方是很大,但孙吴的战略纵深并不宽阔。只要在长江沿线突击一番,再拿下建业,东吴也就什么也所不得了。孙权并不是傻子,对于这样的事情他是看得很明白的,因此他绝对不会如此轻易的出兵挑起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决战。”徐庶开口给李晟做了这么一通详细的解释。
“这是真的?”李晟隐约中还有些不信。
“确实是如此!”众人皆尽,在这件事情上他们似乎可以打十二分的保票。
一个人的力量到底有多少呢?也许很小,也许很大,这是和这个人所拥有的能力和他所处的地位有关系的。如果是一个普通人,他的力量或许就只能改变他自己和他自己的命运,可如果是一个有能力或是有地位的人,那么他的力量却是可以改变千千万万个人的命运甚至整个国家的命运。就像……就像死去的鲁肃一般。
曾经身为江东左都督的鲁肃当然不是普通人,而他所拥有的孙权的信任也使得他的能力足以影响到整个天下。他在临死前和孙权所说的那一番话被孙权牢牢的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在返回皇宫后将之记录下来,并交由自己手下的几员亲信探讨一番之后,增加了许多方案,便直接确定下了这关系到今后几年天下大势的战略——一直徘徊曹魏和李唐两强之中无所适从的孙吴,再次有了自己明确的战略目标:联合曹魏以抗李唐。
“……来自西面那个国家的威胁越来越大了。我们必须有应对的办法才行。不过我们都知道,以我们一家的实力,万万不是对方的对手,所以我们必须联合我们敌人的敌人来作为我们盟友。……是的,我们必须联合曹魏,否则我们很有可能就此被那个给击破。虽然这么说很有些自认不如的味道,但在此时我们却是要认清我们现在的情况。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和曹魏都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了……”在皇宫的大殿之上,才才刚刚换下一身白服的孙权这样大声的对自己在大殿上的那些臣子说道:“为了和曹魏结盟,朕打算派人去向曹魏求婚,朕打算将二公主孙薇嫁于曹魏的太子曹睿,并为朕之太子孙登求的一名魏国公主为妃,并以战船建造技术换取曹魏方面的火炮铸造技术。魏国的海军缺少必要造船技术,而我们海军缺少相应的火炮支持,只有我们两个方面的集合,才能彻底的在海上先打败李唐的大军啊。”
“陛下圣明……!”孙权说出口的这些话是早就经过了重臣讨论的了。虽然是第一次说出,可是因为他的言语中并没有多少询问的意思,众人自是明白这是自家的陛下已经下定了决心。
“那么陛下,我们是不是要对李晟在我们这儿的店铺……”一名大臣出班试探的建议道。
“我们只是要和曹魏联合而已。这联合也只是表面上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做渔翁,因此我们在尽可能的和曹魏修好的同时,不惹毛李晟。私底下的动作可以做的,但明面上我们必须严格的按照当初的条约进行。我不想再一次出现,像上次李晟突袭建业的事情。”孙权大声的说道。
“诺……!”众人禀然领命。
接下来自是安排一系列的人选了。孙权派虞翻为使者前往洛阳,寻求联盟之意。不过由于这并不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虞翻也没有飞快的走,使得他在快到洛阳的时候,突然得到了一个非常不利于他此行目的的事情:曹丕驾崩了。
曹丕的驾崩不同于鲁肃的逝世。鲁肃再怎么说也只是臣子,其规格再怎么高也只是在有数的范围之内产生影响,而曹丕却是皇帝,其驾崩便是曹魏的国丧。而按照国丧三年不得婚庆的惯例,虞翻此来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为孙吴和曹魏联姻的事情却是再也不必说起了。
“……令人头痛啊。我怎么偏偏就遇上这种情况呢?”得到了这个消息虞翻再也不敢“慢悠悠”的前进,而是快马加鞭的赶到洛阳,以吊丧之使者的名义住进了魏国的驿馆之中。
因为他是第一个前来吊丧的使者,尽管所有的人都明白他并不是真正来吊丧的,但曹魏方面还是给予他极高规格的待遇。
之后的事情,自是虞翻以自身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游龙舞凤的通过了利用个人拜访等手段将结盟的关节打通了大半。他说服了曹魏这边的大多数人,在整个治丧大典结束之后,他再把这个结盟的议案提出,却是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人反对了。
对于孙吴方面所说的结盟方案,曹魏这边的人看重的不是孙吴这边的结亲提议,而是看重孙吴那边所出的那个交易:以火炮技术换战舰技术,这对曹魏的人们而言可是一个天大的吸引。他们可是知道在诸国的海军之中,单以造船技术而论,即使是李唐那边也是比不上东吴这边的。光看他们能直接以普通的木材为龙骨建造两万石的巨舰就可以端详一番了。
“好炮还需要好船配啊。”曹魏的人不傻当然明白这一点了。
交易大家都愿意做,至于交易之外的成亲之事。双方就有些商议的余地了。当然,这也不是说这件事情就不好,双方就谈不拢。只是因为曹丕死了,曹睿从太子成了皇帝,而曹睿尚无妻子。若就此提起联姻之事,就算不以眼下国丧而论,只怕也是不曾的。天下的悠悠众口会这么说:“孙权想把女儿嫁给曹睿,是为了谋夺曹家的基业。”曹睿是皇帝了,那作为曹睿第一名妻子的孙薇自然就是皇后,而如果没有出什么意外的话,那孙薇和曹睿的长子自然也有可能成为大魏的太子了。到时曹睿过得“百年”,这太子即位,孙吴可不就有了掌控曹家命脉的机会了吗?也许现在说这些都还太早了些,但诸如贾诩、陈昱、陈群这些人对此可都是看得通透的,他们可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就此发生——是以在说道结亲的这件事情上,曹魏方面稍稍的有了迟疑。这也难怪,新君初立,其君权尚未完全掌握,贾诩这些老一辈的臣子在这些大事上还是很有几分能力的。
“……那么不说成亲,现在说这个也不怎么适合。我们先说定亲好不?”贾诩他们是人精,孙吴的使者虞翻自也不是什么愚鲁之辈,作为孙权手下的重臣之一,他对孙权的意图领会得还是比较深的,他知道孙权并没有利用这样的关系去图谋曹魏的意思,也明白这件事情在孙权的战略中占有怎样的地位,他看出了曹魏那边对于此事的结症究竟在于何处,便大着胆子自作主张的说出了这么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先定亲,等三年的国丧结束之后在约定时间正式举行婚礼。”
这个解决的办法,乍然一看似乎和原先的提议没有什么区别。但听在贾诩他们耳中,却都明白孙吴这是在表现了自己的诚意,向自己说明他们那边并没有那么龌龊的想法。“……再约定时间举行婚礼?”这一通道理的关键便在于此处。虞翻实际上向他们承诺的便是,即使是在三年国丧之后,也不是立刻就成亲的,这其中的时间由你们来决定,你们大可以在这之前就把曹睿这位新陛下的皇后给册封了嘛。
“……既然如此那我们便把事情给定下了?”既然虞翻代表了孙吴方面都做出了如许的表示,那贾诩他们自然也不好推脱。一来,这样的好事没有推脱的必要;二来,和孙吴定亲无意可以为已经有的盟约加上一层保证。虽然这样的保证到底能有几分牢固,这边的人都是心中有数,但他们自己不相信这个,天下的其他人却是对此相信的很。于是为了天下人这分相信,他们自也是确认了下来。
诸事以毕,虞翻自然告辞了。至于订亲的事情只在众人之间明白,却并未通传于天下。毕竟订亲是一件“喜事”,而眼下大魏正处于国丧之中,却是不太好提这件事情的。不过,如此重大的约定也只好欺瞒一下底下百姓,至于三国之间的君主、重臣对此都是明白了了的。就在虞翻功成起身返回江东后不久,得到了这个确切消息的李唐那儿,自也因此而召开了紧急的内阁会议。东吴和北魏之间竟然达成了如许的决议,这对李晟来说确实是一件大事。尽管就根本而言这件大事是因为自己这边的那个计划而引起的,但这事情的出现却是大出自己这边的预料。如何应对?面对着对方明白无误传来的这个讯息,李晟这边也不免有些紧张起来。他们都关注着一点:“我们的实力是否已经成长到足以应付曹魏、孙吴两边同时发动进攻的地步了?”
“……陛下这是微臣的舒服,微臣忘记曹魏那边还有在辽东留了那么一个尾巴。”满头白发的罗照低沉着声音说道。
或许是有了孙吴那边的造船技术的缘故,就在联盟完成了说和的同时,贾诩对辽东的公孙家动手了。一时间,侦骑四处,硝烟出处,阴谋已经败露的公孙康哪里是贾诩的对手,顿时就做了贾诩的阶下囚。之后贾诩以阴谋叛乱之罪,奏明了魏帝曹睿,夷了公孙家的三族,接管了公孙家的所有基业,包括那支舰队和公孙家的造船厂。这是今年十月三十发生的事情。贾诩可真是用了犹如雷霆一般的手段,才一下就把魏国在辽东的不安隐患给消除了,连带着将魏国海军的势力扩张了一倍,直接造成了李唐方面的北洋海军的退却——在曹魏海军实力大涨的现在,李唐北洋水军的那些战舰已是不足以压制魏国的沿海了。
由于这事情发生的突然,罗照这边的白衣并没有实现得到相关的消息,使得李晟这边因此而遭遇了较大的损失:大量的物资因为这一出,而被曹魏的水师直接给扣留。在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之前,已经有三十艘运宝船被劫持,李唐方面的损失达到了两百万银币的地步。
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自然需要有人出面承担责任,而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又是情报方面的不足,想当然的罗照自是出面向李晟请罪了。
“仲明,这也不是的你的过错。如今曹魏那边的‘鬼谋’已是不在我们的‘白衣’之下,你偶尔有些缺失也算是正常的,却是不要再自责了。朕一向都不愿意以一时之过错而论人的,凡是都如同打仗一般,从来都没有始终的胜利者。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吧。眼下的关键是如何,解决曹魏和孙权的联合问题。尽管说我们的实力远在曹魏和孙吴之上,但我们究竟能不能适应他们两家的联手,却是一件令人怀疑的事情。唔,对于这件事究竟如何,朕还想听听你们的看法。”李晟悠悠的开了口,一边安抚了自责不已的罗照,一边却是提出了眼下最为关键的问题所在。
“多谢陛下!”李晟都说事情到此为止了,这罗照自然也没有再跪下去请罪的理由,他躬身朝李晟拜了几拜,便悄悄退在一般,却一如过往一般。
接下来商议应对之道,身为门下令的刘巴当场就建议李晟派人去江东责问这么一个情形:“……我们和江东昔年也是有一纸盟约的存在,说是集合江南之力以抗击曹魏的。如今江东方面虽没有就此明白‘背盟’,但却和曹魏那边结成了亲家,并以此进行了技术上交易,这明白的是一种违反盟约的行为。我看我们对于这种事情是需要对江东进行一番警告的。尽管这种警告没有什么用处,但也是以此来表明我们的态度啊。”
“这么说也是!”李晟了解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件事情对缓解事情并没有什么作用,和曹魏结盟的事情孙权那边已经做出了决定,绝对不会因为自己这边说了什么话而改变,但就算是这样自己这边也是要过去责问一番的。毕竟,这是一个大义上的问题,谁让自己和孙权那边的结盟并没有在表面上破裂呢——呵,不管如何这大义都还是要专注的呢。
“陛下,太子斌以二十二了,找算是弱冠成年,陛下该是为太子殿下则选一名妃子才是。既然江东的孙权想和曹家结亲而不利于我等,那我等自然不能就这样让他们高兴下去。不如我们也向那孙权寻求一门亲事吧,我们为太子殿下向孙权求亲!”见话题扯到了孙权那儿,一向在这样的军事战略会议之上很少开口的户部尚书廖立开口说道。他倒是给李晟他们出了这么一个看上去很有些阴损的主意。
“呃……你说什么?”李晟听了廖立的这一席话不由得吓了一跳顿时有几分错愕起来,“这说着说着,怎么就扯到了我的儿子身上呢?”李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我想请陛下为太子向东吴求亲。”廖立看着李晟那面露错愕的脸,却是从容的将话又说了一遍。
“朕没听错吧。你说要让斌儿去娶孙权的女儿?”李晟分明听清了,但似乎不敢相信真的有人说出这么一点来,便还想再确认一番。
“确实如此。”廖立顶着那一副丑脸却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为什么要那样呢?”李晟不解的问道。他认为廖立在这一点上必须给自己一些解释。
“陛下试想如果孙权既把一位女儿嫁给曹魏,又把一位女儿嫁给了我们。那么孙权在世人的眼中又将是如何了?”廖立微微的一笑,却是反问了李晟这么一句。
“如何?若是这样的话天下人只怕会把孙权视为软弱无能的墙头草,坐山观虎斗的渔翁了吧。”李晟听廖立如此说法先是微微的一愣,下意识的回答了一句,随即又会意过来:“你是说用求亲这个计策来打乱孙权坐山观虎斗的算盘?”
“正是如此!”廖立重重的点了点头。
“呃……这件事情朕还得端详端详。若斌儿自己愿意,朕自然会答应。毕竟计谋本身还是没有什么差错的。但如果斌儿不愿意,朕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朕是皇帝的同时也是斌儿的父亲,朕不愿意斌儿活得不痛快。”李晟点点头,淡淡的说道。这是李晟眼下的决定也是他最后的决定。
“诺……”既然李晟如此说了,李晟手下的这些内阁官员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他们都知道自己主君的个性:虽然自己的主君在很多时候都是善于纳谏的,但在牵扯到另外一些的事情的特殊时候,他却是十分固执分毫也不听人说。就像眼下一般。
“好了。我们再议论一下眼前的问题吧。前面刘巴和廖立所说的都是些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其作用起得也是有限。朕思索,你们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呢?”李晟听他们那样允诺了便欢喜着再次提出了当初的那个问题:如何应对那该死的魏、吴联盟。
“主公是不是把原来虚的东西给化为真实?曹魏已经再造一万石的战舰了,而且和我们一样也是全火炮战舰;而孙吴也在造两万石的战舰。这对我们来说是很不利的事情。虽然他们造不造成尚在两可之间,但万一他们造成了,只怕我们的海军将再无优势可言。曹魏、孙吴的火炮虽然沉重,可毕竟也是炮啊。其威力要来轰击我们的战舰自也是足够的。”徐庶忧心忡忡的说道。
这也是一个事实。在这些对海上作战并不怎么熟悉的人眼中,海上作战似乎成了一个没有什么花俏的事情,谁的船大,谁的炮多,似乎谁就可以取得战斗的胜利——这也是一种朴素的真理了。虽然未必全队,却也是十对七八,差不了多少。是以,李晟手下的这些人因此而对曹魏和孙吴两边的造船事宜多有警惕。他们很担心曹魏和孙吴方面真的把那战舰给建成了。
“唔……这么说也是很有道理的。曹魏方面的造船技术远不如我们,但孙权那边的造船技术却是不可小看。虽然不是一定说船越大越好,但若他们真的建造了万石以上的战舰,对我们现在的战舰来说还真是一个威胁。”李晟是说了一下倒是认可了徐庶的说法:“元直,你的意思是就这样开工建造我们原来在纸上的八千石战舰吗?”
“正是如此。”徐庶重重的点了点头,“建造完八千石的战舰之后,我们也应该建造更大规格的战舰才是。八千石战舰也只是一个开始啊。”
“只是一个开始?元直,你这可是说错了。”一旁的诸葛亮听徐庶如此说倒是迅速的出班奏道:“就我们现在的技术而言八千石战舰已是我们的极限了。尽管万石以上的战舰我们也能造得出来,可是那么大的船体,我们用什么给他们做驱动?船是大了,但船却很沉,速度必然快不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又何必担忧他们的万石战舰?再说这海军作战不是一艘两艘战舰就可以形成一个战力的。即使是万石的战舰也需要十几二十艘的规模才可以形成。若是我们用八千石的战舰形成了一个战力,再去寻求万石以上的战舰形成战力,只怕不但历时延长,就连钱粮也需要消耗许多。”
“那么孔明你看又要如何呢?”李晟直接询问诸葛亮。他是知道一点的,诸葛亮在最近的时间里似乎一直在找人研究水军方面的事情。
“主公我看是不是要直接研制万石以上的战舰?”诸葛亮想了想试着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
“万石以上的?也许要也许不要。”李晟想了半天给出的却是这么一个十分含糊的答案。
“怎么说?”听李晟说得如此,大殿里的众人对此又是十分的不解了。
“我不想在硬性规定我们战船具体要达到多少石的水准。朕只想确定这样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战船必须在速度、防御能力、攻击能力上达到怎样的水平。曹魏和孙吴都在研究更强大的战舰,那么我们自然也不能落后。朕认为我们新战舰应该是这样的:航速在顺风的条件下能够达到每时辰七十里,逆风的情况下能保证通过水轮拥有每时辰二十里;能够抵御我方五千石在一里处战舰两轮齐射攻击的坚固,同时可以搭在一百门的八百斤火炮和二十门两千斤的能力。”李晟思索了一下说出了自己标准,“如果我们能达到这样的水平,那么配合上我们大炮,我们将完全在对曹魏和孙吴那儿取得极大的优势。”
“陛下打算给新战舰装备两千斤的大炮?”诸葛亮听李晟说了那么许多顿时明白李晟心中的方案是什么样的:“陛下是想研制一种拥有极佳防御力和极高航速,并拥有极远射程的战舰吧。以这样的战舰来进行作战。我们完全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发动攻击的。如此一来,就像是以前我们拥有床弩而对方只拥有弓箭一般,因为我们是在敌方的射程之外对他们发动攻击,是以我们几乎不会受到什么伤害。”
“正是如此。”李晟重重的点了点头:“只要我们的火炮射程比他们的强,我们火炮的威力比他们大,我们战舰的速度比他们快。那我们在战斗中就绝对不会输给他们,只要我们确实是认真的按照当初所计议的那个战列线去布阵的话。”
“陛下英明!”对于这些海战战船的布置问题,真正懂得的人并不多,李晟手下虽然也有许多明白的人,但他们大都是年轻的学子,却是还没有升到尚书这一个级别的,因此在这大殿之上对海军之事熟悉的只有李晟一人。既然李晟自己都说得如此肯定了,那么因为李晟地位,李晟本人的能力,那些对此并不太懂的大臣们自然也只好如此低吟着应了这么一声。
“行了,行了!”李晟似乎很见不得这样的场面,却是连连摆了摆手说道:“这样的话朕听不太惯的,以后还是少说为妙。大殿里的诸位都是朕的亲信臣子,所以也不必闹什么虚礼了。还是继续商议一下针对两国结盟的应对之道吧。嗯,海军的实力需要增强了,那陆军的最后换装也要加快步伐了。在这样危急的时候,孙吴和曹魏那边自然都有能人明白他们之间是绝不可以有不信任存在的,因此他们很有可能尽撤两国边界的防御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这边。可以预想的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敌人会比我们当初所想的强大许多。为此我们需要抓紧时间做好随时迎敌的准备才行。
“陛下认为敌人很快就会对我们发动攻击么?”诸葛亮和徐庶都听出了李晟话中的紧张担忧之意,连忙开口问道。
“难道不是这样吗?”李晟对此多少有些奇怪。
“陛下,曹魏和孙吴才刚刚结盟,尽管有在我们的威逼下不得不如此的团结的紧迫感,但双方之间的势力整合,双方之间水军的整备换装,却还需要一些时日。眼下正是曹丕去世,曹魏国丧之时,曹魏那边是断断不可能因此而对我们进行什么战争举动的。因为那样是对曹丕的不孝,国丧之中不可动刀兵啊。曹魏既然不敢动,那么孙吴自也是不敢动,或许两者之间都会用一些阴谋来对付我们,但大规模的举动却还是不会做的。以曹魏国丧三年而论,我们至少还有三年准备的时间。”诸葛亮微笑着这样向李晟解释道。
“确实如此。”众人皆认真而,肯定的点了点头。
“你们难道就不怕,有万一……孙权那家伙,手下有一个叫做吕蒙的人物,他最擅长的可就是偷袭呢。”李晟觉得有些不妥,顿时开口提醒众人:“可不要忘了兵法的虚实之道啊。当我们认为一切都可能不会是那样的时候敌人却是最有可能对我们发动最致命的一击。这点却是不能不防啊。”
“陛下?吕蒙偷袭的了一时偷袭得了一世吗?若曹丕在时,出现这样的事情我们自然要警惕吕蒙的偷袭,但眼下魏国可是在国丧啊。他们是绝对不可能出兵的,单单以东吴一国之力,就算他们用了偷袭取得了一时的好处。可这偷袭引起的举国之战,孙吴在独自担待的情况下又能支撑多久呢?孙吴的地方是很大,但孙吴的战略纵深并不宽阔。只要在长江沿线突击一番,再拿下建业,东吴也就什么也所不得了。孙权并不是傻子,对于这样的事情他是看得很明白的,因此他绝对不会如此轻易的出兵挑起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决战。”徐庶开口给李晟做了这么一通详细的解释。
“这是真的?”李晟隐约中还有些不信。
“确实是如此!”众人皆尽,在这件事情上他们似乎可以打十二分的保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