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352章 极度震惊

第352章 极度震惊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p

    从桓振那里得到准信后,桓谦、卞范之不敢怠慢,急忙去联勤司交钱拿文书。

    若无意外,等过几日,他们便可凭相关文书,去军器监拿货。

    直到将那一沓轻薄薄的文书纸张揣到怀中,桓谦、卞范之才算松了口气。

    眼看天色将晚,两人也忙活大半天,正值饥肠辘辘,遂拐弯儿进了路边一家酒楼。

    这家酒楼占地极广,上下足有五层楼高。

    俩人刚一进去,便有一名伙计主动上前招呼。

    信步上楼,桓谦、卞范之找了个靠窗位置坐下,又随口点了酒菜,便甩开膀子胡吃海塞起来。

    等肚子有了七八分饱,桓谦、卞范之这才主动放下碗筷,开始闲聊起来。

    不料,两人正说着,忽然旁边传来一阵叫卖声。

    “卖报纸啦,卖报纸啦,新鲜出炉的《河西旬报》”

    “名人轶事、时政要闻、百姓日常,尽在《河西旬报》”

    报纸虽然诞生才一年多时间,却已深深影响了河西人生活,无论大事小情都能在报纸上找到相关报道。

    一年来,有起码十几名官员因被报纸揭露罪行而被督察司、大理寺拿下、定罪。

    在河西,上到达官贵人,下到普通百姓,几乎人人关注报纸。

    有人从中了解隐藏的商机,也有人通过报纸关心时事,还有人将报纸当成一种消遣。

    桓谦、卞范之虽然是初来乍到,却也听过报纸名头,更知道《河西旬报》主编正是长沙郡公后人陶潜。

    此人以笔锋犀利、嫉恶如仇、刚正不阿闻名河西,深受普通百姓喜欢。

    当年轰动一时的张掖贪腐案,据说也是陶潜隐姓埋名暗中调查出来的。

    也正因此,他主笔的《河西旬报》迅速成为河西第一大报,影响力日益扩大。

    “卖报的,给我两份儿。”

    “好咧,一共六文钱!”

    付完钱,桓谦将其中一份丢给对面卞范之,他自己也迫不及待地打开了手上报纸。

    只见上面抬头便印着《河西旬报》,下面是一行稍小的字:太元十九年十月第二刊。

    桓谦怀着别样的心仔细看了起来,只见首版开头是一篇文章,标题赫然是《庆贺大都护率军收复并州》。

    这篇文章洋洋洒洒数千字,足足占了一个版面。

    详细介绍了河西军攻取并州、灭亡西燕的全过程。

    除了对大都护卫朔本人给予歌功颂德外,连一些表现出众的将领也得到表扬。

    令桓谦意外的是,他侄儿桓振也赫然在列,并且还是属于重点介绍对象。

    文章中对桓振斩首行动给予很高评价,将其与檀道济、蒯恩等被誉为河西军后起之秀。

    桓谦看到这里,除了为侄儿感到骄傲外,心中始终为桓振不能为桓家所用感到些许遗憾。

    浏览过头版头条,接下来内容多是经济民生方面。

    比如莫某地又开垦荒田数千亩,秋收新粮若干万斤,出产棉布若干万匹,钢铁、煤炭数十万斤等等

    看着让人咋舌的数字,桓谦、卞范之两人不由暗暗吃惊,这些还只是河西庞大实力的冰山一角而已。

    以前他俩对河西只是有个朦胧印象,如今却能深深感受到,在表面浮华下,孕育着巨大能量。

    “宜阳侯,河……河西真……真是太出乎预料了。”

    桓谦闻言苦笑几声道:“嚇嚇~其实说起来也不算意外,大都护若没有三分实力,如何能纵横北地?”

    “更别说,大都护还将嚣张了近百年的胡虏压在身下。”

    两人感叹几声后,又埋头看了下去,报纸接下来重点介绍了正在修建的姑臧至上邽段水泥直道。

    该直道属于东西大动脉一部分,共分三大段,分别为姑臧至金城段、金城至狄道段、狄道至上邽段,

    眼下已修完三分之一路段,剩下的也将在今后两年内完工。

    文章最后还将官府给出的雇工工钱一一刊登出来,并提醒那些雇工,若有人克扣工钱,可随时到报馆举报。

    看完报纸第一版,桓谦足足楞了有一刻钟。

    原本他以为报纸只是一些文人受卫朔指使而弄出来的样子货。

    不料,通篇看下来,报纸上文章不仅言之有物,且主题思想十分明确。

    全是教育百姓遵纪守法,鼓励商贸发展等,让百姓在无形当中受到教化。

    且文章全是通俗易懂的白文,即便普通百姓不识字,却也能听得懂。

    如此一来,官府的一举一动且取得的任何成绩,几乎都能在第一时间被所有人获悉。

    看着河西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每个河西人都会不由自主地为之喜悦和自豪。

    翻开第二版,首先映入桓谦眼帘者,赫然是都护府颁布的《新商法草案》。

    文章特意点出邀请各界人士积极发表意见,所提意见既可以提交报馆发表出来,也可直接呈给都护府商曹等。

    除此之外,《河西旬报》最后一版上刊登了最新通商关税率。

    出口方面:粮食三倍又七成,铜、铁三倍,瓷器七成,丝绸六成五,茶叶六成,琉璃两成,棉布一成半。

    进口方面:瓷器一倍又七成,丝绸一倍又六成,茶叶一倍又五成,纸张四成,铜铁一成半,粮食负一成,棉花半成,金银首饰、琉璃、书画等奢侈品全是四倍以上。

    桓谦看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其中关窍,只好向对面卞范之请教。

    卞范之做过郡丞、太守一类牧民官,多少知道一些民生俗物,大概看明白了税率用途。

    “宜阳侯,河西通过规定进出口税率高低,可以控制治下商品流入与流出。”

    “以粮食为例,出口粮食需要缴纳三倍以上税款,是仅次于进口奢侈品的第二高税率。”

    “相反要是进口粮食,你不但不用缴纳税款,官府还会对进行补贴。”

    “敢问宜阳侯,假若换做你是商贾,会怎么做?”

    “自然是大力从外界贩运粮食回河西。”桓谦喃喃自语道。

    “正是如此!”

    “出口粮食吃力不讨好,而商贾最擅趋利避害,他们绝不会做赔本买卖。”

    “如此说来,河西对铜器、铁器也是鼓励进口而限制出口。”

    “不错,大都护很精明。”

    “他知道琉璃、古玩、珠宝等奢侈品,既不能吃也不能喝。”

    “反倒是粮食、铜铁等物资,才是一个地区强大的根本。”

    “因此他通过划定不同税率,在不知不觉中控制了物资流动,手段何其高明啊?”

    “以前在下总想不明白,当初实力强大的大都护为何会向朝廷臣服,今日我才恍然。”

    “原来大都护所做一切都是为了从江东获取粮食、铜铁等物资,同时让河西盛产的奢侈品有个好去处。”

    “宜阳侯,你说若是朝廷不管不问一直这样下去,最终会是什么结果?”

    “江东会越来越虚弱,河西将越来越强。”桓谦脸色难堪道。

    “是呀!然明知结果如此,可朝廷上下谁也不会主动揭开这个盖子。”

    “因为包括天子在内,几乎所有上层人物都是受益者,最终倒霉的只是普通百姓罢了。”

    “等到百姓们再也忍受不住,便是黄巾之乱再起之时,届时南郡公也可乘势崛起。”

    听到卞范之竟然将进出口税率与日后桓家大计联系在一起,桓谦不由瞠目结舌。

    不过他细细一思量,又觉得不无道理。

    眼下东晋看上去歌舞升平,其实内里早已危机四伏。

    原先被司马曜极力压制的门阀势力隐隐有重新抬头之意。

    除此之外,东南天师道,以及被压抑已久的寒门势力,无不蠢蠢欲动。

    大家似乎都在等司马曜咽气,不出意外,一场疾风暴雨即将席卷整个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