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接见张白骑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姜盛组织官军东征西讨,可谓是百战百胜,连胜之下,官军的士气高涨,一改往日的萎靡不振,朝廷的封赏也是及时跟进。在这种形势下,冀州的战事成为京城人人挂在口上的喜事,而凉州战事则成为人人不愿意提及的大凶之事。
西线的凉州战场上,北宫伯玉、边章、韩遂各挥军八万攻打“三辅”之地,张温用兵水平一般,只是被动的防守,皇甫嵩、周慎等人都劝以攻为守,但遭到了拒绝。
冀州全线获胜的消息传到凉州,张温坐不住了,生怕朝廷怪罪,就召集各路主将议事,张温把自己的担忧跟大家说了。
皇甫嵩道:“两军这样相持下去可不是办法,唯有出战才有可能解脱困局。”
执金吾袁滂道:“贼军势大,我军防守已是艰难,岂能分兵进攻?”
众人意见不一,争论着,唯见董卓一言不发。
“仲颖,你有何见地啊?”张温问董卓,仲颖是董卓的表字。
董卓道:“现在我们虽然处于不利地位,但只要我们稳住军心,等待时机,一定能击退敌人。如果连我们这些将领都惊慌失措,势必会动摇军心。若是分兵出战,则会给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得不偿失!”
张温道:“那朝廷要是怪罪下来,我等该如何应对啊?”
董卓道:“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因为朝廷的怪罪而贸然出击,到时候可不是斥责贬官的事了,而是丢脑袋的。只要保住三辅之地,就算破不了贼兵,也是大功。”
及至十一月中旬,西凉战事仍无任何进展,但由于战事吃紧,不便于换将,十常侍就以灵帝的名义对西凉众将领进行斥责,众将都不是傻子,斥责嘛,当然要上供的,十常侍又发了一笔横财,众将对十常侍的怨恨又增添了一分。
董卓等的机会终于来了,是夜,硕大的一颗流星飞过,烧红了半边天,边章、韩遂的军营中战马受惊,叫唤不已,士卒们都被惊醒,早有很多人观察到这颗诡异的流星,古人最讲这个什么预兆啊之类的。
虽然韩遂等人严禁军中谈论流星乃灾异之兆,但军中所传播的兵败之兆还是蔓延开来,这是士兵已经与官军对峙了半年多了,早就有厌战情绪,都想回金城郡去。
董卓探得消息,大喜过望,就与鲍鸿合兵一处,向韩遂大营突然发起攻击,贼兵本就士气低落,加之对峙时间较长,警惕心不高,面对官军的突然袭击猝不胜防,被官军冲入大营杀得大败。
边章和韩遂率残兵败将往榆中方向败退,董卓决定乘胜追击,但犯了“穷寇莫追”的大忌,又是孤军深入,被数倍于官军的羌军分割包围,损失惨重,幸得皇甫嵩率军救援才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
撤军途中,董卓作出粮草断绝的假象,迷惑敌军,韩遂决定围而不打,企图让董卓大军饿死,但董卓早已趁机逃回了官军大本营。捷报发到朝廷之后,灵帝大喜,就封董卓为台乡侯,食邑千户。
与西线相比,东线的官军也是势如破竹,张白骑重病,主要战事都是眭固指挥的,眭固有勇无谋,被姜盛耍得团团转,号称十余万的大军,仅剩下不足四万。
而姜盛对归降的黄巾残部和黑山军都采取了宽容政策,除了青壮年被编入冀州军,其余的人等都被遣散回乡,张白骑的队伍去征募兵勇的时候,这些感念姜盛恩德的人都拒绝了,有的甚至组织起民众跟张白骑的部队打了起来。
冀州范围内官军的兵力扩充到了十六万人,四倍于张白骑军,这种形势下还有什么可打的?张白骑决定向姜盛投降。
姜盛的大军已经到了南皮,而张白骑的残部则在高城,距离南皮并不太远,就让人送信给姜盛。
张白骑在信中言明了归降事宜,但有两个条件:一是放过张宁,二是善待黄巾残部。
姜盛穿越前是解-放-军军官,思想上还是比较宽容人性的,赶尽杀绝的思想还没有出现在姜盛的头脑中。
姜盛回信说:张角之罪乃其一人,不应祸及子女,何况张宁还不到十岁;至于黄巾残部,只要一心向善,姜盛绝不为难。
张白骑收到信后,才松了一口气,姜盛到底是仁者,张白骑忽然心中有些感动,而不再是仇恨的态度。他也看透了黄巾军的结局,虽说自己还秉承着信念试图东山再起,但现实让张白骑不得不考虑这些信徒今后的生活。
张宁是张角唯一的骨血,若是留在黄巾军中东奔西走,很难活下去,而且黄巾军早已是日薄西山,苟延残喘罢了。张白骑的唯一愿望就是让张宁好好的活下去。
虽然姜盛说了不祸及子女,但他能放过张宁,朝廷能放过吗?张白骑决定去见姜盛。
姜盛仅带了四名随从出城去见张白骑,以示诚意,而张白骑却带了足有二百人,张白骑觉得自己现在还不能死,万一官军突然发难,他也好从容逃走。
到了约定的地点之后,姜盛的随从都是大惊,暗骂这张白骑卑鄙。不过姜盛艺高胆大,加上本来就是接受张白骑投降的,并不担心。
众人担心张白骑是假投降,但姜盛带人去见面的事张白骑并未提及,是姜盛自己决定不带兵去的。
张白骑见姜盛只带了四名随从,大为羞愧,就让二百人在远处候着,单独来见姜盛。
“姜将军真乃至诚之人,实令罪将汗颜啊!”张白骑道。
“张兄何来此言啊,世事难料,谨慎些是人之常情。张兄约姜某见面,是不是未收到我的回信啊?”姜盛在信中已经写明招安的事宜,不知道张白骑为何还要免谈。
“信已收到,在下也已组织部属整理物资,准备归降。今日约将军见面,只因有事相求。”
“张兄尽管开口,只要本将能办到的,一定会帮忙。”
“在下乃张角的义子,我亲眼见证了黄巾由盛而衰、短时覆灭,也多少悟出点什么了,所以我不想再害人了,这么打下去,我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些来自百姓的将士们一个个死于非命。”
姜盛组织官军东征西讨,可谓是百战百胜,连胜之下,官军的士气高涨,一改往日的萎靡不振,朝廷的封赏也是及时跟进。在这种形势下,冀州的战事成为京城人人挂在口上的喜事,而凉州战事则成为人人不愿意提及的大凶之事。
西线的凉州战场上,北宫伯玉、边章、韩遂各挥军八万攻打“三辅”之地,张温用兵水平一般,只是被动的防守,皇甫嵩、周慎等人都劝以攻为守,但遭到了拒绝。
冀州全线获胜的消息传到凉州,张温坐不住了,生怕朝廷怪罪,就召集各路主将议事,张温把自己的担忧跟大家说了。
皇甫嵩道:“两军这样相持下去可不是办法,唯有出战才有可能解脱困局。”
执金吾袁滂道:“贼军势大,我军防守已是艰难,岂能分兵进攻?”
众人意见不一,争论着,唯见董卓一言不发。
“仲颖,你有何见地啊?”张温问董卓,仲颖是董卓的表字。
董卓道:“现在我们虽然处于不利地位,但只要我们稳住军心,等待时机,一定能击退敌人。如果连我们这些将领都惊慌失措,势必会动摇军心。若是分兵出战,则会给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得不偿失!”
张温道:“那朝廷要是怪罪下来,我等该如何应对啊?”
董卓道:“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因为朝廷的怪罪而贸然出击,到时候可不是斥责贬官的事了,而是丢脑袋的。只要保住三辅之地,就算破不了贼兵,也是大功。”
及至十一月中旬,西凉战事仍无任何进展,但由于战事吃紧,不便于换将,十常侍就以灵帝的名义对西凉众将领进行斥责,众将都不是傻子,斥责嘛,当然要上供的,十常侍又发了一笔横财,众将对十常侍的怨恨又增添了一分。
董卓等的机会终于来了,是夜,硕大的一颗流星飞过,烧红了半边天,边章、韩遂的军营中战马受惊,叫唤不已,士卒们都被惊醒,早有很多人观察到这颗诡异的流星,古人最讲这个什么预兆啊之类的。
虽然韩遂等人严禁军中谈论流星乃灾异之兆,但军中所传播的兵败之兆还是蔓延开来,这是士兵已经与官军对峙了半年多了,早就有厌战情绪,都想回金城郡去。
董卓探得消息,大喜过望,就与鲍鸿合兵一处,向韩遂大营突然发起攻击,贼兵本就士气低落,加之对峙时间较长,警惕心不高,面对官军的突然袭击猝不胜防,被官军冲入大营杀得大败。
边章和韩遂率残兵败将往榆中方向败退,董卓决定乘胜追击,但犯了“穷寇莫追”的大忌,又是孤军深入,被数倍于官军的羌军分割包围,损失惨重,幸得皇甫嵩率军救援才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
撤军途中,董卓作出粮草断绝的假象,迷惑敌军,韩遂决定围而不打,企图让董卓大军饿死,但董卓早已趁机逃回了官军大本营。捷报发到朝廷之后,灵帝大喜,就封董卓为台乡侯,食邑千户。
与西线相比,东线的官军也是势如破竹,张白骑重病,主要战事都是眭固指挥的,眭固有勇无谋,被姜盛耍得团团转,号称十余万的大军,仅剩下不足四万。
而姜盛对归降的黄巾残部和黑山军都采取了宽容政策,除了青壮年被编入冀州军,其余的人等都被遣散回乡,张白骑的队伍去征募兵勇的时候,这些感念姜盛恩德的人都拒绝了,有的甚至组织起民众跟张白骑的部队打了起来。
冀州范围内官军的兵力扩充到了十六万人,四倍于张白骑军,这种形势下还有什么可打的?张白骑决定向姜盛投降。
姜盛的大军已经到了南皮,而张白骑的残部则在高城,距离南皮并不太远,就让人送信给姜盛。
张白骑在信中言明了归降事宜,但有两个条件:一是放过张宁,二是善待黄巾残部。
姜盛穿越前是解-放-军军官,思想上还是比较宽容人性的,赶尽杀绝的思想还没有出现在姜盛的头脑中。
姜盛回信说:张角之罪乃其一人,不应祸及子女,何况张宁还不到十岁;至于黄巾残部,只要一心向善,姜盛绝不为难。
张白骑收到信后,才松了一口气,姜盛到底是仁者,张白骑忽然心中有些感动,而不再是仇恨的态度。他也看透了黄巾军的结局,虽说自己还秉承着信念试图东山再起,但现实让张白骑不得不考虑这些信徒今后的生活。
张宁是张角唯一的骨血,若是留在黄巾军中东奔西走,很难活下去,而且黄巾军早已是日薄西山,苟延残喘罢了。张白骑的唯一愿望就是让张宁好好的活下去。
虽然姜盛说了不祸及子女,但他能放过张宁,朝廷能放过吗?张白骑决定去见姜盛。
姜盛仅带了四名随从出城去见张白骑,以示诚意,而张白骑却带了足有二百人,张白骑觉得自己现在还不能死,万一官军突然发难,他也好从容逃走。
到了约定的地点之后,姜盛的随从都是大惊,暗骂这张白骑卑鄙。不过姜盛艺高胆大,加上本来就是接受张白骑投降的,并不担心。
众人担心张白骑是假投降,但姜盛带人去见面的事张白骑并未提及,是姜盛自己决定不带兵去的。
张白骑见姜盛只带了四名随从,大为羞愧,就让二百人在远处候着,单独来见姜盛。
“姜将军真乃至诚之人,实令罪将汗颜啊!”张白骑道。
“张兄何来此言啊,世事难料,谨慎些是人之常情。张兄约姜某见面,是不是未收到我的回信啊?”姜盛在信中已经写明招安的事宜,不知道张白骑为何还要免谈。
“信已收到,在下也已组织部属整理物资,准备归降。今日约将军见面,只因有事相求。”
“张兄尽管开口,只要本将能办到的,一定会帮忙。”
“在下乃张角的义子,我亲眼见证了黄巾由盛而衰、短时覆灭,也多少悟出点什么了,所以我不想再害人了,这么打下去,我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些来自百姓的将士们一个个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