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怀来城外,上万燕军将士安营扎寨,埋锅造饭。营寨外设置木栅拒马,以包围之势,围困怀来城。
城内守军虽被宋忠的谎言激起愤怒,士气可用,但先遭败北,又一路逃跑,被燕军追杀的阴影仍挥之不去,看到这些浑身散发着彪悍之气的燕军,本能的有些发憷。
在居庸关被破的消息传来后,情况变得更加严重。
不知该说余瑱命大还是运气太好,燕军攻下居庸关,五千守军十不存一,余瑱竟然毫发无损,被亲兵护卫着一路退到了怀来。
看到余瑱,宋忠的脸色很不好。
余瑱也知道,识相的,自己应该在居庸关战死,谁晓得燕兵进攻得太凶猛,五千守军不到两天时间就败下阵来。他倒是想以死报效朝廷,奈何亲兵太给力,没等余瑱拿着长刀冲向战场,就被几名亲兵架上马,一路跑到了怀来。
燕军也没拦着这些败军。
一来败军人数不多,根本造不成威胁。二来,败军入城可以打击守军的士气。何必费力气去拦,一锅端不是更好?
宋忠能猜到燕王正在打什么主意。得知率兵进攻怀来的是燕王本人,宋都督就知道自己的大限已到,除了死战,没有第二个选择。
投降是绝对不可能的,宋都督为人有不少缺点,但有一点,他对朝廷,对建文帝的忠诚一点也不打折扣。
逃跑也是不行的,北边的九个藩王个个都不是善茬。除了被建文帝废掉的代王周王,夜奔南京的谷王,造反的燕王,余下的辽王,宁王,秦王,庆王,肃王,均是常年和草原邻居打交道,动不动还亲自操刀杀上一场,有哪个好对付?
朝廷将主要火力对准燕王的同时,也没少找这几位藩王的麻烦,谁知道这几位心里怎么想。万一也想着和燕王一起靖难,共同造反,他跑过去不只是难逃一死,还要背负上临阵脱逃的罪名。
死战,直到战死。
这是宋忠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
余瑱跪在宋忠面前,原本他不用这么做,可他心虚,当宋忠一言不发的看着他,膝盖立时间软了。
宋忠没有责备余瑱,他甚至没力气愤怒。对余瑱,宋都督只有浓浓的失望。他给过对方机会,为国效死,为朝廷尽忠,可余瑱却一味的贪生怕死,他如何能不失望?
“余瑱。”
“是,都督。”
“最后一次。”宋忠移开目光,窗外,太阳升起,夜-色-退去,新的一天,也是决定所有人命运的一天,“不要再让本督失望。”
“是!”
余瑱没有多言,他知道,宋忠口中的“最后”不只是他的,也是宋忠本人的。
围而不攻只是暂时,燕军早晚会对怀来城发起进攻,正如攻下北平九门,攻占居庸关一样。
与宋忠不同,燕王朱棣此刻的心情很不错。
他起兵之后,通州指挥使房胜立刻派人来降,不费一兵一卒,就得了通州。
通州一到手,朱棣马上令张玉领兵进攻蓟州。
蓟州是北边重镇,不定蓟州,必将成为后患!
到蓟州城外,张玉没急着攻城,派出使者,先礼后兵,希望大家能好好坐下来谈谈,没见面就动刀动枪的,太伤感情。
不想蓟州都指挥马宣是个死硬派,一点面子都不给,直接放言:“让某投降反贼,休想!”
张玉听着使者痛斥马宣是如何的不讲理,如何的不识时务,冷笑一声,既如此,就怪不得某家了!
当即下令,攻城!
燕军开始攻城,马宣亲自出战。
可惜马指挥的手上功夫比不上嘴上功夫,没几个回合就被燕军活捉。被带到张玉面前,依旧是破口大骂,坚决不投降。张玉也没多废话,咔嚓一刀,了事。
指挥毛遂是个聪明人,在马宣死后,立刻开城投降。张玉下令士兵不得滥杀,这让毛遂和城中余下的守军松了口气。
既然成了反贼,势必要为燕王的造反事业添砖加瓦。
毛遂向张玉献策,只拿下蓟州还不成,若想彻底免除后患,还必须打下遵化。他在遵化有内应,可以助张玉成事。
张玉沉吟半晌,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
毛遂知道张玉的顾虑,将蓟州城防交给张玉的部下,率领部分守军同张玉一起夜袭遵化。
比起开城投降,助燕军打下遵化才是真正的投名状。
经过事先安排,燕军借城中内应,乘夜爬上城楼,打开城门。
待城中杀声四起,火光冲天,遵化守军方才知晓燕军进城了。遵化卫指挥使蒋玉不像马宣一般顽固不化,见事不可为,干脆投靠燕军,把誓死效忠朝廷的一名指挥同知两名指挥佥事都绑了起来,交给燕军发落。
交人时不忘把嘴堵上。绑起来堵上嘴,冷静一下,说不得就想通了。大家好歹共事这么长时间,能活性命总是好的。
毛遂和蒋玉都是聪明人,可还有比他们更聪明的。
密云卫指挥使郑亨与通州卫指挥房宽有私交,接到房宽的来信,不等燕军到来就下令大开城门,亲自出城五里相应。
见到张玉,郑亨神情相当的激动,握住张玉的大手,“张指挥,总算是见到你了!密云卫上下早就盼着这一天呐!”
张玉眼角直抽,听房宽说郑亨很会打仗,如今看来,这人可不只会打仗。
今后的事实证明,张玉的想法是对的。郑亨投靠燕王之后,屡次立下战功。燕王登基后,封官拜爵。永乐帝五次出塞,郑亨皆在队伍之中。受到朱棣重用,地位仅次于朱能和沈瑄。
连下通州,蓟州,遵化之后,张玉兵指永平,战报不断送到燕王面前,燕王的心情不好才怪。
“世美乃孤之冠军侯!”
世美是张玉的字,洪武帝曾在蓝玉大破北元王庭后,激动之下将蓝玉比作李靖张良,结果蓝玉全族都被灭掉了。永乐帝把张玉比作霍去病,靖难没有胜利之前,张玉就死在了南军手里。
由此可见,被人夸,尤其是被朱家这对父子夸,未必是件好事。
张玉率军进攻永平时,孟清和也带着队伍抵达了怀来。
此时已是七月盛夏,进入军营,除了弥漫在空气中的火药味和肃杀的味道,还有挥之不去的男人味。
各种男人味。
站在朱棣的帐房前,孟清和深吸一口气,通报之后走进帐篷,“卑职见过王爷!”
虽然帐房里空间很大,味道却着实不太好。
三十多个男人味十足的壮汉,如此密集的集中在一起……洗澡是不可能的,洗脚……八成也不可能。
和燕王的大营比起来,世子进京和返程的队伍,简直就是小清新。
为了早点出去,孟清和尽量用最简短的语言,最简洁的言辞向燕王做了汇报。哪怕沈瑄也立在帐中,他也没心思多留。这么浓重的男人味,孟十二郎表示,再喜欢美人也承受不了。
“孟佥事辛苦。”
对待自己人,燕王大部分时间还是很随和的,尽管只是相对而言。
见朱棣心情不错,孟清和大着胆子请命,这些人在城下喊话的工作,他是否能参与?不能负责主要工作,参与一下也是好的。
燕王正拿着孟清和呈上的铁皮喇叭,相当的粗制滥造,像一大一小两个漏斗接在一起,用起来的效果却还不错。
“此事孤已交给沈指挥,你自可参与。”放下喇叭,燕王正色道,“沈瑄。”
“卑职在。”
“明日清晨带人到城下。”
“是!”
沈瑄抱拳领命,孟清和眼珠子转了转,开口说道:“禀王爷,与其等到明日,不如今日傍晚便依计行事,效果应会更好。”
“为何?”
燕王坐正了身体,他和道衍都认为孟清和是个人才。只是年纪太轻,行事尚欠稳妥,还需要磨练。不过比起洪武帝打磨方孝孺,孟十二郎的待遇已经相当不错了。
“回王爷,晚上适合跑路。”
燕王:“……”
沈瑄:“……”
帐中诸人:“……”
“卑职提议,可在喊话的同时多架几个大锅,卑职这次带来了不少肉干,熬煮成浓汤,味道相当不错。怀来城被围数日,三万大军突然涌入,城中粮食怕是不多,饿肚子的滋味可是很不好受。再加上亲人的召唤,说不准城内的守军会自己绑了宋忠送到王爷驾前。”
帐篷中再次寂静无声。
话说,宋忠是不是得罪过他?
果然,惹谁也千万别惹读书人,尤其是记仇的。
一张国字脸的大将朱能,蒲扇似的大手一拍沈瑄的肩膀,“子玉,这个人不错,为兄麾下都是莽汉,恰好缺这么个能出主意的,让给为兄如何?”
沈瑄侧头,拿开朱能搭在自己肩膀上的大手,“不成。”
“真不成?”
“真不成。”
“我用五十骑兵换?”
“五百也不行。”
“……”
两个虽然压低了声音,奈何朱能的大嗓门再压也像打雷。燕王咳嗽了一声,瞪了两人一眼,朱能不说话了,沈瑄依旧是面无表情。
作为话题中的主人公,孟十二郎告诉自己,镇定,必须镇定!
沈指挥没其他意思。
可要他脑子不拐弯,当真是很难啊!
经过朱能一打岔,燕王同意了孟清和的建议。
当日傍晚,燕军打开营寨,在城下架起了几口大锅,锅下柴堆烧得极旺,没过一会,锅内的水就汩汩沸腾,有火者将大块的肉干倒进锅中,根据孟清和的要求,又加了大量的高粱面和干菜。
一阵风吹过,顿时香飘十里。
不是珍馐佳肴,却着实是香,尤其对整天吃不饱的人来说,简直是难以抗拒的诱-惑。
城头上的守军有点站不住了,明知道城中粮食不多还这么干,这是欺负人还是欺负人啊?
大锅煮肉只是开胃菜,在肉汤滚了两滚之后,一些穿着布衫的人走到距城下几里的地方,在城头守军诧异的目光中,举起了一个个用木头和麻布扎成的大牌子,牌子上写着许多的人名,同时有人举起一个样子奇怪的东西,放到嘴边,声音传得极远,一直传到了城内。
“张三,你爹在这!”
“李四,我是你娘!”
“赵五,我是你婆娘,还有咱家的两个娃!”
“柱子,我是大哥,你在城里吗?”
众人排着队,觉着牌子,轮番传递着喇叭,一遍又一遍的喊着。
城内立刻军心浮动,上头不是和他们说家里人被燕王杀了,尸体都堆在大街上?
现在这是怎么回事?他们的家人不是还活得好好的,主帅是在骗他们?!
宋忠闻听情况,知道事情要糟,没等他想出办法,城下又传来一阵骂声,领头骂得最欢的,声音最大的,就是孟十二郎。
“城内的兄弟不要被宋忠这老匹夫骗了!大家的亲人都活得好好的!王爷乃是太-祖高皇帝和孝慈高皇后嫡子,仁厚和善,怎么会对治下的百姓动手?兄弟们可要擦亮眼睛,不要听信谎言,被个不要脸的老匹夫诓骗,替他送死,成就他的名声,自己却什么都得不到!王爷仁慈,既往不咎,兄弟们可千万不要做错事,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娃啊!”
“当家的!”
“爹啊!”
城下呼声再起,城中人心更乱。
宋忠听到报告,颓然坐在堂中,除了下令他带来的南军严守城门之外,再无其他办法。
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宋忠长叹一声,缓缓抽—出了长刀,燕军,明日必将攻城!
城下,孟清和将喇叭递给身边的人,狠狠出了一口恶气,好爽!
“孟佥事。”沈瑄走到孟清和身边,侧头看他,黑色的双眸,清晰映出了对方的影子,“明日随我出战。”
“是!”孟清和求之不得,接着眉头一皱,“指挥,宋忠此人,王爷打算怎么处理?”
杀还是留?
“王爷自有计较。”沈瑄没有因孟清和有些愈矩的话动怒,反而压低了声音,在孟清和耳边低语一句,转身离开。
孟清和站在原地,捂着耳朵,自会让他如意?
眯起眼睛,笑了。
沈瑄,果然和他一样记仇。
夜色—降临,喊话的人被召回营寨休息。
城内也加强了巡逻,上半夜,双方平安无事。
丑时刚过,怀来城的东门突然有了动静,守卫此门的南军被摸到身后的边军偷袭,带着泥土味的大手紧紧扼住南军的喉咙,南军挣扎两下,很快没了动静。
“得手了,告诉柱子他们,快走!”
东门被打开,城内的边军在几个百户的带领下,纷纷出逃。
出城的动静惊动了巡逻的守军,刚要示警,却被另一队边军围住,雪亮的刀子出窍,声音中带着杀意,“大家都是一起杀过鞑子的,如今只想求条活路,别逼着兄弟动手!”
巡逻的士兵神情一变,为首一名总旗干脆道:“兄弟的家人也在城外,如此,一起走!”
困在城内就是个死,投靠燕王,反了又如何?祖上不也是跟着太--祖皇帝造过反的?
丑时三刻,城内的守军已是彻底乱了。先时计划逃跑的不必说,还犹豫的,见这么多人往外跑,也壮着胆子跟上去,其中竟有不少的南军。
宋忠派人弹-压,根本弹-压不住。
燕军营寨中灯火通明,军士衣甲鲜明,见城中大乱,却未趁机攻城。
燕王手按长刀,站在营中,单手抚过颌下短髭,“孤乃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慈悲为怀,不欲多犯杀戮。传令,城中守军,但凡投我,孤必不亏待。”
“是!”
诸人看着表情很是“超然”的燕王,再将目光转向骂人都能瘙到燕王痒出的孟清和,果然是个人才,难怪沈指挥如此看重!
丑时已过,城中仍有守军奔出,燕王下令沈瑄与朱能一同收拢这次士兵,孟清和提醒沈指挥,提防其中有宋忠的探子。
沈瑄会意,仔细盘查之下,当真抓到了一条大鱼,竟然是都指挥余瑱!
看着被五花大绑的余瑱,孟清和笑了。刚想着报仇,机会马上就来了。
余瑱却不是来投降的,而是伺机混入燕军,刺杀燕王。被沈瑄拿住,知道必定没有生路,倒是发挥出了硬汉风格,大骂燕王是个反贼。
燕王对他没多大兴趣,换成宋忠,或许还会招揽一二,但区区一个都指挥使,还是打仗没什么水平的,根本不必耗费力气。
一声令下,余指挥被砍了脑袋,同其他几名被揪出的细作一起,挂在营前的木杆之上。
日出时分,城内的宋忠召集手下亲兵和没有出城的守军,当着众人的面说道:“燕贼势大,忠唯有拼死一战!王师大军一到,必令贼军粉身碎骨!随我出城,杀贼!”
“杀贼!”
不到三千的守军,在都督宋忠,都指挥彭聚、孙泰的带领下,擂起战鼓,出城迎敌。
如北平城西直门的守军一样,他们所求不为成败,只为一个忠字。
七月盛夏,北方草原吹来的朔风仍带着凉意。
燕军摆出阵型,严阵以待,这是对勇猛之士的敬意。
“杀!”
都指挥彭聚一马当先,手中长枪挑飞了一名燕军步卒,胯-下战马却被另一名燕军斩断了马腿。马声哀鸣,彭聚摔落马下,几名燕军一同涌上,长枪齐出,却被彭聚一一格挡,在彭聚又杀伤数名燕军之后,一柄长枪猛然从他背后-贯--入,血从口中涌出,数杆长枪同时扎入了他的身体,彭聚大吼一声,手中长枪最后一次挥出,杀死偷袭他的一名燕军,力竭而死。
血沿着长枪和铠甲滴落,汇成一条条小溪,染红了他脚下的大地。
彭聚死后,孙泰也被沈瑄一刀削去了手臂,跌落马下,不愿受俘,自刎而死。
宋忠麾下大多战死,只有极少数人受伤被俘,罕有主动投降。宋忠却被活捉,被带到燕王面前时,已是狼狈不堪,满身血污。
“宋都督别来无恙?”
“逆贼!”宋忠挣扎想站起身,却被两名士兵狠狠按跪在地上,“吾恨不能将你手刃!待王师一到,你这逆贼必不得好死!”
燕王没有动怒,起兵以来,这样的辱骂他听得多了。
不造反,他就能安稳的活下去?
朱允炆的刀都架到了脖子上,他还要老实等着不成!
周王代王是前车之鉴,朱棣不愿坐以待毙,也不会这么做!
他服从老爹,也尊敬兄长,但是那个成日同腐儒谈天论地的黄口小儿,凭什么让他服气?凭什么让他跪拜?!
他是朱元璋的儿子,生于乱世,长于军中。他最熟悉的不是孔孟之道,而是战场上的拼杀。对朱棣来说,实力代表一切!
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这样的性格,成就了永乐大帝,造就了明初盛世。
面前的敌人很多,宋忠不是第一个,更不会是最后一个。
朱棣笑了,笑容里带着属于王者的豪迈,走上了这条路,他就不会回头,也不能回头!
“宋都督高义,孤成全你!”
“逆贼!”
宋忠仍在高声叫骂,朱棣却不再看他,“瑄儿,你亲自送宋都督一程。”
“遵令!”
宋忠被拉出帐外,在营门之前,沈瑄亲手执刀,宋忠恨道:“当初,老夫该亲手杀了你!”
刀光闪过,失去了头颅的身体倒在地上,断颈中仍不断喷涌出鲜血。
孟清和看着死去的宋忠,并不如想象中的高兴,甚至没有在城下骂人时的爽快。
他不愿去想为什么,也不能去想。
只是看着沈瑄,对上那双黑色的眸子,心突然变得沉静。
走上这条路,是他自己的选择。
既然选了,就不能后悔!
宋忠战败的消息传到南京,朝廷再次震动。
没人认为宋忠能战胜燕王,却也没想到他会败得这么快。
伴随着宋忠的死讯,还有通州,蓟州,遵化,永平相继失陷的消息。
建文帝当即下令,征讨燕王的大军即刻出发。不能等了,火烧眉毛了,再等燕王就要打到南京了。
大军尚未全部集结,粮草骡马也集中有限,可皇帝下令,佩大将军印的长兴侯耿炳文也不能有二话。
为激励士气,建文帝亲自送耿炳文出征。但对耿炳文和军中将领来说,他来了,真不如不来!
皇帝当着众人的面,竟然说出一句“勿使朕背负杀亲之名。”
听听,这叫什么话?
不杀亲,就是不杀燕王。
皇帝亲口下令不能伤害对方主帅,这仗还怎么打?
耿炳文无语了,他开始后悔,怎么没早点退休,偏要摊上这么件事!
可皇帝金口玉言,不能不听。
长兴侯只能长叹一声,在建文帝的殷切期盼中,带领号称三十万,实际只有十三万的朝廷军队,满怀心事的出发了。
怀来城外,上万燕军将士安营扎寨,埋锅造饭。营寨外设置木栅拒马,以包围之势,围困怀来城。
城内守军虽被宋忠的谎言激起愤怒,士气可用,但先遭败北,又一路逃跑,被燕军追杀的阴影仍挥之不去,看到这些浑身散发着彪悍之气的燕军,本能的有些发憷。
在居庸关被破的消息传来后,情况变得更加严重。
不知该说余瑱命大还是运气太好,燕军攻下居庸关,五千守军十不存一,余瑱竟然毫发无损,被亲兵护卫着一路退到了怀来。
看到余瑱,宋忠的脸色很不好。
余瑱也知道,识相的,自己应该在居庸关战死,谁晓得燕兵进攻得太凶猛,五千守军不到两天时间就败下阵来。他倒是想以死报效朝廷,奈何亲兵太给力,没等余瑱拿着长刀冲向战场,就被几名亲兵架上马,一路跑到了怀来。
燕军也没拦着这些败军。
一来败军人数不多,根本造不成威胁。二来,败军入城可以打击守军的士气。何必费力气去拦,一锅端不是更好?
宋忠能猜到燕王正在打什么主意。得知率兵进攻怀来的是燕王本人,宋都督就知道自己的大限已到,除了死战,没有第二个选择。
投降是绝对不可能的,宋都督为人有不少缺点,但有一点,他对朝廷,对建文帝的忠诚一点也不打折扣。
逃跑也是不行的,北边的九个藩王个个都不是善茬。除了被建文帝废掉的代王周王,夜奔南京的谷王,造反的燕王,余下的辽王,宁王,秦王,庆王,肃王,均是常年和草原邻居打交道,动不动还亲自操刀杀上一场,有哪个好对付?
朝廷将主要火力对准燕王的同时,也没少找这几位藩王的麻烦,谁知道这几位心里怎么想。万一也想着和燕王一起靖难,共同造反,他跑过去不只是难逃一死,还要背负上临阵脱逃的罪名。
死战,直到战死。
这是宋忠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
余瑱跪在宋忠面前,原本他不用这么做,可他心虚,当宋忠一言不发的看着他,膝盖立时间软了。
宋忠没有责备余瑱,他甚至没力气愤怒。对余瑱,宋都督只有浓浓的失望。他给过对方机会,为国效死,为朝廷尽忠,可余瑱却一味的贪生怕死,他如何能不失望?
“余瑱。”
“是,都督。”
“最后一次。”宋忠移开目光,窗外,太阳升起,夜-色-退去,新的一天,也是决定所有人命运的一天,“不要再让本督失望。”
“是!”
余瑱没有多言,他知道,宋忠口中的“最后”不只是他的,也是宋忠本人的。
围而不攻只是暂时,燕军早晚会对怀来城发起进攻,正如攻下北平九门,攻占居庸关一样。
与宋忠不同,燕王朱棣此刻的心情很不错。
他起兵之后,通州指挥使房胜立刻派人来降,不费一兵一卒,就得了通州。
通州一到手,朱棣马上令张玉领兵进攻蓟州。
蓟州是北边重镇,不定蓟州,必将成为后患!
到蓟州城外,张玉没急着攻城,派出使者,先礼后兵,希望大家能好好坐下来谈谈,没见面就动刀动枪的,太伤感情。
不想蓟州都指挥马宣是个死硬派,一点面子都不给,直接放言:“让某投降反贼,休想!”
张玉听着使者痛斥马宣是如何的不讲理,如何的不识时务,冷笑一声,既如此,就怪不得某家了!
当即下令,攻城!
燕军开始攻城,马宣亲自出战。
可惜马指挥的手上功夫比不上嘴上功夫,没几个回合就被燕军活捉。被带到张玉面前,依旧是破口大骂,坚决不投降。张玉也没多废话,咔嚓一刀,了事。
指挥毛遂是个聪明人,在马宣死后,立刻开城投降。张玉下令士兵不得滥杀,这让毛遂和城中余下的守军松了口气。
既然成了反贼,势必要为燕王的造反事业添砖加瓦。
毛遂向张玉献策,只拿下蓟州还不成,若想彻底免除后患,还必须打下遵化。他在遵化有内应,可以助张玉成事。
张玉沉吟半晌,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
毛遂知道张玉的顾虑,将蓟州城防交给张玉的部下,率领部分守军同张玉一起夜袭遵化。
比起开城投降,助燕军打下遵化才是真正的投名状。
经过事先安排,燕军借城中内应,乘夜爬上城楼,打开城门。
待城中杀声四起,火光冲天,遵化守军方才知晓燕军进城了。遵化卫指挥使蒋玉不像马宣一般顽固不化,见事不可为,干脆投靠燕军,把誓死效忠朝廷的一名指挥同知两名指挥佥事都绑了起来,交给燕军发落。
交人时不忘把嘴堵上。绑起来堵上嘴,冷静一下,说不得就想通了。大家好歹共事这么长时间,能活性命总是好的。
毛遂和蒋玉都是聪明人,可还有比他们更聪明的。
密云卫指挥使郑亨与通州卫指挥房宽有私交,接到房宽的来信,不等燕军到来就下令大开城门,亲自出城五里相应。
见到张玉,郑亨神情相当的激动,握住张玉的大手,“张指挥,总算是见到你了!密云卫上下早就盼着这一天呐!”
张玉眼角直抽,听房宽说郑亨很会打仗,如今看来,这人可不只会打仗。
今后的事实证明,张玉的想法是对的。郑亨投靠燕王之后,屡次立下战功。燕王登基后,封官拜爵。永乐帝五次出塞,郑亨皆在队伍之中。受到朱棣重用,地位仅次于朱能和沈瑄。
连下通州,蓟州,遵化之后,张玉兵指永平,战报不断送到燕王面前,燕王的心情不好才怪。
“世美乃孤之冠军侯!”
世美是张玉的字,洪武帝曾在蓝玉大破北元王庭后,激动之下将蓝玉比作李靖张良,结果蓝玉全族都被灭掉了。永乐帝把张玉比作霍去病,靖难没有胜利之前,张玉就死在了南军手里。
由此可见,被人夸,尤其是被朱家这对父子夸,未必是件好事。
张玉率军进攻永平时,孟清和也带着队伍抵达了怀来。
此时已是七月盛夏,进入军营,除了弥漫在空气中的火药味和肃杀的味道,还有挥之不去的男人味。
各种男人味。
站在朱棣的帐房前,孟清和深吸一口气,通报之后走进帐篷,“卑职见过王爷!”
虽然帐房里空间很大,味道却着实不太好。
三十多个男人味十足的壮汉,如此密集的集中在一起……洗澡是不可能的,洗脚……八成也不可能。
和燕王的大营比起来,世子进京和返程的队伍,简直就是小清新。
为了早点出去,孟清和尽量用最简短的语言,最简洁的言辞向燕王做了汇报。哪怕沈瑄也立在帐中,他也没心思多留。这么浓重的男人味,孟十二郎表示,再喜欢美人也承受不了。
“孟佥事辛苦。”
对待自己人,燕王大部分时间还是很随和的,尽管只是相对而言。
见朱棣心情不错,孟清和大着胆子请命,这些人在城下喊话的工作,他是否能参与?不能负责主要工作,参与一下也是好的。
燕王正拿着孟清和呈上的铁皮喇叭,相当的粗制滥造,像一大一小两个漏斗接在一起,用起来的效果却还不错。
“此事孤已交给沈指挥,你自可参与。”放下喇叭,燕王正色道,“沈瑄。”
“卑职在。”
“明日清晨带人到城下。”
“是!”
沈瑄抱拳领命,孟清和眼珠子转了转,开口说道:“禀王爷,与其等到明日,不如今日傍晚便依计行事,效果应会更好。”
“为何?”
燕王坐正了身体,他和道衍都认为孟清和是个人才。只是年纪太轻,行事尚欠稳妥,还需要磨练。不过比起洪武帝打磨方孝孺,孟十二郎的待遇已经相当不错了。
“回王爷,晚上适合跑路。”
燕王:“……”
沈瑄:“……”
帐中诸人:“……”
“卑职提议,可在喊话的同时多架几个大锅,卑职这次带来了不少肉干,熬煮成浓汤,味道相当不错。怀来城被围数日,三万大军突然涌入,城中粮食怕是不多,饿肚子的滋味可是很不好受。再加上亲人的召唤,说不准城内的守军会自己绑了宋忠送到王爷驾前。”
帐篷中再次寂静无声。
话说,宋忠是不是得罪过他?
果然,惹谁也千万别惹读书人,尤其是记仇的。
一张国字脸的大将朱能,蒲扇似的大手一拍沈瑄的肩膀,“子玉,这个人不错,为兄麾下都是莽汉,恰好缺这么个能出主意的,让给为兄如何?”
沈瑄侧头,拿开朱能搭在自己肩膀上的大手,“不成。”
“真不成?”
“真不成。”
“我用五十骑兵换?”
“五百也不行。”
“……”
两个虽然压低了声音,奈何朱能的大嗓门再压也像打雷。燕王咳嗽了一声,瞪了两人一眼,朱能不说话了,沈瑄依旧是面无表情。
作为话题中的主人公,孟十二郎告诉自己,镇定,必须镇定!
沈指挥没其他意思。
可要他脑子不拐弯,当真是很难啊!
经过朱能一打岔,燕王同意了孟清和的建议。
当日傍晚,燕军打开营寨,在城下架起了几口大锅,锅下柴堆烧得极旺,没过一会,锅内的水就汩汩沸腾,有火者将大块的肉干倒进锅中,根据孟清和的要求,又加了大量的高粱面和干菜。
一阵风吹过,顿时香飘十里。
不是珍馐佳肴,却着实是香,尤其对整天吃不饱的人来说,简直是难以抗拒的诱-惑。
城头上的守军有点站不住了,明知道城中粮食不多还这么干,这是欺负人还是欺负人啊?
大锅煮肉只是开胃菜,在肉汤滚了两滚之后,一些穿着布衫的人走到距城下几里的地方,在城头守军诧异的目光中,举起了一个个用木头和麻布扎成的大牌子,牌子上写着许多的人名,同时有人举起一个样子奇怪的东西,放到嘴边,声音传得极远,一直传到了城内。
“张三,你爹在这!”
“李四,我是你娘!”
“赵五,我是你婆娘,还有咱家的两个娃!”
“柱子,我是大哥,你在城里吗?”
众人排着队,觉着牌子,轮番传递着喇叭,一遍又一遍的喊着。
城内立刻军心浮动,上头不是和他们说家里人被燕王杀了,尸体都堆在大街上?
现在这是怎么回事?他们的家人不是还活得好好的,主帅是在骗他们?!
宋忠闻听情况,知道事情要糟,没等他想出办法,城下又传来一阵骂声,领头骂得最欢的,声音最大的,就是孟十二郎。
“城内的兄弟不要被宋忠这老匹夫骗了!大家的亲人都活得好好的!王爷乃是太-祖高皇帝和孝慈高皇后嫡子,仁厚和善,怎么会对治下的百姓动手?兄弟们可要擦亮眼睛,不要听信谎言,被个不要脸的老匹夫诓骗,替他送死,成就他的名声,自己却什么都得不到!王爷仁慈,既往不咎,兄弟们可千万不要做错事,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娃啊!”
“当家的!”
“爹啊!”
城下呼声再起,城中人心更乱。
宋忠听到报告,颓然坐在堂中,除了下令他带来的南军严守城门之外,再无其他办法。
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宋忠长叹一声,缓缓抽—出了长刀,燕军,明日必将攻城!
城下,孟清和将喇叭递给身边的人,狠狠出了一口恶气,好爽!
“孟佥事。”沈瑄走到孟清和身边,侧头看他,黑色的双眸,清晰映出了对方的影子,“明日随我出战。”
“是!”孟清和求之不得,接着眉头一皱,“指挥,宋忠此人,王爷打算怎么处理?”
杀还是留?
“王爷自有计较。”沈瑄没有因孟清和有些愈矩的话动怒,反而压低了声音,在孟清和耳边低语一句,转身离开。
孟清和站在原地,捂着耳朵,自会让他如意?
眯起眼睛,笑了。
沈瑄,果然和他一样记仇。
夜色—降临,喊话的人被召回营寨休息。
城内也加强了巡逻,上半夜,双方平安无事。
丑时刚过,怀来城的东门突然有了动静,守卫此门的南军被摸到身后的边军偷袭,带着泥土味的大手紧紧扼住南军的喉咙,南军挣扎两下,很快没了动静。
“得手了,告诉柱子他们,快走!”
东门被打开,城内的边军在几个百户的带领下,纷纷出逃。
出城的动静惊动了巡逻的守军,刚要示警,却被另一队边军围住,雪亮的刀子出窍,声音中带着杀意,“大家都是一起杀过鞑子的,如今只想求条活路,别逼着兄弟动手!”
巡逻的士兵神情一变,为首一名总旗干脆道:“兄弟的家人也在城外,如此,一起走!”
困在城内就是个死,投靠燕王,反了又如何?祖上不也是跟着太--祖皇帝造过反的?
丑时三刻,城内的守军已是彻底乱了。先时计划逃跑的不必说,还犹豫的,见这么多人往外跑,也壮着胆子跟上去,其中竟有不少的南军。
宋忠派人弹-压,根本弹-压不住。
燕军营寨中灯火通明,军士衣甲鲜明,见城中大乱,却未趁机攻城。
燕王手按长刀,站在营中,单手抚过颌下短髭,“孤乃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慈悲为怀,不欲多犯杀戮。传令,城中守军,但凡投我,孤必不亏待。”
“是!”
诸人看着表情很是“超然”的燕王,再将目光转向骂人都能瘙到燕王痒出的孟清和,果然是个人才,难怪沈指挥如此看重!
丑时已过,城中仍有守军奔出,燕王下令沈瑄与朱能一同收拢这次士兵,孟清和提醒沈指挥,提防其中有宋忠的探子。
沈瑄会意,仔细盘查之下,当真抓到了一条大鱼,竟然是都指挥余瑱!
看着被五花大绑的余瑱,孟清和笑了。刚想着报仇,机会马上就来了。
余瑱却不是来投降的,而是伺机混入燕军,刺杀燕王。被沈瑄拿住,知道必定没有生路,倒是发挥出了硬汉风格,大骂燕王是个反贼。
燕王对他没多大兴趣,换成宋忠,或许还会招揽一二,但区区一个都指挥使,还是打仗没什么水平的,根本不必耗费力气。
一声令下,余指挥被砍了脑袋,同其他几名被揪出的细作一起,挂在营前的木杆之上。
日出时分,城内的宋忠召集手下亲兵和没有出城的守军,当着众人的面说道:“燕贼势大,忠唯有拼死一战!王师大军一到,必令贼军粉身碎骨!随我出城,杀贼!”
“杀贼!”
不到三千的守军,在都督宋忠,都指挥彭聚、孙泰的带领下,擂起战鼓,出城迎敌。
如北平城西直门的守军一样,他们所求不为成败,只为一个忠字。
七月盛夏,北方草原吹来的朔风仍带着凉意。
燕军摆出阵型,严阵以待,这是对勇猛之士的敬意。
“杀!”
都指挥彭聚一马当先,手中长枪挑飞了一名燕军步卒,胯-下战马却被另一名燕军斩断了马腿。马声哀鸣,彭聚摔落马下,几名燕军一同涌上,长枪齐出,却被彭聚一一格挡,在彭聚又杀伤数名燕军之后,一柄长枪猛然从他背后-贯--入,血从口中涌出,数杆长枪同时扎入了他的身体,彭聚大吼一声,手中长枪最后一次挥出,杀死偷袭他的一名燕军,力竭而死。
血沿着长枪和铠甲滴落,汇成一条条小溪,染红了他脚下的大地。
彭聚死后,孙泰也被沈瑄一刀削去了手臂,跌落马下,不愿受俘,自刎而死。
宋忠麾下大多战死,只有极少数人受伤被俘,罕有主动投降。宋忠却被活捉,被带到燕王面前时,已是狼狈不堪,满身血污。
“宋都督别来无恙?”
“逆贼!”宋忠挣扎想站起身,却被两名士兵狠狠按跪在地上,“吾恨不能将你手刃!待王师一到,你这逆贼必不得好死!”
燕王没有动怒,起兵以来,这样的辱骂他听得多了。
不造反,他就能安稳的活下去?
朱允炆的刀都架到了脖子上,他还要老实等着不成!
周王代王是前车之鉴,朱棣不愿坐以待毙,也不会这么做!
他服从老爹,也尊敬兄长,但是那个成日同腐儒谈天论地的黄口小儿,凭什么让他服气?凭什么让他跪拜?!
他是朱元璋的儿子,生于乱世,长于军中。他最熟悉的不是孔孟之道,而是战场上的拼杀。对朱棣来说,实力代表一切!
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这样的性格,成就了永乐大帝,造就了明初盛世。
面前的敌人很多,宋忠不是第一个,更不会是最后一个。
朱棣笑了,笑容里带着属于王者的豪迈,走上了这条路,他就不会回头,也不能回头!
“宋都督高义,孤成全你!”
“逆贼!”
宋忠仍在高声叫骂,朱棣却不再看他,“瑄儿,你亲自送宋都督一程。”
“遵令!”
宋忠被拉出帐外,在营门之前,沈瑄亲手执刀,宋忠恨道:“当初,老夫该亲手杀了你!”
刀光闪过,失去了头颅的身体倒在地上,断颈中仍不断喷涌出鲜血。
孟清和看着死去的宋忠,并不如想象中的高兴,甚至没有在城下骂人时的爽快。
他不愿去想为什么,也不能去想。
只是看着沈瑄,对上那双黑色的眸子,心突然变得沉静。
走上这条路,是他自己的选择。
既然选了,就不能后悔!
宋忠战败的消息传到南京,朝廷再次震动。
没人认为宋忠能战胜燕王,却也没想到他会败得这么快。
伴随着宋忠的死讯,还有通州,蓟州,遵化,永平相继失陷的消息。
建文帝当即下令,征讨燕王的大军即刻出发。不能等了,火烧眉毛了,再等燕王就要打到南京了。
大军尚未全部集结,粮草骡马也集中有限,可皇帝下令,佩大将军印的长兴侯耿炳文也不能有二话。
为激励士气,建文帝亲自送耿炳文出征。但对耿炳文和军中将领来说,他来了,真不如不来!
皇帝当着众人的面,竟然说出一句“勿使朕背负杀亲之名。”
听听,这叫什么话?
不杀亲,就是不杀燕王。
皇帝亲口下令不能伤害对方主帅,这仗还怎么打?
耿炳文无语了,他开始后悔,怎么没早点退休,偏要摊上这么件事!
可皇帝金口玉言,不能不听。
长兴侯只能长叹一声,在建文帝的殷切期盼中,带领号称三十万,实际只有十三万的朝廷军队,满怀心事的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