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孝心?
“父母在,不远游。”
讲孝心,也应该先对她这个祖母尽孝。难不成,顺娘还能越过她的秩序去?
天意弄人,她命不好,白发人送黑发人,先是月娘,再是顺娘。
顺娘不能尽孝,敏之就应该替母尽孝。
顺娘病糊涂了,考虑不周。不过,若泉下有知,知道了原委,必定会欣慰的。
荣国夫人冷笑道:“若是月娘尚在,有她陪着,敏之要去他娘陵前尽孝,管他三年也好五年也罢,哪怕一辈子呢,我也决不不拦着。可如今,我膝下独剩敏之一人……”她的呜咽变成了嚎啕。
荣国夫人活了这把年纪,什么都要没见?生离死别早看开了,她一向淡然,这次却大失常态,明知月娘是大家心中的一根刺,平时避都避不及,此时却不管不顾地抬了她出来。
果然……疼敏之。
武后皱紧了眉头。
阿娘疼敏之,她知道。圣人知道。京中的贵族圈子,都知道。
不夸张地说,真正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幼时不用说了,如今,他已成年,有妻有妾有子,阿娘仍处处不放心。
当年阿娘待她们姊妹,何等严厉。两相比较,真正象换了一个人。
明崇俨说,这叫隔代亲。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百般苛责。做了祖父母,对孙子辈,却是百般溺爱。
一是上了年纪,心软了,二呢,也有弥补当年对子女的亏欠之意吧。
算起来,敏之是阿娘一手带大的,可以理解。
不止京中,放眼天下,这样的老祖母,多了去了,不独只阿娘一个。
可她还是觉得不妥。
别的祖母怎样,不关她的事儿。
她的娘亲,她不能不管。
况且,阿娘待敏之,也的确是……不太妥当。那么大的人了,还当他是三岁孩子似的宠着。
不过是祖孙亲情,阿娘自认行得正,坐得端。
但被有心人看到眼里,难免露出行迹。
“阿娘忘了蟮氏了么?”武后问道。
荣国夫人的脸又是一白。
蟮氏那张利嘴,无风也能掀起三层浪。
当日多少风言风语,都是因这贱妇那张利嘴而生。
一向冷静的荣国夫人,气得几乎要发疯。
她甚至找到武后,要她下诏书,彻查此事,并公告天下,为敏之正名。
阿娘说,她已经这把年纪了,声名都是身外之物,她无所谓。可敏之还年轻,未来无可限量,名声对他很重要。
武后是第一次见阿娘如此失态。
这种流言,本来就是空穴来风,无根无据,如何彻查?如何正名?
若不予理会,时间长了也许就消散于无形了。
若真要摆上台面来查,不管结果如何,人们只会认为是作贼心虚,欲盖弥彰。
反而坐实了此事。
由这件事,她看清了阿娘有多疼武敏之。
那时倒也罢了,这么多年了,阿娘依然如此。
武后心里有些酸,也有些苦。
阿娘心里眼里只有一个敏之,可想过自己这个女儿?
自己虽是皇后,却也不能为所欲为。
声名对阿娘也许真的不重要了,但对她这个皇后,却是重要的。
不然,圣人为何要在立后诏书中,说他还是太子时,先帝就已经把她赐给了他?
说到底还是在意“声名”二字,想堵住悠悠众口。
何况如今,圣人待她已远不如从前,这几日更是时时处处与她闹别扭。
阿娘年老任性,除了敏之,什么都不在意。
哪怕牵扯出旧事,牵扯到她,也不在意。
武后端起茶盏,又浅啜了一口。
荣国夫人哭得不能自持,却不忘用眼角的余光偷瞄皇后。
武后的唇边,泛起一抹索然的笑意。
荣国夫人见武后微笑不语,感觉哭不下去了。
她的眼中,有怨意一闪。
百善孝为先,你是皇后,谁敢对你说个“不”字?做娘的都这份儿上了,就不能体恤一两分?
武后很捕捉到了阿娘眼中的怨意。
她忍不住又笑了。
凭什么啊?
她身为后宫妇人,却不得不步入朝堂,大唐的安定与繁盛,她不敢抢功,却也不能否认有她的付出。结果呢,圣人怨她。
异母兄长因她而平步青云,可他们公然说,他们的一切,都是自己挣来的,与她无关。
姊姊固然帮了自己,但自己待她一向不薄。自己不过希望她离开京都,她倒好,索性撒手去了。
还有敏之,自己待他不薄。这次姊姊在他府中病逝,他的反应倒算正常。
但月娘去世时,皇上悲痛过度以至胡言乱语,可没见他为自己这个姨母说一句话。
如今连阿娘也……阿娘可是一直以自己为荣,无论何种情况下,都坚定不移地站在自己一边的。
可阿娘也怨上她了。
他们一方面享受着她的好处,一方面对她心生怨怼。
果然崇俨说得对。利益当前,谁是可靠的?
武后放下茶盏,坐直了身子,拿起一本折子,慢慢地翻开,凝神看了起来。
她似乎忘了荣国夫人还等在身边。
荣国夫人的恼怒,渐渐变成了不安。
“媚娘?”见各种小动作都引不来皇后的注意,她终于唤了一声。
武后笑了,却没有抬头:“阿娘可知道这是谁的折子吗?”
荣国夫人陪着笑。
“李绩啊。”武后叹道,“当初他对我有一言之恩。如今,又是平定高句丽的功臣。该怎么赏他呢?”她眉头紧皱,看上去是真的犯愁。
荣国夫人默然。
在皇后心里,与李绩比,敏之算不得什么。与平定高句丽比,自己的这点事儿,也算不得什么。
可是,难道真的就让敏之去守陵三年?
自己已是这般年纪,也许,哪一天在睡梦中就去了,连敏之的最后一面都见不上。
况且,敏之如今情势危急,再这样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也说三年了,只怕三天也捱不过去。
一念及此,荣国夫人只觉得心尖尖都痛得麻木了。
“媚娘。”她充满感情地唤道,跟着泪如雨下,“娘知道你不容易,轻易没求过你,但这一次……你要替娘想想。娘老了,还能活多久?也许一年,也许两年,也许今日回去,两眼一闭就殁了。娘别无所求,只是希望,自己临终时,身边有个至亲的人陪着……”
荣国夫人这次是真的哭得心酸,武后也有些动容。
孝心?
“父母在,不远游。”
讲孝心,也应该先对她这个祖母尽孝。难不成,顺娘还能越过她的秩序去?
天意弄人,她命不好,白发人送黑发人,先是月娘,再是顺娘。
顺娘不能尽孝,敏之就应该替母尽孝。
顺娘病糊涂了,考虑不周。不过,若泉下有知,知道了原委,必定会欣慰的。
荣国夫人冷笑道:“若是月娘尚在,有她陪着,敏之要去他娘陵前尽孝,管他三年也好五年也罢,哪怕一辈子呢,我也决不不拦着。可如今,我膝下独剩敏之一人……”她的呜咽变成了嚎啕。
荣国夫人活了这把年纪,什么都要没见?生离死别早看开了,她一向淡然,这次却大失常态,明知月娘是大家心中的一根刺,平时避都避不及,此时却不管不顾地抬了她出来。
果然……疼敏之。
武后皱紧了眉头。
阿娘疼敏之,她知道。圣人知道。京中的贵族圈子,都知道。
不夸张地说,真正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幼时不用说了,如今,他已成年,有妻有妾有子,阿娘仍处处不放心。
当年阿娘待她们姊妹,何等严厉。两相比较,真正象换了一个人。
明崇俨说,这叫隔代亲。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百般苛责。做了祖父母,对孙子辈,却是百般溺爱。
一是上了年纪,心软了,二呢,也有弥补当年对子女的亏欠之意吧。
算起来,敏之是阿娘一手带大的,可以理解。
不止京中,放眼天下,这样的老祖母,多了去了,不独只阿娘一个。
可她还是觉得不妥。
别的祖母怎样,不关她的事儿。
她的娘亲,她不能不管。
况且,阿娘待敏之,也的确是……不太妥当。那么大的人了,还当他是三岁孩子似的宠着。
不过是祖孙亲情,阿娘自认行得正,坐得端。
但被有心人看到眼里,难免露出行迹。
“阿娘忘了蟮氏了么?”武后问道。
荣国夫人的脸又是一白。
蟮氏那张利嘴,无风也能掀起三层浪。
当日多少风言风语,都是因这贱妇那张利嘴而生。
一向冷静的荣国夫人,气得几乎要发疯。
她甚至找到武后,要她下诏书,彻查此事,并公告天下,为敏之正名。
阿娘说,她已经这把年纪了,声名都是身外之物,她无所谓。可敏之还年轻,未来无可限量,名声对他很重要。
武后是第一次见阿娘如此失态。
这种流言,本来就是空穴来风,无根无据,如何彻查?如何正名?
若不予理会,时间长了也许就消散于无形了。
若真要摆上台面来查,不管结果如何,人们只会认为是作贼心虚,欲盖弥彰。
反而坐实了此事。
由这件事,她看清了阿娘有多疼武敏之。
那时倒也罢了,这么多年了,阿娘依然如此。
武后心里有些酸,也有些苦。
阿娘心里眼里只有一个敏之,可想过自己这个女儿?
自己虽是皇后,却也不能为所欲为。
声名对阿娘也许真的不重要了,但对她这个皇后,却是重要的。
不然,圣人为何要在立后诏书中,说他还是太子时,先帝就已经把她赐给了他?
说到底还是在意“声名”二字,想堵住悠悠众口。
何况如今,圣人待她已远不如从前,这几日更是时时处处与她闹别扭。
阿娘年老任性,除了敏之,什么都不在意。
哪怕牵扯出旧事,牵扯到她,也不在意。
武后端起茶盏,又浅啜了一口。
荣国夫人哭得不能自持,却不忘用眼角的余光偷瞄皇后。
武后的唇边,泛起一抹索然的笑意。
荣国夫人见武后微笑不语,感觉哭不下去了。
她的眼中,有怨意一闪。
百善孝为先,你是皇后,谁敢对你说个“不”字?做娘的都这份儿上了,就不能体恤一两分?
武后很捕捉到了阿娘眼中的怨意。
她忍不住又笑了。
凭什么啊?
她身为后宫妇人,却不得不步入朝堂,大唐的安定与繁盛,她不敢抢功,却也不能否认有她的付出。结果呢,圣人怨她。
异母兄长因她而平步青云,可他们公然说,他们的一切,都是自己挣来的,与她无关。
姊姊固然帮了自己,但自己待她一向不薄。自己不过希望她离开京都,她倒好,索性撒手去了。
还有敏之,自己待他不薄。这次姊姊在他府中病逝,他的反应倒算正常。
但月娘去世时,皇上悲痛过度以至胡言乱语,可没见他为自己这个姨母说一句话。
如今连阿娘也……阿娘可是一直以自己为荣,无论何种情况下,都坚定不移地站在自己一边的。
可阿娘也怨上她了。
他们一方面享受着她的好处,一方面对她心生怨怼。
果然崇俨说得对。利益当前,谁是可靠的?
武后放下茶盏,坐直了身子,拿起一本折子,慢慢地翻开,凝神看了起来。
她似乎忘了荣国夫人还等在身边。
荣国夫人的恼怒,渐渐变成了不安。
“媚娘?”见各种小动作都引不来皇后的注意,她终于唤了一声。
武后笑了,却没有抬头:“阿娘可知道这是谁的折子吗?”
荣国夫人陪着笑。
“李绩啊。”武后叹道,“当初他对我有一言之恩。如今,又是平定高句丽的功臣。该怎么赏他呢?”她眉头紧皱,看上去是真的犯愁。
荣国夫人默然。
在皇后心里,与李绩比,敏之算不得什么。与平定高句丽比,自己的这点事儿,也算不得什么。
可是,难道真的就让敏之去守陵三年?
自己已是这般年纪,也许,哪一天在睡梦中就去了,连敏之的最后一面都见不上。
况且,敏之如今情势危急,再这样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也说三年了,只怕三天也捱不过去。
一念及此,荣国夫人只觉得心尖尖都痛得麻木了。
“媚娘。”她充满感情地唤道,跟着泪如雨下,“娘知道你不容易,轻易没求过你,但这一次……你要替娘想想。娘老了,还能活多久?也许一年,也许两年,也许今日回去,两眼一闭就殁了。娘别无所求,只是希望,自己临终时,身边有个至亲的人陪着……”
荣国夫人这次是真的哭得心酸,武后也有些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