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三才筑大道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罡雷火阵由三十六枚铜钱作为阵眼,直接勾连北斗星丛三十六颗天罡星辰,全力一击之下,甚至金丹真人都要避其锋芒。这种大阵又岂是四目道长可以随意布下的,只不过是他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才侥幸成功。
那何谓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者,此时正值秋冬之交,斗柄面朝西北,北斗星力相对最弱,也最容易控制。同时此刻雨季也已经过去,夜晚没有乌云可以阻挡星力降临。两者相消,星力强弱恰到好处,多一份太强不受控制,少一分太弱阵法威力大减。
地利者,这处白虎衔尸之地本就是由守元真人发现的,后又被用来培育“阿魏”,地下其实早已经被布下了后手,四目道长借其势这才能布下大阵。
至于人和,这就要算在四目道长自己身上了。为了自家徒弟筑基不被打扰,他可是连老命都使了出来。那一口血雾可不是什么便宜货色,这可是精血,就是人体精华所在,所有血液中毫无杂质、最精纯的存在。
血本源于先天之精,而生成于后天饮食水谷精的形成,亦靠后天饮食所化生,故有“精血同源”之说,对凡人而言,它的盈亏决定人体的健康与否。
对于修道者而言,它更是珍贵不已,修道者蕴含在身体内部的灵气有一半都汇聚在精血之中。
吐出这一口精血,四目道长气息立刻就萎靡了下来。此刻他的双目暗淡无神,面若金纸,脚步无比虚浮,整个人就像一栋没有地基的大楼,似乎一阵风吹来,就会倒下。
不过,四目道长并没有倒下,而是强挺着站在那里,强忍着体内的空虚无力感,冲着陈平大声吼道:“大阵已经布下,还不速速突破!”
闻言陈平不敢迟疑,连忙盘膝坐下,拿起只有巴掌大小的“阿魏”,直接一口吞了下去。看到陈平把“阿魏”吞下,四目道长这才盘膝坐下调理体内失控的法力,平复身上紊乱的气息。
“阿魏”刚进入陈平体内,它的药性就散发出来,化作一股热流源源不绝地化入了陈平的血液之中,再通过血液流转全身,最后汇入进入四肢和筋脉。
感受到“阿魏”的药力,陈平连忙打坐入定,借助这股药性来温养体内四散的法力。在“阿魏”的滋养之下,陈平体内那四散的法力变得越来越灼热,越来越膨胀。
最后,当所有法力膨胀到一定程度之后,终于轰然爆发,变成了一条条小蛇,在陈平的筋脉里到处乱窜。
陈平连忙拼命集中精神,竭尽全力去控制那股那些法力。渐渐地,无数小蛇在陈平的控制下不断汇聚,相互盘结交错,最后竟是化作一条巨蟒。
巨蟒在陈平的控制下,缓缓地往陈平的肚脐下三寸游去。
这一路上所有的筋脉纷纷被巨蟒强行撑开,如同钢刀刮骨;而后又被“阿魏”的药力给修复,如同群蚁噬体,这就是洗髓伐骨!
只是这个过程太过残酷,洗髓伐骨如同钢刀刮骨,群蚁噬体,这股痛苦直接渗入陈车灵魂深处,但陈平却丝毫没有吭声,他很清楚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虽然这很痛苦,但筋脉经此一来一回,也将变得更加宽阔,更有韧性,这就是强大必须经历的过程。
人体有三丹田,在两眉间者为上丹田,在心下者为中丹田,在脐下者为下丹田。
“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视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因此也十分重视丹田的存在,甚至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
而百日筑基,开辟的便是位于肚脐下三寸的下丹田。
下丹田一开,体内法力就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法力有了去处,才能不断壮大。百日内法力越强,下丹田才会越稳固,才会越完美!因此,这一阶段才会被叫做百日筑基。
至于之后的道路,打通地桥,就是打通中、下两处丹田的通道,在体内法力运转形成小周天;同理,打通天桥,就是打通位于眉心处的上丹田,也就是俗称的识海,三丹田全通,法力运转大周天,身体便自成一方天地,自给自足,无需假于外界。
因此打通天地二桥后,这一境界又称作先天境界,身体内的法力也就会慢慢转变为道家真元。
…………
钢刀刮骨,群蚁噬体,在洗髓伐骨时,陈平感觉时间就像一只蜗牛,在墙角慢悠悠地爬行着,一步……两步……终于,陈平感觉到巨蟒接近了目的地下丹田。
然而相对之前的痛苦,最后一步却是太容易,只见巨蟒长尾一甩,猛地一窜,如同扎破了一层薄薄的白纸,几乎感受不到任何阻碍,便一头扎进了陈平的下丹田处。
下丹田位于肚脐下三寸之所,本是一片混沌,然而被巨蟒一闯,立刻暴动了起来。一时间,地火风水疯狂涌动,巨蟒经此一劫,也破碎开来不成形状。
破碎的法力被混杂在混沌气体之中,慢慢又稳定了下来,最后化作一个须弥芥子。
“砰”体内传来一阵巨响,恍如天地初辟,全身的法力好像被赋予了一股生命,被彻底打上了他陈平的烙印,每一个细胞因子都在欢呼雀跃,陈平感觉整个世界都好像变了一个颜色,这是生命的质变!
“我这算是正式踏上大道了么,”这点陈平不敢确定,但毋庸置疑的是来自内心深处的那股喜悦,这一刻陈平突然想到了《水浒传》里头的鲁智深。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一朝踏上大道,挣脱樊笼近在眼前,鲁智深与陈平的感受何其相似。
天罡雷火阵由三十六枚铜钱作为阵眼,直接勾连北斗星丛三十六颗天罡星辰,全力一击之下,甚至金丹真人都要避其锋芒。这种大阵又岂是四目道长可以随意布下的,只不过是他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才侥幸成功。
那何谓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者,此时正值秋冬之交,斗柄面朝西北,北斗星力相对最弱,也最容易控制。同时此刻雨季也已经过去,夜晚没有乌云可以阻挡星力降临。两者相消,星力强弱恰到好处,多一份太强不受控制,少一分太弱阵法威力大减。
地利者,这处白虎衔尸之地本就是由守元真人发现的,后又被用来培育“阿魏”,地下其实早已经被布下了后手,四目道长借其势这才能布下大阵。
至于人和,这就要算在四目道长自己身上了。为了自家徒弟筑基不被打扰,他可是连老命都使了出来。那一口血雾可不是什么便宜货色,这可是精血,就是人体精华所在,所有血液中毫无杂质、最精纯的存在。
血本源于先天之精,而生成于后天饮食水谷精的形成,亦靠后天饮食所化生,故有“精血同源”之说,对凡人而言,它的盈亏决定人体的健康与否。
对于修道者而言,它更是珍贵不已,修道者蕴含在身体内部的灵气有一半都汇聚在精血之中。
吐出这一口精血,四目道长气息立刻就萎靡了下来。此刻他的双目暗淡无神,面若金纸,脚步无比虚浮,整个人就像一栋没有地基的大楼,似乎一阵风吹来,就会倒下。
不过,四目道长并没有倒下,而是强挺着站在那里,强忍着体内的空虚无力感,冲着陈平大声吼道:“大阵已经布下,还不速速突破!”
闻言陈平不敢迟疑,连忙盘膝坐下,拿起只有巴掌大小的“阿魏”,直接一口吞了下去。看到陈平把“阿魏”吞下,四目道长这才盘膝坐下调理体内失控的法力,平复身上紊乱的气息。
“阿魏”刚进入陈平体内,它的药性就散发出来,化作一股热流源源不绝地化入了陈平的血液之中,再通过血液流转全身,最后汇入进入四肢和筋脉。
感受到“阿魏”的药力,陈平连忙打坐入定,借助这股药性来温养体内四散的法力。在“阿魏”的滋养之下,陈平体内那四散的法力变得越来越灼热,越来越膨胀。
最后,当所有法力膨胀到一定程度之后,终于轰然爆发,变成了一条条小蛇,在陈平的筋脉里到处乱窜。
陈平连忙拼命集中精神,竭尽全力去控制那股那些法力。渐渐地,无数小蛇在陈平的控制下不断汇聚,相互盘结交错,最后竟是化作一条巨蟒。
巨蟒在陈平的控制下,缓缓地往陈平的肚脐下三寸游去。
这一路上所有的筋脉纷纷被巨蟒强行撑开,如同钢刀刮骨;而后又被“阿魏”的药力给修复,如同群蚁噬体,这就是洗髓伐骨!
只是这个过程太过残酷,洗髓伐骨如同钢刀刮骨,群蚁噬体,这股痛苦直接渗入陈车灵魂深处,但陈平却丝毫没有吭声,他很清楚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虽然这很痛苦,但筋脉经此一来一回,也将变得更加宽阔,更有韧性,这就是强大必须经历的过程。
人体有三丹田,在两眉间者为上丹田,在心下者为中丹田,在脐下者为下丹田。
“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视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因此也十分重视丹田的存在,甚至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
而百日筑基,开辟的便是位于肚脐下三寸的下丹田。
下丹田一开,体内法力就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法力有了去处,才能不断壮大。百日内法力越强,下丹田才会越稳固,才会越完美!因此,这一阶段才会被叫做百日筑基。
至于之后的道路,打通地桥,就是打通中、下两处丹田的通道,在体内法力运转形成小周天;同理,打通天桥,就是打通位于眉心处的上丹田,也就是俗称的识海,三丹田全通,法力运转大周天,身体便自成一方天地,自给自足,无需假于外界。
因此打通天地二桥后,这一境界又称作先天境界,身体内的法力也就会慢慢转变为道家真元。
…………
钢刀刮骨,群蚁噬体,在洗髓伐骨时,陈平感觉时间就像一只蜗牛,在墙角慢悠悠地爬行着,一步……两步……终于,陈平感觉到巨蟒接近了目的地下丹田。
然而相对之前的痛苦,最后一步却是太容易,只见巨蟒长尾一甩,猛地一窜,如同扎破了一层薄薄的白纸,几乎感受不到任何阻碍,便一头扎进了陈平的下丹田处。
下丹田位于肚脐下三寸之所,本是一片混沌,然而被巨蟒一闯,立刻暴动了起来。一时间,地火风水疯狂涌动,巨蟒经此一劫,也破碎开来不成形状。
破碎的法力被混杂在混沌气体之中,慢慢又稳定了下来,最后化作一个须弥芥子。
“砰”体内传来一阵巨响,恍如天地初辟,全身的法力好像被赋予了一股生命,被彻底打上了他陈平的烙印,每一个细胞因子都在欢呼雀跃,陈平感觉整个世界都好像变了一个颜色,这是生命的质变!
“我这算是正式踏上大道了么,”这点陈平不敢确定,但毋庸置疑的是来自内心深处的那股喜悦,这一刻陈平突然想到了《水浒传》里头的鲁智深。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一朝踏上大道,挣脱樊笼近在眼前,鲁智深与陈平的感受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