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第167章 魏平的小算盘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奈闻声抬头往向旁边那一列队伍,居然看到了几个熟人——昨天在巡检司见过的魏平和他的小伙伴们也在这里排队等着领早饭。看看左右没人注意,李奈朝贺强使个眼色,两人便默默地变换了队列到魏平等人的后面。昨日他们对于巡检司就有诸多疑问,只是一直有施耐德在旁边盯着,他们也不方便与魏平单独交流。
李奈和贺强一度认为这些巡检司的人已经被海汉人软禁起来,但现在看来似乎也没那么严重,这些人还是可以自由进出那个小院,而且周围也没有人对他们进行监控。
“魏巡检早啊!”李奈装模作样地向魏平打招呼。
魏平见是这两个昨天来巡检司送过礼的商人,点点头算是回应。他现在可没什么心思搭理这些外来商人,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让海汉人给予自己更高的行动自由度,至少要突破现有的“巡检司周围三十丈距离之内”的活动范围。
魏平和一众属下甫到胜利港的第一天,便被海汉人软禁在了巡检司的小院里,小院周围不但有哨兵二十四小时执勤,连三顿饭都是从外面送入,根本没有出外活动的机会。魏平直到这时候,才知道自家姐夫给自己找了一个多坑的差事。
好在海汉人也算厚道,在生活条件上并无什么克扣,三顿饭虽说不上多好吃,但至少都管饱,隔天还能吃一顿荤腥。住房也很快由帐篷改成了小木屋,虽说外面看起来仍然有些简陋,但看到海汉人居然给这小木屋装上了玻璃窗,魏平觉得自己也实在没什么可抱怨的了——姐夫家里那两套玻璃器具全是海汉人送去的,平时收藏得就像宝贝一样,自己那两个年幼的外甥根本连碰都不让碰一下,若是让他知道自己在这边居然住上了装有玻璃窗的房子,不知会有怎么样的表情。
当然除此之外,海汉人承诺的经济报酬才是魏平他们所关注的重点,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原本薪饷的双倍,而且每个月还有整整五十两的“榆林巡检司特别办公经费”,仅这笔银子一年下来就有六百两之多!经过简单的商议之后,众人决定这笔银子由魏平独得一半,剩下的一半由其他十二名手下均分。
不过计划虽好,但始终赶不上变化,到胜利港的第五天半夜便有一个家伙试图翻出小院逃跑,结果被牵着大黑狗的巡夜队给抓了个正着。第二天早上从劳改营来了个姓任的海汉头目,让人将这个倒霉鬼押走了,他将在劳改营完成三个月的苦役——当然这段时间之内他将不会有任何的报酬可拿。这个姓任的海汉头目还表示,因为巡检司捅了这么个娄子,这第一个月的“特别办公经费”将被直接扣掉一半,如果再有类似的情形出现就扣掉全部。
有人多嘴问了一句如果有第三起又会怎样?那个任头目阴恻恻地笑着回答说,如果这种事发生第三次,那巡检司所有人都直接送进劳改营不解释。
于是为了大家的利益着想,剩下的人从此就安生多了。魏平发现不少人甚至会互相提醒,目前的生活状况没什么值得抱怨的,千万不要有什么越轨的想法,好好在这里待个两三年,回崖州就可以买房买地了。这帮人每天便在院子里待着,看海汉人指挥着那些百姓不断地修路建房。
当然港口上来了一批新移民的时候,这帮人也会一起站在小院的栅栏后围观,并且打赌这批新移民中会不会有人在码头上就因为不服从指挥被抓进劳改营去。魏平的眼光却是要比这些下属高一些,随着移民一批一批的到来,他的心也在一点一点地往下沉——这里的人口越多,就说明海汉人的力量在越发壮大,而这个地方恢复到大明治下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而巡检司的名头在这个地方根本就没有任何影响力,就魏平他们所能接触到的本地人而言,不管是执勤的民兵还是送饭的普通小工,都是言必称“执委会”,根本没人在意崖州官方对于这个地方是什么样的态度,这也是魏平在崖州其他地方从未见到过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想要利用这些本地人向崖州传递消息也就成了很不实际的想法,如果一定要这么做,想必消息直接传到海汉人耳中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时间到了一个月之后,巡检司这边没有再出任何的岔子,执委会如约给他们发放了一半的“特别办公经费”——当然,这笔钱也是以流通券的形式发放的。他们被告知只有今后离开胜利港的时候,才能将这些流通券兑换成等值的白银。
不过这其实也无足轻重,因为他们在这地方根本没有花钱的必要,衣食住都由海汉人全部负责,至于行,一直被禁锢在院子里也行不到哪里去。而海汉人对外出售的东西就只有盐和玻璃器具,并且就连这两样东西人家也只对商家销售,根本不卖散户——就算他们买了也没法运出去。
鉴于巡检司这帮人表现良好,执委会终于同意给他们多一些活动空间,但仍然将范围限定在了“巡检司周围三十丈距离之内”。至于在这三十丈距离内所能做的事情,基本就只有每天三顿饭的时候自行到一号基地大门外的食堂档口领饭了。
虽然活动范围小得可怜,但巡检司上下都很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甚至连一贯喜欢差遣手下做事的魏平都改了习惯,每天都亲自去排队领取三顿饭,就连早上这顿也是如此。魏平每天都是出来吃完早饭之后,才回到巡检司小院去继续睡个回笼觉。
这当然也是执委会的管理手段之一,让这些人每天能到院子之外的区域转转,与其他人交谈几句,至少能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是这个地方的囚徒。逐渐降低他们的敌意和反抗意识之后,通过各种生活细节对他们进行意识和文化的洗脑就会容易得多。在这方面,已经有罗升东等人的例子在前,执委会相信巡检司的这些人也不会比明军水师能多出几分节操。
这样潜移默化的效果还是有一定的作用,至少魏平本人对海汉人的敌意已经比最初的时候淡化了不少。他发现这些海汉人并没有上位者惯有的那些嘴脸,每个人都显得很平和,与一般百姓也能平等相处,这是大明士绅或者富商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并且这些海汉人对于巡检司这帮外来者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敌意,偶尔甚至会有人问他“在崖州的时候多久能吃到一顿肉”,或是“明人一般会娶几个老婆”之类让他哭笑不得的问题。
对终于有来自广州的客商出现在胜利港这件事,魏平一点也不觉得意外。他知道以海汉人做生意的本事,将玻璃制品和精盐贩运到大陆地区只是时间问题。何况海汉人一直在不断地扩建海边的码头,肯定不会只是为了停靠他们那几艘有限的海船。在这里住的时间长了,魏平也已经慢慢地看出海汉人对于这个地方有很多长远的规划,并不只是打算把这里当作一个落脚点来布置。
规模日益扩大的海港码头只是一方面,魏平注意到海汉人花了很多精力修整从港口到一号基地这段不算太长的道路,用一种灰泥将整个路面铺得十分平整,路旁还栽种了行道树,布置了花坛和座椅。而这还不是全部,在道路两侧,已经有劳工开始在海汉人的指挥之下平整地面,看样子似乎还有什么工程要进行。
巡检司有人认为海汉人这是要搭建民房,安置日益增多的外来移民。但魏平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新到港的移民都会被安排进西边山脚下的一处营地居住数日,然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会被转往别的地方安置,留在胜利港这里的人不多,海汉人并不需要在港口附近大规模修建民房来安置移民。
对海汉人接下来所会进行的工程,魏平认为极有可能是仓库、商铺、饭馆酒楼之类的设施。因为这条道路在胜利港所处的位置极佳,如果今后这里真的成为了一个繁荣的港口,那么大量外来的客商和水手们肯定会需要吃饭、住宿、购物的场所,而从港口到一号基地大门的这一段路无疑就将是整个港区最为繁华的一片区域。而心思较为敏捷的魏平,已经从中嗅到了一丝商机。
魏平琢磨着如果自己的猜测属实,要是能在这地方开个酒楼饭庄之类的铺子,日后肯定不愁没有生意,而海商的钱可比崖州那些穷鬼的钱好赚多了。不过要做这件事,摆在魏平眼前的还有两个必须克服的难题,一是设法落实自己的猜测是否属实,二是如果情况真是如此,那又该怎样说服海汉人允许自己出资在这里经营一门生意。
魏平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看了看正眼巴巴盯着自己的李奈,心里忽然有了一个主意。
李奈闻声抬头往向旁边那一列队伍,居然看到了几个熟人——昨天在巡检司见过的魏平和他的小伙伴们也在这里排队等着领早饭。看看左右没人注意,李奈朝贺强使个眼色,两人便默默地变换了队列到魏平等人的后面。昨日他们对于巡检司就有诸多疑问,只是一直有施耐德在旁边盯着,他们也不方便与魏平单独交流。
李奈和贺强一度认为这些巡检司的人已经被海汉人软禁起来,但现在看来似乎也没那么严重,这些人还是可以自由进出那个小院,而且周围也没有人对他们进行监控。
“魏巡检早啊!”李奈装模作样地向魏平打招呼。
魏平见是这两个昨天来巡检司送过礼的商人,点点头算是回应。他现在可没什么心思搭理这些外来商人,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让海汉人给予自己更高的行动自由度,至少要突破现有的“巡检司周围三十丈距离之内”的活动范围。
魏平和一众属下甫到胜利港的第一天,便被海汉人软禁在了巡检司的小院里,小院周围不但有哨兵二十四小时执勤,连三顿饭都是从外面送入,根本没有出外活动的机会。魏平直到这时候,才知道自家姐夫给自己找了一个多坑的差事。
好在海汉人也算厚道,在生活条件上并无什么克扣,三顿饭虽说不上多好吃,但至少都管饱,隔天还能吃一顿荤腥。住房也很快由帐篷改成了小木屋,虽说外面看起来仍然有些简陋,但看到海汉人居然给这小木屋装上了玻璃窗,魏平觉得自己也实在没什么可抱怨的了——姐夫家里那两套玻璃器具全是海汉人送去的,平时收藏得就像宝贝一样,自己那两个年幼的外甥根本连碰都不让碰一下,若是让他知道自己在这边居然住上了装有玻璃窗的房子,不知会有怎么样的表情。
当然除此之外,海汉人承诺的经济报酬才是魏平他们所关注的重点,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原本薪饷的双倍,而且每个月还有整整五十两的“榆林巡检司特别办公经费”,仅这笔银子一年下来就有六百两之多!经过简单的商议之后,众人决定这笔银子由魏平独得一半,剩下的一半由其他十二名手下均分。
不过计划虽好,但始终赶不上变化,到胜利港的第五天半夜便有一个家伙试图翻出小院逃跑,结果被牵着大黑狗的巡夜队给抓了个正着。第二天早上从劳改营来了个姓任的海汉头目,让人将这个倒霉鬼押走了,他将在劳改营完成三个月的苦役——当然这段时间之内他将不会有任何的报酬可拿。这个姓任的海汉头目还表示,因为巡检司捅了这么个娄子,这第一个月的“特别办公经费”将被直接扣掉一半,如果再有类似的情形出现就扣掉全部。
有人多嘴问了一句如果有第三起又会怎样?那个任头目阴恻恻地笑着回答说,如果这种事发生第三次,那巡检司所有人都直接送进劳改营不解释。
于是为了大家的利益着想,剩下的人从此就安生多了。魏平发现不少人甚至会互相提醒,目前的生活状况没什么值得抱怨的,千万不要有什么越轨的想法,好好在这里待个两三年,回崖州就可以买房买地了。这帮人每天便在院子里待着,看海汉人指挥着那些百姓不断地修路建房。
当然港口上来了一批新移民的时候,这帮人也会一起站在小院的栅栏后围观,并且打赌这批新移民中会不会有人在码头上就因为不服从指挥被抓进劳改营去。魏平的眼光却是要比这些下属高一些,随着移民一批一批的到来,他的心也在一点一点地往下沉——这里的人口越多,就说明海汉人的力量在越发壮大,而这个地方恢复到大明治下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而巡检司的名头在这个地方根本就没有任何影响力,就魏平他们所能接触到的本地人而言,不管是执勤的民兵还是送饭的普通小工,都是言必称“执委会”,根本没人在意崖州官方对于这个地方是什么样的态度,这也是魏平在崖州其他地方从未见到过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想要利用这些本地人向崖州传递消息也就成了很不实际的想法,如果一定要这么做,想必消息直接传到海汉人耳中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时间到了一个月之后,巡检司这边没有再出任何的岔子,执委会如约给他们发放了一半的“特别办公经费”——当然,这笔钱也是以流通券的形式发放的。他们被告知只有今后离开胜利港的时候,才能将这些流通券兑换成等值的白银。
不过这其实也无足轻重,因为他们在这地方根本没有花钱的必要,衣食住都由海汉人全部负责,至于行,一直被禁锢在院子里也行不到哪里去。而海汉人对外出售的东西就只有盐和玻璃器具,并且就连这两样东西人家也只对商家销售,根本不卖散户——就算他们买了也没法运出去。
鉴于巡检司这帮人表现良好,执委会终于同意给他们多一些活动空间,但仍然将范围限定在了“巡检司周围三十丈距离之内”。至于在这三十丈距离内所能做的事情,基本就只有每天三顿饭的时候自行到一号基地大门外的食堂档口领饭了。
虽然活动范围小得可怜,但巡检司上下都很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甚至连一贯喜欢差遣手下做事的魏平都改了习惯,每天都亲自去排队领取三顿饭,就连早上这顿也是如此。魏平每天都是出来吃完早饭之后,才回到巡检司小院去继续睡个回笼觉。
这当然也是执委会的管理手段之一,让这些人每天能到院子之外的区域转转,与其他人交谈几句,至少能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是这个地方的囚徒。逐渐降低他们的敌意和反抗意识之后,通过各种生活细节对他们进行意识和文化的洗脑就会容易得多。在这方面,已经有罗升东等人的例子在前,执委会相信巡检司的这些人也不会比明军水师能多出几分节操。
这样潜移默化的效果还是有一定的作用,至少魏平本人对海汉人的敌意已经比最初的时候淡化了不少。他发现这些海汉人并没有上位者惯有的那些嘴脸,每个人都显得很平和,与一般百姓也能平等相处,这是大明士绅或者富商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并且这些海汉人对于巡检司这帮外来者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敌意,偶尔甚至会有人问他“在崖州的时候多久能吃到一顿肉”,或是“明人一般会娶几个老婆”之类让他哭笑不得的问题。
对终于有来自广州的客商出现在胜利港这件事,魏平一点也不觉得意外。他知道以海汉人做生意的本事,将玻璃制品和精盐贩运到大陆地区只是时间问题。何况海汉人一直在不断地扩建海边的码头,肯定不会只是为了停靠他们那几艘有限的海船。在这里住的时间长了,魏平也已经慢慢地看出海汉人对于这个地方有很多长远的规划,并不只是打算把这里当作一个落脚点来布置。
规模日益扩大的海港码头只是一方面,魏平注意到海汉人花了很多精力修整从港口到一号基地这段不算太长的道路,用一种灰泥将整个路面铺得十分平整,路旁还栽种了行道树,布置了花坛和座椅。而这还不是全部,在道路两侧,已经有劳工开始在海汉人的指挥之下平整地面,看样子似乎还有什么工程要进行。
巡检司有人认为海汉人这是要搭建民房,安置日益增多的外来移民。但魏平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新到港的移民都会被安排进西边山脚下的一处营地居住数日,然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会被转往别的地方安置,留在胜利港这里的人不多,海汉人并不需要在港口附近大规模修建民房来安置移民。
对海汉人接下来所会进行的工程,魏平认为极有可能是仓库、商铺、饭馆酒楼之类的设施。因为这条道路在胜利港所处的位置极佳,如果今后这里真的成为了一个繁荣的港口,那么大量外来的客商和水手们肯定会需要吃饭、住宿、购物的场所,而从港口到一号基地大门的这一段路无疑就将是整个港区最为繁华的一片区域。而心思较为敏捷的魏平,已经从中嗅到了一丝商机。
魏平琢磨着如果自己的猜测属实,要是能在这地方开个酒楼饭庄之类的铺子,日后肯定不愁没有生意,而海商的钱可比崖州那些穷鬼的钱好赚多了。不过要做这件事,摆在魏平眼前的还有两个必须克服的难题,一是设法落实自己的猜测是否属实,二是如果情况真是如此,那又该怎样说服海汉人允许自己出资在这里经营一门生意。
魏平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看了看正眼巴巴盯着自己的李奈,心里忽然有了一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