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盛世梦 > 第十章 置业走马

第十章 置业走马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就是过年这几天,虽然关门歇业,但上学并未得到休息。就连三十晚上街上一个小孩玩放鞭炮,把手炸伤了,小孩父亲抱来求他治疗。老大三十麻烦郎中,他自己也觉得过意不去,硬是塞了个一两重的小元宝。还有个喝酒过量,醉得人事不醒,只好抬到弘仁堂来找管郎中。管上学扎了几针,很快人就醒了,管上学烧了点药草化在水里,让他喝了,以消除肝中的酒毒。醉汉家里千恩万谢,付了二两重的元宝。

    实际上,弘仁堂店门中间一直开着,他知道乡亲们信任他,有病痛也不顾过年不过年,仍会上门求医的。

    初二那天,秦老三俩口子抱着双胞胎来给上学一家拜年,提了两块腊肉作礼物。小姐弟近四个月了,长得胖嘟嘟的,一逗边咧着嘴笑。管代朋留他们吃晌午,秦老三执意让小姐弟拜上学夫妇为干爹干妈,余成慧这个干婆婆赶忙上街买了两副银饰作见面礼,并买了一段布给干孙子缝制衣服。

    过大年不久,一天下午,一付滑竿抬来一个姓唐的病人,一问是走马岗场上的,管上学有点诧异,问道:

    “走马岗也是官道上一个大镇,难道没有郎中?还要走几十里来石桥铺看?”

    病家道:“有是有,但医术平平,药更是缺,稍为好一点的都没有。”

    这个病人是耳朵背后长了个疱,而且在逐渐长大,病人很害怕。管上学也没有医过。他叫病人稍等等,他查查相关医书,知道了处理的方法。原来是个肉瘤。上学用银针进行麻醉,再用刀划开瘤处皮肤,从根处切除肉瘤,然后缝合创口,再撒上促进创口愈合的药粉,前后半个时辰便结束了。临走,管上学专门问了病家的住址。

    当天晚饭时,管上学谈到治疗肉瘤的事情,特别是提到走马岗药业很薄弱的情况。管代朋立即想到经营药业的机会来了,说道:

    “这个消息很重要,我这一两天去一趟走马岗,仔细看看那边情况,回来再说。”

    第二天,他问清了走马岗逢一四七赶场,明天就逢七,正是赶场天。石桥铺到走马岗三十里,要半天时间。管上学起了个早,打着火把上路了,走到场口,正是赶场高峰,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由重庆城出发,正常情况是一天的路,当晚皆要歇在这里,故生意兴隆,店铺林立,是一个大场,其繁盛丝毫不亚于石桥铺。

    管代朋专门考察了医药方面的情况。他从场头到场尾,再从场尾走到场头,来回走了两遍,共有医馆三处,药铺两处,规模皆很小,即使在今天这样的逢场天,生意都很清淡。管代朋向一位刚看完病,拿着药的老年人打听,结果满口怨言:“我这么个小病,看了三次还看不好!我这三付药,每付才十来味,可要五六十个钱,老实钱不值钱,药才值钱?”

    管代朋专门进了一家药铺问了问价,比石桥铺明显的贵。问他们在哪的进的药,他们说“在白市驿进的”。由此可见,在走马岗经营药业是十分有利可图的。

    管代朋回来说了走马岗的情况,大家分析后认为在走马岗开个大的药铺一定会有较好的收益的。上学还可在逢场天去坐堂行医,扩大影响。

    在一个逢场天,管代朋和管上学父子专门来到走马场,找到那位切了肉瘤的唐姓病人,复诊了一下,贴上了带来的膏药,那人感激得很。上学乘机提出:“我们想在这儿找个大一点的铺面开药店兼医馆,请唐老板帮忙留意一下。”

    唐姓病人:“正好有一处地方。进场口不远,目前还空着,是一座前店后院的房子,原来是做绸缎生意的,因不善经营,蚀了本,关门了,正想把房子卖出去,原主人还在那屋里住着。”

    已过中午时分,管上学邀唐大哥在街上吃了午饭便来到这家铺子前。原是三间宽的铺面,只用了两间,另一间隔成了库房。后面有个院子,正房厢房都有,很不错。

    进到院子找到这屋的主人,问其售价,并不太高,全部才十五两,经唐大哥以熟人的面子减至十二两便成交了。管代朋拿出三两作定金,约定下一场来接房子,写契约,唐大哥作中间人。

    回到石桥铺,大家都很欢喜,决定下一场把房子接过来后就择吉开张。

    管上学将这事对龙沛潇谈了,他对这件事很支持,连说:“做的对,今后我们两家,将重庆府的药业包了。”

    管代朋:“我们是小本经营,只能在场镇做点生意,龙会长家大业大,资金雄厚,在县城、州和府城发展,这是个很切实的谋划。”

    龙沛潇:“是的,我打算把生意做到成都、做到昆明,就是人手不够。”

    管代朋:“何不从涪州再找点本家来?”

    龙沛潇:“人虽然找得着,但有的能力差,有的人虽有能力但又不可靠。既得力又可靠的基本上都用起来了,他们分别在各个分号效力,现在就看舅舅们那边的表兄弟了。”

    提到亲戚,管代朋感慨地说:

    “我们湖广受这么大的灾,人死的死,逃的逃,走的走,天各一方,不晓得怎么样了?更不用说找人来帮忙。”

    很快到正月二十一,走马场的逢场天。管代朋和余成慧,找到了那房子的老板,老板已腾空了房子,写好了正式的契约,管代朋支付了余下的九两银子,签了契约。管代朋找到那位唐大哥,他已经好的差不多了,给他带了张膏药,让他换上。管代朋告诉他支付完了其余的九两银子,接收了房子,他们没有来以前请唐老板帮忙照看一下。估计下个月他们就会搬来开张营业了。

    管代朋带着余成慧又下贵州收购药材,走得并不远,基本上是在重庆府的边缘县份,如桐梓、绥阳、遵义一带,很快就收得一批药材。一天,老俩口正在遵义中心地区的一条街上吃饭,刚坐下来不久,进来两个年轻人,坐在他们邻桌,余成慧觉得有些面熟,总觉得是他们余家屋的人,于是叫管代朋去问他们是不是姓余。管代朋走过去,拱手问道:

    “请问二位小兄弟,是否姓余呀?”

    其中一位道:“在下正是姓余,大叔,听口音好像是我们家乡一带的,但并不相识,不知有何见教?”

    管代朋:“见教,不敢。你们肯定不认识我,但认不认得她呢?”

    管代朋顺手一指。余成慧正望着他俩。

    其中一个喊道:“哎呀!这不是大公屋里的幺姑妈吗?”

    俩兄弟赶忙过来给幺姑妈见礼。

    余成慧:“果然是你们俩个小猴儿!怎么到遵义来了?”

    余成慧一边问,一边向管代朋介绍:

    “这是我二爸屋的两个孙子,大的叫余化龙,小的叫余化蛟,你们俩兄弟快见过管姑爷。”

    俩兄弟拱手:“见过管姑爷。”

    余成慧:“你们晓不晓得衡山家中的情况?”

    余化龙:“我们也是去年夏末初秋逃难出来的,也没有目的,只晓得西边大概没有灾,盲目的跟人流走,边打短工边向西逃,糊里糊涂的就走到了遵义,目前在街上为两家铺子值更看门,勉强饿不着。”

    余成慧:“化龙、化蛟,过来跟姑妈一桌,我有话说。”

    俩兄弟端碗过来,坐下。

    余成慧:“管姑爷本来就是我们管家的姑爷,原是你们成敏姑妈的男人,前几年,你成敏姑妈就病故了。”

    余化龙:“我知道成敏姑妈,我爹也说到过成敏姑妈。”

    余成慧:“去年初秋,我从家乡逃难出来,你原来的姑爷是带病上路,不久便死在路上,埋了他,我继续往西逃。在途中遇险,是现在这个管姑爷一家救了我。经人说合,我们就在一起过了。”

    余化龙:“恭喜姑妈,有了新的归宿。”

    余成慧:“我们现在在重庆做生意,生活还过得去。姑妈想跟你俩兄弟商量件事,愿不愿跟姑爷姑妈到重庆府做事?”

    余化龙:“怎么不愿意?十分愿意,重庆府是个大地方,肯定比遵义好。更何况有姑妈姑爷照应,我们愿跟姑爷姑妈去。”

    管代朋:“我们的药材也收得差不多了,明天我就要到骡马店顾骡马运药材回重庆,搞得快后天早晨就动身了,到重庆要走三四天呢!”

    余成慧:“你们吃完了就跟我们到我们住的地方去看一下,明天晚上到我们那儿去听准信。因此,你们回去后,明天下午就把值更的事辞了,把帐结好,东西收拾好。”

    兄弟俩:“是!姑妈。”

    饭后,他们与管代朋、余成慧一道来到管代朋住的地方,知道了客栈的位置,便回去了。

    当晚管代朋与余成慧商量怎样安排这两兄弟的事。

    管代朋:“关于他两兄弟的安排,我有两个打算:一是叫化龙顶替上可,去守龙会长的仓库,化蛟到龙兴药业作伙计,上可来走马,与我们一道经营药材生意,主要从事外出采购药材,你今后就不要出去了,只守店就够你忙的了,陈冬梅仍留在石桥铺,一来照顾娃儿,娃儿要在那里读书,二来春红一天一天肚子大了,屋里也需要人照顾。”

    余成慧:“你的第二个打算呢?”

    管代朋:“第二个打算,上可的事不动,让余化龙去龙兴药业当伙计,让化蛟来走马岗,与我一道进药材。”

    余成慧想了想,认为第二种打算好些:

    “龙兴药业已离不开上可,对上可也很好,薪酬已不错,更何况两个娃儿还要在人家那儿读书,媳妇也在那里,两兄弟也有个照应,化龙毕竟岁数大一点,独立处事能力也强些,到龙兴药业也能尽快熟悉经商事务。老二化蛟经历少一点,嫩一点,跟着你一道跑药材,既可照顾你,又可学习经商,成为经商的人才。”

    管代朋:“还是你考虑得周到些。与上学、上可商量后再告诉他们。到重庆后,他们先住在走马,你也暂时留在那里,作开业的准备。我去石桥铺商量定了,再来接化龙过去,你看如何?”

    余成慧:“要得,就这样办。”

    第二天,管代朋顺利的解决了药材的运输问题,当晚余氏兄弟问明情况后,即回去作第二天早上动身的准备。

    翌日晨,一队驮着药材的骡马已行进在遵义到重庆的官道上。

    路上,余成慧将他们由衡山出来,到重庆的经过说了一遍,他兄弟俩才知道已有两位表兄弟在重庆做事。俩兄弟也讲了自己逃难的事,由于他们只略为识点字,没有学问,没有技艺,只有一身力气,好在均未成家,孑然一身,打点短工便可敷口度日。老大余化龙二十三岁,老二余化蛟二十一岁,比上学还长月份。

    余成慧:“化龙,好像听说过你爹给你说了个媳妇,怎么没跟你一路出来?”

    余化龙:“姑妈,是的。我们走时,她也想跟我逃出来,但他爹不准,说门都没有过,怎么随便跟着去,两家的面子要紧,门风是大啊!大半年了,不知怎么样了?死的人太多,逃出来的人也多,我两兄弟走的时候,村里几乎没有什么人啦!”

    余成慧:“嘿!说了半天,怎么没听你们提你们爹妈呢?”

    化蛟:“还说呢!大家劝他们走,他们硬不走,说:我这把老骨头,丢在自己屋里总比丢在荒山野岭好,在屋,我还有口棺材,在外面不知遭那条野狗啃,多着孽啊!现在怎么样,真的说不清楚,十有*都不在世了,不是饿死便是病死了。”

    余成慧:“哎!我那哥哥嫂嫂也太守旧了。”

    到了第五天,他们一行回到走马岗,把药材卸了,堆好。

    第二天余成慧张罗买木材,请木匠做货架,他兄弟俩在旁边帮忙。

    管代朋一人去了石桥铺,正好吃中饭,陈冬梅带着饭菜换来了上可,管代朋讲了遇见余氏兄弟的事,并讲了他们老俩口的打算,最后说道:

    “这件事尚未定论,看你们的意见,尤其是上可的意见。”

    管上可:“我觉得目前龙会长已经很相信我了,再干下去还有可能升三掌??,或派出到外面的分号任掌??,一家大小团团圆圆的,我同意爹的安排。”

    管上学听后,总觉得大哥有小富即安的思想,没有自己打拼天下的雄心壮志。这也难怪,他十几岁就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惯了,能有温饱就满足了。哎!人各有志,不能勉强,于是没有说什么,只表示同意爹的安排。

    第二天,管上学与管代朋找到龙会长,管代朋讲到遇见的表侄余氏兄弟的事,决定把见识多些的余化龙推荐给龙兴药业。

    龙沛潇很高兴,连说:“要,要,要,明天大叔就把余化龙带来。”

    第二天,管代朋将余化龙带到龙沛潇面前,龙沛潇一看,是一个十分有精神的小伙子,很有好感。便问道:

    “余化龙,你好多岁啦,读过书吗,会?吗?”

    余化龙:“回龙会长的话,我二十三岁啦,读过几年书,能写会箕。”

    龙沛潇:“很好!就在龙兴药业干吧。”

    余化龙:“谢谢龙会长,我一定好好干。”

    大掌??叫一个伙计带余化龙去安排住处。然后管代朋带他先去见了表哥管上可,又到弘仁堂去见了表弟管上学,然后回龙兴药业??房等安排工作。

    大掌??:“余化龙,我与二老爷商量,准备派你跟随二掌??,担任贵州省药材的采购。”

    余化龙:“谢谢龙大掌??的安排,好好向大掌??和二掌??学,一定把采购工作做好,不对的地方请大掌??指点。”

    大掌??:“不用谢,这是我份内的事。化龙,干采购并不难,只要尽心竭力,细心谨慎就行。我们药业的总管二老爷龙会长,待人谦和礼让,只要你干得好,他会不断提拔你的。”

    余化龙:“大掌??教导得是,谢谢大掌??关照。”

    整个工作并不很重,外出采购之余,他经常到库房帮上可表哥的忙,有时也到弘仁堂帮点小忙,很得大家的喜欢。

    走马岗那边货??做好,一切准备亭当,抽了个逢场天,开业了。龙会长也来祝贺,场上的一些商家也跟着来祝贺。管上学特请石桥铺的杜老板复制了一块“弘仁堂”的门匾挂在门额上,上学也在这里坐堂行医。

    龙沛潇以重庆市商会副会长的身份,率管代朋、管上学父子专门拜会了走马岗商会会长王某,请他多多关照。王会长见管氏父子来头不小,也对弘仁堂分号礼让三分。加之管上学每旬有三天在此坐堂,妙手回春,唐大哥经常来店看看,以自己的例子现身说法,影响迅速扩大。同时药铺的药材品种众多,价格合理,因此,附近一带药铺都在此进药,由此走马岗的弘仁堂不仅很快站住脚,而且迅速打开了局面。销售额日渐增加。管代朋将东厢房三间打通,而与门面通连起来,形成了有六个大房间的格局,除留一间作医馆,其他五间皆作陈列药材之用,供买家选购。他每间做了靠壁的大架子,中间留着过道,将各种药品按类分格存放,标上药名、价钱,让买主十分方便,一目了然。每间屋都有木格窗户通风。他还专门定制辆两轮小拖车,供出货用,十分方便。

    正房三间,老俩口住东间,西间留予上学,逢场天的头天他要赶来开业,需住在这里。西厢房一间为余化蛟住房,另两件作库房。

    一次管代朋、余化蛟去贵州采购药材,在桐梓收购了一批杜仲,听到当地人说,附近绥阳县的人种杜仲的不少,决定去一趟绥阳。走了两天才到绥阳县城。在城里药市上打听到真正产杜仲的地方在京竹里高滩沟一带,还有五十里山路才到得了。翌日又走了半天,才到了高滩沟。高滩沟是一个宽平的山谷,并没有什么杜仲,一问种杜仲的还要再往山里头走,又走了十来里,到了上坪村,一看,漫山遍野都长满了杜仲和枳柑。

    当晚找到一张姓大户家借宿。第二天收购了几百斤各种药材。

    这时管代朋突然有了个新的想法,何不在此设个收购点,请张家大户代为收购,他付以一定的酬金。说干就干,当即与张大户商量,张大户感到举手之劳,又落得有收益。何乐而不为呢?当即答应。他叫当地人赶着骡马运到桐梓,再运回重庆,虽然运费增加了点,但收购价低,反而大有赚头。

    以后在杜仲收获季节,管代朋、余化蛟一行常来京竹里高滩沟,上坪村,与村中药农混的很熟。尤其是张姓大户处的极好。这为以后明末天下大乱全家避乱到上坪村打下了基础。

    这年八月,春红生了长子世选,大排行是老二。

    时间又过了二年,管代朋在走马的药业,经营得有声有色。年关前,管代朋与余成慧去石桥铺看春红又生的二儿子世臣,踩滑了一个小石子,将脚扭了,余成慧在附近找了付滑竿,抬到了石桥铺。管上学立即用银针止痛,用手将脚复位,在石桥铺休息了十多天。于是他感到自己老了,想到药铺的接班人问题。他与上学说道:

    “年岁不饶人啦,不服老不行,走马岗的药铺怕要交给你大哥上可啦!”

    管上学:“爹,上次谈开业的事,我就有这个想法,只是大哥不想去,所以我没有谈。这次不能再耽误了,他历练了几年,已熟悉药材,更主要是他应有自己的产业,作兄弟再怎么帮,只能帮一时,不能帮一世,路,还得他自己走。”

    管代朋:“上学说的对,哪能帮人帮一辈子,自己不创业的?说穿了你做的再好,再久,都是为别人做。应有自己的长远打算,否则你老了,做不动了,谁养活你?”

    于是管代朋叫余成慧去把上可替回来,他们父子二人推心置腹地谈一谈。

    一会管上可来了,管代朋十分严肃地说:

    “上可,爹看来是真老了,快不中用了。”

    管上可:“哪的哟,爹还健壮的很!”

    管代朋:“上可,爹找你来想给你们两个商量件事,你在龙家已干了四年了,没出任何事故和霉烂现象,算是对得起龙家了。现在我想把走马场的药铺交给你,让你去经营,余化蛟仍协助你,作你的助手,趁我还能动,带你一段时间,你就可以自己单独干了。经过这几年的药材仓库管理,对药材你已很熟悉了,上可你应该为自己创立家业了!不能一辈子寄人篱下,为人佣工,那绝不是长久之计。”

    管上学:“哥,我们刚来时,我们什么都没有,只得靠龙家我们才立住了脚,逐渐有了我们自己的产业,既有医馆,又有药铺。诚然,我们从内心感激龙会长一家,但这种感激不能以放弃自己创业和发展,为他做一辈子为代价。现在我们有一定基础,有自己创业的条件了,就应当机立断,走自己的路。其实龙会长是通情达理的人,如果你离开龙家,代替爹爹经营走马岗的药铺他是能够理解的。”

    管上可:“爹,上学,我听懂了,爹和弟弟都是为我好,让我立业发展,我也是愿意的,只是龙家那边。”

    管代朋:“这好办,龙家那边我去说。我同意上学说的,龙会长是通情达理的人,我想他能理解这件事,成全这件事的。”

    管上可:“好!我听爹爹的,接手走马岗药铺,你看具体怎么安排吧!”

    管代朋:“等我给龙会长说好,你办了交割,你和冬梅就搬上去,我也上去带你,你先与余化蛟跑外地进药材,弄熟门路,屋里我顶着。冬梅可管库房。世嘉已快十六岁,是跟他二爸学医,当个女郎中,或是学药材,帮你经营,世衡仍在这儿读书。你妈就留在下边管家务。”

    中午,大家在一起吃饭时,就把这件事定下来。管代朋拄着棍子去了龙家,谈了自己受伤,希望上可去接受走马的药铺。龙沛潇很理解,连说:

    “子承父业,天经地义,我理解,我支持。凡是从我龙家屋出去的人,只要干正事,干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百姓的事,我都全力支持,并支持到底。大兄弟的库房管理可让余化龙接替。二三年了,余化龙是个既能干又可靠的人,而且经常去仓库帮忙,对库房业务已基本了解了。最近就叫他们把交替手续办了。”

    管上可带着陈冬梅跟着管代朋来到走马岗,管上可接手管理,进货出货。陈冬梅也学进货出货和库房管理,很快便熟悉了。管代朋的脚也好了,于是让余化蛟在屋里照看,他带着管上可专门去贵州采购药材,几次去上坪村采购杜仲、枳壳。上可本出身农家,对农村山川土地、树木、房舍有一种天然的眷念之情,尤其与张大户一家相处得很好,每次来,他都要去杜仲林、枳柑林转转,表现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几次下来,他对药材采购这一套很快就熟悉了。以后就是他和余化蛟一道了,管代朋一般不再外出了。

    管世嘉执意想当女郎中,硬要跟幺爸学医,他就留在石桥铺弘仁堂,由于她已有一定的药学基础,经常代幺婶司药,她决心从司药中学习药理做起,他特别注意听幺爸给病人分析病情,先了解了病情,再看看幺爸开什么药,每味药在多大剂量。她专门订了个日记本子,记录那种病用那种药,多大剂量,没完全懂的,就问幺爸,一两个月下来,她已记了几大本了。当管上学得知她在作自己的医疗日记时,每天就要析查她的日记,进行讲解,未记恰当的,就进行修改,几个月下来,一般常见病,世嘉都能*不离十的说出症状和治疗方法。

    最重要得是“脉经”,传统中医的四诊法:望、闻、问、切,前三种都容易学,难的是切脉,通过脉相辩病理,这首要要学习“脉”经。而最难学的也是《脉经》。管上学先让她看最简单的《脉经精要》之类的书,让她边读边问,她边答,逐渐从理论上了解脉相、脉理。然后进行实际操作。首先是要掌握正常人的脉相,全家人都成了她的实习对象,然后谈感觉。不同正常人的脉相也是有差别的,上学再摸,谈感觉,再让世嘉摸,这样让世嘉正确掌握不同正常人的脉相。先是大约的理解,后是比较细微的理解,最后是很细微的理解,这是基本功,上学让世嘉学了三个月。

    然后对一般小毛病的脉相变化,管上学对比较熟悉的病人先要声明他在带徒弟,要摸两三次脉,多花点时间,一般都理解,都同意,也乐于听听郎中讲自己的脉相。他先让世嘉摸,谈看法,然后自己摸,谈自己的看法,指出没准确反映脉相的地方,让世嘉再摸,再找感觉,然后上学说出病情和治疗办法。

    在世嘉对基本病理脉相初步掌握后,逐渐让她谈出病情和治理办法。这下前几个月的日记发挥作用,她年轻,记性好,无杂事,心无旁骛,加上肯学、肯问、肯专,所以进步非常快。逐渐的试着对一般病独立开处方。开始,管上学还要审阅、修改,慢慢的修改就越来越少,最后,没有什么修改了。经她治好的常见病的越来越多,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掌握了医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后,上学有意指引她向治女人之病方向发展。同样从女人的常见病入手,渐渐伸向妇人病的疑难杂症。三年时间,常见病治理花了一年,妇女常见病学习半年,对妇女疑难杂症的学习却花了一年半的时间。

    三年满了,世嘉还想留在石桥铺继续学,管上学反而撵她回走马自己医馆中坐堂。

    管上学:“老跟着,你就有依赖思想,独立坐堂,你自己处理病人,你才会成长为真正的郎中,更何况,每十天我还会去一两次,仍然可带你。”

    在一个逢场天的前一天,俩叔侄赶到走马岗,第二天赶场天,看病的人多,管上学坐在侧边,世嘉有靠山,也学着幺爸的样子,不急不慢的为病家分析病情,谈自己的处方,一场结束,看了二十来位病人,上学说道:

    “没有明显的差错,可以坐堂行医。”

    有幺爸这句话,世嘉对自己更有信心了。不是赶场天,病人一般只十几个人,她都一一作了记录,等逢场天的头一天,上学来了,她拿出记录,一一进行汇报,听取幺爸的点评。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只是用药的剂量上偏少,这是种比较保守的疗法,不容易出问题,上学看出来了,但并未指出,因为刚行医的人都会这样,随着经验的积累,医术的精进,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就没有了。

    因为她是女郎中,妇女找她看病的越来越多。世嘉在妇人之病上是下了很大功夫的,由于实践的机会多,她的知识和经验也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管上学怕她胆子小,没有教她针灸,但她刻苦学习,先看书,然后在自己身上扎,找感觉,有次自己扎了,使一只脚伸不直了,管上学看到后问大嫂,才知道她在自学针灸。上学马上用银针给她把腿治好,专门在这里留了二天为她讲人体穴位、讲经络、并指导她在自己身上找感觉,就在这样连续一个月赶场天都教她,陈冬梅为了自己的女儿学好针灸,经常叫她在自己身上扎,谈自己的感觉,上可在家时也让世嘉在自己身上作实验。实践出真知,世嘉在三个月后,终于熟练的掌握扎银针的技术。管上学特别进城为她买回一套上乘的针灸针,送给她。连上学都没有想到,侄女世嘉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