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光 绪 (下)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几年之后,光绪再次看到了那张熟悉却又变得陌生的面孔。
比起最后一次见面,李国勇瘦了,人也黑了些,但精神出奇的好,也许这是因为取得了全国胜利的原因吧。他的嘴唇上刮得干干净净,和中国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毁”的观念大不相同。多见不见,当年的那个小侍卫,现如今的帝国元首身上多了种迫人的气势,让光绪总觉得有些不太自然。
“皇上,很久没有见了。”李国勇竟然按着过去的称呼叫着光绪“皇上”。
这时候光绪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对这个曾经出卖自己的人没有一点的怨恨,他笑了笑:“现在不该你叫我皇上,而该我叫你皇上了。”
李国勇也笑了,他拉着光绪坐了下来,给他端来了杯茶:“中国没有皇上了,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了。不过我叫你皇上还当真叫得顺口了,现在忽然见面,我还真不知道叫你什么好了。”
“就叫我载湉吧。”光绪不以为意地端起了茶水喝了一口,微微皱了下眉头。
李国勇看出了他的心思:“这茶的确不怎么样,和皇宫里的没得比,可我也没办法,一个月就这么点招待费用,用光就拉倒,有的时候还得我自己从家里拿钱出来贴补。”
光绪有些惊讶地说道:“掌握着整个中国,一声令下就能让成千上万人头落地的最高掌权者,竟然在用钱上也不能自主?”
“我这就叫做作茧自缚。”李国勇苦笑道:“规矩是我定的,我就得带头遵守,不然上行下效,那将来可不太好收拾,也怪我们家底太薄,能省的地方就尽量省着用吧!”
两个人一问一答,就象两个再普通不过的朋友,在唠叨着家常。
光绪一边说着话,一边打量着李国勇室内的布置,说实话,这间办公室虽然整齐,光线也好,不过和自己住的皇宫里比起来,只怕一个稍微有点权势的太监住的地方都比这好上不知道多少倍。堂堂一国“皇帝”,住的地方竟然如此简朴,那么他拼死拼活打下了万里江山,又是为的什么?
李国勇看着光绪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他也没有解释,反正解释了光绪也未必会明白,他说道:“现在大清没了,北京我看你也一时半会回不去了,不知道你有什么打算没有?”
“我为阶下囚,你为胜利者,我的生死全部操纵在你的手里,何去何从你安排吧,我听天由命。”光绪淡淡地道。
李国勇笑了:“放心,我不会杀你的,相反,我们将来要向你请教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治理国家和其它地方我们的经验都还很不足,不光是对于你,清朝其他有才干的官员,我们也都会不遗余力地启用的!”
光绪不置可否地微微摇了摇头,说得漂亮而已。出生于帝王世家的他,比谁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刚打下江山为了安抚前朝的民心士子之心当然会这么说,但随着时间地推移,前朝的痕迹势必要被当权者所抹去的,比如毫无政治野心的李后主李煜,只想以诗酒来结束残生,却一样也没有被赵匡胤所放过。
有的时候,那些平民老百姓,真的比皇帝好啊,改朝换代了,最好给他们换个瓠子,仅此而已,而亡国皇帝,那是免不了悲惨命运的。
看着变得意志消沉,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光绪,李国勇心里也叹息了声,光绪想的什么,他能猜得清清楚楚,但自己还真的不想杀他。
初次亲政的光绪,在对外战争中的表现还是非常坚决的,他不仅“请停颐和园工程以充军费”,在对日问题上又指出“南洋各海口均至关重要,台湾又孤悬海外,日本必为垂涎,命令各督抚预为筹备,勿稍大意。”
当李鸿章乞求英国领事转请英外交部派舰队赴日“勒令撤兵一节”,光绪发出旨意:“倭人肇衅,挟制朝鲜,倘致势难收束,中朝自应大张挞伐,不宜借助他邦,至异日别生枝节”。并告诫李鸿章,这种“示弱于人”的做法,易生后患。在这一点上,光绪也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民族气节。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前夕,光绪欲“留京以镇人心之意”,却终于被慈禧挟其逃往西安,这点也让李国勇颇为欣赏。
作为一个年轻的,想要有所作为君主,光绪以社稷为重,推行变法,不轻易退缩妥协,以求自保;反而在关键时刻,为了变法信念,置生死安危于度外,这已经超出了一位傀儡帝王的行为价值选择,即使从人格上看也是值得称道的。变法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却给长久封闭的中国带来了一些西方的先进思想、理论和技术。
他的失败在于,他虽然有雄心壮志,却没有一个王者应有的智慧,一个掌权者应有的魄力和能力,加上头上还有一个最擅于玩弄阴谋权势的女人,光绪可以说是典型的生不逢时。
想到这里,李国勇说道:“我说的这些,也许你现在还不相信,我可以给你时间,多在新生的帝国里看看,多转转,用不了多少时候,你就会发现,现在中国的走势正是当初你梦寐以求,却没有做到的。”
光绪想的却是心中的另外一个疑问:“这些时间都会证明一切的,我问你个问题,我想知道真实的答案。”
“问吧,我尽量把我知道的告诉你。”李国勇说道。
光绪直视着可以操纵他生死的李国勇:“告诉我,当时为什么要出卖我,抓捕维新党人?你以后的举动,不管从哪一方面看,都是按照维新的道路走的。”
李国勇笑了,想了想说道:“那时候的情况,维新变法已经注定要失败了,就算我不出卖你,不抓那些人,也一样有人会去做的;我要不那么做,也许我的结局会和你一样。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为了中华的强大,我不在乎名誉,不在乎别人怎么骂我,我不在乎一切,阻碍中国进步的人和事,我都可以毫不犹豫的一脚踢开!”
象是有点懂了,又象是没有听明白,光绪仔细品味着李国勇话里的意思.
“其实我不杀你,不是为了什么笼络人心,而是因为你做的事,说的话。”李国勇站起来说道:“‘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就凭这这句话我就永远不会杀你,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人,都值得我尊敬。好好的在南京看看吧,看看中国的变化,看看中国和你的大清究竟有什么样的不同,看着中国怎么走向强大的道路吧。”
几年之后,光绪再次看到了那张熟悉却又变得陌生的面孔。
比起最后一次见面,李国勇瘦了,人也黑了些,但精神出奇的好,也许这是因为取得了全国胜利的原因吧。他的嘴唇上刮得干干净净,和中国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毁”的观念大不相同。多见不见,当年的那个小侍卫,现如今的帝国元首身上多了种迫人的气势,让光绪总觉得有些不太自然。
“皇上,很久没有见了。”李国勇竟然按着过去的称呼叫着光绪“皇上”。
这时候光绪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对这个曾经出卖自己的人没有一点的怨恨,他笑了笑:“现在不该你叫我皇上,而该我叫你皇上了。”
李国勇也笑了,他拉着光绪坐了下来,给他端来了杯茶:“中国没有皇上了,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了。不过我叫你皇上还当真叫得顺口了,现在忽然见面,我还真不知道叫你什么好了。”
“就叫我载湉吧。”光绪不以为意地端起了茶水喝了一口,微微皱了下眉头。
李国勇看出了他的心思:“这茶的确不怎么样,和皇宫里的没得比,可我也没办法,一个月就这么点招待费用,用光就拉倒,有的时候还得我自己从家里拿钱出来贴补。”
光绪有些惊讶地说道:“掌握着整个中国,一声令下就能让成千上万人头落地的最高掌权者,竟然在用钱上也不能自主?”
“我这就叫做作茧自缚。”李国勇苦笑道:“规矩是我定的,我就得带头遵守,不然上行下效,那将来可不太好收拾,也怪我们家底太薄,能省的地方就尽量省着用吧!”
两个人一问一答,就象两个再普通不过的朋友,在唠叨着家常。
光绪一边说着话,一边打量着李国勇室内的布置,说实话,这间办公室虽然整齐,光线也好,不过和自己住的皇宫里比起来,只怕一个稍微有点权势的太监住的地方都比这好上不知道多少倍。堂堂一国“皇帝”,住的地方竟然如此简朴,那么他拼死拼活打下了万里江山,又是为的什么?
李国勇看着光绪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他也没有解释,反正解释了光绪也未必会明白,他说道:“现在大清没了,北京我看你也一时半会回不去了,不知道你有什么打算没有?”
“我为阶下囚,你为胜利者,我的生死全部操纵在你的手里,何去何从你安排吧,我听天由命。”光绪淡淡地道。
李国勇笑了:“放心,我不会杀你的,相反,我们将来要向你请教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治理国家和其它地方我们的经验都还很不足,不光是对于你,清朝其他有才干的官员,我们也都会不遗余力地启用的!”
光绪不置可否地微微摇了摇头,说得漂亮而已。出生于帝王世家的他,比谁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刚打下江山为了安抚前朝的民心士子之心当然会这么说,但随着时间地推移,前朝的痕迹势必要被当权者所抹去的,比如毫无政治野心的李后主李煜,只想以诗酒来结束残生,却一样也没有被赵匡胤所放过。
有的时候,那些平民老百姓,真的比皇帝好啊,改朝换代了,最好给他们换个瓠子,仅此而已,而亡国皇帝,那是免不了悲惨命运的。
看着变得意志消沉,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光绪,李国勇心里也叹息了声,光绪想的什么,他能猜得清清楚楚,但自己还真的不想杀他。
初次亲政的光绪,在对外战争中的表现还是非常坚决的,他不仅“请停颐和园工程以充军费”,在对日问题上又指出“南洋各海口均至关重要,台湾又孤悬海外,日本必为垂涎,命令各督抚预为筹备,勿稍大意。”
当李鸿章乞求英国领事转请英外交部派舰队赴日“勒令撤兵一节”,光绪发出旨意:“倭人肇衅,挟制朝鲜,倘致势难收束,中朝自应大张挞伐,不宜借助他邦,至异日别生枝节”。并告诫李鸿章,这种“示弱于人”的做法,易生后患。在这一点上,光绪也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民族气节。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前夕,光绪欲“留京以镇人心之意”,却终于被慈禧挟其逃往西安,这点也让李国勇颇为欣赏。
作为一个年轻的,想要有所作为君主,光绪以社稷为重,推行变法,不轻易退缩妥协,以求自保;反而在关键时刻,为了变法信念,置生死安危于度外,这已经超出了一位傀儡帝王的行为价值选择,即使从人格上看也是值得称道的。变法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却给长久封闭的中国带来了一些西方的先进思想、理论和技术。
他的失败在于,他虽然有雄心壮志,却没有一个王者应有的智慧,一个掌权者应有的魄力和能力,加上头上还有一个最擅于玩弄阴谋权势的女人,光绪可以说是典型的生不逢时。
想到这里,李国勇说道:“我说的这些,也许你现在还不相信,我可以给你时间,多在新生的帝国里看看,多转转,用不了多少时候,你就会发现,现在中国的走势正是当初你梦寐以求,却没有做到的。”
光绪想的却是心中的另外一个疑问:“这些时间都会证明一切的,我问你个问题,我想知道真实的答案。”
“问吧,我尽量把我知道的告诉你。”李国勇说道。
光绪直视着可以操纵他生死的李国勇:“告诉我,当时为什么要出卖我,抓捕维新党人?你以后的举动,不管从哪一方面看,都是按照维新的道路走的。”
李国勇笑了,想了想说道:“那时候的情况,维新变法已经注定要失败了,就算我不出卖你,不抓那些人,也一样有人会去做的;我要不那么做,也许我的结局会和你一样。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为了中华的强大,我不在乎名誉,不在乎别人怎么骂我,我不在乎一切,阻碍中国进步的人和事,我都可以毫不犹豫的一脚踢开!”
象是有点懂了,又象是没有听明白,光绪仔细品味着李国勇话里的意思.
“其实我不杀你,不是为了什么笼络人心,而是因为你做的事,说的话。”李国勇站起来说道:“‘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就凭这这句话我就永远不会杀你,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人,都值得我尊敬。好好的在南京看看吧,看看中国的变化,看看中国和你的大清究竟有什么样的不同,看着中国怎么走向强大的道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