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七章 董扶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刘鑫一拍脑袋,终于想起来了董扶这个名字是从哪里听说过的,这不是劝说刘焉选择在益州为州牧的人吗?
在公元188年时,刘焉因为目睹汉灵帝朝纲混乱、王室衰微,于是向汉灵帝建议说:“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
这句话的本意简单来说,就是希望汉灵帝能够恢复州牧制度,而汉灵帝也同意了刘焉的建议,开始任命一些汉室宗亲为州牧,比如刘表,刘焉等人。
而刘焉作为州牧制度的发起人,刘焉本人一开始是自请成为交州牧,实际上就是意欲借此躲避乱世,找一个偏僻的地方当他的土地主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那人自然就是董扶了。
当时还是太常(负责国家祭祀的官职)的刘焉,与作为侍中的董扶算是同事关系,所以董扶和刘焉也算是朋友,而董扶这人除了是当时比较出名的文士外、还是一名谶纬家。
所谓的谶纬家,就是专门研究谶纬之学的。
谶纬是华夏古代汉族民间的神学预言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纬之书除了其中包含的迷信成分外,还含有某些古代自然科学知识,类似于民间简化版本的《周易》。
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后来在民间发展在庙宇或道观裹求神问卜,渐渐地更加简化为求签,没错,就是现在道观寺庙中的那种,一个字条上写着大吉,小吉之类,还附带着一首诗之类的那种,因此谶到了现在就被称为签了。
而在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谶言便是“*******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之类的。
而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可以理解一种二次创作的同人书籍,被汉光武帝刘秀之后的人称为“内学”,而原本的经典反被称为“外学”。
谶纬之学虽然听起来非常玄乎,属于封建迷信的范畴,而且与原本的儒学有着相左之处,但是谶纬之学在汉哀帝、汉平帝一直到东汉末年,在历代帝王的提倡和支持下,加之一些意志不坚定,或者说是趋炎附势的大儒的附和,盛行于世,成为了官方的统治思想,所以董扶才能接着谶纬之学而成为侍中,而且还小有名气。
而当时的董扶就找到了刘焉,只用了一句话就说服了刘焉放弃出任交州牧,转而成为了益州牧,而那句话便是“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当然了,这句话到了后来的确是应验了,董卓在几年之后祸乱洛阳,而益州也的确出现了一名天子,不过这个天子不是刘焉,而是刘备了。
不过在历史上,刘焉还真有相信董扶之言,准备称帝的记载。
在公元191年,刘焉重新制作自己所乘舆车重千余(此车是王室成员专用的制式马车,有相应的规格,刘焉这是逾越了他所应该配备的规格),欲称帝,这时荆州牧刘表上言朝廷,称刘焉似乎有子夏在西河说圣人论的迹象(孔子弟子子夏在西河教育学生时,被其他人误认为孔子,这里就指代刘焉想要谋反称帝)。
刘鑫想到这儿,也总算明白这董扶为什么如此敬畏自己了,原来这董扶说到底是一名谶纬家,说白了也是信奉鬼神之说的,所以自己这个“仙师”说白了还是董扶的同行了,而且在“江湖地位”上刘鑫还比董扶要高。
不过刘鑫对于这个董扶还是很有兴趣的,毕竟董扶这人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就连现在已经是刘鑫手下的秦宓,也曾经称颂过董扶这人能言善辩,学识惊人,由此可见这董扶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董扶本来就是益州广汉绵竹人,也就是秦宓的老乡,在益州也是声名颇高,尤其是在文士圈子中,如今益州数得上名号的文士可都是董扶的老相识,而刘焉入主益州之后,也是在董扶的帮助下拉起来了一套领导班子,许多的益州名士,如任安、王商、陈实、祝龟,就是在董扶的推荐下加入刘焉阵营的。
虽然这些益州名士听起来不熟悉,但是既然能够称为名士,说明这些人都是有能力的,而且在益州也是有着一定地位的,要不是历史上的益州一直处于打酱油的状态,这些名士也能在三国这个大时代留下自己的身影吧。
而刘鑫现在差的是什么,差的就是这些益州本地名士的支持,要知道刘鑫手下虽然人才济济,但是大都为“外地人”,或者干脆是被自己提前召唤过来的“穿越者”,这对于刘鑫掌控整个益州不是什么好消息,毕竟本地人管本地人才方便,所以刘鑫也在谋划着怎样找到一批本地名士来帮助自己,但是一直苦于没有推荐人,刘鑫和苏佳都没有什么好办法。
像这种地方的文士圈子,想要进入都是需要一个合适的推荐人,否则就算你是益州州牧,这些文士也是不会给你任何面子的。
不过现在好了,刘鑫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推荐人,那就是董扶了。
毫无疑问,在益州文士圈子中有地位,而且还对自己有着蜜汁敬畏的董扶,绝对适合成为自己的举荐人,到时候等刘鑫真的成为益州牧或是益州刺史时,刘鑫就可以放心的去招揽那些益州本地的名士,到时候刘鑫掌控整个益州的计划就会顺利许多了。
所以,刘鑫一脸微笑的来到了董扶面前,笑着对董扶说道:“董先生,我听说你是如今大汉鼎鼎有名的谶纬学家,精通谶纬之学,不知道董先生对于益州有何见解了。”
董扶听到刘鑫提到了益州,眼中精光一闪,有些惊讶的看着刘鑫,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小老儿怎敢在刘仙师面前卖弄什么谶纬之学,至于我对于益州的看法,刘仙师应该也已经猜到了吧。”
刘鑫呵呵一笑,董扶的神态动作都没有躲过自己的眼睛。
刘鑫也不直面回答董扶的问题,反而是无头无尾的说道:“董先生谦虚了,我打算在此之后出仕益州,董先生觉得我的决定怎么样呢。”
董扶眼中精光更甚。
刘鑫一拍脑袋,终于想起来了董扶这个名字是从哪里听说过的,这不是劝说刘焉选择在益州为州牧的人吗?
在公元188年时,刘焉因为目睹汉灵帝朝纲混乱、王室衰微,于是向汉灵帝建议说:“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
这句话的本意简单来说,就是希望汉灵帝能够恢复州牧制度,而汉灵帝也同意了刘焉的建议,开始任命一些汉室宗亲为州牧,比如刘表,刘焉等人。
而刘焉作为州牧制度的发起人,刘焉本人一开始是自请成为交州牧,实际上就是意欲借此躲避乱世,找一个偏僻的地方当他的土地主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那人自然就是董扶了。
当时还是太常(负责国家祭祀的官职)的刘焉,与作为侍中的董扶算是同事关系,所以董扶和刘焉也算是朋友,而董扶这人除了是当时比较出名的文士外、还是一名谶纬家。
所谓的谶纬家,就是专门研究谶纬之学的。
谶纬是华夏古代汉族民间的神学预言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纬之书除了其中包含的迷信成分外,还含有某些古代自然科学知识,类似于民间简化版本的《周易》。
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后来在民间发展在庙宇或道观裹求神问卜,渐渐地更加简化为求签,没错,就是现在道观寺庙中的那种,一个字条上写着大吉,小吉之类,还附带着一首诗之类的那种,因此谶到了现在就被称为签了。
而在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谶言便是“*******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之类的。
而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可以理解一种二次创作的同人书籍,被汉光武帝刘秀之后的人称为“内学”,而原本的经典反被称为“外学”。
谶纬之学虽然听起来非常玄乎,属于封建迷信的范畴,而且与原本的儒学有着相左之处,但是谶纬之学在汉哀帝、汉平帝一直到东汉末年,在历代帝王的提倡和支持下,加之一些意志不坚定,或者说是趋炎附势的大儒的附和,盛行于世,成为了官方的统治思想,所以董扶才能接着谶纬之学而成为侍中,而且还小有名气。
而当时的董扶就找到了刘焉,只用了一句话就说服了刘焉放弃出任交州牧,转而成为了益州牧,而那句话便是“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当然了,这句话到了后来的确是应验了,董卓在几年之后祸乱洛阳,而益州也的确出现了一名天子,不过这个天子不是刘焉,而是刘备了。
不过在历史上,刘焉还真有相信董扶之言,准备称帝的记载。
在公元191年,刘焉重新制作自己所乘舆车重千余(此车是王室成员专用的制式马车,有相应的规格,刘焉这是逾越了他所应该配备的规格),欲称帝,这时荆州牧刘表上言朝廷,称刘焉似乎有子夏在西河说圣人论的迹象(孔子弟子子夏在西河教育学生时,被其他人误认为孔子,这里就指代刘焉想要谋反称帝)。
刘鑫想到这儿,也总算明白这董扶为什么如此敬畏自己了,原来这董扶说到底是一名谶纬家,说白了也是信奉鬼神之说的,所以自己这个“仙师”说白了还是董扶的同行了,而且在“江湖地位”上刘鑫还比董扶要高。
不过刘鑫对于这个董扶还是很有兴趣的,毕竟董扶这人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就连现在已经是刘鑫手下的秦宓,也曾经称颂过董扶这人能言善辩,学识惊人,由此可见这董扶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董扶本来就是益州广汉绵竹人,也就是秦宓的老乡,在益州也是声名颇高,尤其是在文士圈子中,如今益州数得上名号的文士可都是董扶的老相识,而刘焉入主益州之后,也是在董扶的帮助下拉起来了一套领导班子,许多的益州名士,如任安、王商、陈实、祝龟,就是在董扶的推荐下加入刘焉阵营的。
虽然这些益州名士听起来不熟悉,但是既然能够称为名士,说明这些人都是有能力的,而且在益州也是有着一定地位的,要不是历史上的益州一直处于打酱油的状态,这些名士也能在三国这个大时代留下自己的身影吧。
而刘鑫现在差的是什么,差的就是这些益州本地名士的支持,要知道刘鑫手下虽然人才济济,但是大都为“外地人”,或者干脆是被自己提前召唤过来的“穿越者”,这对于刘鑫掌控整个益州不是什么好消息,毕竟本地人管本地人才方便,所以刘鑫也在谋划着怎样找到一批本地名士来帮助自己,但是一直苦于没有推荐人,刘鑫和苏佳都没有什么好办法。
像这种地方的文士圈子,想要进入都是需要一个合适的推荐人,否则就算你是益州州牧,这些文士也是不会给你任何面子的。
不过现在好了,刘鑫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推荐人,那就是董扶了。
毫无疑问,在益州文士圈子中有地位,而且还对自己有着蜜汁敬畏的董扶,绝对适合成为自己的举荐人,到时候等刘鑫真的成为益州牧或是益州刺史时,刘鑫就可以放心的去招揽那些益州本地的名士,到时候刘鑫掌控整个益州的计划就会顺利许多了。
所以,刘鑫一脸微笑的来到了董扶面前,笑着对董扶说道:“董先生,我听说你是如今大汉鼎鼎有名的谶纬学家,精通谶纬之学,不知道董先生对于益州有何见解了。”
董扶听到刘鑫提到了益州,眼中精光一闪,有些惊讶的看着刘鑫,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小老儿怎敢在刘仙师面前卖弄什么谶纬之学,至于我对于益州的看法,刘仙师应该也已经猜到了吧。”
刘鑫呵呵一笑,董扶的神态动作都没有躲过自己的眼睛。
刘鑫也不直面回答董扶的问题,反而是无头无尾的说道:“董先生谦虚了,我打算在此之后出仕益州,董先生觉得我的决定怎么样呢。”
董扶眼中精光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