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逆袭农民工 > 第104章 因祸得福

第104章 因祸得福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将银锭融掉卖给加工厂如何?”雅芳试探地问。

    “那安全么?”阿龙还是有点担心。

    “这个你放心,我公司的名义随便开一份材料证明公司收购银锭用来制作银焊剂,用不完后便卖给加工厂。不过我有个条件。”雅芳故意卖个关子。

    “你直说吧,只要我能做到都答应。”阿龙知道这小妮子不会白帮,肯定有附加条件。雅芳笑嘻嘻地说道:“我最近忙死了,就连中午逛街买衣服都没超过半小时,还有两周就到我生日,到时候你可得陪我玩一天。”阿龙连拍胸脯保证没问题。

    我挂了电话后,原路返回跟道奇打个招呼。这厮估计也住腻了游艇,跟在我们后面返回特马找个酒店休息,临别时还不忘邀请我们明天一起去吃海鲜烧烤。夜幕降临之后,中途舟车劳顿,我们着实有些累了,只好钻到驾驶舱下面的卧室休息。大半夜,我们被一阵很有规律的摇晃唤醒,我揉着睡眼喊纳纳出去看看究竟。原来是海面刮起六级风浪,虽然昌龙号可以抵御十一级风浪,但是它一刻不停地摇晃我们惊扰我们的美梦,我只好披上衣服来到驾驶舱,只见黑漆漆的海面狂风大做,浪头拍打船舷,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天空灰蒙蒙的,山雨欲来风满楼,暴雨将至。忽然我的手机收到通信公司发来的台风黄色预警短信,今晚到明天有雷雨天气,风力高达到9级,提醒正在出海捕捞的人们返回尽快港口。九级风力已算台风,我们可不想在风雨中飘摇。

    “纳纳,咱们赶紧回船埠!暴风雨要来临了!”我一声令下。

    “好!”纳纳飞快地收起机械臂,打道回府。回到船埠已是凌晨三点,阿龙责怪我们返程太晚,简直再拿生命开玩笑。海上风浪越来越大。轰隆隆……灰暗的天空中电闪雷鸣,不时有电光击破苍穹,震耳欲聋。紧接着豆大的雨点滂沱,海天之间顿时连成一片,波涛汹涌的巨浪翻滚,海平面仿佛被无形的巨手抖动。我们躲在船埠里都能透过钢铁屏障深切感受到天地之间所带来的强烈震撼。在大自然的威严下,一切都显的那么渺小无助。

    次日上午九点,阿龙跟往常一样打开船埠大门。暴风雨洗礼过的早晨,空气清新得就像是刚刷完牙的美女吐出芬芳,让人忍不住吸两口。一辆红色的双排自卸车停在船埠门口,纳纳灰头土脸地跳下车,邀功请赏似地笑道:“小韦,轮胎都帮你修好了。老板,矿场也已经联系好,就等你回去签字了!”

    “好,干得不错。”阿龙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真龙丢给他,然后指着船埠那堆被帆布包裹好的银锭,道:“开车进去,再用起重机将货装到车厢中送到雅芳的公司。”纳纳将银锭装好后,阿龙降下电动闸门,我搭顺风车一起去市中心。人烟荒芜的地段还看不出啥玩意,到环海公路后,所到之处一片世界末日般的凌乱不堪,到处是被大风掀翻的绿化和广告牌。还好船埠在设计当初就考虑到抗风性,不论是主体墙板还是顶部钢瓦都牢牢焊死,抵抗力极强。

    “小韦,我刚才路过一座馒头一样的建筑,它顶部所有的钢瓦全被台风卷走,那些黑警们一直在那边穷嚷嚷,跟自家房子倒了似地。”

    “它是不是一座银白色建筑,有足球场那么大?”我疑惑不解地问。

    “对,就是那栋银白色的建筑。”纳纳幸灾乐祸地说道:“那建筑设计师估计是吃猪饲料长大的,海边建筑顶部抗风力应该强些,这台风刚九级就将它掀翻,这设计师真该拉去枪毙。”

    “不可能吧?”我惊讶地问道:“那是特马市三年前搞的海洋科技园,还是我们中国投资建造的呢?那栋馒头建筑叫明镜楼,听说花了几个亿才建成。三年里好几场台风都没刮倒它,昨晚就那点九级台风就能掀翻所有的楼顶?”

    “这我哪知道?可它千真万确被掀翻,不信我带你去看看,钢瓦飞得满地都是,那地上的钢瓦确实光亮,跟镜子一样,难怪叫镜楼……”

    “也不全是,它叫镜楼还有个原因。”我了一香烟,若有所思地回忆道:“那些钢瓦是我国从日本进口的合金型材,表面反光度极高,堪比镜子。镜面钢瓦的角度,刚好对准大海,白天能把前面的大海映照在镜面上,跟放超大3d电影似地,要多梦幻就有多梦幻。”

    “老板阿龙刚来加纳那会儿还曾经去参观过,我不得不佩服这设计师的想象力,听说他还获得了建筑设计大赛的一等奖。”

    “我感觉很普通……”纳纳不屑于顾都扬起嘴角,继续开车。他果然没说谎,我们大老远就发现矗立海边的明镜楼顶部所有的钢瓦脱落,沙滩上,绿化带中到处都是。上百名的环卫工人在那搬动散落于地的钢瓦,根据沙滩上码放的数量来算,至少有一半的镜面钢瓦不翼而飞,八成都被吹落海里去了。纳纳将车缓缓停在路边,我们下车欣赏这座被暴风雨洗礼的建筑。几名西装革履的中年黑人,站在镜面钢瓦前大喊大叫,神态暴焦而急躁。

    “小韦,中间那人你看着眼熟不?”纳纳瞪大眼睛盯着沙滩,“我经常在早间新闻里看到他。”

    “何止眼熟?”我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