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血染战甲凶魔煞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华夏军的将士们,好好看看你们面前的棺椁,里面安放着我们的袍泽,一个月前他们英勇战死在这里。卑鄙无耻的敌人!用数十倍兵力偷袭了他们。可我们的战友并没有退却,他们面对凶恶的敌人,选择英雄般死去……“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将士们,我们即将出征,我命令你们用手中的战刀,去讨还这笔血债,去消灭这些跳梁小丑!还世界一个朗朗乾坤!”力牧站在高台上,用激昂地声音作战前动员。
“点火!送英魂。”
力牧说完后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加入队列和七千骑兵一起,目视着烈士们的棺椁在烈火中熊熊燃烧。
“哒哒哒……嘀哒……”
一名高大的军士拿着军号,站在不远处,吹奏着熄灯号。这号声荡气回肠、挥之不去的凄婉旋律,在荒芜苍凉的原野上回响着。英雄们的灵魂伴随着熄灯号的音律越飞越高,也只有这种悲壮的号声才能伴随着烈士的事迹回荡在生者的心中。
力牧、大鸿和阚武等人神情肃穆地站在那里,熊熊的火焰在他们眼前飘动,映红了他们的眼睛,也照亮了他们的心。他们悲愤、激动的心被凄婉的号声慢慢抚平。在这旋律中,他们明白了,这就是英雄不死,只是凋零。舒缓的号声在风中悠悠的飘荡着,越过草原,越过山岭,越过关中大地,一直飘到渭河之畔的丰镐城。
……
丰镐城外军营,阚石高居点将台上,旁边肃立着工部侍郎铜陵侯轮墩,还有从各部门抽调的工部官员。身着银白色铠甲的步军战阵正在演练,这是一支从丰镐城百里内,各屯寨抽调精锐组成的关中城卫军,专门配备了最新的军械,针对新军械的特点演练新战阵。
这些将士们的铠甲,从长枪手的步军重甲,到刀牌手和弓弩手的步军标准甲跟以前黑色的旧甲不一样,全是亮晃晃的银白色,穿在身上显得格外的威武和耀眼。
自从阚石改进了高炉之后,轮墩一直在摸索着改进生产工艺,经过几年的努力,钢铁场的工匠们不但更进一步改进灌钢***墩还发明了新的快速渗碳炼钢法。
以熟铁为料铁,置于炉中,而将生铁板放在炉口。当炉温升高到一定的时候。生铁板开始熔化。这时用火钳夹住生铁板左右移动,并不断翻动料铁,使料铁均匀地淋到生铁液。这样,既可产生很好的渗碳作用,又可产生剧烈的氧化作用,使铁和渣分离,生产出含渣少而成份均匀的钢材。
自从水力锻打机广泛运用后,秣陵城工匠们在炒钢法和百炼法发展出新的锻造工艺和技术。由于水力、齿轮等机械的广泛应用,不但为工匠们节省了体力,还能有效地控制锻打的力度和持续时间,让锻造工艺更加精确和有效。
在利用动物尿液、鲸油脂淬火技术大量锻造优质刀剑、枪头等之外,华夏工匠们也开始锻打步军铠甲的甲片。轮墩给新铠甲全部改成锻钢的本色,这样既可以反射一定的热量,还可以省了一道刷黑漆的工艺和成本。于是正在给步军改制的铠甲基本上都变成了银白色的铠甲。在咨询了骑兵将领的意见后,骑军还是保持了一色的黑甲。
眼下正在做演练的步军除了铠甲变成银白色的之外,还增加了一什鼓手。这些鼓手背着一个由腰鼓改进的中号军鼓,斜斜地挎在腹部,然后用两根细长的鼓槌击打出非常有节奏的鼓声。而整营各行各列受到鼓声的指挥,整齐有序地踏着鼓点一会向前或者后退,一会向左或者向右。
由于选拔的城卫军士兵在屯寨中就经常训练,列队行进这个基本功很扎实。虽然新军阵有所变化,比过去更加复杂。但有老底子在的城卫军经过刻苦训练,很快就能适应新军阵的变化,演练得十分的流畅。
看着在炎炎烈日下反光的银白色海洋,阚石心中不由地沉思起来。整个军队改革从南到北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关中地区已经滞后了两年。今天自己让城卫军做一次演练,就是检验训练成果,希望能做到心中有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卫军的改革非常有效果,兵部参谋认为,城卫军至少比过去提高了三分之一的战斗力,完全能够胜任更加残酷战斗,即使是关中那些拥有马镫马鞍的部落骑兵,在他们的面前也讨不了好。
正在沉思的阚石瞬间惊醒,一阵马蹄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转头望去,官道上一支骑兵小队正往军营疾驰而来,骑士们背上的小红旗格外的耀眼。少顷,一名军官急驰而来:“王上,河朔急报!”
阚石迫不及待地打开信筒,抽出里面的军报,几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河朔大捷!阚石松了一口气,他定定心神继续往下看,渐渐脸上洋溢着轻松的微笑。少顷,他将军报递给迫不及待着轮墩,这才大笑着宣布:“哈哈哈哈,力牧和大鸿果然得力,诸位,关中平定了!”
力牧和大鸿兵分两路,他们星夜行军,凌晨黎明前,几乎同时突袭了固原和同心两寨,只付出了极小的代价,就全歼两大部落,阵斩赫胥和常先,两个部落的残部投降后,力牧和大鸿两人非常果断,所有的长老全部被处死。
接下来,力牧和大鸿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他们趁着消息没有外泄,利用骑兵的快捷,迅速扫荡西北的其它反叛部落。经过两个月的连续作战,华夏军狂飙突进,将三十多个反叛部落一网打尽,在河朔一战定乾坤。
华夏三年十月二日,俘获人口达到十五万,这些俘虏全部被押送到同心寨。这些人将建设一个西北重镇——萧关。经此一役,力牧和大鸿彻底的平定了陕北高原,有效地震慑了关中不安分的部落。
……
华夏三年十月,西北河朔,清水谷同心寨。
水是生命之源,逐水而居,逐水开路,人类活动的常理。看看世界上的每种文明,无一不是在大河大江流经的区域,且大河有大文明,小河有小文明。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更多是从河水流域开始,在关中地区,西北河朔是主要的争夺地。关中西北,有如瓦亭长峡这泾河谷地,特别适合大规模战马行军,尤其是枯水季节。
这一河道后世成为黄河以西祁连山南北的游牧民族,东进关中,军事侵略的常经路线。漠北漠南(敕勒川)地区的少数民族也会常常选择沿黄河南下从清水河谷攻萧关入侵中原。所以,虽然清水谷有几处适合筑关,但只有设置瓦亭这个位置才是最合适的。
阚武带领着卫队就驻扎构筑萧关的选址上,丰镐城增援的三千城卫军分别镇守平凉,固原,同心三个堡寨。三十几个工作队也派到这里,对所有的俘虏进行编户齐名的工作,同时建设萧关、同心、固原和平凉四城,其中萧关被设为军镇。
很多官员对这四个地方筑城背后的意义并不理解,尤其是建设萧关。不过就民政官员的眼光看,河朔地区在这里筑城也是合适的,主要的原因这里靠近水源。这几个地方都处在陕北高原的河谷中。固原、同心位于清水河谷,平凉位于泾水河谷,历史上的汉萧关、唐萧关、宋萧关都位于此一路;环县则位于泾水河上游的马莲河河谷,这也是历史上秦萧关的所在地,也是阚石确定的萧关位置。
与此同时,从东京洛阳直达西京丰镐的驰道也开工了,最难的函谷一段,阚石没有走沟壑。他直接选择在稠桑原森林中开辟一条通道,以后进出关中,就不再走狭窄的函谷沟。
洛阳和丰镐从各寨堡抽调共二十万寨丁投入到这条道路的建设中。朝廷也从财政中拨出巨额的经费,从南方订购大批的粮食和工具,以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阚石特意发出明诏晓喻天下:所有出役的人员,每天发放三十个铜元薪资补贴家用。此诏一出,两地的劳工更加积极参与筑路。
洛丰驰道是阚石首次在这个世界搞的一次大工程。他宁愿发钱,也不愿意免费征调劳力,就是想为这个时空开一个好头。不再让后世出现像秦始皇、隋炀帝一样随意征发民夫搞工程,惹得天下民怨沸腾。让官府一开始养成按劳给酬的意识,避免随意的损耗民力。
阚石敢花大价钱实施这么大的工程,就是他有底气。华夏拥有富甲天下的国企——供销合作社,资金上根本不缺乏。华夏建国以前,还是楚王的阚石就将供销社改成商团,吸收民间股本,大力推动发展商贸活动。那些部落首领由于被强制从部曲中剥离出来,迁到了易于控制的中心城市,自然而然对华夏政策有抵触的情绪。加上对楚国前途未卜的担忧,他们不愿意投资。
阚石依靠行政力量,组建起众多的供销社,而入股投资人大多是跟随楚王的将士军官、工厂、学堂等机构,外加许多对阚石感恩而又有信心的平民百姓,他们纷纷响应楚王地号召,出人出钱。他们分到了不少股份。
华夏建国后,供销合作社更是高速发展。远洋贸易也有了萌芽,加上捕鲸、玻璃、冶金等行业的快速崛起,内需扩大;供销合作社的商贸也水涨船高,获利越来越多。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甚至幸灾乐祸的酋长们看着眼红起来了,纷纷想重新入股投资。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就是拿着一大堆的钱也只能买到一点点股份了,机会失去了就不会再来了。供销合作社在全国拥有众多的商场和数不清的各种工场,它们现在一半的股份被王室、学院、军士以及工匠等新兴阶级掌握着。其余的一半股份则有十分之七被户部掌握,剩余才留给那些肠子都悔青的元老院勋贵,而他们付出的代价却是前者的数百倍。
在黎巧执政时期,朝庭每五年会制定一个发展计划,对国内的道路交通,工程水利建设实施统一规划。运用政府拨款和民间资本一起推进国家的基础建设,这几年资本运营愈发的显得成熟,华夏国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
“华夏军的将士们,好好看看你们面前的棺椁,里面安放着我们的袍泽,一个月前他们英勇战死在这里。卑鄙无耻的敌人!用数十倍兵力偷袭了他们。可我们的战友并没有退却,他们面对凶恶的敌人,选择英雄般死去……“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将士们,我们即将出征,我命令你们用手中的战刀,去讨还这笔血债,去消灭这些跳梁小丑!还世界一个朗朗乾坤!”力牧站在高台上,用激昂地声音作战前动员。
“点火!送英魂。”
力牧说完后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加入队列和七千骑兵一起,目视着烈士们的棺椁在烈火中熊熊燃烧。
“哒哒哒……嘀哒……”
一名高大的军士拿着军号,站在不远处,吹奏着熄灯号。这号声荡气回肠、挥之不去的凄婉旋律,在荒芜苍凉的原野上回响着。英雄们的灵魂伴随着熄灯号的音律越飞越高,也只有这种悲壮的号声才能伴随着烈士的事迹回荡在生者的心中。
力牧、大鸿和阚武等人神情肃穆地站在那里,熊熊的火焰在他们眼前飘动,映红了他们的眼睛,也照亮了他们的心。他们悲愤、激动的心被凄婉的号声慢慢抚平。在这旋律中,他们明白了,这就是英雄不死,只是凋零。舒缓的号声在风中悠悠的飘荡着,越过草原,越过山岭,越过关中大地,一直飘到渭河之畔的丰镐城。
……
丰镐城外军营,阚石高居点将台上,旁边肃立着工部侍郎铜陵侯轮墩,还有从各部门抽调的工部官员。身着银白色铠甲的步军战阵正在演练,这是一支从丰镐城百里内,各屯寨抽调精锐组成的关中城卫军,专门配备了最新的军械,针对新军械的特点演练新战阵。
这些将士们的铠甲,从长枪手的步军重甲,到刀牌手和弓弩手的步军标准甲跟以前黑色的旧甲不一样,全是亮晃晃的银白色,穿在身上显得格外的威武和耀眼。
自从阚石改进了高炉之后,轮墩一直在摸索着改进生产工艺,经过几年的努力,钢铁场的工匠们不但更进一步改进灌钢***墩还发明了新的快速渗碳炼钢法。
以熟铁为料铁,置于炉中,而将生铁板放在炉口。当炉温升高到一定的时候。生铁板开始熔化。这时用火钳夹住生铁板左右移动,并不断翻动料铁,使料铁均匀地淋到生铁液。这样,既可产生很好的渗碳作用,又可产生剧烈的氧化作用,使铁和渣分离,生产出含渣少而成份均匀的钢材。
自从水力锻打机广泛运用后,秣陵城工匠们在炒钢法和百炼法发展出新的锻造工艺和技术。由于水力、齿轮等机械的广泛应用,不但为工匠们节省了体力,还能有效地控制锻打的力度和持续时间,让锻造工艺更加精确和有效。
在利用动物尿液、鲸油脂淬火技术大量锻造优质刀剑、枪头等之外,华夏工匠们也开始锻打步军铠甲的甲片。轮墩给新铠甲全部改成锻钢的本色,这样既可以反射一定的热量,还可以省了一道刷黑漆的工艺和成本。于是正在给步军改制的铠甲基本上都变成了银白色的铠甲。在咨询了骑兵将领的意见后,骑军还是保持了一色的黑甲。
眼下正在做演练的步军除了铠甲变成银白色的之外,还增加了一什鼓手。这些鼓手背着一个由腰鼓改进的中号军鼓,斜斜地挎在腹部,然后用两根细长的鼓槌击打出非常有节奏的鼓声。而整营各行各列受到鼓声的指挥,整齐有序地踏着鼓点一会向前或者后退,一会向左或者向右。
由于选拔的城卫军士兵在屯寨中就经常训练,列队行进这个基本功很扎实。虽然新军阵有所变化,比过去更加复杂。但有老底子在的城卫军经过刻苦训练,很快就能适应新军阵的变化,演练得十分的流畅。
看着在炎炎烈日下反光的银白色海洋,阚石心中不由地沉思起来。整个军队改革从南到北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关中地区已经滞后了两年。今天自己让城卫军做一次演练,就是检验训练成果,希望能做到心中有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卫军的改革非常有效果,兵部参谋认为,城卫军至少比过去提高了三分之一的战斗力,完全能够胜任更加残酷战斗,即使是关中那些拥有马镫马鞍的部落骑兵,在他们的面前也讨不了好。
正在沉思的阚石瞬间惊醒,一阵马蹄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转头望去,官道上一支骑兵小队正往军营疾驰而来,骑士们背上的小红旗格外的耀眼。少顷,一名军官急驰而来:“王上,河朔急报!”
阚石迫不及待地打开信筒,抽出里面的军报,几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河朔大捷!阚石松了一口气,他定定心神继续往下看,渐渐脸上洋溢着轻松的微笑。少顷,他将军报递给迫不及待着轮墩,这才大笑着宣布:“哈哈哈哈,力牧和大鸿果然得力,诸位,关中平定了!”
力牧和大鸿兵分两路,他们星夜行军,凌晨黎明前,几乎同时突袭了固原和同心两寨,只付出了极小的代价,就全歼两大部落,阵斩赫胥和常先,两个部落的残部投降后,力牧和大鸿两人非常果断,所有的长老全部被处死。
接下来,力牧和大鸿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他们趁着消息没有外泄,利用骑兵的快捷,迅速扫荡西北的其它反叛部落。经过两个月的连续作战,华夏军狂飙突进,将三十多个反叛部落一网打尽,在河朔一战定乾坤。
华夏三年十月二日,俘获人口达到十五万,这些俘虏全部被押送到同心寨。这些人将建设一个西北重镇——萧关。经此一役,力牧和大鸿彻底的平定了陕北高原,有效地震慑了关中不安分的部落。
……
华夏三年十月,西北河朔,清水谷同心寨。
水是生命之源,逐水而居,逐水开路,人类活动的常理。看看世界上的每种文明,无一不是在大河大江流经的区域,且大河有大文明,小河有小文明。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更多是从河水流域开始,在关中地区,西北河朔是主要的争夺地。关中西北,有如瓦亭长峡这泾河谷地,特别适合大规模战马行军,尤其是枯水季节。
这一河道后世成为黄河以西祁连山南北的游牧民族,东进关中,军事侵略的常经路线。漠北漠南(敕勒川)地区的少数民族也会常常选择沿黄河南下从清水河谷攻萧关入侵中原。所以,虽然清水谷有几处适合筑关,但只有设置瓦亭这个位置才是最合适的。
阚武带领着卫队就驻扎构筑萧关的选址上,丰镐城增援的三千城卫军分别镇守平凉,固原,同心三个堡寨。三十几个工作队也派到这里,对所有的俘虏进行编户齐名的工作,同时建设萧关、同心、固原和平凉四城,其中萧关被设为军镇。
很多官员对这四个地方筑城背后的意义并不理解,尤其是建设萧关。不过就民政官员的眼光看,河朔地区在这里筑城也是合适的,主要的原因这里靠近水源。这几个地方都处在陕北高原的河谷中。固原、同心位于清水河谷,平凉位于泾水河谷,历史上的汉萧关、唐萧关、宋萧关都位于此一路;环县则位于泾水河上游的马莲河河谷,这也是历史上秦萧关的所在地,也是阚石确定的萧关位置。
与此同时,从东京洛阳直达西京丰镐的驰道也开工了,最难的函谷一段,阚石没有走沟壑。他直接选择在稠桑原森林中开辟一条通道,以后进出关中,就不再走狭窄的函谷沟。
洛阳和丰镐从各寨堡抽调共二十万寨丁投入到这条道路的建设中。朝廷也从财政中拨出巨额的经费,从南方订购大批的粮食和工具,以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阚石特意发出明诏晓喻天下:所有出役的人员,每天发放三十个铜元薪资补贴家用。此诏一出,两地的劳工更加积极参与筑路。
洛丰驰道是阚石首次在这个世界搞的一次大工程。他宁愿发钱,也不愿意免费征调劳力,就是想为这个时空开一个好头。不再让后世出现像秦始皇、隋炀帝一样随意征发民夫搞工程,惹得天下民怨沸腾。让官府一开始养成按劳给酬的意识,避免随意的损耗民力。
阚石敢花大价钱实施这么大的工程,就是他有底气。华夏拥有富甲天下的国企——供销合作社,资金上根本不缺乏。华夏建国以前,还是楚王的阚石就将供销社改成商团,吸收民间股本,大力推动发展商贸活动。那些部落首领由于被强制从部曲中剥离出来,迁到了易于控制的中心城市,自然而然对华夏政策有抵触的情绪。加上对楚国前途未卜的担忧,他们不愿意投资。
阚石依靠行政力量,组建起众多的供销社,而入股投资人大多是跟随楚王的将士军官、工厂、学堂等机构,外加许多对阚石感恩而又有信心的平民百姓,他们纷纷响应楚王地号召,出人出钱。他们分到了不少股份。
华夏建国后,供销合作社更是高速发展。远洋贸易也有了萌芽,加上捕鲸、玻璃、冶金等行业的快速崛起,内需扩大;供销合作社的商贸也水涨船高,获利越来越多。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甚至幸灾乐祸的酋长们看着眼红起来了,纷纷想重新入股投资。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就是拿着一大堆的钱也只能买到一点点股份了,机会失去了就不会再来了。供销合作社在全国拥有众多的商场和数不清的各种工场,它们现在一半的股份被王室、学院、军士以及工匠等新兴阶级掌握着。其余的一半股份则有十分之七被户部掌握,剩余才留给那些肠子都悔青的元老院勋贵,而他们付出的代价却是前者的数百倍。
在黎巧执政时期,朝庭每五年会制定一个发展计划,对国内的道路交通,工程水利建设实施统一规划。运用政府拨款和民间资本一起推进国家的基础建设,这几年资本运营愈发的显得成熟,华夏国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