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代价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九四八年的第一天,顾祝同下达了战斗命令。
当然,执行命令是在第二天。
虽然很多官兵都希望能再休息几天,毕竟短短一周跟漫长的战斗相比显得太短了,但是在顾祝同下达了命令之后,所有官兵都迅速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把休假期间的事情全都抛到了脑后。
转瞬之间,他们又成了钢铁铸就的军人。
事实上,到这个时候,顾祝同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
后来,他回到海军司令部的时候,还接受了海军调查委员会的质问,即为什么要在美军后继乏力的时候浪费一周的时间。顾祝同给了一个谁也无法否认的理由,即远在地球另外一边作战的官兵,在持续战斗了将近半年之后,急需休整,而他能做到的就是让官兵过一个平静的圣诞节。
当然,休整对提高战斗力很有帮助。
此外,在部队休整的着急天,顾祝同也定下了攻打古巴的作战方案。
虽然顾祝同很想直捣黄龙,在古巴东南地区登陆,然后直接攻打由美军控制的关塔那摩与圣地亚哥,但是理智告诉他,古巴不是波多黎各,选择美军防御最强的地方登陆,等于是让陆战队官兵去送死。
要知道,美军可以放弃波多黎各,却不会放弃古巴。
更重要的是,美军有更多的兵力来守卫古巴。
在此之前,顾祝同掌握的情报是,驻扎在古巴的美军超过了五十万,而且主力部队有十多个师,其中至少有四个装甲师。只是,在圣诞节期间,美军一直在向古巴增兵,每天到达古巴的兵力超过了两万。如果考虑到情报可能有误。那么进驻古巴的美军很有可能已经超过了一百万。
显然,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
要知道,当时顾祝同手里依然只有六个陆战师。虽然冯承乾已经做出承诺,将在他把陆战队送上古巴的海滩时,再派六个陆战师到巴拿马充当预备队,而且其中肯定有四个师是主力部队。
问题是,这六个师。现在还在夏威夷群岛等待运输船只呢。
所幸的是,船队即将到达。一切顺利的话。这六个陆战师将在新年的第一周结束之前出发,在十二月二十日之前到达巴拿马。显然,除非发生奇迹,登陆古巴的作战行动没有遇到任何麻烦,这六个陆战师就肯定能够准时到达。与冯承乾承诺的一样,这六个师里,第二陆战师、第四陆战师、第七陆战师与第八陆战师都是主力部队。另外第二十一陆战师与第二十二陆战师也没有差到哪里去。
只是,十二个陆战师就足够了吗?
十二个陆战师,总共也就只有二十四万兵力,准确的说还不到二十四万,因为第一批参战的六个陆战师都有较大的减员,且没有得到补充。按照顾祝同收到的报告,这六个陆战师的总兵力在十万左右。
事实上,就算十二个陆战师全都满员,兵力也严重不足。
当时,顾祝同已经向冯承乾提出。希望让陆军参与攻打古巴的作战行动,毕竟在美国西海岸地区,有足够多的陆军部队。
只是,冯承乾明确否决了顾祝同的提议。
在冯承乾看来,攻打古巴是海军的事情,在占领古巴之后,进攻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才需要让陆军出马。
当时,冯承乾给出的理由是。古巴是一座岛屿,而这正是陆战队所擅长的地方。
显然,这绝对不是真正的理由。
要知道。古巴是一座很大的岛屿,东西长八百公里左右。南北宽也在一百公里以上,最宽处超过了一百五十公里。也就是说,即便让战列舰停靠在安排,大口径舰炮也无法覆盖整个古巴岛。
可以说,这应该是陆军的战场。
至少,在深入岛屿腹地之后,陆军比陆战队更能打。
冯承乾的真正理由,应该是不想让陆军插手这场战斗,从而避免在占领古巴之后与陆军产生矛盾。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冯承乾想掌握攻打美国本土的决策权。
说得简单一些,由海军单独打下古巴,那么就得由海军决定在什么时候以古巴为跳板攻打美国本土。原因很简单,只要陆军的作战部队没有登上古巴,那就无法对海军提出的进攻战略产生质疑。
相反,如果陆军参与了攻打古巴的作战行动,那就在攻打美国行动中获得了发言权。
只是,顾祝同有点想不明白。
这就是,在占领古巴之后,不管冯承乾是否愿意,最终都得让陆军参与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而且得由陆军担当主角。
也就是说,冯承乾的做法,并不能改变最终的结局。
当然,顾祝同也不是笨蛋。
冯承乾没有答应让陆军参战,却答应派遣更多的地面部队,即在一月底为顾祝同派来第三批十个陆战师。
这样一来,陆战队的总兵力就超过了四十万。
显然,对于攻打古巴来说,四十万部队已经足够多了。按照顾祝同的估计,十五个陆战师就能够完成主要的作战任务,而多出来的七个陆战师可以充当预备队,在必要的时候还能拆散了为其他陆战师补充兵力。
当然,顾祝同也在这个时候想明白了。
冯承乾不让陆军参加攻打古巴的作战行动,很有可能与他的战略选择有关,即冯承乾并不急着攻打美国本土。
问题是,取代地面进攻的唯一手段就是战略轰炸。
对美国这种大陆型国家来说,海上封锁没有任何意义,毕竟美国能在主要资源上做到自给自足。
只是,对大陆型国家,战略轰炸同样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英国战败之前,美英对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了持续四年的战略轰炸,动用了上万架重型轰炸机,投下了上百万吨的炸弹,把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多座大城市变成了废墟,造成了数十万人伤亡、数百万人失去家园,甚至使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钢铁、煤炭等重要战略资源的产量降低了很大一截。在一九四三年,因为鲁尔地区遭到大规模轰炸,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煤炭产量降低了百分之四十,钢铁产量降低了百分之二十八,导致当年的军火产量降低了将近百分之十,坦克减产近两千辆。只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并没有在轰炸中轰然倒下,由中国提供的援助、以及从占领区获得的资源,弥补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损失,把主要工业转移到东部地区也减轻了工业损失。到最后,在战略轰炸中败下阵来的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而是岛国的英国。
显然,美国更不可能在战略轰炸中轰然倒下。
要知道,就算中国空军拥有当时世界上作战半径最大的重型轰炸机,而且把这种轰炸机部署在古巴与美国西海岸,就能覆盖美国全境,而由远程战斗机护航的话,则能覆盖美国最为重要的东海岸、五大湖与墨西哥湾地区。问题是,“超级空中霸王”的产能很低,月产量在一百架左右。更重要的是,这种轰炸机采用了大量新技术,还使用了很多昂贵的材料,比如机身承力结构就是铝合金,部分地方还使用了在当时极为昂贵的镁铝合金,为之配备的轰炸仪同样贵得吓人,而专门为之研制的发动机更是比一架战斗机还要昂贵。当时,“超级空中霸王”的单价相当于一艘反潜驱逐舰!
这是个什么概念?
中国空军就算有海军那么多的经费,也不可能采购数千架“超级空中霸王”。
事实上,中国空军得到的经费要比海军少得多。
虽然海军以转移支付的方式采购了一千架“超级空中霸王”,但是到一九四七年底,这种轰炸机的总产量还不到四千架,而且除掉作战损失、以及非战斗损失,只剩下了三千五百架左右。
显然,中国当局也不会让军队采购更多的“超级空中霸王”了。
要知道,裁军已经开始,而且战争的结局已经不可更改,中国政府不可能让军队再大手大脚的花钱。
说白了,与其把钱用来采购轰炸机,还不如用来购买面粉与大米。
依靠这三千五百架轰炸机,显然不可能把美国打爬下。
事实上,就算把“超级空中霸王”的数量增加一倍,也未必能够让美国投降。
战略轰炸不可能击败美国,只会让战争延长。
显然,这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可以说,这场大战打得已经足够久了,再过几个月就持续了七年。不管是在前线作战的军人、还是在后方劳作的平民,承受力都有一个极限,而七年的苦战,已经让中**民离这个极限非常近了。
事实上,这也正是中国政府决定在大战结束前开始裁军的主要原因。
对胜利的渴望,支持着中**民坚持了下来,而聪明的领导人,显然不会在即将得到胜利的时候让自己倒下。
那些,尽快取得胜利才是真正的关键。
为此,就不应该浪费宝贵的时间。
也许,攻打美国本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会有很多优秀的军人血洒疆场,可是对于赢得一个毫无意义的胜利来说,这个代价根本不算大。要知道,中**民已经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与付出了许多。
一九四八年的第一天,顾祝同下达了战斗命令。
当然,执行命令是在第二天。
虽然很多官兵都希望能再休息几天,毕竟短短一周跟漫长的战斗相比显得太短了,但是在顾祝同下达了命令之后,所有官兵都迅速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把休假期间的事情全都抛到了脑后。
转瞬之间,他们又成了钢铁铸就的军人。
事实上,到这个时候,顾祝同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
后来,他回到海军司令部的时候,还接受了海军调查委员会的质问,即为什么要在美军后继乏力的时候浪费一周的时间。顾祝同给了一个谁也无法否认的理由,即远在地球另外一边作战的官兵,在持续战斗了将近半年之后,急需休整,而他能做到的就是让官兵过一个平静的圣诞节。
当然,休整对提高战斗力很有帮助。
此外,在部队休整的着急天,顾祝同也定下了攻打古巴的作战方案。
虽然顾祝同很想直捣黄龙,在古巴东南地区登陆,然后直接攻打由美军控制的关塔那摩与圣地亚哥,但是理智告诉他,古巴不是波多黎各,选择美军防御最强的地方登陆,等于是让陆战队官兵去送死。
要知道,美军可以放弃波多黎各,却不会放弃古巴。
更重要的是,美军有更多的兵力来守卫古巴。
在此之前,顾祝同掌握的情报是,驻扎在古巴的美军超过了五十万,而且主力部队有十多个师,其中至少有四个装甲师。只是,在圣诞节期间,美军一直在向古巴增兵,每天到达古巴的兵力超过了两万。如果考虑到情报可能有误。那么进驻古巴的美军很有可能已经超过了一百万。
显然,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
要知道,当时顾祝同手里依然只有六个陆战师。虽然冯承乾已经做出承诺,将在他把陆战队送上古巴的海滩时,再派六个陆战师到巴拿马充当预备队,而且其中肯定有四个师是主力部队。
问题是,这六个师。现在还在夏威夷群岛等待运输船只呢。
所幸的是,船队即将到达。一切顺利的话。这六个陆战师将在新年的第一周结束之前出发,在十二月二十日之前到达巴拿马。显然,除非发生奇迹,登陆古巴的作战行动没有遇到任何麻烦,这六个陆战师就肯定能够准时到达。与冯承乾承诺的一样,这六个师里,第二陆战师、第四陆战师、第七陆战师与第八陆战师都是主力部队。另外第二十一陆战师与第二十二陆战师也没有差到哪里去。
只是,十二个陆战师就足够了吗?
十二个陆战师,总共也就只有二十四万兵力,准确的说还不到二十四万,因为第一批参战的六个陆战师都有较大的减员,且没有得到补充。按照顾祝同收到的报告,这六个陆战师的总兵力在十万左右。
事实上,就算十二个陆战师全都满员,兵力也严重不足。
当时,顾祝同已经向冯承乾提出。希望让陆军参与攻打古巴的作战行动,毕竟在美国西海岸地区,有足够多的陆军部队。
只是,冯承乾明确否决了顾祝同的提议。
在冯承乾看来,攻打古巴是海军的事情,在占领古巴之后,进攻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才需要让陆军出马。
当时,冯承乾给出的理由是。古巴是一座岛屿,而这正是陆战队所擅长的地方。
显然,这绝对不是真正的理由。
要知道。古巴是一座很大的岛屿,东西长八百公里左右。南北宽也在一百公里以上,最宽处超过了一百五十公里。也就是说,即便让战列舰停靠在安排,大口径舰炮也无法覆盖整个古巴岛。
可以说,这应该是陆军的战场。
至少,在深入岛屿腹地之后,陆军比陆战队更能打。
冯承乾的真正理由,应该是不想让陆军插手这场战斗,从而避免在占领古巴之后与陆军产生矛盾。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冯承乾想掌握攻打美国本土的决策权。
说得简单一些,由海军单独打下古巴,那么就得由海军决定在什么时候以古巴为跳板攻打美国本土。原因很简单,只要陆军的作战部队没有登上古巴,那就无法对海军提出的进攻战略产生质疑。
相反,如果陆军参与了攻打古巴的作战行动,那就在攻打美国行动中获得了发言权。
只是,顾祝同有点想不明白。
这就是,在占领古巴之后,不管冯承乾是否愿意,最终都得让陆军参与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而且得由陆军担当主角。
也就是说,冯承乾的做法,并不能改变最终的结局。
当然,顾祝同也不是笨蛋。
冯承乾没有答应让陆军参战,却答应派遣更多的地面部队,即在一月底为顾祝同派来第三批十个陆战师。
这样一来,陆战队的总兵力就超过了四十万。
显然,对于攻打古巴来说,四十万部队已经足够多了。按照顾祝同的估计,十五个陆战师就能够完成主要的作战任务,而多出来的七个陆战师可以充当预备队,在必要的时候还能拆散了为其他陆战师补充兵力。
当然,顾祝同也在这个时候想明白了。
冯承乾不让陆军参加攻打古巴的作战行动,很有可能与他的战略选择有关,即冯承乾并不急着攻打美国本土。
问题是,取代地面进攻的唯一手段就是战略轰炸。
对美国这种大陆型国家来说,海上封锁没有任何意义,毕竟美国能在主要资源上做到自给自足。
只是,对大陆型国家,战略轰炸同样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英国战败之前,美英对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了持续四年的战略轰炸,动用了上万架重型轰炸机,投下了上百万吨的炸弹,把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多座大城市变成了废墟,造成了数十万人伤亡、数百万人失去家园,甚至使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钢铁、煤炭等重要战略资源的产量降低了很大一截。在一九四三年,因为鲁尔地区遭到大规模轰炸,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煤炭产量降低了百分之四十,钢铁产量降低了百分之二十八,导致当年的军火产量降低了将近百分之十,坦克减产近两千辆。只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并没有在轰炸中轰然倒下,由中国提供的援助、以及从占领区获得的资源,弥补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损失,把主要工业转移到东部地区也减轻了工业损失。到最后,在战略轰炸中败下阵来的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而是岛国的英国。
显然,美国更不可能在战略轰炸中轰然倒下。
要知道,就算中国空军拥有当时世界上作战半径最大的重型轰炸机,而且把这种轰炸机部署在古巴与美国西海岸,就能覆盖美国全境,而由远程战斗机护航的话,则能覆盖美国最为重要的东海岸、五大湖与墨西哥湾地区。问题是,“超级空中霸王”的产能很低,月产量在一百架左右。更重要的是,这种轰炸机采用了大量新技术,还使用了很多昂贵的材料,比如机身承力结构就是铝合金,部分地方还使用了在当时极为昂贵的镁铝合金,为之配备的轰炸仪同样贵得吓人,而专门为之研制的发动机更是比一架战斗机还要昂贵。当时,“超级空中霸王”的单价相当于一艘反潜驱逐舰!
这是个什么概念?
中国空军就算有海军那么多的经费,也不可能采购数千架“超级空中霸王”。
事实上,中国空军得到的经费要比海军少得多。
虽然海军以转移支付的方式采购了一千架“超级空中霸王”,但是到一九四七年底,这种轰炸机的总产量还不到四千架,而且除掉作战损失、以及非战斗损失,只剩下了三千五百架左右。
显然,中国当局也不会让军队采购更多的“超级空中霸王”了。
要知道,裁军已经开始,而且战争的结局已经不可更改,中国政府不可能让军队再大手大脚的花钱。
说白了,与其把钱用来采购轰炸机,还不如用来购买面粉与大米。
依靠这三千五百架轰炸机,显然不可能把美国打爬下。
事实上,就算把“超级空中霸王”的数量增加一倍,也未必能够让美国投降。
战略轰炸不可能击败美国,只会让战争延长。
显然,这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可以说,这场大战打得已经足够久了,再过几个月就持续了七年。不管是在前线作战的军人、还是在后方劳作的平民,承受力都有一个极限,而七年的苦战,已经让中**民离这个极限非常近了。
事实上,这也正是中国政府决定在大战结束前开始裁军的主要原因。
对胜利的渴望,支持着中**民坚持了下来,而聪明的领导人,显然不会在即将得到胜利的时候让自己倒下。
那些,尽快取得胜利才是真正的关键。
为此,就不应该浪费宝贵的时间。
也许,攻打美国本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会有很多优秀的军人血洒疆场,可是对于赢得一个毫无意义的胜利来说,这个代价根本不算大。要知道,中**民已经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与付出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