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礼佛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宋尧愈的话,都是说中了大家的心底里去,哪怕是刚刚还叫唤的凶的周晋材,虽然频频冷笑,但接着也是不语。
得罪皇帝在现在还不算什么,最多是日后的麻烦,但得罪皇太后,这个就是很为难的事情了。放眼朝廷,谁敢在太后供佛之事上多嘴?
那些儒臣,提起僧道丹道之事,当然是以讥评为主,但太后供佛的虔诚之心,却也不容有丝毫亵渎!
历年秋决,太后总是要赦免一批人犯,以积功德,在张居正严核刑狱之后,才渐渐劝阻住了太后这种不分良善,随意赦以法外的做法。
三十来岁的妇人,民间还有改嫁的可能,在太后来说,固然是天下最尊贵的妇人,但毫无疑问,也是套上了一个极重的枷锁,深宫内廷,漫漫长夜何以遣怀?宫女太监还能结菜户,做假夫妻,互相获得情感上的慰藉,而以太后之尊却只能将一切藏在自己的心底,能打发时间,消解心中各种纷至沓来欲念的,无非就是尊礼崇佛,求得虽然是虚无缥缈的心理安慰了。
这样的情况,在场的人谁不知道,宋尧愈所说的不能上告,便是这个原因。
惟功的一身富贵,现在所有的一切,仍然是沙上筑塔,只要有大水一冲,看似坚固的城堡一下子就跨了。
文官能做的事,勋臣和武臣绝不能做,道理就是在这里。
哪怕是一个新科进士,功名在身,富贵就是自己赚来的,不是皇家赏的,对皇帝说话一样能硬气……当然前提是胆子得够大才成。
怎么办呢……众人都是一脸的郁闷,往前不成,往后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和眼前的张猪儿……惟功这个坐营官可是早就说过,入得营中皆为兄弟,上次为了抢朱尚峻闹出天大的动静来,结果张猪儿这事就不管了?
“猪儿。”
众人静默多时,惟功心中已经有了定论,他看向张猪儿,这小子名字起来朴实,人也长的朴实,四方脸,红亮脸膛,高大个头,一看就是那种靠的住的敦厚老实的小子,而眼中有灵光,也不是蠢到家的,于是就开口问道:“你爹是要救的,但你要有胆子,你敢不敢?”
“大人,只要不牵连到你,属下无所不敢。”
“甚好……”惟功笑笑,道:“你去敲登闻鼓吧。”
“什么?”
张猪儿惊呆了,沈榜第一个跳起来大叫道:“大人这是什么主意,简直是胡闹。”
宋尧愈虽然未想到办法,但惟功这个办法更是匪夷所思,他沉着脸摇头,也是一副极不赞同的表情。
登闻鼓这东西算是由来已久了,在唐时发扬光大,到宋时更是百姓与朝廷和官府勾通的良好渠道,北宋时,史书记录,百姓家里丢了猪了,跑去敲鼓,皇帝赔了一千钱给百姓重新买猪,有妇人贫苦无依了也跑去敲鼓,找失散女儿女婿的也去敲鼓……要不说大宋的皇帝叫官家呢,在亲民这一块,中国几千年以下,还真没有能和赵宋相比的皇家。
大明这一块,明太祖是吃过胥吏和官员苦头的,设登闻鼓院,诏令百姓可以告官,官吏敢阻止者斩,在太祖年间,这玩意倒是起到过作用,到成祖年间,就已经流于形式了,到宣德年间,已经有官员建议取消登闻鼓,好在朱瞻基心底里明白,这东西官员虽不喜欢,但好歹摆着也是一种警惕和提醒,就借口是祖制相关,拒绝了该官员的提议。
等到现如今万历年间,估摸着鼓院里头的大鼓已经长满了绿草青苔,张猪儿若是去敲鼓,能不能敲响,都是两说。
“你们不明白我的意思。”
惟功站立起身,目视众人,沉声道:“猪儿兄弟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但此事不论是我或是我们现有的关系出面都是不妥,为今之计,只能把此事闹大……”
他自嘲一笑,道:“闹大了,以元辅的为人是一定会管的,而且元辅正要确立权威,顶太后一回,办一些经手的太监和外围,正是元辅确立权威的好机会。只是,咳……”
只是张居正已经在皇帝心里种了根刺,在太后心里应该还有一些好感残留,但因为多次顶撞,拒绝武清伯的诸多要求,残留也应该不多了。
经过这一次的事情之后,如果张居正真的如惟功所料的出手的话,在太后心里也是扎进一根刺去,而且扎的颇深,这事情,肯定会闹的比武清伯李伟要一些力役工匠要严重的多了去了……这是一巴掌扇在太后脸上,而且叫朝中上下都看的很清楚明白。
“大人!”
宋尧愈脸色大变,看着惟功,沉声不语。
便是沈榜也是感觉不好,张居正是他的恩师,前次还帮助过他,而且一心为国,算计自己的老师和元辅,哪一方面感觉都不算好。
“舍此之外,还有办法吗?”
惟功盯视着他们,问道:“如果有,就弃此议,如果没有,在这种时候,我们不信任元辅,还能指望谁呢?”
众人默然无语之时,惟功呵呵一笑,又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们好好体会一下,总有一天,我也会遇到这种事的。”
这话说的简直是霸气爆棚,众人一时无语,良久之后,宋尧愈才突然大笑起来。
“妙,张大人,你真是一个妙人。”宋尧愈大笑之后,才盛赞惟功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话说的太妙了,可惜我大明的这些官员,士绅,从来都是能力越大,官帽越大,好处也越大,我学生浪迹二十年,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居然是从大人你的口中说出来,那些头巾客真该愧死!”
所谓头巾客当然是秀才举人进士这么一条金光大道一路上来的官员们,他们言必孔孟,一副忠君爱国的面孔摆在外,但私下里纵然不全是男盗女娼,但现在的官风士风也不能和成化年之前比,洪武和永乐年间的官员,除了少数人之外,倒还真是朴实弘毅,不负自己的身份,现在么,水份太大了。
一句话触动了宋尧愈,沈榜也是面露沉思之色,并不再阻拦,这件事,就算有了定局。
张猪儿眼中饱含泪水,大家为了他的这一点家事,都是出尽全力,甚至连敲登闻鼓的招数都使出来,纵然救不出父亲,他也觉得没有什么亏负了。
惟功眼中也满是深沉之色,他虽然觉得张居正此时正需要此事来竖立权威,打击宫中群小,但张居正究竟能不能下这个决心,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
转眼之间,十余天的时光匆匆而过,太后的千秋节已至。
整个宫中和朝廷,都是在忙碌着这一件事。
在皇帝大婚之前,朝廷的盛事无非就是小皇帝和太后的圣寿,冬至大朝,春节,新年的祭祀大典,还有就是元宵灯会等节庆。
太后的千秋节比起皇帝的生日来还要被重视几分,毕竟在皇帝亲政之前,还有相当长的时间朝廷大政是由太后来掌舵负责,要等数年之后,皇帝亲政建立自己的班底,包括宫中和外朝两边,到那时,皇帝的生日才会比皇太后的生日更为人所重视。
整个宫中和外朝都张灯结彩,皇城到宫中,到处都扎着彩棚,工部派出数千工匠,到西苑,南内,万岁山,内廷,到处都搭建景点,以为点缀。
这些工匠都是世袭的劳役,皇宫大内,对普通人来说是难以企及的禁区,这些匠人却是自幼就不知道进来多少回了,此时工期紧张,更是心无旁骛安心赶工,终是在千秋节前两日,才将各个点景和修缮工程全部完成。
在万岁山寿皇殿下,有一座巨大的柴山,经过的匠人和宫中的太监并宫女都是绕着柴山来说,各人议论之时,都是神色凝重。
柴山四周,则是有数百穿着各色袈裟的僧官布置起来,每日诵经之声不停,香火缭绕。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日千秋节,就是要在皇太后眼前,点燃柴山,有一个虔诚的大德高僧将会在柴山上,在烈火之中,当场坐化。
这事情,在这些佛门高僧来说,是无比荣光之事,谈说起来,都是笑容满面,便是皇太后也是十分高兴,赐酒赐餐,叫阖宫上下都感受这佛法的奇迹。
但对普通的小太监和宫人来说,这种事又诡异又玄奇,而且透着一点说不出的残忍与暴虐,当然以他们的身份根本不敢议论什么,只是用眼神交流。
有品级的太监们心里更明白,只是一条人命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就算是冯保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和具体操作的孙海与客用两人为难,两个小猴子想出头,用一条人命邀好太后,这也没有什么,冯保和这两个青年太监相差太远了,这两人对他的权位短期内没有威胁,用不着打压他们。
这也是孙海和客用这两年越来越嚣张的原因,皇帝涨长,趋奉的人多了,冯保等权阉碍于身份和年龄的代差,不想把事情做的太过份了。
“去叫人禀报皇太后吧。”眼看就要传膳了,客用和孙海对视一眼,从一堆花衣蟒袍的太监中出来,叫来一个僧官,吩咐道:“就说时辰到了,那个高僧要往登极乐,将皇太极虔心礼佛之事禀报给佛祖,就这么说,太后必定会很高兴!”
宋尧愈的话,都是说中了大家的心底里去,哪怕是刚刚还叫唤的凶的周晋材,虽然频频冷笑,但接着也是不语。
得罪皇帝在现在还不算什么,最多是日后的麻烦,但得罪皇太后,这个就是很为难的事情了。放眼朝廷,谁敢在太后供佛之事上多嘴?
那些儒臣,提起僧道丹道之事,当然是以讥评为主,但太后供佛的虔诚之心,却也不容有丝毫亵渎!
历年秋决,太后总是要赦免一批人犯,以积功德,在张居正严核刑狱之后,才渐渐劝阻住了太后这种不分良善,随意赦以法外的做法。
三十来岁的妇人,民间还有改嫁的可能,在太后来说,固然是天下最尊贵的妇人,但毫无疑问,也是套上了一个极重的枷锁,深宫内廷,漫漫长夜何以遣怀?宫女太监还能结菜户,做假夫妻,互相获得情感上的慰藉,而以太后之尊却只能将一切藏在自己的心底,能打发时间,消解心中各种纷至沓来欲念的,无非就是尊礼崇佛,求得虽然是虚无缥缈的心理安慰了。
这样的情况,在场的人谁不知道,宋尧愈所说的不能上告,便是这个原因。
惟功的一身富贵,现在所有的一切,仍然是沙上筑塔,只要有大水一冲,看似坚固的城堡一下子就跨了。
文官能做的事,勋臣和武臣绝不能做,道理就是在这里。
哪怕是一个新科进士,功名在身,富贵就是自己赚来的,不是皇家赏的,对皇帝说话一样能硬气……当然前提是胆子得够大才成。
怎么办呢……众人都是一脸的郁闷,往前不成,往后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和眼前的张猪儿……惟功这个坐营官可是早就说过,入得营中皆为兄弟,上次为了抢朱尚峻闹出天大的动静来,结果张猪儿这事就不管了?
“猪儿。”
众人静默多时,惟功心中已经有了定论,他看向张猪儿,这小子名字起来朴实,人也长的朴实,四方脸,红亮脸膛,高大个头,一看就是那种靠的住的敦厚老实的小子,而眼中有灵光,也不是蠢到家的,于是就开口问道:“你爹是要救的,但你要有胆子,你敢不敢?”
“大人,只要不牵连到你,属下无所不敢。”
“甚好……”惟功笑笑,道:“你去敲登闻鼓吧。”
“什么?”
张猪儿惊呆了,沈榜第一个跳起来大叫道:“大人这是什么主意,简直是胡闹。”
宋尧愈虽然未想到办法,但惟功这个办法更是匪夷所思,他沉着脸摇头,也是一副极不赞同的表情。
登闻鼓这东西算是由来已久了,在唐时发扬光大,到宋时更是百姓与朝廷和官府勾通的良好渠道,北宋时,史书记录,百姓家里丢了猪了,跑去敲鼓,皇帝赔了一千钱给百姓重新买猪,有妇人贫苦无依了也跑去敲鼓,找失散女儿女婿的也去敲鼓……要不说大宋的皇帝叫官家呢,在亲民这一块,中国几千年以下,还真没有能和赵宋相比的皇家。
大明这一块,明太祖是吃过胥吏和官员苦头的,设登闻鼓院,诏令百姓可以告官,官吏敢阻止者斩,在太祖年间,这玩意倒是起到过作用,到成祖年间,就已经流于形式了,到宣德年间,已经有官员建议取消登闻鼓,好在朱瞻基心底里明白,这东西官员虽不喜欢,但好歹摆着也是一种警惕和提醒,就借口是祖制相关,拒绝了该官员的提议。
等到现如今万历年间,估摸着鼓院里头的大鼓已经长满了绿草青苔,张猪儿若是去敲鼓,能不能敲响,都是两说。
“你们不明白我的意思。”
惟功站立起身,目视众人,沉声道:“猪儿兄弟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但此事不论是我或是我们现有的关系出面都是不妥,为今之计,只能把此事闹大……”
他自嘲一笑,道:“闹大了,以元辅的为人是一定会管的,而且元辅正要确立权威,顶太后一回,办一些经手的太监和外围,正是元辅确立权威的好机会。只是,咳……”
只是张居正已经在皇帝心里种了根刺,在太后心里应该还有一些好感残留,但因为多次顶撞,拒绝武清伯的诸多要求,残留也应该不多了。
经过这一次的事情之后,如果张居正真的如惟功所料的出手的话,在太后心里也是扎进一根刺去,而且扎的颇深,这事情,肯定会闹的比武清伯李伟要一些力役工匠要严重的多了去了……这是一巴掌扇在太后脸上,而且叫朝中上下都看的很清楚明白。
“大人!”
宋尧愈脸色大变,看着惟功,沉声不语。
便是沈榜也是感觉不好,张居正是他的恩师,前次还帮助过他,而且一心为国,算计自己的老师和元辅,哪一方面感觉都不算好。
“舍此之外,还有办法吗?”
惟功盯视着他们,问道:“如果有,就弃此议,如果没有,在这种时候,我们不信任元辅,还能指望谁呢?”
众人默然无语之时,惟功呵呵一笑,又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们好好体会一下,总有一天,我也会遇到这种事的。”
这话说的简直是霸气爆棚,众人一时无语,良久之后,宋尧愈才突然大笑起来。
“妙,张大人,你真是一个妙人。”宋尧愈大笑之后,才盛赞惟功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话说的太妙了,可惜我大明的这些官员,士绅,从来都是能力越大,官帽越大,好处也越大,我学生浪迹二十年,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居然是从大人你的口中说出来,那些头巾客真该愧死!”
所谓头巾客当然是秀才举人进士这么一条金光大道一路上来的官员们,他们言必孔孟,一副忠君爱国的面孔摆在外,但私下里纵然不全是男盗女娼,但现在的官风士风也不能和成化年之前比,洪武和永乐年间的官员,除了少数人之外,倒还真是朴实弘毅,不负自己的身份,现在么,水份太大了。
一句话触动了宋尧愈,沈榜也是面露沉思之色,并不再阻拦,这件事,就算有了定局。
张猪儿眼中饱含泪水,大家为了他的这一点家事,都是出尽全力,甚至连敲登闻鼓的招数都使出来,纵然救不出父亲,他也觉得没有什么亏负了。
惟功眼中也满是深沉之色,他虽然觉得张居正此时正需要此事来竖立权威,打击宫中群小,但张居正究竟能不能下这个决心,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
转眼之间,十余天的时光匆匆而过,太后的千秋节已至。
整个宫中和朝廷,都是在忙碌着这一件事。
在皇帝大婚之前,朝廷的盛事无非就是小皇帝和太后的圣寿,冬至大朝,春节,新年的祭祀大典,还有就是元宵灯会等节庆。
太后的千秋节比起皇帝的生日来还要被重视几分,毕竟在皇帝亲政之前,还有相当长的时间朝廷大政是由太后来掌舵负责,要等数年之后,皇帝亲政建立自己的班底,包括宫中和外朝两边,到那时,皇帝的生日才会比皇太后的生日更为人所重视。
整个宫中和外朝都张灯结彩,皇城到宫中,到处都扎着彩棚,工部派出数千工匠,到西苑,南内,万岁山,内廷,到处都搭建景点,以为点缀。
这些工匠都是世袭的劳役,皇宫大内,对普通人来说是难以企及的禁区,这些匠人却是自幼就不知道进来多少回了,此时工期紧张,更是心无旁骛安心赶工,终是在千秋节前两日,才将各个点景和修缮工程全部完成。
在万岁山寿皇殿下,有一座巨大的柴山,经过的匠人和宫中的太监并宫女都是绕着柴山来说,各人议论之时,都是神色凝重。
柴山四周,则是有数百穿着各色袈裟的僧官布置起来,每日诵经之声不停,香火缭绕。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日千秋节,就是要在皇太后眼前,点燃柴山,有一个虔诚的大德高僧将会在柴山上,在烈火之中,当场坐化。
这事情,在这些佛门高僧来说,是无比荣光之事,谈说起来,都是笑容满面,便是皇太后也是十分高兴,赐酒赐餐,叫阖宫上下都感受这佛法的奇迹。
但对普通的小太监和宫人来说,这种事又诡异又玄奇,而且透着一点说不出的残忍与暴虐,当然以他们的身份根本不敢议论什么,只是用眼神交流。
有品级的太监们心里更明白,只是一条人命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就算是冯保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和具体操作的孙海与客用两人为难,两个小猴子想出头,用一条人命邀好太后,这也没有什么,冯保和这两个青年太监相差太远了,这两人对他的权位短期内没有威胁,用不着打压他们。
这也是孙海和客用这两年越来越嚣张的原因,皇帝涨长,趋奉的人多了,冯保等权阉碍于身份和年龄的代差,不想把事情做的太过份了。
“去叫人禀报皇太后吧。”眼看就要传膳了,客用和孙海对视一眼,从一堆花衣蟒袍的太监中出来,叫来一个僧官,吩咐道:“就说时辰到了,那个高僧要往登极乐,将皇太极虔心礼佛之事禀报给佛祖,就这么说,太后必定会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