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皇后的作用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七日之后,长泰帝讣告天下,太子薨,讳如初,号恭,讣告之上还略说了太子妃薨的事情。
天下百姓一时悼悼,同时感叹太子、太子妃夫妻情深生死相依等等。
为了悼念恭太子,长泰帝还下令朝官和百姓守孝一月,一月之内禁嫁娶等喜庆宴会之事。
因为太子无子嗣,长泰帝也没有孙子,特令幼王次孙,年仅八岁的上官浩捧孝盆执魂幡,以行孝子事。
本来上官长治还自请为太子捧孝盆的,奏说宁愿自降一辈也没有关系,免得皇兄身后空虚。但是长泰帝考虑到这样是不合礼仪的,再说了皇子捧孝盆,那是皇帝大行之时才会出现的情景,意头不好;不说别的,只太常寺和礼部那里就有诸多说法了,就没有允许他这个请求。
不过因为这一点,长泰帝赞许了上官长治这种对皇兄的心意,认为他具有悌爱之义,这也算是这一段时间以来,长泰帝稍感欣慰的事情了。
长泰帝去了东宫送太子最后一程,目送梓宫起行之后,他心里涌起了一丝不详的感觉。
这几年,皇室的大小丧事不断,先是慈懿太后,现在又是太子和太子妃,中间还有不少的皇子皇孙和嫔妾,还有小产的滑胎的,这几年,皇室人丁越发凋零了。
长泰帝想到自己都六十有余了,至今还没有一个孙子,这可不是有利国祚的事情啊。甚至,这可以算是大永的悲哀!
怎么朕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事情呢?朕还道自己春秋鼎盛,不知不觉间。皇宫中人丁已经凋零到这种程度了吗?
想到这里,长泰帝不由得冷汗渗渗,子孙不兴,这是危局甚至是死局啊!他不由得怨恨起太祖来。他周一就想不明白太祖为什么要定下皇室男丁必须要年满二十二岁才能结婚生子的规矩,这样一来,大永皇室要比公卿大臣之家少了多少人丁啊。
看来,太子丧期一过,其余几个皇子的婚事就要提上日程了,不然皇室就要后继无人了!——长泰帝可不打算再遵循这个规矩了!
恭太子和太子妃出殡之后。东宫就冷清无比了。东宫没有一个主子,东宫长史也没有什么可以向皇上皇后禀告的了。这样的情况,在大永两百余年国史中极少出现,偌大的东宫,仍然来来往往的宫女内侍,却是没有主子!
长泰帝和皇后虽然仍旧悲痛,但是太阳照常升起,生活仍须继续。这摆在帝后面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安置东宫之事。
先前说过,东宫乃储君居所。派谁去主理东宫都不合适,加上恭太子薨没有多久,谁也不敢主动提出前去坐镇东宫,这定会让皇上、皇后不喜,谁也不想去触那个霉头。
虽然几个成年皇子想搬进东宫殿想得快疯了,但是这个当口。他们都是按兵不动,谁知道盛哀中的皇后会有什么反应?若因此得罪了皇后,那就是大损失了!
自从太子薨之后,诸位皇子很快就发现蒋皇后的价值了:正宫、无子、身后还有陇右卫的十二万兵马。这简直就是个巨大金矿,分量不是一般的重!
现在正是夺嫡之争的时候,如果得了皇后的欢心和助力,这登上皇位的筹码就重了许多啊。
在皇上还没立太子之前,讨好皇后取得她的支持,就成了很有必要的事情了。这已经成了上官承佑等三个皇子的共识。
所以最近坤宁宫热闹了许多,德妃、贤妃、李贵嫔有事没事就往坤宁宫走动。美其名曰陪伴皇后,让皇后纾解丧子之痛。
人一多,自然可以看的事情就多了。小意奉承的、谄媚讨好的、深切关怀的等等情景都在坤宁宫上演。
贤妃想着这段日子皇后瘦得落了形,想方设法做了药膳送去坤宁宫,还为皇后搜罗了不少养颜护肤的秘方。贤妃想着。爱美乃是每一个女人的天性,即便是丧子的皇后也不例外。
德妃知道皇后最顾念的还是已薨的恭太子,倒没有像贤妃这样大费周折,只是为皇后献上了一部亲自手抄的《往生咒》,也吩咐延禧宫的内侍宫女每日为恭太子吟诵三百遍《往生咒》。当然,所做的这些事情,德妃故意让人传到了皇后的耳中。
李贵嫔既没给皇后炖药膳,也没为恭太子抄写《往生咒》,而是每日去坤宁宫请安,陪皇后说说话,话语中虽然多有讨好关意,却也没有提到上官长治,似乎并不为意一样。
李贵嫔她这样的举动,让贤妃和德妃暗地里嘲笑了几句,认为她这是技穷之故。李贵嫔娘家无人无财,想必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取得皇后欢心了。这样的李贵嫔和她的五皇子,凭什么和我皇儿争?
贤妃和德妃对李贵嫔有着这样的鄙夷,根本就不将她放在眼内。
这些妃嫔打的是什么主意,皇后心知肚明,不过她没有戳穿众人的心思,在享受她们讨好和奉承的同时,也更加思念已薨的恭太子。
为什么体弱病死的不是她们的皇儿呢?反而是我的皇儿?如果我皇儿尚在世上身体康健的话,根本就没有这些人什么事了!这些人一个一个都只能仰我们母子的鼻息存活了——这样美好的愿景,皇后不止一次地想过,看着那些有子有女的妃嫔是又羡又妒。。
这天长泰帝离开坤宁宫之后,皇后更感到气闷,也有无尽的悲意。
恭太子薨还不到一个月呢,长泰帝就两次派人去主理东宫的事情了。难道在皇上的心目中,恭太子已经远去了吗?这怎么可以,就算是恭太子已薨,东宫也不能这么快就住人进去!
恭太子在东宫居住了三十多年,在皇后的心目中,东宫就是恭太子的,就算他死了,也还是他的。现在要把它交出去,她说什么也不舍得!
可是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东宫作为储君的居所,象征着下一代帝王的权力,始终要搬进下一任太子的。作为大永的国母,她不能也没有理由将东宫据为己有!
太子居东宫,是谓名正言顺,那可是太祖时就定下的规矩啊。
那么,有什么办法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东宫永远是我皇儿的呢?让皇上暂立太子乃至不立太子?这怎么可能?
因为想着这样的事情,皇后连日来都是沉着脸,对于前来讨好奉承的贤妃德妃等人也没有多少好脸色。
李贵嫔来到坤宁宫给皇后请安的时候,皇后也没有多大的心思理会她,兀自想着安置东宫的事情,任由李贵嫔自说自话。
李贵嫔看着皇后心不在焉的样子,眼睛微微眯了几下。她想起了皇儿的交代,便轻轻柔柔地说道:“臣妾近日闻得宫中细语,道是皇上打算派人主理东宫事务呢。可是东宫位重,谁敢去东宫理事呢?”
皇后听了李贵嫔的话语,心中的烦闷更甚了,安置东宫的事情,竟然连后宫诸人都在议论了吗?看来,这事,真的要尽快解决才是了!
“皇上圣裁,自有决断的。何须猜测这样的事情!”皇后这样淡淡地说了一句。
“听闻皇上正在烦闷这件事呢。其实按嫔妾的浅见,这事倒是有个好法子的……”说罢这句话,李贵嫔似乎才恍然觉得自己多说话了,连忙向皇后请罪,道是这些细语她也不是有心听的,道自己僭越了云云。
“哦?你说说看你的好法子。”皇后的兴趣被引了起来,她倒想听听李贵嫔有什么见解。
这些妃嫔每个人在宫中都有耳目,说不定她们真能有什么好的想法,李贵嫔请罪什么的,她根本就不以为意,让她速速将法子说出来。
“臣妾以为,在下任储君选定之前,先将东宫封起来。这样一来,不用派人去主理东宫,省了许多麻烦。说不定下任太子立定之后,也没有意思迁去东宫,那么就继续封下去也没有什么损失。五殿下就说过东宫这样的设置和美景,只有恭太子殿下有资格居住的。”李贵嫔还是轻轻柔柔的声音,说着她的法子。
她说的这些话,却听得皇后眼神一亮。是啊,封宫,她怎么没有想到这个主意呢!
李贵嫔的话语里包含了几层意思,一是安置东宫的办法,那就是封宫,将东宫暂且封存,待下任太子选定的时候再重开;二是下任太子是不是要居住在东宫,那是未知数,是可以筹谋的;三是若是上官长治为太子,他必定不会迁入东宫,会将东宫留给皇后。
这几层意思,根本不用明说,皇后这样的人精,对这样的事情是剔透得很。李贵嫔说的和想说的,皇后都知道了。
甚至李贵嫔没有想到的,这封宫具体如何说服皇上,如何进行,这些,皇后也都能想到了。
这或许真是个好主意,封宫能够先应付眼前的局面,先过了这一关再说。
至于下任太子迁居东宫,她身为皇后,还有掌管十二万陇右卫的哥哥,有的是法子阻挠这事!这样一来,东宫就永远会是她皇儿的了,没有人能比她皇儿更名正言顺的了!
ps:
一更!
七日之后,长泰帝讣告天下,太子薨,讳如初,号恭,讣告之上还略说了太子妃薨的事情。
天下百姓一时悼悼,同时感叹太子、太子妃夫妻情深生死相依等等。
为了悼念恭太子,长泰帝还下令朝官和百姓守孝一月,一月之内禁嫁娶等喜庆宴会之事。
因为太子无子嗣,长泰帝也没有孙子,特令幼王次孙,年仅八岁的上官浩捧孝盆执魂幡,以行孝子事。
本来上官长治还自请为太子捧孝盆的,奏说宁愿自降一辈也没有关系,免得皇兄身后空虚。但是长泰帝考虑到这样是不合礼仪的,再说了皇子捧孝盆,那是皇帝大行之时才会出现的情景,意头不好;不说别的,只太常寺和礼部那里就有诸多说法了,就没有允许他这个请求。
不过因为这一点,长泰帝赞许了上官长治这种对皇兄的心意,认为他具有悌爱之义,这也算是这一段时间以来,长泰帝稍感欣慰的事情了。
长泰帝去了东宫送太子最后一程,目送梓宫起行之后,他心里涌起了一丝不详的感觉。
这几年,皇室的大小丧事不断,先是慈懿太后,现在又是太子和太子妃,中间还有不少的皇子皇孙和嫔妾,还有小产的滑胎的,这几年,皇室人丁越发凋零了。
长泰帝想到自己都六十有余了,至今还没有一个孙子,这可不是有利国祚的事情啊。甚至,这可以算是大永的悲哀!
怎么朕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事情呢?朕还道自己春秋鼎盛,不知不觉间。皇宫中人丁已经凋零到这种程度了吗?
想到这里,长泰帝不由得冷汗渗渗,子孙不兴,这是危局甚至是死局啊!他不由得怨恨起太祖来。他周一就想不明白太祖为什么要定下皇室男丁必须要年满二十二岁才能结婚生子的规矩,这样一来,大永皇室要比公卿大臣之家少了多少人丁啊。
看来,太子丧期一过,其余几个皇子的婚事就要提上日程了,不然皇室就要后继无人了!——长泰帝可不打算再遵循这个规矩了!
恭太子和太子妃出殡之后。东宫就冷清无比了。东宫没有一个主子,东宫长史也没有什么可以向皇上皇后禀告的了。这样的情况,在大永两百余年国史中极少出现,偌大的东宫,仍然来来往往的宫女内侍,却是没有主子!
长泰帝和皇后虽然仍旧悲痛,但是太阳照常升起,生活仍须继续。这摆在帝后面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安置东宫之事。
先前说过,东宫乃储君居所。派谁去主理东宫都不合适,加上恭太子薨没有多久,谁也不敢主动提出前去坐镇东宫,这定会让皇上、皇后不喜,谁也不想去触那个霉头。
虽然几个成年皇子想搬进东宫殿想得快疯了,但是这个当口。他们都是按兵不动,谁知道盛哀中的皇后会有什么反应?若因此得罪了皇后,那就是大损失了!
自从太子薨之后,诸位皇子很快就发现蒋皇后的价值了:正宫、无子、身后还有陇右卫的十二万兵马。这简直就是个巨大金矿,分量不是一般的重!
现在正是夺嫡之争的时候,如果得了皇后的欢心和助力,这登上皇位的筹码就重了许多啊。
在皇上还没立太子之前,讨好皇后取得她的支持,就成了很有必要的事情了。这已经成了上官承佑等三个皇子的共识。
所以最近坤宁宫热闹了许多,德妃、贤妃、李贵嫔有事没事就往坤宁宫走动。美其名曰陪伴皇后,让皇后纾解丧子之痛。
人一多,自然可以看的事情就多了。小意奉承的、谄媚讨好的、深切关怀的等等情景都在坤宁宫上演。
贤妃想着这段日子皇后瘦得落了形,想方设法做了药膳送去坤宁宫,还为皇后搜罗了不少养颜护肤的秘方。贤妃想着。爱美乃是每一个女人的天性,即便是丧子的皇后也不例外。
德妃知道皇后最顾念的还是已薨的恭太子,倒没有像贤妃这样大费周折,只是为皇后献上了一部亲自手抄的《往生咒》,也吩咐延禧宫的内侍宫女每日为恭太子吟诵三百遍《往生咒》。当然,所做的这些事情,德妃故意让人传到了皇后的耳中。
李贵嫔既没给皇后炖药膳,也没为恭太子抄写《往生咒》,而是每日去坤宁宫请安,陪皇后说说话,话语中虽然多有讨好关意,却也没有提到上官长治,似乎并不为意一样。
李贵嫔她这样的举动,让贤妃和德妃暗地里嘲笑了几句,认为她这是技穷之故。李贵嫔娘家无人无财,想必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取得皇后欢心了。这样的李贵嫔和她的五皇子,凭什么和我皇儿争?
贤妃和德妃对李贵嫔有着这样的鄙夷,根本就不将她放在眼内。
这些妃嫔打的是什么主意,皇后心知肚明,不过她没有戳穿众人的心思,在享受她们讨好和奉承的同时,也更加思念已薨的恭太子。
为什么体弱病死的不是她们的皇儿呢?反而是我的皇儿?如果我皇儿尚在世上身体康健的话,根本就没有这些人什么事了!这些人一个一个都只能仰我们母子的鼻息存活了——这样美好的愿景,皇后不止一次地想过,看着那些有子有女的妃嫔是又羡又妒。。
这天长泰帝离开坤宁宫之后,皇后更感到气闷,也有无尽的悲意。
恭太子薨还不到一个月呢,长泰帝就两次派人去主理东宫的事情了。难道在皇上的心目中,恭太子已经远去了吗?这怎么可以,就算是恭太子已薨,东宫也不能这么快就住人进去!
恭太子在东宫居住了三十多年,在皇后的心目中,东宫就是恭太子的,就算他死了,也还是他的。现在要把它交出去,她说什么也不舍得!
可是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东宫作为储君的居所,象征着下一代帝王的权力,始终要搬进下一任太子的。作为大永的国母,她不能也没有理由将东宫据为己有!
太子居东宫,是谓名正言顺,那可是太祖时就定下的规矩啊。
那么,有什么办法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东宫永远是我皇儿的呢?让皇上暂立太子乃至不立太子?这怎么可能?
因为想着这样的事情,皇后连日来都是沉着脸,对于前来讨好奉承的贤妃德妃等人也没有多少好脸色。
李贵嫔来到坤宁宫给皇后请安的时候,皇后也没有多大的心思理会她,兀自想着安置东宫的事情,任由李贵嫔自说自话。
李贵嫔看着皇后心不在焉的样子,眼睛微微眯了几下。她想起了皇儿的交代,便轻轻柔柔地说道:“臣妾近日闻得宫中细语,道是皇上打算派人主理东宫事务呢。可是东宫位重,谁敢去东宫理事呢?”
皇后听了李贵嫔的话语,心中的烦闷更甚了,安置东宫的事情,竟然连后宫诸人都在议论了吗?看来,这事,真的要尽快解决才是了!
“皇上圣裁,自有决断的。何须猜测这样的事情!”皇后这样淡淡地说了一句。
“听闻皇上正在烦闷这件事呢。其实按嫔妾的浅见,这事倒是有个好法子的……”说罢这句话,李贵嫔似乎才恍然觉得自己多说话了,连忙向皇后请罪,道是这些细语她也不是有心听的,道自己僭越了云云。
“哦?你说说看你的好法子。”皇后的兴趣被引了起来,她倒想听听李贵嫔有什么见解。
这些妃嫔每个人在宫中都有耳目,说不定她们真能有什么好的想法,李贵嫔请罪什么的,她根本就不以为意,让她速速将法子说出来。
“臣妾以为,在下任储君选定之前,先将东宫封起来。这样一来,不用派人去主理东宫,省了许多麻烦。说不定下任太子立定之后,也没有意思迁去东宫,那么就继续封下去也没有什么损失。五殿下就说过东宫这样的设置和美景,只有恭太子殿下有资格居住的。”李贵嫔还是轻轻柔柔的声音,说着她的法子。
她说的这些话,却听得皇后眼神一亮。是啊,封宫,她怎么没有想到这个主意呢!
李贵嫔的话语里包含了几层意思,一是安置东宫的办法,那就是封宫,将东宫暂且封存,待下任太子选定的时候再重开;二是下任太子是不是要居住在东宫,那是未知数,是可以筹谋的;三是若是上官长治为太子,他必定不会迁入东宫,会将东宫留给皇后。
这几层意思,根本不用明说,皇后这样的人精,对这样的事情是剔透得很。李贵嫔说的和想说的,皇后都知道了。
甚至李贵嫔没有想到的,这封宫具体如何说服皇上,如何进行,这些,皇后也都能想到了。
这或许真是个好主意,封宫能够先应付眼前的局面,先过了这一关再说。
至于下任太子迁居东宫,她身为皇后,还有掌管十二万陇右卫的哥哥,有的是法子阻挠这事!这样一来,东宫就永远会是她皇儿的了,没有人能比她皇儿更名正言顺的了!
ps:
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