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撤兵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柴桑县,濒临长江,是长江入彭蠡泽的入湖口,扼守住了荆州江夏入侵扬州豫章的通道。
历史上不管是黄祖进攻豫章,还是孙策孙权屡次进攻江夏,都离不开柴桑。
双方要么是围绕着柴桑县来进行战斗,要么是从柴桑县出发北上。
可以说这里是扬州与荆州之间最为至关重要的一环,与江北的寻阳县一样,是一处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然而连日来的暴雨气候却是一件让人始料未及的事情。
暴雨不仅把长江水位抬高了很多,连地势颇高的柴桑县都灌进了江水,把北面城外码头,也就是后世九江市市区几乎全部淹没。
在汉代,九江市西面的赛胡、八里湖是跟长江连在一起的,这样加上九江市市区,形成了天然的港口。
同时柴桑城东面是庐山,西面是九岭山余脉,北面是浩浩荡荡的长江和彭蠡泽,南面是连绵重叠的庐山和九岭山余脉的丘陵地区,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但正因为如此,也限制了柴桑往西、南两面的出行的道路。
如果从柴桑走陆路的话,就得连续翻越三条山脉才能回到江夏,或者往南绕道南昌、长沙才能回荆州,因此船只几乎成为了柴桑地区百姓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
可现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船只几乎无法出港口,即便是出了港口,也很难在彭蠡泽和长江上航行,一旦风浪再大些,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所以在运送粮食的船只倾翻在长江,下一批粮食还不知道多久才能到之后,黄祖就不得不考虑退兵回江北寻阳的问题。
建安十年六月九日,正被风雨笼罩的柴桑县衙内,黄祖于厅中召集诸将议事。
厅内众人云集,其中高级军官张虎、陈生、苏飞、邓龙等将领俱在,加上一些主簿、长史、曹史等佐吏,大大小小有二三十余人。
黄祖坐在主位上,看着刚刚最新从寻阳那边发过来的公文,脸色比较凝重。
过了片刻,等众人都已经进入厅内,向他行礼落座之后,他才将公文扔在了桌案上,轻声说道:“襄阳回信了。”
诸多将领们顿时松了一口气,苏飞是江夏都督,是江夏郡的军事主官,官职仅次于黄祖,乃是二把手,听到此事,连忙问道:“府君,大王答应我们撤兵了吗?”
“大王让长公子全权处理,长公子同意了我们撤兵的要求,派人过来询问我们打算如何规划撤兵的事宜。”
外面风雨依旧大作,黄祖的心情也不是很好,脸色很沉重地说道:“上月中旬我向大王请求撤兵回江夏,信使翻山越岭,来回走陆路走了一个月送信,还差点被山路泥石给埋了,看来从傅易山绕道回下雉,再回鄂县怕是行不通了。”
“那就只能走水路过了大江去寻阳,这样是最好的选择,咱们大小船只上千艘还停留在柴桑,如果走陆路回去,船只被毁的话,那几乎再也没有进攻江东的能力了。”
苏飞思索着。
其实走陆路回江夏也不是不行,从柴桑往西是大片丘陵,虽然也是山区,但至少有道路,可以一路到瑞昌亭,也就是后世江西省瑞昌市。
只是过了瑞昌亭之后,就是连绵一百多公里的连云、幕阜山区。要过阳新县、兴国镇,才能到下雉。
而沿途这一路不仅道路难走,还是风雨天气,随时都会遇到泥石流。
最重要的是走陆路船只怎么办?
他们进攻豫章,大小船只数千艘,虽然也有一部分驻军在了寻阳、下雉以及鄂县等地,但柴桑的军队有三万多人,船只也有一千多艘,几乎是整个江夏水师一半的船舶数量。
一旦他们遗弃了这些船只,那么江夏水师的船只数量反而不如江东水师了,到时候再打水战,黄祖接近六万的水军,至少有三万得在岸上看着。
所以船只不能丢。
现在他们的粮草不足,需要撤回江夏的情况下,就得考虑把船只带走的问题。
黄祖看向主簿问道:“城中还有多少粮草?”
“还有六万多石。”
主簿答道:“尚可让大军食用二十天,若是削减一些分量,或者布置渔网在江中捕捞江鱼,可用月余用度。”
黄祖沉声道:“在座的诸位跟我在江夏多年,应该也清楚,大江一旦进入雨季,往往是连绵多日下雨,虽然从上月到如今,已经断断续续下了近一月,但谁也说不好会不会再下一个月,到了月底再无粮食,军队就得饿着肚子了,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退回去,至少也得退至寻阳。”
苏飞说道:“但现在正是风浪大的时候,此时行船还是过于危险,我觉得应该先派人告知长公子,让他运输一些粮草放置在江北,等一些日子看看风雨小些,再渡江过去。”
“嗯。”
黄祖点点头道:“我亦是这般作想,苏飞,我命你领一校人马先驻扎于九江亭,邓龙,你领一校人马驻扎于瑞昌亭,先将一部分辎重搬至船上,等过些日子,见风雨稍微小一些,再渡江回寻阳。”
“唯!”
苏飞和邓龙各自领命。
刘表现在不缺粮食,襄阳府库存粮有数千万石,所以给黄祖的粮草没有缺过,六万大军加上辅兵每次都至少会配备三月以上的份额,差不多是五十万石的样子。
可架不住这场战斗旷日持久,对峙了一年有余,双方打得精疲力尽。趁着这场暴雨,黄祖也动了先回江夏休整,来日再战的念头。
反正柴桑、彭泽、寻阳一带的百姓都被他迁至江夏,如今存粮不多,确实是一个回去休息的机会。
让苏飞和邓龙去做准备之后,黄祖就让各部将领先回营中去。
他自己依旧坐在堂上看着那份公文。
长公子刘琦除了让他自行规划撤兵的事宜以外,在信中还提到现在正在江夏郡丞府做宾客的沈晨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希望他撤兵回去,尽量不要走陆路而是走水路。
第二个建议是,如果他走水路的话,应该兵分三路,一路从瑞昌亭至江心洲,另外一路则主力回寻阳,最后一路则至黄梅亭,如此三路可首尾兼顾,防止人半路袭击。
第三个建议是让他先搬运一部分物资放到船上去,找一个风雨小的时候,再渡江回寻阳,他们会在寻阳城接应他。
沈晨.
黄祖看向远方的天空,忽然有些感叹。
原来不知不觉,都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了,当年那个跟着叔祖来江夏见自己的小孩,都已经长大成人,马上就要及冠了啊.
.
.
晌午过后,瓢泼的大雨依旧还在下,淅淅沥沥的雨点打在傅易山北麓的山林里,枝叶繁茂的林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傅易山便是九岭山东麓,在柴桑县的南面,历陵县的北面,也就是后世江西德安县的正北方向。
在靠近柴桑县的山脉北面,当地人称为岷山的一座小山丘内,正有一栋房屋。
山里原来有一村聚,数十人口都被迁走,唯有山里留下了一些猎人居住的小屋,因年久失修不少都倒塌坏了,其中山顶的那栋却是最近才被人翻修过。
新翻修的这栋房子是用竹子做的,雨点穿林打叶,落在了竹屋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除了风雨以外,甚至还能听见琴弦拨动的声音。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穿着棕色蓑衣的人顺着崎岖难行的山道,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上攀爬至了山顶,来到了竹屋前面。
竹屋隐藏在林下,周围俱是参天大树,几乎是那人过来的瞬间,四周的树下、草丛间,就有人站出来。
他们都穿着蓑衣,所以很难从外表判断是敌是友。
“是北平都尉。”
那人身后还跟着几名穿着蓑衣的士兵,立即喊了声。
吕蒙走到竹屋前,到廊下把蓑衣脱掉,在门口听着里面的琴声,轻声说道:“都督。”
“进来。”
门里传出一个温润的声音。
吕蒙就推开门走了进去,看到宽敞的竹屋里一个三十来岁,面容英俊的青年男子正盘膝坐在席上,轻抚瑶琴。
“都督好雅兴。”
吕蒙笑呵呵地说了一句,末了又道:“柴桑城里出来了两校人马,一部往北去九江亭,一部往西去瑞昌亭了。”
那抚琴的男子正是周瑜,听到这句话,他修长的双手就停了下来,轻轻按在了琴弦上,屋内的绕梁琴音顿时就止住,除了风声雨声之外,就再也没有了其它声音。
周瑜低着头看着琴面,过了将近半分钟,见他不说话,吕蒙就很是纳闷道:“都督?”
“嗯。”
周瑜摇摇头道:“我只是在想,为什么他们要去九江和瑞昌呢?”
吕蒙说道:“许是打算前后掩护柴桑吧。”
周瑜沉思片刻,说道:“黄祖老贼怕是打算要撤兵了。”
“撤兵?”
吕蒙惊讶道:“这种时候吗?”
周瑜笑道:“还记得前些日子我们捞到了沉船碎片吗?船舱内多有粮草,大抵是运粮船被风雨打翻了,柴桑城内的粮食怕是见底。”
吕蒙大喜道:“这种风雨不能走水路,只能走陆路,他往瑞昌派兵马,相比是打算翻山回江夏,那我们调集人马,趁着他撤兵的时候伏击他,岂不是要大胜?”
“没那么简单。”
周瑜思索道:“你即刻派人走小道,往瑞昌向西,查看一下纯山和天岳山通往江夏的道路如何。”
纯山和天岳山就是后世连云山脉以及幕阜山脉在汉代的称呼,要想从柴桑回江夏,就必须先到瑞昌亭,再跨越连云山脉,然后跨越幕阜山脉,才能到鄂县,也就是后世的黄石市。
这一路过去直线距离都有一百多公里,更别说山势陡峭,道路崎岖难行,几乎全是泥巴小道,连条大路都没有,而且翻山越岭,一路可谓是非常难行。
不过最难的一段路也就是两条山脉,其中多有山谷小道,只要过了崇山峻岭,也会好走很多,因此数万人大军也不是不能走。
为了保险起见,周瑜还是决定派人过去看看情况。
数日后,派过去的人回来了,向周瑜报告了一个重要消息,那就是从瑞昌通往下雉,也就是后世阳新县的道路被山洪堵住了,走陆路就只剩下南下到南昌,走荆南回江夏。
得知这个消息,周瑜立即就派人前往陵阳,也就是后世安徽青阳县,告知坐镇在那里的孙权黄祖准备撤兵的事情,让他提前做好准备。
到六月十三日,孙权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他召集了鲁肃、张昭、秦松、张纮等人商议此事。
众人分析后认为,周瑜的猜测极有可能是现实。
历史上晋灭东吴之战,王濬在巴蜀造战船,大量碎木顺流而下,一路到了荆州。
而刘表派遣的运粮船一路从汉水南下,自沙羡进入长江,于夏口,也就是后世武汉一带的长江流域遭遇风浪倾翻。
许多粮食稻米和船只木头碎片顺江而下,途经枞阳安庆的时候,被江东水师发现。
所以大家对于周瑜认为黄祖后续粮草受到天气影响没有抵达,柴桑城内的粮食不多,即将撤兵的判断纷纷持赞同意见。
众人认为,如果撤兵的话,周瑜已经看过,走陆路肯定是走不通了,就只能走水路,走水路过大江,到江北的寻阳县,再退入江夏郡的可能性极大。
江东水师在江面上无法与黄祖较量的直接原因在于黄祖的兵马人数众多,船只也众多,他们吃了这个亏。
可如果下了船在陆地上与江夏水师决战的话,江东水师必然能够击破江夏水师。
于是孙权最终下了极大魄力,决定孤注一掷,伏击黄祖!
到了六月十四日,周瑜秘密回到了安庆。
他下达了命令,大军即可往东,进驻皖县,也就是后世安徽潜山市。
淅淅沥沥的大雨还在下。
只是谁也不知道,一场酝酿已久的阴谋,正在悄然行动。
数日之后。
到了六月下旬,天气终于稍微好了一些。
虽然长江依旧波涛滚滚,两岸洪水涌动,但雨小了很多,风也小了很多,离放晴应该已经不远。
柴桑的黄祖看到这个天气之后,就决定趁着这个时候立即撤兵。
长江的气候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变成什么样。
也许今天雨小一些,等明天又是瓢泼大雨,再加上江面波涛浩瀚,运粮船队依旧不好过来,因此暂时退兵,等天气好转,就是最好的选择。
六月二十一日,江夏水师,正式准备撤兵了!
这两天身体是真的不舒服,今天吃了药症状稍微好些了,最近封控也不敢去医院,但头还是晕乎乎的,码字效率和想法都稀碎,连文笔都自我感觉差了很多。本来这几章比较重要,因为马上就是重头戏了,包括后面刘表称帝,打江东,打巴蜀,节骨眼上我状态却这么差,有点难受,可能这两天先码个4000字,等过两天我恢复了状态,病好了以后,再好好写。
(本章完)
柴桑县,濒临长江,是长江入彭蠡泽的入湖口,扼守住了荆州江夏入侵扬州豫章的通道。
历史上不管是黄祖进攻豫章,还是孙策孙权屡次进攻江夏,都离不开柴桑。
双方要么是围绕着柴桑县来进行战斗,要么是从柴桑县出发北上。
可以说这里是扬州与荆州之间最为至关重要的一环,与江北的寻阳县一样,是一处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然而连日来的暴雨气候却是一件让人始料未及的事情。
暴雨不仅把长江水位抬高了很多,连地势颇高的柴桑县都灌进了江水,把北面城外码头,也就是后世九江市市区几乎全部淹没。
在汉代,九江市西面的赛胡、八里湖是跟长江连在一起的,这样加上九江市市区,形成了天然的港口。
同时柴桑城东面是庐山,西面是九岭山余脉,北面是浩浩荡荡的长江和彭蠡泽,南面是连绵重叠的庐山和九岭山余脉的丘陵地区,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但正因为如此,也限制了柴桑往西、南两面的出行的道路。
如果从柴桑走陆路的话,就得连续翻越三条山脉才能回到江夏,或者往南绕道南昌、长沙才能回荆州,因此船只几乎成为了柴桑地区百姓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
可现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船只几乎无法出港口,即便是出了港口,也很难在彭蠡泽和长江上航行,一旦风浪再大些,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所以在运送粮食的船只倾翻在长江,下一批粮食还不知道多久才能到之后,黄祖就不得不考虑退兵回江北寻阳的问题。
建安十年六月九日,正被风雨笼罩的柴桑县衙内,黄祖于厅中召集诸将议事。
厅内众人云集,其中高级军官张虎、陈生、苏飞、邓龙等将领俱在,加上一些主簿、长史、曹史等佐吏,大大小小有二三十余人。
黄祖坐在主位上,看着刚刚最新从寻阳那边发过来的公文,脸色比较凝重。
过了片刻,等众人都已经进入厅内,向他行礼落座之后,他才将公文扔在了桌案上,轻声说道:“襄阳回信了。”
诸多将领们顿时松了一口气,苏飞是江夏都督,是江夏郡的军事主官,官职仅次于黄祖,乃是二把手,听到此事,连忙问道:“府君,大王答应我们撤兵了吗?”
“大王让长公子全权处理,长公子同意了我们撤兵的要求,派人过来询问我们打算如何规划撤兵的事宜。”
外面风雨依旧大作,黄祖的心情也不是很好,脸色很沉重地说道:“上月中旬我向大王请求撤兵回江夏,信使翻山越岭,来回走陆路走了一个月送信,还差点被山路泥石给埋了,看来从傅易山绕道回下雉,再回鄂县怕是行不通了。”
“那就只能走水路过了大江去寻阳,这样是最好的选择,咱们大小船只上千艘还停留在柴桑,如果走陆路回去,船只被毁的话,那几乎再也没有进攻江东的能力了。”
苏飞思索着。
其实走陆路回江夏也不是不行,从柴桑往西是大片丘陵,虽然也是山区,但至少有道路,可以一路到瑞昌亭,也就是后世江西省瑞昌市。
只是过了瑞昌亭之后,就是连绵一百多公里的连云、幕阜山区。要过阳新县、兴国镇,才能到下雉。
而沿途这一路不仅道路难走,还是风雨天气,随时都会遇到泥石流。
最重要的是走陆路船只怎么办?
他们进攻豫章,大小船只数千艘,虽然也有一部分驻军在了寻阳、下雉以及鄂县等地,但柴桑的军队有三万多人,船只也有一千多艘,几乎是整个江夏水师一半的船舶数量。
一旦他们遗弃了这些船只,那么江夏水师的船只数量反而不如江东水师了,到时候再打水战,黄祖接近六万的水军,至少有三万得在岸上看着。
所以船只不能丢。
现在他们的粮草不足,需要撤回江夏的情况下,就得考虑把船只带走的问题。
黄祖看向主簿问道:“城中还有多少粮草?”
“还有六万多石。”
主簿答道:“尚可让大军食用二十天,若是削减一些分量,或者布置渔网在江中捕捞江鱼,可用月余用度。”
黄祖沉声道:“在座的诸位跟我在江夏多年,应该也清楚,大江一旦进入雨季,往往是连绵多日下雨,虽然从上月到如今,已经断断续续下了近一月,但谁也说不好会不会再下一个月,到了月底再无粮食,军队就得饿着肚子了,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退回去,至少也得退至寻阳。”
苏飞说道:“但现在正是风浪大的时候,此时行船还是过于危险,我觉得应该先派人告知长公子,让他运输一些粮草放置在江北,等一些日子看看风雨小些,再渡江过去。”
“嗯。”
黄祖点点头道:“我亦是这般作想,苏飞,我命你领一校人马先驻扎于九江亭,邓龙,你领一校人马驻扎于瑞昌亭,先将一部分辎重搬至船上,等过些日子,见风雨稍微小一些,再渡江回寻阳。”
“唯!”
苏飞和邓龙各自领命。
刘表现在不缺粮食,襄阳府库存粮有数千万石,所以给黄祖的粮草没有缺过,六万大军加上辅兵每次都至少会配备三月以上的份额,差不多是五十万石的样子。
可架不住这场战斗旷日持久,对峙了一年有余,双方打得精疲力尽。趁着这场暴雨,黄祖也动了先回江夏休整,来日再战的念头。
反正柴桑、彭泽、寻阳一带的百姓都被他迁至江夏,如今存粮不多,确实是一个回去休息的机会。
让苏飞和邓龙去做准备之后,黄祖就让各部将领先回营中去。
他自己依旧坐在堂上看着那份公文。
长公子刘琦除了让他自行规划撤兵的事宜以外,在信中还提到现在正在江夏郡丞府做宾客的沈晨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希望他撤兵回去,尽量不要走陆路而是走水路。
第二个建议是,如果他走水路的话,应该兵分三路,一路从瑞昌亭至江心洲,另外一路则主力回寻阳,最后一路则至黄梅亭,如此三路可首尾兼顾,防止人半路袭击。
第三个建议是让他先搬运一部分物资放到船上去,找一个风雨小的时候,再渡江回寻阳,他们会在寻阳城接应他。
沈晨.
黄祖看向远方的天空,忽然有些感叹。
原来不知不觉,都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了,当年那个跟着叔祖来江夏见自己的小孩,都已经长大成人,马上就要及冠了啊.
.
.
晌午过后,瓢泼的大雨依旧还在下,淅淅沥沥的雨点打在傅易山北麓的山林里,枝叶繁茂的林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傅易山便是九岭山东麓,在柴桑县的南面,历陵县的北面,也就是后世江西德安县的正北方向。
在靠近柴桑县的山脉北面,当地人称为岷山的一座小山丘内,正有一栋房屋。
山里原来有一村聚,数十人口都被迁走,唯有山里留下了一些猎人居住的小屋,因年久失修不少都倒塌坏了,其中山顶的那栋却是最近才被人翻修过。
新翻修的这栋房子是用竹子做的,雨点穿林打叶,落在了竹屋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除了风雨以外,甚至还能听见琴弦拨动的声音。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穿着棕色蓑衣的人顺着崎岖难行的山道,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上攀爬至了山顶,来到了竹屋前面。
竹屋隐藏在林下,周围俱是参天大树,几乎是那人过来的瞬间,四周的树下、草丛间,就有人站出来。
他们都穿着蓑衣,所以很难从外表判断是敌是友。
“是北平都尉。”
那人身后还跟着几名穿着蓑衣的士兵,立即喊了声。
吕蒙走到竹屋前,到廊下把蓑衣脱掉,在门口听着里面的琴声,轻声说道:“都督。”
“进来。”
门里传出一个温润的声音。
吕蒙就推开门走了进去,看到宽敞的竹屋里一个三十来岁,面容英俊的青年男子正盘膝坐在席上,轻抚瑶琴。
“都督好雅兴。”
吕蒙笑呵呵地说了一句,末了又道:“柴桑城里出来了两校人马,一部往北去九江亭,一部往西去瑞昌亭了。”
那抚琴的男子正是周瑜,听到这句话,他修长的双手就停了下来,轻轻按在了琴弦上,屋内的绕梁琴音顿时就止住,除了风声雨声之外,就再也没有了其它声音。
周瑜低着头看着琴面,过了将近半分钟,见他不说话,吕蒙就很是纳闷道:“都督?”
“嗯。”
周瑜摇摇头道:“我只是在想,为什么他们要去九江和瑞昌呢?”
吕蒙说道:“许是打算前后掩护柴桑吧。”
周瑜沉思片刻,说道:“黄祖老贼怕是打算要撤兵了。”
“撤兵?”
吕蒙惊讶道:“这种时候吗?”
周瑜笑道:“还记得前些日子我们捞到了沉船碎片吗?船舱内多有粮草,大抵是运粮船被风雨打翻了,柴桑城内的粮食怕是见底。”
吕蒙大喜道:“这种风雨不能走水路,只能走陆路,他往瑞昌派兵马,相比是打算翻山回江夏,那我们调集人马,趁着他撤兵的时候伏击他,岂不是要大胜?”
“没那么简单。”
周瑜思索道:“你即刻派人走小道,往瑞昌向西,查看一下纯山和天岳山通往江夏的道路如何。”
纯山和天岳山就是后世连云山脉以及幕阜山脉在汉代的称呼,要想从柴桑回江夏,就必须先到瑞昌亭,再跨越连云山脉,然后跨越幕阜山脉,才能到鄂县,也就是后世的黄石市。
这一路过去直线距离都有一百多公里,更别说山势陡峭,道路崎岖难行,几乎全是泥巴小道,连条大路都没有,而且翻山越岭,一路可谓是非常难行。
不过最难的一段路也就是两条山脉,其中多有山谷小道,只要过了崇山峻岭,也会好走很多,因此数万人大军也不是不能走。
为了保险起见,周瑜还是决定派人过去看看情况。
数日后,派过去的人回来了,向周瑜报告了一个重要消息,那就是从瑞昌通往下雉,也就是后世阳新县的道路被山洪堵住了,走陆路就只剩下南下到南昌,走荆南回江夏。
得知这个消息,周瑜立即就派人前往陵阳,也就是后世安徽青阳县,告知坐镇在那里的孙权黄祖准备撤兵的事情,让他提前做好准备。
到六月十三日,孙权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他召集了鲁肃、张昭、秦松、张纮等人商议此事。
众人分析后认为,周瑜的猜测极有可能是现实。
历史上晋灭东吴之战,王濬在巴蜀造战船,大量碎木顺流而下,一路到了荆州。
而刘表派遣的运粮船一路从汉水南下,自沙羡进入长江,于夏口,也就是后世武汉一带的长江流域遭遇风浪倾翻。
许多粮食稻米和船只木头碎片顺江而下,途经枞阳安庆的时候,被江东水师发现。
所以大家对于周瑜认为黄祖后续粮草受到天气影响没有抵达,柴桑城内的粮食不多,即将撤兵的判断纷纷持赞同意见。
众人认为,如果撤兵的话,周瑜已经看过,走陆路肯定是走不通了,就只能走水路,走水路过大江,到江北的寻阳县,再退入江夏郡的可能性极大。
江东水师在江面上无法与黄祖较量的直接原因在于黄祖的兵马人数众多,船只也众多,他们吃了这个亏。
可如果下了船在陆地上与江夏水师决战的话,江东水师必然能够击破江夏水师。
于是孙权最终下了极大魄力,决定孤注一掷,伏击黄祖!
到了六月十四日,周瑜秘密回到了安庆。
他下达了命令,大军即可往东,进驻皖县,也就是后世安徽潜山市。
淅淅沥沥的大雨还在下。
只是谁也不知道,一场酝酿已久的阴谋,正在悄然行动。
数日之后。
到了六月下旬,天气终于稍微好了一些。
虽然长江依旧波涛滚滚,两岸洪水涌动,但雨小了很多,风也小了很多,离放晴应该已经不远。
柴桑的黄祖看到这个天气之后,就决定趁着这个时候立即撤兵。
长江的气候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变成什么样。
也许今天雨小一些,等明天又是瓢泼大雨,再加上江面波涛浩瀚,运粮船队依旧不好过来,因此暂时退兵,等天气好转,就是最好的选择。
六月二十一日,江夏水师,正式准备撤兵了!
这两天身体是真的不舒服,今天吃了药症状稍微好些了,最近封控也不敢去医院,但头还是晕乎乎的,码字效率和想法都稀碎,连文笔都自我感觉差了很多。本来这几章比较重要,因为马上就是重头戏了,包括后面刘表称帝,打江东,打巴蜀,节骨眼上我状态却这么差,有点难受,可能这两天先码个4000字,等过两天我恢复了状态,病好了以后,再好好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