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分赏钱了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爹爹不在家,李大宝快速成长。
这也是柳盼儿和刘氏最心疼李大宝的地方,既然李大宝自愿承担这么多责任,她们这些做长辈的,自然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
不能因为孩子懂事,就让孩子付出更多。
孝顺的孩子,多疼;不孝顺的孩子,就少疼。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会哭得只知道干活的孩子,如果家长不关心,就会养成那种无怨无悔付出的性格。一辈子操心,一辈子吃苦。
柳盼儿希望自己养出来的孩子有爱心孝顺,但更爱自己,在意自己。
李大宝端着饺子送过去,隔壁的周翠花刚刚卤好肉,倒下来饺子,就给李大宝装了一盘子卤大肠,还有卤汤。
两家关系就这么好,平时有好吃的,互相赠送。
本来饺子就很好吃,现在李大宝又带回来卤肉,大家吃得开心。
不出意外,又吃撑了。
为了消食,柳盼儿拿着账本,叫上李大宝,准备把顾大人的赏钱给各家送过去。
刘氏叫住柳盼儿,小声提醒,“弟妹,大晚上的,你去别人家里不方便。这样吧,让大宝把人叫过来,反正村长也要召集村里人说话,也不用担心别人说闲话。”
柳盼儿点了点头,“那行,大宝,你去通知上次跟我们家干活的二十七个人。还记得吗?”
李大宝应下,“记得!”
李大宝走后,柳盼儿就在院子里散步消食。
刘氏多准备几个火把,把院子里照得很亮。
不一会儿,就有人过来。
周翠花也过来帮忙,毕竟男男女女来那么多,需要人招呼。
柳盼儿拿出账本,拿出来三十两银子递给周翠花,“婶子,那天你家来了六个人,一人五两,这就是三十两银子。拿了银子,在你名字上按手印。”
周翠花一愣,摆了摆手,“元青家的,我家毛蛋年纪小,力气弱,不算一个人。”
柳盼儿笑了,“婶子,你这话说得,毛蛋怎么就不算一个人呢?十三岁的大小伙子,身板壮实,难得在干活的时候不偷懒,一整天在地里清理那些红薯土豆。我都看着呢,不比大人干得少。这银子应该拿,快点,不拿我可要生气了。再说了,这是顾大人赏赐的银子,也不是我自己的银子。”
李二愣子搓搓手,想快点拿银子,见周翠花这么墨迹,连忙催促,“是啊,嫂子,毛蛋那小子踏实肯干,是个好小伙。我们都看在眼里呢,赶紧收下吧。再过两年,毛蛋也要说亲了,这银子能派上用场。”
其他人也跟着劝说,周翠花就不客气了,拿了三十两银子,足足三个十两银元宝,装在衣兜里,在自己的名字和银子数量上按了自己的手印。
接下来排在最前面的是李二愣子,当时他们爷五个来干活,现在能得到二十五两银子,“元青家的,多谢你,多谢顾大人。”
“不用谢,都是大家应得的。”柳盼儿笑道,“二愣子叔,赶紧按手印。”
“好,我按手印。”李二愣子拿了银子按手印,急匆匆赶回家,找地方先把银子藏起来。
李大娘和李大壮当天也在帮忙收红薯和土豆,现在李大壮还在地里看瓜,李大娘代为领取。
她手里拿着十两银子颤巍巍的,激动不已,有这十两银子,再加上元青家的工钱和赏钱,还有地里和门口的红薯加起来有四亩半,也能赚很多银子。
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一切都不在话下。
村里其他人都拿到了银子,就连三寡妇的儿媳妇于氏,当天也在帮忙干活,也得到了五两银子。
柳盼儿并没有因为跟三寡妇关系不好,就克扣于氏的赏钱。
于氏拿着银子,心里火热,她也有钱了。
她要藏好,不能让婆婆抢去。
万一遇到点事儿,手里的银子还能应急。从她婆婆手里要一文钱太难,于氏心知肚明。
“元青家的,你家红薯和土豆地里空了,还有你家买的那么多荒地,接下来准备种什么啊?还需要雇人干活吗?”于氏想到一个赚钱的好办法,那就是给柳盼儿打工。
都是女子,也不怕别人说闲话。
柳盼儿知道于氏跟三寡妇不是一样的人,点了点头,“需要人手,等我家开始干活了,我让大嫂去叫你。二十文一天,天一亮就来,包吃早饭和午饭。若是吃过早饭再来,就只包一顿午饭。饭菜管饱。”
于氏听到这话,眼睛一亮,“那行,到时候一定叫我,我去干活。”
在家里,她吃不饱。家里的粮食,她只能吃几口,基本上只能吃菜度日。
柳盼儿家管两顿饭,于氏求之不得。
大家分好了赏钱,装在身上,或者拿在手里,然后听李村长说话。
李村长站在大石头上,大声说:“最近咱们村子因为红薯土豆这些高产作物,成为崔阳县关注的重点,周围的村子,甚至白沙镇上的人,都在关注咱们。咱们现在手里有银子,地里有好东西,但咱们根基太浅,当地绝对有人眼红。因此,今天叫大家来,就提醒大家把钱藏好,把地里的红薯看好。”
“不仅如此,去镇子上的时候,不要落单,要结伴多人一起去,免得遇到坏人抢你们的钱。还有一件事情,大家给我牢记了,咱们李家村是一个整体,心要向着村里,不能吃里爬外。要是被我知道谁跟外人勾结,陷害同村人,我绝不轻饶。不仅要打得半死,还要赶出李家村。”
众人纷纷应是,相比较那些外人,同村人还是亲的。
逃荒的路上,大家互相扶持,才有今日。
如果有吃里扒外的,绝对不轻饶。
三寡妇之前一直关注儿媳妇拿到的五两赏钱,想着怎么从儿媳妇的手里抢过来银子,并没有听李村长的话。
当很多人看向她的时候,三寡妇才一脸不解的凶巴巴地问:“你们看我做什么啊?”
村里有人说:“三弟妹,知道你人缘好,口才好,你村口摆了个茶摊,赚点钱补贴家用,但有些话能说,有些话可不能说。出卖同村,以后你们在李家村可就过不下去了。”
三寡妇一听这话,顿时不乐意了,现在家里有田有地,都有地契,官府承认的,凭啥不让她在李家村?
再说了,她卖茶怎么了?这些人坏良心,看到她挣钱,眼红了。
爹爹不在家,李大宝快速成长。
这也是柳盼儿和刘氏最心疼李大宝的地方,既然李大宝自愿承担这么多责任,她们这些做长辈的,自然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
不能因为孩子懂事,就让孩子付出更多。
孝顺的孩子,多疼;不孝顺的孩子,就少疼。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会哭得只知道干活的孩子,如果家长不关心,就会养成那种无怨无悔付出的性格。一辈子操心,一辈子吃苦。
柳盼儿希望自己养出来的孩子有爱心孝顺,但更爱自己,在意自己。
李大宝端着饺子送过去,隔壁的周翠花刚刚卤好肉,倒下来饺子,就给李大宝装了一盘子卤大肠,还有卤汤。
两家关系就这么好,平时有好吃的,互相赠送。
本来饺子就很好吃,现在李大宝又带回来卤肉,大家吃得开心。
不出意外,又吃撑了。
为了消食,柳盼儿拿着账本,叫上李大宝,准备把顾大人的赏钱给各家送过去。
刘氏叫住柳盼儿,小声提醒,“弟妹,大晚上的,你去别人家里不方便。这样吧,让大宝把人叫过来,反正村长也要召集村里人说话,也不用担心别人说闲话。”
柳盼儿点了点头,“那行,大宝,你去通知上次跟我们家干活的二十七个人。还记得吗?”
李大宝应下,“记得!”
李大宝走后,柳盼儿就在院子里散步消食。
刘氏多准备几个火把,把院子里照得很亮。
不一会儿,就有人过来。
周翠花也过来帮忙,毕竟男男女女来那么多,需要人招呼。
柳盼儿拿出账本,拿出来三十两银子递给周翠花,“婶子,那天你家来了六个人,一人五两,这就是三十两银子。拿了银子,在你名字上按手印。”
周翠花一愣,摆了摆手,“元青家的,我家毛蛋年纪小,力气弱,不算一个人。”
柳盼儿笑了,“婶子,你这话说得,毛蛋怎么就不算一个人呢?十三岁的大小伙子,身板壮实,难得在干活的时候不偷懒,一整天在地里清理那些红薯土豆。我都看着呢,不比大人干得少。这银子应该拿,快点,不拿我可要生气了。再说了,这是顾大人赏赐的银子,也不是我自己的银子。”
李二愣子搓搓手,想快点拿银子,见周翠花这么墨迹,连忙催促,“是啊,嫂子,毛蛋那小子踏实肯干,是个好小伙。我们都看在眼里呢,赶紧收下吧。再过两年,毛蛋也要说亲了,这银子能派上用场。”
其他人也跟着劝说,周翠花就不客气了,拿了三十两银子,足足三个十两银元宝,装在衣兜里,在自己的名字和银子数量上按了自己的手印。
接下来排在最前面的是李二愣子,当时他们爷五个来干活,现在能得到二十五两银子,“元青家的,多谢你,多谢顾大人。”
“不用谢,都是大家应得的。”柳盼儿笑道,“二愣子叔,赶紧按手印。”
“好,我按手印。”李二愣子拿了银子按手印,急匆匆赶回家,找地方先把银子藏起来。
李大娘和李大壮当天也在帮忙收红薯和土豆,现在李大壮还在地里看瓜,李大娘代为领取。
她手里拿着十两银子颤巍巍的,激动不已,有这十两银子,再加上元青家的工钱和赏钱,还有地里和门口的红薯加起来有四亩半,也能赚很多银子。
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一切都不在话下。
村里其他人都拿到了银子,就连三寡妇的儿媳妇于氏,当天也在帮忙干活,也得到了五两银子。
柳盼儿并没有因为跟三寡妇关系不好,就克扣于氏的赏钱。
于氏拿着银子,心里火热,她也有钱了。
她要藏好,不能让婆婆抢去。
万一遇到点事儿,手里的银子还能应急。从她婆婆手里要一文钱太难,于氏心知肚明。
“元青家的,你家红薯和土豆地里空了,还有你家买的那么多荒地,接下来准备种什么啊?还需要雇人干活吗?”于氏想到一个赚钱的好办法,那就是给柳盼儿打工。
都是女子,也不怕别人说闲话。
柳盼儿知道于氏跟三寡妇不是一样的人,点了点头,“需要人手,等我家开始干活了,我让大嫂去叫你。二十文一天,天一亮就来,包吃早饭和午饭。若是吃过早饭再来,就只包一顿午饭。饭菜管饱。”
于氏听到这话,眼睛一亮,“那行,到时候一定叫我,我去干活。”
在家里,她吃不饱。家里的粮食,她只能吃几口,基本上只能吃菜度日。
柳盼儿家管两顿饭,于氏求之不得。
大家分好了赏钱,装在身上,或者拿在手里,然后听李村长说话。
李村长站在大石头上,大声说:“最近咱们村子因为红薯土豆这些高产作物,成为崔阳县关注的重点,周围的村子,甚至白沙镇上的人,都在关注咱们。咱们现在手里有银子,地里有好东西,但咱们根基太浅,当地绝对有人眼红。因此,今天叫大家来,就提醒大家把钱藏好,把地里的红薯看好。”
“不仅如此,去镇子上的时候,不要落单,要结伴多人一起去,免得遇到坏人抢你们的钱。还有一件事情,大家给我牢记了,咱们李家村是一个整体,心要向着村里,不能吃里爬外。要是被我知道谁跟外人勾结,陷害同村人,我绝不轻饶。不仅要打得半死,还要赶出李家村。”
众人纷纷应是,相比较那些外人,同村人还是亲的。
逃荒的路上,大家互相扶持,才有今日。
如果有吃里扒外的,绝对不轻饶。
三寡妇之前一直关注儿媳妇拿到的五两赏钱,想着怎么从儿媳妇的手里抢过来银子,并没有听李村长的话。
当很多人看向她的时候,三寡妇才一脸不解的凶巴巴地问:“你们看我做什么啊?”
村里有人说:“三弟妹,知道你人缘好,口才好,你村口摆了个茶摊,赚点钱补贴家用,但有些话能说,有些话可不能说。出卖同村,以后你们在李家村可就过不下去了。”
三寡妇一听这话,顿时不乐意了,现在家里有田有地,都有地契,官府承认的,凭啥不让她在李家村?
再说了,她卖茶怎么了?这些人坏良心,看到她挣钱,眼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