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活成自己就好了 > Part 4.生活很糟糕,但你很伟大

Part 4.生活很糟糕,但你很伟大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做自己,首先你要会想。如果不会想,怎能挨过那漫长的孤独?

    总有些时候,你在默默坚持自己的目标与规划,在被认可之前,你要忍受小虫一样啮咬内心的攀比与疾风暴雨似的质疑。

    做自己,不是遗世独立,更不是一事无成。

    在这个喧哗的世界,你要有勇气静下来。可以慢一点却要坚定一点。

    你想要什么就去追求什么,不要管人言,不要看得失。不经历几次失败,成功以后你都不知道跟别人聊什么。

    记住,你是特别的,才是伟大的。

    我随便结了个婚

    今年我参加了好几次婚礼,都是意外之喜。有的是一直对男朋友不满意,大家都觉得分手是早晚的事,某天忽然收到请柬,人家要跟这个男朋友结婚了;有的是口口声声要嫁给爱情,忽然调头嫁给了备胎。

    她们有共同的特点,年龄30+,有房有车收入稳定,之前因为太优秀或者忙于工作,一直单身。

    对于她们的结婚,祝福不少,质疑也挺多的。就在上周的婚礼上,还有人说:“新娘,你不是独立女性吗,干吗这么随随便便把自己嫁了?”

    有时候觉得做女人真难。二十四五岁无房无车想要真爱的时候,一堆人劝你,早点找个有房有车的人嫁了吧,再不嫁就剩了。婚姻是男人给女人最好的赞美。

    等到三十四五岁有房有车决定嫁人的时候,又有一堆人劝你,你都有房有车独立女性了,啥也不缺,干吗结婚自寻烦恼,那男的根本配不上你,你嫁给他,简直是给他送福利。

    从结婚是男人给你福利,到你跟男人结婚,是给他福利。我们习惯于以利弊评价一段关系,却很少去问当事人:你愿意吗?

    有人觉得结婚是为了爱,有人觉得条件更重要,但我觉得结婚这事儿,唯一理由就是“我想结婚了”。

    这个时代,摆在女人面前的好像只有两条路,一是早早把自己嫁了,等同学结婚时你孩子都能当花童了,在时间上做人生赢家。另外一条是所谓的独立女性之路:赚钱、升职、见世面、去大城市,然后嫁一个好男人,要么更年轻,要么更有钱,要么更相爱。说来说去,两条路还是一条路,就是以嫁人论英雄。

    我隔壁王大妈说她女儿:“挑挑拣拣,最后嫁这么个玩意儿。”

    王大妈的女儿思思是我发小。思思的男友,IT白领,长相一般,收入与思思差不多。论硬件,思思10年前可以嫁一个比他更好的男人。关键是思思并不十分爱他,可能最多只爱了六七分。

    思思结婚,在旁人眼里,就是姑娘挑肥拣瘦,一把年纪凑合着嫁了。但思思不这么想。她觉得10年前的她与现在的她,最大的不同是,这10年里,她经历了真正的爱情,经过了真正的奋斗,婚姻在她的眼里,不再是必需品,而是奢侈品。她可以选择买也可以选择不买,买了也不觉得一定要用一辈子。再贵的东西,如果不合适,她都扔得起了。

    在思思的婚礼上,听到她大声对伴侣说“我爱你”,我的眼泪差点流下来,不是为了她的爱情,而是因为她的自由。

    一个进取的姑娘,成长不易,不仅要承受来自亲人的压力,更需要付出很多的苦,经历很多的不如意,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慢慢看清现实。终于有一天,她心平气和地选择一条平凡之路。

    这个选择既没碍着谁,也不是历史的倒退,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满意?因为它太丧了,不励志。

    有一种流行病,叫“励志癌”。在励志癌眼里,如果你决定追逐梦想,30岁以前不结婚,就一定要做人生赢家,40岁娶小鲜肉,或者50岁嫁传媒大亨。如果不能,单身也好,因为你高贵、能干、独立,所以宁缺毋滥;你是榜样,要像电视剧一样活着。

    真的很想说脏话。老娘那么努力,不是被你们当榜样架在半空的,而是想怎么过就怎么过。

    10年前,也许每个女人都想嫁给王子;10年后,我们终于承认,王子太太这个身份,是世袭的。表面上人家也会给你竞争的机会,实际上,早内定了。没有嫁给王子,10年努力就白费了?并不。

    10年,你最好的年华,因为没有嫁给青蛙,所以才有机会与王子恋爱;有机会自由自在、全世界飞来飞去;有机会做梦;有机会为了梦想而打怪升级,从被带的团队变成带团队的人。

    10年,你没有在婚恋市场上增值,却在人生的战场上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与财富。才有了10年后的你,冷静客观,像决定一个项目一样决定结婚。

    “结婚在下定决心之后其实很容易。”很喜欢《东京女子图鉴》里女主的这句台词。

    结婚在下定决心之后其实很容易。婚姻是供你获取自身价值的,而不是一定要找一个比你条件更好的人结婚。

    结婚不是一辈子的绑架,而是人生的选择题。当你想选择它的时候,不应该被任何东西绑架,甚至爱情。你有权利选择嫁给爱情,也有权利选择嫁给合适,甚至你嫁给的可能就是自己的愿意。

    你结婚的Timing到了,至于跟谁结,不重要。

    甚至因为想生孩子而结婚,也是对自己负责。毕竟目前在中国,单身女子生育的大门还没有打开。

    过了三十岁,想稳定了,想结婚了,想生孩子了,就像吃了火锅想喝冰水想上厕所一样,是你的自由,既不丢脸也不打脸。

    你那么努力,不是为了嫁人,更不是为了不嫁人,而是为了在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大胆去做。选对了,有智慧去享受,选错了,有能力去善后。

    也许10年前,你做梦都想买的包,现在却懒得看一眼,而当年你瞧不上的平淡幸福,如今却心心念念。每个人都在不断调整自己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同时通过不断得到梦想,而不断地消灭梦想。

    如果下次有人说,你是独立女性,条件这么好,不能随便将就。请你告诉他,正因为我是独立女性,才敢随随便便把自己嫁了。既不期望婚姻改变人生,也不指望一辈子被当女儿宠。嫁做人妇为人母,只是一个选择,一种经历,想清楚就去做,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真正聪明的人,不是只进不退,而是识进退。与其拼命活成励志偶像,不如活成自己心里想要成为的样子,这才是女人最大的贪心——不被任何身份与人设绑架,你的一生,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

    你最好的年龄,就是你现在的年龄

    早晨看到闺密唐寄奴发了一条朋友圈:“据说以后人类平均寿命将达到90岁。那么30岁之前尽情学习,30—60岁拼命赚钱,60岁以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应该也不晚,宋美龄50多岁才学画画。”

    那天编辑问我人生还有什么特别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我说出绘本。她眼睛一亮,我赶紧补充,这是我60岁以后的计划。

    在英国书店的绘本区,许多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手牵手,边看边窃窃私语。60岁以后,可以重拾纯真与天真,这件事只要想想就很快乐。

    人生就是一个悖论,当你身强力壮的时候,虽然精力旺盛,却同时肩负更多的责任。要恋爱、结婚、生孩子;父母日益衰老,需要你照顾;赚钱正当时,二十不努力,三十徒伤悲。在一个要努力为人生赚取更多安全感的年龄,那些无用而有趣的事,那些不能立即产生效益的梦想与爱好,很容易被搁置。

    “眼前的苟且”和“诗与远方”,是鱼与熊掌的关系。

    做好枯燥的工作,与做好一件看上去诗意的工作,精神的愉悦感有所差别,所要付出的努力,承受的压力却是同等的。

    人生的某一个阶段,只能做好一件事。但不用悲观,时光还长,不如分阶段执行。

    我遇到过在职业链条的关键时刻,要辞职去旅行的姑娘。问她为什么这么急,旅行这件事,明明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做。

    她说,姐姐你太天真了。二十几岁,我可以在马尔代夫的海边穿比基尼照相,我能在旅行的路上被帅哥搭讪,我晒朋友圈的照片堪比白富美,说不定还能遇到自己的Mr.Right。到了40岁,可能吗?

    如果旅行是为了这些,的确要趁早。

    许晴在微博里贴了在巴黎街头喝咖啡的照片,有一部分留言是骂她老的。骂这些话的人,大约都不想活过40岁。在他们看来,过了40岁的女人,没资格去巴黎,没资格美丽,没资格与小鲜肉做朋友,没资格在社交网络晒自拍图。

    无论多么有趣的事,都不是为了享受这件事情本身,而是为了炫耀年轻,甚至把任何好玩的事,都转化为相亲现场,这样的女人,对年龄最焦虑。因为她们是以男性的视角来衡量女性的价值。而中国的男性,对于女性年龄的敏感程度,远远超过对自己发际线、啤酒肚的敏感。

    晚清维新志士康有为,43岁续娶18岁的梁随觉,50岁续娶17岁的何旃理,56岁续娶17岁的市冈鹤子,58岁续娶17岁的廖定徵,62岁续娶19岁的张光……

    传奇画家张大千,48岁时娶了女儿的同学徐雯波。

    伊能静晒个孕肚,无数人攻击她恶心,老牛吃嫩草,而吴奇隆娶比自己小16岁的刘诗诗,大家就又开始相信爱情了。

    从生物学角度,雄性动物永远在寻找最佳育龄异性。即使进化到人类,很多男人依然保留了这种动物属性。

    另外,男人依靠与年轻女性发生关系,度过中年危机。严格意义来说,女孩不是他的爱人,而是他的药。

    经常有吃错药的。比如市冈鹤子与康有为的儿子暗度陈仓;德普大叔的小萝莉在她妈妈去世第三天提出离婚,并且要求他支付赡养费。

    随着玩砸了的男人越来越多,男人或许会进化得好一点,明白年龄给女人带来的不仅是皱纹,更有心智的成熟,行为的优雅。

    不过,男人怎么想,关我们什么事?40岁女人豆腐渣?我们从来就不是豆腐,哪有渣。

    年龄的增长,除了在生育市场上,女性的竞争力下降,在其他任何方面,都可以实现增值,包括爱情。

    在欧美,许多四五十岁的女人,恋爱谈得风生水起。普京前妻柳德米拉再婚,丈夫是比自己小21岁的学者;德普的前女友也恋爱了,对象是与她志同道合的法国香颂歌手。

    所以,中国女性对于年龄的焦虑,深层原因是自我定位问题。以男性的角度定位自己,婚育是个人最重要的价值,当然是一过40岁,人生就尘埃落定。

    还没结婚的,是Loser,还没生孩子的,是可怜的老女人。即使结婚生子的,也不过是谁的丈夫,谁的妈妈。人生不应该再有梦想,不需要美丽、进取、纯真与乐观,必须含辛茹苦,奉献牺牲,做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做成功小孩背后的妈妈。

    这样的定位,不仅让女人怕老,更让她们过早放弃了自己。

    胡因梦50岁的时候,前夫李敖送她50朵玫瑰花,“只是为了提醒她,你再美,也已经50岁了”。李老师还有一段著名的言论是,女人有三大敌人:第一是时间,第二是不追她的男人,第三是比她漂亮的女人。

    这些话充满了生为男人的沾沾自喜。

    其实胡因梦比李敖小18岁,但李老师现任太太王小屯,则比他小整整30岁,所以他觉得自己有资格嘲笑50岁的胡因梦。

    胡因梦没理这茬,她给女儿的十条建议之一是:

    女人要在情感上自给自足,没有谁可以温暖、慰藉、安放、收藏你的梦想与你的一生。

    翻译、写书、讲课、环保,不做演员的胡因梦在自己的领域里成为专家,有众多追随者。

    这位前妻60岁的时候,李老师又在微博上写:10年过去了,多少人非、多少物故。再送60朵吗?我犹豫说不。花店要收件人地址,我要打听。辗转传来的讯息是:她有远行、人在大陆。我恍然一笑,欲送还休:没人看到60朵花谢,岂非礼之大者?蓦然回首,众里不再寻她,云深不知处。

    虽然“花谢”这个词是满满的别有用心,却终于不敢再说,你再美,也60岁了。

    胡因梦做自己喜欢的事,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60岁又怎样?

    岁月,对于女人来说,从来不是敌人,包括不追求自己的男人,比自己漂亮的女人,都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是以男人的眼光来要求自己;是将自己的梦想构建在男人身上;是穿着最时尚的衣服,却有最传统的内心。

    我们健身,是为了更优雅地老去,至于是不是60岁的时候拥有20岁的身材,Whocares?

    我们拼命地努力赚钱,力求在某个领域做到专家,不是为了去韩国微整,而是某一天,可以气定神闲地追求自己的诗与远方,看最好的风景,住最爱的酒店,买“麦克阿丁”油画颜料时不肉疼。

    有意义的事情,在什么年龄去做,都有意义。年轻只是状态,不是资本,它是积累资本的过程,而享受这些资本,什么时候都不晚。不要在该奋斗的时候,想享受;该工作的时候,想轻松;该苟且的时候,追求诗与远方。

    当男人对我说,某女一把年纪了,还折腾什么。我只能怜悯地看着他们,都什么年代了,还觉得年龄可以困住一个女人。如果女人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独立个体,一个有能力、有勇气、有资本的人,就不会惧怕衰老。像杨绛先生那样优雅地老去,死后连骨灰都不留,不是因为她遇到了钱钟书,而是因为她就是杨绛。

    记住,无论你是哪个年龄段的女性,你最好的年龄,就是你现在的年龄。

    想再多,不如试一下

    看到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一篇采访,说到微信的发端,是他某个深夜的一个想法。发送邮件给马化腾以后,马化腾正巧也没有睡,立刻回复邮件,告诉他,做。

    “所以,第二天就组建团队,开始做了。”

    这么简单?

    就是这么简单。

    有时候你会发现,越是成事的人,想法越简单,因为他们懂得在想法与行动之间画直线。

    经常有人跟我谈他们想做什么。

    有些想做外卖健康沙拉,有些想做一间小小的甜品店,有些想做培训课程。我通常只会问他们两个问题,一是启动资金从哪儿来,是你的钱还是借的钱;二是如果亏了,能承受吗?这两个问题回答完,如果钱是自己的,能承受亏损,那就去做。

    刚开始做一件事,人们通常不会选择投入过多。但大多数人,还是会翻来覆去跟我讨论细枝末节,恨不得问“你觉得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其实这一切,如果不开始做,永远没有答案。

    谈的时间越长,态度越认真的,往往最后还是上着自己的班,抱怨着自己的生活,没有去做喜欢的事。

    相反,那些三言两语就谈完了的人,时隔一两个月再见面,已经开始投入自己的新事业、新生活。

    不是不应该慎重,而是所谓慎重,其实只有一个意思,控制整体风险。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想再多,不如试一下。

    想得多的人,自恋、害怕失败、无法容忍小的挫折与难堪。潜意识里,他们认为只要想得够多,就可以避免失败、挫折,事实却是,想得太多,容易悲观;思考太久,易生变数。

    经常有人问,我喜欢一个人,应该向他表白吗?我的回答也很简单,只要对方没有名花、名草有主,马上就去表白。

    你那么犹豫,无非是害怕被拒绝。但其实无论被接受还是被拒绝,只要表白就是成功——你最需要的是答案,其次才是什么样的答案。

    如果说被接受是完美,被拒绝至少是及格,而不表白,就是不及格。你永远在猜,永远在付出情感与时间,你自我安慰:如果不表白,就没有伤害。

    等到对方牵着一个姑娘的手,出现在你面前,你拍着酸痛的心脏说,幸亏没表白啊,不然被拒绝多难堪。可是,如果你手里有一只月光宝盒,把同一场戏用不同的情节演一遍,也许是如果你表白了,就没现在这个姑娘什么事儿了。

    我们经常陷于一个怪圈,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总在失败,而失败的原因,竟然是从来没有开始。

    这样的失败,我们不服。

    羽泉有一首歌叫《不服》。“二十年我们什么都没变,除了一点风霜写上脸”。每次听到这首歌,记忆都能带我回到在体制内工作的时候。如果你曾经在一个稳定而没有生气的工作岗位做5年甚至10年,就会发现,真正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除了你变老了,其他什么都没有变。

    你想去恋爱,却永远在考虑能不能结婚;想去旅行,却永远在考虑会不会太累;想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却永远在考虑能做好吗、会失败吗、能赚钱吗、老妈怎么想、同学怎么看……

    你嘴上说,只要有感觉、自己喜欢就行,内心却背弃了自己的直觉,用种种世俗的目光与标准绑架自己。

    我说想再多,不如试一下。你说试一下,万一不行呢。可是如果不试一下,你连行不行都不知道,这才是最可悲的,不是吗?

    昨天去一间名叫诸葛烤鱼的店吃饭。一年前就看到过它的招牌,每次经过都好奇,这么奇怪的名字,一定不怎么好吃吧。来来回回经过,来来回回地惦记,偶尔还上网搜一下,看看大家的评价。昨天终于去吃了,真的不怎么好呢,但并不后悔,因为试过以后,就不惦记了。

    所以,试或者不试,不在于会不会失败,而在于失败的结果,你能否承受。

    如果承受不了,觉得把握再大也不要去试,因为智者千虑终有一失;如果能承受,成功的概率不太大,也要试一试,因为即使不大的概率,落到你身上,也是百分百的成功。

    生活很糟糕,但你很伟大

    她问我,如果不为老年担忧,没有意愿留下后代,婚姻还有什么意义。

    “我不想要孩子,我也不确定自己能活到老年。”她的声音好听,银铃似的,但她为自己的身高而感到自卑,155厘米,虽然在我看来并不矮。

    “如果你能找到一个人,无论你多么平凡,他都觉得你了不起,你一定想结婚。”

    她想了想,说:“可是,我见到的夫妻都在彼此攻击。”

    事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男女,之所以可以走进婚姻,正是因为在关键时刻,他们觉得自己是被对方认可的。

    上周,公号发了一篇文章,叫《你总打压我,我凭什么还爱你》,很多读者表示感同身受。有些因此与男朋友、女朋友分手,有些已经结婚,因为总被打压,产生离婚的冲动。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难免有互相调侃、讥讽的时刻。伴侣之间的彼此攻击,在某种程度上是亲密关系活力的体现,有时候我们说亲密是吵出来的,还愿意吵架的夫妻往往比连架都懒得吵的夫妻,在亲密关系中更加有所作为。

    然而,打击或者攻击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取决于它的频率与事后解决方式。

    无论是打压对方还是吵架,频率都要控制在一周一两次以内。更重要的是善后。有些伴侣吵架以后,会敞开心扉诉说藏在心里的想法,或者彼此说很多动人的情话,这样的后戏,能够让双方感觉到幸福,吵架激发了激情,让你们在彼此身上,体会到很深的信任与需要。

    亲密关系本身,容易滋生攻击。

    趋利避害、欺软怕硬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驱使我们认为,越是亲密的关系,越方便于实现攻击,暴露自己暴戾的一面,因为虽然有人会受伤,但没有人会离开。

    真正的善良需要略微的不安全感滋养,百分百的安全就会让人类变得顽劣。不愿意再费心劳力地消化自己的负面情绪,当出现负面情绪时,不假思索地倾倒给对方就是他们的解决方式。

    什么时候,倾倒坏情绪的人愿意承认这样做会伤害对方?

    当他强烈感觉到要失去对方的时候。

    当对方强势地理论,让他觉得无言以对的时候。

    当对方对他施以更尖利的伤害,让他感觉疼痛的时候。

    伴侣关系,也是一种权力游戏。当你第一次发现对方喜欢打压或者攻击你的时候,你就需要为自己攻下第一座城池。

    那些一再被打压的人,往往是因为最初的软弱,觉得对方说的还挺有道理或者懒得计较、不想吵架,等等原因,让对方感觉在你面前表现挑剔的一面,既爽快,又安全,甚至有趣。

    我们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爱人与伴侣,并不是希望对方指出我们的不是,多加改正,变得越来越优秀。

    因为也许终其一生,你与他,都只能做平凡的人,赚不多不少的钱,做不好不坏的工作,在不上不下的职位上,有复杂的办公室关系,暴躁的老板。有时候想想,人生真的有点差劲,可似乎也只能如此了,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幸福可言?

    幸福就是某一天,无论是刚吵完架,还是结婚某年的纪念日,说起这无趣的人生,差劲的自己,你听到了世界上最美妙的情话:无论怎样,你这个努力做一件事的人,真的很不错呢。

    没错,你就是那个努力做一件事的人,你会修马桶,炒鱼香肉丝,你会装电脑系统,在阳台上种西红柿,无论你在别人眼里多么平凡,你的伴侣都觉得你了不起。

    这就是结婚的意义。

    我们必须找到这样一个人,同时也努力成为这样一个人。

    无论你们是细心体贴还是粗心大意,是浪漫多情还是平淡如水,是欢喜冤家型还是互补搭档型,世界上的幸福是多样的,每一种相处模式都能磨合得如鱼得水;世界上的幸福又是单一的,不同的幸福有一个相同的原则,就是不在彼此的伤口上撒盐。

    当平凡的人委屈地回到家里,请无论如何端上一碗“鸡汤”;为这差劲而操蛋的生活,盖上一个“合格”的印章。

    世上只有一种失败,就是总想活成别人

    我们有多渴望成功,就有多害怕失败。与人聊天的时候,我最怕聊到最后,对方忽然问一句,我是不是很失败。我总是不知道怎么回答。

    究竟什么样的人生算是失败?错过了不该错过的人,卖掉了接连涨停的股票,年过30尚未婚配等,听上去好像都与失败有关,但肯定用不上失败这么严重的词,顶多算是暂时的不如意。

    这样说来,真正能担得起失败这个词的人,其实并不多。是的,不多,但有时候,也许就是你我他。

    作为一名恐飞症患者,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羡慕那些在路上的人,看台湾演员张震的采访,印象最深的不是说他怎么演好一个角色,而是他喜欢去欧美尚未开发旅游的偏远小镇,小镇上的人也许一辈子都没有见过东方面孔。

    做第一个踏上某片土地的中国人,感觉一定很好,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所以我努力克服自己的恐飞,还在微博里关注了一个南航机长,经常向他询问飞机安全知识。但这些其实都没什么用,坐一次飞机像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痛苦,只有恐飞的人才明白。马航事故以后,我彻底放弃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

    别人做起来无比轻松的事,到你头上就比登天还难,这是一件无处讲理的事。

    我们经常说要努力啊,但显然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去努力,尤其当我们的出发点仅仅是别人有,而我们无。

    一个朋友最近在纠结要不要生二胎。她身体比较弱,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大出血,下了病危通知书,加上孩子身体不好,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好不容易把孩子磨到三岁,实实在在想松口气。不幸的是,她发现办公室里的适龄辣妈们都开始生二胎了。

    她说她其实不想生,但觉得别人都生了,她不生,显得不够成功。“现在成功的标准不就是有两个孩子吗,最好还一儿一女。”

    我不知道这个成功的标准是谁定的,但我可以肯定,如果一个人,因为别人都有,所以她也要有,她对于成功的评判标准一定是可疑的,她不知道自己是谁,需要什么,才会想要跟别人一样。

    跟别人一样,就是一种攀比心,它是现代人焦虑感的主要来源。

    我们很容易了解到自己的痛、弱、苦等不够光彩的一面,却很难全面地了解别人,所以经常会觉得别人所拥有的,正是我们所没有的。一个职场辣妈,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有A4腰,马甲线,每天都是美美的。在厨房忙得灰头土脸的我们,看到她的状态,立刻忘了做饭其实也能修身养性,炒菜的时候扭动腰肢同样可以锻炼自己身上那些聪明的肌肉,而是跑去恶狠狠地办了包一年的美容卡,包两年的健身卡,结果根本没时间去,怒气很容易又被转移到了工作与家人身上,甚至家庭出身——瞧,我就是这么不幸,所以不能像别人那么完美。

    可是,这样一个循环下来,我们并没有成为更好的自己,更不会变成别人,而是成了一个焦虑、敏感、抱怨的自己。

    别人身上的优点,当然应该学习。一个总是把自己打扮得漂亮的职场女性,我们可以学习她的穿衣之道,看看有什么办法在五分钟之内化一个上班妆。

    然而,她的A4腰可能是天生的,她所谓的轻轻松松搞定一切,背后可能有一个无比强大的亲友团的支持,她穿西装气场强大,因为身高足有168厘米,甚至她可能就是比我们的运气更好,后面这些,是她的,而不是你的,是你没必要去努力、也肯定努力不来的。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有多少事情是自己真正想要、喜欢或者应该做的;我们对自己的不满意,有多少是真正有必要改变与提升,有多少仅仅因为别人都在改变或者别人似乎比我们更好?

    当我们期待改变自己的时候,是从每一件小事踏踏实实做起,一步步变成更好的自己,还是每天刷着那些比自己优秀的朋友的微信朋友圈,心里一万个声音在问,凭什么是他?

    不要把成功想得太伟大,也不要把失败想得太可怕。绝大多数的我们,其实都可以幸运地过着不怎么成功,却绝不失败的人生。有自己的小出路、小幸福、小快乐,没有大富大贵,却有平平安安,没有惊心动魄,却是有惊无险。

    我们没有成为画家、音乐家、作家,却也可以沉下心来画几笔,唱几首,写几句;我们不是伟大的父亲母亲,可是在自己的孩子心目中,就是最好的爸爸妈妈。

    在我眼里,世界上有千万种成功,却只有一种失败,那就是总想活成别人那样。一个人如果要做自己,首先要认清自己。

    认清自己的种种局限与不足,懒惰与无能。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只是别人的,你看不到罢了。

    创业以后,我再也不羡慕成功人士了

    我开始创业的时候,还是文人心态,天真烂漫,觉得只要不亏就行。创业以后才知道,商业帝国是一架大机器,你要么赶上它,要么被抛弃,没有第三条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所谓的不亏就行,结果一定是亏得跳楼。

    不仅仅是创业,其他的成功也是一样。

    《奇葩说》第三季总决赛里,邱晨说总算要结束了,有种周五终于要下班的兴奋。

    周五下班,双休两天,对于成功人士而言,绝对是奢侈品——普通人拥有的很多东西,对他们而言都是奢侈品。

    有一次谈项目,董事长从成都飞来武汉,另外一个合作伙伴从北京飞来武汉,两人到酒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2点,我、合伙人与他们坐在酒店大堂里头脑风暴,寒风呼呼地从旋转门里吹进来,大家却不愿意换个地方,心疼路上那点时间,一直谈到凌晨三点,睡意全无,感觉马上可以洗个澡去晨跑。

    但这种身体的透支,过一两天或者一两年就会暴露出来。

    最近大热的《欢乐颂》,我身边很多人特别羡慕安迪。以安迪为偶像的朋友,追了一晚上剧,早晨迟到被行政骂,下午犯错被主管骂,她说,我要是安迪就好了,谁敢骂我。明知道第二天上班,还不睡觉追电视剧,怎么可能成为安迪?

    现实中,像安迪那样的女孩必须把时间算计到分与秒,生活规律得像瑞士钟表,别说追剧不在日程之中,连跟闺密聊天都是在赶飞机的路上。

    我身边最有可能成为现实版安迪的女生,是个90后,本科做交换生去了加拿大,研究生在我国台湾读。

    她凌晨跟我说选题,我早晨不到七点回复的时候,又第一时间收到了她的回应。

    她跟朋友去香港玩,朋友们去逛名店,她去咨询职业规划师,并且是付费咨询。与同龄人丰富多彩的生活相比,她的生活特别枯燥单调。

    但我知道,总有一天,她会成为一个让同龄人羡慕的人,而羡慕她的人,也只会羡慕她的声名、财富、好运,早就忘记,你们在逛名店的时候,人家在干什么。

    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因为他们乐观向上,不抱怨,但这不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没有值得抱怨之处。

    我还认识一位年过40的台湾女性,虽然不喝依云水,但绝对是众人眼里安迪式的成功人士。说到爱情婚姻家庭,她直言:“我很笨,没有平衡家庭与事业的能力,所以在选定了这份事业的时候,就决定舍弃家庭了。不过,我一直在谈恋爱哦。”

    我很敬佩她,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果断割舍人生第二需求。据说为了一个目标而暂时或者永远舍弃第二需求,是成功人士成功的秘诀之一。

    十几年前,闺蜜劝我做电商。她说写作太辛苦了,像种地一样,写就有钱,不写没钱,整个一码字农民,做电商就不一样,你把企业做大了,不干活也有钱,可以去环游世界。

    后来,她真的做了电商,并且很快做到行业前十,然而直到现在,她一出门旅游,销售额就下滑,更别说环游世界了。当年的行业前十,她是硕果仅存的一个,有些已经把店卖给别人,有些真的环游世界去了,店里的生意就变得很差。

    在创业过程中,她患了神经性皮炎,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还斑秃了,但我们每次见面,她都神采奕奕,所以很多人羡慕她的生活,她也乐于让大家看到她轻松愉快的一面。

    后来,她的一个员工兼粉丝,也自己去开店,开了不到两年,又回到她这儿打工,回来跟她说,姐姐,我虽然还是很喜欢你、崇拜你,但我再也不羡慕你了。

    成功者的拥有是从他的失去中获得的,当你知道他为成功而失去了什么的时候,也许你就不在乎他拥有什么了。

    一个爱旅游的朋友,去大理开了客栈。开始的时候,半年在路上,半年在店里,各种媒体报道,都说他是神人,的确有各路粉丝慕名而去,客栈一时人满为患。但很快,大家开始吐槽他家的卫生状况、服务态度、管理水平,更多人说,我们千里迢迢是为了见偶像,而你告诉我偶像去尼泊尔了。

    现在,他每年只有春节一个假期,平时老老实实蹲在店里,接受各路粉丝的朝拜。

    年初,他开了分店,开玩笑说可能以后连春节的假期都没有了。他已经开始接受并且享受当下的忙碌、进取、冒险,然而他的崇拜者们,还在羡慕他边玩边开店,羡慕他睡到自然醒,他也乐于扮演那样的人,只有那样,他才更受欢迎。

    很多人想要成功,但他们对于成功的渴望,是建立在成功可能不需要付出什么,也不会失去什么的基础上的。其实这样的成功根本不存在,无论多少人因为形象需要,为你塑造了这样的成功,这种成功本质上,跟你都没什么关系。

    伍迪·艾伦说,欣赏和喜欢你拥有的东西,而不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才能快乐。

    如果你没有赚到很多钱,闲散与安稳就是你的成功,如果你想赚很多钱,就必须把每一分钟列入人生计划。

    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从孤独失意、默默无闻开始的,羡慕别人的成功,先要问问自己,是否能在孤独失意、默默无闻中,依然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

    只有输得起,才等得起

    在武大做活动,被一个男生问,父母只有一笔钱,他可以拿这笔钱付房子的首付,也可以出国留学,他怎样应该选择,如果出国留学,回来以后是不是意味着拥有更好的工作,更轻松地赚得房子的首付?

    我告诉他不一定。

    付首付,在大城市供一套房子,是一个已知项,意味着暂时走上平凡却安全的人生;拿着这笔钱出国留学,则是未知项,有两种可能,要么这项对于自己的投资,收获颇大;要么鸡飞蛋打,回到原点,重新赚取房子的首付。

    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冒险?确定自己输得起的时候。

    不要打鸡血地告诉自己,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回来一定能有好工作或者创业成功,如果这样,不如买了房子,先在家里读万卷书,反正跟行万里路差不多。

    多想想输了怎么办,如果输了,自己是不是能够淡定回应:人生贵在过程,我就想要诗与远方的田野。

    在爱情里,很多人也有这样的纠结。

    眼前这个即刻能够到手的人,不怎么相爱,也不怎么满意,唯一好处是,他对你死心塌地,愿意与你立刻结婚。

    继续等待,一定有良人出现?不一定。错过了眼前这个80分的男人,也许之后会有100分的出现,也许出现的是70分的。

    怎么办?

    问自己,输得起吗。如果之后只能嫁一个70分的,甚至不嫁,你是否能够云淡风轻地说,无论如何,我坚持过,努力过,我的青春不迷惘。

    只有输得起的人,才等得起,如果输不起,眼下能够得到的,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我们当然都想做输得起的人,让人生变得更加无怨无悔,不必早早地苟且于生活。然而,输得起既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资本,纯讲心态,很容易让一个人变成心态的奴隶,每天喝15只老母鸡熬的十全大补汤,生活过的是苟且中的苟且,嘴里唱的却是诗与远方的田野,最后人见人躲,没人愿意与一个天天跟我讲梦想,逢年过节就冲我借钱,还有借无还的人做朋友。

    如果,如果决定等,除了心里有一种输了也没关系的淡定,更重要的是,积累等待的资本。

    我一个朋友投资了一处偏远地方的门面房,那儿是市政规划的新区,规划图上,市民之家、领事馆都要建在那儿。她当时手头并不宽裕,还是咬牙投了,如今5年过去,门面一直租不出去,而市民之家、领事馆却分别落户在另外两个地方。

    我经常安慰她,别急,那儿早晚能发展起来,但我们都知道,也许那儿永远发展不起来。

    如果她指望靠房租过日子,估计早喝西北风了。

    好在,她没有。她从买了门面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告诉自己,你好歹是个有“铺头”的人了,要更加努力,对得起你的身份。我们笑言,门面房产权证简直就是她背在身上的LV包。

    她开始与朋友一起创业,先是做水果直销,然后做健身房营养餐配送,每当创业遇到困难,她都这样鼓励自己的搭档:“别担心,我自己买了门面,实在不行,咱们把公司搬那儿去,房租一分钱不收,成本一定能降,利润一定能上。”

    5年后的今天,创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搭档也终于看到了她那个“高大上”门面的产权证,“鸟不拉屎的地方,亏你想得出来。”

    她嘿嘿地笑,没关系,反正想想也挺开心的。

    她基本不指望那个门面房给她带来多大收益了,那儿成了她一个梦想的发源地,一个错误的决定,却诞生了一个正确的结果。

    “没关系,反正我等得起。”对于这项失败的投资,如今的她的确有资本这样说。

    周末与一个35岁的女孩聊天,她半个月前刚结束了一段恋情,决定再去考个级,打发失恋时光。

    “大家都说,你还考什么级,赶紧找对象结婚,可怎么赶紧找啊?我二十八九岁的时候,一周相亲六七次,不也单到现在了。”她抿嘴笑,皮肤白白,嘴唇红红,特别可爱。

    有些事情,急不来,只有等,或者急了只能将就。

    好在,她没有只是等待命运的派发,而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不错,精心布置了自己的小家,舒适安静;不断考级,在办公室成为不可替代的人;学了拉丁舞,考了潜水证,当有人说你把自己安排得这么好,感觉已经不需要男人了,她笑眯眯地说:“等车的时候,总要找点事做吧。”

    也许她自己都没意识到,她慢慢变成了一个输得起的人,即使最后的最后,她也没有等到想等的人,至少她的人生没有浪费在虚妄的等待与抱怨中。

    当她告诉我,准备去冷冻卵子,以备不时之需,我心里不由叹一声,姑娘好样的。

    她越来越清楚等待的风险,却也不急着半途而废,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主动出击,抵抗风险。

    在积累等待的资本的过程中,当初心心念念的那个结果,往往渐渐褪色,变成“有更好,没有也行”,等着等着,你成了另外一个人,有了另外一个目标,即使输了最初的那个目标,也没什么了不起。

    我愿你所有的坚持,都是为了自己

    六月的一天,我与父亲沿着江汉平原的一个小山包向前走,母亲的长眠之地离我们越来越远。谈了许多琐碎的家长里短之后,父亲忽然说:“今天是我跟你妈的结婚纪念日。”我“哦”了一声,“50年了。”父亲轻声叹道。

    “金婚吗?”

    “不知道。50年,大日子!”父亲不满地嘀咕道。

    年长的中国人对于整数的日子总是记得很牢。一对夫妻在一起,最重要的大日子就是50年。

    我的父母没能一起走过50年。他们相识得太晚,怨恨又那么深。母亲生前从没忘记将父亲与自己过早离世的前任对比。在她的眼里,父亲是一个简单粗暴的人,自私自利,不懂感情。

    母亲曾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少年撞断胫骨。断裂之处需要用钢钉固定。前去帮忙的邻居阿姨告诉我,父亲在手术室门外哭了,当时,我的内心相当震撼,无法想象雄狮般的父亲流泪的模样。

    然而,我没有将这件事告诉母亲。只怪当时年纪小,父母的事情于我而言似乎只是一场局外人的故事。年纪渐长,我开始明白父母之间的问题。父亲的爱太过深沉,他认为男人对一个女人好,应该体现在大事上,比如将子女的工作安排妥当,比如把自己的事业搞好,比如对母亲的家人负责;而母亲迷恋的永远是几句贴心的话,一个温暖的手势,共同行路时耐心的等待与搀扶。对感情理解的不同,使母亲至死都没有认为父亲爱过自己。

    这不能全怪母亲。的确,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与母亲没有过过结婚纪念日。母亲左手无名指上的那枚金戒指是父亲出差时在中英街上买的,回来就随便甩给了母亲。

    我曾问过母亲,她与父亲哪一天结婚,母亲说忘了。没想到父亲却一直记得。可是,为什么一定要等到50年,10年或者20年难道不值得纪念?

    “50年是个大日子。”父亲固执地说。

    “可你有没有想过母亲等不到这一天?”我不禁带了几分埋怨。

    “那老太太,身体那么好……”父亲说不下去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经过母亲的长眠之地,父亲执意要我先走。走过一片高大健硕的柿子树,我回头张望,父亲站在母亲对面,低着头,像一个犯错误的小学生。风吹过,送来树叶的沙沙声与晚归的麻雀叽叽喳喳的歌唱。我在心里默默道了一声:“妈,金婚快乐!”

    母亲离这场盛大的成功仅一步之遥。

    我也不是一个看重仪式感的人,对于天长地久并没有过多期待,认为当下便是永恒。

    然而,与父亲的那场散步之后,我开始意识到人生的世事沧桑,有目标的人与没有目标的人总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收获不一样的结果。

    倘若母亲知道父亲对于他们金婚的期许,倘若她知道父亲一直记着她已经忘记的结婚纪念日,她还会执念于父亲对她的爱不够多吗?如果他们之间能多一些沟通,就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母亲或许能够等到金婚这一天。她的撒手先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从未期待过这样的一天吧。

    50年,足够一株梧桐树从小苗长到参天,一条安静的小巷在喧嚣里失了清丽的容颜,一个偏僻的小渔村变成高楼林立的大都会,一条河由清变浊又由浊返清。50年中世界将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能够确定的是我们将由青春变成老年。

    广东梅州蕉岭县是我国著名的长寿乡。在仅有1800人的石湖村中,有74对老人携手走过了金婚,这个村子里的年轻人离婚率特别低,因为身边有太多不知不觉走了一生的夫妻,他们的故事诉说的是婚姻的水到渠成。

    石湖村不是旅游区,一对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相扶相携地从桉树下走过,却成了美丽的风景。

    佛说,人生终究虚无,然而,普罗众生却必然要将虚无的人生落在日日夜夜,柴米油盐的实处。50年的相伴,爱太深反倒成了习惯,皮肤的每一条纹理里都有对方的目光,身边的每一处物件上都有两个人的指纹。

    风风雨雨,厌倦、猜疑、误解……说难也是难的,如果说容易,只需要一句话,那就是一起共度、永不分离的决心。

    年青人的照片,是一个人的好看,些微的孤独稀释了浓墨重彩的青春,是恰恰好的少年,刚刚好的温度,是未来无穷无尽更好的可能。老年人的照片,是两个人的好看,一双夕阳西下时相携的手,两张流年之中越来越相似的笑脸,为风烛残年的灰与白增加了日晒不褪的亮色,那是对爱的隐忍与宽容,是对琐碎烦恼的清醒与轻视,是人到终点胜利的微笑。

    我喜欢伊丽莎白二世与菲利普亲王金婚时的那张照片。女人慈祥、优雅,男人平静、淡泊。

    他们的故事始于1939年,两人于1947年完婚,菲利普为此放弃了希腊王位继承权。在结婚的那天早晨,他问堂姐帕特丽夏:“我这么做,是勇敢还是愚蠢?”

    并非没有忐忑,只是最终,他依然决定与她共度一生,一辈子走在她的后面,做他的影子。在伊丽莎白的加冕仪式上,他单膝跪在她的面前,说:“我愿意终生成为你的臣民并且尊敬你,一辈子效忠你。”他履行了诺言。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不是他曾经拥有过什么,而是他曾经坚持了什么。激情只能带来惊喜,而因为坚持得到的结果,更像是一场修行的结束,因为来得艰难,而让人格外珍惜。

    父亲在痛心于母亲没有等到他们金婚的同时,也责怪我结婚太晚。

    宋丹丹说,为了金婚,她必须活到87岁。为了金婚,你必须活到多少岁?或许这也是一种激励,你在之前浪费了一点时间,就必须以活得更长来补偿自己。

    如果说婚姻的确是一场忍耐,没有目标的忍耐是煎熬,有目标的忍耐则是励志,你不是为别人活着,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某个人生理想,头顶光环、怀揣梦想负重前行,每一天都接近目标一点点。

    我希望那些为了金钱而选择不离婚的人,是为了金婚而决定坚持;那些为了孩子而不离婚的人,是为了金婚而决定坚持;那些为了害怕孤独而选择不离婚的人,是为了金婚而决定坚持。什么样的坚持都不如为了自己而坚持。当霜花满鬓,我们虽然没有成为某个著名的人物,做过什么著名的事迹,但至少为某一件事而坚持了50年,这也是行走世间一场,所交的一份不错的答卷。

    所谓三观一致,就是能玩到一块

    看到钟楚红参加时尚活动的照片,比年轻时胖,皱纹也有一点点,笑容却明丽得像命运的宠儿。

    一转眼,钟楚红已经丧夫近十年了。她与朱家鼎在一起,用一句话概括是“他带着她玩”。

    他们自愿选择丁克,每年出国旅行,朱家鼎教她摄影、品红酒、看美景,一个懂格调的男人与一个会生活的女人开开心心地玩了16年。

    在朱家鼎患病前,他们甚至开始在巴厘岛建自己的小屋,取名梦幻花园。

    16年后,世间只剩钟楚红。然而一段好的爱情,不会随着爱人的离去而离去。钟楚红继续打理花园、游山玩水、开影展,成了半个职业摄影师。

    会玩的人,一个人生活也不嫌孤单,命运带走了她的爱人,却留下了爱人教会她的那些好玩的技能,和她的脸上少女般的笑容。

    所谓伉俪情深,最理想的状态,是一起去玩。

    夫妻是玩到一起去的,如果恋爱谈了大半年,除了吃饭、逛街,两人待在一起越来越无聊,几乎可以预见你将来的生活,如果分开,那是各生欢喜;如果在一起,只剩忍耐。

    一个人是不是理想的伴侣,首先要看你们能不能玩到一起。

    有些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喝酒聊天玩手机。他们不喜欢动脑筋去玩,固守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娱乐,而这些娱乐,又是很难与伴侣互动的。

    谈恋爱就是各自玩手机,这诡异的画面,你能想象吗?

    情感导师经常教育我们,要找人生观世界观相似的人,然而什么才算三观相似?最基本的要求是能玩到一起。

    萨特与波伏娃算是三观相似的情侣,但如果他们不能一起喝咖啡,一起参加各种文学艺术青年的聚会,而是一个喜欢泡咖啡馆,一个喜欢旅行,一个喜欢聚会,一个专注购物,他们就无法成为如今我们所看到的花神咖啡馆情人。

    会玩代表两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保持激情的能力,二是学习的能力。

    很多情侣恋爱半年以后,就不知道玩什么了。周围的公园都踏平了,电影院的门槛也磨得差不多了,天天出去吃饭钱包跟肠胃都受不了。在家吃泡面,点外卖,一人守着一台电脑打游戏,或者你看手机,我看iPad。

    我们常说激情是短暂的,爱的激情的确短暂,对于生活的激情却可以很长,所以我们要找一个有趣的人,由生活的激情去延续爱情的激情。

    我认识一对结婚十年,还经常徒步的夫妻。问他们徒步的乐趣是什么,难道就为了锻炼身体,那跟在健身房跑步有什么区别?女孩笑着说:“如果那样,就太枯燥了。”

    原来,他们从相识开始,就喜欢一起散步,起初,跟其他情侣一样,边散步边聊天。很快该聊的聊完了,男生买了许多关于植物的书,他们开始辨识路边的植物,有时候为一株小草的名字打赌。之后,发展到昆虫、鸟类、云。

    十年过去了,他们还能在徒步的路上,兴致勃勃地蹲在地上研究一只“独角仙”。

    他们很相爱,却不是女人追着男人问,你到底爱不爱我,男人哄着女人说,你是我的唯一。

    时间的风沙吹走了情话,却吹不走在一起的记忆,人生最开心、最好玩、最奇妙的事情,都是与某人一起经历,这是经得起岁月磨损的浪漫,是可以长久的激情。

    也许你要说,谁不会玩呢?当然有很多人都不会玩。他们对新鲜事物没有兴趣,学习一项兴趣爱好于他们而言,比生个孩子还难。

    真正有趣的事情,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并且在掌握了这些技术之后,才会越玩越迷恋,越玩越高兴。

    与蔡澜一起下馆子,即使是路边的苍蝇馆子,女孩也觉得有趣,因为他所聊的美食故事,比吃食本身更诱人。这种知识的积累,不学习的人只能望尘莫及。

    一个挑剔的女孩,嫁为人妇。问她为什么终于肯嫁,原来因为男生愿意与她一起练瑜伽。

    女孩喜欢瑜伽,练了七年;她还喜欢潜水,前年考了潜水证;也玩烘焙,大家都喜欢请她来家里做客,因为她会带自己做的美味小点心;旅行更不必说,她从不跟团,有了旅行计划,会提前半年做功课,功课细致到每个景点的日落时间。

    她曾经以为自己根本找不到伴侣了,因为中国男人都在忙着赚钱,没人愿意陪她玩,虽然她其实这么多年玩玩乐乐,也并没耽误赚钱养活自己。

    直到她遇到了他。他们是相亲认识的,由旅行聊到一起,然后她惊讶地发现,他兴趣广泛,对未知领域充满探索的激情,知道她为了约会,少上一节瑜伽课后,竟然说,不如我们去上双人瑜伽课。

    我觉得,如果一个男人愿意跟你一起零基础学瑜伽,基本就是什么都愿意与你一起玩了。所以看到钟丽缇与小男友默契的瑜伽动作,我就明白他们为什么可以跨越年龄、背景、名气差异,走到一起。

    会玩,不是贪玩。玩,是一种格调。有趣的人都会玩,但贪玩的人不一定有趣。

    贪玩,是迷恋简单却又刺激的游戏,比如电玩、麻将、KTV、与朋友一起喝酒,而会玩,至少包含两个意思。

    一是你们有共同学习与进步的能力。像两个小白,不断打怪升级,发现新的兴趣、新的挑战。

    玩伴即是战友,想想战友的感情有多深,那可是我看着你从王宝强变成许三多,从眼镜妹变成林志玲。

    二是你们不怕麻烦,精力充沛。身边有朋友每年带着孩子自驾,生二胎以后,也没能挡住全家上路的决心。

    他们爱玩、会玩、不怕麻烦,有一套家庭自驾游的秘籍,购买了很多方便孩子在车上吃喝拉撒的装备。

    别人会在生育以后,因为觉得辛苦而放弃之前的爱好,或者至少休息几年,他们却认为,一家人在路上,是最好的感情升值期。就像一个作战小团队,哪怕有争吵、不快,都挡不住一家人在黄昏的沙漠上雀跃的欢乐。

    人不应该因为恋爱了,就变得无趣;人生更不应该因为结婚,就变得面目全非、老气横秋。爱的责任包括一起去发现好玩的事,婚姻的义务也包含彼此照顾对方的爱好。

    相爱,不是肋骨与人的关系,也不是桌子与桌子角的关系,而是两个圆的交集。我们要努力寻找与自己交集更大的那个人,在一起之后,也要努力地扩大这些交集,交集越大,婚姻质量越高。

    经常听到有些姑娘,得意地说我们兴趣完全不一样,各玩各的,仿佛这是独立、平等的标志。

    我不解,为什么不能找一个可以一起玩的人,难道只是因为对方的经济条件更为适宜,或者到了结婚的年龄,就可以与玩不到一起的人将就?

    跟玩不到一起的人生活,就是将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显示,人们在解决温饱以后,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即精神的满足。会玩,能玩到一起,就是一种精神的满足。

    也许你会说,中国哪有那么多有趣的男人,大多数中国男人根本不会玩。

    这样说并不公平,很多中国女性,感情生活一旦安定,也不琢磨着怎么去玩了,好像单身时学习那些玩乐的技能,就是为了遇到一个相爱的人,然后过无趣的生活。

    玩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它的敌人是惰性,稍不小心,它就会像好身材一样,从你的身边溜走。

    结婚三五年后,就抱怨生活无趣,然而是谁把你从爱玩的女孩,变成了老妈子,其实是你自己。无论工作多累,总要留一点时间,拉上伴侣,走,我们登山去。

    能一直在一起玩的人,一定不是懒人。这个世界所有的可以经得起岁月磨损的美好,都是勤奋换来的,是与自己惰性抗争的结果。

    你平凡,你不美,但你独一无二

    我是麦色皮肤,这种皮肤在阳光下很健康,在没有阳光的时候,容易显得暗沉,黑黄。尤其在以白为美的东方文化背景下,我从小视之为缺点。

    买衣服的时候,我问的第一句话通常是显黑吗,我没有穿过大红、粉色,尽管很喜欢,就是因为它们“显黑”。

    “不行,我太黑了。”

    “哪有……”

    这样的对话,无论是出现在我与朋友之间,还是我与导购小姐之间,我都觉得她们在安慰我,不够客观。

    4月的时候,我去武大做讲座,说到这件让自己自卑的事。讲座结束后,一个坐在第一排的女孩拿我的新书来签名,要求写“越黑越美”。她说第一遍,我没听明白,说第二遍的时候,她特意解释:“我皮肤很黑,希望自己自信一点。”我抬头认真看了一眼,皮肤确实不白,然而,在刚才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她坐在第一排,我数次看到她,头发黑亮,眼睛黑亮,脸型小巧,像Angelababy,我被她的优点吸引,完全没有注意到她的肤色。

    一个朋友,肩膀宽且平,是我这样的溜肩膀羡慕死的衣架子,她却总是抱怨自己肩膀太宽,不好买衣服,就像我总抱怨自己的肩膀太窄,穿不好T恤、针织衫。

    我们总是过度关注自己外型的缺点,包括我们的父母,也会拿这些缺点开玩笑,它让我们陷入这样一种思维:不管我有多少优点,人们还是能看到我的缺点。

    没人承认自己是完美主义者,然而当我们因为自己的外形缺点而不自信,其实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当我们穿一件衣服,看重的是它是否藏拙,所以有时候,我们会买回一件自己并不喜欢,也并不特别好看的衣服,只是因为它显皮肤白、显肩膀窄、显瘦等。

    你是一个整体,无论是穿衣服,还是梳头发,无论是坐着,还是说话,你发光的那一面要先于自己的缺点表露出来。

    那些愿意跟你说话,跟你交往的人,他们一定愿意盯着你的优点,而不是缺点,既然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一个人也就无所谓缺点,你的缺点就是你的特点。

    你往往比你所想象的更美丽,你往往没有你所想象的那样自信。

    你不一定非要漂亮,因为你并不欠着谁。

    如果在路上遇到他,我不敢认。一年前的他,体重160斤,如今的他只有115斤。他曾经是朋友圈里快乐的死胖子,作为美食活地图,跟他走,必能吃好玩好乐好。我约他一起吃晚饭,他说他自减肥后便过午不食,“以后吃饭约在中午”,说完他就急匆匆地去健身房了。

    从此果真只能一起吃午饭了,并且他对于吃什么十分挑剔,自带卡路里对照表,每当我们将糖醋小排或者油焖大虾送至口边,都能听到一个冷冰冰的画外音:3000大卡,要跳绳80次才可以消耗完毕,为了配合他,我们把聚餐地点选在素菜馆,“厨师永远不会告诉你,素菜馆的大部分素菜都是加猪油炒出来的”,大家的表情由兴致勃勃迅速切换至意兴阑珊,自动配音:请把那个有趣的死胖子还给我。

    与成功一样,减肥正在被过度关注,甚至是否减肥,也代表了一个人成功与否。放言“要么瘦,要么死”的小S公然表示,体重三位数的女人没有前途。当原本可能正确的事情成为一种偏执,对于营阵之外的人而言,就会形成歧视与压力。我们痛恨歧视有色人种、残疾人、女性、农村人,却将歧视胖子看作理所当然,甚至这种歧视里面也不露声色地掺杂了性别歧视——体重略微超标的女性承受的压力与体重超标严重的男性相当,甚至当一男一女两个胖子站在一起,男胖子会优越感十足地对女胖子说,我是男的,胖就胖了,你一女的,这么胖怎么嫁得出去。

    我们歧视胖子,响当当的理由是因为胖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却忽略了个体的差异,对于有些人,比如小S,保持体重固然也需要付出努力,然而与肥肥(沈殿霞)的女儿郑欣宜的辛苦相比,是九牛一毛,云淡风轻。有一种体质叫易胖体质,有一种女性常见问题叫内分泌失调,当人体内储存能量的胰岛素多于负责新陈代谢的肾上腺素与甲状腺素,想要瘦,就要拼命,别人付出一分努力达到的体重秤数字,你需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

    既然人与人的差别如此之大,为什么当我们看到一个胖子,总会不假思索地就认为人家是对生活没要求,对自己太放纵?

    郑欣宜千辛万苦,不惜借助减肥药也没瘦成一道闪电,更悲摧的是,她只要正常地吃几天米饭,体重秤的指针就不稳定,米饭对于她这种体质,功效跟别人喝油差不多。

    “一个人外表身材不影响自我价值,女生应该容许自己自私一点,为自己而活”。话虽如此,从她的体重升了降,降了又升,可见她内心的纠结,在如今的中国,要做一个快乐的胖子所需要的勇气,绝不比做一个快乐的单身少。

    许多年前,哲学家罗素说“参差多态,方为幸福本源”,许多年后,当我们自认为文明在发展,却变得无法容忍一个快乐的胖子。如果说瘦是一个人的选择,难道胖就不是?文明的进步并不是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像经过美图秀秀的自拍照一样,割韭菜似的一刀齐,而是在不需要划分正确与错误边际的领域,保持足够的宽容,尊重每一种不同的选择,尤其那些少数人的选择,他们的存在,使这个世界恢复参差多态。

    如果说,瘦让我们得到了一些尊重,其实也让我们失去了许多乐趣。

    至于健康,如果允许有一种快乐是遵守健康生活规则活到100岁,也应该允许另外一种快乐,就是随心所欲地活到60岁。

    如果一个人生存于这个社会,连选择随心所欲地胖的权利都没有,所谓的自由与成功,其实是经过加工与美化的专制与强加。

    如果你讨厌被邻居大妈质问为什么还不结婚,如果你讨厌被晚期直男癌患者质问你怎么不像个女人,如果你讨厌被父母期待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如果你讨厌被家长群里那些用自己的梦想绑架孩子的父母们绑架,你其实就应该向依然坚守在胖子阵营的人致敬,她们所坚持的,与你所坚持的一样,她们所反对的,也与你反对的一样。

    郑欣宜最近在脸谱上露面,坦承自己已经停止减肥“不会再强逼自己”,她与外籍男友恋爱,很开心对方不介意她的胖瘦。与正常吃一顿晚饭,就要暴走8000米以防止长肉的女明星相比,哪一个更有正能量?你可以选择后者,我却愿意选择前者。

    曾经看到郑秀文的访谈,记者问她如果有一天隐退,最想做什么,她悠悠然回答,如果不做这一行,最开心的是终于能吃一顿饱饭了。她们这样心酸努力是工作需要,你如此拼命,将瘦作为自己的信仰又是为了什么?

    你有什么信仰,我信“瘦”,其实你只是害怕与别人不一样。

    健康生活状态并不是一味要瘦,健美教练的身材在很多人看来,其实偏于敦实,女性甚至显得壮硕。我们并不能责怪执着于瘦的人,然而,正如时尚编辑戴安娜·弗里兰所说:“你不一定非要漂亮,因为你并不欠着谁。”

    如果漂亮并不是一笔债务,瘦也不是。那些对于体重秤上的数字如履薄冰般度日的人,只是害怕被这个崇尚瘦的时代抛弃。

    看出来了吧,其实每一位胖子包括那些微胖界人士,都是特立独行、值得尊重的人,至少他们为世界提供了另外一种风景与可能性。

    微笑是一把枪

    不知道多少人跟我一样,有一个不爱笑的妈妈。

    小时候我怕她,所以总讨好她,对妈妈的要求有求必应。到了青春期,这种压抑却开始反弹,我怼她,气她,她不高兴我就高兴。

    我妈是个严肃认真的处女座,在单位表现好,回家家务做得好。把饭菜全都端上桌了,她还在忙着收拾厨房。

    从我妈身上,我明白了一个真理:家务是做不完的。所以我现在做家务经常偷懒,反正做不完,随心就好。

    我大学之前,没住过校,一直跟父母在一起,但对于妈妈却始终生疏。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直到已经工作了,有一次我被外派半年,回家的时候,我妈给我开门。我那半年过得不太好,很想家。我妈看着我,想笑但又不好意思的样子,一头钻进厨房。

    我默默放下行李去洗澡。当温水从头上冲下来,我忽然想,如果刚才她对我笑一下,我一定会紧紧抱住她。

    即使母女,也没办法跟不笑的人产生亲密感。

    我妈不爱笑,当然是因为觉得生活不顺心,男人不贴心。但处于同一段婚姻里的我爸,却整天笑呵呵的。如果还有机会,我可能会对我妈说:“你老公不贴心,但你女儿很可爱啊。”

    身边有朋友跟我同样经历,在青春期的某一天,哭着跑去医院查血型,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妈妈的亲生女儿。

    经常有人探讨什么是合格的父母,怎样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我总觉得,爱笑的妈妈就是合格的,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妈妈无条件地爱我。

    爱,不会让我们奥数得金牌,年级考第一,但会让一个女孩变得自信坚强。她确信哪怕被全世界抛弃,依然有一个人会对她微笑。她小时候不需要通过讨好妈妈,获得妈妈的微笑,成年以后,也不会通过讨好任何人,去获得爱与认可。

    生活不容易,因此命运赠予我们一个无坚不摧的武器:微笑。

    昨天,我陪女儿弹钢琴。她说起钢琴老师,“笑的时候特别漂亮。”

    她的老师,是一个样貌普通的女生,脸上还有蓬勃的青春痘,上班穿深蓝工作服。对我女儿要求很严,女儿却喜欢她,因为她爱笑。我问女儿,妈妈什么时候最漂亮,女儿回答:“你也是笑的时候最漂亮。”

    每个人都是笑的时候最漂亮,妈妈尤其如此。我很遗憾妈妈给我留下的漂亮太少,她走以后,我不够回忆。所以对自己的子女,尽量笑脸相迎。

    期末考试结束,儿子说数学答题卡忘填了。我笑着对他说,幸亏不是高考。在看到我笑脸的那一瞬间,他僵硬的肩膀软下来。他本来准备扛住一场疾风暴雨的。我心里想的却是,你已经那么倒霉、那么难过了,我必须给你一个微笑。

    父母最好的支持是永远站在孩子身边,看命运之神,如何眷顾又抛弃他;抛弃他,又重新眷顾他。起起伏伏是生命的神奇之处。人就像平原上的树,承受四季的变幻,风霜雪雨,是我们的命运。父母是站在孩子身边的另一棵树,而不是帐篷,帐篷遮挡风雨,同时也会挡住阳光。

    我坚信世界上,没有妈妈不爱孩子。只是爱的方式不同。有些妈妈爱孩子的方式特别辛苦。她很早就把自己对于生活的不满、世界的恶意传递给了孩子:你只有学习好,老师才会喜欢你;你只有成功,世界才会对你微笑,包括你的父母。

    虽然成功的人一定能收获更多的爱与尊重。但为人父母,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万一你的孩子,无论多么努力都当不了冠军呢?或者成功以后又失败了,这时候,他应该怀疑一切,还是相信,终究有一些美好的感情,永远都在?

    我曾经听到一夜暴富的朋友说,小时候父母一直嫌弃她,从没好好跟她说过话。暴富以后,父母天天跟在她身后笑,像哈巴狗一样。所以她拼命赚钱,根本停不下来,因为她太害怕回到过去了,连亲情都这么现实,还能指望什么?

    “爱是假的,钱才是一切。”

    我听了心里特别难过。

    妈妈的笑最美,却不仅仅是孩子成功时的礼花,更应该是失败时的慰藉。

    在势利而冰冷的世界上,如果有一种爱,是无条件的,它必须是父母之爱。不是因为你成功,正确,我才爱你,而是就算你失败、被嫌弃,我也爱你。

    愿你在大城市生活、奋斗、爱过、变过

    一帆在北京读书,经常跟我抱怨北京不好。“真不喜欢大城市。”她说。我问她去过哪些地方,她说主要待在昌平,偶尔去王府井逛逛街。

    “去美术馆看过画展吗,人艺的话剧看过几部,国图的讲座呢?后海听过摇滚没有,知道朝阳使馆区有一条长满柿子树的幽静而宽广的马路吗?”

    “没兴趣。就昌平人少点儿,市区空气更差,交通更堵。”

    “那你怎么知道自己不喜欢大城市呢,你连大城市是什么都不知道。”

    我发现总有人把在大城市生活与在大城市待着混为一谈。

    这个现象,在我家乡那个三线城市格外明显。年轻人像一帆一样,去大城市读了几年大学,或者被派去北京、上海等地公干几年。回家悲天悯人地说,北京空气不好,上海人冷漠,广州吃得差,深圳房租高……总之,大城市一点意思都没有,我们家乡这个三线小城才是宇宙中心。

    但当你试图勾画他在大城市的生活轨迹,会吃惊地发现,他们去过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是火车站,最熟悉的路线是从火车站、飞机场到自己的住处,评价一个城市餐饮水准的标尺是学校或者小区门口老王家的小馆子。

    他们其实从没离开过家乡,只是换了一个地理坐标去过家乡的生活。

    他们吸足了大城市的雾霾,挤够了大城市的地铁,却没有享受过大城市迷人的人文气息、便捷的公共服务系统以及开放的人际交往氛围。

    他们以小城市更好作为借口,纵容自己即使待在大城市多年,也不肯融入那里的四季与光阴,一边抱怨一边活着,他乡没有变成故乡,故乡却已成他乡。

    我18岁来武汉读书,至少有三年,觉得这个城市特别烂。从武汉的天气到武汉人的脾气,抱怨起这个城市,我能神清气爽地说上三天三夜。

    我一高中同学在武汉另一所高校读书,自己组了个乐队。乐队经常去各个高校、商业区演出。他却总说武汉好,这个根本性分歧甚至妨碍了我们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大三的时候,他去演唱会做兼职,开个小后门让我混进去。我看了平生第一场演唱会。年轻的心跟随鼓点一起激荡的时候,地域、身份、相貌、身材都不重要了,每个人都捧着一腔热忱,与这个火热的城市一起律动。

    演唱会结束,我第一次看到珞喻路夜晚10点的模样。

    我试着与这座城市热恋。去图书馆听讲座,探寻趣味小店,认识旅行达人、街舞明星、作家、戏曲艺术家……这个城市每天的清晨与夜晚,更新与送别,不再与我无关。

    我渐渐明白,在越大的城市,越要用开放的心态去成长与改变。不是城市敞开怀抱迎接你,而是你满腔热情拥抱它。

    后来,我在深圳生活了一段时间。这里的物价很高,人情冷漠,但这里的市民最爱排队,同事关系最简单,有全中国最好的公立图书馆。在设计双年展、文博会上,你可以看到全球人文艺术顶尖的工艺与产品。

    我在深圳几年,去的最多的地方,一是书城,二是展会。

    我周围同样有这样一种异乡人,当我告诉他们,展会上,有一个机器人会种胡萝卜,他们连眼珠都不转,说:“那跟我有什么关系?”他们用这句话,在自己与城市之间筑了一道厚墙。

    是啊,有什么关系呢?它不能让你升职加薪,也不能让你买房,可它会让你觉得生而为人是幸福的。

    你每天醒来,只看到小房间的四壁与老王餐馆的外卖,与你每天醒来,兴致勃勃地去找一个会种胡萝卜的机器人,看一幅美妙的画,听一场高级的讲座,生活质量有本质不同。

    而这种不同,与你从哪里来,收入如何、长得美丑全部无关。大城市公共建设所带来的生活品质的提高,原本是属于你的人权,而你却并不珍惜。

    当你的生命里,只有停步与退缩的时候,大城市与小城市没有区别。然而,当你想要踏步向前,城市的大小,决定了你能走多远,找到多少朋友与导师,你的周围将出现多少鼓掌的人。

    大城市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有更多新潮的思维与奋斗的机会,更因为它最先捕捉到科技的脉搏、艺术的风尚、创意的美学。在这里聚集着最勇敢、最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与见多识广,智慧充盈的中年人。

    如果命运的巨浪已经将你送进一座大城市,或者你正在纠结要不要趁年轻去大城市奋斗,我给你的建议是——

    1.年轻人永远是对的,大城市永远是好的。因为头部聚集效应,大城市一定集中了最好的资源,汇聚了最优秀的人才,你要努力站在这个巨人的肩上,不要因为它放了个屁而嫌弃它。

    2.与本地人做朋友。在大城市,不要只混在外地人圈里;出国,不要待在华人圈里。你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看世界,来不及了,快上船。

    3.喂养自己的好奇心。大城市的可贵之处,是可以满足你无限的好奇心,而我所见到的成功人士,创业的初衷往往不是强烈的财富欲望,而是强烈的好奇心。

    4.放下无用的自尊心。你对大城市的愤怒与嫌弃,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你在大城市被伤了自尊,就想到小城市的好,但建立在低能基础上的自尊,只会让你越来越封闭。

    5.大城市里的每一个年轻人,希望你们在这里生活、奋斗、爱过、变过。最终,你有权利选择回到小城。但希望你能自豪地说,我在大城市生活过,我知道那里的好,而不是,我在大城市待过,那里什么都不好。前者叫归隐,后者是无知。

    投资自己的10种方式

    1.与一个有见识的人做朋友。

    在很年轻的时候,你就要找到一个有见识的人,不惜在他身上花费时间与精力,与他做朋友。真诚地告诉他,我崇拜你,想成为你这样的人,带我一起玩吧。你越真诚,越不容易被拒绝。这样的朋友会成为你人生最好的一本教科书。

    2.持续健身,保持体重。

    为健康投资永远不会后悔。持续健身不仅让你的身体更健康,同时永远比同龄人年轻5岁,能够让你收获更多的赞美与尊重。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自信,所有的自信都必须有一个牢靠的抓手,保持身材的美好,是绝不亏本也不容易带来焦虑与不稳定感的抓手。

    3.每年与家人长途旅行一次。

    如果决定结婚,婚姻就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一笔投资。无论多忙,是不是七年之痒,你要像管理团队一样经营婚姻,适当赞美,适时团建,用克服工作厌倦的方法去克服婚姻的倦怠。

    4.自己用的东西,一定要买喜欢的,贵一点就少买一点。

    给父母买好的,自己用差的;给孩子买好的,自己用差的;给男朋友买好的,自己用差的……你到底是谁,你在哪里?过度的付出,会让你失去魅力,因为我们最快乐的时候,一定是对自己好的时候,你对别人好,无非是想要回报,单纯的享受就会变成复杂的社会关系。

    5.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舍得为知识付费。

    人生变得迷惘、失去活力是从你放弃持续学习开始的。持续学习,不是你今天听几堂情绪管理微课,明天听40分钟美妆达人谈美妆,这是碎片化学习,即娱乐化学习。持续学习至少要以年为单位去学一项技能,不断升级打怪,克服厌倦,培养出超强的专注力与永恒的挑战能力,你会成为一个眼神有光的人。

    6.从上班第一个月开始储蓄。

    只有自律才能有自由。上班赚钱第一个月,即使只储蓄100块钱,你就比一分钱都不储蓄的人富有。不是富有在钱上,而是富有在对人生的规划上。你不在乎钱,钱也不在乎你,虽然储蓄是最笨的理财,但它代表一种态度:无论当下如何,我都在努力掌控自己的人生。

    7.每年至少在VIP区看一场演唱会。

    艺术一定要亲临现场,演唱会对于年轻人的意义,是一本艺术启蒙兼指南,还能顺手发发朋友圈,健康地秀晒炫一下。

    8.有一笔基金,用在心情特别差的时候。

    迅速从坏情绪里走出来,有时候需要吃点好的,有时候需要去喜欢的小酒馆喝几杯。你应该有一个专门的小金库,里面装着为好情绪买单的钱。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它存储的是吃一顿日料、电一次头发的钱,慢慢地,开始有旅行一次的钱,工作十年后,里面的钱应该够你炒掉老板,也不觉得天塌下来。

    9.维护一段长久的友谊,做养老备胎。

    朋友不需要多,终生的朋友三五个就好。你们十几二十岁相识,无论是不是在一座城市生活,无论多久没有见面,再见永远是朋友。每年520,给她发个520元的大红包,生日别忘了给她送礼物。在送礼物方面,朋友肯定比男朋友贴心,一则男女有别,第二在情侣关系中,礼物永远单调枯燥缺乏想象力。这样一段长久的友谊,是可以以防万一、组团养老的。

    10.为勇气投资,帮自己战胜恐惧。

    你要不断品尝战胜恐惧的滋味,才能习惯于不把恐惧放在眼里。过山车、露营、潜水、滑翔伞……这些尝试就是为你的勇气投资。所谓见识,不仅仅是走走停停地看,更要见识到自己如何由慌乱到淡定,由恐惧到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