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乳虎啸谷】第1章 取而代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黔滇桂三省交界的山中,这里是黔省兴义府。
在过去的嘉庆二年初,南笼县爆发了以王囊仙、韦朝元为首的农民起义。
起义军声势浩大,较短时间内就占领了黔省西南的大部分地区,但失败得也很迅速,不到一年,就被清军残酷镇压,领导起义的领袖们全部惨死。
在这里,昔年日暮西山的南明永历政权苟延残喘四年,所以山中散居着不少前朝后裔,也是少数民族众多的混居地,甚至还有明十八先生墓地。
······
某个小镇的山沟沟里,韦珣看着青山绿水,不由陶醉起来。
今天是来到这个时代三天,短短三天,韦珣从从开始的茫然惶恐,再到现在可以静下心来思索以后是做个地主的傻儿子还是做一番大事业。
并不是韦珣自己心大,而是当得知离甲午还有六年,半个世纪的乱世的屈辱即将被强加给这片土地上可爱的人民。
还有难看的马褂,恶心的鼠尾辫子,腐朽的满清政权。
这一切都让他有一种使命感,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强国梦大国梦以及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历史施加的使命感!
既然来到这个时代,韦珣想通了之后就打算为这个时代这个民族做点什么,不管结果如何,无愧祖宗,无愧身体里流淌的炎黄血脉。
入仕?且不说功名八股之难,就说以这小地主阶级的韦氏自清初至今没出过什么府县级别的主官,就是让韦珣花上五六年苦读做个小官也没那想法。
经商?没背景没人脉没关系,怕是富起来了要被当年猪杀,他可是知道广州十三行这些年来被清廷“要求捐献”了巨额的银两。
从军,去当大头兵被作为炮灰,无法左右自己生死,怎么可能?
韦珣是一个资深的军迷,闲暇时也写写清末民国时期的穿越小说。
对于一觉醒来就发现已经穿越这种事情,谈不上惊讶,毕竟他也中二的幻想过自己如果穿越到这个年代又该做点什么。
比起那些穿越后穷苦潦倒或者成为王孙贵胄的主角们,韦珣对现在的身份还算满意。
虽然只是在南笼县下面一个小镇里只算得上是普通的的小地主家庭,但家庭条件也好歹算是镇里拔尖的一拨了。
对于穿越后已经立志要荡涤腥膻的韦珣来说,韦氏这样规模不大的小家族尤其适合,完全不用担心未来亲族势力扩大。
韦氏在镇里另外一处也有一支,两支加起来也有十七八户;要是再算远一点,那就更多了,兴义府遵义府甚至渝府南川那边都有同宗,更远的甚至在鄂省麻城也有同一个堂号的宗族远亲。
家族背景也不简单,这一支韦氏始祖乃是宋朝理宗时期的徐州军节度使、松国乡侯“韦大朗”将军。
自从元朝入主后,韦氏便因为统治者是蒙古人,无法接受为异族,只能就此沉寂了下来。
明时虽有复振,出过两个府道一级的人物,但也因为长期不在官场,脱离了政治,没有人脉支持情况下只能算是有点起色。
到了如今的清朝,更是从昔日汉唐宋三朝的经书传家的望族大姓沦落为这山沟沟里的耕读之家。
不过好歹也是祖上阔气过的,唐朝时期家族鼎盛,出过宰辅皇后。虽然现在落魄了些,但是家族中的子弟还是能得到昆父兄弟的启蒙授学,再大点还会教授一下四书五经。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还是韦氏因为始祖的原因对于异族统治很是抗拒,这也是元朝不仕异族,致使家族衰败的原因。加上山高皇帝远的,民风彪悍,要想鼓动一些人手造反并不算难事。
尤其是在这个皇权不下乡的年代,宗族势力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极大。
可惜韦珣如今也才十一岁多点,造反这样的事情只能脑袋里想想,他在家里是文字辈的,不过平时都称单名“珣”作为名字。
“韦珣!韦珣!”韦珣正躺在外面看蓝天白云浮想联翩呢,就被两声大喊敬回了神。
“二叔,可是开饭了?”
韦德钧脸上并不好看,板着脸呵斥:“你小子是不是皮子紧了?你不乖乖上学堂看书,在这里躺着偷懒?”
“嘿嘿,谁让三叔的课实在无趣嘛。”韦珣讨好的笑着回答。因为家族人少,另外一支宗亲的学堂虽说要大一点,只是离韦珣这边又要走上半天。
镇里的私塾韦氏又看不上,所以韦珣和十几个差不多年纪的昆仲兄弟都是由三叔韦德广这个没有秀才功名的教授,
目前蒙学已经完成了两年,现在正在为此努力的读书,多习《诗经》《大学》、《中庸》等书。
韦德钧盯着韦珣看了一会儿,然后叹气的背起手进屋了。韦珣见到情况不对赶紧跟着进屋,却发现他的堂兄弟都端坐的一板一眼,二叔也是坐在三叔旁边,中间坐着的是韦珣的爷爷和大爷爷。
“这下可不妙了。”韦珣心中嘀咕了一下,然后依次跟两位爷爷和两位叔叔见礼问好。
“文珣,你如今多大了?”韦珣爷爷放下手中烟筒平淡的问道。
“回爷爷,文珣虚岁十三了。”
“咚!”烟筒狠狠得跺在地上,韦珣给吓了一个激灵。
韦珣的爷爷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说道:“读书你不用心,下地你又不肯,你这辈子是不是打算就这样不醒水(贵州方言大概指的是糊里糊涂)?要不是你爹带人下地了,肯定叫他好好收拾你一顿。我们韦家可没得养闲人的打算。”
接着四位长辈轮番训诫,韦珣听着心中既是感动又是无语。于是韦珣挺直了腰板然后看着四位大人还有几个兄弟朗声说道:“读书有用,孙儿是知晓的,可若是科举被废除了呢?土里刨食那更不是孙儿的未来。”
“昔日秦末,霸王项藉随叔父燕就学,霸王不愿;改授武艺,亦是不甚用心;再授兵法,草草知之。”
四个长辈都被韦珣突然蹦出的一段记叙项籍话弄得一愣,韦珣继续说道:“霸王见始皇帝东巡,曰:彼可取而代也。”
“逆子!”“孽障!”“汝这是要亡我家门!”几声喝斥响起,霸王项羽的故事他们几个可都是知晓的,要是韦珣真有这样的志向,少不得以后会成为家族祸事。
“造反?我们脚下的土地乃我炎黄子孙五千余年开辟而得,清廷趁明廷内忧外患窃据神器,我们兴兵的话不算造反,而是光复我们祖先的山河!
“道光二十年,英夷开衅,满清惨败;咸丰六年,与英夷、法夷开衅,满清惨败;光绪九年,与法夷开衅,再败。如今满清已是腐朽,遍观秦汉以来,焉有一家一姓之王朝永久传续?”
韦珣觉得跪得腿有些麻了,跪着说话也不硬气于是站起来继续说:“如今烟土泛滥于我中国(此时就有这个名称,意为中心之国),致使百姓(这里指士绅官吏阶层,无地农民不算)家破人亡;无官不贪;朝廷腐朽,更是丧师辱国数次割地赔款。
“东有倭奴崛起虎视眈眈,北有沙俄鲸吞蚕食北疆,南有英法纵横嚣张撰取财富,此非亡国之兆?昔日南宋偏安,仅一元虏就使南宋亡于崖山;晚明腐朽,仅数十万口之建奴和流寇就使崇祯自缢煤山。
“况乎如今有英法日俄虎视眈眈,又其余列强垂涎三尺。值此乱世将至之兆,孙儿以为我韦氏应当早做打算。”
“这天下如今明面上看还算是勉强安定太平,但我族自光汝始祖入南川抗元,尔后散居于西南,一朝沉沦后便成了这山野村夫。“
“孙儿心中甚为不平,昔日汉唐,我族先人“父子宰辅,兄弟尚书”乃是显赫一时的高门望族,诸位长辈时常与我言谈往昔盛景。可想要复振门庭,也是难事,毕竟如今我们无权势无钱粮。”
韦珣的大爷爷抚着胡须沉吟,二叔若有所思,三叔却是惊诧惶恐,韦珣的爷爷只一个劲的呼噜着烟筒。
“大爷爷,爷爷,二叔,三叔。如今乱世或至,家族若不早做打算,将来一步慢步步慢,到时错失良机岂不后悔莫及?
“珣知晓家族存续乃第一要务,不敢教家族冒险。亦知晓改朝换代不是一件易事,没有兵马粮草都是空谈,不过珣心中已有些许谋划。”
“如今朝廷数次惨败辱国,加之连番打压我南方汉人,南方各地百姓(士绅阶层)多有不满。“
“若是未来三五年内清廷再次大败,必定有更多的人看透清廷的外强中干,届时如元末那般心怀复我汉人江山的豪杰必定群起。”
“家族之中子侄众多,有我无我并无大碍。但求家族予以些许资助,趁着如今世道还算安稳。游历一番结交一下四方人杰,乱世来临即可趁势而起。”
说完,韦珣希冀的看向两位爷爷。
黔滇桂三省交界的山中,这里是黔省兴义府。
在过去的嘉庆二年初,南笼县爆发了以王囊仙、韦朝元为首的农民起义。
起义军声势浩大,较短时间内就占领了黔省西南的大部分地区,但失败得也很迅速,不到一年,就被清军残酷镇压,领导起义的领袖们全部惨死。
在这里,昔年日暮西山的南明永历政权苟延残喘四年,所以山中散居着不少前朝后裔,也是少数民族众多的混居地,甚至还有明十八先生墓地。
······
某个小镇的山沟沟里,韦珣看着青山绿水,不由陶醉起来。
今天是来到这个时代三天,短短三天,韦珣从从开始的茫然惶恐,再到现在可以静下心来思索以后是做个地主的傻儿子还是做一番大事业。
并不是韦珣自己心大,而是当得知离甲午还有六年,半个世纪的乱世的屈辱即将被强加给这片土地上可爱的人民。
还有难看的马褂,恶心的鼠尾辫子,腐朽的满清政权。
这一切都让他有一种使命感,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强国梦大国梦以及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历史施加的使命感!
既然来到这个时代,韦珣想通了之后就打算为这个时代这个民族做点什么,不管结果如何,无愧祖宗,无愧身体里流淌的炎黄血脉。
入仕?且不说功名八股之难,就说以这小地主阶级的韦氏自清初至今没出过什么府县级别的主官,就是让韦珣花上五六年苦读做个小官也没那想法。
经商?没背景没人脉没关系,怕是富起来了要被当年猪杀,他可是知道广州十三行这些年来被清廷“要求捐献”了巨额的银两。
从军,去当大头兵被作为炮灰,无法左右自己生死,怎么可能?
韦珣是一个资深的军迷,闲暇时也写写清末民国时期的穿越小说。
对于一觉醒来就发现已经穿越这种事情,谈不上惊讶,毕竟他也中二的幻想过自己如果穿越到这个年代又该做点什么。
比起那些穿越后穷苦潦倒或者成为王孙贵胄的主角们,韦珣对现在的身份还算满意。
虽然只是在南笼县下面一个小镇里只算得上是普通的的小地主家庭,但家庭条件也好歹算是镇里拔尖的一拨了。
对于穿越后已经立志要荡涤腥膻的韦珣来说,韦氏这样规模不大的小家族尤其适合,完全不用担心未来亲族势力扩大。
韦氏在镇里另外一处也有一支,两支加起来也有十七八户;要是再算远一点,那就更多了,兴义府遵义府甚至渝府南川那边都有同宗,更远的甚至在鄂省麻城也有同一个堂号的宗族远亲。
家族背景也不简单,这一支韦氏始祖乃是宋朝理宗时期的徐州军节度使、松国乡侯“韦大朗”将军。
自从元朝入主后,韦氏便因为统治者是蒙古人,无法接受为异族,只能就此沉寂了下来。
明时虽有复振,出过两个府道一级的人物,但也因为长期不在官场,脱离了政治,没有人脉支持情况下只能算是有点起色。
到了如今的清朝,更是从昔日汉唐宋三朝的经书传家的望族大姓沦落为这山沟沟里的耕读之家。
不过好歹也是祖上阔气过的,唐朝时期家族鼎盛,出过宰辅皇后。虽然现在落魄了些,但是家族中的子弟还是能得到昆父兄弟的启蒙授学,再大点还会教授一下四书五经。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还是韦氏因为始祖的原因对于异族统治很是抗拒,这也是元朝不仕异族,致使家族衰败的原因。加上山高皇帝远的,民风彪悍,要想鼓动一些人手造反并不算难事。
尤其是在这个皇权不下乡的年代,宗族势力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极大。
可惜韦珣如今也才十一岁多点,造反这样的事情只能脑袋里想想,他在家里是文字辈的,不过平时都称单名“珣”作为名字。
“韦珣!韦珣!”韦珣正躺在外面看蓝天白云浮想联翩呢,就被两声大喊敬回了神。
“二叔,可是开饭了?”
韦德钧脸上并不好看,板着脸呵斥:“你小子是不是皮子紧了?你不乖乖上学堂看书,在这里躺着偷懒?”
“嘿嘿,谁让三叔的课实在无趣嘛。”韦珣讨好的笑着回答。因为家族人少,另外一支宗亲的学堂虽说要大一点,只是离韦珣这边又要走上半天。
镇里的私塾韦氏又看不上,所以韦珣和十几个差不多年纪的昆仲兄弟都是由三叔韦德广这个没有秀才功名的教授,
目前蒙学已经完成了两年,现在正在为此努力的读书,多习《诗经》《大学》、《中庸》等书。
韦德钧盯着韦珣看了一会儿,然后叹气的背起手进屋了。韦珣见到情况不对赶紧跟着进屋,却发现他的堂兄弟都端坐的一板一眼,二叔也是坐在三叔旁边,中间坐着的是韦珣的爷爷和大爷爷。
“这下可不妙了。”韦珣心中嘀咕了一下,然后依次跟两位爷爷和两位叔叔见礼问好。
“文珣,你如今多大了?”韦珣爷爷放下手中烟筒平淡的问道。
“回爷爷,文珣虚岁十三了。”
“咚!”烟筒狠狠得跺在地上,韦珣给吓了一个激灵。
韦珣的爷爷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说道:“读书你不用心,下地你又不肯,你这辈子是不是打算就这样不醒水(贵州方言大概指的是糊里糊涂)?要不是你爹带人下地了,肯定叫他好好收拾你一顿。我们韦家可没得养闲人的打算。”
接着四位长辈轮番训诫,韦珣听着心中既是感动又是无语。于是韦珣挺直了腰板然后看着四位大人还有几个兄弟朗声说道:“读书有用,孙儿是知晓的,可若是科举被废除了呢?土里刨食那更不是孙儿的未来。”
“昔日秦末,霸王项藉随叔父燕就学,霸王不愿;改授武艺,亦是不甚用心;再授兵法,草草知之。”
四个长辈都被韦珣突然蹦出的一段记叙项籍话弄得一愣,韦珣继续说道:“霸王见始皇帝东巡,曰:彼可取而代也。”
“逆子!”“孽障!”“汝这是要亡我家门!”几声喝斥响起,霸王项羽的故事他们几个可都是知晓的,要是韦珣真有这样的志向,少不得以后会成为家族祸事。
“造反?我们脚下的土地乃我炎黄子孙五千余年开辟而得,清廷趁明廷内忧外患窃据神器,我们兴兵的话不算造反,而是光复我们祖先的山河!
“道光二十年,英夷开衅,满清惨败;咸丰六年,与英夷、法夷开衅,满清惨败;光绪九年,与法夷开衅,再败。如今满清已是腐朽,遍观秦汉以来,焉有一家一姓之王朝永久传续?”
韦珣觉得跪得腿有些麻了,跪着说话也不硬气于是站起来继续说:“如今烟土泛滥于我中国(此时就有这个名称,意为中心之国),致使百姓(这里指士绅官吏阶层,无地农民不算)家破人亡;无官不贪;朝廷腐朽,更是丧师辱国数次割地赔款。
“东有倭奴崛起虎视眈眈,北有沙俄鲸吞蚕食北疆,南有英法纵横嚣张撰取财富,此非亡国之兆?昔日南宋偏安,仅一元虏就使南宋亡于崖山;晚明腐朽,仅数十万口之建奴和流寇就使崇祯自缢煤山。
“况乎如今有英法日俄虎视眈眈,又其余列强垂涎三尺。值此乱世将至之兆,孙儿以为我韦氏应当早做打算。”
“这天下如今明面上看还算是勉强安定太平,但我族自光汝始祖入南川抗元,尔后散居于西南,一朝沉沦后便成了这山野村夫。“
“孙儿心中甚为不平,昔日汉唐,我族先人“父子宰辅,兄弟尚书”乃是显赫一时的高门望族,诸位长辈时常与我言谈往昔盛景。可想要复振门庭,也是难事,毕竟如今我们无权势无钱粮。”
韦珣的大爷爷抚着胡须沉吟,二叔若有所思,三叔却是惊诧惶恐,韦珣的爷爷只一个劲的呼噜着烟筒。
“大爷爷,爷爷,二叔,三叔。如今乱世或至,家族若不早做打算,将来一步慢步步慢,到时错失良机岂不后悔莫及?
“珣知晓家族存续乃第一要务,不敢教家族冒险。亦知晓改朝换代不是一件易事,没有兵马粮草都是空谈,不过珣心中已有些许谋划。”
“如今朝廷数次惨败辱国,加之连番打压我南方汉人,南方各地百姓(士绅阶层)多有不满。“
“若是未来三五年内清廷再次大败,必定有更多的人看透清廷的外强中干,届时如元末那般心怀复我汉人江山的豪杰必定群起。”
“家族之中子侄众多,有我无我并无大碍。但求家族予以些许资助,趁着如今世道还算安稳。游历一番结交一下四方人杰,乱世来临即可趁势而起。”
说完,韦珣希冀的看向两位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