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大穿越时代 > 470.第470章 、南京!南京!(下)

470.第470章 、南京!南京!(下)

推荐阅读:起点文男主是我爸七根凶简旧爱无处可逃我的鬼尸新娘闺秘民间山野怪谈末世游戏降临,我提前氪金十亿!不良笔探青菲舰网游开局获得神级天赋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六十一章、南京!南京!(下)

    得知发生在湖广后方的惊天剧变,南京前线的明军立刻陷入了巨大的骚动之中。

    ——因为这场如火如荼的东征之战,把南京变成了一个空前残酷的绞肉机,凡是稍微能打一点的军队,都被抽调到了南京前线,整个湖广后方几乎是完全不设防的。所以,当数十万流寇大举杀进湖广的时候,当真是一路势如破竹——李自成夺了襄阳,张献忠轻取汉口、汉阳,还有一堆诸如罗汝才、满天星、老回回之类的杂牌贼寇,也争相涌入湖广行省,攻州破县,大肆烧杀劫掠。

    几乎是眨眼之间,半个湖广就基本沦陷了,剩下的半个湖广看起来也是摇摇欲坠(当时还没有湖南湖北的划分,只有一个完整的湖广行省)。原本留守武昌的内阁首辅温体仁,面对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数十万流寇,虽然已经吓得魂都快掉了,但也只得硬着头皮组织防御——很显然,襄阳那边已经是鞭长莫及了,甚至连江北的汉阳和汉口也守不住了,但他还是企图依托长江天险,至少要保住长江南岸的武昌城。

    然而,此时的武昌城内兵力极度空虚,温体仁派遣衙役临时抓到的壮丁,尚未来得及整编上阵,就已经一哄而散,湖广的地方官吏也不怎么服从温体仁的调遣,不是阳奉阴违、敷衍了事,就是纷纷弃职潜逃,甚至还有小吏私通流寇,刺杀官员,弄得武昌全城人心惶惶,而驻跸于此的流亡朝廷更是几乎瘫痪。

    另一边,张献忠也没有愚蠢到直接强渡武昌江面,而是在稍远处的上游江段,找了个偏僻渡口过江,然后大张旗鼓,沿着南岸一路朝着武昌杀过来!得知此事之后,武昌城内顿时一片大乱,市民官绅都忙着打点行李出奔,内阁的命令也根本没人听了。温体仁的手头只抓到了一千多兵马,自认为根本守不住武昌这样规模的大城市,因为连围着城墙站一圈都远远不够。因此,他只得放弃了武昌城,护送着皇后、太子和一干宫眷上船出逃,而留在后方的将士家属也纷纷找船跟随,一路乱哄哄地逃到了九江府才停下。

    至此,湖广全省等于是基本失陷了。这个噩耗传到南京前线的明军大营,顿时就引发了一场骚乱——崇祯皇帝和卢象升不是没想过要封锁消息,但是鉴于明朝军政部门极端可悲的保密能力,等到他们收到这事儿的时候,全军至少已经有四分之一的人从各种渠道打听到了消息!接下来自然是火速传播得人尽皆知!

    结果,南京前线的九万明军,当即就是一片军心大乱,甚至有人觉得风色不对,就偷偷离队逃散的。

    无奈之下,崇祯皇帝只得下令召开军议,讨论下一步的出路。会上众人自然是众说纷纭,有人建议立刻放弃南京,火速回师湖广平贼。但同样有人坚持要再加一把劲,先拿下南京这座极具政治意义的城市再说。甚至还有人表示,哪怕丢光了整个湖广,只要得到江南作为交换,也还是值得的。

    而崇祯皇帝本人也是举棋不定。毕竟,为了夺取南京,他已经押上了太多的赌本。在过去的半年里,他之前从北京皇宫里带出来的银两珍宝,还有查抄洛阳福王府的全部收获,都已经为了发动这场东征而挥霍一空。而眼下他也已经夺取了大半个南京城,如果就这样功亏一篑的话,天晓得还有没有机会再来一次。

    ——作为一名穿越者,他很清楚这些陕西流寇是何等的难缠,绝不是什么可以迅速解决的麻烦。

    更何况,江南这片地方确实是非常的富庶,一切军粮军饷都可以就地搜刮。自从大军攻入南直隶以来,就完全依靠缴获的物资在作战,甚至连火药都能在南京附近筹措到,即使没有了后勤补给也无所谓。

    但问题是,在后方不稳,军心已经动摇的情况下,他还能打得过皇太极这位“明君雄主”吗?

    ※※※※※※※※※※※※※※※※※※※※※※※※※

    与此同时,另一位同样红了眼的赌徒皇太极同志,也在布置着属于他的最终决战。

    过去这些日子的南京争夺战之中,由于地形、气候、民心皆处于劣势,清军在南京巷战和郊野拉锯战之中的损失相当惨重。皇太极最初带着渡江南下的八千铁骑,到现在已经被打得只剩下不足千人。

    除了在南京战场这个绞肉机里的消耗之外,就连运载部队渡江南下本身,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崇祯皇帝的水军虽然实力有限,但依然顽强地航向长江下游,时不时地偷袭运载清军渡江的船队。

    而自从南京的永和帝朝廷瓦解以来,被东林党控制的原南京朝廷长江水师,也不断地有人哗变倒戈,导致先后有三千多名不识水性的满洲大兵,随着沉船坠入大江喂了鱼鳖。

    在此时的燕子矶大营里,皇太极的旗下还有一万一千满洲八旗兵,一万八千各色杂牌汉军,外加寥寥数百名蒙古人和百余名朝鲜火枪手。整个大清帝国剩下的全部家底儿,几乎都在这里了。

    至于原来那个南京朝廷的兵马,在此时已经彻底瓦解,对皇太极而言完全派不上半点用场。

    南京争夺战打到了现在这一步,皇太极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如果失败的话,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虽然如今在淮北的徐州、济宁一带,还布置有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三兄弟的两白旗,超过六十个牛录的满洲勇士,但皇太极很清楚,自己就算是英勇地战死在南京,也比回去看这三兄弟的脸色要强得多!

    ——事实上,虽然皇太极被誉为大清的一代明君雄主,但至始至终,他的君主地位都非常尴尬。

    要知道,努尔哈赤在临死的时候,原本是想要让多尔衮继承汗位的,甚至把自己的嫡系部队都给了他。所以,多尔衮三兄弟当时掌握着整个后金集团内部实力最强大的两黄旗,而皇太极麾下的两白旗却是最弱的。然而,皇太极成功地团结了其余四个旗的掌权贵族,一齐打压当时还是小孩子的多尔衮三兄弟,终于逼死了多尔衮三兄弟的母妃阿巴亥,夺取了后金大汗的宝座。

    因此,在成功继位之后,多尔衮就成了皇太极的第一个打击对象。随着皇太极一纸令下,曾经是努尔哈赤直属禁卫军的两黄旗,连番号都保不住,直接改成两白旗,皇太极自己的两白旗则变成了至高无上的“两黄旗”。互相换旗之后,接下来不用说,在六个旗的进一步联手打压之下,多尔衮三兄弟麾下的各个牛录被不断调走、削弱,成为了第一个被皇太极收拾干净的政治集团。

    可是,为什么皇太极没有继续置多尔衮于死地,反而又渐渐将他和多铎、阿济格给提拔了起来呢?

    因为,无论在军事斗争还是政治斗争之中,敌人和盟友的角色都是在不断变换的。在击败了年幼力弱的多尔衮三兄弟,坐稳了后金大汗宝座之后,皇太极的主要政治对手,就不再是这三个已经失去了威胁的幼弟,而是帮助他夺取汗位的阿敏、莽古尔泰、代善这三个大贝勒了。要知道,在当时的后金内部各大势力里面,皇太极的嫡系是最弱的,除了拥有一个大汗的名分之外,阿敏、莽古尔泰、代善麾下的实力都比他要强,或者至少是相差无几。为了对付阿敏、莽古尔泰和代善,缺乏嫡系实力的皇太极,又不得不把年龄渐长的多尔衮三兄弟给抬举了起来,让这两白旗的三兄弟打头阵,通过各种手段对付三个大贝勒。

    结果,就像跷跷板一样,在皇太极把三个大贝勒给相继打倒之后,两白旗的势力却急速地膨胀了起来。比如阿济格在眼下就已经成了大清帝国的第一勇将,在八旗军中威望卓著。多尔衮则智勇兼备,十七岁的时候就因战功卓著被封为聪明王。就连多铎也在入关之后的战事之中屡建奇功。两白旗更是积累了大量的丁口和财富。更糟糕的是,虽然皇太极之前百般设计挑拨离间,但始终没能破坏这三兄弟的团结一致。

    原本,以皇太极的雄才大略,接下来肯定还有一系列压制两白旗的手段。而他也确实早已预备了伏笔——在多尔衮三兄弟给皇太极充当走狗,撕咬阿敏、莽古尔泰和代善三大贝勒的过程之中,两白旗不可避免地与两红旗、两蓝旗结下了深仇大恨,日后完全可以再一次借力打力,重新联合六旗把两白旗打压下来。

    谁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大清帝国却莫名其妙地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苦心经营了多年的辽东故地瞬间易主,盘踞河北的关宁军竖起叛旗分道扬镳,满洲八旗回家的道路从此断绝,大清旗下的汉军和蒙古盟军也相继叛变……在这种土崩瓦解的恶劣局势之下,焦头烂额的皇太极根本就顾不上再对付自己人了。

    再接下来,还没等大清帝国从连番挫败之中缓过一口气,皇太极就突然得知江南局势有变,又有张溥代表东林党和复社,秘密渡江来向清军求援。于是,皇太极唯恐错过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就往扬州赶了过去,同时传令全军尽数南下,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天底下最富饶的江南给抢到手!

    ——注意,在这时候,皇太极的计划是尽发倾国之兵南下,把整个满洲八旗全都投入到江南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