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上海遗恨(2)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上海遗恨,当然是炮党,外国人遗恨啦。
六月十三日,南方红军的先头部队已占嘉兴,兵临上海城下。上海虹口日租界,此时却一片肃杀,随处可见正在修筑工事的日本人浪人。当地的日本军警也全部出动,排查路人。
昨夜的惊天一炸,被南京的沦陷和天皇全家被杀的大新闻掩盖,没有震动世界,却震动了上海。现在整个上海滩都戒严了,不光是租界就连华界也同样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到处都可以看到堵路的路障和排查的军警。
作为侵略中国的最重要桥头堡之一,上海对于军国主义时代的日本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从清末甲午战争结束开始,日军就在这里长期驻扎派遣舰队,并经常以水兵上陆行动,曾经镇压过著名的五卅运动。1927年,日本海军派遣三个大队的陆战队登陆上海,先是阻止北伐军进入日租界,又出兵山东,参加了1928年5月日军在济南对北伐军的进攻。
在北伐战争烽火渐息之际。日军却没有将这支部队调回本土,而是于1928年6月择其精锐常驻上海,正式编成“上海陆战队”,接受“支那派遣舰队”的指挥,并且装备着包括轮式装甲车在内的重型武器。被认为颇具战斗力。若不是林汉在1932年整出“卡莱尔号”事件,令大英帝国损失了整整三十五吨黄金。事后一年英国人为了追查黄金的下落,把注意力全部投注在上海,逼得上海陆战队不得不老实了起来。而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这支部队一手挑起了“一二八”事变。
而在《伦敦条约》签定后,日本海军打着“中日亲善,共同防共”的借口。计划在逐步地加强在上海的兵力和实力,只是在这期间却受到了英国人的强烈反对,主要原因还是“卡莱尔事件”的后续发酵。
卡莱尔号沉没后。英国人花了大力气进行事件调查,最后确认船上的黄金全部不翼而飞。很明显。这不是一起意外,而是一起很有针对性的袭击事件。而肇事者的目标就是船上的那三十五吨黄金。
就算是不为了三十五吨黄金的下落,英国政府也必须给船上的那数百名水兵的家属一个交待。
谁会是最大的嫌疑人?谁会做出这么丧心病狂的事?
有能力在太平洋里给英国人搅事,并在极短的时间打捞起几十吨黄金跑路的势力,在太平洋里只有两家:一家是美国,一家是日本,而日本的嫌疑更大。
东北事变前后,林汉不遗余力地通过英美媒体。向英美两国的人民“普及”日本文化,告诉他们什么叫“独走”,什么叫“下克上”,为此还特地匿名写了一本名为《菊与刀》的英美出版,该书是林汉抄袭后世的同名作品,加上林汉自己通过网络对二战期日本国情、政治结构的理解,渗杂他个人的私货写进书中,其内容无非是用暗喻地手法向白人灌输日本威胁论。该书在英美销量不错,更成为英美两国中关注日本问题的政客的必读物。
卡莱尔事件后,英国人就盯上了日本。他们严重怀疑卡莱尔号事件是日本人所为,对于日本在长江三角地带伸手的行为更是极为警惕。无论是1933年还是1934年,哪怕是塘鹅号事件后。日本人“好心”地向英国政府提出愿意“帮助”解决中国南方“布尔什维克”化问题时,都被英国人“委婉”地回绝。
请神容易送神难的道理,大英帝国的政客们在这一点上还是相当清醒的。而后英国人更联合美国人,在租界驻军问题上施加压力,限制日本在上海驻军人数的扩充。
1935年后,五月底,红军发动全面攻击,南京国民政府不到半个月就被红军打垮到几乎要灭亡的边缘,英国人这边匆匆忙忙地想到了“日本友人”的帮助。在这一点上松了口,只是时间已是六月十日以后的事了。
面对突发事件。任何政府的反应都是有迟效性的,无论英、日政府都不例外。
日本人对插手南中国的事务。本来早有准备,鹿儿岛的仓库里的军火就是为此准备的。但是林汉的那一炸,港口设施全毁,不但军火库被炸,连附近的贮油罐也被波及,燃起了冲天大火,整个港口完全报废,短时间内无法使用。
而后由于鹿儿港事件,更引起日本冈田启介内阁的倒台。旧内阁和新内阁的交接过程中,各方为了权力互相扯皮,对中国的关注度暂时下降,又白白浪费了几天的时间。而这几天,正是红军发动全面攻势的时间。
等日本政府处理好上层的权力交接,开始将目光重新投向中国的时候,时间已是六月八日以后的事了。但这个时候,南京国民政府的崩盘速度,已快得出乎所有国家的预料。
鹿儿岛的军火库存被毁,令日本人事前的准备全部泡汤,等他们重新协调好准备好,时间已是六月十一日。原计划是六月十三日后从长崎出发,派出三千鬼子兵打着协防上海的名义强行进驻上海的,然而这十二日这天天皇全家遇刺,日本高层震动,日本的海、陆两军又被迫将注意力重新回国内。
虽然天皇一家被林汉灭门,日本国内倒也不缺“天皇继承人”,但最大的问题却是,推谁上台好?日本的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同样矛盾重重,海军和陆军的矛盾,统制派和皇道派的矛盾,一直都纠缠着日本。
从前天皇在时,有这个裁仲者在时,双方勉强还能分得清维持表面上的相安无事,现在天皇一去,捧什么样的人登上天皇的位置,就成日本国内各派争夺的大问题。在这关键的时候,原本要被派往上海的“中国派遣军”,也就因为上层的权力斗争。被半途扣了下来以用于国内的争权夺利,短时间内本土不大可能派出军队。至于台湾方面,由于先前任务分配有异。原计划是和上海方面同时行动。当时台湾的驻军和舰队目光都盯着一海之隔的福建,到现在还没有想到要赶到上海。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天皇的遇刺,造成了日本海军方面的协调混乱,因为上层的心思现在全放在国内争权夺利上了。
天皇全家暴亡对日本政治结构造成的冲击和破坏,现在才刚刚开始,在其选出新的天皇,重新稳定下来之前,日本内部先会有一场很精彩龙争虎斗式的内乱,只是这种内乱发展到什么程度。林汉自己也无法确定。
日本人因为天皇遇刺而内部混乱不堪,在这要命的关键时刻,南方的红军已兵临上海城下。当地心怀不轨的日本人在得不到本土有力外援的情况下,现在只能靠在内部挖潜想自救拖延时间。
不过这两年,日本人虽然无法公开增加驻上海的殖民军人数,但背地里小动作却不断。其位于四川北路的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是日本驻上海租部队的总部。这里用防炮钢板进行加固,使之成为一座非常坚固的作战堡垒。
除此之外,在公共租界东区与越界筑路的虹口,从汇山码头往东。直到虬江码头的沿江地带,日本军方都建有碉堡式的房屋。在杨树浦、江湾等地。日本人的学校、工厂中到处设有堡垒化的军事据点,在坚固的水泥屋顶上。随时可以架设大炮与机关枪。而这些军械在平时就藏于地下室内。简单地说,日本人将日租界这儿要塞化了。
在二战时,打这种要塞化的城市都非常令人头痛的问题。好在关于这种情况,林汉早有准备。而身为德国舰魂存在的汉娜,对二战时发生下斯大林格勒的绞肉战争同样印象深刻。在林汉的要求下,德国方面根据一战凡尔登战役的经验,加上汉娜提供的二战列宁格勒、斯大宁格勒两战的经验教训,专门研制一批用于巷战的重武器送进苏区,现在这批装备都在运往上海的路上。
红军上层。经林汉的提醒,也对发动上海战役拥有足够深刻的心理准备。南方红军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这两年和炮党的战争实在过于地“顺利”,部队缺少打硬仗和打狠仗的经验。
“顺风仗打得太多。也不是一种好事。”
李润石和红军上层的军官深明这一点。在刚刚过去的冬季里,红军一边扩军一边继续进行着大练兵,不光是在战斗技能方面练兵,中下层军官的思想,也进行了一番的“整风”教育。六月的战争开始之前,红军内部已通过思想“整风”,告诉每一个中下层军官乃至普通士兵,在1935年的战争中,红军最大的敌人,已经不是南京国民政府这条烂死蛇,而是比他凶残百倍的帝国主义干涉军。
1935年在开战前,红军上下已经做好了打“外战”的心理准备。
为了红军在未来的战斗中能更顺利地拿下租界,从前李华梅在这里时已收集了当地大量的情报资料,绘制的地图甚至详细到每一间屋子的地步。林汉身着在日本常见的浪人服,在日本人租界区转了转,确定这里的布局和从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其间受到了两次盘查,不过当林汉开口,满嘴的京都口音的日语的掩护下,很轻易就过关了。
日租界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英租界的情况稍好些,英国人只是在租界入口处加上了一道路障,马路上多了一些背枪的印度阿三,过度自信的英国人到现在还认为红军没有胆对英国租界动手,这里仅仅只是街上的警卫比从前多了。
英国人把阻止红军占领上海的希望,大半放在了外交谈判和对红军的军事恐吓上。林汉可以想象出,现在英国人在汉口代办处的英方代表,一定踩破了红军位于武汉总部的门槛,各种“老牌帝国主义式的恐吓”肯定是少不了的。不过通过林汉了解大英帝国虚弱的红军上层并没有把他们当回事。
在上海,另一个处于如临大敌状态的当地著名的万国商团这一武装势力,其总兵力在二千人左右。
万国商团是1853年英美等国以保护侨民为名组织了上海义勇队,后称万国商团,成为租界当局的一支准军事化武装。担当了维护租界当局统治的角色。随后历年扩军,其最高指挥机构为总司令部,设总司令一名。副总司令若干名,下有骑兵队、野炮队、轻炮队、工程队、铁甲车队、步兵队等。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编制达到1500多人,已经成为一支正规军队。
而当红军势力在南方强势崛起后,到1935年,万国商团的编制更增加到两千人。在司令部下,设有a、b、c、骑兵、特种兵、炮兵六个大队。其成份也是五花八门。
比如a大队下辖甲队、乙队、上海苏格兰队、犹太队以及防空队。b大队包括美国队、葡萄牙队、美国后备队、美国机枪队和菲律宾队。c大队,俗称俄国联队,是商团内唯一一支常备军队,下辖俄国常备队和俄国义勇队。苏联十月革命后。这俄国联队的成员大都是以逃出沙俄的白俄为主(白俄是白军的白俄,不是指白俄罗斯)。至于骑兵大队,分上海骑兵队和美国骑兵队。特种兵大队,主要包括上海工程队、装甲车队、中华队、日本队、译员队、运输队和通讯队。
从成份上看,这所谓的万国商团就象一只迷你型的八国联军,什么玩意都有。除了心怀鬼胎的日本队外,余下的成员成份基本上都是雇佣军性质,同样也是上海滩上一只不可忽视的力量。
上海滩洋人的力量是如此复杂,总兵力零零碎碎加上来,已经超过六千人。这还不包括可以临时武装起来的“武装侨民”——他们主要是日本人。
比起日租界的如临大地,上海华界这儿,虽然也在城市外围开始挖战壕。在街市内修街垒,但是林汉一路走来,路上看到的士兵个个都是无精打采的模样,士气斗志都是低到了极点。甚至还不如当地的青帮、红帮这两个黑、恶组织更有精神——四一二时,黄金荣和杜月笙都出过大力,手上染有革命者的血,有血债的他们反而在抵抗意志上更强一些。
上海地下党正在努力做思想工作的长腿将军孙元良,至今还骑墙摇摆,就是此君到现在还对驻扎在上海外国势力抱有幻想。妄想观望到最后一秒再做决断。
林汉在上海的几个洋人租界转了转,除了是观察现场。寻找适合狙击的地点外,另外也是在思考自己行动的重点。
一阵思考过后。他觉得自己的想法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度把目光全盯在汪精卫身上了。
炮党之中,从来就不缺少带路党和吴三桂式的人物。为了自己的利益,这帮人什么下限的事都会做出来,在这儿杀掉汪精卫,骇猴的效果实在很有限。更重要的是,帝国主义国家想要干涉中国的革命,日本人要入侵中国,一个好的借口很重要吗?
“他们总能找出各种借口的。关键的地方不在这里,而在别的地方!”
想通了这一点后,林汉把注意力从汪精卫身上收了回来,决定放到另外两个人身上。
他们一个是戴笠戴雨农,蓝衣社军统的头子,另一个防守上海滩,南京国民政府手中最后的一个实力派军头,长腿将军孙元良。
于是十三日中午,林汉回到“嘲风”组织设在上海英租界的秘密总部,在那里他联系地下党,询问他们和戴雨农、孙元良谈判事宜,至于寻找刺杀汪精卫的机会,则交给手下去安排。
萨菲罗斯号还在从大板赶回上海的路上,虽然他一直以最大速度在海上,但要到达上海,最快也要是四十小时的以后,也就是明天中午之前。萨菲罗斯号不在身边,林汉行事的自由度差了很多。现在整个上海都已经进入军管状态,华界区里到处都是检查路口和背枪的士兵,想象昨天晚上那般玩得那么轰动,已经不可能。
当林汉正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的时候,昨晚被他派去联系孙元良的肖白浪已经回来了。
肖白浪向林汉抱怨道:“那个长腿将军,一直在和我们打太极拳。无论是对我们还是红军,他都是态度暖昧,那家伙是根墙头草,他在等机会,想要把自己卖个最好的价钱。”
林汉冷哼道:“不要管他这个两面派了,家伙这么不上道,我们就买通他的手下。五十万美元都买不通他?好大的胃口,如果不是怕泄密,我只要花更少的钱就能买光他手下。他手下的那些团长你们联系得怎么样了?”
肖白浪道:“都联系上了,他们都很有兴趣。”
“好!”
“给我开出价码,一个团长,带手下的兵投靠红军,我给十万美元!营长我出五万美元,连长我出一万美元!每个带枪和子弹投过来的士兵,我再发五十块现大洋!”
肖白浪犹豫道:“会不会贵了点?”
林汉大声道:“不贵!真打起来,打掉的军火要多少钱?炸坏的火炮什么的要多少钱?上海这里寸土寸金,战争的损失更大!另外,你把我准备收买他手下的价格单也开一份给孙元良,再告诉他,不,是警告他!我给他二十四小时的时间考虑,他要么收下这五十万美元起义,要么我就用这五十万美元,从他的手下那儿,买他的人头!”
林汉最初拿出来的收买炮党军的预算是一百万美元,其中收买江阴要塞的守军用掉三十万美元,收买王耀武时用掉了五十万,其余的钱,在引诱杭州和南京的守军“起义”时用掉。这笔钱在林汉看来是花得极值的,这两地几乎是没有经历战火的破坏就完整地交到红军手中,光是杭州、南京机场的零配件,库存的汽油之类的缴获加起来,都远远地超过了花出去的那点钱。
在上海收买孙元良时,林海准备的预算上限是一百万美元,但孙元良骑墙观望的态度让他极为不爽。
林汉杀气腾腾地道:“他手上现在也就一万多的兵,撑死*千条枪,一百美元买一条枪加子弹,很便宜了!”(注:一支军队不可能全部都是战斗兵,不可能人手一枪,枪人比例也就是百分六七十甚至更低,特殊时期比例会更高一些。)
肖白浪又道:“那钱是用真钞还是用德国货支付?”
林汉道:“当然是假货啦!骑墙派还想吃肉,叫他吃屎!”
肖白浪担心地道:“英国人和美国现在都在查这事,事后会不会有泄密的危险?”
林汉道:“现在离开上海的船票一票难求,你给他也准备好船票。等他起义后坐船离开时,再制造一点事故,把那些假(蟹)钱扔到海里或烧成灰让他哭就行了。”
处理完了孙元良的事,这时上海地下党的负责人肖淑安以及和他一起过去做工作的丁影。通过他们林汉得知,戴雨农已看清了形势,决定在红军进上海时以行动进行相关的配合,并主动地拿出了他们收集到的上海各处防御情报的重要资料。
而戴雨农对林汉提出招揽之意也表示明确的欢迎态度。他手下的那些蓝衣社成员,在南方中国解放后处境尴尬而危险。这些身上打着浓重“特务”印记的人,不管红军方面表现得再宽容大方,他们自己心里都还是有疙瘩——其实红军上层很多人也有疙瘩,这些人放在手上,他们同样也不是太放心。
林汉站出来表示愿意全盘接收这些人并把他们都带到国外去,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当然,林汉也不可能全部接收这些人,那些有血债且已经被红军抓住的,林汉表示爱莫能助,而戴老板也表示了理解。
当戴雨农也决定“反正起义”时,快速解决上海问题,已经为期不远了。(未完待续)
上海遗恨,当然是炮党,外国人遗恨啦。
六月十三日,南方红军的先头部队已占嘉兴,兵临上海城下。上海虹口日租界,此时却一片肃杀,随处可见正在修筑工事的日本人浪人。当地的日本军警也全部出动,排查路人。
昨夜的惊天一炸,被南京的沦陷和天皇全家被杀的大新闻掩盖,没有震动世界,却震动了上海。现在整个上海滩都戒严了,不光是租界就连华界也同样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到处都可以看到堵路的路障和排查的军警。
作为侵略中国的最重要桥头堡之一,上海对于军国主义时代的日本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从清末甲午战争结束开始,日军就在这里长期驻扎派遣舰队,并经常以水兵上陆行动,曾经镇压过著名的五卅运动。1927年,日本海军派遣三个大队的陆战队登陆上海,先是阻止北伐军进入日租界,又出兵山东,参加了1928年5月日军在济南对北伐军的进攻。
在北伐战争烽火渐息之际。日军却没有将这支部队调回本土,而是于1928年6月择其精锐常驻上海,正式编成“上海陆战队”,接受“支那派遣舰队”的指挥,并且装备着包括轮式装甲车在内的重型武器。被认为颇具战斗力。若不是林汉在1932年整出“卡莱尔号”事件,令大英帝国损失了整整三十五吨黄金。事后一年英国人为了追查黄金的下落,把注意力全部投注在上海,逼得上海陆战队不得不老实了起来。而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这支部队一手挑起了“一二八”事变。
而在《伦敦条约》签定后,日本海军打着“中日亲善,共同防共”的借口。计划在逐步地加强在上海的兵力和实力,只是在这期间却受到了英国人的强烈反对,主要原因还是“卡莱尔事件”的后续发酵。
卡莱尔号沉没后。英国人花了大力气进行事件调查,最后确认船上的黄金全部不翼而飞。很明显。这不是一起意外,而是一起很有针对性的袭击事件。而肇事者的目标就是船上的那三十五吨黄金。
就算是不为了三十五吨黄金的下落,英国政府也必须给船上的那数百名水兵的家属一个交待。
谁会是最大的嫌疑人?谁会做出这么丧心病狂的事?
有能力在太平洋里给英国人搅事,并在极短的时间打捞起几十吨黄金跑路的势力,在太平洋里只有两家:一家是美国,一家是日本,而日本的嫌疑更大。
东北事变前后,林汉不遗余力地通过英美媒体。向英美两国的人民“普及”日本文化,告诉他们什么叫“独走”,什么叫“下克上”,为此还特地匿名写了一本名为《菊与刀》的英美出版,该书是林汉抄袭后世的同名作品,加上林汉自己通过网络对二战期日本国情、政治结构的理解,渗杂他个人的私货写进书中,其内容无非是用暗喻地手法向白人灌输日本威胁论。该书在英美销量不错,更成为英美两国中关注日本问题的政客的必读物。
卡莱尔事件后,英国人就盯上了日本。他们严重怀疑卡莱尔号事件是日本人所为,对于日本在长江三角地带伸手的行为更是极为警惕。无论是1933年还是1934年,哪怕是塘鹅号事件后。日本人“好心”地向英国政府提出愿意“帮助”解决中国南方“布尔什维克”化问题时,都被英国人“委婉”地回绝。
请神容易送神难的道理,大英帝国的政客们在这一点上还是相当清醒的。而后英国人更联合美国人,在租界驻军问题上施加压力,限制日本在上海驻军人数的扩充。
1935年后,五月底,红军发动全面攻击,南京国民政府不到半个月就被红军打垮到几乎要灭亡的边缘,英国人这边匆匆忙忙地想到了“日本友人”的帮助。在这一点上松了口,只是时间已是六月十日以后的事了。
面对突发事件。任何政府的反应都是有迟效性的,无论英、日政府都不例外。
日本人对插手南中国的事务。本来早有准备,鹿儿岛的仓库里的军火就是为此准备的。但是林汉的那一炸,港口设施全毁,不但军火库被炸,连附近的贮油罐也被波及,燃起了冲天大火,整个港口完全报废,短时间内无法使用。
而后由于鹿儿港事件,更引起日本冈田启介内阁的倒台。旧内阁和新内阁的交接过程中,各方为了权力互相扯皮,对中国的关注度暂时下降,又白白浪费了几天的时间。而这几天,正是红军发动全面攻势的时间。
等日本政府处理好上层的权力交接,开始将目光重新投向中国的时候,时间已是六月八日以后的事了。但这个时候,南京国民政府的崩盘速度,已快得出乎所有国家的预料。
鹿儿岛的军火库存被毁,令日本人事前的准备全部泡汤,等他们重新协调好准备好,时间已是六月十一日。原计划是六月十三日后从长崎出发,派出三千鬼子兵打着协防上海的名义强行进驻上海的,然而这十二日这天天皇全家遇刺,日本高层震动,日本的海、陆两军又被迫将注意力重新回国内。
虽然天皇一家被林汉灭门,日本国内倒也不缺“天皇继承人”,但最大的问题却是,推谁上台好?日本的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同样矛盾重重,海军和陆军的矛盾,统制派和皇道派的矛盾,一直都纠缠着日本。
从前天皇在时,有这个裁仲者在时,双方勉强还能分得清维持表面上的相安无事,现在天皇一去,捧什么样的人登上天皇的位置,就成日本国内各派争夺的大问题。在这关键的时候,原本要被派往上海的“中国派遣军”,也就因为上层的权力斗争。被半途扣了下来以用于国内的争权夺利,短时间内本土不大可能派出军队。至于台湾方面,由于先前任务分配有异。原计划是和上海方面同时行动。当时台湾的驻军和舰队目光都盯着一海之隔的福建,到现在还没有想到要赶到上海。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天皇的遇刺,造成了日本海军方面的协调混乱,因为上层的心思现在全放在国内争权夺利上了。
天皇全家暴亡对日本政治结构造成的冲击和破坏,现在才刚刚开始,在其选出新的天皇,重新稳定下来之前,日本内部先会有一场很精彩龙争虎斗式的内乱,只是这种内乱发展到什么程度。林汉自己也无法确定。
日本人因为天皇遇刺而内部混乱不堪,在这要命的关键时刻,南方的红军已兵临上海城下。当地心怀不轨的日本人在得不到本土有力外援的情况下,现在只能靠在内部挖潜想自救拖延时间。
不过这两年,日本人虽然无法公开增加驻上海的殖民军人数,但背地里小动作却不断。其位于四川北路的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是日本驻上海租部队的总部。这里用防炮钢板进行加固,使之成为一座非常坚固的作战堡垒。
除此之外,在公共租界东区与越界筑路的虹口,从汇山码头往东。直到虬江码头的沿江地带,日本军方都建有碉堡式的房屋。在杨树浦、江湾等地。日本人的学校、工厂中到处设有堡垒化的军事据点,在坚固的水泥屋顶上。随时可以架设大炮与机关枪。而这些军械在平时就藏于地下室内。简单地说,日本人将日租界这儿要塞化了。
在二战时,打这种要塞化的城市都非常令人头痛的问题。好在关于这种情况,林汉早有准备。而身为德国舰魂存在的汉娜,对二战时发生下斯大林格勒的绞肉战争同样印象深刻。在林汉的要求下,德国方面根据一战凡尔登战役的经验,加上汉娜提供的二战列宁格勒、斯大宁格勒两战的经验教训,专门研制一批用于巷战的重武器送进苏区,现在这批装备都在运往上海的路上。
红军上层。经林汉的提醒,也对发动上海战役拥有足够深刻的心理准备。南方红军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这两年和炮党的战争实在过于地“顺利”,部队缺少打硬仗和打狠仗的经验。
“顺风仗打得太多。也不是一种好事。”
李润石和红军上层的军官深明这一点。在刚刚过去的冬季里,红军一边扩军一边继续进行着大练兵,不光是在战斗技能方面练兵,中下层军官的思想,也进行了一番的“整风”教育。六月的战争开始之前,红军内部已通过思想“整风”,告诉每一个中下层军官乃至普通士兵,在1935年的战争中,红军最大的敌人,已经不是南京国民政府这条烂死蛇,而是比他凶残百倍的帝国主义干涉军。
1935年在开战前,红军上下已经做好了打“外战”的心理准备。
为了红军在未来的战斗中能更顺利地拿下租界,从前李华梅在这里时已收集了当地大量的情报资料,绘制的地图甚至详细到每一间屋子的地步。林汉身着在日本常见的浪人服,在日本人租界区转了转,确定这里的布局和从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其间受到了两次盘查,不过当林汉开口,满嘴的京都口音的日语的掩护下,很轻易就过关了。
日租界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英租界的情况稍好些,英国人只是在租界入口处加上了一道路障,马路上多了一些背枪的印度阿三,过度自信的英国人到现在还认为红军没有胆对英国租界动手,这里仅仅只是街上的警卫比从前多了。
英国人把阻止红军占领上海的希望,大半放在了外交谈判和对红军的军事恐吓上。林汉可以想象出,现在英国人在汉口代办处的英方代表,一定踩破了红军位于武汉总部的门槛,各种“老牌帝国主义式的恐吓”肯定是少不了的。不过通过林汉了解大英帝国虚弱的红军上层并没有把他们当回事。
在上海,另一个处于如临大敌状态的当地著名的万国商团这一武装势力,其总兵力在二千人左右。
万国商团是1853年英美等国以保护侨民为名组织了上海义勇队,后称万国商团,成为租界当局的一支准军事化武装。担当了维护租界当局统治的角色。随后历年扩军,其最高指挥机构为总司令部,设总司令一名。副总司令若干名,下有骑兵队、野炮队、轻炮队、工程队、铁甲车队、步兵队等。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编制达到1500多人,已经成为一支正规军队。
而当红军势力在南方强势崛起后,到1935年,万国商团的编制更增加到两千人。在司令部下,设有a、b、c、骑兵、特种兵、炮兵六个大队。其成份也是五花八门。
比如a大队下辖甲队、乙队、上海苏格兰队、犹太队以及防空队。b大队包括美国队、葡萄牙队、美国后备队、美国机枪队和菲律宾队。c大队,俗称俄国联队,是商团内唯一一支常备军队,下辖俄国常备队和俄国义勇队。苏联十月革命后。这俄国联队的成员大都是以逃出沙俄的白俄为主(白俄是白军的白俄,不是指白俄罗斯)。至于骑兵大队,分上海骑兵队和美国骑兵队。特种兵大队,主要包括上海工程队、装甲车队、中华队、日本队、译员队、运输队和通讯队。
从成份上看,这所谓的万国商团就象一只迷你型的八国联军,什么玩意都有。除了心怀鬼胎的日本队外,余下的成员成份基本上都是雇佣军性质,同样也是上海滩上一只不可忽视的力量。
上海滩洋人的力量是如此复杂,总兵力零零碎碎加上来,已经超过六千人。这还不包括可以临时武装起来的“武装侨民”——他们主要是日本人。
比起日租界的如临大地,上海华界这儿,虽然也在城市外围开始挖战壕。在街市内修街垒,但是林汉一路走来,路上看到的士兵个个都是无精打采的模样,士气斗志都是低到了极点。甚至还不如当地的青帮、红帮这两个黑、恶组织更有精神——四一二时,黄金荣和杜月笙都出过大力,手上染有革命者的血,有血债的他们反而在抵抗意志上更强一些。
上海地下党正在努力做思想工作的长腿将军孙元良,至今还骑墙摇摆,就是此君到现在还对驻扎在上海外国势力抱有幻想。妄想观望到最后一秒再做决断。
林汉在上海的几个洋人租界转了转,除了是观察现场。寻找适合狙击的地点外,另外也是在思考自己行动的重点。
一阵思考过后。他觉得自己的想法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度把目光全盯在汪精卫身上了。
炮党之中,从来就不缺少带路党和吴三桂式的人物。为了自己的利益,这帮人什么下限的事都会做出来,在这儿杀掉汪精卫,骇猴的效果实在很有限。更重要的是,帝国主义国家想要干涉中国的革命,日本人要入侵中国,一个好的借口很重要吗?
“他们总能找出各种借口的。关键的地方不在这里,而在别的地方!”
想通了这一点后,林汉把注意力从汪精卫身上收了回来,决定放到另外两个人身上。
他们一个是戴笠戴雨农,蓝衣社军统的头子,另一个防守上海滩,南京国民政府手中最后的一个实力派军头,长腿将军孙元良。
于是十三日中午,林汉回到“嘲风”组织设在上海英租界的秘密总部,在那里他联系地下党,询问他们和戴雨农、孙元良谈判事宜,至于寻找刺杀汪精卫的机会,则交给手下去安排。
萨菲罗斯号还在从大板赶回上海的路上,虽然他一直以最大速度在海上,但要到达上海,最快也要是四十小时的以后,也就是明天中午之前。萨菲罗斯号不在身边,林汉行事的自由度差了很多。现在整个上海都已经进入军管状态,华界区里到处都是检查路口和背枪的士兵,想象昨天晚上那般玩得那么轰动,已经不可能。
当林汉正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的时候,昨晚被他派去联系孙元良的肖白浪已经回来了。
肖白浪向林汉抱怨道:“那个长腿将军,一直在和我们打太极拳。无论是对我们还是红军,他都是态度暖昧,那家伙是根墙头草,他在等机会,想要把自己卖个最好的价钱。”
林汉冷哼道:“不要管他这个两面派了,家伙这么不上道,我们就买通他的手下。五十万美元都买不通他?好大的胃口,如果不是怕泄密,我只要花更少的钱就能买光他手下。他手下的那些团长你们联系得怎么样了?”
肖白浪道:“都联系上了,他们都很有兴趣。”
“好!”
“给我开出价码,一个团长,带手下的兵投靠红军,我给十万美元!营长我出五万美元,连长我出一万美元!每个带枪和子弹投过来的士兵,我再发五十块现大洋!”
肖白浪犹豫道:“会不会贵了点?”
林汉大声道:“不贵!真打起来,打掉的军火要多少钱?炸坏的火炮什么的要多少钱?上海这里寸土寸金,战争的损失更大!另外,你把我准备收买他手下的价格单也开一份给孙元良,再告诉他,不,是警告他!我给他二十四小时的时间考虑,他要么收下这五十万美元起义,要么我就用这五十万美元,从他的手下那儿,买他的人头!”
林汉最初拿出来的收买炮党军的预算是一百万美元,其中收买江阴要塞的守军用掉三十万美元,收买王耀武时用掉了五十万,其余的钱,在引诱杭州和南京的守军“起义”时用掉。这笔钱在林汉看来是花得极值的,这两地几乎是没有经历战火的破坏就完整地交到红军手中,光是杭州、南京机场的零配件,库存的汽油之类的缴获加起来,都远远地超过了花出去的那点钱。
在上海收买孙元良时,林海准备的预算上限是一百万美元,但孙元良骑墙观望的态度让他极为不爽。
林汉杀气腾腾地道:“他手上现在也就一万多的兵,撑死*千条枪,一百美元买一条枪加子弹,很便宜了!”(注:一支军队不可能全部都是战斗兵,不可能人手一枪,枪人比例也就是百分六七十甚至更低,特殊时期比例会更高一些。)
肖白浪又道:“那钱是用真钞还是用德国货支付?”
林汉道:“当然是假货啦!骑墙派还想吃肉,叫他吃屎!”
肖白浪担心地道:“英国人和美国现在都在查这事,事后会不会有泄密的危险?”
林汉道:“现在离开上海的船票一票难求,你给他也准备好船票。等他起义后坐船离开时,再制造一点事故,把那些假(蟹)钱扔到海里或烧成灰让他哭就行了。”
处理完了孙元良的事,这时上海地下党的负责人肖淑安以及和他一起过去做工作的丁影。通过他们林汉得知,戴雨农已看清了形势,决定在红军进上海时以行动进行相关的配合,并主动地拿出了他们收集到的上海各处防御情报的重要资料。
而戴雨农对林汉提出招揽之意也表示明确的欢迎态度。他手下的那些蓝衣社成员,在南方中国解放后处境尴尬而危险。这些身上打着浓重“特务”印记的人,不管红军方面表现得再宽容大方,他们自己心里都还是有疙瘩——其实红军上层很多人也有疙瘩,这些人放在手上,他们同样也不是太放心。
林汉站出来表示愿意全盘接收这些人并把他们都带到国外去,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当然,林汉也不可能全部接收这些人,那些有血债且已经被红军抓住的,林汉表示爱莫能助,而戴老板也表示了理解。
当戴雨农也决定“反正起义”时,快速解决上海问题,已经为期不远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