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虎贲大将军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秦风看到李承乾的身子居然有些情不自禁的在发抖。他心里暗笑道:对于李承乾而言这是新娘子上轿,头一次面对这么多的猛士,面对这样恢弘地场面和喷薄欲出的杀气,一般的人都难免会这样。也许并不是害怕,更多的是激动。情不自禁的就热血沸腾了。
现在的边军并不缺乏狂热地信念和昂扬地斗志,现在太子亲临,更是让他们士气大振了。
李承乾握着剑柄的手,已经有些微微发汗,整个人仿佛都要迷失了一般,只感觉胸间一股豪情四下冲撞,几乎就要冲破胸腔。
“你们是大唐最忠诚的勇士,最可贵的勇士!我真心地谢谢你们为我大唐,为我天下百姓所做的一切。”
“万岁、万岁、万岁。”
这个时代并没有跪礼也没有“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习惯,据说万岁万岁万万岁是从武则天开始的,在唐初还是沿用隋朝流传下来三称万岁的叫法。这三称万岁也是沿用于传说汉武帝山呼万岁的因由。这个时代“万岁”是一种庆贺语,并非规定是对皇帝的称呼,就算李世民遇到救命恩人称万岁表示感激欣喜也是可以的。
是以所有兵卒将士一并三呼万岁的拜见。
等声音平息下来后,李承乾心潮澎湃的观望了好一阵子,突然高声道:“秦风,上前听封!”
秦风微微一怔,此时亦不能多想,上前一步道:“末将听封!”
李承乾微微一笑,这时候一员侍卫上前几步,弯下腰,双手高拓一个檀木盒子,李承乾打开盒子,取出了其中的圣旨!当着全军的面,大声念道:
“虎贲将军、庆州都督秦风智勇绝伦,以一万精兵深入大漠,摧凶克敌,卫我家园、扬我大唐国威于域外,堪称当世之霍骠骑也,将军领军斩杀阿史那沾罕一族十万余众,功高至伟,身百战之锋,盖万夫之敌,特授于为虎贲军大将军之位,增食邑一百……”
秦风呆了,懵了!
真的是懵逼了!
这听到虎贲军大将军的时候,脑袋仿佛让人敲了一记闷棍一样,后面说的什么都没听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虎贲军大将军”。
秦风能想到这次的赏赐可能不小,一是因为战功,二是因为抢了一大堆价值斐然的物质。虽然这算不上什么战功,但是好歹也是大唐短缺之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有个绝佳的好印象,赏赐奖赏再怎么样也会多一点。
但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受封为虎贲军大将军,那可是有着大将军头衔又握着实实在在兵权的职位,李唐军事上的核心。
仅以功绩来说,以秦风此次李唐所立下的功绩,担任大将军不说绰绰有余,但还是足够的。问题是大将军这种职位仅有战功是不够的,还要有资历有家世有地位需要种种外在因素。
秦风虽有家世依仗,可资历尚浅,年纪更是硬伤。
十七岁的大将军,在李唐莫说是秦风,就算是前朝也没有这个先例。
秦风固然觉得这一次他会获得不错的奖励,却没有想过能够直接晋升为虎贲军大将军,这实在出乎他的意料了,忍不住瞄了一旁的李承乾一眼。
李承乾对他挤了挤眼色,一脸如沐春风的笑容,显然对于李世民这个任命早已知道了。
秦风一阵意外过后,也渐渐恢复平静,他走到这一步靠的是自己的实力,从头到尾都没有依仗过秦琼。霍去病能在弱冠之年,担任骠骑大将军,他秦风又凭什么不能当个虎贲军大将军?
心念于此,秦风高声道:“些陛下赏赐。”
自苏定方、张士贵、罗通、李业诩、程处默、尉迟宝庆、薛仁贵、房遗爱、马周、刘仁轨、杜荷以下,全军听到秦风竟然成为了虎贲三军主帅,一个个欢呼雀跃,连连恭喜。
主将们,听到这个消息更是喜不自胜,他们已经习惯了秦风的作战风格,也习惯了秦风这个领导人,对于他,大家十分敬重,如果突然来一个与秦风命令相背,或许与秦风唱反调的上司,那麻烦可就大了。
他们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现在秦风直接升任为虎贲军大将军,此之以后,唯有军事水准超绝的李世民掌管、调动他们,故而,一个个比自己升了大官还要高兴,当然,各位主将也是均有封赏。
对于李渊、李世民父子来说,突厥是一大耻辱,心中洗刷不了的痛。
当初李渊起兵太原,这还没在太原立足,突厥就成了他的心腹大患,背心芒刺。不得已委曲求全,与突厥结交,抱突厥大腿,以换取进攻关中的机会。突厥始毕可汗死后,李渊父子还被逼无奈的给他披麻戴孝。给异族人戴孝,对于李氏父子而言,无疑是人生中的奇耻大辱,只是突厥太过强大,不得不忍辱负重。
待李氏入主关中之后,面对的是纷乱的局面,要一统天下,更不可能与实力远胜李唐的突厥交恶,只能再次委曲求全。大唐在李世民、李孝恭以及满朝文武的齐心下,完成了一统大业。但是隋末大动乱的结果导致天下人口锐减四分之三,李渊面对的是村镇田地荒芜,百里无鸡鸣的惨况。事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百姓勉强度日,哪有能力于突厥一战。
在这种困苦的情况下,强行求战的下场已有杨广的前车之鉴,所以李渊再一次选择向突厥低头。
作为一个皇帝,作为一个有雄心抱负的皇帝,只有李渊自己清楚,做出这个决定是多么的窝心。但他更加清楚自己要忍,大汉雄风是汉武帝打出来的,可是要没有文景二帝连年和亲休养生息,汉武帝用什么打出大汉雄风。
李渊相信自己的忍气吞声,会给后代换来吐气扬眉的机会。所以忍不下气,也要忍。
是故大唐在李渊统治的时代里,对外一直采用着求和政策,能不打就不打。固然任命李建成负责对突厥的防卫,却缺乏真正动武的决心信念。突厥一入侵,想得到就是求和,给予钱物换来休养的时机。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死,使得由李建成一手布置的边防出现了致命的漏洞,颉利可汗趁机出动二十万大军,毫无压力的兵临距离长安只有四十余里的泾阳,顿时京师震动,而此时,由于玄武门之变而人心惶惶的长安城内,兵力不过数万人,面临这种绝境,初登大唐宝座的李世民设疑兵之计,不得不甘冒生命之危险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并斩杀白马与突厥可汗之结“渭水之盟”,突厥兵于是退去。尽管颉利可汗退兵而去,但是,也将大唐的国库全部搬空,导致之后的大唐国力大减,许多利国利民的建设也因为缺钱而不得不放下。
渭水之盟固然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为自己稳定局势。为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是,在雄才伟略的李世民心中,一直视为平生之大辱,综合之前的仇恨,使得李世民视颉利可汗为一辈子中最大的仇人。
李世民不是受气包,他能够忍气吞声、低声下气的历史,他也不甘在历史上留下污名。试问让一个皇帝在文景二帝与汉武之间选择,谁会去选择前者?
他想要打突厥,但是困难重重,一是因为朝中大臣见惯了突厥的威势,一些人已经吓破了胆,对于即使是分裂了的突厥也是心有余悸,二是他们认为目前的大唐还没有具备与突厥作战的国力和军队。
而正在大家争执的时候,结果秦风轻描淡写的斩杀了颉利心腹阿史那沾罕,灭了突厥近十万人马。突厥折损了如此大之,颉利竟然屁都没有放一个。
这一战的结果直接提升了大唐文武上下,国内百姓的士气,也让大唐文武意识到李唐没有想象中的弱小,而突厥更没有想象中的强大。
他们还是能打的!顿时,对突厥失去畏惧之心的大唐文武同仇敌忾,对于李世民近期的一系列针对突厥的政策,几乎是没有丝毫异议的全盘通过了。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于秦风的大胜,源自于涛涛不绝的拥入长安城的战利品,也正因为如此,李世民才有了今天的封赏,一举将秦风提拔到了大唐军事集团的核心层次,与秦琼并列为大唐的大将军。
可以说,李世民封赏的并不是这一场大胜,他封赏的是秦风这场畅快淋漓的大胜背后给大唐带来的深远影响力。这一战打出了大唐军队的威风,也打出了大唐上下的血性,打出了沉寂以久的铁血、尚武之风。
国家需要英雄,军队需要英雄,天下也需要一个大英雄,也因为如此,所以,李世民顺应国家战略的需要,将秦风树立成了英雄,树立成了榜样,树立成了大唐的一张名片,并在全国加以宣传。(未完待续。)
秦风看到李承乾的身子居然有些情不自禁的在发抖。他心里暗笑道:对于李承乾而言这是新娘子上轿,头一次面对这么多的猛士,面对这样恢弘地场面和喷薄欲出的杀气,一般的人都难免会这样。也许并不是害怕,更多的是激动。情不自禁的就热血沸腾了。
现在的边军并不缺乏狂热地信念和昂扬地斗志,现在太子亲临,更是让他们士气大振了。
李承乾握着剑柄的手,已经有些微微发汗,整个人仿佛都要迷失了一般,只感觉胸间一股豪情四下冲撞,几乎就要冲破胸腔。
“你们是大唐最忠诚的勇士,最可贵的勇士!我真心地谢谢你们为我大唐,为我天下百姓所做的一切。”
“万岁、万岁、万岁。”
这个时代并没有跪礼也没有“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习惯,据说万岁万岁万万岁是从武则天开始的,在唐初还是沿用隋朝流传下来三称万岁的叫法。这三称万岁也是沿用于传说汉武帝山呼万岁的因由。这个时代“万岁”是一种庆贺语,并非规定是对皇帝的称呼,就算李世民遇到救命恩人称万岁表示感激欣喜也是可以的。
是以所有兵卒将士一并三呼万岁的拜见。
等声音平息下来后,李承乾心潮澎湃的观望了好一阵子,突然高声道:“秦风,上前听封!”
秦风微微一怔,此时亦不能多想,上前一步道:“末将听封!”
李承乾微微一笑,这时候一员侍卫上前几步,弯下腰,双手高拓一个檀木盒子,李承乾打开盒子,取出了其中的圣旨!当着全军的面,大声念道:
“虎贲将军、庆州都督秦风智勇绝伦,以一万精兵深入大漠,摧凶克敌,卫我家园、扬我大唐国威于域外,堪称当世之霍骠骑也,将军领军斩杀阿史那沾罕一族十万余众,功高至伟,身百战之锋,盖万夫之敌,特授于为虎贲军大将军之位,增食邑一百……”
秦风呆了,懵了!
真的是懵逼了!
这听到虎贲军大将军的时候,脑袋仿佛让人敲了一记闷棍一样,后面说的什么都没听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虎贲军大将军”。
秦风能想到这次的赏赐可能不小,一是因为战功,二是因为抢了一大堆价值斐然的物质。虽然这算不上什么战功,但是好歹也是大唐短缺之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有个绝佳的好印象,赏赐奖赏再怎么样也会多一点。
但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受封为虎贲军大将军,那可是有着大将军头衔又握着实实在在兵权的职位,李唐军事上的核心。
仅以功绩来说,以秦风此次李唐所立下的功绩,担任大将军不说绰绰有余,但还是足够的。问题是大将军这种职位仅有战功是不够的,还要有资历有家世有地位需要种种外在因素。
秦风虽有家世依仗,可资历尚浅,年纪更是硬伤。
十七岁的大将军,在李唐莫说是秦风,就算是前朝也没有这个先例。
秦风固然觉得这一次他会获得不错的奖励,却没有想过能够直接晋升为虎贲军大将军,这实在出乎他的意料了,忍不住瞄了一旁的李承乾一眼。
李承乾对他挤了挤眼色,一脸如沐春风的笑容,显然对于李世民这个任命早已知道了。
秦风一阵意外过后,也渐渐恢复平静,他走到这一步靠的是自己的实力,从头到尾都没有依仗过秦琼。霍去病能在弱冠之年,担任骠骑大将军,他秦风又凭什么不能当个虎贲军大将军?
心念于此,秦风高声道:“些陛下赏赐。”
自苏定方、张士贵、罗通、李业诩、程处默、尉迟宝庆、薛仁贵、房遗爱、马周、刘仁轨、杜荷以下,全军听到秦风竟然成为了虎贲三军主帅,一个个欢呼雀跃,连连恭喜。
主将们,听到这个消息更是喜不自胜,他们已经习惯了秦风的作战风格,也习惯了秦风这个领导人,对于他,大家十分敬重,如果突然来一个与秦风命令相背,或许与秦风唱反调的上司,那麻烦可就大了。
他们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现在秦风直接升任为虎贲军大将军,此之以后,唯有军事水准超绝的李世民掌管、调动他们,故而,一个个比自己升了大官还要高兴,当然,各位主将也是均有封赏。
对于李渊、李世民父子来说,突厥是一大耻辱,心中洗刷不了的痛。
当初李渊起兵太原,这还没在太原立足,突厥就成了他的心腹大患,背心芒刺。不得已委曲求全,与突厥结交,抱突厥大腿,以换取进攻关中的机会。突厥始毕可汗死后,李渊父子还被逼无奈的给他披麻戴孝。给异族人戴孝,对于李氏父子而言,无疑是人生中的奇耻大辱,只是突厥太过强大,不得不忍辱负重。
待李氏入主关中之后,面对的是纷乱的局面,要一统天下,更不可能与实力远胜李唐的突厥交恶,只能再次委曲求全。大唐在李世民、李孝恭以及满朝文武的齐心下,完成了一统大业。但是隋末大动乱的结果导致天下人口锐减四分之三,李渊面对的是村镇田地荒芜,百里无鸡鸣的惨况。事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百姓勉强度日,哪有能力于突厥一战。
在这种困苦的情况下,强行求战的下场已有杨广的前车之鉴,所以李渊再一次选择向突厥低头。
作为一个皇帝,作为一个有雄心抱负的皇帝,只有李渊自己清楚,做出这个决定是多么的窝心。但他更加清楚自己要忍,大汉雄风是汉武帝打出来的,可是要没有文景二帝连年和亲休养生息,汉武帝用什么打出大汉雄风。
李渊相信自己的忍气吞声,会给后代换来吐气扬眉的机会。所以忍不下气,也要忍。
是故大唐在李渊统治的时代里,对外一直采用着求和政策,能不打就不打。固然任命李建成负责对突厥的防卫,却缺乏真正动武的决心信念。突厥一入侵,想得到就是求和,给予钱物换来休养的时机。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死,使得由李建成一手布置的边防出现了致命的漏洞,颉利可汗趁机出动二十万大军,毫无压力的兵临距离长安只有四十余里的泾阳,顿时京师震动,而此时,由于玄武门之变而人心惶惶的长安城内,兵力不过数万人,面临这种绝境,初登大唐宝座的李世民设疑兵之计,不得不甘冒生命之危险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并斩杀白马与突厥可汗之结“渭水之盟”,突厥兵于是退去。尽管颉利可汗退兵而去,但是,也将大唐的国库全部搬空,导致之后的大唐国力大减,许多利国利民的建设也因为缺钱而不得不放下。
渭水之盟固然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为自己稳定局势。为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是,在雄才伟略的李世民心中,一直视为平生之大辱,综合之前的仇恨,使得李世民视颉利可汗为一辈子中最大的仇人。
李世民不是受气包,他能够忍气吞声、低声下气的历史,他也不甘在历史上留下污名。试问让一个皇帝在文景二帝与汉武之间选择,谁会去选择前者?
他想要打突厥,但是困难重重,一是因为朝中大臣见惯了突厥的威势,一些人已经吓破了胆,对于即使是分裂了的突厥也是心有余悸,二是他们认为目前的大唐还没有具备与突厥作战的国力和军队。
而正在大家争执的时候,结果秦风轻描淡写的斩杀了颉利心腹阿史那沾罕,灭了突厥近十万人马。突厥折损了如此大之,颉利竟然屁都没有放一个。
这一战的结果直接提升了大唐文武上下,国内百姓的士气,也让大唐文武意识到李唐没有想象中的弱小,而突厥更没有想象中的强大。
他们还是能打的!顿时,对突厥失去畏惧之心的大唐文武同仇敌忾,对于李世民近期的一系列针对突厥的政策,几乎是没有丝毫异议的全盘通过了。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于秦风的大胜,源自于涛涛不绝的拥入长安城的战利品,也正因为如此,李世民才有了今天的封赏,一举将秦风提拔到了大唐军事集团的核心层次,与秦琼并列为大唐的大将军。
可以说,李世民封赏的并不是这一场大胜,他封赏的是秦风这场畅快淋漓的大胜背后给大唐带来的深远影响力。这一战打出了大唐军队的威风,也打出了大唐上下的血性,打出了沉寂以久的铁血、尚武之风。
国家需要英雄,军队需要英雄,天下也需要一个大英雄,也因为如此,所以,李世民顺应国家战略的需要,将秦风树立成了英雄,树立成了榜样,树立成了大唐的一张名片,并在全国加以宣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