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买蒜的客商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高原的估算是没错的,虽然市场在持续盈利,可随着黄瓜产量的增长,那收购的成本也在逐步递增。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就连高原都轻视了蔬菜价格的波动。有次他上午以3块2的价格,收购到手的黄瓜,没想到傍晚运到北海的时候,黄瓜的终端价格竟然降了,才4块钱一斤。朱大能那帮人作为采购方,自然要拿采购价,而北海的采购价才3块7.
那次高原没再给对方优惠,朱大能那些人倒也理解。好在没怎么赔钱,一斤有5毛的毛利润,如果再除去运输和市场运营成本的话,说实话是真没赚到什么钱。
当然有跌就有涨,运气好的时候,高原就能吃上2元的差价。但这种时候并不多,黄瓜价格相对还是处在稳定上涨的阶段。
总之在12月之前的那两周里,高原真的是提心吊胆,他的心跳几乎都跟着黄瓜价格的走势忽高忽低,夜夜连觉都睡不好,他不求多挣,只求稳定。
时间来到12月份时,青椒和西红柿也开始采摘了。令高原出乎预料的是,今年青椒的价格竟然高的离谱,这反季菜刚上市,终端价格就卖到了8元,中村市场那边的收购价也达到了5块5.
偏偏高王庄的青椒又高产,第一批青椒下来,他就收购了近30吨。得亏之前黄瓜的收益没有乱动,他赶紧让斌斌调集了黄瓜的存储资金,再用来收购青椒。如此周转,高原这才化险为夷,否则他卖血的心都有了。
忙忙叨叨一上午,市场财务也算是拆东墙、补西墙,把这个事给圆了回来。接着众人就眼巴巴地等着傍晚,北海那边给打采购款。
张端吉坐在财务室里抽着烟,一个劲儿地挠头道:“咱也算是挣了不少钱了,我天天跟斌斌盯着财务表,可是钱呢?咋就摸不到个油星子呢?干了这么长时间,这公户里竟然被折腾地还剩不到30万,你说这找谁说理去?”
高原倒是还算平静,他只是端着热水杯,嘬着茶说:“财务上有进有出,利润才能赚回来。虽然账面上的钱不多,可咱30吨的青椒,13吨的西红柿,还有22吨的黄瓜,不是已经运到北海了吗?这货款回来以后,就是咱账面上的真实数字了。”
也得亏高原是直供大企业,这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压账。只要人家接到货,财务就能立马打钱,绝不会拖欠尾款。所以高原市场的财务运转模式,走得是“小、快、灵”,这大大减轻了高原在资金上的压力。
扛过了青椒和西红柿的第一波冲击,高原的心也算是踏实了。毕竟这里面的利润,比黄瓜还要高一些,他相信利润的增长,肯定能跑赢蔬菜价格的攀升。如此一来,他就不会有资金的压力。
时间快来到12月中旬的时候,大江却从镇上带来了几个人,听口音是南方的老板。
当时高原刚发完车回家,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正拿肥皂在门旁洗手呢,大江就乐呵呵地跑进来说:“徐老板,这位就是我兄弟高原。”
高原循声回头,就看到几个穿着笔挺的西裤、黑色大衣,派头十足的中年人,夹着包来了自家院子。
他赶紧拿毛巾擦了擦手问:“大江,这几位是……”
大江的眼睛都笑成了豌豆,忙不迭擦着口水说:“南方来的大老板,专门收购大蒜的。镇里之前租冷库囤的蒜,都被这几个老板收走了。”
高原可没有卖蒜的打算,因为现在市场上的蒜价还不到4块。况且今年因为大蒜滞销,整个黄龙都没有几家种蒜的,新蒜最迟也得明年夏天上市。所以这蒜价,至少还有半年的升值空间。
但他还是很客气地请几人到了屋里,然后有条不紊地泡着热茶说:“家里就这条件,希望几位老板多多担待。”
那个精瘦的徐老板,就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眼神精亮地笑道:“高总客气啦!现在大蒜的市价,是在3块7一斤。我不喜欢绕弯子,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个痛快。我出4块钱一斤,高于市价收购你的大蒜怎么样?要知道我们收购镇里的大蒜,才3块5一斤。”
大江在旁边连连点头,镇里的大蒜,他们就是按3块5的价格收购的。大江更是在路上,跟他们磨了半天嘴皮子,最后才给抬到了4块钱。
可高原却不紧不慢地把茶倒好,然后一杯杯推给客人说:“真是抱歉了徐老板,大蒜我不卖,而且冷库是我自己建的,我囤得起。”
“哎呀,听王主任说,当初你收购的时候,才5毛一斤。我们现在出4元,价格翻升了8倍,你有得赚嘛!”徐老板摊开两手笑道。
“喝茶、喝茶!”高原依旧面不改色地笑说:“我是真不卖,市场规律我懂,你们也别白跑一趟,待会儿让大江安排饭店,我请你们吃一顿。”
“吃饭就不必啦,我们在镇上已经吃过了。再涨5毛,4块5这个价格,比目前市场上的价格都贵啦,我们好不容易跑一趟,也跟王主任谈妥啦,你就行个方便嘛!”徐老板虽然普通话不标准,但着实能说。
高原甚至很佩服南方生意人的口才,而且对方还跟高原各种分析,说自己也是在冒险收蒜,而高原则是稳赚不赔什么的。
但高原就是不松口,因为这还远没有达到大蒜价格的峰值!高原虽然不是赌徒,但他知道大蒜真正获利的时间段,大体处在几月份。而且未来大蒜如果不涨价的话,徐老板又怎会千里迢迢跑这里收购?
这似乎印证了一件事,就是有可能南方市场那边,大蒜的价格已经提起来了。即便没涨太凶,肯定也要有暴涨的趋势了。
饶是对方软磨硬泡了半个多小时,高原死活还是没答应。这本来只是个小插曲,而且高原也本打算囤到明年。可因为一件事的出现,高原最终还是没能忍到来年的初春。
时间过了大概有一周,会计张传喜上午就风风火火来了市场这边。随之而来的,竟然还有曾经江临三中的那个高原,他左手提着两条大鲤鱼,右手提着两箱水果。她媳妇怀里抱着孩子,看到高原后,竟然当着市场里那么多人的面,当场就下了跪。
高原的估算是没错的,虽然市场在持续盈利,可随着黄瓜产量的增长,那收购的成本也在逐步递增。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就连高原都轻视了蔬菜价格的波动。有次他上午以3块2的价格,收购到手的黄瓜,没想到傍晚运到北海的时候,黄瓜的终端价格竟然降了,才4块钱一斤。朱大能那帮人作为采购方,自然要拿采购价,而北海的采购价才3块7.
那次高原没再给对方优惠,朱大能那些人倒也理解。好在没怎么赔钱,一斤有5毛的毛利润,如果再除去运输和市场运营成本的话,说实话是真没赚到什么钱。
当然有跌就有涨,运气好的时候,高原就能吃上2元的差价。但这种时候并不多,黄瓜价格相对还是处在稳定上涨的阶段。
总之在12月之前的那两周里,高原真的是提心吊胆,他的心跳几乎都跟着黄瓜价格的走势忽高忽低,夜夜连觉都睡不好,他不求多挣,只求稳定。
时间来到12月份时,青椒和西红柿也开始采摘了。令高原出乎预料的是,今年青椒的价格竟然高的离谱,这反季菜刚上市,终端价格就卖到了8元,中村市场那边的收购价也达到了5块5.
偏偏高王庄的青椒又高产,第一批青椒下来,他就收购了近30吨。得亏之前黄瓜的收益没有乱动,他赶紧让斌斌调集了黄瓜的存储资金,再用来收购青椒。如此周转,高原这才化险为夷,否则他卖血的心都有了。
忙忙叨叨一上午,市场财务也算是拆东墙、补西墙,把这个事给圆了回来。接着众人就眼巴巴地等着傍晚,北海那边给打采购款。
张端吉坐在财务室里抽着烟,一个劲儿地挠头道:“咱也算是挣了不少钱了,我天天跟斌斌盯着财务表,可是钱呢?咋就摸不到个油星子呢?干了这么长时间,这公户里竟然被折腾地还剩不到30万,你说这找谁说理去?”
高原倒是还算平静,他只是端着热水杯,嘬着茶说:“财务上有进有出,利润才能赚回来。虽然账面上的钱不多,可咱30吨的青椒,13吨的西红柿,还有22吨的黄瓜,不是已经运到北海了吗?这货款回来以后,就是咱账面上的真实数字了。”
也得亏高原是直供大企业,这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压账。只要人家接到货,财务就能立马打钱,绝不会拖欠尾款。所以高原市场的财务运转模式,走得是“小、快、灵”,这大大减轻了高原在资金上的压力。
扛过了青椒和西红柿的第一波冲击,高原的心也算是踏实了。毕竟这里面的利润,比黄瓜还要高一些,他相信利润的增长,肯定能跑赢蔬菜价格的攀升。如此一来,他就不会有资金的压力。
时间快来到12月中旬的时候,大江却从镇上带来了几个人,听口音是南方的老板。
当时高原刚发完车回家,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正拿肥皂在门旁洗手呢,大江就乐呵呵地跑进来说:“徐老板,这位就是我兄弟高原。”
高原循声回头,就看到几个穿着笔挺的西裤、黑色大衣,派头十足的中年人,夹着包来了自家院子。
他赶紧拿毛巾擦了擦手问:“大江,这几位是……”
大江的眼睛都笑成了豌豆,忙不迭擦着口水说:“南方来的大老板,专门收购大蒜的。镇里之前租冷库囤的蒜,都被这几个老板收走了。”
高原可没有卖蒜的打算,因为现在市场上的蒜价还不到4块。况且今年因为大蒜滞销,整个黄龙都没有几家种蒜的,新蒜最迟也得明年夏天上市。所以这蒜价,至少还有半年的升值空间。
但他还是很客气地请几人到了屋里,然后有条不紊地泡着热茶说:“家里就这条件,希望几位老板多多担待。”
那个精瘦的徐老板,就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眼神精亮地笑道:“高总客气啦!现在大蒜的市价,是在3块7一斤。我不喜欢绕弯子,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个痛快。我出4块钱一斤,高于市价收购你的大蒜怎么样?要知道我们收购镇里的大蒜,才3块5一斤。”
大江在旁边连连点头,镇里的大蒜,他们就是按3块5的价格收购的。大江更是在路上,跟他们磨了半天嘴皮子,最后才给抬到了4块钱。
可高原却不紧不慢地把茶倒好,然后一杯杯推给客人说:“真是抱歉了徐老板,大蒜我不卖,而且冷库是我自己建的,我囤得起。”
“哎呀,听王主任说,当初你收购的时候,才5毛一斤。我们现在出4元,价格翻升了8倍,你有得赚嘛!”徐老板摊开两手笑道。
“喝茶、喝茶!”高原依旧面不改色地笑说:“我是真不卖,市场规律我懂,你们也别白跑一趟,待会儿让大江安排饭店,我请你们吃一顿。”
“吃饭就不必啦,我们在镇上已经吃过了。再涨5毛,4块5这个价格,比目前市场上的价格都贵啦,我们好不容易跑一趟,也跟王主任谈妥啦,你就行个方便嘛!”徐老板虽然普通话不标准,但着实能说。
高原甚至很佩服南方生意人的口才,而且对方还跟高原各种分析,说自己也是在冒险收蒜,而高原则是稳赚不赔什么的。
但高原就是不松口,因为这还远没有达到大蒜价格的峰值!高原虽然不是赌徒,但他知道大蒜真正获利的时间段,大体处在几月份。而且未来大蒜如果不涨价的话,徐老板又怎会千里迢迢跑这里收购?
这似乎印证了一件事,就是有可能南方市场那边,大蒜的价格已经提起来了。即便没涨太凶,肯定也要有暴涨的趋势了。
饶是对方软磨硬泡了半个多小时,高原死活还是没答应。这本来只是个小插曲,而且高原也本打算囤到明年。可因为一件事的出现,高原最终还是没能忍到来年的初春。
时间过了大概有一周,会计张传喜上午就风风火火来了市场这边。随之而来的,竟然还有曾经江临三中的那个高原,他左手提着两条大鲤鱼,右手提着两箱水果。她媳妇怀里抱着孩子,看到高原后,竟然当着市场里那么多人的面,当场就下了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