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自谋生计(总093节)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973年以后,每年有少数知青会被推荐去上工农兵大学,但这些人大都是知青中的佼佼者,各方面表现都是百里挑一的。([[[〈 ?( ? 另有一些知青因有某种家庭背景,只凭一纸入伍通知书,便可潇洒地向这块贫瘠的土地挥手告别。更多的知青只能期盼每一次的市、县招工,用尽一切办法去争取那为数极少的返城指标。春来秋去,在低矮简陋的知青宿舍里,一批又一批的知青背着行囊而来,然后,他们又都拿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本事,一个又一个地打上背包离去,各奔前程了。而留在这个小山村里的,只有他们用白灰刷写在知青宿舍外墙上那“到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扎根农村一辈子”等豪言壮语。随着岁月的流逝,往日热闹的知青宿舍已是人去屋空,只剩下了四周空荡荡的寂寥。
到了1978年冬天,知青宿舍泥墙上的标语已被岁月的风雨剥蚀成模模糊糊的字迹,而眼前仿佛还能浮现出知青们初来插队时的音容笑貌。可在女知青宿舍里,只留下了孤寂的陈素英一个人。她望着昔日同伴们那一张张空铺,一种被同时代的人无端抛弃的感觉,让她深感无助、寂寞和绝望,有时竟抱着枕头失声地痛哭起来。在男知青宿舍里,也只剩下了毕胜利一个人了。他整天喝着当地土产的木薯水酒,常常醉得不知身在何处。
在一个异常寒冷的夜晚,陈素英和毕胜利一起吃晚饭,她陪着他喝酒,他陪着她瞎聊。而此刻,他俩的心里都想着同一样的事情,那就是何时才能返城与家人团聚。一番闲话说到伤心处,两人便轻轻地哼唱起当时在插队知青中流传甚广的那《知青之歌》:
蓝蓝的天上,
白云在飞翔,
美丽的扬子江畔是可爱的南京古城,
我的家乡。
啊……
彩虹般的大桥,
直上云霄,
横断了长江,
雄伟的钟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
——————————
告别了妈妈,
再见吧家乡,
金色的学生时代已转入了青春史册,
一去不复返。
啊……
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
曲折又漫长,
生活的脚印深浅在偏僻的异乡。
——————————
跟着太阳出,
伴着月亮归,
沉重地修理地球是光荣神圣的天职,
我的命运。
啊……
用我的双手绣红了地球,
绣红了宇宙,
幸福的明天相信吧一定会到来。
————————
告别了你呀,
亲爱的姑娘,
揩干了你的泪水,
洗掉心中忧愁、洗掉悲伤。
啊……
心中的人儿告别去远方,
离开了家乡,
爱情的星辰永远放射光芒。
————————
寂寞的往情,
何处无知音,
昔日的友情而今各奔前程,
各自一方。
啊……
别离的情景历历在目,
怎能不伤心,
相逢奔向那自由之路。
那天晚上,只因为害怕黑夜里的孤独,陈素英和毕胜利彼此相伴,相互倾诉着自己的心事,从而获得心灵上的一丝抚慰。也不知什么时候,两人相拥而坐地睡着了。
醒来时,东方已露出了鱼肚白……
“天亮了,”毕胜利揉揉双眼,抬头望向窗外,心里似在琢磨着什么,忽然对陈素英说道:“我想,……我们应该回城了。”
“好,今天就走!”陈素英回答得异常干脆。
在两人做出私自返城的决定时,往昔八年里所有的理想、信念和誓言,竟在那一瞬间像玻璃瓶似地破碎了一地……
当年那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于1968年**的最高指示,而告终于1978年云南知青“我要回家”的振臂呐喊。对陈素英和毕胜利那一代的青年们来说,可谓是“十年一梦醒,青春已不再”呀。实际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现象,到了1979年形成了知青返城大浪潮,它的实际情况更为错综复杂,也就是各种社会矛盾积聚后的一次总爆。对此,国家领导人***曾经说过:“我们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下乡插队多年之后,大批知青才得以返回城市,可眼下的生活又将是怎能样的呢?陈素英和毕胜利虽然返回了南疆市,但他俩却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找到一份正式工作,因而生活仍然没有着落。回城两年以来,陈素英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到处去找临时工的活儿干。她既不怕吃苦,也不怕劳累,只求自己养活自己罢了。那真是一种做人抬不起头、挺不起胸的艰难日子,这种受尽委屈的记忆让她一辈子都刻骨铭心而无法忘却。
整个上山下乡运动,先后共有17oo万城市知识青年加入此行列。而1979年2月,当8oo多万上山下乡的知青大军返回城市时,他们的就业问题便成为亟待解决的燃眉之急。就在当月,**中央、国务院批转第一个有关展个体经济的报告指出:“各地可根据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尽管这项政策要真正落实尚有待时日,但对于只能靠自食其力的返城知青来说,则是时不我待的。为了争得吃饱饭的权力,毕胜利做出一个在当时并不合法的决定:上街头摆摊修理自行车。这个选择虽出于无奈之举,但却证明他是一个愿意凭借自己双手而过活的有志者。
从陈素英和毕胜利一起下乡插队至今,整整八年过去了,他们终于回到了南疆市。彼此的相遇、相识和相知,让那埋藏已久的爱情之火猛烈地燃烧在两人的心头。尽管他们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已经没有什么障碍能够将他俩分开了。1982年春节,已有三、四个月身孕的陈素英和毕胜利举行了一个十分简朴的婚礼。同年八月,陈素英生下儿子毕小宝。孩子需要奶粉和保姆,而这些都需要花钱,若只靠丈夫摆摊修车的那点收入,根本无法摆脱家里贫困的窘境。恰逢此时,社会上允许人们当个体户做生意。这真是一个从天而降的好消息!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陈素英在满月不久后,便到和平菜市场申请办理了一本临时个体营业执照,摆摊卖起了猪肉,从此也成为了一个自食其力的个体户。在当年的知青中,有人上了大学,有人进了工厂,有人当了兵,绝大部分人都有了一份可为之努力的事业。而对于返城知青陈素英来说,她深刻地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人,先得活下去!如今她成为一名个体户,自食其力,能够过上“日求三餐,夜得一宿”这样低要求的生活,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为了这个三口之家,她乐意与丈夫一起同甘共苦,忍受着暂时的贫穷和困顿。她没有更多的奢望,只求能多挣点钱,得以养家糊口。带着这个简单的梦想,他们每一天都在为之而努力奋斗,期待未来能过上好日子、好生活。这就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全部信念。
1973年以后,每年有少数知青会被推荐去上工农兵大学,但这些人大都是知青中的佼佼者,各方面表现都是百里挑一的。([[[〈 ?( ? 另有一些知青因有某种家庭背景,只凭一纸入伍通知书,便可潇洒地向这块贫瘠的土地挥手告别。更多的知青只能期盼每一次的市、县招工,用尽一切办法去争取那为数极少的返城指标。春来秋去,在低矮简陋的知青宿舍里,一批又一批的知青背着行囊而来,然后,他们又都拿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本事,一个又一个地打上背包离去,各奔前程了。而留在这个小山村里的,只有他们用白灰刷写在知青宿舍外墙上那“到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扎根农村一辈子”等豪言壮语。随着岁月的流逝,往日热闹的知青宿舍已是人去屋空,只剩下了四周空荡荡的寂寥。
到了1978年冬天,知青宿舍泥墙上的标语已被岁月的风雨剥蚀成模模糊糊的字迹,而眼前仿佛还能浮现出知青们初来插队时的音容笑貌。可在女知青宿舍里,只留下了孤寂的陈素英一个人。她望着昔日同伴们那一张张空铺,一种被同时代的人无端抛弃的感觉,让她深感无助、寂寞和绝望,有时竟抱着枕头失声地痛哭起来。在男知青宿舍里,也只剩下了毕胜利一个人了。他整天喝着当地土产的木薯水酒,常常醉得不知身在何处。
在一个异常寒冷的夜晚,陈素英和毕胜利一起吃晚饭,她陪着他喝酒,他陪着她瞎聊。而此刻,他俩的心里都想着同一样的事情,那就是何时才能返城与家人团聚。一番闲话说到伤心处,两人便轻轻地哼唱起当时在插队知青中流传甚广的那《知青之歌》:
蓝蓝的天上,
白云在飞翔,
美丽的扬子江畔是可爱的南京古城,
我的家乡。
啊……
彩虹般的大桥,
直上云霄,
横断了长江,
雄伟的钟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
——————————
告别了妈妈,
再见吧家乡,
金色的学生时代已转入了青春史册,
一去不复返。
啊……
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
曲折又漫长,
生活的脚印深浅在偏僻的异乡。
——————————
跟着太阳出,
伴着月亮归,
沉重地修理地球是光荣神圣的天职,
我的命运。
啊……
用我的双手绣红了地球,
绣红了宇宙,
幸福的明天相信吧一定会到来。
————————
告别了你呀,
亲爱的姑娘,
揩干了你的泪水,
洗掉心中忧愁、洗掉悲伤。
啊……
心中的人儿告别去远方,
离开了家乡,
爱情的星辰永远放射光芒。
————————
寂寞的往情,
何处无知音,
昔日的友情而今各奔前程,
各自一方。
啊……
别离的情景历历在目,
怎能不伤心,
相逢奔向那自由之路。
那天晚上,只因为害怕黑夜里的孤独,陈素英和毕胜利彼此相伴,相互倾诉着自己的心事,从而获得心灵上的一丝抚慰。也不知什么时候,两人相拥而坐地睡着了。
醒来时,东方已露出了鱼肚白……
“天亮了,”毕胜利揉揉双眼,抬头望向窗外,心里似在琢磨着什么,忽然对陈素英说道:“我想,……我们应该回城了。”
“好,今天就走!”陈素英回答得异常干脆。
在两人做出私自返城的决定时,往昔八年里所有的理想、信念和誓言,竟在那一瞬间像玻璃瓶似地破碎了一地……
当年那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于1968年**的最高指示,而告终于1978年云南知青“我要回家”的振臂呐喊。对陈素英和毕胜利那一代的青年们来说,可谓是“十年一梦醒,青春已不再”呀。实际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现象,到了1979年形成了知青返城大浪潮,它的实际情况更为错综复杂,也就是各种社会矛盾积聚后的一次总爆。对此,国家领导人***曾经说过:“我们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下乡插队多年之后,大批知青才得以返回城市,可眼下的生活又将是怎能样的呢?陈素英和毕胜利虽然返回了南疆市,但他俩却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找到一份正式工作,因而生活仍然没有着落。回城两年以来,陈素英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到处去找临时工的活儿干。她既不怕吃苦,也不怕劳累,只求自己养活自己罢了。那真是一种做人抬不起头、挺不起胸的艰难日子,这种受尽委屈的记忆让她一辈子都刻骨铭心而无法忘却。
整个上山下乡运动,先后共有17oo万城市知识青年加入此行列。而1979年2月,当8oo多万上山下乡的知青大军返回城市时,他们的就业问题便成为亟待解决的燃眉之急。就在当月,**中央、国务院批转第一个有关展个体经济的报告指出:“各地可根据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尽管这项政策要真正落实尚有待时日,但对于只能靠自食其力的返城知青来说,则是时不我待的。为了争得吃饱饭的权力,毕胜利做出一个在当时并不合法的决定:上街头摆摊修理自行车。这个选择虽出于无奈之举,但却证明他是一个愿意凭借自己双手而过活的有志者。
从陈素英和毕胜利一起下乡插队至今,整整八年过去了,他们终于回到了南疆市。彼此的相遇、相识和相知,让那埋藏已久的爱情之火猛烈地燃烧在两人的心头。尽管他们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已经没有什么障碍能够将他俩分开了。1982年春节,已有三、四个月身孕的陈素英和毕胜利举行了一个十分简朴的婚礼。同年八月,陈素英生下儿子毕小宝。孩子需要奶粉和保姆,而这些都需要花钱,若只靠丈夫摆摊修车的那点收入,根本无法摆脱家里贫困的窘境。恰逢此时,社会上允许人们当个体户做生意。这真是一个从天而降的好消息!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陈素英在满月不久后,便到和平菜市场申请办理了一本临时个体营业执照,摆摊卖起了猪肉,从此也成为了一个自食其力的个体户。在当年的知青中,有人上了大学,有人进了工厂,有人当了兵,绝大部分人都有了一份可为之努力的事业。而对于返城知青陈素英来说,她深刻地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人,先得活下去!如今她成为一名个体户,自食其力,能够过上“日求三餐,夜得一宿”这样低要求的生活,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为了这个三口之家,她乐意与丈夫一起同甘共苦,忍受着暂时的贫穷和困顿。她没有更多的奢望,只求能多挣点钱,得以养家糊口。带着这个简单的梦想,他们每一天都在为之而努力奋斗,期待未来能过上好日子、好生活。这就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全部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