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锄清 > 第一百零六章:张潮与蒲松龄(3)

第一百零六章:张潮与蒲松龄(3)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扬州城内,有一豪宅,上书偌大“张府”二字。

    这家的主人,却是安徽歙县人张习孔。

    顺治六年张习孔考中进士,做了三年山东提学之后,因为目睹乡人罹难,于是遂以家母亡故回家守孝为名,辞官不做。

    张习孔隐居扬州,一心经营家业,不过是十数年间,竟然做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贾。

    五年前,听闻旧主明廷皇帝永历竟然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张习孔一病不起,未几就撒手去了。

    家业遂落到了长子张潮的肩上。

    张潮虽然出身大家,却颖异绝伦,好读书,博通经史百家言,弱冠补诸生,以文名大江南北。

    他参加过几次科考,却不知为何竟然不中,于是遂花钱买了一个翰林的官职,算作是自己的护身符,其后就无心官场了。

    此人不喜与官绅、富豪、贤士大夫交往,唯有怡情山色的世外居士,才能与他共饮。

    天色已经昏暗,张潮刚刚与一老道畅饮,这会道士醉了,他才回到自己的书房。

    书童红袖知道自家大少爷的习惯,每每从旁人处听得怀才不遇之人的际遇,总是要将它记述下来。

    这些年来,大少爷竟然集齐了厚厚的一本,已经有几十个活灵活现的人物故事了。

    能够陪在张潮身边的书童,自然也是饱学之士。

    书童红袖也明白,自家少爷的这一本《虞初新志》,与市面上的虞初志都不一样。

    (虞初,就是小说的雅称。)

    市面上的虞初志,大都或是虚假人物,或是隋唐故事,内容假大空,让人读之无趣。

    自家少爷的这一本,每一篇都是采取的近代人物,每个人都是活灵活现的真实故事。

    难能可贵的是,自家少爷不顾风险,将一个个遗民的悲惨遭遇,也记述其中……

    “红袖,磨墨,本少爷我又听到了一个口技者的故事,且让我先记下来!”

    张潮喝的头昏脑涨的,却犹自记着自己的虞初新志。

    红袖只得朝墨砚里倒了水,然后三指捏起墨锭,细心的研磨起来。

    不一会,墨水就磨好了,红袖拿起毛笔,用笔尖吸了墨,在墨砚上刮了刮笔锋,这才将毛笔双手递给张潮:

    “大少爷,您的笔。”

    张潮拿过毛笔,翻开记录了厚厚一本的定装空白书籍,提起笔在上面书写起来。

    他的文字,每一个都宛若蝇头大小,字体虽小,每一笔每一画都清晰可见,字体俊逸不凡,甚至酒醉之下写出的文字,微微带着一分潦草,竟然有一种压抑着的狂野之美: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遥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

    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

    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

    忽一人大呼:‘火起!’……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如故。”

    (之所以贴出来,是因为人教版的口技有删减修改。张潮原版我初闻即倾心不已,古人开车之技艺,自愧不如。我只能伸颈,侧目,微笑,嘿叹,以为妙绝也。……)

    张潮借着酒劲,一口气写完了最后一个字,“啪”的一声,将毛笔拍在笔架上,然后头一歪,趴在桌子上已经沉沉睡去。

    红袖还来不及收拾残局,便听闻自家少爷已经发出了鼾声。

    “哼—咙—呼,哼—咙—呼……”

    红袖摇头苦笑,自家少爷这一幕,他已经习惯了。

    红袖伸手抱起张潮,放在床上,给他掖好了被子,这才走到了书桌边,拿起张潮写了一半的虞初新志,叹息了一声。

    朝廷残暴!

    前年明史案牵连甚广,丢掉性命者近百人,上千人因此被流放宁古塔……自家大少爷写的这虞初新志里面,可是太多实事啊!

    甚至,便是江阴之事,也收入了书中……

    怕是早晚有一天,要成为一件祸事啊!

    ……

    张潮写下了名动千古的《口技》,而千里之外的山东淄川蒲家庄,蒲松龄正在与妻子刘氏闲谈。

    蒲松龄已经二十八岁了,他19岁就中了秀才,正是全县闻名的大才子,谁曾想接连两次应试,竟然都名落孙山。

    蒲松龄并不知道,这会是自己一生的写照,他从二十岁开始考举,直到六十三岁最后一次参考,都名落孙山。

    这里面最大的原因,却是因为他写下了狐怪鬼神故事,被冠以乖张之名,致使长达四十余年的考举时间,竟然屡试不中,甚至,数次被废黜成绩……

    刘氏也是本地大家闺秀,虽然相对于官宦世家,蒲家、刘家都上不了台面,但是,这两家却也不是寻常百姓可以比拟的。

    因为明末清初的战乱,蒲家家业衰落,这些年,供养蒲松龄兄弟读书,已经很吃力了。

    “夫君,委屈你了。”

    刘氏削了一个苹果,递给蒲松龄。

    自家夫君是有才华的,这一点刘氏清清楚楚地知道。

    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初稿,她已经看过了,那文笔简直没的说。

    “倒是娘子你跟着我,却是吃苦了。”

    蒲松龄笑了笑,伸手捋平了刘氏耳畔有些毛躁的散发。

    刘氏很喜欢丈夫的亲昵,她们两个成婚十年时间了,还从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

    刘氏侧耳倾听一番,见到周围没有声音,这才低声道:

    “相公,教书的活,会牵扯你大量的尽力,对你学业不利,家里又急需银钱,却也不能供你继续苦读……”

    蒲松龄笑着摆摆手:“无妨,我教那些娃娃们,也算给自己温习了一遍不是,再说了,爹娘都已经年迈,箬儿年幼,家里总不能指望你一个弱女子吧!”

    “不,我不是那个意思!”

    刘氏竖起葱白手指,在嘴畔做了禁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