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孔鲋的学馆观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科举制应该有更加细致的划分。”
“不应该所有的读书人,全部都到咸阳城来参加一场考试,就决定所有人的命运!”
“每一个郡,应该先行组织初次考试,然后合格的人再来咸阳城这边,进行最后一次的考试!”
“我大秦既然已经准备把科举制度当做一项国策制定下来,那就应该有一个非常完备方案。”
说出这番话的人,让嬴胡亥觉得又惊又喜。
孔鲋见皇帝并没有说话,但脸上却已经露出惊讶之色来,便继续说道:“臣是我大秦第一次科举主考官之意,所以这一次科举之中发现的问题,臣下不得不上报。
哪怕诸多大臣都对科举赞誉有加,闭口不提其弊端所在,可臣身为当朝大臣,却不得不说。”
这话一出,直接把许多人都得罪了,可是孔鲋却一脸正气。
嬴胡亥道:“爱卿之意,朕能不能理解为将科举分级,在各自郡之内,为初级。
通过了初级以后,来到咸阳城,方才是最后一考?”
“不错!”孔鲋心中似乎松了一口气,毕竟在所有人都对科举制度充满溢词的时候,自己却站出来说它的不好,确实是顶着很大的压力。
嬴胡亥道:“爱卿所言倒是不错,但爱卿可曾想过,我大秦各地,尚未建立起来完整的学馆体制。
这是其一。
其二,各地正在征战,战况会发展到什么情况,任何人都无法预料,所以朕觉得,不如就先行把各地读书人,都聚会道咸阳城来。”
“陛下此举,臣不敢苟同。”孔鲋拱手道:“臣认为,大秦的强盛,不在于都城一地的强盛,更不在于关中之地的强盛。
而在于但凡是我大秦疆域所在之地,虽逆贼三尺剑加于我头,读书声却依旧不绝。
这,方才是我大秦读书人的骨气所在。
所单纯的因为将来战况的危机,而忽略其他地方,不再其他地方修筑学馆,教化一地之民众。
那,只要有人站出来煽动百姓,就像东南三郡一样,其地方的百姓不懂得什么是忠君爱国,更加不懂的什么是帝国统一。
所以,只要有人站出来,用些许利诱威逼,那些混混沌沌的人,就会跟随他们造反。”
嬴胡亥没说话,也在思量着。
孔鲋见皇帝尚且迟疑,又继续说道:“又比如陛下北征北地郡乌氏城的时候。
乌氏城中百姓虽然迫于逆贼的强大力量,短时间选择蛰伏下来,可是看到皇帝陛下到了以后。
便高举义旗,杀贼诛暴,打开城门,恭迎陛下入主城中。
这就会是因为那个地方的人,对于我大秦有归属感,他们有忠心于陛下的决心和勇气。
而忠臣、勇气这些东西,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
“那依照爱卿之见,我朝应该在那些地方修筑学馆?”
“只要是没有出现叛乱的地方,依旧在我大秦控制之下的地方,全部都要一视同仁的修筑学馆。”
孔鲋不容置疑的说道:“六国遗族作乱,之所以还会有人跟随,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以前六国的那些臣民,对于我大秦尚且没有足够的归属感。
所以,以前六国王族后人站出来高举旗帜造反的时候,总会有人盲从的追随上去。
倘若陛下从现在起,能对天下之民,一视同仁。
无论是关中老秦人,还是关东六国民众,都像是父母爱护孩子那样爱护他们。
那样的话,天底下任何心怀不轨之人站出来,都不需要陛下发兵平乱,地方上的百姓就会自动站出来捍卫自己家园了。”
嬴胡亥不得不承认,孔老夫子这话说的很有道理。
“那……爱卿可有预算?”
孔鲋闻言大喜,急忙从衣袖中去处一份奏折,双手跪地,呈给皇帝道:“臣自然是有过预算的,且这一次科举虽然为天下学子打开方便之门,但却也有许多人未曾考中。
我们就可以从这些未曾考中的人之中,挑选一些尚且优秀的人,授给官职,前往各地开设学馆!”
嬴胡亥取来奏折,认真翻看起来,这边上所需的钱粮加在一起,尚且不足供养人屠军半年开销的一半……
“朕再给追加一倍的钱粮,教育乃是立国之本,无论是朕,还是下边执行官吏,任何人等,都不可以懈怠。
着,锦衣卫和东厂同同时出人监察,务必令地方官员严格执行下去。”
“此外,但凡是送幼童入学之家,免除一成赋税,若学有所成,则减一家三年赋税。
至于这个学有所成如何裁定,我大秦学宫已经修筑而成,爱卿可以和诸子百家的太学生们,互相商议着,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执行下去。”
“陛下圣明!”孔鲋激动得浑身发抖:“先祖曾言,大同盛世,而今臣似乎已经看到了一样。”
嬴胡亥提起来朱笔,缓缓地写道:“但凡是有学馆之地,必定需要有一锦衣卫和番子坐镇监察。
若学馆之人学有所成,则坐镇此处的锦衣卫和番子可擢升官品,重新更换人员镇守监察。”
孔鲋看着皇帝如此写道,又惊又喜:“陛下,臣……臣下不知该如何说才好,若臣下尚且年轻二十载,当真是恨不得为陛下提三尺剑,诛灭关东逆贼!”
嬴胡亥笑了笑,把奏折放在一边上:“朕和你一样,想看到一个繁华的盛世。
朕不想看到我们这个民族衰落,被外族欺凌,朕还有很多想要实施下去。
但实施这些想法的前提,都需要你们大秦学宫的诸位先生,帮助朕培养出足够多的人才来。
否则的话,所谓之大同盛世,终究是一句空谈之言!”
孔鲋郑重跪拜:“吾皇放心,臣等定然不敢让陛下失望!”
“你等皓首穷经,为求帝国昌盛,大秦学宫落成之日,朕尚且在北地郡征战。
而今归来,不可不重视,那朕就送你们,送天下读书人一句话吧!”
孔鲋抬起头来,就看到皇帝转身挥了挥手,左右两个宦官抬着一张字画,缓缓地展开,只见得上边写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科举制应该有更加细致的划分。”
“不应该所有的读书人,全部都到咸阳城来参加一场考试,就决定所有人的命运!”
“每一个郡,应该先行组织初次考试,然后合格的人再来咸阳城这边,进行最后一次的考试!”
“我大秦既然已经准备把科举制度当做一项国策制定下来,那就应该有一个非常完备方案。”
说出这番话的人,让嬴胡亥觉得又惊又喜。
孔鲋见皇帝并没有说话,但脸上却已经露出惊讶之色来,便继续说道:“臣是我大秦第一次科举主考官之意,所以这一次科举之中发现的问题,臣下不得不上报。
哪怕诸多大臣都对科举赞誉有加,闭口不提其弊端所在,可臣身为当朝大臣,却不得不说。”
这话一出,直接把许多人都得罪了,可是孔鲋却一脸正气。
嬴胡亥道:“爱卿之意,朕能不能理解为将科举分级,在各自郡之内,为初级。
通过了初级以后,来到咸阳城,方才是最后一考?”
“不错!”孔鲋心中似乎松了一口气,毕竟在所有人都对科举制度充满溢词的时候,自己却站出来说它的不好,确实是顶着很大的压力。
嬴胡亥道:“爱卿所言倒是不错,但爱卿可曾想过,我大秦各地,尚未建立起来完整的学馆体制。
这是其一。
其二,各地正在征战,战况会发展到什么情况,任何人都无法预料,所以朕觉得,不如就先行把各地读书人,都聚会道咸阳城来。”
“陛下此举,臣不敢苟同。”孔鲋拱手道:“臣认为,大秦的强盛,不在于都城一地的强盛,更不在于关中之地的强盛。
而在于但凡是我大秦疆域所在之地,虽逆贼三尺剑加于我头,读书声却依旧不绝。
这,方才是我大秦读书人的骨气所在。
所单纯的因为将来战况的危机,而忽略其他地方,不再其他地方修筑学馆,教化一地之民众。
那,只要有人站出来煽动百姓,就像东南三郡一样,其地方的百姓不懂得什么是忠君爱国,更加不懂的什么是帝国统一。
所以,只要有人站出来,用些许利诱威逼,那些混混沌沌的人,就会跟随他们造反。”
嬴胡亥没说话,也在思量着。
孔鲋见皇帝尚且迟疑,又继续说道:“又比如陛下北征北地郡乌氏城的时候。
乌氏城中百姓虽然迫于逆贼的强大力量,短时间选择蛰伏下来,可是看到皇帝陛下到了以后。
便高举义旗,杀贼诛暴,打开城门,恭迎陛下入主城中。
这就会是因为那个地方的人,对于我大秦有归属感,他们有忠心于陛下的决心和勇气。
而忠臣、勇气这些东西,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
“那依照爱卿之见,我朝应该在那些地方修筑学馆?”
“只要是没有出现叛乱的地方,依旧在我大秦控制之下的地方,全部都要一视同仁的修筑学馆。”
孔鲋不容置疑的说道:“六国遗族作乱,之所以还会有人跟随,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以前六国的那些臣民,对于我大秦尚且没有足够的归属感。
所以,以前六国王族后人站出来高举旗帜造反的时候,总会有人盲从的追随上去。
倘若陛下从现在起,能对天下之民,一视同仁。
无论是关中老秦人,还是关东六国民众,都像是父母爱护孩子那样爱护他们。
那样的话,天底下任何心怀不轨之人站出来,都不需要陛下发兵平乱,地方上的百姓就会自动站出来捍卫自己家园了。”
嬴胡亥不得不承认,孔老夫子这话说的很有道理。
“那……爱卿可有预算?”
孔鲋闻言大喜,急忙从衣袖中去处一份奏折,双手跪地,呈给皇帝道:“臣自然是有过预算的,且这一次科举虽然为天下学子打开方便之门,但却也有许多人未曾考中。
我们就可以从这些未曾考中的人之中,挑选一些尚且优秀的人,授给官职,前往各地开设学馆!”
嬴胡亥取来奏折,认真翻看起来,这边上所需的钱粮加在一起,尚且不足供养人屠军半年开销的一半……
“朕再给追加一倍的钱粮,教育乃是立国之本,无论是朕,还是下边执行官吏,任何人等,都不可以懈怠。
着,锦衣卫和东厂同同时出人监察,务必令地方官员严格执行下去。”
“此外,但凡是送幼童入学之家,免除一成赋税,若学有所成,则减一家三年赋税。
至于这个学有所成如何裁定,我大秦学宫已经修筑而成,爱卿可以和诸子百家的太学生们,互相商议着,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执行下去。”
“陛下圣明!”孔鲋激动得浑身发抖:“先祖曾言,大同盛世,而今臣似乎已经看到了一样。”
嬴胡亥提起来朱笔,缓缓地写道:“但凡是有学馆之地,必定需要有一锦衣卫和番子坐镇监察。
若学馆之人学有所成,则坐镇此处的锦衣卫和番子可擢升官品,重新更换人员镇守监察。”
孔鲋看着皇帝如此写道,又惊又喜:“陛下,臣……臣下不知该如何说才好,若臣下尚且年轻二十载,当真是恨不得为陛下提三尺剑,诛灭关东逆贼!”
嬴胡亥笑了笑,把奏折放在一边上:“朕和你一样,想看到一个繁华的盛世。
朕不想看到我们这个民族衰落,被外族欺凌,朕还有很多想要实施下去。
但实施这些想法的前提,都需要你们大秦学宫的诸位先生,帮助朕培养出足够多的人才来。
否则的话,所谓之大同盛世,终究是一句空谈之言!”
孔鲋郑重跪拜:“吾皇放心,臣等定然不敢让陛下失望!”
“你等皓首穷经,为求帝国昌盛,大秦学宫落成之日,朕尚且在北地郡征战。
而今归来,不可不重视,那朕就送你们,送天下读书人一句话吧!”
孔鲋抬起头来,就看到皇帝转身挥了挥手,左右两个宦官抬着一张字画,缓缓地展开,只见得上边写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