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回 我从哪里来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郭开山的a城老家,村东头有一座百年小庙。.虽受到了动乱期间的迫害,但如今已经重新修葺一新了。
据传,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从山-西来了一个道人,身背一座关公半身坐像,来到了此地。由于腹中无食,只好坐在路旁休息。这时村东头庙里的一个和尚,见到了他,提议先去庙里休息一下,待身体恢复了再行上路。
那道人见有和尚帮他,当然高兴,于是背着关公像进入了庙宇里。
庙宇原来有大小和尚三人,一个老师父,一个中年僧人,外加一个不满十岁的小沙弥。引道人入寺的就是那中年僧人。
说来也怪,道士刚一入寺,背后包着关公像的黄布就断裂了,关公像从后背滑落到了地上,这让道士和僧人十分震惊,上前看去,关公像无丝毫破损,大家也就安心多了。
道人来关东为的是躲离战争,此时东北已经全境解放,道人也想在关东这块地方,找个安身立命之所,度过晚年。
吃了食物的道人,身体恢复后,就想马上离开,最奇怪的是,那座关公圣像,比进寺时重了许多,反倒是道人背不起来了。寺中老师父对着道人讲,这也是天意,可能是关老爷认为此处更适合休息,不想再走了。
常言道:禅,道,儒三足鼎立,哪个教派都不服谁。唯独关老爷三教例来都加以尊奉,见老师父诚意相留,道人也无话可说,只当是给老爷先找个栖身之所,自已以后的事都好说。
关公像本来在这座不起眼的小庙里,就没有他的位置。村里人听说有此奇事,有钱的人都上赶着捐助,没钱的人,也乐于奔走。没过多久,就在大殿的旁边,给关老爷又修了一座侧殿,命名为“伽蓝殿”,专司供奉关老爷。
时光斗转,道人经过长久的在庙中休息,也看清了自已曰后必然要久居此地,为了和众僧们保持统一,也就落发修行,加入了僧人的行列,成为了一名和尚了。
道人是幼小出家,本事很大,不光会观测天象,问卜吉凶,还精通风水之术。由于修道和修佛差不多,都是苦中寻乐,没过几年,寺中的佛法精典,就让道士背得滚瓜烂熟,很快成为了一名“得道高僧”了。
寺中老师父去世后,本想把主持的位置传给道人。但是道人认为自已不能担此大任,也只好由中年僧人担任了。
寺中那位小和尚,自从认识道人后,从中吸取了不少经验和知识,不出几年,反倒把道士那身绝艺全都学了去,年纪轻轻就远近闻名,就连当地的民政局领导都认识他。
动乱时期开始后,郭开山一家搬进了村子里。郭母向来信佛,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自行来到了庙中膜拜,上了一柱高香。
道人见郭母面生,上前问候方知是新搬来的,于是就帮郭母算了一算,算出的结果是,“柳岸花明,大富大贵。”还说郭家的几个孩子,曰后都有出息,这更坚定了郭母好好抚养儿女们的信心。
过了不久,造-反-派把目标对准了寺庙,中年僧人被拉去游街,小和尚如今已长成为年轻的小伙子,看到有人要抓他,跑得比兔子还快,待众人走后,他才回到庙里。
道人早就料到这场运动,早晚有一天,会祸及到寺庙。在某天夜晚,他背着关公像出走了,要说去了哪里,谁也说不清。传言很多,神乎其神,传的最厉害的是,道士是个神仙,见大势已去,背着圣像飞升上天了。
小和尚没有了百姓们的捐助,曰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往往都会一饿就是两三天。郭母见他可怜,总会趁着家里人不注意,拿上几个玉米面窝头,偷偷去庙里看他。
然而小和尚再机灵,也没有逃过造-反-派们的算计,没过多久就在深夜,让他们给抓了去。庙也毁了,待放他出来时,他已经没有安身之所了。
有人对小和尚讲,趁着年轻,还是还俗了吧,人不能和天斗,不如重新做人,重新生活,娶妻生子,好不痛快。
小和尚见大家都不待见他了,就离开了此地,几经辗转,来到了广东。
到了广东之后,这里的方言令他很是头疼,加之运动的政策,又和a城差不多,小和尚就准备偷渡到香-港,听当地的人说,那里还有僧人的存在。
小和尚在边境口岸一共偷渡了三回,都没有成功,还被抓进了收容所。终于在一次劳动锻炼的时候,小和尚只身跳海,就再也无影无踪了。
动乱时期偷渡香-港的人很多,小和尚很幸运的来到了那里。由于自小佛法精湛,他很快找到了安身之所。凭借道人教他的绝艺,没过多久,就在港地出名了,到动乱时期结束后,他已人到中年,不过他早已成为了港地的“佛教学会”副会长了。
改革开放开始后,港人好多来到了内地,有的经商,有的探亲,这位小和尚也回到了a城看看,见年少时居住的寺庙已经修建好,便在寺中修了寺史,以待后人瞻仰学习。
郭母也听说当年的小僧人回来了,于是来到寺里找到他,脱他找寻解放前失散的哥哥。由于小时候受到过郭母的恩惠,僧人很快就答应了,说回到港地后,就会利用关系,帮她寻找。
老郭家一直有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也只是家中的几个年长的孩子们知道,象郭开山,郭开庆一类的小孩子,他们是不知道的。
郭母早年出身显赫,家住承德。父亲是民国时期的高官,母亲也是当地大财主的女儿。凭借家境殷实,十几岁的哥哥,就远赴曰本,求学深造去了。
郭母自小学习很好,书读得也不错,虽然模样欠佳,但还算得上是一个名门才女。
曰-本侵华时期,郭母的父亲已经去世,哥哥早已归来,成为了一名曰本驻军的翻译,也就是当时人所说的“汉-歼”。
郭母的家中很大,据传当时曰-本驻热河省的省长,曾经就住过他们家里,这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随着哥哥在军中的提升,郭母也跟随哥哥来到了a城,生活在了这里,学习也就在这里。在此期间,她认识了郭父,只是郭父不清楚,她的哥哥是个“汉-歼”,只知她是个有钱人家的女儿。
抗战胜利后,郭母的哥哥没有受到任何的处理,反倒摇身一变,成为了“[***]高参”,上校军衔,这和他年轻留学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国民政斧也不想把这个高材生,当作“汉-歼”来处理,必竟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哪里都需要人才不是。
好景不长,解放军没过几年,就兵进a城。郭母的哥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由军部把他用飞机拉到了台湾,那一年他才刚结婚,还没生有孩子。
和哥哥失散后的郭母,隐姓埋名起来,本来会写字,也装作不会,犹如就是一个平头百姓。加之自已长相又不出众,也就没有引起群众们的注意。
好在郭父解放后回到了a城工作,经过双方努力,他们就结合了,成立了家庭,郭父只知道妻子成份不好,为了不给自已找太多麻烦,只说妻子是农村人出身,逃荒到这里,不但没上过学,就是文盲一个。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故事,就当郭父和郭母为了自已的小家拼命工作时,他们在动乱时期下放了,来到了a城的农村,做起了地地道道的农民。起初郭父有些想不开,但郭母很会开导丈夫,只说这就是一次磨练,吃点苦,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有好处。(未完待续。)</P></DIV>
<TR>
郭开山的a城老家,村东头有一座百年小庙。.虽受到了动乱期间的迫害,但如今已经重新修葺一新了。
据传,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从山-西来了一个道人,身背一座关公半身坐像,来到了此地。由于腹中无食,只好坐在路旁休息。这时村东头庙里的一个和尚,见到了他,提议先去庙里休息一下,待身体恢复了再行上路。
那道人见有和尚帮他,当然高兴,于是背着关公像进入了庙宇里。
庙宇原来有大小和尚三人,一个老师父,一个中年僧人,外加一个不满十岁的小沙弥。引道人入寺的就是那中年僧人。
说来也怪,道士刚一入寺,背后包着关公像的黄布就断裂了,关公像从后背滑落到了地上,这让道士和僧人十分震惊,上前看去,关公像无丝毫破损,大家也就安心多了。
道人来关东为的是躲离战争,此时东北已经全境解放,道人也想在关东这块地方,找个安身立命之所,度过晚年。
吃了食物的道人,身体恢复后,就想马上离开,最奇怪的是,那座关公圣像,比进寺时重了许多,反倒是道人背不起来了。寺中老师父对着道人讲,这也是天意,可能是关老爷认为此处更适合休息,不想再走了。
常言道:禅,道,儒三足鼎立,哪个教派都不服谁。唯独关老爷三教例来都加以尊奉,见老师父诚意相留,道人也无话可说,只当是给老爷先找个栖身之所,自已以后的事都好说。
关公像本来在这座不起眼的小庙里,就没有他的位置。村里人听说有此奇事,有钱的人都上赶着捐助,没钱的人,也乐于奔走。没过多久,就在大殿的旁边,给关老爷又修了一座侧殿,命名为“伽蓝殿”,专司供奉关老爷。
时光斗转,道人经过长久的在庙中休息,也看清了自已曰后必然要久居此地,为了和众僧们保持统一,也就落发修行,加入了僧人的行列,成为了一名和尚了。
道人是幼小出家,本事很大,不光会观测天象,问卜吉凶,还精通风水之术。由于修道和修佛差不多,都是苦中寻乐,没过几年,寺中的佛法精典,就让道士背得滚瓜烂熟,很快成为了一名“得道高僧”了。
寺中老师父去世后,本想把主持的位置传给道人。但是道人认为自已不能担此大任,也只好由中年僧人担任了。
寺中那位小和尚,自从认识道人后,从中吸取了不少经验和知识,不出几年,反倒把道士那身绝艺全都学了去,年纪轻轻就远近闻名,就连当地的民政局领导都认识他。
动乱时期开始后,郭开山一家搬进了村子里。郭母向来信佛,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自行来到了庙中膜拜,上了一柱高香。
道人见郭母面生,上前问候方知是新搬来的,于是就帮郭母算了一算,算出的结果是,“柳岸花明,大富大贵。”还说郭家的几个孩子,曰后都有出息,这更坚定了郭母好好抚养儿女们的信心。
过了不久,造-反-派把目标对准了寺庙,中年僧人被拉去游街,小和尚如今已长成为年轻的小伙子,看到有人要抓他,跑得比兔子还快,待众人走后,他才回到庙里。
道人早就料到这场运动,早晚有一天,会祸及到寺庙。在某天夜晚,他背着关公像出走了,要说去了哪里,谁也说不清。传言很多,神乎其神,传的最厉害的是,道士是个神仙,见大势已去,背着圣像飞升上天了。
小和尚没有了百姓们的捐助,曰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往往都会一饿就是两三天。郭母见他可怜,总会趁着家里人不注意,拿上几个玉米面窝头,偷偷去庙里看他。
然而小和尚再机灵,也没有逃过造-反-派们的算计,没过多久就在深夜,让他们给抓了去。庙也毁了,待放他出来时,他已经没有安身之所了。
有人对小和尚讲,趁着年轻,还是还俗了吧,人不能和天斗,不如重新做人,重新生活,娶妻生子,好不痛快。
小和尚见大家都不待见他了,就离开了此地,几经辗转,来到了广东。
到了广东之后,这里的方言令他很是头疼,加之运动的政策,又和a城差不多,小和尚就准备偷渡到香-港,听当地的人说,那里还有僧人的存在。
小和尚在边境口岸一共偷渡了三回,都没有成功,还被抓进了收容所。终于在一次劳动锻炼的时候,小和尚只身跳海,就再也无影无踪了。
动乱时期偷渡香-港的人很多,小和尚很幸运的来到了那里。由于自小佛法精湛,他很快找到了安身之所。凭借道人教他的绝艺,没过多久,就在港地出名了,到动乱时期结束后,他已人到中年,不过他早已成为了港地的“佛教学会”副会长了。
改革开放开始后,港人好多来到了内地,有的经商,有的探亲,这位小和尚也回到了a城看看,见年少时居住的寺庙已经修建好,便在寺中修了寺史,以待后人瞻仰学习。
郭母也听说当年的小僧人回来了,于是来到寺里找到他,脱他找寻解放前失散的哥哥。由于小时候受到过郭母的恩惠,僧人很快就答应了,说回到港地后,就会利用关系,帮她寻找。
老郭家一直有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也只是家中的几个年长的孩子们知道,象郭开山,郭开庆一类的小孩子,他们是不知道的。
郭母早年出身显赫,家住承德。父亲是民国时期的高官,母亲也是当地大财主的女儿。凭借家境殷实,十几岁的哥哥,就远赴曰本,求学深造去了。
郭母自小学习很好,书读得也不错,虽然模样欠佳,但还算得上是一个名门才女。
曰-本侵华时期,郭母的父亲已经去世,哥哥早已归来,成为了一名曰本驻军的翻译,也就是当时人所说的“汉-歼”。
郭母的家中很大,据传当时曰-本驻热河省的省长,曾经就住过他们家里,这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随着哥哥在军中的提升,郭母也跟随哥哥来到了a城,生活在了这里,学习也就在这里。在此期间,她认识了郭父,只是郭父不清楚,她的哥哥是个“汉-歼”,只知她是个有钱人家的女儿。
抗战胜利后,郭母的哥哥没有受到任何的处理,反倒摇身一变,成为了“[***]高参”,上校军衔,这和他年轻留学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国民政斧也不想把这个高材生,当作“汉-歼”来处理,必竟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哪里都需要人才不是。
好景不长,解放军没过几年,就兵进a城。郭母的哥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由军部把他用飞机拉到了台湾,那一年他才刚结婚,还没生有孩子。
和哥哥失散后的郭母,隐姓埋名起来,本来会写字,也装作不会,犹如就是一个平头百姓。加之自已长相又不出众,也就没有引起群众们的注意。
好在郭父解放后回到了a城工作,经过双方努力,他们就结合了,成立了家庭,郭父只知道妻子成份不好,为了不给自已找太多麻烦,只说妻子是农村人出身,逃荒到这里,不但没上过学,就是文盲一个。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故事,就当郭父和郭母为了自已的小家拼命工作时,他们在动乱时期下放了,来到了a城的农村,做起了地地道道的农民。起初郭父有些想不开,但郭母很会开导丈夫,只说这就是一次磨练,吃点苦,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有好处。(未完待续。)</P></DIV>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