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魏忠贤初次办差(中)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范明睨了魏忠贤一眼,顿时觉出此人不好招惹,这种直觉并非是源自于他作为商人的敏锐性,而是来自于一种王八看绿豆、狐狸遇豺狼的共通感,
“既然如此,您不妨直接下令开闸。”
范明退了一步,
“别总为难咱们这种无权无势的老百姓啊。”
魏忠贤这时对范明总还有些忌惮,他隐隐约约地知道朱翊钧很看好这个晋商,因此也没有说重话,
“必得有漕官在场,咱们才敢开闸,否则万一出了事,那可就谁也讲不清楚了。”
范明笑眯眯地回道,
“那您支派了小民,小民也请不动漕官啊。”
魏忠贤心里顿时骂起了范明的娘,他这时才发现民间对宦官的说法有偏差,太监并非没有男子气概,至少男子气概和下身那玩意儿的关系并不大,只是一成了所谓的“天使”,说话做事便总是束手缚脚。
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他入宫前,无赖混子魏忠贤早一拳头挥上去了,哪里还有这耐心任由一个商人慢悠悠地同他软刀子磨人?
就在这时,站在他身旁的王安哑声嘶气地开口道,
“不是我说啊,范掌柜,您自己也是每年必行水路的,怎么就不知道阉人不能登船的忌讳?漕官现下若是不来,一会儿这位李内官听了您的话去开了闸,漕工反倒不让咱们登船,那这干系该是由谁来担着呢?”
范明一听这话就瞪起了眼睛,
“您这话说的,那广东十三行、福建市舶司,不都是有内官提督?那七下西洋的郑和,难道不是三宝太监?”
宋晋接口道,
“那是永乐年间的事了,这一百多年过去了,您怎么就能笃定这漕工里头没有忌讳这个的人呢?”
范明张口结舌,宋晋这种近似于一刀切的问法让谁都没法儿回答,即使晚明宦官的地位很高,高到连大部分的士大夫也不敢挑战他们的权威,但是范明也不敢轻易在这件事上下定论。
王体乾应声道,
“就是,依我说啊,范掌柜,像您这种见多识广,对宦官一点儿都不歧视的老百姓那是少之又少,大部分老百姓啊,您不信可以去问问,是不是见着阉人都是躲着走的?否则京城里哪儿来那么多无名白呢,您说是不是啊?”
范明闻言一惊,赶忙赔笑道,
“谁敢歧视天子左右人啊?那地方督抚见了宫中天使……”
王体乾不待范明说完,就冷不丁地接嘴道,
“嗳呀,您也别左一个地方督抚,右一个宫中天使的了,您现在不就比地方督抚还神气吗?咱们连您都支派不动,哪儿敢支派地方督抚啊?”
范明被这一套极具有晚明特色的政治正确组合拳打得天昏地暗,闻言立时连声回道,
“这怎么说?这怎么说?您等着,您等着,小民现下就替您去大光楼瞧瞧。”
范明一面说着,一面朝四人连连作揖,眼见四人再无新的吩咐,这才一溜烟儿地折身往大光楼去了。
范明前脚一走,魏忠贤后脚便忍不住朝身旁三人问道,
“为何阉人不能登船?我之前在我老家北直隶肃宁县净的身,竟然从来没听过这种说法。”
王安注视着范明的背影道,
“因为阉人的‘阉’,与淹水的‘淹’是一个发音,跑船的忌讳多么,据说漕工水手平常吃鱼都是只剔骨头不翻鱼身,就为着忌讳这个翻鱼的‘翻’字,行船就是有这些讲究,没办法么。”
其实王安说的这种忌讳放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里是成立的,几百年后他们的同行李莲英就因此没能上北洋军舰参观,但是魏忠贤是甚么人呐,让他老魏理所应当得受歧视简直比阉了他还让他难受,
“那他们讲究他们的呗,凭甚么因为一部分人的忌讳,就剥夺另一部分人的正常权利呢?我是宦官,我就偏要上船,看给这群孙子惯的,我就不信我上了船,会有人因为我没了那玩意儿就把我赶下来。”
王体乾安慰道,
“其实不仅是咱们宦官,这女人一般也不让上船,据说女人一上船就会带来厄运。”
魏忠贤实在是无法理解这群宫里的宦官是怎么如此平静地接受“蹲坑撒尿”与“不许登船”这种明显不公的社会惯例的,照他看来,他老魏不占便宜就是吃亏了,现在竟然有人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吃亏,还反过来劝他说吃亏是社会摆出来的道理,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嘛,
“这又是哪个没亲娘的定下的规矩?难道这人是从狗肚子里爬出来的?历史上女人都能当皇帝了,怎么还不能登船了?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还带了一群稳婆去海外给蛮夷接生呢,我也没听说过有谁告诉成祖爷这事儿它不吉利啊?”
宋晋笑道,
“你这么较真干甚么?有这种忌讳也不一定是坏事儿,要是没有这种说法,方才那范明还不一定这么忙不迭地帮咱们去找人呢。”
魏忠贤问道,
“这又是何道理呢?”
王体乾笑得坏坏的,
“你以为那范明当真是站在漕工这一边吗?他是晋商,说不定早就看漕帮不顺眼了,只不过他现在待在轮船招商局里,不好直接表明态度,与漕工为难。”
“他一开始不替咱们去找漕官,只是缺一个借口而已,现在借口有了,你甭管这个忌讳是有多无理,总之它是一个借口。”
“如果那些漕官听了这个借口还是待在大光楼里不出来,那就是他们歧视宦官,故意与皇爷派来的内官过不去,同他范明没有关系。”
“但是如果是他范明听了这个借口还不去请人,那就是他范明歧视宦官,故意不把咱们当回事儿了,他一个商人,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自然是一听到这条忌讳,就赶忙回转身去请人了。”
魏忠贤“呵呵”了一声,道,
“我倒不知道这歧视也能当借口用。”
宋晋笑道,
“因为大家都觉得宦官心眼儿小嘛,所以一旦咱们能通天,大家都不敢在小事上得罪宦官。”
魏忠贤正色道,
“这就是偏见,这人和人之间性格差别大了去了,心眼儿小不小和是不是宦官有甚么关系?男人里心眼儿小的成了宦官,那照样心眼儿小,男人里心眼儿不小的成了宦官,照样大大咧咧。”
王安这时倒着意看了魏忠贤一眼,又摇摇头,道,
“是啊,所以就这么一点水路上惯常忌讳的小事,你就别再计较了。”
魏忠贤却回道,
“你们心眼儿大,自然不愿计较,我这人不一样,我当男人的时候就心眼儿小,别人拿我当忌讳,我一定要计较,三宝太监当年要不计较,顺了那群没亲娘的人编出来的忌讳,哪里能七下西洋呢?而且啊——”
魏忠贤顿了一顿,特意压低了声音道,
“轮船招商局要是真办成了,皇爷一定会像对待广东、福建的市舶司那样,从宫里派出内官去轮船招商局提督的,这却是那个范明不愿见到的情形。”
“而我又听说,皇爷近来似乎很赏识这个范明,倘或这家伙同皇爷提起这条忌讳,那岂不是就无形间断了内廷对海贸的监督之权?”
“所以我说这件事咱们一定要计较,这宦官心眼儿小不小,那必得由宦官说了才算,否则东一个忌讳,西一个借口的,今日是不许登船,说不定明儿就不许拿针了,到后天指不定就连写字也不能了,倘或各行各业都对宦官有忌讳,那咱们还如何能为皇爷尽心办差?”
三人听了这话,心下俱是一惊,王安是吃惊于魏忠贤的论事角度,宋晋是吃惊于魏忠贤的野心,王体乾比较实在,他惦记着自己的本管太监孙隆在苏杭织造的那个职位,一听魏忠贤所道“不许拿针”那四个字,立时与他同仇敌忾起来,
“你说得对,我竟没有想到一层,咱们都是为皇爷办差而来的,就为了区区几条称不上律法的忌讳就缩手缩脚的,那岂不是‘事君不诚’?”
王体乾到底是在内书堂里读过书的,一顶大帽子扣下来,连宋晋都收回了自己方才的话,
“对,对,为皇爷办差,哪儿能管甚么忌讳不忌讳的呢?”
王安沉默片刻,道,
“孔圣人有云,‘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咱们为皇爷办差,必须先想着怎么把事儿给办好,然后才计较报酬才对。”
魏忠贤觉得王安的这句话有点儿虚伪,但是他不能出言反驳,毕竟这时候魏忠贤还不是口含天宪的九千岁,对比他有文化的人还是比较尊敬的。
就在四人说笑之间,范明又随着一大批通州漕官和验粮员回来了,他还是保持着他谨小慎微的商人本色,走在那一大批人的队伍末尾,领头的自然是实际地位最高的郑国泰,他穿着毛茸茸的大氅,因为嫌冷,还带了帽兜、拢着手套,白皙的脸被围在一圈红红的毛线里,远远看上去仿佛是一位后宫嫔妃。
不过一当郑国泰走进了一些,四人就能看出郑国泰那张白皙的脸其实是冷硬的,似乎他处在一种前有狼后有虎的尴尬境地里,而外部的所有人又偏偏正与他作对。
“这天真是冷得邪乎。”
郑国泰一上来就朝四人招呼道,
“四位天使不辞辛劳,郑某真是感激不尽啊。”
虽然郑国泰的脸还是冷的,语气也不怎么亲切,魏忠贤等四人还是纷纷对这位国舅作揖致谢。
对于郑国泰的拿乔,他们四人其实是不反感的,毕竟此时的太子之位还没有个眉目,郑国泰端一下架子,尚且在他们的容忍范围之内。
魏忠贤又首先出头道,
“不知您预备何时开闸,我等也好……”
郑国泰不待魏忠贤把话说完,就朝他身后的那一干漕官吩咐道,
“既然宫中天使要求开闸,你们就别瞻前顾后的了,快把河道打开,让漕船靠岸临检罢。”
四人互相对视一眼,这才察觉出原来通州漕官和轮船招商局也在互相推诿,难怪范明方才推三阻四的非要等到四人把话说绝才肯替他们叫人。
郑国泰这一发话,效力可比魏忠贤等人管用多了,不到片刻时候,码头边的北运河上便远近出现了一艘接一艘的漕船,不过打头的是另一种一人摇动的双桨行船,这种船形制较小,前尖后方,比魏忠贤等人乘坐而来的剥船还要窄瘦。
魏忠贤朝那船努了努嘴,低声朝王体乾问道,
“这是甚么船?为何行驶在一众漕船的前头?”
王体乾轻声回道,
“这是‘打凌船’,这种船的船底钉满竹片,是专门用来在冬月里辅助漕船行进的,现在北运河上还没有结冰,所以你只看到一人摇桨,倘或结了冰,这摇桨人的后面应该还跟着数人,手持各种破冰器具,乘船打凌,使得河上碎冰或是随水流冲走,或是被船底竹片刮走,总之不能阻碍漕船行驶。”
魏忠贤点点头,道,
“原来如此。”
就在漕船陆续靠岸的时候,范明又蹑手蹑脚地从那一堆漕官里头踱过来了,他小心翼翼地搓着手,脸上似乎还带着点儿不好意思,
“四位天使是否要跟着军粮经纪登船查验?”
这一回王安倒不客气,立刻抢在魏忠贤前头回道,
“术业有专攻,咱们虽是宫里派来的,可手里没有那军粮密符扇,如何能登船验粮?方才是这位李内官同您玩笑呢,您还当真了,真是的!待这验粮过后,重新编号之时,若再现纰漏,咱们再登船不迟。”
范明冲他们笑了笑,十分上路地点了点头,这才又重新走回了郑国泰身边。
魏忠贤问道,
“这军粮密符扇是甚么精贵东西?这验粮难道还需要密符呢?”
王安轻声细气地解释道,
“当然需要,漕运牵涉的关节、人员甚多,其防弊之要点就在于尽可能使有利益冲突的人员分开,在这验粮环节中,船丁、漕官都与这军粮经济有潜在的利益冲突,从前就出过船丁将装袋漕粮偷去重复报关,甚至将袋子打开往里掺杂不合格的米等事,亦有心术不正的漕官或军粮经纪挟私报复、栽赃陷害。”
“因而朝廷出台了规定,一旦发现经过查验的漕粮还有问题,一众验粮漕官要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于是军粮经纪便发明了这种密符扇,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真实身份能够不被与之有利益冲突的人知晓,这一办法后来也得到了坐粮厅和朝廷的认可。”
王安看着码头上那手执军粮密符扇的军粮经纪缓步走入船舱之中,继续向魏忠贤道,
“这把扇子上统共有一百个密符,每个密符下面写着每一位军粮经纪的称号,这称号不是他们的姓氏大名,而是一种只有他们军粮经纪自己知道的化名代称,据说这些密符的形状大都十分特别,与代号似乎也并无直接的关联,因此寻常人即使获得了这把扇子,也根本解不出来。”
“军粮经纪查验漕粮的质量后,合格者可以装袋,同时,经纪会用木炭在米袋的显着位置划写代表自己的符号,这种方法叫作‘戳袋’,坐粮厅中统共有一百名军粮经纪,谁验收哪帮哪船的漕粮,运粮时走的是哪条水路,入的是哪个字号的仓廒,都是有据可查的,倘或漕粮收兑出了问题,只要看一看装粮的口袋便一清二楚了。”
魏忠贤问道,
“那这些军粮经纪都是哪里来的呢?”
这回回答问题的是宋晋,
“按照朝廷的典章制度而言,军粮经纪理应都是由坐粮厅挑选聘用的,并规定有三年一轮换,可是实际上来讲,这通州码头上的大多数军粮经纪都是世袭的,毕竟这种活儿一般人干不了,不但要通文字、善计算,还要有纯熟的验粮经验,且又要会同各色人等打交道。”
王体乾接话道,
“没错,因为这漕粮的收兑是有一定标准的,尤其是这供给京城的白粮,必须颗颗干圆白净,且无潮湿、无杂质、无掺假、无散碎,要是换上个没能耐的普通秀才,不知得一粒粒的检查到甚么时候!而这有验粮经验的军粮经纪只要把手往船舱的漕粮里一伸,凭感觉就知道漕粮的干湿优劣。”
“而且这军粮经纪的头上有仓场总督衙门、仓场监督、坐粮厅的三班六役八科六十四巡社,直接打交道的有领运官押运官漕帮头领水手运丁,周围还有花户车户斛头扛夫以及蝗虫一样吃漕运的三教九流,要应付如此庞杂的关系,不是家里从小带出来的经纪能行吗?”
魏忠贤思考片刻,终于承认这活儿如果是非世袭的确实干不了,
“那这军粮经纪也挺熬人的,却能传承至今,而不是像卫所军户那样弃籍逃逸,实在挺不容易的。”
宋晋笑道,
“这你就想错了,有道是,‘当官不如为娼(仓),为娼不如从良(粮)’,这军粮经纪可是坐粮厅里最大的肥差,这每船每收兑一石漕粮,军粮经纪就能得二十二文钱,仅此一项光明正大的收入,除去所有开销,军粮经纪走一趟验粮,就能净获利千两银子以上。”
魏忠贤惊问道,
“这军粮经纪为何能拿这么多钱?”
王体乾回道,
“很简单啊,这漕船沿着水路一路北上,栉风沐雨的,漕粮难免有损失,其一是因为浸水潮湿,粮食定会产生霉变,其二呢,则是因为漕船要沿途应付名目繁多的盘剥,银两不够只好偷卖漕粮,漕粮少了便要掺假造假,掺杂沙土、石灰、糠秕、木屑、胶泥,或者用五虎、下四川、九龙散等草药使其发胀增色。”
“这些造假的漕粮要逃过这些世袭军粮经纪的火眼金睛,唯有用银子蒙混过关,银子用足了,不但能验收合格,还能在过斛时做手脚,一船漕粮能多量出几十石百余石,反之,银子使不到,不但质量无法过关,同样一船漕粮还能少量出若干。”
“至于少量的办法,那是众人皆知的,用斛过粮,斛满了再用踢倒山的大头靴踢上几脚,斛里的粮食便塌陷下去,这‘踢斛’,收粮时斛该不该踢,踢几脚,用多大力气踢,全凭经纪的心思了。”
“还有‘起米过斛’,那是要用一只刮板,粮食装入斛之后用板刮平,斛平斗满乃为公平,因之要求那刮板一定要绝对平直无误,而军粮经纪手里的刮板多是月牙形的,刮斛的时候,月牙朝上斛面是凹的,月牙朝下斛面是凸的,你想想,这一凹一凸差距有多大?这就叫‘淋尖’,有了这世袭的‘踢斛淋尖’的手段,那自然就能赚上千两白银了。”
魏忠贤听了便道,
“照这么说来,这军粮经纪理应也是这坐粮厅中最不希望漕运改海运的人了?”
王安淡笑道,
“自然了,要是再加上投票选吏,他们这一身的本事,又要往何处施展呢?因此咱们绝不能指望这军粮经纪能帮得上咱们甚么忙,说实在的,咱们若不是皇爷派下来的,他们当咱们的面儿直接撂挑子不干了,也是大有可能的。”
魏忠贤叹气道,
“能不挡道儿已然是厚道人了,哪里敢指望这些和漕运切身利益相关的人能帮得上甚么忙啊?”
就在这档口,军粮经纪已经完成了至关重要的验粮步骤,准备转入下一个挂单交割的环节。
大明的漕运挂单是与漕船航行的记录日程息息相关的,漕运衙门以漕运水程日数列为图格,给与各帮官员收掌,逐日将漕船行止地方填注一格,待运粮完毕后送与漕运衙门查缴。
因此一艘漕船在运河上的来往行进,皆有军卫有司登记水次兑粮日期,包括运官、旗军、船数、兑某地正粮若干,甚至细致到水次、兑完开航、到淮时限,在淮安将单送漕司定立过洪到京期限,一路的稽查、填注、报完、给照,都有详细周全的记录。
而轮船招商局所负责的将漕船重新编号的工作,正是建立在挂单交割的这一步骤之上的。
魏忠贤等人正围绕着军粮经纪的日常职务絮絮说话呢,但听得码头靠岸处忽然传来一阵高声喧哗,
“想要咱们把漕船交出去重新编号,必须得让坐粮厅付了银子来!”
范明睨了魏忠贤一眼,顿时觉出此人不好招惹,这种直觉并非是源自于他作为商人的敏锐性,而是来自于一种王八看绿豆、狐狸遇豺狼的共通感,
“既然如此,您不妨直接下令开闸。”
范明退了一步,
“别总为难咱们这种无权无势的老百姓啊。”
魏忠贤这时对范明总还有些忌惮,他隐隐约约地知道朱翊钧很看好这个晋商,因此也没有说重话,
“必得有漕官在场,咱们才敢开闸,否则万一出了事,那可就谁也讲不清楚了。”
范明笑眯眯地回道,
“那您支派了小民,小民也请不动漕官啊。”
魏忠贤心里顿时骂起了范明的娘,他这时才发现民间对宦官的说法有偏差,太监并非没有男子气概,至少男子气概和下身那玩意儿的关系并不大,只是一成了所谓的“天使”,说话做事便总是束手缚脚。
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他入宫前,无赖混子魏忠贤早一拳头挥上去了,哪里还有这耐心任由一个商人慢悠悠地同他软刀子磨人?
就在这时,站在他身旁的王安哑声嘶气地开口道,
“不是我说啊,范掌柜,您自己也是每年必行水路的,怎么就不知道阉人不能登船的忌讳?漕官现下若是不来,一会儿这位李内官听了您的话去开了闸,漕工反倒不让咱们登船,那这干系该是由谁来担着呢?”
范明一听这话就瞪起了眼睛,
“您这话说的,那广东十三行、福建市舶司,不都是有内官提督?那七下西洋的郑和,难道不是三宝太监?”
宋晋接口道,
“那是永乐年间的事了,这一百多年过去了,您怎么就能笃定这漕工里头没有忌讳这个的人呢?”
范明张口结舌,宋晋这种近似于一刀切的问法让谁都没法儿回答,即使晚明宦官的地位很高,高到连大部分的士大夫也不敢挑战他们的权威,但是范明也不敢轻易在这件事上下定论。
王体乾应声道,
“就是,依我说啊,范掌柜,像您这种见多识广,对宦官一点儿都不歧视的老百姓那是少之又少,大部分老百姓啊,您不信可以去问问,是不是见着阉人都是躲着走的?否则京城里哪儿来那么多无名白呢,您说是不是啊?”
范明闻言一惊,赶忙赔笑道,
“谁敢歧视天子左右人啊?那地方督抚见了宫中天使……”
王体乾不待范明说完,就冷不丁地接嘴道,
“嗳呀,您也别左一个地方督抚,右一个宫中天使的了,您现在不就比地方督抚还神气吗?咱们连您都支派不动,哪儿敢支派地方督抚啊?”
范明被这一套极具有晚明特色的政治正确组合拳打得天昏地暗,闻言立时连声回道,
“这怎么说?这怎么说?您等着,您等着,小民现下就替您去大光楼瞧瞧。”
范明一面说着,一面朝四人连连作揖,眼见四人再无新的吩咐,这才一溜烟儿地折身往大光楼去了。
范明前脚一走,魏忠贤后脚便忍不住朝身旁三人问道,
“为何阉人不能登船?我之前在我老家北直隶肃宁县净的身,竟然从来没听过这种说法。”
王安注视着范明的背影道,
“因为阉人的‘阉’,与淹水的‘淹’是一个发音,跑船的忌讳多么,据说漕工水手平常吃鱼都是只剔骨头不翻鱼身,就为着忌讳这个翻鱼的‘翻’字,行船就是有这些讲究,没办法么。”
其实王安说的这种忌讳放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里是成立的,几百年后他们的同行李莲英就因此没能上北洋军舰参观,但是魏忠贤是甚么人呐,让他老魏理所应当得受歧视简直比阉了他还让他难受,
“那他们讲究他们的呗,凭甚么因为一部分人的忌讳,就剥夺另一部分人的正常权利呢?我是宦官,我就偏要上船,看给这群孙子惯的,我就不信我上了船,会有人因为我没了那玩意儿就把我赶下来。”
王体乾安慰道,
“其实不仅是咱们宦官,这女人一般也不让上船,据说女人一上船就会带来厄运。”
魏忠贤实在是无法理解这群宫里的宦官是怎么如此平静地接受“蹲坑撒尿”与“不许登船”这种明显不公的社会惯例的,照他看来,他老魏不占便宜就是吃亏了,现在竟然有人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吃亏,还反过来劝他说吃亏是社会摆出来的道理,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嘛,
“这又是哪个没亲娘的定下的规矩?难道这人是从狗肚子里爬出来的?历史上女人都能当皇帝了,怎么还不能登船了?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还带了一群稳婆去海外给蛮夷接生呢,我也没听说过有谁告诉成祖爷这事儿它不吉利啊?”
宋晋笑道,
“你这么较真干甚么?有这种忌讳也不一定是坏事儿,要是没有这种说法,方才那范明还不一定这么忙不迭地帮咱们去找人呢。”
魏忠贤问道,
“这又是何道理呢?”
王体乾笑得坏坏的,
“你以为那范明当真是站在漕工这一边吗?他是晋商,说不定早就看漕帮不顺眼了,只不过他现在待在轮船招商局里,不好直接表明态度,与漕工为难。”
“他一开始不替咱们去找漕官,只是缺一个借口而已,现在借口有了,你甭管这个忌讳是有多无理,总之它是一个借口。”
“如果那些漕官听了这个借口还是待在大光楼里不出来,那就是他们歧视宦官,故意与皇爷派来的内官过不去,同他范明没有关系。”
“但是如果是他范明听了这个借口还不去请人,那就是他范明歧视宦官,故意不把咱们当回事儿了,他一个商人,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自然是一听到这条忌讳,就赶忙回转身去请人了。”
魏忠贤“呵呵”了一声,道,
“我倒不知道这歧视也能当借口用。”
宋晋笑道,
“因为大家都觉得宦官心眼儿小嘛,所以一旦咱们能通天,大家都不敢在小事上得罪宦官。”
魏忠贤正色道,
“这就是偏见,这人和人之间性格差别大了去了,心眼儿小不小和是不是宦官有甚么关系?男人里心眼儿小的成了宦官,那照样心眼儿小,男人里心眼儿不小的成了宦官,照样大大咧咧。”
王安这时倒着意看了魏忠贤一眼,又摇摇头,道,
“是啊,所以就这么一点水路上惯常忌讳的小事,你就别再计较了。”
魏忠贤却回道,
“你们心眼儿大,自然不愿计较,我这人不一样,我当男人的时候就心眼儿小,别人拿我当忌讳,我一定要计较,三宝太监当年要不计较,顺了那群没亲娘的人编出来的忌讳,哪里能七下西洋呢?而且啊——”
魏忠贤顿了一顿,特意压低了声音道,
“轮船招商局要是真办成了,皇爷一定会像对待广东、福建的市舶司那样,从宫里派出内官去轮船招商局提督的,这却是那个范明不愿见到的情形。”
“而我又听说,皇爷近来似乎很赏识这个范明,倘或这家伙同皇爷提起这条忌讳,那岂不是就无形间断了内廷对海贸的监督之权?”
“所以我说这件事咱们一定要计较,这宦官心眼儿小不小,那必得由宦官说了才算,否则东一个忌讳,西一个借口的,今日是不许登船,说不定明儿就不许拿针了,到后天指不定就连写字也不能了,倘或各行各业都对宦官有忌讳,那咱们还如何能为皇爷尽心办差?”
三人听了这话,心下俱是一惊,王安是吃惊于魏忠贤的论事角度,宋晋是吃惊于魏忠贤的野心,王体乾比较实在,他惦记着自己的本管太监孙隆在苏杭织造的那个职位,一听魏忠贤所道“不许拿针”那四个字,立时与他同仇敌忾起来,
“你说得对,我竟没有想到一层,咱们都是为皇爷办差而来的,就为了区区几条称不上律法的忌讳就缩手缩脚的,那岂不是‘事君不诚’?”
王体乾到底是在内书堂里读过书的,一顶大帽子扣下来,连宋晋都收回了自己方才的话,
“对,对,为皇爷办差,哪儿能管甚么忌讳不忌讳的呢?”
王安沉默片刻,道,
“孔圣人有云,‘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咱们为皇爷办差,必须先想着怎么把事儿给办好,然后才计较报酬才对。”
魏忠贤觉得王安的这句话有点儿虚伪,但是他不能出言反驳,毕竟这时候魏忠贤还不是口含天宪的九千岁,对比他有文化的人还是比较尊敬的。
就在四人说笑之间,范明又随着一大批通州漕官和验粮员回来了,他还是保持着他谨小慎微的商人本色,走在那一大批人的队伍末尾,领头的自然是实际地位最高的郑国泰,他穿着毛茸茸的大氅,因为嫌冷,还带了帽兜、拢着手套,白皙的脸被围在一圈红红的毛线里,远远看上去仿佛是一位后宫嫔妃。
不过一当郑国泰走进了一些,四人就能看出郑国泰那张白皙的脸其实是冷硬的,似乎他处在一种前有狼后有虎的尴尬境地里,而外部的所有人又偏偏正与他作对。
“这天真是冷得邪乎。”
郑国泰一上来就朝四人招呼道,
“四位天使不辞辛劳,郑某真是感激不尽啊。”
虽然郑国泰的脸还是冷的,语气也不怎么亲切,魏忠贤等四人还是纷纷对这位国舅作揖致谢。
对于郑国泰的拿乔,他们四人其实是不反感的,毕竟此时的太子之位还没有个眉目,郑国泰端一下架子,尚且在他们的容忍范围之内。
魏忠贤又首先出头道,
“不知您预备何时开闸,我等也好……”
郑国泰不待魏忠贤把话说完,就朝他身后的那一干漕官吩咐道,
“既然宫中天使要求开闸,你们就别瞻前顾后的了,快把河道打开,让漕船靠岸临检罢。”
四人互相对视一眼,这才察觉出原来通州漕官和轮船招商局也在互相推诿,难怪范明方才推三阻四的非要等到四人把话说绝才肯替他们叫人。
郑国泰这一发话,效力可比魏忠贤等人管用多了,不到片刻时候,码头边的北运河上便远近出现了一艘接一艘的漕船,不过打头的是另一种一人摇动的双桨行船,这种船形制较小,前尖后方,比魏忠贤等人乘坐而来的剥船还要窄瘦。
魏忠贤朝那船努了努嘴,低声朝王体乾问道,
“这是甚么船?为何行驶在一众漕船的前头?”
王体乾轻声回道,
“这是‘打凌船’,这种船的船底钉满竹片,是专门用来在冬月里辅助漕船行进的,现在北运河上还没有结冰,所以你只看到一人摇桨,倘或结了冰,这摇桨人的后面应该还跟着数人,手持各种破冰器具,乘船打凌,使得河上碎冰或是随水流冲走,或是被船底竹片刮走,总之不能阻碍漕船行驶。”
魏忠贤点点头,道,
“原来如此。”
就在漕船陆续靠岸的时候,范明又蹑手蹑脚地从那一堆漕官里头踱过来了,他小心翼翼地搓着手,脸上似乎还带着点儿不好意思,
“四位天使是否要跟着军粮经纪登船查验?”
这一回王安倒不客气,立刻抢在魏忠贤前头回道,
“术业有专攻,咱们虽是宫里派来的,可手里没有那军粮密符扇,如何能登船验粮?方才是这位李内官同您玩笑呢,您还当真了,真是的!待这验粮过后,重新编号之时,若再现纰漏,咱们再登船不迟。”
范明冲他们笑了笑,十分上路地点了点头,这才又重新走回了郑国泰身边。
魏忠贤问道,
“这军粮密符扇是甚么精贵东西?这验粮难道还需要密符呢?”
王安轻声细气地解释道,
“当然需要,漕运牵涉的关节、人员甚多,其防弊之要点就在于尽可能使有利益冲突的人员分开,在这验粮环节中,船丁、漕官都与这军粮经济有潜在的利益冲突,从前就出过船丁将装袋漕粮偷去重复报关,甚至将袋子打开往里掺杂不合格的米等事,亦有心术不正的漕官或军粮经纪挟私报复、栽赃陷害。”
“因而朝廷出台了规定,一旦发现经过查验的漕粮还有问题,一众验粮漕官要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于是军粮经纪便发明了这种密符扇,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真实身份能够不被与之有利益冲突的人知晓,这一办法后来也得到了坐粮厅和朝廷的认可。”
王安看着码头上那手执军粮密符扇的军粮经纪缓步走入船舱之中,继续向魏忠贤道,
“这把扇子上统共有一百个密符,每个密符下面写着每一位军粮经纪的称号,这称号不是他们的姓氏大名,而是一种只有他们军粮经纪自己知道的化名代称,据说这些密符的形状大都十分特别,与代号似乎也并无直接的关联,因此寻常人即使获得了这把扇子,也根本解不出来。”
“军粮经纪查验漕粮的质量后,合格者可以装袋,同时,经纪会用木炭在米袋的显着位置划写代表自己的符号,这种方法叫作‘戳袋’,坐粮厅中统共有一百名军粮经纪,谁验收哪帮哪船的漕粮,运粮时走的是哪条水路,入的是哪个字号的仓廒,都是有据可查的,倘或漕粮收兑出了问题,只要看一看装粮的口袋便一清二楚了。”
魏忠贤问道,
“那这些军粮经纪都是哪里来的呢?”
这回回答问题的是宋晋,
“按照朝廷的典章制度而言,军粮经纪理应都是由坐粮厅挑选聘用的,并规定有三年一轮换,可是实际上来讲,这通州码头上的大多数军粮经纪都是世袭的,毕竟这种活儿一般人干不了,不但要通文字、善计算,还要有纯熟的验粮经验,且又要会同各色人等打交道。”
王体乾接话道,
“没错,因为这漕粮的收兑是有一定标准的,尤其是这供给京城的白粮,必须颗颗干圆白净,且无潮湿、无杂质、无掺假、无散碎,要是换上个没能耐的普通秀才,不知得一粒粒的检查到甚么时候!而这有验粮经验的军粮经纪只要把手往船舱的漕粮里一伸,凭感觉就知道漕粮的干湿优劣。”
“而且这军粮经纪的头上有仓场总督衙门、仓场监督、坐粮厅的三班六役八科六十四巡社,直接打交道的有领运官押运官漕帮头领水手运丁,周围还有花户车户斛头扛夫以及蝗虫一样吃漕运的三教九流,要应付如此庞杂的关系,不是家里从小带出来的经纪能行吗?”
魏忠贤思考片刻,终于承认这活儿如果是非世袭的确实干不了,
“那这军粮经纪也挺熬人的,却能传承至今,而不是像卫所军户那样弃籍逃逸,实在挺不容易的。”
宋晋笑道,
“这你就想错了,有道是,‘当官不如为娼(仓),为娼不如从良(粮)’,这军粮经纪可是坐粮厅里最大的肥差,这每船每收兑一石漕粮,军粮经纪就能得二十二文钱,仅此一项光明正大的收入,除去所有开销,军粮经纪走一趟验粮,就能净获利千两银子以上。”
魏忠贤惊问道,
“这军粮经纪为何能拿这么多钱?”
王体乾回道,
“很简单啊,这漕船沿着水路一路北上,栉风沐雨的,漕粮难免有损失,其一是因为浸水潮湿,粮食定会产生霉变,其二呢,则是因为漕船要沿途应付名目繁多的盘剥,银两不够只好偷卖漕粮,漕粮少了便要掺假造假,掺杂沙土、石灰、糠秕、木屑、胶泥,或者用五虎、下四川、九龙散等草药使其发胀增色。”
“这些造假的漕粮要逃过这些世袭军粮经纪的火眼金睛,唯有用银子蒙混过关,银子用足了,不但能验收合格,还能在过斛时做手脚,一船漕粮能多量出几十石百余石,反之,银子使不到,不但质量无法过关,同样一船漕粮还能少量出若干。”
“至于少量的办法,那是众人皆知的,用斛过粮,斛满了再用踢倒山的大头靴踢上几脚,斛里的粮食便塌陷下去,这‘踢斛’,收粮时斛该不该踢,踢几脚,用多大力气踢,全凭经纪的心思了。”
“还有‘起米过斛’,那是要用一只刮板,粮食装入斛之后用板刮平,斛平斗满乃为公平,因之要求那刮板一定要绝对平直无误,而军粮经纪手里的刮板多是月牙形的,刮斛的时候,月牙朝上斛面是凹的,月牙朝下斛面是凸的,你想想,这一凹一凸差距有多大?这就叫‘淋尖’,有了这世袭的‘踢斛淋尖’的手段,那自然就能赚上千两白银了。”
魏忠贤听了便道,
“照这么说来,这军粮经纪理应也是这坐粮厅中最不希望漕运改海运的人了?”
王安淡笑道,
“自然了,要是再加上投票选吏,他们这一身的本事,又要往何处施展呢?因此咱们绝不能指望这军粮经纪能帮得上咱们甚么忙,说实在的,咱们若不是皇爷派下来的,他们当咱们的面儿直接撂挑子不干了,也是大有可能的。”
魏忠贤叹气道,
“能不挡道儿已然是厚道人了,哪里敢指望这些和漕运切身利益相关的人能帮得上甚么忙啊?”
就在这档口,军粮经纪已经完成了至关重要的验粮步骤,准备转入下一个挂单交割的环节。
大明的漕运挂单是与漕船航行的记录日程息息相关的,漕运衙门以漕运水程日数列为图格,给与各帮官员收掌,逐日将漕船行止地方填注一格,待运粮完毕后送与漕运衙门查缴。
因此一艘漕船在运河上的来往行进,皆有军卫有司登记水次兑粮日期,包括运官、旗军、船数、兑某地正粮若干,甚至细致到水次、兑完开航、到淮时限,在淮安将单送漕司定立过洪到京期限,一路的稽查、填注、报完、给照,都有详细周全的记录。
而轮船招商局所负责的将漕船重新编号的工作,正是建立在挂单交割的这一步骤之上的。
魏忠贤等人正围绕着军粮经纪的日常职务絮絮说话呢,但听得码头靠岸处忽然传来一阵高声喧哗,
“想要咱们把漕船交出去重新编号,必须得让坐粮厅付了银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