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第205章冯国璋的如意盘算

第205章冯国璋的如意盘算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对冯国璋的电报,袁世凯不能没有态度。凭袁世凯的精明,怎能看不出冯的电文所指,但他宁愿装糊涂,顾左右而言道:

    “铣电悉。该上将军忧心大局,切实陈词,披览再三,莫名嘉佩。集权之争,采自东邻,法律专家,言之成理。顷以施行未善,利少害多,诚有如该上将军所言者。琴瑟不调,则改弦更张,自当别订政治保邦之计。该上将军如有办法,尚望详细指陈以备采用,……现在停战期内,亟应早日解决,息事宁人。该上将军谋国真诚,务望会商各省,迅筹调停之法。至于引咎已往,补过将来,予虽不德,敢忘忠告!”

    到四月二十六日,冯国璋不再含混其词了,发电徐世昌、王世珍、段祺瑞“三元老”:

    “元首统驭民国,四年于兹,咸以保邦制治望之一人。乃帝制发生,未及数月,一时舆论大变,实缘威信已坠,人心已涣,纵挟万钧之力,难为驷马之追。国璋对元首具有特别感情,特以耿直性成,未能随时俯仰,他人四其谗构,不免浸润日深,遂致因间生疏,因疑生忌,倚若心腹,而密勿不尽与闻,责以事功,而举动复多牵掣。减其军费,削其实权,各省兵力四分,统系不一,沪上一隅,复与中央直接。……近政.府电知川省协议和解条件,与国璋用意略同,方且担任调人,冀回劫运。

    “惟报载陈将军所致中央一电,声明蔡锷提出条件后,滇、黔对于第一条未能满意,而此间接到处转陈电,似将首段删节。值此事机危迫,犹不肯相见以诚,调人暗于内容,将从何处着手?……大总统本一代英杰,于举国大势谅已洞烛靡遗。顷者段将军离奉入京(被逐也),未见明令,倪将军调防湘省,湘又拒绝。……至财政之困窘,军心之懈怠,上交之困难,物议之沸腾,事实昭然,无可讳饰。……察时度理,毋宁敝屣尊荣,亟筹自全之策。……苟长此迁延,各省动摇,寝至交通断绝,国璋纵不忘旧谊,独以拥护中央相号召,亦恐应者无人,则大总统孤立寡援,来日殊不堪设想。……诸公谊属故人,近参机要,请以国璋电文上陈省览。”

    袁最怕看这一类的电报,他认为自己人的电报比蔡锷、唐继尧的电报更可怕。

    由于冯国璋带了头,大家的胆子也就大了起来,各省大佬劝退电一个接一个。很快的竟成了一种潮流,一种趋势,搞得有人生怕落人之后。有意思的是,劝退最力的往往是那些此前吁恳速正大位刻不容缓的人。

    袁世凯虽惶惶不可终日,但心里清楚,这其中的关键之人是冯国璋,于是,派阮忠枢南下做冯国璋的工作。

    另一方面,袁世凯看到在内内外外,黎元洪的威信越来越高,又打起了黎的主意。

    这一天,袁把公府顾问张国淦找到来,对他说:“我打算让位给宋卿(黎元洪),但是宋卿不懂公事。请你向他说,请他到府里来和我一同办公,让他的公事摸熟了,我就放心退位了。”

    张想了下说:“总统与副总统之间,平日是哪位传话?”

    袁回答说:“杨五(杨士琦)。”

    张推脱说:“那么还是请杏丞传话的好。”

    张国淦,湖北蒲圻人,幼年随父居安徽,一九零二年中举人,一九零四年考取内阁中书。一九零六年任宪政编查馆馆员,次年任黑龙江省抚院秘书官、调查局总办、财政局会办等职。武昌首义前,调北京任内阁统计局副局长。后以“参议”随唐绍仪参加南北议和,得袁世凯看重。一九一二年四月起历任国.务.院铨叙局局长、国.务.院秘书长,后历任总统府秘书长、内务次长、教育总长。

    他也是位学者,代表作《历代石经考》、《俄罗斯东渐史略》等书。

    因张国淦是湖北人,袁世凯是想利用他以同乡人资格探听黎元洪的口气。张既不肯去,袁也不能勉强。

    想听听张对时局的看法,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对话:

    “近日外间舆论如何?”袁世凯问。

    张答:“都在讨论退位的问题。”

    袁问:“你看,退位好不退位好?”

    张答:“要从三方面分析一下:外交、军事和舆论。”

    袁说:“什么舆论?我看中国就没有这件东西。外交我很有把握(哪有什么把握,明显是在说大话)。三者的重心是军事。你看,蔡松坡打得倒我吗?”

    张答:“时局重心,在东南而非西南。”

    袁问:“什么,你说华甫(冯国璋)吗?”

    张答:“华甫做了总统几十年的部下,知道他的莫如总统。我是局外人,不敢妄置一词。”

    袁问:“你以为华甫左袒则左胜,右袒则右胜吗?”

    张答:“左右袒倒不怕,独怕他不左不右耳!”

    袁显然明白账的话意是:以第三者自居,处于敌友之间最难应付。

    见袁沉默不语,张接着说:“我想有八个字贡献总统:——急流勇退,实至名归。”

    袁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

    等到张往出走时,袁又唤他转来,说:“你去和菊人一谈。”

    张的兄弟国溶是徐世昌的得意门生,他随即到了徐宅。

    徐世昌刚刚驾好了车,对他说:“请你宽坐一会儿。我应公府的电召,马上就回。”

    徐果然从袁世凯哪儿很快就回,对一直等他的张说:“你刚才向他(指袁世凯)所说:??‘不左不右’的一句话,他倒听得颇入耳。因此他叫我去,问计于我,我胡乱地答以??‘派人疏通一下’,他说已经叫斗瞻(阮忠枢)去了。”

    当四川方面停战后,袁世凯就散播一个谣言:“蔡锷已承认元首仍居大总统之地位。”

    他所以这样做,是想告诉自己的北洋部下,护国军方面都不要求自己退位,内部人有什么理由这样做?他派阮忠枢到南京访冯,最主要的用意是,要冯联络未独立各省军民长官发出一个拥袁仍居总统之位的联名电,借以表示北洋系是团结的,是拥戴他的。

    冯国璋不傻,当然能看穿袁世凯的用心。但他很鬼,不说破,也不拒绝,而是提出:目前正和护国军停战谈和,不能制造过份紧张的空气使局面恶化。他主张最好先作内部的协调,联合未独立各省的军政首长,在南京举行会议,取得本身意见和步调的一致,才能有发言权。

    冯这个意见袁当然同意,其实这件事冯国璋早有筹谋,正好现在有了机会。

    他要利用这个机会浑水摸鱼,由北洋系的实力派借此而达成真正的北洋领袖地位。他甚至想仿照辛亥革命各省代表在南京组织临时参议院的办法,选出临时总统,然后召集国会,产生正式总统。

    而他冯国璋以东道主和盟主资格,被推为临时总统是有可能的。

    如果再提出惩办洪宪祸首和大赦党人等条件,就可以安抚护国军和国民党。

    在冯的盘算中,除了他本人在北洋系的地位,还有个很大优势,就是他和梁启超、陆荣廷的良好关系。

    以超然的第三者自居,一方面拿护国军压袁,一方面拿袁和北洋军来压护国军。在鹬蚌相争中,他这个“渔人”得利。和袁世凯当初居于清廷和革命党之间的所作所为如出一辙。

    他相信护国军方面会争取他来倒袁,如果他真被推为临时大总统,袁岂不是“不推自倒”了。在护国军来说,也不必再流血就可以达到反袁胜利的目的。

    冯国璋的如意算盘打得很不错,可是,他有些高估了自己。当初袁世凯可以做到这一点,有二个条件,其一是他能够掌控北洋军,其二是在清廷中的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地位。而这时候的冯国璋,这两条一条都不具备。

    冯国璋根据这个假想,就打电报请张勋、倪嗣冲二人提出解决时局的具体办法,以便作为三人的联合意见向准备召集的南京会议提出。

    不料张勋目的完全和冯不同,张勋一心想着复辟,推戴逊清废帝宣统。张认为在复辟条件尚未成熟以前,不妨仍以袁过渡。

    二次革命后张勋进占南京,袁世凯却借故迫他去徐州,张勋对袁是有怨恨的。但是,近来阮忠枢先后三次到徐州,传袁世凯的话许了他很多好处,还让他督理安徽军务,使得他对袁的怨恨化解了很多。

    张勋并没看好冯国璋,和袁世凯相比,他觉得维持袁比捧冯对自己更有利。他的解释是自袁承认帝位以来,总统地位业已丧失,今后的总统既不能由国会产生,就只能根据清朝皇帝赋予袁以组织共和政.府的主权命令,把这道命令的有效时间延长到现在,袁做总统才是合法的,和名正言顺的。

    张勋这个主张,是一套移花接木的手法,因为逊清的命令既然有效,则废帝的帝位也随时可以复活。

    关于召集国会问题,张本心是彻底反对的,冯提议召集国会,他在上面加了慎选议员四字,表示有限度地召集。冯提议惩办祸首他改为惩办奸人,这个奸人两字意义很模糊,既可解释为洪宪祸首,又可能是国民党人,或是所谓的南方“暴徒”??(指护国起义人士)。”

    冯国璋知道他和张勋的意见如果不能沟通和协调,是什么事都办不成的,冯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同张勋妥协,接受张的意见。虽然,两个人的想法相差十万八千里。

    四月十八日冯国璋和张勋联名提出时局解决方案八条:

    一、遵照清室赋予“组织共和政.府全权”原旨,承认项城仍居大总统之地位;

    二、慎选议员,重开国会:

    三、惩办奸人;

    四、各省军队须依全国军队按次编定番号,并采取征兵制;

    五、明定宪法,宪法未定前,仍遵守民国元年《临时约法》;

    六、民国四年冬以前之各省将军、巡按使照旧供职;

    七、川、湘前敌各军一律撤回;

    八、大赦党人。

    这种含糊其词的东西,既不能满足张勋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冯国璋自己的要求,更不可能满足其他方面的诉求。因此这八条一出笼,就理所当然的招致了各方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