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章 雪拥关事变(1)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历史是个很玄妙的东西,解读起来即简单又复杂。
若是从演义和传奇的角度分析,它简单的三言两语就可以概括,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成为一条简单的直线,沿着单一方向走下去,必定能够到达彼岸。
但是历史又很复杂,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又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形成一团纵横交错、剪不断、理还乱的乱麻,评判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成了最为困难的课题,特别是对于那些优点和缺点并重的人,没有对错是非的事情。
那些成为历史转折点的大事件在史书上相互独立但是在冥冥之中又有所联系。
前朝盛极而衰,兴盛和衰亡的标志不谋而合,兴建长城、阿房宫、京杭大运河本意是抵御匈奴、彰显国力、沟通南北水利。
可是十万劳工奔赴匈奴和中原的边界为揭竿起义的埋下了隐患,阿房宫建起之时已经累死三万民众,京杭大运河通航之时,两岸州郡已然饿殍遍野,入不敷出。
而历史的不严肃性在一瞬间暴发出来,在中原一个名不见经传、地图上都没有标注的地方,一位因为延误工期要被杀头的农民,一咬牙一狠心,扯烂了身上的破衣烂裤,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此开启了大泽乡起义。
随即便掀开了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序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片战火侵袭中原,天翻地覆、改朝换代似乎已经成了大势所趋。
前朝从内到外已经烂成一锅粥,却横空出世一位驸马兵圣,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并且以大毅力将举国气运绑定在自己身上,誓要逆天改命。
而且他差一点点成功了,只可惜遇到悍不畏死的徐骁,带着十三太保。在壁垒死战中和驸马兵圣涡旋十日。最后。前朝驸马兵圣为了救三百骑兄弟,只身面对徐家铁骑,力竭而死。被践踏成了一滩烂泥。
前朝气运也被风吹雨打去,最后一根顶梁柱轰然倒塌,前朝亡矣。
而讽刺的是,最先向徐骁投降的竟然是那三百骑。这三百骑投降之时,手提驸马兵圣上下家眷六百余人的头颅。徐骁命人厚葬了驸马兵圣一家。从不杀降病的徐骁越想越憋屈,趁着月夜摸入已经加官进爵的三百人府中,举刀砍人。
随后而来的襄樊死战和赤壁水战投入的兵力之多、战况之惨烈,无出其右。可是这些大事件似乎更像是点缀,为了历史大幕的结束带来一些壮阔的场面。
大魏国定鼎天下,立都上京。历史再次显露了它的不严肃,也酣畅淋漓展现了它的残酷无情——朱雀门事变。
朱雀门事变成了大魏国历史转折点。为以后的大魏国格局奠定了基调,直至如今依旧展现着它的威力,在每一个经历过这件事的人心中都留下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朱雀门事变之后,无论是徐骁马踏江湖、十死士进宫、渭水同盟,还是封王凉州、侵占河套,也都成了朱雀门事变的韵脚,成为了那位白衣如雪女子失踪的延续。
整个大魏国都在朱雀门事变面前颤抖,没人愿意提及,但是它又确实存在,国姓赵家一夜间十去五六,大臣家眷死去大半,陛下悲痛欲绝,徐骁疯魔失常,范立瞬间白发,陈贤呆若木鸡……那句“杀光赵家人”犹在耳边,靖安王赵承德跪在赵建成和赵元吉的衣冠冢前痛哭流涕。
随后的大魏国历史在平和和可遇见中前进,再也没有发生过垂直性历史变革,平缓的螺旋式上升,每一件事情都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直到雪拥关事变。
雪拥关事变从后来人眼光看来,有其发生的必然性,是时间车轮向前推动的必经之路,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
但是处在当时的环境中,任何一个人都不会预料到,在极短时间内,时事的发展竟然朝着控制不了的方向推进。
它的偶然性和大泽乡起义一般,可是它的性质和朱雀门事变类似。
事情的起因要从镇北军裁军说起,镇北军在大将军夏侯襄阳的把控下大幅度裁员,已经有不下八万人马已经回归家乡,还有五万余人在归乡途中,又有三万余人准备归乡。
看似井然有序的裁员,由于速度太快隐藏了不少弊端,离开了熟悉多年的草原大漠,一些老兵茫然若失,虽然大多数人没有战死沙场的想法,但是却有老死草原的愿望,只要身死魂消的时节一把黄土可以洒在家乡的土地上就可以了。
归途之中,不少老兵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即使回到了家乡,他们豁然发现家乡已经没了原有的模样,他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亲人成了陌路,即使双方表现的如何亲昵,但是一扭头,豁然发现,家人已然疏远。
朝廷发放了足够的军饷和抚恤金,足够让老兵们衣食无忧,可是剥脱了他们习惯的蓝天白云和草原大漠,抬头望去,只能望到不远处袅袅升起的秀气炊烟,即使爬到山峦之巅,还是看不到熟悉的辽阔。
再也没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再也没有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再也没有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中原太富饶,太养人,却养不活这一群军人。
一小队告老还乡的镇北军从草原出发,取道汉地,途径雪拥关,他们已经走了很长的时间,脚上的鞋子已经磨破,背上的行礼也越发沉重,而在身后留下一条长长脚印。
他们离开的时候,大将军夏侯襄阳亲自端酒送行,不少人痛哭流涕,他们不明白大将军为何执意裁军,但是只要是大将军说得话。他们就至死不渝的坚决执行。
再不舍,喝下大将军敬得一杯军,众人背起包袱,抚摸一下跟随自己多年的战马,一扭头,直下中原,回去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
路过雪拥关。这一小队镇北军驻足观看。听说这雪拥关是西凉一夜建成,气势雄浑,是易守难攻的险地。我看若是镇北军来修建何须一夜,半夜即可。
西凉军和镇北军是大魏国两支最为重要的军队,而徐骁和夏侯襄阳是平定天下战功最为显赫的两人,一人封王西凉。做了天下第一的异姓王,只手握穿了西胡。另一人任职镇北军,做了天下唯一的大将军,打得匈奴不敢露头。
所以坊间不仅讨论徐骁和夏侯襄阳谁更厉害一些,西凉军和镇北军的战力强弱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有人说夏侯大将军武功绝世。运筹帷幄,十大兵法大师之首,用兵如神。就连前朝驸马兵圣和神行太保之首范立都自愧不如。
有人不服,说。你那是一面之词,西凉王平定中原的五场大战役,一人指挥了三场半,其中一场是和你家大将军一同指挥的,至于那场赤壁水战,还不是西凉王抽身去了渭水,和陛下一同面对匈奴,不然这赤壁水战哪里有你家大将军的份儿。
至于西凉军和镇北军战力强弱,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挣得面红耳赤。
有人说镇北军人数占优,整整五十万,可是比西凉军多了二十余万人,而且粮草锱铢供给更为充足,绝非贫瘠的西凉三州可以比拟,更何况镇北军还有一支万人余的镇北龙雪骑,更是不得了,首领是曾经斩下南院大王阿骨打脑袋的林成平,西凉五虎中以兵法见常的司马尺就在林成平手中吃过两次亏。
有人反驳,说,你那都是老黄历了,如今西凉军人数已经激增到五十万,而镇北军已经裁员到二十万,此消彼长,再加上本就有骁勇善战、甲天下之称的西凉骑兵,战力高低强弱一眼便知。还有你说的林成平和司马尺,两人的两次较量,并没有行兵列阵,真刀真枪的干上一场,何谈胜负。更何况西凉还有四虎,即使相互之间有些矛盾,但是遇到外来敌人,也能够相互配合,一个林成平很难阻挡。
私底下,西凉军和镇北军也暗中较劲儿,一个打穿西胡,另一个必须杀退匈奴。
唯一一次合作还是大魏国初建国,一个疲于追击匈奴,一个入住西凉,根基未稳,又被西胡牵制了大部分兵力。中原汉地凭空出来一股自称七十二路诸侯军,打着“反魏复前朝”的旗号进军上京城。
西凉军和镇北军同时抽调部分人马,一个从西南,一个从东北,合力夹击七十二路诸侯军,最终打到西凉军和镇北军碰面,认为还没有和对方主力碰面的西凉军和镇北军顿时恍然大悟,哦,原来这就是七十二路诸侯军啊。
事后西凉军和镇北军有些小的摩擦,便是争论战力高低,双方约定看谁击溃的诸侯军多,结果一统计,双方各三十六路诸侯军。也不知道谁提议大家比武打擂,谁赢了就是谁胜,胜利者效仿大魏国兴起科举考试,被评为武状元。
只是擂台刚刚搭上,上京城一封圣旨而下,最后不了了之,但是朝廷在科举考试之外,又增加了一出武举。
看到雪拥关,提起西凉军,这一小队告老还乡的人越说越兴奋,消除了不少烦恼和愁闷,有人提议说去雪拥关里面看看,观赏一下这所谓的天下第一险关,是不是真的雪拥蓝关马不前。
其他人纷纷附和,走到雪拥关之前,还没有来得及讽刺一下雪拥关的华而不实,就看到一小队披轻甲的西凉军从雪拥关内缓缓而出。
双方一个照面,同时愣了一愣,西凉军首先反应过来,轻弩上架,凉刀抽出,虎视眈眈望着面前突然出现的一小队一看就是身手不凡的人。
镇北军这一小队人多年征战沙场,但是已经卸甲,身上并无兵刃,看到对方如此阵势,知晓其中利害关系,轻轻抱拳,说了一些场面话,缓缓退去。
而那一小队轻甲西凉军也识趣,首领缓缓右手缓缓压下,轻弩微微低头,等着对方渐渐离去,井水不犯河水,双方相安无事。
历史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分不清厉害轻重,只是任性而为,在不经意间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就能引发巨大的轰动,而后续愈演愈烈、不受控制的事情发生之后,再也没有人记起事情的起因是何等的荒诞不羁。
一个因为扩军刚刚入伍西凉军的年轻士兵或是因为紧张,或是因为不熟练,手指微微一颤,以灵敏快速著称的轻弩一声琴弦崩开的脆生一响,一株剑弩瞬间激射出去,冲着镇北军一小队人疾飞而去。
那只箭羽不快,所以很容易躲过去,而镇北军一队人也轻而易举的躲开了,可是这支箭羽也成了整个事件的导火索。
本就心中有郁结之气的镇北军率先暴起,虽然没有兵刃,但是靠着多年行军打仗的经验,很快便来到了西凉军的身前,双方展开了一场近身肉搏,场面瞬间失控。
西凉军和镇北军多年积攒下的恩怨一朝爆发,西凉军本就悍不畏死,下手更是不留情,双方混战在一起。
这是一场很难被军事学家记忆的战斗,双方没有战略部署,更像是乡野无赖之间为了几两琐碎银子而大动干戈,其中某一个小的细节被处理好,都不会引发过后的事件,但是所有的巧合在一瞬间汇聚,好像冥冥之中有人在安排一般,假之于巧合偶然之手,瞬间暴发。
又是那位新入伍的士兵因为不敌镇北军而抽出了腰间的匕首,那是乡下未婚妻入伍前给他防身用的,嘱咐他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用来保命。被镇北军一位军人一脚踹在肚子上倒飞出去很远,这位新士兵便觉得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毫不犹豫抽出了匕首,一刀子捅进对方心窝中。
鲜血飞溅,染红了脚下土地,见血了,所以不再是拳脚混战,而是拼死厮杀。
(ps:兰英觉得历史真的很好玩,“必然说”是事后诸葛亮的论调,兰英不喜欢,“偶然说”很有意思,陈胜吴广起义、凯撒大帝被杀、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太平天国起义、卢沟桥事变、珍珠港事变等等等等等等,仅从导火索来看,都是偶然的有些让人不住摇头!)(未完待续)
历史是个很玄妙的东西,解读起来即简单又复杂。
若是从演义和传奇的角度分析,它简单的三言两语就可以概括,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成为一条简单的直线,沿着单一方向走下去,必定能够到达彼岸。
但是历史又很复杂,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又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形成一团纵横交错、剪不断、理还乱的乱麻,评判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成了最为困难的课题,特别是对于那些优点和缺点并重的人,没有对错是非的事情。
那些成为历史转折点的大事件在史书上相互独立但是在冥冥之中又有所联系。
前朝盛极而衰,兴盛和衰亡的标志不谋而合,兴建长城、阿房宫、京杭大运河本意是抵御匈奴、彰显国力、沟通南北水利。
可是十万劳工奔赴匈奴和中原的边界为揭竿起义的埋下了隐患,阿房宫建起之时已经累死三万民众,京杭大运河通航之时,两岸州郡已然饿殍遍野,入不敷出。
而历史的不严肃性在一瞬间暴发出来,在中原一个名不见经传、地图上都没有标注的地方,一位因为延误工期要被杀头的农民,一咬牙一狠心,扯烂了身上的破衣烂裤,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此开启了大泽乡起义。
随即便掀开了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序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片战火侵袭中原,天翻地覆、改朝换代似乎已经成了大势所趋。
前朝从内到外已经烂成一锅粥,却横空出世一位驸马兵圣,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并且以大毅力将举国气运绑定在自己身上,誓要逆天改命。
而且他差一点点成功了,只可惜遇到悍不畏死的徐骁,带着十三太保。在壁垒死战中和驸马兵圣涡旋十日。最后。前朝驸马兵圣为了救三百骑兄弟,只身面对徐家铁骑,力竭而死。被践踏成了一滩烂泥。
前朝气运也被风吹雨打去,最后一根顶梁柱轰然倒塌,前朝亡矣。
而讽刺的是,最先向徐骁投降的竟然是那三百骑。这三百骑投降之时,手提驸马兵圣上下家眷六百余人的头颅。徐骁命人厚葬了驸马兵圣一家。从不杀降病的徐骁越想越憋屈,趁着月夜摸入已经加官进爵的三百人府中,举刀砍人。
随后而来的襄樊死战和赤壁水战投入的兵力之多、战况之惨烈,无出其右。可是这些大事件似乎更像是点缀,为了历史大幕的结束带来一些壮阔的场面。
大魏国定鼎天下,立都上京。历史再次显露了它的不严肃,也酣畅淋漓展现了它的残酷无情——朱雀门事变。
朱雀门事变成了大魏国历史转折点。为以后的大魏国格局奠定了基调,直至如今依旧展现着它的威力,在每一个经历过这件事的人心中都留下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朱雀门事变之后,无论是徐骁马踏江湖、十死士进宫、渭水同盟,还是封王凉州、侵占河套,也都成了朱雀门事变的韵脚,成为了那位白衣如雪女子失踪的延续。
整个大魏国都在朱雀门事变面前颤抖,没人愿意提及,但是它又确实存在,国姓赵家一夜间十去五六,大臣家眷死去大半,陛下悲痛欲绝,徐骁疯魔失常,范立瞬间白发,陈贤呆若木鸡……那句“杀光赵家人”犹在耳边,靖安王赵承德跪在赵建成和赵元吉的衣冠冢前痛哭流涕。
随后的大魏国历史在平和和可遇见中前进,再也没有发生过垂直性历史变革,平缓的螺旋式上升,每一件事情都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直到雪拥关事变。
雪拥关事变从后来人眼光看来,有其发生的必然性,是时间车轮向前推动的必经之路,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
但是处在当时的环境中,任何一个人都不会预料到,在极短时间内,时事的发展竟然朝着控制不了的方向推进。
它的偶然性和大泽乡起义一般,可是它的性质和朱雀门事变类似。
事情的起因要从镇北军裁军说起,镇北军在大将军夏侯襄阳的把控下大幅度裁员,已经有不下八万人马已经回归家乡,还有五万余人在归乡途中,又有三万余人准备归乡。
看似井然有序的裁员,由于速度太快隐藏了不少弊端,离开了熟悉多年的草原大漠,一些老兵茫然若失,虽然大多数人没有战死沙场的想法,但是却有老死草原的愿望,只要身死魂消的时节一把黄土可以洒在家乡的土地上就可以了。
归途之中,不少老兵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即使回到了家乡,他们豁然发现家乡已经没了原有的模样,他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亲人成了陌路,即使双方表现的如何亲昵,但是一扭头,豁然发现,家人已然疏远。
朝廷发放了足够的军饷和抚恤金,足够让老兵们衣食无忧,可是剥脱了他们习惯的蓝天白云和草原大漠,抬头望去,只能望到不远处袅袅升起的秀气炊烟,即使爬到山峦之巅,还是看不到熟悉的辽阔。
再也没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再也没有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再也没有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中原太富饶,太养人,却养不活这一群军人。
一小队告老还乡的镇北军从草原出发,取道汉地,途径雪拥关,他们已经走了很长的时间,脚上的鞋子已经磨破,背上的行礼也越发沉重,而在身后留下一条长长脚印。
他们离开的时候,大将军夏侯襄阳亲自端酒送行,不少人痛哭流涕,他们不明白大将军为何执意裁军,但是只要是大将军说得话。他们就至死不渝的坚决执行。
再不舍,喝下大将军敬得一杯军,众人背起包袱,抚摸一下跟随自己多年的战马,一扭头,直下中原,回去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
路过雪拥关。这一小队镇北军驻足观看。听说这雪拥关是西凉一夜建成,气势雄浑,是易守难攻的险地。我看若是镇北军来修建何须一夜,半夜即可。
西凉军和镇北军是大魏国两支最为重要的军队,而徐骁和夏侯襄阳是平定天下战功最为显赫的两人,一人封王西凉。做了天下第一的异姓王,只手握穿了西胡。另一人任职镇北军,做了天下唯一的大将军,打得匈奴不敢露头。
所以坊间不仅讨论徐骁和夏侯襄阳谁更厉害一些,西凉军和镇北军的战力强弱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有人说夏侯大将军武功绝世。运筹帷幄,十大兵法大师之首,用兵如神。就连前朝驸马兵圣和神行太保之首范立都自愧不如。
有人不服,说。你那是一面之词,西凉王平定中原的五场大战役,一人指挥了三场半,其中一场是和你家大将军一同指挥的,至于那场赤壁水战,还不是西凉王抽身去了渭水,和陛下一同面对匈奴,不然这赤壁水战哪里有你家大将军的份儿。
至于西凉军和镇北军战力强弱,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挣得面红耳赤。
有人说镇北军人数占优,整整五十万,可是比西凉军多了二十余万人,而且粮草锱铢供给更为充足,绝非贫瘠的西凉三州可以比拟,更何况镇北军还有一支万人余的镇北龙雪骑,更是不得了,首领是曾经斩下南院大王阿骨打脑袋的林成平,西凉五虎中以兵法见常的司马尺就在林成平手中吃过两次亏。
有人反驳,说,你那都是老黄历了,如今西凉军人数已经激增到五十万,而镇北军已经裁员到二十万,此消彼长,再加上本就有骁勇善战、甲天下之称的西凉骑兵,战力高低强弱一眼便知。还有你说的林成平和司马尺,两人的两次较量,并没有行兵列阵,真刀真枪的干上一场,何谈胜负。更何况西凉还有四虎,即使相互之间有些矛盾,但是遇到外来敌人,也能够相互配合,一个林成平很难阻挡。
私底下,西凉军和镇北军也暗中较劲儿,一个打穿西胡,另一个必须杀退匈奴。
唯一一次合作还是大魏国初建国,一个疲于追击匈奴,一个入住西凉,根基未稳,又被西胡牵制了大部分兵力。中原汉地凭空出来一股自称七十二路诸侯军,打着“反魏复前朝”的旗号进军上京城。
西凉军和镇北军同时抽调部分人马,一个从西南,一个从东北,合力夹击七十二路诸侯军,最终打到西凉军和镇北军碰面,认为还没有和对方主力碰面的西凉军和镇北军顿时恍然大悟,哦,原来这就是七十二路诸侯军啊。
事后西凉军和镇北军有些小的摩擦,便是争论战力高低,双方约定看谁击溃的诸侯军多,结果一统计,双方各三十六路诸侯军。也不知道谁提议大家比武打擂,谁赢了就是谁胜,胜利者效仿大魏国兴起科举考试,被评为武状元。
只是擂台刚刚搭上,上京城一封圣旨而下,最后不了了之,但是朝廷在科举考试之外,又增加了一出武举。
看到雪拥关,提起西凉军,这一小队告老还乡的人越说越兴奋,消除了不少烦恼和愁闷,有人提议说去雪拥关里面看看,观赏一下这所谓的天下第一险关,是不是真的雪拥蓝关马不前。
其他人纷纷附和,走到雪拥关之前,还没有来得及讽刺一下雪拥关的华而不实,就看到一小队披轻甲的西凉军从雪拥关内缓缓而出。
双方一个照面,同时愣了一愣,西凉军首先反应过来,轻弩上架,凉刀抽出,虎视眈眈望着面前突然出现的一小队一看就是身手不凡的人。
镇北军这一小队人多年征战沙场,但是已经卸甲,身上并无兵刃,看到对方如此阵势,知晓其中利害关系,轻轻抱拳,说了一些场面话,缓缓退去。
而那一小队轻甲西凉军也识趣,首领缓缓右手缓缓压下,轻弩微微低头,等着对方渐渐离去,井水不犯河水,双方相安无事。
历史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分不清厉害轻重,只是任性而为,在不经意间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就能引发巨大的轰动,而后续愈演愈烈、不受控制的事情发生之后,再也没有人记起事情的起因是何等的荒诞不羁。
一个因为扩军刚刚入伍西凉军的年轻士兵或是因为紧张,或是因为不熟练,手指微微一颤,以灵敏快速著称的轻弩一声琴弦崩开的脆生一响,一株剑弩瞬间激射出去,冲着镇北军一小队人疾飞而去。
那只箭羽不快,所以很容易躲过去,而镇北军一队人也轻而易举的躲开了,可是这支箭羽也成了整个事件的导火索。
本就心中有郁结之气的镇北军率先暴起,虽然没有兵刃,但是靠着多年行军打仗的经验,很快便来到了西凉军的身前,双方展开了一场近身肉搏,场面瞬间失控。
西凉军和镇北军多年积攒下的恩怨一朝爆发,西凉军本就悍不畏死,下手更是不留情,双方混战在一起。
这是一场很难被军事学家记忆的战斗,双方没有战略部署,更像是乡野无赖之间为了几两琐碎银子而大动干戈,其中某一个小的细节被处理好,都不会引发过后的事件,但是所有的巧合在一瞬间汇聚,好像冥冥之中有人在安排一般,假之于巧合偶然之手,瞬间暴发。
又是那位新入伍的士兵因为不敌镇北军而抽出了腰间的匕首,那是乡下未婚妻入伍前给他防身用的,嘱咐他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用来保命。被镇北军一位军人一脚踹在肚子上倒飞出去很远,这位新士兵便觉得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毫不犹豫抽出了匕首,一刀子捅进对方心窝中。
鲜血飞溅,染红了脚下土地,见血了,所以不再是拳脚混战,而是拼死厮杀。
(ps:兰英觉得历史真的很好玩,“必然说”是事后诸葛亮的论调,兰英不喜欢,“偶然说”很有意思,陈胜吴广起义、凯撒大帝被杀、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太平天国起义、卢沟桥事变、珍珠港事变等等等等等等,仅从导火索来看,都是偶然的有些让人不住摇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