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武将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谢石安醒来的时候,同父异母的弟弟谢轻尘,已经跟太子聊了一个下午。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说了一个遍。谢石安虽然不悦,却也无可奈何。
本以为,有谢二看着谢轻尘,不会让他这么攀着太子。谁知道,谢二没了谢大管辖,一早就醉的不知道东西南北了,哪里还管得了谢轻尘。
而谢石安自己,却是无意醉酒,只因前世酒量不小,今生却仍是个少年,不得不醉倒了。想及日后长房就要出一个太子妃了,谢石安就头疼不已。
不过,好在他知道前后脉络,日后事发,也好有个应对的法子。
太子出身高贵,母亲就是邓皇后,上面又有个邓太后,这嫡系就坐的名正言顺。肃宗又由人及己,不愿儿子重蹈覆辙,所以,一早就告诉太子周玟,等他登基的时候,就立太子。
因此,太子自小就没什么竞争意识,所有的东西,都是顺理成章地落到他的手里,不过是时间迟早罢了。这样一来,太子周玟身上,就没什么咄咄逼人的斗志。丰城侯世子白梓轩虽然也想站队,却有些提不起劲头来。
他的父亲丰城侯体弱多病,祖父白望南开国之后立马就过世了。在这大楚,他们丰城侯白家,怎么看,都没留下什么痕迹。
眼下白梓轩想闯出一个新局面,挽救丰城侯府的颓势,就急需一个突破口。很明显,这个没什么竞争意识,又不怎么精明的太子,并不是丰城侯世子白梓轩的首选。
白梓轩费尽心思,先是走了英王的路线,接近太子。可真和太子接触了,白梓轩才发现自己想的太子,和现实里的太子,有些不一样。
太子是皇后嫡子,出身高贵不说,连他这个太子的位置,都来的十分水到渠成,毫不费力。
对于这样的太子来说,他的阵营多一个白梓轩不多,少一个白梓轩不少。毕竟,丰城侯府,现在真的算不上什么,不过是个破落的勋贵人家。祖孙三代,只有祖父白望南,勉强在史书上留了名字。
可对太子周玟来说,镇国公府的谢家子弟,就有价值的多了。
太子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如果没有大过错,安安稳稳继位,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文官们一向拥护正统嫡出,所以,太子阵营,并不缺文官站队。
只是,武将一系,太子和邓家手里,就一直没什么人马。邓太后嫁给太宗皇帝的时候,太宗和太祖还是阳和卫的守将,邓太后一家,也不过是个千户。
之后太祖一路发迹,手下攥了一些兵力,就得了贺家河间王的青眼,把女儿贺皇后嫁给了太祖。
本来,河间王想把太祖的兵力收为己用,谁知,自己反而被太祖所用。最后贺家大梁的天下,落到了大楚太祖手里,改姓为周。
太祖开国之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贺皇后成了贺太后,扶植太宗上位,把大楚的天下牢牢地握在贺家的手里。
这么些年,邓家一直没什么起色。即使太宗登基做了皇帝,邓家也只沿袭旧制,得了个承恩侯的封号。只有爵位,没有封地,一家子就靠着些俸禄,在京城勉强为生。
即使贺太后去世了,太宗也开始清算贺家势力了,邓家仍旧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毕竟,当时夺嫡争位的皇子,实在不少。
而现在的肃宗,当时只是个嫡出的三皇子,处处谨慎,战战兢兢地直到册立太子。这几十年间,邓家一直没有得意的机会。为了不给肃宗拖后腿,邓家也一直小心谨慎,唯恐做错事,落了把柄在对手那里。
直到肃宗登基,邓家的好日子才算正式来临,爵位也从承恩侯变成了承恩公。只是,从肃宗登基到现在,也不过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邓家手里,哪来的兵权啊?
好在,太子周玟不过十二岁,来日方长。
承恩公邓家出了两位皇后,一位皇帝,一位太子,他们自然期盼,再出一个皇后,一个皇帝。最好,大楚周家的血脉,都有他们邓家的一半。
期望高了,胃口自然也大了。
太子周玟的位子名正言顺,朝中文官拥护嫡出的不少,邓家也招徕了不少文臣。只是,武将就没那么容易了。
开国之后,朝中武将,多半是跟着太祖太宗打天下的功臣。太祖做了皇帝,他们自然也得了爵位。
可这些勋贵,利益纠葛,一时半会,谁也不会明确站到太子一边。毕竟,他们手里的兵权,既是力量的来源,也是皇帝猜疑的对象。
手里拿着这么一把双刃剑,勋贵们自然小心翼翼,不敢轻易站队。这样一来,邓家和太子阵营的武将,就寥寥无几。
忠顺府徐铮的婚事,承恩公府之所以要插一脚,也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武将势力。忠顺府徐坤跟着太祖,从阳和卫一直打到京城,算起来,就是太祖的嫡系武将。
只是徐坤去世之后,子孙不肖,没有立的起来的人才,更谈不上带兵打仗了。所以,忠顺府一系的大小武将,都有改投靖远将军府的迹象。
燕国公主也看到了这一点,才选择了投靠邓家,站到未来储君,太子的阵营里去。忠顺府站到了太子一系,徐坤以前交好的武将,多少也会心系太子。同时,丁岚嫁到忠顺府,也给太子带来了宣府的丁家势力。
徐家虽然式微,在京城和三边仍有影响力,而丁家又是后起之秀,在宣府十分强势。邓家促成了徐铮和丁岚的婚事,才在武将方面,开了个好头。
只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若是能和镇国公府拉上关系,邓家自然更是高兴了。镇国公府和别的武将世家不同,他们世代镇守北疆,根深枝茂。
京城往北,百姓只知道镇国公府谢家,而不知道皇帝是谁。若是得了谢家相助,太子这位子,就算是坐踏实了。
而且,这么一股势力,若是太子不取,落到了其他皇子手里,必然要成大祸害。所以,太子对谢家,自然是另眼相看的。
谢石安醒来的时候,同父异母的弟弟谢轻尘,已经跟太子聊了一个下午。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说了一个遍。谢石安虽然不悦,却也无可奈何。
本以为,有谢二看着谢轻尘,不会让他这么攀着太子。谁知道,谢二没了谢大管辖,一早就醉的不知道东西南北了,哪里还管得了谢轻尘。
而谢石安自己,却是无意醉酒,只因前世酒量不小,今生却仍是个少年,不得不醉倒了。想及日后长房就要出一个太子妃了,谢石安就头疼不已。
不过,好在他知道前后脉络,日后事发,也好有个应对的法子。
太子出身高贵,母亲就是邓皇后,上面又有个邓太后,这嫡系就坐的名正言顺。肃宗又由人及己,不愿儿子重蹈覆辙,所以,一早就告诉太子周玟,等他登基的时候,就立太子。
因此,太子自小就没什么竞争意识,所有的东西,都是顺理成章地落到他的手里,不过是时间迟早罢了。这样一来,太子周玟身上,就没什么咄咄逼人的斗志。丰城侯世子白梓轩虽然也想站队,却有些提不起劲头来。
他的父亲丰城侯体弱多病,祖父白望南开国之后立马就过世了。在这大楚,他们丰城侯白家,怎么看,都没留下什么痕迹。
眼下白梓轩想闯出一个新局面,挽救丰城侯府的颓势,就急需一个突破口。很明显,这个没什么竞争意识,又不怎么精明的太子,并不是丰城侯世子白梓轩的首选。
白梓轩费尽心思,先是走了英王的路线,接近太子。可真和太子接触了,白梓轩才发现自己想的太子,和现实里的太子,有些不一样。
太子是皇后嫡子,出身高贵不说,连他这个太子的位置,都来的十分水到渠成,毫不费力。
对于这样的太子来说,他的阵营多一个白梓轩不多,少一个白梓轩不少。毕竟,丰城侯府,现在真的算不上什么,不过是个破落的勋贵人家。祖孙三代,只有祖父白望南,勉强在史书上留了名字。
可对太子周玟来说,镇国公府的谢家子弟,就有价值的多了。
太子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如果没有大过错,安安稳稳继位,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文官们一向拥护正统嫡出,所以,太子阵营,并不缺文官站队。
只是,武将一系,太子和邓家手里,就一直没什么人马。邓太后嫁给太宗皇帝的时候,太宗和太祖还是阳和卫的守将,邓太后一家,也不过是个千户。
之后太祖一路发迹,手下攥了一些兵力,就得了贺家河间王的青眼,把女儿贺皇后嫁给了太祖。
本来,河间王想把太祖的兵力收为己用,谁知,自己反而被太祖所用。最后贺家大梁的天下,落到了大楚太祖手里,改姓为周。
太祖开国之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贺皇后成了贺太后,扶植太宗上位,把大楚的天下牢牢地握在贺家的手里。
这么些年,邓家一直没什么起色。即使太宗登基做了皇帝,邓家也只沿袭旧制,得了个承恩侯的封号。只有爵位,没有封地,一家子就靠着些俸禄,在京城勉强为生。
即使贺太后去世了,太宗也开始清算贺家势力了,邓家仍旧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毕竟,当时夺嫡争位的皇子,实在不少。
而现在的肃宗,当时只是个嫡出的三皇子,处处谨慎,战战兢兢地直到册立太子。这几十年间,邓家一直没有得意的机会。为了不给肃宗拖后腿,邓家也一直小心谨慎,唯恐做错事,落了把柄在对手那里。
直到肃宗登基,邓家的好日子才算正式来临,爵位也从承恩侯变成了承恩公。只是,从肃宗登基到现在,也不过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邓家手里,哪来的兵权啊?
好在,太子周玟不过十二岁,来日方长。
承恩公邓家出了两位皇后,一位皇帝,一位太子,他们自然期盼,再出一个皇后,一个皇帝。最好,大楚周家的血脉,都有他们邓家的一半。
期望高了,胃口自然也大了。
太子周玟的位子名正言顺,朝中文官拥护嫡出的不少,邓家也招徕了不少文臣。只是,武将就没那么容易了。
开国之后,朝中武将,多半是跟着太祖太宗打天下的功臣。太祖做了皇帝,他们自然也得了爵位。
可这些勋贵,利益纠葛,一时半会,谁也不会明确站到太子一边。毕竟,他们手里的兵权,既是力量的来源,也是皇帝猜疑的对象。
手里拿着这么一把双刃剑,勋贵们自然小心翼翼,不敢轻易站队。这样一来,邓家和太子阵营的武将,就寥寥无几。
忠顺府徐铮的婚事,承恩公府之所以要插一脚,也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武将势力。忠顺府徐坤跟着太祖,从阳和卫一直打到京城,算起来,就是太祖的嫡系武将。
只是徐坤去世之后,子孙不肖,没有立的起来的人才,更谈不上带兵打仗了。所以,忠顺府一系的大小武将,都有改投靖远将军府的迹象。
燕国公主也看到了这一点,才选择了投靠邓家,站到未来储君,太子的阵营里去。忠顺府站到了太子一系,徐坤以前交好的武将,多少也会心系太子。同时,丁岚嫁到忠顺府,也给太子带来了宣府的丁家势力。
徐家虽然式微,在京城和三边仍有影响力,而丁家又是后起之秀,在宣府十分强势。邓家促成了徐铮和丁岚的婚事,才在武将方面,开了个好头。
只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若是能和镇国公府拉上关系,邓家自然更是高兴了。镇国公府和别的武将世家不同,他们世代镇守北疆,根深枝茂。
京城往北,百姓只知道镇国公府谢家,而不知道皇帝是谁。若是得了谢家相助,太子这位子,就算是坐踏实了。
而且,这么一股势力,若是太子不取,落到了其他皇子手里,必然要成大祸害。所以,太子对谢家,自然是另眼相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