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战耶和耶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好不容易熬过囿中城外的第一个夜晚,四人都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商量着要在帐前也升堆火。小四说,要不要在营里也挖个地穴,既避风又保暖?郑安平道:“农具皆无,何以为穴?若三五日秦人即退,空费劳力。”不过挖个火坑还是必要的,花不了多少劳动。正商议间,有军使来报,将军命各营司速往城中议事。营司交待了乡长几句,带着郑安平等四人往城中而去。
走了十里地,几人身上暖和过来,行动也不再僵硬。
将军帐就设在囿中尉府中,四名武卒不被允许进入大堂,被安排进一间厢房,里面全都是各营跟随的军使,只不过都是些比较精明强干的壮年人,让武卒充军使的只有东鸿里所在的乡。
军使们聚到一间房间里,没有了军官,不得交头接耳的规矩自然是废了;又都是民军,说起话来毫无顾忌,熟的不熟的,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要交谈几句,嘘寒问暖,插科打诨,交换趣闻,不一而足。厢房里一时成了集市。
郑安平他们是武卒打扮,兵甲都与众人不同,自然被吸引了最多目光。他们四人本是市井,与众人没有隔阂,虽然是外来户,与众人几乎全都不认识,但也很快成为众人交谈的中心。不少人过来摸摸甲和戟,见了郑安平的那支矛,也颇有兴趣,问为什么比众人少了侧刃?郑安平耐心地解释,因为时间急迫,自己没来得及装上。众人比较了一下矛尖与侧刃的安装方式,认为郑安平没有骗他们,好像又发现了什么秘密,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全都心情愉快。
见气氛良好,郑安平问了旁边一人一个问题,道:“昨夜甚冷,几乎冻透,兄以何法取暖?”
一石激起千层浪,郑安平的话引起大家共鸣,大家纷纷抱怨昨夜的寒冷,自己如何难挨。主要的依仗就是烤火。有人还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比如脱了衣服冻一冻,再穿上衣服就会暖和很多;脱下一件衣服烤得热了再穿上,等等。有一人道:“天日冷,若相持经月,或狂风,或雨雪,纵有千般计,也难免死伤!”他的这句话,说中了大家的心思,室内一下安静下来。
不过另一人道:“闻秦人已入关,旦夕必至,恐三两日内即便大战!若有命丧于风雪,亦得全尸,幸也。”
郑安平问道:“兄何知秦人入关?”
那人道:“此事他邑或不知,吾邑皆知。盖吾邑有役于圃田者,亲见秦人入关,圃田关城,乃亡归,备言其事!”
郑安平疑惑道:“奈何秦人入关之速也?秦人何道而入?”
那人道:“闻道南关而入。”
郑安平恍然大悟。南关自被秦人击破后,始终未加修缮,亦无守备。这次秦人从南关而入,顺理成章。只不过这一次秦人没有直驱启封,而是包围了圃田。只用一天时间,秦军又拿住了魏的命脉:圃田那可是魏王的心头肉!
一人道:“前者启封之危,赖段子干大夫不战而解。此圃田之危,或亦赖大夫。”
另一人道:“魏之外交,不亦皆赖须贾大夫耶?”
另一人道:“然也。惟须贾大夫赴韩求援,与秦和议乃托于段子干大夫也。”
又一人道:“魏既与秦和,闻信陵君与穰侯亲主盟也,誓结兄弟,奈何复侵魏郊?”
一人道:“秦者,虎狼也,何信义之有?”
一人道:“若不能和,或和而复背,岂必战乎?”这人的话又让众人静下来。如果刚刚签定了和约,转脸就杀过来,那和议还有什么意义?难道必须在战场上击败秦军,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吗?
囿中厢房中的问题,同样也困扰着魏国宫庭。
王宫的一个小殿内,信陵君、芒卯、魏齐,还有须贾大夫都彻夜未眠。魏王和龙阳君也在这里呆了半夜,实在挡不住困,回后宫休息了。
自从得到暴鸢的示警,长城和启封均向大梁派出使者报告此事。随后长城方面如流星般发出告急军使,秦人整军南来……秦人至城外三十里扎营……!魏王叫来魏齐和芒卯,一面让芒卯准备作战,一面大骂魏齐办的什么外交!
由于华阳城外的民军已经解散,启封所驻扎的只有万余武卒。芒卯一面准备大梁守御,一面建议速召华阳武卒至囿中,同时征召大梁乡军,速到囿中集结。
信陵君归来后,即被魏王召到宫中,一定要他主持大事。随即,长城方面又发来连串紧急军情:秦人从南关透入……秦人从南关北上圃田……圃田城和仓城城门全部关闭,守长城之卒弃守城关,退入圃田城中……长城之外的秦人已经攻入长城……
魏王大急,道:“秦人前入启封,已入魏心腹;今入圃田,此绝魏之命也。”
芒卯道:“前者秦过长城,未尝不欲入圃田也。幸赖信陵君屯军于城外,声威远镇,秦人乃远赴启封。”明着是赞扬信陵君,其实是暗赞自己护国有功。
然后,魏王就问了和囿中民军同样的话:“秦既与魏和,不数日而侵魏,奈何?”
全程主持和议的段子干面如死灰,道:“臣与秦所议,皆无所隐。臣愿亲入秦营,以大义责穰侯!”
信陵君请求,请来须贾大夫同议,以判断穰侯的意图:坚持了一个月,费了如许周折才订的盟,如此轻易的毁弃,怎么着也说不过去。
须贾大夫赶到后,也分析道:“穰侯若我欺,欲散华阳军,而意实在圃田,奈何虚费经月以相持耶?许五城以和,随即毁之,所得不亦多乎?”
段子干见须贾也向着自己说话,不住点头道:“然也,然也!”魏齐也在一旁,含蓄地点着头,表示同意。
芒卯道:“秦人先击韩而后入魏,宁韩之事与盟不妥!”
须贾大夫道:“韩之事,臣乃主之。王意既许韩以五城,韩亦来援,不可毁诺,以绝同盟之道。仍以五城与之。时秦已退,臣等皆以所赠为重,可稍减。数往返,乃减为三城。秦军之退也,魏依约入启封,让华阳于韩。奈何韩蹑秦军,终为秦所伏杀,亦一疑也。”
龙阳君道:“既魏与秦盟,实而不虚,可命段子即赴秦营,面见穰侯,探其底细!若有所疑,可尽释之;若意在欺诈,倾国一战,又何惧焉!”
段子干得命回去准备。
复有晋鄙大夫遣使来报,启封武卒已尽回大梁。芒卯请求亲出迎之,以慰大夫及众军野战之劳。魏王同意了,然后说自己已经困倦,要先回后宫就寢,一应重任,尽付于诸卿!只叮咛一句道:“圃田乃魏之根本,不可坏也!”于是魏王、龙阳君、芒卯皆离开了。约一时后,芒卯返回,把与晋鄙商议的结果报告给在座各位:启封武卒于大梁城下乡邑之中宿营一夜,次日早餐皆,乃赴囿中;囿中守御之事,暂由囿中守总管,待晋鄙大夫率军至囿中后,即命晋鄙大夫为将军,总领囿中一切军队;城西各乡,离囿中最近,理当先发囿中;其余各乡民军暂居各地,视情形再决定是否开往囿中。于座中人,皆无异议。
芒卯之职未解,理论上还是总领大梁守御的将军,“阃之外,将军主之”,又素有“智囊”之称。所以大家都问他,对大梁守御有何计策。
芒卯道:“如公所言,秦若不我欺,但有所惑,去之可也;若我欺也,战之可也。若必战之,大梁城高粮足,可无忧也。所忧者,惟在圃田。以臣所计,秦所以持久于启封也,盖由韩暗助之。今秦尽墨韩军,韩其助乎?久疲之军,攻之不克,掠之无取,内无粮秣,外无强援,孤军深入,必不能久。但令圃田坚守数日,秦必去也!若不我欺,但有所疑,自不待言,遣一使释之,其必归矣!”
信陵君道:“秦与盟时,未见其异,奈何猝然反覆,兵戎相见?”
魏齐恨恨地道:“段子甚贲,误我大事!”
芒卯道:“韩欲获其利,反被其害,贪惏无厌,自取其咎!”
信陵君还对韩军的事有些茫然,现在虽然紧张,但也没有什么紧急的事需要处理,但如果解散回家休息,又似不合时宜,便找话问道:“孤久在外,少闻朝事。暴鸢之灾,其因何在?愿诸卿教我!”
须贾大夫起而应道:“前者,韩太子召臣,面许以兵救梁,命臣奏王,以备粮秣及所赠之城。臣以奏王同时,请方先生告公子。六七日前,暴鸢将军访臣,言韩整军已备,即出郑趋大梁,命臣备粮秣于道。臣应喏之间,韩军已至华阳城下。暴鸢将军深责臣,臣对以使命未达,王命未下故也。臣乃先入华阳,告以韩军援梁之意。再赴大梁,奏王以韩军既出,道华阳而击秦。王将备粮秣及所赠之城。三返,而定为三城。”
魏齐道:“本欲不与,惟王曰,魏与韩,盟也,所约不可毁。乃献城。”
好不容易熬过囿中城外的第一个夜晚,四人都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商量着要在帐前也升堆火。小四说,要不要在营里也挖个地穴,既避风又保暖?郑安平道:“农具皆无,何以为穴?若三五日秦人即退,空费劳力。”不过挖个火坑还是必要的,花不了多少劳动。正商议间,有军使来报,将军命各营司速往城中议事。营司交待了乡长几句,带着郑安平等四人往城中而去。
走了十里地,几人身上暖和过来,行动也不再僵硬。
将军帐就设在囿中尉府中,四名武卒不被允许进入大堂,被安排进一间厢房,里面全都是各营跟随的军使,只不过都是些比较精明强干的壮年人,让武卒充军使的只有东鸿里所在的乡。
军使们聚到一间房间里,没有了军官,不得交头接耳的规矩自然是废了;又都是民军,说起话来毫无顾忌,熟的不熟的,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要交谈几句,嘘寒问暖,插科打诨,交换趣闻,不一而足。厢房里一时成了集市。
郑安平他们是武卒打扮,兵甲都与众人不同,自然被吸引了最多目光。他们四人本是市井,与众人没有隔阂,虽然是外来户,与众人几乎全都不认识,但也很快成为众人交谈的中心。不少人过来摸摸甲和戟,见了郑安平的那支矛,也颇有兴趣,问为什么比众人少了侧刃?郑安平耐心地解释,因为时间急迫,自己没来得及装上。众人比较了一下矛尖与侧刃的安装方式,认为郑安平没有骗他们,好像又发现了什么秘密,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全都心情愉快。
见气氛良好,郑安平问了旁边一人一个问题,道:“昨夜甚冷,几乎冻透,兄以何法取暖?”
一石激起千层浪,郑安平的话引起大家共鸣,大家纷纷抱怨昨夜的寒冷,自己如何难挨。主要的依仗就是烤火。有人还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比如脱了衣服冻一冻,再穿上衣服就会暖和很多;脱下一件衣服烤得热了再穿上,等等。有一人道:“天日冷,若相持经月,或狂风,或雨雪,纵有千般计,也难免死伤!”他的这句话,说中了大家的心思,室内一下安静下来。
不过另一人道:“闻秦人已入关,旦夕必至,恐三两日内即便大战!若有命丧于风雪,亦得全尸,幸也。”
郑安平问道:“兄何知秦人入关?”
那人道:“此事他邑或不知,吾邑皆知。盖吾邑有役于圃田者,亲见秦人入关,圃田关城,乃亡归,备言其事!”
郑安平疑惑道:“奈何秦人入关之速也?秦人何道而入?”
那人道:“闻道南关而入。”
郑安平恍然大悟。南关自被秦人击破后,始终未加修缮,亦无守备。这次秦人从南关而入,顺理成章。只不过这一次秦人没有直驱启封,而是包围了圃田。只用一天时间,秦军又拿住了魏的命脉:圃田那可是魏王的心头肉!
一人道:“前者启封之危,赖段子干大夫不战而解。此圃田之危,或亦赖大夫。”
另一人道:“魏之外交,不亦皆赖须贾大夫耶?”
另一人道:“然也。惟须贾大夫赴韩求援,与秦和议乃托于段子干大夫也。”
又一人道:“魏既与秦和,闻信陵君与穰侯亲主盟也,誓结兄弟,奈何复侵魏郊?”
一人道:“秦者,虎狼也,何信义之有?”
一人道:“若不能和,或和而复背,岂必战乎?”这人的话又让众人静下来。如果刚刚签定了和约,转脸就杀过来,那和议还有什么意义?难道必须在战场上击败秦军,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吗?
囿中厢房中的问题,同样也困扰着魏国宫庭。
王宫的一个小殿内,信陵君、芒卯、魏齐,还有须贾大夫都彻夜未眠。魏王和龙阳君也在这里呆了半夜,实在挡不住困,回后宫休息了。
自从得到暴鸢的示警,长城和启封均向大梁派出使者报告此事。随后长城方面如流星般发出告急军使,秦人整军南来……秦人至城外三十里扎营……!魏王叫来魏齐和芒卯,一面让芒卯准备作战,一面大骂魏齐办的什么外交!
由于华阳城外的民军已经解散,启封所驻扎的只有万余武卒。芒卯一面准备大梁守御,一面建议速召华阳武卒至囿中,同时征召大梁乡军,速到囿中集结。
信陵君归来后,即被魏王召到宫中,一定要他主持大事。随即,长城方面又发来连串紧急军情:秦人从南关透入……秦人从南关北上圃田……圃田城和仓城城门全部关闭,守长城之卒弃守城关,退入圃田城中……长城之外的秦人已经攻入长城……
魏王大急,道:“秦人前入启封,已入魏心腹;今入圃田,此绝魏之命也。”
芒卯道:“前者秦过长城,未尝不欲入圃田也。幸赖信陵君屯军于城外,声威远镇,秦人乃远赴启封。”明着是赞扬信陵君,其实是暗赞自己护国有功。
然后,魏王就问了和囿中民军同样的话:“秦既与魏和,不数日而侵魏,奈何?”
全程主持和议的段子干面如死灰,道:“臣与秦所议,皆无所隐。臣愿亲入秦营,以大义责穰侯!”
信陵君请求,请来须贾大夫同议,以判断穰侯的意图:坚持了一个月,费了如许周折才订的盟,如此轻易的毁弃,怎么着也说不过去。
须贾大夫赶到后,也分析道:“穰侯若我欺,欲散华阳军,而意实在圃田,奈何虚费经月以相持耶?许五城以和,随即毁之,所得不亦多乎?”
段子干见须贾也向着自己说话,不住点头道:“然也,然也!”魏齐也在一旁,含蓄地点着头,表示同意。
芒卯道:“秦人先击韩而后入魏,宁韩之事与盟不妥!”
须贾大夫道:“韩之事,臣乃主之。王意既许韩以五城,韩亦来援,不可毁诺,以绝同盟之道。仍以五城与之。时秦已退,臣等皆以所赠为重,可稍减。数往返,乃减为三城。秦军之退也,魏依约入启封,让华阳于韩。奈何韩蹑秦军,终为秦所伏杀,亦一疑也。”
龙阳君道:“既魏与秦盟,实而不虚,可命段子即赴秦营,面见穰侯,探其底细!若有所疑,可尽释之;若意在欺诈,倾国一战,又何惧焉!”
段子干得命回去准备。
复有晋鄙大夫遣使来报,启封武卒已尽回大梁。芒卯请求亲出迎之,以慰大夫及众军野战之劳。魏王同意了,然后说自己已经困倦,要先回后宫就寢,一应重任,尽付于诸卿!只叮咛一句道:“圃田乃魏之根本,不可坏也!”于是魏王、龙阳君、芒卯皆离开了。约一时后,芒卯返回,把与晋鄙商议的结果报告给在座各位:启封武卒于大梁城下乡邑之中宿营一夜,次日早餐皆,乃赴囿中;囿中守御之事,暂由囿中守总管,待晋鄙大夫率军至囿中后,即命晋鄙大夫为将军,总领囿中一切军队;城西各乡,离囿中最近,理当先发囿中;其余各乡民军暂居各地,视情形再决定是否开往囿中。于座中人,皆无异议。
芒卯之职未解,理论上还是总领大梁守御的将军,“阃之外,将军主之”,又素有“智囊”之称。所以大家都问他,对大梁守御有何计策。
芒卯道:“如公所言,秦若不我欺,但有所惑,去之可也;若我欺也,战之可也。若必战之,大梁城高粮足,可无忧也。所忧者,惟在圃田。以臣所计,秦所以持久于启封也,盖由韩暗助之。今秦尽墨韩军,韩其助乎?久疲之军,攻之不克,掠之无取,内无粮秣,外无强援,孤军深入,必不能久。但令圃田坚守数日,秦必去也!若不我欺,但有所疑,自不待言,遣一使释之,其必归矣!”
信陵君道:“秦与盟时,未见其异,奈何猝然反覆,兵戎相见?”
魏齐恨恨地道:“段子甚贲,误我大事!”
芒卯道:“韩欲获其利,反被其害,贪惏无厌,自取其咎!”
信陵君还对韩军的事有些茫然,现在虽然紧张,但也没有什么紧急的事需要处理,但如果解散回家休息,又似不合时宜,便找话问道:“孤久在外,少闻朝事。暴鸢之灾,其因何在?愿诸卿教我!”
须贾大夫起而应道:“前者,韩太子召臣,面许以兵救梁,命臣奏王,以备粮秣及所赠之城。臣以奏王同时,请方先生告公子。六七日前,暴鸢将军访臣,言韩整军已备,即出郑趋大梁,命臣备粮秣于道。臣应喏之间,韩军已至华阳城下。暴鸢将军深责臣,臣对以使命未达,王命未下故也。臣乃先入华阳,告以韩军援梁之意。再赴大梁,奏王以韩军既出,道华阳而击秦。王将备粮秣及所赠之城。三返,而定为三城。”
魏齐道:“本欲不与,惟王曰,魏与韩,盟也,所约不可毁。乃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