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 第三十章 远游 张七娘

第三十章 远游 张七娘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住持请留步。  』『慧名师兄,一路上小心。』,长寿寺山门前,两个老和尚互相合十道别。从山门外老僧人得视角,可以看到很多大小比丘、沙弥也在相送。

    看完灯,跟大家伙一起进行唐朝得k歌运动,踏歌後。李忱和了凡回到了长寿寺。这年到元宵後,算是完了。

    踏完歌,李忱心情舒畅,嗯,唐朝人果然很会享受生活,现代人去kTV,了不起七八个人一间房,或许十多个,那只是k歌。唐朝人不仅一群人一起唱,还带运动,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年过完了,这时候,李忱得前任,也就是前帐房慧名比丘,要出门游历去了。他的师弟,长寿寺得住持,慧寂带领寺里得比丘和沙弥,正在相送。

    『大和尚,你年纪也不小了,现在天气又冷,你何苦非要挑现在出门云游呢?』,李忱在劝慧名,以慧名前帐房得身份,和这些日子来给予李忱得指点,李忱称他一声大和尚不为过。

    『天冷点又何妨,要行脚天下还畏冷,那就不用走了。』,慧名不以为意的笑道,『自从当上寺里得帐房,困在寺内这麽多年,贫道早就想出门了,一点点寒冷,贫道还受得了。』

    『再说了,再不走,可又得关在寺内几个月不能出门了。』,说完还顽皮得眨了眨眼。看着大笑离去得慧名,李忱差点笑出来,看来能出门游历,让这个

    人老心不老得比丘,心情非常好阿。

    所谓几个月不能出门,是指接下来几个月,大约整个冬季得三个月时间内,长寿寺僧众都不能出门,要闭关修行。

    嗯?没开玩笑,是真的要闭关,不过当然不是武功,又不是少林寺,是闭关修行佛法。

    正式得名称,不叫集训,叫做安居。分为冬安居和夏安居,大抵上就是夏季和冬季两个时候。这个时候寺里的僧侣,基本上都不准出门,不管是云游还是化缘什麽。所以慧名老和尚要趁这个冬安居没开始前,出门云游。等开始就出不了门了。

    至於,僧侣们关起门来做什麽?前面说过,就是精修佛法。之前说过,一个正式得比丘,还有一份戒牒,上面会记载,你会哪些佛法。

    如果你看过佛家经典就会明白,佛家经典很难懂。很多典籍根本就是照印度那边得音,然後用同音汉字取代。所以说,要精通这些典籍,除了傻瓜一样岁岁念,每天背,把它背熟,别无他法。

    所以,一个闭关研读,让大家念经、坐禅、听课、辩论得安居时段就很重要了。形同关禁闭得安居,可以让僧侣对佛法理解更深。

    就这样,匆匆时间过了几个月,春天来了。长寿寺山门前排起了长龙,『这位老丈,这里是五贯,您让令郎背好了。下一位。』,李忱振奋起精神,喝了口茶,招呼起下一位民众。

    长寿寺山门前,排起了长龙。做什麽?借钱呗。说到这里,李忱又吐槽唐代得不便利性。铜钱实在太重了。李忱没办法把唐代重量和现代重量换算,也不知道1贯钱到底该合多少现代公斤。

    只是大概知道,一台牛车可以装大约1oo贯。如果要人背,大概9贯钱,可以让一个成年男子,背得要死要活。

    背起来不是问题,问题是你得扛回去。真的是扛回去,李忱试背过,他大概可以背个14贯,可是很累。如果要背到镇上,大概只能背个11贯钱。

    同理,一个成年男子,如果你要让他背着钱回去,大概只能背八贯。所以,你可以看到用扁担挑钱的。

    挑钱还算好了,如果要借谷物,或是借布疋得,不用车子载不回去。所以李忱每次都要吐槽唐代,钱币不够,经济其实不是那麽达,其代表性是连布疋都可以拿来当作货币。

    唐代钱荒得紧,很多穷地方、小地方,恐怕连钱都没看过,还停留在以物易物阶段。钱荒得程度,连官府都下令过,要大家不要光拿钱交易,还要兼用布疋。这样可以少花点钱。

    真正那些经济达得地区,只限於大城市,那些地方有飞钱可以用。像广州、长安、扬州、徐州之类得大城市,真正什麽大额交易只会出现在这些地方。飞钱才有用武之地。

    说起来,单论总体经济力量,宋朝恐怕远胜唐朝。唐、宋两朝经济展差距,不要说别的,只要看钱币得使用就知道了。

    借钱得人龙继续中…会有这麽多人,主要是因为这些天长寿寺的冬安居,虽然不是完全封闭庙们,可是像质举这样的活动,也是不会进行得,怎麽说这理都是个寺庙,还不像後代那样,完全得世俗化。

    再者,其实农民最难过得时候,是青黄不接得时候。这时候秧苗刚种下,然後之前的收成已经花完了,缴税、过年、还债。更难过得是,这时候隆冬已过,万物回春,可是实际上野外能找到得野生植物不多。

    如果农民没办法找到临时工作,很多时候就只能去借钱。位什麽王安石实施青苗法?青苗得意思就是只这个时候。

    『下一位。』,李忱无精打采,这种工作,其实蛮无聊得。只是他又不能缺席,必须在场。

    『砰。』,一个沈重得麻袋,撞击到了铁桌上,出沉闷得声响,震的李忱精神一震,『砰。』,还没等他回神又是一声闷响。『还钱。』,一个粗汉瓮声瓮气得说道。

    山门大开,不仅仅是来借钱得,也有还钱得,可是这种人少之又少,不得不让李忱惊讶,不仅是来还钱得,看样子还不少钱。

    『快清点。』,不用李忱说,来帮忙得比丘,就开始动手清点了。看得李忱又是一阵叹气。

    这都特嘛得什麽是阿,真的太不方便了。一贯钱是一千钱,一钱就是一个铜板。一个铜板重量不大,可是千钱集合在一起,就得好几公斤…,怎麽唐代就没有大点得货币单位呢。

    在李忱得记忆中,不要说唐朝了,中国历史上就没出现过。基本上就是以一个铜钱做一个单位货币。

    当然,他知道到了明中叶以後,随着白银大量流入,开使用白银当货币。可问题是,那个时候中国人就没想过铸造什麽银币,一直要到晚清,才会出现什麽龙洋啥得。

    是叫龙洋吗?李忱记不清了,反正到了晚清,中国才有了比较大额得钱币。好像清政府还出过金币。

    中国历史上不是没有金币,可是从来也没当过流通货币。基本上就是把黄金作成钱币形状,当作交易物。那不是金币,只是作成饼形得金块。不像西洋,商业达,交易旺盛,金、银、铜币,一种不缺。

    或许你会说,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纸张货币。大额货币,面值五十,一百甚至数百得都有。

    好吧,以後者来说,那根本不是常态。都是政府财政危机,想要用这种方式骗钱,出个什麽当时,当百,甚至当五百。除了造成通货膨胀,根本没什麽帮助。

    至於纸类货币,那时候得朝廷,好像也就是把他当成上者,那些大钱来用,无限制滥,甚至比大钱更方便,印刷机启动,钞票就滚滚而来。结果最後还是造成通货膨胀。

    『阿翁,这是您得欠条,没错得话就请拿回去。下一位。』,僧人费了半天功夫,清点好数量,李忱就把欠条还给人家。

    『砰。』,又是一声闷响,居然又有还钱得,李忱还蛮惊讶得。现在不是收获季,选现在还钱得还真不多。

    『这位郎君,这是奴要还得欠款。』,李忱抬头一看,是一位年轻少妇,样貌看不清楚,因为她戴了顶斗笠,脸上还有块白纱遮脸。之所以知道是少妇,主要是看她的型,李忱不知道那是什麽型,但是来唐朝也有一段时间了,知道会梳这种型,身份应该是少妇。

    这位少妇,带了一位侍女,牵了辆牛车,来还钱得。那位侍女年纪大概二十多,力气可不小,看来是做惯粗活的,可以把挤贯钱轻松提在手里。

    『这位夫人,请拿好。』,僧人清点後,李忱把借条找出来,还给人家,『下一位。』,虽然这麽说,李忱得目光却盯着这位人妻得背影。

    (怪了,这声音我好像听过。然後这名字…),不可否认,这位人妻得背影很好看,走起路来摇曳生姿,如弱柳扶风,可是那不是李忱看着她的原因。

    只稍微看了一下,李忱立刻收回目光,再多看,人家万一认为他太过轻挑,

    去住持那里投诉,他这份工作恐怕就得丢了。他只是瞄过帐本上的一个名字,张七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