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下嫁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前面还连番就要你死的架式,转脸儿就赏下来了。
武梁当然明白,这示好不是对她的,是做给程向腾看的。
程向腾有早起的习惯,一早就走人去晨练去了。但是这不要紧,自会有人用合适的方式将此番行赏传达到他耳朵里去的。
能让那么横行的二奶奶这般屈尊示好,自然还是程向腾的态度让她有了危机感或什么别的想法,于是收敛了。
知道忌惮就好,忌惮到不敢动自己,甚至再忌惮到不能动自己,于是她就可以安枕无忧了。
所以她的努力方向,就是让她越发的忌惮。
武梁笑着对来送赏那丫头道:“你帮我禀二奶奶一声,就说二爷怕是要回正院午膳呢,可以先备些二爷喜爱的吃食。还有,晚上二爷也会歇在正院的。”
关于午膳,程向腾提过一句。至于晚上么,却是一般推断。——程向腾说为着腕上有伤怕被追问,避着二奶奶。只是如今伤已经好完全了,没可能他还不睡老婆。再者明天洗三,哪怕为着面子,今儿晚上也要安抚一下唐氏的吧。
反正她也就说说。男尊女卑时代,不流行男人向女人交待自已的行踪,所以信息很有价。她若说准了,就够致庄院那边思量半天的了。而若没说准嘛,就是男人更改了行事,她也不需要负责。
那丫头应了,回去报给徐妈妈知道。
徐妈妈打赏之后,就着急等着,看看能起到点儿什么作用不能呢,如今听了这话果然又是一愣。
照丫头的说法,二爷当时并不在洛音苑里。若是早膳,可能二爷临走时说一句“你安生养着,我回正院早膳去”之类的话,透了信儿也寻常。
可这午膳跟晚上呢?那妩娘是知道二爷要回院才敢这般说呢,还是那妩娘收了赏高兴,有把握劝动二爷,所以敢这般做二爷的主?
一边悄悄让厨房备着,一边让人留意着二爷动向。
果然到午膳时候,程向腾就回了致庄院了,不但在院里开饭,还和唐氏一起歇了午觉!
然后起来还询问了唐氏些洗三宴准备的情况,说什么明儿个可都是至亲好友啊,要招待得丰盛一些才行什么的,两人絮絮说了好一会儿话。
小儿洗三嘛,来宾大部分都是唐氏娘家人,府上早就准备得满满当当的好东西待客,程向腾也算白问一句。
唐氏心下暗嘲,不论如何,这程二爷还是在意她唐家的,不然也不会巴巴地跟她交待这些。
然后到了晚上,程向腾更是早早回了正院。
终于睡上了。
唐氏心里不爽仍在,但到底有些回暖之意。毕竟外出回归后的第一炮,还是朝她开的。
——她不是没想过,程向腾若真给她没脸到底,睡完了这个还可以去睡别个,反正回来后已经在正院歇过一晚,办不办事儿的都算给过她面子了。而按日子算,如今已经该轮到别的姨娘处了。
但徐妈妈,默默地惊了。
啊呀嘿哟,这情形,相当严重啊。
二爷就病在洛音苑那里,那位好了他就好了,那位受了委屈,他就给奶奶些委屈受?奶奶若还是转不过弯来,只怕真得吃大亏。这事儿,得好好跟夫人说道说道,好生劝劝奶奶才是啊……
不说徐妈妈这里暗自打算,却说洛音苑那里,接了一匹料子的赏也改变不了什么,武梁依然以躺平为主。
不过她总觉得唐氏这般行赏太诡异,好像整个人要从那种口鼻朝天趾高气扬对人道:“你,去死!”要转变为在暗处默默地冷哼:“瞧,还不是得死……”让人有种被悄悄盯着的另种紧迫感。
武梁于是更加积极备战,尽可能多的知已知彼。
曾妈妈是府里老人,生在府里长在府里,几辈人为程家服侍,对程家真是知根知底儿。想着武梁进府的时候短,进府后又大多圈在洛音苑里出不去,只怕知道的事情真不多。见武梁问,便尽心尽力的把程府的历史细细讲来。
而桐花,她较熟的主要就是程向腾的后宫,一个老婆,四个姨娘,开了脸的通房们,以及各位女人身边得脸的丫头婆子们,院里粗使的曾经同僚们……诸如此类,也很详细。
···
这是个什么地界儿武梁还没有搞清楚。年份时代陌生,地理位置不详。只不过房屋构架,家什摆设,人们穿着打扮,言谈行止……就是古装剧吧。
这剧发生在据说叫大汤朝的京城安邺。
程家祖籍清州,原不过是清寒人家。到了程向腾先祖爷爷那一辈儿,总算出了颗好苗子,就是他先祖爷爷。这娃从清州的小镇上跑出去混,可能是捞偏门,可能有什么际遇,反正腰包鼓了之后来了京城安邺,在安邺城郊买下了百亩良田,还在安邺城内买下了小小宅子,然后又接了爷娘老婆一家子过来,算是彻底在京城安了家。
然后是他祖爷爷,脑子灵活,拿了家里本钱做了行商,生意通达三江,赚钱是把好手,倒把家底折腾得越发厚实起来。在京城这地界儿,敢称富的,那就是真的富了。而这位新富是个有眼光的,温饱后不是思□□,而是打算起子孙的未来了。他坚持不让儿子跟着他行商赚钱,反把儿子都撵去读书习武去了。
到底是农不农商不商,没根基没名堂的小姓人家,在京城这地头,并不是有钱就好使,总之当时是连个有名望的先生都请不上门的。
倒是他有一儿子,就是程向腾他爷爷,有了大出息。
这娃小小年纪就善结交,竟认识了好几位达官贵人(曾妈妈说是得贵人赏识,想来都差不离一个意思)。然后经常到达官贵人家蹭书读,蹭武练,竟长成了一个文武全才不可多得的有为青年。
然后某年外敌蒙国入侵边关兵乱,此有为青年就报名入伍,一路砍杀,从小兵直做到了副将。再后来更是在京城被困时领兵回援,破敌围勤圣驾,年方三十,就一举封侯,铁帽世袭。
这位第一代侯爷原有几个兄弟,破京围的时候冲锋在前死光了,只剩下他一个。再然后他做了近四十年的侯爷,经历了两朝,都领兵戍边,英勇御敌。然后他几个成年儿子又先后战死,只剩一个老来子,就程向腾他爹。
就这样一代侯爷也不溺爱,扔在军营里摔打,做马卒,做斥侯……低阶的,危险的,百无禁忌的淬练。
总之这位第一代侯爷就这样以几个兄弟的命,几个儿子的命,用自己的身先士卒勇敢拼杀,加上能耐智慧,铁腕治军,彪悍功绩……带出了一支勇猛铁血的程家军。
然后是程向腾他爹,第二代侯爷。如果说一代侯爷是战功,那么二代侯爷就是守功。
他爹死的时候,这位不过十五六岁,小小年纪袭了候爷爵。这在京城里也不算啥,有的是少年闲散王公。但做为个实职侯爷,并且领的是大军,要治军布防,护卫边疆,面对的还是大汤最强劲的敌手蒙国,是挺能吓到些人的。
当时的朝堂上就出现过不少反对的声音。但因为程家军中大部分是跟着程老侯爷一路拼杀上来的,恩义俱全什么的,反正大伙儿更听程家令。
有程家军力挺这位小侯爷,圣上就不得不参详此情,怕别人上任一时也罩不住,边关有了漏洞蒙国趁虚而入就不妙了,便让小侯爷立了令状,然后才让他承了父职。
小侯爷领兵后硬是没丢他爹的老脸,保得边关安稳几十年,没让强敌蒙国侵入一步。程家军依然威名赫赫。
可是程家到底靠军事起家,于武斗上不弱,于朝堂上,显得就无力了。
所以程向腾他爹晚年那会儿,就出过点儿事儿。
京城里皇子夺嫡。
太子母族本就势弱,皇后去世后又无人在皇帝耳边吹风,于是这娃就苦逼了。被那亲妈得宠能吹风,外祖势力又强劲的兄弟虏王逼得几无活路。
当然世家大族势力只是其一,重中之重还在军权。
别处的驻军统将都或多或少和朝堂上有些扯不清的连带关系,眼看着京城局势一边倒的明朗,便差不多都站了队。
但程侯爷做为领兵最多的一支军将,却拒不站队,拒不参与党争。并宣布程家军只听君令,只接君命。
于是自然得罪了人。
不知是皇帝晚年昏馈还是被把持了朝政,反正很多政令很瞎。不久后兵部就下了那么一道令,让镇北侯爷回京,同时让出军权给充州郡守腾万良。
将在外,圣旨都要考虑考虑呢,何况兵部那莫名其妙的一道令。
加上此时朝堂上正局势诡谲,形势敏感时候呢。程侯爷政治细胞再缺,也知道事有不对。
他便以兵部手续不全为由拒不履行。
还缺什么手续?缺圣旨啊。调侯爷回京,没圣旨谁鸟你。
但此时皇帝已经病得爬不起床了,朝政掌握在强势一派手里,哪有圣旨。不过程侯爷不识抬举,自然有法整治他。
于是兵部也以上不批复为由,拒不拨放粮草。
那时程侯爷治下驻军约四十万。四十万大军啊,要断粮!再铁血再纪律严明的军队,可以暂时不发饷,但能让人不吃饭吗?消息传出,军队差点哗变。
可程侯爷朝堂机变可能不行,但治军行军那是有真本事的。
当即宣布将程家家底全部捐作军需,连充州将府的存粮都搬空入库,和士兵同吃同住,所有现粮开始按计划小量发放,以求撑得更多时日。
——到底是程家军,主将如此,下面将士也多有效防。虽然这也就口号喊的响,捐出的东西实在杯水车薪,但军心稳了,哗变止了,大家都积极想办法去了。
然后程侯爷把军队一番编排,多股机动势力冲入蒙国境内而去。并且去时不带军需,以战养兵。——变身匪徒扰边抢劫,蒙国骑兵最常干的事儿,如今他们也干回去了。大家对阵多年,那套路都熟得很。
就这么着一边军中省着吃,一边外间或捐或抢偶有小补给,竟也挺过了些时候。
再来说说定国公唐家。
老程侯爷当年寒微时,没有自己的夫子,没有自己的武师,都是在几家大户人家蹭的。
最常去的,就是定国公唐家。
唐家的来头,说起来可了不得,那是开国元勋,军功发家,祖上和元帝一起拼杀,背过元帝出死人堆呢。加上本身又是世家大族,在京城勋贵圈,那也是有一席之地的。
这样人家的子弟本就繁多,学堂武馆都是高规格设置,寻常外人是不能进的。人家培养人才,却能捎上一个程家的寒族青年,还让他上进成功了,可见眼光。
于当时的说法,这程侯爷就算是人唐家门里的弟子,这是有再造之恩的。
但因为当时程老侯爷也就是跟着人家混场,并没有认真拜进门,所以名义上和唐家并无干系。
就算此青年后来封了侯,但于人家唐国公府来说,也不至于要靠他个侯爷照应,所以人家并不许族人提起这段旧恩,只说两家同是军务出身惺惺相惜,从此交往颇亲厚些罢了。
但是到了程向腾他爹这时候,眼看军粮要断供,又不能老当劫匪。可是朝中无人,使不上力,便试探着给唐国公爷去了封信,询问形势,寻求破局。
那时先帝病沉,两派之争已是白热化状态。
不过明确站队的多是有利害关系的大族或想赌一把的寒门投机派。
而也有相当一些真正的世家大族并不肯参与其中。因为不管将来谁上位,也一样要照抚他们,而万一站错了队,那就是灭族之祸,不划算。
所以他们这些人家大多坚持中立,闭门谢客,静待事定再出头。
唐国公府就是这中立派的一员。
但唐国公爷接到程侯爷信函后,却当即振臂高呼:“肉烂在釜,怎可及边线,引戎事,贱夷虏!”
意思是说你们兄弟们争是争啊,但咱肉烂在锅里可以,断不能祸及边防线,引起战事,便宜那外敌虏寇。
但当时大家争得焦头烂额你死我活的,朝堂势力也一团乱麻,政务不通,谁跟你去管那什么民族大义啥的啥的啊。
于是唐国公爷当机立断,照着程府行事,拿出唐府所有储备现银现粮,再动员自己的亲戚朋友,买粮捐粮,还在商家中游说调借,端的是八方游走。
一时间京城颇有几家世族参与,还有些眼明心亮的商家一起跟风,最后硬是倒腾了足足够大军近一个月的粮食。
唐家于程家又有一恩。
就这么程侯爷和唐国公爷两下里筹措着,大军就紧着裤腰带挺着。然后挺着挺着,就挺到了病重的老皇帝挺不住的时候……
残喘的老皇帝终于死了,而太子在虏王打压打杀中忽然逃蹿不见了。然后却在民间张贴了告示,宣布国不可一日无君,他就顺应天承登基为帝了。——成为在野登基第一人。
然后程侯爷勤王兵三十万忽至京师,以镇京师之乱。——当然,皇帝死了,太子是正统,这勤的自然是这位新王。人程家军可不是乱来的,是新帝发了旨调回的。
虏王一派就傻了眼。
那时各地驻军中,表态支持虏王的占了大多数。
但当时的京中形势吧,首先皇帝就对换太子意动,朝堂众臣也多是为虏王发声的,再然后从皇宫禁卫到京畿营军,也绝大数在虏王的控制中。
这样一面倒的形势下,虏王便没有从外面调集军队,也没有搞个矫诏竖个反旗啥的,觉得这样做了,那他以后为帝,也跟反贼逆党谋来的皇位似的,名头上不好听。
还以为到最后要么是皇帝明诏另立太子,要么干脆让太子各种意外死了,然后他成继任人选,总之他就是正统了,那皇帝就当得明正言顺的。
谁知形势这样演变。
而京城中,以唐家为首的许多世家大族也跟着站出来发声,拥立新帝,维护正统。虏王母族什么的,瞬间弱暴了。
最后新帝是在三十万铁血大军护送中回的宫,然后在各世族的支持中行了大典的。
……
这一场撕虏中,在京城的程府原本自然是危险的,程家大军至,对方急红了眼,会不拿他们作伐吗?
又是唐家出手安排,悄悄转移了程家妇孺,保得程家平安。
这恩情,又大了去了。
现在的程向腾母子,皆是受恩之人。
……
再然后,逆党肃清,天下太平,朝堂事远……唐氏下嫁。
当然唐氏下嫁时候,已经是新皇上位八年后的事儿了。
当初捐粮相助的,便是二奶奶唐氏的爷爷,如今仍然健在。唐家因于程家军有恩,又于社稷有功,具体点儿说就是对新皇起了大用,然后再成新皇跟前红人。
再加上当初散家财资助边军,不畏强权为边军奔走什么的,也让唐家在朝在野的声望日隆,如今的唐家,俨然已是京城世族的领头羊家族。
当然程家也是重臣肯定的,不过他属外臣,离君王就远了去了。
并且当初那位护助过君王入宫的二代定北侯,程向腾他爹,于新皇登基后没两年便一病去了。
于是唐家大族依然枝繁叶茂且圣前红人着,而程家,新任领导人又成一极少涉足朝堂事的年轻人。连办事儿能力都有待商榷,更何况在圣上心中位置。
程侯爷上任边关后,自然越发远离了圣上视线,成为只在军报上才会提及到的名字。
连新侯爷程向骥尚且如此,何况年幼长兄许多的程向腾。不但仕途上完全看不出作为,还是程家次子侯爷兄弟,于爵位上也是完全无望的。
虽然在新皇登基后,程家女进宫封了贵妃,但也是面子工程罢了。程家除了军中根基外,于这京城之中,根本数不上号。
而唐家,人家也有女在宫中,虽然原先只是个不起眼的太子淑人,但现在,人家成了皇贵妃……
总之唐家VS程家,门第,势力,声望,根基,高出的不是一丁半点儿。唐氏标准的高门下嫁。
但唐氏还就是嫁了。
——曾妈妈说这些,大约是重在让武梁明白唐氏在程家的超然地位,让她心里有个数。
武梁当然明白,人唐氏不但是高门贵女,还是唐国公世子夫人唯一嫡出的孩子。从小眼珠子似的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人,却嫁了这侯府次子,唐家自然是真正疼孩子的人家,不求女婿有什么大出息,只求女儿日子过得舒心。
但武梁却更感慨唐家的际遇。扶持新皇登基时,呃,怎么说呢?有点儿太顺太赶巧了点儿。
先是中立自保,然后为程家军筹粮,成全了自己的名声,也无形中和程家军成了一路。再然后顺势成了保皇党,在大军至皇帝归的时候摆明了立场……
这都有些顺势而为见风使舵的意思。可这样的行事,后来竟能成新皇心腹?
……真是顺得不费一点儿无用功啊。
当然朝堂水深,不是她能解的,并且那些旧事也不关她的事。
武梁奇怪的是,为什么唐氏会下嫁程向腾?
“那唐程联姻,是程家先行求娶的么?”她问曾妈妈。
程家长媳郑氏就不是什么高门女,如果程家有意联姻世家大族,早先让程老大那世子爷联姻,不是筹码更高些?拿一个次子,凭什么去求娶高门女去?
说起来,这又是一桩恩情。曾妈妈就道:“那倒不是。是那年唐国公爷的寿宴上,唐国公爷看到程家母子,便提起了旧事,说程家跟他家也是几辈儿的交情了,他看程家孩子就跟他家孩子一样,要老夫人以后让孩子们多多亲近才是。
老夫人听了,知道唐国公爷是体恤照抚程家之意,自然喜不自盛,便顺口说起二爷也到了适龄当婚年纪,想让老国公爷帮着操操心。有老国公爷保媒,那面子也是大了去的。
没想到唐国公爷当即就笑说这事儿好办,唐家现就有适龄女儿,——竟是有结亲的意思。老夫人原想着唐家左不过出个旁枝女儿啥的,没想到最后竟是世子爷独女……”
反正也就是说,唐家自愿嫁的世子爷嫡女。
总之唐氏嫁过来后,也确实过得姿意,婆婆关爱,丈夫体贴,唯有久久怀不上孩子这点儿美中不足。
这才会有了后面的几个姨娘。
要不然,象武梁这种通房丫头什么的物种,只怕在程家二房里头得绝种。
前面还连番就要你死的架式,转脸儿就赏下来了。
武梁当然明白,这示好不是对她的,是做给程向腾看的。
程向腾有早起的习惯,一早就走人去晨练去了。但是这不要紧,自会有人用合适的方式将此番行赏传达到他耳朵里去的。
能让那么横行的二奶奶这般屈尊示好,自然还是程向腾的态度让她有了危机感或什么别的想法,于是收敛了。
知道忌惮就好,忌惮到不敢动自己,甚至再忌惮到不能动自己,于是她就可以安枕无忧了。
所以她的努力方向,就是让她越发的忌惮。
武梁笑着对来送赏那丫头道:“你帮我禀二奶奶一声,就说二爷怕是要回正院午膳呢,可以先备些二爷喜爱的吃食。还有,晚上二爷也会歇在正院的。”
关于午膳,程向腾提过一句。至于晚上么,却是一般推断。——程向腾说为着腕上有伤怕被追问,避着二奶奶。只是如今伤已经好完全了,没可能他还不睡老婆。再者明天洗三,哪怕为着面子,今儿晚上也要安抚一下唐氏的吧。
反正她也就说说。男尊女卑时代,不流行男人向女人交待自已的行踪,所以信息很有价。她若说准了,就够致庄院那边思量半天的了。而若没说准嘛,就是男人更改了行事,她也不需要负责。
那丫头应了,回去报给徐妈妈知道。
徐妈妈打赏之后,就着急等着,看看能起到点儿什么作用不能呢,如今听了这话果然又是一愣。
照丫头的说法,二爷当时并不在洛音苑里。若是早膳,可能二爷临走时说一句“你安生养着,我回正院早膳去”之类的话,透了信儿也寻常。
可这午膳跟晚上呢?那妩娘是知道二爷要回院才敢这般说呢,还是那妩娘收了赏高兴,有把握劝动二爷,所以敢这般做二爷的主?
一边悄悄让厨房备着,一边让人留意着二爷动向。
果然到午膳时候,程向腾就回了致庄院了,不但在院里开饭,还和唐氏一起歇了午觉!
然后起来还询问了唐氏些洗三宴准备的情况,说什么明儿个可都是至亲好友啊,要招待得丰盛一些才行什么的,两人絮絮说了好一会儿话。
小儿洗三嘛,来宾大部分都是唐氏娘家人,府上早就准备得满满当当的好东西待客,程向腾也算白问一句。
唐氏心下暗嘲,不论如何,这程二爷还是在意她唐家的,不然也不会巴巴地跟她交待这些。
然后到了晚上,程向腾更是早早回了正院。
终于睡上了。
唐氏心里不爽仍在,但到底有些回暖之意。毕竟外出回归后的第一炮,还是朝她开的。
——她不是没想过,程向腾若真给她没脸到底,睡完了这个还可以去睡别个,反正回来后已经在正院歇过一晚,办不办事儿的都算给过她面子了。而按日子算,如今已经该轮到别的姨娘处了。
但徐妈妈,默默地惊了。
啊呀嘿哟,这情形,相当严重啊。
二爷就病在洛音苑那里,那位好了他就好了,那位受了委屈,他就给奶奶些委屈受?奶奶若还是转不过弯来,只怕真得吃大亏。这事儿,得好好跟夫人说道说道,好生劝劝奶奶才是啊……
不说徐妈妈这里暗自打算,却说洛音苑那里,接了一匹料子的赏也改变不了什么,武梁依然以躺平为主。
不过她总觉得唐氏这般行赏太诡异,好像整个人要从那种口鼻朝天趾高气扬对人道:“你,去死!”要转变为在暗处默默地冷哼:“瞧,还不是得死……”让人有种被悄悄盯着的另种紧迫感。
武梁于是更加积极备战,尽可能多的知已知彼。
曾妈妈是府里老人,生在府里长在府里,几辈人为程家服侍,对程家真是知根知底儿。想着武梁进府的时候短,进府后又大多圈在洛音苑里出不去,只怕知道的事情真不多。见武梁问,便尽心尽力的把程府的历史细细讲来。
而桐花,她较熟的主要就是程向腾的后宫,一个老婆,四个姨娘,开了脸的通房们,以及各位女人身边得脸的丫头婆子们,院里粗使的曾经同僚们……诸如此类,也很详细。
···
这是个什么地界儿武梁还没有搞清楚。年份时代陌生,地理位置不详。只不过房屋构架,家什摆设,人们穿着打扮,言谈行止……就是古装剧吧。
这剧发生在据说叫大汤朝的京城安邺。
程家祖籍清州,原不过是清寒人家。到了程向腾先祖爷爷那一辈儿,总算出了颗好苗子,就是他先祖爷爷。这娃从清州的小镇上跑出去混,可能是捞偏门,可能有什么际遇,反正腰包鼓了之后来了京城安邺,在安邺城郊买下了百亩良田,还在安邺城内买下了小小宅子,然后又接了爷娘老婆一家子过来,算是彻底在京城安了家。
然后是他祖爷爷,脑子灵活,拿了家里本钱做了行商,生意通达三江,赚钱是把好手,倒把家底折腾得越发厚实起来。在京城这地界儿,敢称富的,那就是真的富了。而这位新富是个有眼光的,温饱后不是思□□,而是打算起子孙的未来了。他坚持不让儿子跟着他行商赚钱,反把儿子都撵去读书习武去了。
到底是农不农商不商,没根基没名堂的小姓人家,在京城这地头,并不是有钱就好使,总之当时是连个有名望的先生都请不上门的。
倒是他有一儿子,就是程向腾他爷爷,有了大出息。
这娃小小年纪就善结交,竟认识了好几位达官贵人(曾妈妈说是得贵人赏识,想来都差不离一个意思)。然后经常到达官贵人家蹭书读,蹭武练,竟长成了一个文武全才不可多得的有为青年。
然后某年外敌蒙国入侵边关兵乱,此有为青年就报名入伍,一路砍杀,从小兵直做到了副将。再后来更是在京城被困时领兵回援,破敌围勤圣驾,年方三十,就一举封侯,铁帽世袭。
这位第一代侯爷原有几个兄弟,破京围的时候冲锋在前死光了,只剩下他一个。再然后他做了近四十年的侯爷,经历了两朝,都领兵戍边,英勇御敌。然后他几个成年儿子又先后战死,只剩一个老来子,就程向腾他爹。
就这样一代侯爷也不溺爱,扔在军营里摔打,做马卒,做斥侯……低阶的,危险的,百无禁忌的淬练。
总之这位第一代侯爷就这样以几个兄弟的命,几个儿子的命,用自己的身先士卒勇敢拼杀,加上能耐智慧,铁腕治军,彪悍功绩……带出了一支勇猛铁血的程家军。
然后是程向腾他爹,第二代侯爷。如果说一代侯爷是战功,那么二代侯爷就是守功。
他爹死的时候,这位不过十五六岁,小小年纪袭了候爷爵。这在京城里也不算啥,有的是少年闲散王公。但做为个实职侯爷,并且领的是大军,要治军布防,护卫边疆,面对的还是大汤最强劲的敌手蒙国,是挺能吓到些人的。
当时的朝堂上就出现过不少反对的声音。但因为程家军中大部分是跟着程老侯爷一路拼杀上来的,恩义俱全什么的,反正大伙儿更听程家令。
有程家军力挺这位小侯爷,圣上就不得不参详此情,怕别人上任一时也罩不住,边关有了漏洞蒙国趁虚而入就不妙了,便让小侯爷立了令状,然后才让他承了父职。
小侯爷领兵后硬是没丢他爹的老脸,保得边关安稳几十年,没让强敌蒙国侵入一步。程家军依然威名赫赫。
可是程家到底靠军事起家,于武斗上不弱,于朝堂上,显得就无力了。
所以程向腾他爹晚年那会儿,就出过点儿事儿。
京城里皇子夺嫡。
太子母族本就势弱,皇后去世后又无人在皇帝耳边吹风,于是这娃就苦逼了。被那亲妈得宠能吹风,外祖势力又强劲的兄弟虏王逼得几无活路。
当然世家大族势力只是其一,重中之重还在军权。
别处的驻军统将都或多或少和朝堂上有些扯不清的连带关系,眼看着京城局势一边倒的明朗,便差不多都站了队。
但程侯爷做为领兵最多的一支军将,却拒不站队,拒不参与党争。并宣布程家军只听君令,只接君命。
于是自然得罪了人。
不知是皇帝晚年昏馈还是被把持了朝政,反正很多政令很瞎。不久后兵部就下了那么一道令,让镇北侯爷回京,同时让出军权给充州郡守腾万良。
将在外,圣旨都要考虑考虑呢,何况兵部那莫名其妙的一道令。
加上此时朝堂上正局势诡谲,形势敏感时候呢。程侯爷政治细胞再缺,也知道事有不对。
他便以兵部手续不全为由拒不履行。
还缺什么手续?缺圣旨啊。调侯爷回京,没圣旨谁鸟你。
但此时皇帝已经病得爬不起床了,朝政掌握在强势一派手里,哪有圣旨。不过程侯爷不识抬举,自然有法整治他。
于是兵部也以上不批复为由,拒不拨放粮草。
那时程侯爷治下驻军约四十万。四十万大军啊,要断粮!再铁血再纪律严明的军队,可以暂时不发饷,但能让人不吃饭吗?消息传出,军队差点哗变。
可程侯爷朝堂机变可能不行,但治军行军那是有真本事的。
当即宣布将程家家底全部捐作军需,连充州将府的存粮都搬空入库,和士兵同吃同住,所有现粮开始按计划小量发放,以求撑得更多时日。
——到底是程家军,主将如此,下面将士也多有效防。虽然这也就口号喊的响,捐出的东西实在杯水车薪,但军心稳了,哗变止了,大家都积极想办法去了。
然后程侯爷把军队一番编排,多股机动势力冲入蒙国境内而去。并且去时不带军需,以战养兵。——变身匪徒扰边抢劫,蒙国骑兵最常干的事儿,如今他们也干回去了。大家对阵多年,那套路都熟得很。
就这么着一边军中省着吃,一边外间或捐或抢偶有小补给,竟也挺过了些时候。
再来说说定国公唐家。
老程侯爷当年寒微时,没有自己的夫子,没有自己的武师,都是在几家大户人家蹭的。
最常去的,就是定国公唐家。
唐家的来头,说起来可了不得,那是开国元勋,军功发家,祖上和元帝一起拼杀,背过元帝出死人堆呢。加上本身又是世家大族,在京城勋贵圈,那也是有一席之地的。
这样人家的子弟本就繁多,学堂武馆都是高规格设置,寻常外人是不能进的。人家培养人才,却能捎上一个程家的寒族青年,还让他上进成功了,可见眼光。
于当时的说法,这程侯爷就算是人唐家门里的弟子,这是有再造之恩的。
但因为当时程老侯爷也就是跟着人家混场,并没有认真拜进门,所以名义上和唐家并无干系。
就算此青年后来封了侯,但于人家唐国公府来说,也不至于要靠他个侯爷照应,所以人家并不许族人提起这段旧恩,只说两家同是军务出身惺惺相惜,从此交往颇亲厚些罢了。
但是到了程向腾他爹这时候,眼看军粮要断供,又不能老当劫匪。可是朝中无人,使不上力,便试探着给唐国公爷去了封信,询问形势,寻求破局。
那时先帝病沉,两派之争已是白热化状态。
不过明确站队的多是有利害关系的大族或想赌一把的寒门投机派。
而也有相当一些真正的世家大族并不肯参与其中。因为不管将来谁上位,也一样要照抚他们,而万一站错了队,那就是灭族之祸,不划算。
所以他们这些人家大多坚持中立,闭门谢客,静待事定再出头。
唐国公府就是这中立派的一员。
但唐国公爷接到程侯爷信函后,却当即振臂高呼:“肉烂在釜,怎可及边线,引戎事,贱夷虏!”
意思是说你们兄弟们争是争啊,但咱肉烂在锅里可以,断不能祸及边防线,引起战事,便宜那外敌虏寇。
但当时大家争得焦头烂额你死我活的,朝堂势力也一团乱麻,政务不通,谁跟你去管那什么民族大义啥的啥的啊。
于是唐国公爷当机立断,照着程府行事,拿出唐府所有储备现银现粮,再动员自己的亲戚朋友,买粮捐粮,还在商家中游说调借,端的是八方游走。
一时间京城颇有几家世族参与,还有些眼明心亮的商家一起跟风,最后硬是倒腾了足足够大军近一个月的粮食。
唐家于程家又有一恩。
就这么程侯爷和唐国公爷两下里筹措着,大军就紧着裤腰带挺着。然后挺着挺着,就挺到了病重的老皇帝挺不住的时候……
残喘的老皇帝终于死了,而太子在虏王打压打杀中忽然逃蹿不见了。然后却在民间张贴了告示,宣布国不可一日无君,他就顺应天承登基为帝了。——成为在野登基第一人。
然后程侯爷勤王兵三十万忽至京师,以镇京师之乱。——当然,皇帝死了,太子是正统,这勤的自然是这位新王。人程家军可不是乱来的,是新帝发了旨调回的。
虏王一派就傻了眼。
那时各地驻军中,表态支持虏王的占了大多数。
但当时的京中形势吧,首先皇帝就对换太子意动,朝堂众臣也多是为虏王发声的,再然后从皇宫禁卫到京畿营军,也绝大数在虏王的控制中。
这样一面倒的形势下,虏王便没有从外面调集军队,也没有搞个矫诏竖个反旗啥的,觉得这样做了,那他以后为帝,也跟反贼逆党谋来的皇位似的,名头上不好听。
还以为到最后要么是皇帝明诏另立太子,要么干脆让太子各种意外死了,然后他成继任人选,总之他就是正统了,那皇帝就当得明正言顺的。
谁知形势这样演变。
而京城中,以唐家为首的许多世家大族也跟着站出来发声,拥立新帝,维护正统。虏王母族什么的,瞬间弱暴了。
最后新帝是在三十万铁血大军护送中回的宫,然后在各世族的支持中行了大典的。
……
这一场撕虏中,在京城的程府原本自然是危险的,程家大军至,对方急红了眼,会不拿他们作伐吗?
又是唐家出手安排,悄悄转移了程家妇孺,保得程家平安。
这恩情,又大了去了。
现在的程向腾母子,皆是受恩之人。
……
再然后,逆党肃清,天下太平,朝堂事远……唐氏下嫁。
当然唐氏下嫁时候,已经是新皇上位八年后的事儿了。
当初捐粮相助的,便是二奶奶唐氏的爷爷,如今仍然健在。唐家因于程家军有恩,又于社稷有功,具体点儿说就是对新皇起了大用,然后再成新皇跟前红人。
再加上当初散家财资助边军,不畏强权为边军奔走什么的,也让唐家在朝在野的声望日隆,如今的唐家,俨然已是京城世族的领头羊家族。
当然程家也是重臣肯定的,不过他属外臣,离君王就远了去了。
并且当初那位护助过君王入宫的二代定北侯,程向腾他爹,于新皇登基后没两年便一病去了。
于是唐家大族依然枝繁叶茂且圣前红人着,而程家,新任领导人又成一极少涉足朝堂事的年轻人。连办事儿能力都有待商榷,更何况在圣上心中位置。
程侯爷上任边关后,自然越发远离了圣上视线,成为只在军报上才会提及到的名字。
连新侯爷程向骥尚且如此,何况年幼长兄许多的程向腾。不但仕途上完全看不出作为,还是程家次子侯爷兄弟,于爵位上也是完全无望的。
虽然在新皇登基后,程家女进宫封了贵妃,但也是面子工程罢了。程家除了军中根基外,于这京城之中,根本数不上号。
而唐家,人家也有女在宫中,虽然原先只是个不起眼的太子淑人,但现在,人家成了皇贵妃……
总之唐家VS程家,门第,势力,声望,根基,高出的不是一丁半点儿。唐氏标准的高门下嫁。
但唐氏还就是嫁了。
——曾妈妈说这些,大约是重在让武梁明白唐氏在程家的超然地位,让她心里有个数。
武梁当然明白,人唐氏不但是高门贵女,还是唐国公世子夫人唯一嫡出的孩子。从小眼珠子似的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人,却嫁了这侯府次子,唐家自然是真正疼孩子的人家,不求女婿有什么大出息,只求女儿日子过得舒心。
但武梁却更感慨唐家的际遇。扶持新皇登基时,呃,怎么说呢?有点儿太顺太赶巧了点儿。
先是中立自保,然后为程家军筹粮,成全了自己的名声,也无形中和程家军成了一路。再然后顺势成了保皇党,在大军至皇帝归的时候摆明了立场……
这都有些顺势而为见风使舵的意思。可这样的行事,后来竟能成新皇心腹?
……真是顺得不费一点儿无用功啊。
当然朝堂水深,不是她能解的,并且那些旧事也不关她的事。
武梁奇怪的是,为什么唐氏会下嫁程向腾?
“那唐程联姻,是程家先行求娶的么?”她问曾妈妈。
程家长媳郑氏就不是什么高门女,如果程家有意联姻世家大族,早先让程老大那世子爷联姻,不是筹码更高些?拿一个次子,凭什么去求娶高门女去?
说起来,这又是一桩恩情。曾妈妈就道:“那倒不是。是那年唐国公爷的寿宴上,唐国公爷看到程家母子,便提起了旧事,说程家跟他家也是几辈儿的交情了,他看程家孩子就跟他家孩子一样,要老夫人以后让孩子们多多亲近才是。
老夫人听了,知道唐国公爷是体恤照抚程家之意,自然喜不自盛,便顺口说起二爷也到了适龄当婚年纪,想让老国公爷帮着操操心。有老国公爷保媒,那面子也是大了去的。
没想到唐国公爷当即就笑说这事儿好办,唐家现就有适龄女儿,——竟是有结亲的意思。老夫人原想着唐家左不过出个旁枝女儿啥的,没想到最后竟是世子爷独女……”
反正也就是说,唐家自愿嫁的世子爷嫡女。
总之唐氏嫁过来后,也确实过得姿意,婆婆关爱,丈夫体贴,唯有久久怀不上孩子这点儿美中不足。
这才会有了后面的几个姨娘。
要不然,象武梁这种通房丫头什么的物种,只怕在程家二房里头得绝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