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货币新论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允文一回到东宫,就一头钻进了书房,朱元璋交给他这么一个重要的任务,他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拿出一个最完美的方案来。? 八一中 ?文网
马晓羽见朱允文一回来就要进书房去,急忙叫道:“长孙殿下,那个张小田说有事情找你,现在正在外面候着呢。”朱允文一听,准是张小田买房子的事情有眉目了,他说:“我知道了,谢谢娘子,来,亲热一个。”
见到张小田的时候,他手上正拿着一张地契,他见朱允文来了,赶紧将地契奉上。朱允文拿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秋水园,占地三百六十九亩,位于城南八里处,坐北朝南,园中有秋水河流过,主人严冬,已转让。”
朱允文略被比划了一下,三百多亩,应该差不多了,最重要的是有河,他问道:“花了多少钱?”
“放心吧长孙殿下,我办事您还不放心吗?你给我的黄金我一共换了四百七十三两银子,买这地方总共用四百两,还剩下七十三两。”说着他拿出一个袋子,说:“都在这里面了。”
朱允文接过来看了一样,随即又还给了张小田,笑道:“你为我办了这么多事情,这些就算是赏你的吧。”洪武年间,向太监行贿的人可不多,锦衣卫遍布全皇宫,万一送到了锦衣卫手上,那不是等于找死吗?所以,连带着其他的太监,油水都不是很足。现在朱允文一出手就是七十三两银子,张小田哪有不喜出望外的道理?对于他们这种身体残缺的人来说,生儿育女已经没有指望了,唯一的寄托就只剩下金银财宝了。
“多谢长孙殿下。”张小田脸上都笑开了花,朱允文看在眼里,也是很高兴,无论什么时候,太监的作用都是巨大的,他们一联合起来,甚至可以控制皇帝。所以,拉拢他们,对于现在的朱允文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了,尽管他的目的并不是要控制皇帝,因为没那必要,朱元璋已经没几年好活的了。
张小田走后,朱允文继续到书房去,做他的那个回收货币的实施方案。其实这事情说起来也不复杂,就是设置一些机构,用来进行宝钞和金银之间的兑换而已。所以,在朱允文一天的努力之下,这个策划案就已经写好了。由于用的是毛笔,写的字比较大,所以尽管才几千字,却有十几页。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朱允文就当着大家的面把这个策划书交给了朱元璋,朱元璋看了一遍,向他点了点头,朱允文知道他是同意了。果然,朱元璋把朱允文写的策划书交给身边的太监,说:“你来念给大家听。”
这些官员不像朱元璋那么身居皇宫,所以对这种事情还是了解的,不对,岂止是了解,简直就是深受其害。朱元璋给他们的工资是宝钞,或许下来一百两,到了宫外,就只能当作几两银子来用了。按照现在的说法,朱元璋是在变相地扣大家的工资。可是这有能这么样的?他是绝对的老大,谁也不敢提出这事情来。
那太监花了好一段时间才把朱允文写的东西读完,累得他直喘气,朱元璋眯着眼睛问道:“你们觉得怎么样?可行吗?”
大家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终于有人站出来了,说:“长孙殿下天纵之才,提出的方案堪称完美,老臣觉得这个方案可行。“这倒不是他说的假话,朱允文虽然没有把什么准备金率宏观调控之类的东西写进去,但是他写的也是经过了二十一世纪考验的可行办法,放眼整个大明,也只有他一个人能写得出来了,要是还有人能写得出,那人一定也是穿越的。
见了有人带头,其他的人也赶紧跟上,顿时大殿上响起了一片对朱允文的赞誉之声。朱元璋叹了口气,看来这些人也都是深有体会啊。他取出印章来,在上面印了个章子,说:“好,这件事情就这么办吧,允炆,这个既然是你提出来的,就你负责实施吧。”
朱允文稽道:“孙儿遵命。”什么人最容易财?对,就是管钱的人。比如现在的朱允文。他脸上那抖动的肌肉就很明显的表达了他内心的感受:“老子要财了!”
回到东宫,朱允文就开始着手了,朱元璋已经放权给他,叫他全权负责此事,他必须做出一个计划来,一步一步地把这个事情办好。可以这么说,只要这件事情办好了,他的皇帝位置已经坐稳了一半,剩下的那一半就是等着朱元璋归天了。现在还是洪武二十五年,离朱元璋死还有六年的时间。朱允文今年十五岁,他等得起。
此后的几天,朱允文忙得脚不沾地,马晓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不顾自己挺着个大肚子,坚持自己去御膳房做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来给朱允文。别看她是大户人家子女,不但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是这锅碗瓢盆之间的事情也是轻车熟路,真可谓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不但如此,她还命令所有的女子,近期不得跟朱允文那个,以保持他的精力。弄得刚刚尝到闺房之乐的朱允文差点就要去青楼。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半个月的忙碌,朱允文终于把这从开始到结尾所有的步骤全部理顺了,包括一些突事件,他也有了应对之策。这天早朝,当朱允文把这个东西交给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二话不说,盖了大宝,颁行天下。
随后,各个州县都建立起了宝钞兑换点,为了防止有人操纵价格,朱元璋特意派出了锦衣卫,直接听从朱元璋的指挥,监督着宝钞的兑换。这样一来,物价总算稍微稳定了些,只不过不方便的地方也多了,在小农经济体制下,能拿金银出门的也都只是少数,大多都是拿着铜钱。买小东西还好,万一物件价格高了,动辄就要上贯的铜钱,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要知道,一贯铜钱就是一千枚,重达二十斤。
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担子自然又落到了朱允文的身上。于是,朱允文又上奏朱元璋行圆形的白银铸币,上面标明重量,面额从一钱到十两不等,这样,要是带着铜钱也只需几枚就行了。铸币体积都一样大小,不同的只是里面纯银的含量而已。除了白银铸币,还有黄金铸币,体积也一样,只不过更值钱而已。而兑换比率,则由皇帝下旨规定,任何人不得擅改。
从此以后,宝钞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要是不出远门,只需要携带几枚铸币就成了,重量也不是很大。毕竟黄金白银的价值摆在那里,通货膨胀的问题完全不必担心。就算是实在是需要很多钱的,也有办法,因为这个大明的天才皇长孙,还明了支票。
空白支票由皇帝盖章方为有效,下各地银行,当然,在朱允文的要求下,朱元璋把银行的控制权归中央,说白了就是把六百年以后的现代银行体系搬到了明朝。
由于这些事情可以说对百姓有利,也没有触犯谁的利益,所以实施起来没有一点阻力,很快便完成了。
朱允文一回到东宫,就一头钻进了书房,朱元璋交给他这么一个重要的任务,他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拿出一个最完美的方案来。? 八一中 ?文网
马晓羽见朱允文一回来就要进书房去,急忙叫道:“长孙殿下,那个张小田说有事情找你,现在正在外面候着呢。”朱允文一听,准是张小田买房子的事情有眉目了,他说:“我知道了,谢谢娘子,来,亲热一个。”
见到张小田的时候,他手上正拿着一张地契,他见朱允文来了,赶紧将地契奉上。朱允文拿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秋水园,占地三百六十九亩,位于城南八里处,坐北朝南,园中有秋水河流过,主人严冬,已转让。”
朱允文略被比划了一下,三百多亩,应该差不多了,最重要的是有河,他问道:“花了多少钱?”
“放心吧长孙殿下,我办事您还不放心吗?你给我的黄金我一共换了四百七十三两银子,买这地方总共用四百两,还剩下七十三两。”说着他拿出一个袋子,说:“都在这里面了。”
朱允文接过来看了一样,随即又还给了张小田,笑道:“你为我办了这么多事情,这些就算是赏你的吧。”洪武年间,向太监行贿的人可不多,锦衣卫遍布全皇宫,万一送到了锦衣卫手上,那不是等于找死吗?所以,连带着其他的太监,油水都不是很足。现在朱允文一出手就是七十三两银子,张小田哪有不喜出望外的道理?对于他们这种身体残缺的人来说,生儿育女已经没有指望了,唯一的寄托就只剩下金银财宝了。
“多谢长孙殿下。”张小田脸上都笑开了花,朱允文看在眼里,也是很高兴,无论什么时候,太监的作用都是巨大的,他们一联合起来,甚至可以控制皇帝。所以,拉拢他们,对于现在的朱允文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了,尽管他的目的并不是要控制皇帝,因为没那必要,朱元璋已经没几年好活的了。
张小田走后,朱允文继续到书房去,做他的那个回收货币的实施方案。其实这事情说起来也不复杂,就是设置一些机构,用来进行宝钞和金银之间的兑换而已。所以,在朱允文一天的努力之下,这个策划案就已经写好了。由于用的是毛笔,写的字比较大,所以尽管才几千字,却有十几页。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朱允文就当着大家的面把这个策划书交给了朱元璋,朱元璋看了一遍,向他点了点头,朱允文知道他是同意了。果然,朱元璋把朱允文写的策划书交给身边的太监,说:“你来念给大家听。”
这些官员不像朱元璋那么身居皇宫,所以对这种事情还是了解的,不对,岂止是了解,简直就是深受其害。朱元璋给他们的工资是宝钞,或许下来一百两,到了宫外,就只能当作几两银子来用了。按照现在的说法,朱元璋是在变相地扣大家的工资。可是这有能这么样的?他是绝对的老大,谁也不敢提出这事情来。
那太监花了好一段时间才把朱允文写的东西读完,累得他直喘气,朱元璋眯着眼睛问道:“你们觉得怎么样?可行吗?”
大家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终于有人站出来了,说:“长孙殿下天纵之才,提出的方案堪称完美,老臣觉得这个方案可行。“这倒不是他说的假话,朱允文虽然没有把什么准备金率宏观调控之类的东西写进去,但是他写的也是经过了二十一世纪考验的可行办法,放眼整个大明,也只有他一个人能写得出来了,要是还有人能写得出,那人一定也是穿越的。
见了有人带头,其他的人也赶紧跟上,顿时大殿上响起了一片对朱允文的赞誉之声。朱元璋叹了口气,看来这些人也都是深有体会啊。他取出印章来,在上面印了个章子,说:“好,这件事情就这么办吧,允炆,这个既然是你提出来的,就你负责实施吧。”
朱允文稽道:“孙儿遵命。”什么人最容易财?对,就是管钱的人。比如现在的朱允文。他脸上那抖动的肌肉就很明显的表达了他内心的感受:“老子要财了!”
回到东宫,朱允文就开始着手了,朱元璋已经放权给他,叫他全权负责此事,他必须做出一个计划来,一步一步地把这个事情办好。可以这么说,只要这件事情办好了,他的皇帝位置已经坐稳了一半,剩下的那一半就是等着朱元璋归天了。现在还是洪武二十五年,离朱元璋死还有六年的时间。朱允文今年十五岁,他等得起。
此后的几天,朱允文忙得脚不沾地,马晓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不顾自己挺着个大肚子,坚持自己去御膳房做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来给朱允文。别看她是大户人家子女,不但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是这锅碗瓢盆之间的事情也是轻车熟路,真可谓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不但如此,她还命令所有的女子,近期不得跟朱允文那个,以保持他的精力。弄得刚刚尝到闺房之乐的朱允文差点就要去青楼。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半个月的忙碌,朱允文终于把这从开始到结尾所有的步骤全部理顺了,包括一些突事件,他也有了应对之策。这天早朝,当朱允文把这个东西交给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二话不说,盖了大宝,颁行天下。
随后,各个州县都建立起了宝钞兑换点,为了防止有人操纵价格,朱元璋特意派出了锦衣卫,直接听从朱元璋的指挥,监督着宝钞的兑换。这样一来,物价总算稍微稳定了些,只不过不方便的地方也多了,在小农经济体制下,能拿金银出门的也都只是少数,大多都是拿着铜钱。买小东西还好,万一物件价格高了,动辄就要上贯的铜钱,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要知道,一贯铜钱就是一千枚,重达二十斤。
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担子自然又落到了朱允文的身上。于是,朱允文又上奏朱元璋行圆形的白银铸币,上面标明重量,面额从一钱到十两不等,这样,要是带着铜钱也只需几枚就行了。铸币体积都一样大小,不同的只是里面纯银的含量而已。除了白银铸币,还有黄金铸币,体积也一样,只不过更值钱而已。而兑换比率,则由皇帝下旨规定,任何人不得擅改。
从此以后,宝钞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要是不出远门,只需要携带几枚铸币就成了,重量也不是很大。毕竟黄金白银的价值摆在那里,通货膨胀的问题完全不必担心。就算是实在是需要很多钱的,也有办法,因为这个大明的天才皇长孙,还明了支票。
空白支票由皇帝盖章方为有效,下各地银行,当然,在朱允文的要求下,朱元璋把银行的控制权归中央,说白了就是把六百年以后的现代银行体系搬到了明朝。
由于这些事情可以说对百姓有利,也没有触犯谁的利益,所以实施起来没有一点阻力,很快便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