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神都锦绣 > 第一百零一章 冯宝在行动(六)

第一百零一章 冯宝在行动(六)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房元昭见冯宝答应了自己的邀请,觉得自己也没有再留下不走的道理了,便和众人打了一个招呼,告辞离开,只是,他临走的时候,丢了一句话:“‘花会’这么好玩的事,我一定多找些人来捧场。”

    房元昭的话,既可以理解为“客套”,也可以理解为他真的那么想,但不管是哪一样,都不会超出众人的预料。

    然而,正所谓“世事无常”,各家掌柜们和冯宝,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探讨“花会规则”,才吃过午饭,准备继续讨论时,有人来报:“房校尉又回来了,而且、而且还不是一个人来的。”

    王掌柜被自己的手下人给“气死了”,说个事情也说不清楚,他拍案大声道:“到底是什么事?你倒是说明白点啊!”

    “王掌柜啊,用得着对下人发那么大火吗?快出来看看,小爷都带了谁来了!”房元昭的声音居然又一次在众人耳中响起。

    有客人来,王掌柜自然没空再教训手下,他率先走出房门,刚到门口,他就愣住了,原来,以房元昭为首,门外站了七八个华服少年,无一例外,都是馆中常客,“长安”城里著名的纨绔子弟们。

    “楞着干什么啊,准备两座院子,我们包几天,专等‘花会’开始。”房元昭大咧咧地说道。

    冯宝和其他各掌柜闻言全都走了出来,看到眼前一幕,也是颇为吃惊。严格来说,“花会”的消息,传到外面半天时间也没有,竟然就已经吸引了这些纨绔们,这“吸引力”也太大了吧。

    冯宝有些怀疑,就走到房元昭面前低声问道:“他们都是你朋友?是你请他们来的?”

    “朋友?算是吧,都是常在一块玩的,不过他们可不是我请的,中午,柳家老四请吃饭,是他提起的,然后就来了。”房元昭也是压低了声音说。

    只要不是房元昭请来的,冯宝就放心多了,这说明,“诗酒风流花会”的影响力正在形成。

    更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才安顿好那些纨绔子弟,各家青楼都派人来找自己的掌柜回去,理由出奇的一致:“有许多客人问‘诗酒风流花会’的事,家里人答不上来,请掌柜的速速回去。”

    各家掌柜既惊且喜,纷纷告辞,他们必须得回去面对客人,自他们离开“谪仙馆”起,他们就已经明白——“花会”,比想象中更吸引人。

    冯宝更是奇了怪了,在后世太过普通寻常的“选秀”而已,怎么在大唐,能有这么大的魅力?要知道,“长安”可是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任何传播媒体,仅仅依靠口口相传,就能在一日里有如此大的影响,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大唐是强盛的,也是富裕的,经过“贞观之治”后,虽然离前隋鼎盛时期依然有较大差距,但是国家已经从战乱、动荡中恢复了元气,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皇亲国戚、权贵世家、士人商贾共同构筑的富裕阶层,有钱有时间,一改“贞观”时期勤俭节约的风尚,正在向骄奢淫逸中发展。社会风气悄然发生变化的时刻,谢岩和冯宝共同策划的“诗酒风流花会”在一刹那间,点燃了这股“寻欢作乐”之风!这才是传播迅速的深层次原因。只不过冯宝没有意识到个中缘由,他反而看到了另外一个被人忽视的地方,那就是,讯息传播的路径。

    冯宝非常好奇,在没有任何媒体的“长安”,是如何做到在一日之内传遍全城的?他比任何一个大唐人都清楚“舆论”的力量,也比任何一个大唐人都懂得“言论”的威力,如果能够利用好,那起到的效果,简直不可想象。

    要想弄明白讯息的传递方式和途径,就必须要对“长安”这座城市非常了解才行,冯宝知道自己没那么多时间去深入了解,唯一的办法只有依靠当地人,尤其是了解“长安”市井详情的人。

    冯宝将自己认识的“长安人”想了一遍,好像没发现有这类人,不得已之下,只好自己来研究。

    此刻已是晚间,“谪仙馆”开始来客人了,冯宝无意去打扰任何人,便独自待在屋内,找来纸笔,将自己能够想到的各种途径列表出来,还时不时地涂涂改改、写写画画。

    冯宝来到大唐时日不算短了,可是他怎么也不适应使用毛笔,纸上写画了一阵后就没了耐心,将笔一放,走出房门,对门口守着的石子道:“走,咱们也去玩会儿去。”

    “谪仙馆”大厅里,原先姑娘们表演歌舞才艺的台子被红色布幔围了起来,冯宝知道,那是正在改建的缘故,需要加高一些、扩大一些。

    客厅四周,大约有三十个类似后世一般半封闭的包间,放眼望去,几乎全部都有客人,原先在台子和半封闭包间之间,还有许多案几,也可以用来招待客人,不过现在按照冯宝的要求,全都移走了,留下了偌大的空地。

    冯宝没想到今日生意会这么好,自己居然找不到位置了,只好问迎上来的伙计道:“还有没有地方了?如果实在没有空的地方,弄张案几临时放下也可以,我就坐一会歇歇。”

    伙计认识冯宝,知道他是馆里的贵宾,忙不迭地说道:“没问题,小的马上找人安排。”

    很快,一张案几被人抬了出来,冯宝叫了一壶“烧酒”和两样小菜,和石子坐下来享用,只是拒绝了伙计叫两位姑娘陪酒的“好意”。

    偌大的空地上,只有冯宝这一张案几,着实也太“扎眼”了一些。没多大功夫,就有人提出了异议,并且招来伙计询问。

    伙计也不隐瞒,实话实说道:“那位冯宝校尉,并不是普通客人,他是‘诗酒风流花会’的发起人,眼下暂住馆中,那案几是临时给他借用的。”

    伙计的说辞,有人理解有人不接受,不接受者中,有一位出自“弘文馆”的于姓“校书郎”,似乎酒喝多了,不仅没把伙计的话听进去,更直接跑到冯宝面前,喷着酒气地道:“你就是校尉冯宝?”

    “你是何人?”冯宝头也不抬,自顾自地饮酒,并回了他一句。

    “某家‘弘文馆校书郎’是也。”

    “找我何事?”冯宝丝毫没有客气的意思。

    校书郎道:“偌大的场地,仅有你一人安座,不觉得汗颜?”

    冯宝觉得此人即使喝多,说话还算斯文,不觉抬头看了一下,见其年方二十许,仪表堂堂,颇有几分读书人的风采,不觉语气也客气了一些,道:“冯某独坐,乃是因我只一人,若占据一间,岂不是更加浪费?”

    校书郎道:“不因一人而独占一间,是为美德!然,校尉一人独占一座于此空旷之地,大有一人独享之意,莫不是校尉有意为之,以彰显与众不同否?”

    冯宝不得不承认,校书郎的话还是很有些道理的,自己只是想图个便利,确实没有想过太多,现在被人指了出来,若还是无动于衷的话,未免太失礼了。

    “校书郎所言,冯某受教了,这就命人撤下案几。”说完,冯宝站起来对石子道:“去让人来撤了吧。”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冯校尉不愧是名门高弟,于某佩服佩服。”

    “你认识我?”冯宝有些奇怪地问道。

    “芊芊小娘子以‘青玉案·元夕’名动‘长安’,听闻,词为校尉所赠,不知对否?”

    “确实如此,不知校书郎有何指教?”冯宝反问道。

    “指教不敢当,于某近日有所得,赋诗几首,不知可与校尉共赏否?”于校书郎很诚恳地说。

    冯宝刚欲张口答应,就在话出口的一瞬间,他忽然觉得哪里不对?心说:“这家伙不是喝多了吗?怎能说的如此有条理?”转念又想:“没听说过大唐有什么姓于的诗人啊,可见此人不过是个普通货色。”

    想到这里的时候,冯宝已经明白了,姓于的来找自己“岔”,压根就是为了和自己搭上话,好引出“共赏诗文”的话题,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想借自己来扬名。

    冯宝到不介意别人利用自己,可是眼前这个家伙,心机也太深了点,绝非善类。

    “你不是想要扬名吗?那我就给你一个机会!”冯宝在心里念道,嘴上却说:“冯某今日有些喝多,怕是无法欣赏校书郎之文采,不过……”他有意停顿了一下,接着再说道:“冯某与谢县男师出同门,此乃众所周知之事,他日前得一佳句,一时间没有想出下句,便以此为题,来考教冯某,冯某不才,直到两日前方才想出下句,不知校书郎可有意试上一试呢?”

    没等校书郎说话,冯宝又补充道:“此为难得佳句,理应共赏之,若校书接出下句,冯某以千贯相谢。”

    “冯校尉好大的手笔,以千贯而求一句,当为士林佳话。”校书郎话说的很漂亮,但是却没有应允的意思。

    冯宝知道他担心对不出来,有损名声,于是又道:“馆中此刻,文人雅士想来不少,校书郎可以随意询问,不管是谁,只要对出下句,冯某都千贯以酬于校书郎。”

    一千贯钱,相当于校书郎十多年的俸禄,这要是也不动心,那也太为难他了,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只要问的人多了,无论对出来与否,都无损于他个人的名声。

    “谢县男的佳句,还请冯校尉道出,于某也好洗耳恭听。”

    冯宝笑了,鱼儿终于上钩了,按照他和谢岩的策划,“扬名”是一步必须要走的棋,只是没想到是以这种方式来实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