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县考第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对啊!这易九霄是谁?居然能超过朱晨和善辉,魁首榜前众人议论开了。
原来第二名朱晨乃是开城县县官的公子,自幼天资聪颖,读书是过目不忘,七步成诗,虽然才十四岁,却早已才名远播。第三名善辉也不简单,家中颇为富庶,自小请名师教授,据说也是博览群书,出口成章,是开州城鼎鼎有名的小才子。
这两人万疏狂之前就曾听说过,但他无意科考,跟这两人也没有什么交集,他斜眼看了下站在身边有点发愣的易九霄,心道:你小子可真是深藏不露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易九霄也看了看万疏狂,心道:我拿个榜首也是正常不过的啊,我的诗赋都是借用前世的名家巨作,不要说县考,就是州考、国考也会名列前茅。齐国不是很重视读书,哪能跟大宋及前朝相比拟。
两人都没有发声,悄然离开了发榜现场,围观者要是知道身边的那位就是榜首易九霄,还不立马围上来,那时想走可就不容易了。齐国虽然不重视读书,但在读书人眼里,功名还是第一等重要,过了县考才是真正的书生,书生中的魁首更是万里挑一,颇受人羡慕和景仰。
回府之后,万家为易九霄举办了喜宴,万府家主万千豪亲自出席了宴会,庆贺易九霄喜中县考魁元。宴会还邀请了歌舞坊坊主良玥姐妹,以及易九霄的恩人黄略。
歌舞坊和黄家曾对易九霄帮助较多,所以便请他们参加,一起分享这份喜庆。万家是世家家族,的确深谙人才投资之道,所以才能千百年不衰。
过两日,县府派人送来请柬,邀请易九霄去县府做客,此次自然是易九霄独自前去,万疏狂也不方便相陪,不过万府安排了车马和仆役。
县考每三年举办一次,每次县考之后,县令都会邀请前三名书生赴宴,一方面是为了表彰那些有才华的读书人,更多的是建立一种关系。
名列前三的书生都是才子,将来做官的可能性非常大,县令如果跟这些书生建立了人脉关系,埋下一点香火之谊,将来对彼此都很有助益,所以宴请都是有县令亲自主导,考试院的官吏作陪。
易九霄在衙役的带领下拜见了开城县县令,县令姓朱,名远山,乃是县考第二名朱晨的父亲。在座的除了县令,还有开城县考试院院长乐陵,以及同榜的另两位书生朱晨和善辉,易九霄与他们一一见礼。
但见朱县令四十左右,面皮白皙,细眉长目。院长乐陵五十岁上下的样子,三缕长髯,模样儒雅。再看朱晨,与其父眉目相似,表情冷傲无比,易九霄与其见礼都爱理不理,而善辉则是笑容可掬,显露一种皮笑肉不笑的样子。
朱县令对易九霄大大地表彰和勉励了一番,易九霄再三施礼表示了逊谢,考试院院长乐陵手捻长须,点头连连,很是赞许。乐陵可是亲自看过易九霄的试卷,甚是佩服。
在座的另两位书生见朱县令表扬易九霄,脸色都不好看,朱晨的面色更加冷漠,善辉的眼中闪过一丝奸诈。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读书人很多都是眼高过顶、自命清高,除了自己谁也瞧不起,特别是易九霄这种来路不明的人物,更不在他们的眼里。武人则不一样,虽打生打死,却彼此相互重视,在大宋有句俗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在齐国同样适用。
读书取仕是易九霄的无奈之举,他骨子里是个武人,所以对在座的这两位毫无轻视之意,对两人所表达的冷陌和冷淡也就一笑而过,并不是很在意。
人已到齐,县令大人吩咐开宴,大家可以边喝边聊。易九霄平常基本不喝酒,但席上有县令和院长在座,他不得不端起杯,斟上酒,过去敬一下两位大人,否则便是失礼。
觥筹交错间善辉站起身,端起酒杯,来到易九霄的面前,说道:“易兄才华横溢,高居榜首,在下不胜佩服,先饮为敬。”说完咕咚一下,将一杯酒干了。
易九霄当即站起了身,举起酒杯,逊谢道:“多谢善兄,在下这次只是碰巧,论才华哪敢跟两位兄台相比。”说完,举起杯也喝了。
见易九霄喝完酒,善辉并没有走,笑眯眯地一拱手说:“易兄不必谦虚,既然被考试院看中,必有过人之处!我想易兄诗赋定然擅长,今日我们三人现场作诗助兴如何?”
说完善辉看了一下朱县令和乐陵院长,再看了一下朱晨,朱晨点头,并伸出了大拇指。这是一个阳谋,*裸地向易九霄挑战。易九霄是第一名,赢了很正常,如果输了,就是名副其实,而且朱晨最擅长的就是诗,号称七步成诗,如果现场即兴作诗,胜率极大。
易九霄看着善辉,那点小伎俩他再清楚不过了,而善辉其实并不了解易九霄,作诗恰恰是易九霄的拿手好戏,几千首历代诗词都装在易九霄的脑子里,别说是七步成诗,就是一步成诗他都能做到。
况且齐国的诗歌水平不足一提,易九霄曾经在万府的典籍中看过齐国的所谓传世佳作,放在大宋连三流水平都算上。即便如此,易九霄也没马上表态,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朱县令和乐陵院长。
善辉的提议朱县令其实是很赞同的,本次县考,本以为儿子朱晨能高居榜首,谁想被这个不知哪里冒出来的易九霄夺去,心内颇为恼火,如果今天现场即兴赋诗,也能扳回几分面子,打一下考试院的耳光。但他老于世故,并没有流露出赞成之态,而是转头问乐陵:
“乐院长,你怎么看,他们都是你考试院的书生。”
“回大人,既然三位书生有雅兴,让他们即兴作诗,比试一番也未尝不可。”
乐陵是阅过三人试卷的,对易九霄的那首《江雪》非常欣赏,在他眼里,朱晨与善辉虽然名次紧随其后,但与易九霄根本无法相比。今日两人现场挑衅易九霄,绝对是自取其辱,有好戏看为什么不赞同呢?
见乐陵赞成比试,朱县令暗自高兴,他对自家儿子的实力非常有信心,但为了表示作为一县之主的公平,将比试一事还是推给了乐陵。
“乐院长,既然你赞成比试,本官正好观摩一下三位书生的才情,由你定规则和出题吧。”
乐陵略作思索,说出了比赛的规则。既然在酒席之上赋诗,就以“酒”为主题,在一刻时间内,三位书生分别作诗一首,不少于二十句,各自写在答卷上交到乐陵的面前,由乐陵和县令共同进行评比。
有衙役给三人端上纸笔,乐陵说了声开始之后,三人便埋头答题,计时也同时进行,一刻之后,衙役将三人的答卷收了上来,放在乐陵的桌案前。
乐陵拿到了答卷,并没有立即打开,而是对着朱县令说:“大人,我先将三位书生的诗作朗诵一遍,再进行评比如何?”
“很好!”朱县令回答道,这是个公平的建议,他没有理由反对。
乐陵首先拿出的善辉的答卷,这个提议由善辉发起,自然先朗诵他的诗作,只见乐陵读到:
“吾家酒甚多,曾以金樽饮。浮生求一醉,隔日不曾醒。有客远方来,围坐七八人。佳肴配美酒,举杯皆欢欣。觥筹交错后,三杯头微醺。此时酒意浓,欲罢则不能。小杯换大盏,再来酒十斤。客辞不善饮,我劝其行令。愿赌自服输,不可怨他人。三轮令行止,杯碎桌案倾。”
正好二十句,符合规则,乐陵也未作评论,继续拿起另一张答卷朗诵,正是朱晨的诗作:
“酒本仙家物,凡人窃取之。平常席间饮,浑然不自持。三杯难胜力,醉倒烂如泥。丑态尽皆出,如狂亦如痴。不顾众人笑,自顾乐滋滋。衣衫已凌乱,发髻飞乱丝。倚墙勉力走,过户跌逶迤。误入别家去,惊扰各邻里。恍惚知所在,待到醒来时。犹如梦一场,形魂两分离。销魂终有尽,恨恨无绝期。”
乐陵读完,数了一下,二十二句,符合规则,也未作评论,继续拿起最后一张答卷进行朗诵,正是易九霄的诗作,他借用的是曹操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读到最后一句,乐陵忍不住拍案叫好:“好诗,好一个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对啊!这易九霄是谁?居然能超过朱晨和善辉,魁首榜前众人议论开了。
原来第二名朱晨乃是开城县县官的公子,自幼天资聪颖,读书是过目不忘,七步成诗,虽然才十四岁,却早已才名远播。第三名善辉也不简单,家中颇为富庶,自小请名师教授,据说也是博览群书,出口成章,是开州城鼎鼎有名的小才子。
这两人万疏狂之前就曾听说过,但他无意科考,跟这两人也没有什么交集,他斜眼看了下站在身边有点发愣的易九霄,心道:你小子可真是深藏不露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易九霄也看了看万疏狂,心道:我拿个榜首也是正常不过的啊,我的诗赋都是借用前世的名家巨作,不要说县考,就是州考、国考也会名列前茅。齐国不是很重视读书,哪能跟大宋及前朝相比拟。
两人都没有发声,悄然离开了发榜现场,围观者要是知道身边的那位就是榜首易九霄,还不立马围上来,那时想走可就不容易了。齐国虽然不重视读书,但在读书人眼里,功名还是第一等重要,过了县考才是真正的书生,书生中的魁首更是万里挑一,颇受人羡慕和景仰。
回府之后,万家为易九霄举办了喜宴,万府家主万千豪亲自出席了宴会,庆贺易九霄喜中县考魁元。宴会还邀请了歌舞坊坊主良玥姐妹,以及易九霄的恩人黄略。
歌舞坊和黄家曾对易九霄帮助较多,所以便请他们参加,一起分享这份喜庆。万家是世家家族,的确深谙人才投资之道,所以才能千百年不衰。
过两日,县府派人送来请柬,邀请易九霄去县府做客,此次自然是易九霄独自前去,万疏狂也不方便相陪,不过万府安排了车马和仆役。
县考每三年举办一次,每次县考之后,县令都会邀请前三名书生赴宴,一方面是为了表彰那些有才华的读书人,更多的是建立一种关系。
名列前三的书生都是才子,将来做官的可能性非常大,县令如果跟这些书生建立了人脉关系,埋下一点香火之谊,将来对彼此都很有助益,所以宴请都是有县令亲自主导,考试院的官吏作陪。
易九霄在衙役的带领下拜见了开城县县令,县令姓朱,名远山,乃是县考第二名朱晨的父亲。在座的除了县令,还有开城县考试院院长乐陵,以及同榜的另两位书生朱晨和善辉,易九霄与他们一一见礼。
但见朱县令四十左右,面皮白皙,细眉长目。院长乐陵五十岁上下的样子,三缕长髯,模样儒雅。再看朱晨,与其父眉目相似,表情冷傲无比,易九霄与其见礼都爱理不理,而善辉则是笑容可掬,显露一种皮笑肉不笑的样子。
朱县令对易九霄大大地表彰和勉励了一番,易九霄再三施礼表示了逊谢,考试院院长乐陵手捻长须,点头连连,很是赞许。乐陵可是亲自看过易九霄的试卷,甚是佩服。
在座的另两位书生见朱县令表扬易九霄,脸色都不好看,朱晨的面色更加冷漠,善辉的眼中闪过一丝奸诈。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读书人很多都是眼高过顶、自命清高,除了自己谁也瞧不起,特别是易九霄这种来路不明的人物,更不在他们的眼里。武人则不一样,虽打生打死,却彼此相互重视,在大宋有句俗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在齐国同样适用。
读书取仕是易九霄的无奈之举,他骨子里是个武人,所以对在座的这两位毫无轻视之意,对两人所表达的冷陌和冷淡也就一笑而过,并不是很在意。
人已到齐,县令大人吩咐开宴,大家可以边喝边聊。易九霄平常基本不喝酒,但席上有县令和院长在座,他不得不端起杯,斟上酒,过去敬一下两位大人,否则便是失礼。
觥筹交错间善辉站起身,端起酒杯,来到易九霄的面前,说道:“易兄才华横溢,高居榜首,在下不胜佩服,先饮为敬。”说完咕咚一下,将一杯酒干了。
易九霄当即站起了身,举起酒杯,逊谢道:“多谢善兄,在下这次只是碰巧,论才华哪敢跟两位兄台相比。”说完,举起杯也喝了。
见易九霄喝完酒,善辉并没有走,笑眯眯地一拱手说:“易兄不必谦虚,既然被考试院看中,必有过人之处!我想易兄诗赋定然擅长,今日我们三人现场作诗助兴如何?”
说完善辉看了一下朱县令和乐陵院长,再看了一下朱晨,朱晨点头,并伸出了大拇指。这是一个阳谋,*裸地向易九霄挑战。易九霄是第一名,赢了很正常,如果输了,就是名副其实,而且朱晨最擅长的就是诗,号称七步成诗,如果现场即兴作诗,胜率极大。
易九霄看着善辉,那点小伎俩他再清楚不过了,而善辉其实并不了解易九霄,作诗恰恰是易九霄的拿手好戏,几千首历代诗词都装在易九霄的脑子里,别说是七步成诗,就是一步成诗他都能做到。
况且齐国的诗歌水平不足一提,易九霄曾经在万府的典籍中看过齐国的所谓传世佳作,放在大宋连三流水平都算上。即便如此,易九霄也没马上表态,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朱县令和乐陵院长。
善辉的提议朱县令其实是很赞同的,本次县考,本以为儿子朱晨能高居榜首,谁想被这个不知哪里冒出来的易九霄夺去,心内颇为恼火,如果今天现场即兴赋诗,也能扳回几分面子,打一下考试院的耳光。但他老于世故,并没有流露出赞成之态,而是转头问乐陵:
“乐院长,你怎么看,他们都是你考试院的书生。”
“回大人,既然三位书生有雅兴,让他们即兴作诗,比试一番也未尝不可。”
乐陵是阅过三人试卷的,对易九霄的那首《江雪》非常欣赏,在他眼里,朱晨与善辉虽然名次紧随其后,但与易九霄根本无法相比。今日两人现场挑衅易九霄,绝对是自取其辱,有好戏看为什么不赞同呢?
见乐陵赞成比试,朱县令暗自高兴,他对自家儿子的实力非常有信心,但为了表示作为一县之主的公平,将比试一事还是推给了乐陵。
“乐院长,既然你赞成比试,本官正好观摩一下三位书生的才情,由你定规则和出题吧。”
乐陵略作思索,说出了比赛的规则。既然在酒席之上赋诗,就以“酒”为主题,在一刻时间内,三位书生分别作诗一首,不少于二十句,各自写在答卷上交到乐陵的面前,由乐陵和县令共同进行评比。
有衙役给三人端上纸笔,乐陵说了声开始之后,三人便埋头答题,计时也同时进行,一刻之后,衙役将三人的答卷收了上来,放在乐陵的桌案前。
乐陵拿到了答卷,并没有立即打开,而是对着朱县令说:“大人,我先将三位书生的诗作朗诵一遍,再进行评比如何?”
“很好!”朱县令回答道,这是个公平的建议,他没有理由反对。
乐陵首先拿出的善辉的答卷,这个提议由善辉发起,自然先朗诵他的诗作,只见乐陵读到:
“吾家酒甚多,曾以金樽饮。浮生求一醉,隔日不曾醒。有客远方来,围坐七八人。佳肴配美酒,举杯皆欢欣。觥筹交错后,三杯头微醺。此时酒意浓,欲罢则不能。小杯换大盏,再来酒十斤。客辞不善饮,我劝其行令。愿赌自服输,不可怨他人。三轮令行止,杯碎桌案倾。”
正好二十句,符合规则,乐陵也未作评论,继续拿起另一张答卷朗诵,正是朱晨的诗作:
“酒本仙家物,凡人窃取之。平常席间饮,浑然不自持。三杯难胜力,醉倒烂如泥。丑态尽皆出,如狂亦如痴。不顾众人笑,自顾乐滋滋。衣衫已凌乱,发髻飞乱丝。倚墙勉力走,过户跌逶迤。误入别家去,惊扰各邻里。恍惚知所在,待到醒来时。犹如梦一场,形魂两分离。销魂终有尽,恨恨无绝期。”
乐陵读完,数了一下,二十二句,符合规则,也未作评论,继续拿起最后一张答卷进行朗诵,正是易九霄的诗作,他借用的是曹操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读到最后一句,乐陵忍不住拍案叫好:“好诗,好一个对酒当歌,人生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