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山阳酷吏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刘表这话,还真就是问到点子上了,刘表就是不问,刘琦也有一些人想要举荐给他。
“父亲,孩儿倒是真有几个人想要举荐,有孩儿这些年在山阳郡认识的人,也有荆楚之地的人才,还请父亲给其机会,予以考评。”
刘表奇道:“吾儿举荐之人想来必是英才,如何还要为父考评?”
刘琦叹息道:“只因孩儿举荐的这些人,不全是宗族豪门……也并非全是清流世家。”
“哦……”
刘表听到这,表情冷了冷,兴致显然不是那么高了。
刘表半世清流,与张俭,陈翔等人士大夫互相标榜为八及,又与田林,张隐等人互标榜为八顾……总概括之,刘表是个把身份,形象,阶级看的极重的人。
其实不仅是刘表,在这个时代出生的士族,他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便是这样的,士人阶级的概念在当权者心中根深蒂固,就算是对这种制度有所嗤鼻的人,随着成长与磨砺,最终也会在无情的大形势下妥协。
再加上带有极强人为性质的察举制,不知埋没了多少真正有才华的人。
但刘琦却不在乎这些。
他只想要真正有能力的人。
“孩儿在巨野县任职之时,曾与当地一豪杰相识,此人乃是巨野人,姓李名典,年纪很轻,也是弱冠之年,与孩儿相仿,但他虽然年幼,但胸有韬略,长研军事,尊敬儒雅,重博学之士,其家门乃中原大豪也。”
刘表听了沉默半晌,方才点了点头。
“李氏家族,我亦有所耳闻,这李典的家私在巨野还是乘氏?”
“是在巨野。”刘琦回答。
“哦。”刘表恍然的点了点头,道:“那并非是乘氏的李乾,李进一脉了,而是分支。”
李氏一族,在兖州极为有名,他们以乘氏为基本盘,向巨野和定陶发展,用几代人兼并了定陶以东,亢父以西的大部分田地,依附于其族者以数千户计,可谓是兖州第一豪强。
刘琦言道:“孩儿与那李典年纪仿若,他也曾与我说其家族规模,据闻其叔李乾和从兄李进,乃是本家,现居于乘氏,有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呵呵,如此规模,确属中原大豪了。”
刘表淡淡道:“李氏中人,雄踞中原,焉能随你来荆州?”
刘琦笑道:“若是乘氏李乾,或是李进,自然不能,但李典家族乃是分支,其父早亡,早已没落,李典昔日年幼,其父亡故后的的大部产业与部曲,皆被李乾和李进接手。”
“吾儿与那李典相熟?”
刘琦闻言笑了。
这熟悉的程度怕是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李典虽然年幼,其父留在巨野的大部分部曲也基本都被李乾和李进吞并,但李典十二三时,便独挑门梁,在巨野发展势力。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氏乃中原大豪,即使李典这一支衰落了,但他还是在数年之内在巨野豢养了千余流民食客,用之为己用。
他又凭什么豢养这千人?
要知道,养人可不能光数人头,还要数人的嘴,一千个人,那就是一千张需要吃饭的嘴。
一旦喂不饱,就会咬人。
郡县养兵靠赋税,宗族养兵靠垄断生意或是收租,山贼养兵靠劫掠……李典靠什么?
很简答,他靠替人除仇,贩走卖私,收保护费等等。
李典成功的将自己转变成了封建时期的社会团伙!
这要是放在后世,这样的集团不用三天就被打掉清缴了。
但这个时代却不同,地方县府与这样的势力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刘琦在巨野县,与年纪相仿的小社会人李典结交的过程非常简单,也非常容易。
刘琦当时是代县尉,执掌一县军务治安。
李典是聚众千人的地头蛇……
这两伙人想关系不好都难。
至于本土豪强投外郡事……
按照常理来说,一郡士族,豪强或是豪侠,不会轻易举家弃乡而走,但东汉末年的特殊乱局,使这件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
例子太多了。
蜀中的东州士都是哪些人,天上掉下去的?
兖州陈留吴懿、吴班一族,叔父吴匡是大将军掾属,迁入蜀中。
蜀将吴兰,其族远在青州,迁入蜀中。
扶风法正,其父法真学穷典奥,谶纬之学举世闻名,入蜀。
荆州那块也一样。
琅琊望族诸葛氏,举族入荆州。
为什么?
因为战乱与前瞻性,使这些望族或是部分豪强下定了离开故土的决心。
就算是地域认同感高,但豪族也不是一根筋,叫嚣着我们就是不走。
李典有理由离开吗?
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有。
李典幼年出道,虽有能力,但族中的大部分资源还是被乘风的李乾和李进把持着。
只要是还留在中原发展,李典这一支就永远要侍奉李乾和李进两脉。
中原第一豪强,听着厉害,但指的是李乾和李进两支,跟李典毫无关系。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盘桓在中原,流窜于青,徐,兖,冀的青徐黄巾目下正极速发展。
初平二年已达到三十万,入侵兖州时达到百万。
刘岱,鲍信皆亡于平黄巾战中。
当然,即使是有这种客观原因,但甘心迁入荆州的,也唯有李典这种年少轻狂,且在心中憋着恨意,想另立炉灶的李氏偏支。
而掌握着兖州真正巨大资源的李乾和李进,是绝对不可离开兖州半步的。
……
“当年在巨野,李典大概曾与我说起过其族中之事,李氏虽然强盛于兖州,但与李典一支并无干系,他曾有言,若孩儿翌日发达,有助其一支成事的机会,他愿意投靠。”
刘表点了点头,问道:“虽不是乘风的李进和李乾这两大豪强,但毕竟也是李氏一偏支,且听你之意,他似是与你为友?那他若愿来,便来吧。”
刘琦犹豫了一下,又道:“父亲可听说过咱高平县老家,曾出过一个声名褒贬不一的县令?”
刘表的眉头皱起,道:“无需卖关子,直言便是。”
“满宠,满伯宁。”
“什么?!”
刘表露出怒色,有些生气地道:“汝竟让为父去招揽那个酷吏!”
如今的满宠,年纪也不小了,赋闲在家中,他曾在刘表和刘琦的老家高平县为代县令。
满宠在任高平县令的期间,可以说是整个县城内风起云涌的大人物。
即使是离任之后,刘琦在家乡也曾多番听到关于满宠的传奇故事,公正严明,刑法严酷,不论犯法的是何人,落在他的手里,非死即伤。
任职期间,满宠最牛的一件事,就是他以贪污之名,弄死了山阳郡当时的督邮张苞。
督邮乃是郡守属官,可代表郡守督察巡乡,而满宠是代县令,属于随时都可以被督邮调查的对象。
一个被调查的县级,把负责调查他的郡级监察给弄死了……如何不算是传奇?
对于满宠,高平县的人褒贬不一,有的夸他不畏权贵,敢作敢当,有人说他不分是非,蓄意用狠。
其实归根结底,都因为他是一个酷吏。
所谓的酷吏并不是指其手段有多残忍,而是指能够严刑峻法,秉公执政,不舞弊徇私之官吏。
听着似乎没什么大不了,但在汉朝那个年代,做起来相当之难。
在汉朝,若是想严刑峻法当酷吏,那其所面对的对手,毫无疑问就是望族与豪强!
普通老百姓犯了法,谁当官员都可以治他罪,并没什么难度,但关键就是当地的名门和豪强若是犯罪,又该如何处置?
面对望族和豪强的地位和压力,很多官吏不得不败下阵来,虚与委蛇,但若是一个人能被称之为‘酷吏’,那就说明这个人必然是刚正不阿,敢于对豪猾大族加以管制,任他什么妖魔鬼怪魑魅魍魉,在酷吏面前统统不是事儿!
敢犯法,就特么治你!实乃是打黑除恶的急先锋!
酷吏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同时也是牺牲品,需要时可重用,不需要时则被抛弃,历史上的酷吏因为在行政期间得罪不少权贵,基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大多死于非命。
如侯封全家皆亡,晁错被判腰斩,郅都为窦太后所杀,张汤被构陷自尽。
相比于这些人,满宠是幸运的,他在杀死督邮后,弃官而归乡,能活到现在属实不易。
在刘琦看来,荆州目下豪族坐大,诸蔡日渐兴盛,在这样的形势下,正是启用满宠这样的‘酷吏’之时。
这是一柄最好的手中刀啊。
但是以刘表的角度而言,他并不想任用满宠这样的人。
刘表半世清流,少时便知名于世,他最大的梦想是立学校,修礼乐,将荆州构建成一个文化盛世。
但文化盛世中,若是有酷吏在,就未免太不搭调了。
打个比方,刘表若是开馆的,那满宠就是踢馆的。
满宠这种人的行事作风,刘表无法接受。
“那李典乃是中原大豪偏支,来荆州可也,这个满宠……暂缓吧。”
刘琦早就知道刘表不会答应,但他不能放弃。
“父亲,孩儿知道,满宠这样的人,行事之风与父亲相佐,不入雅士之目,但如今的荆州,百病丛生,而病源皆在望族豪门,治病需或以温补,或用以猛药,刚柔相继,恩威并施,才是王者之道,”
”父亲岂不闻我大汉初建国之时,承战国余烈,多豪猾之民,列祖多用酷吏以制之,眼下荆州错综复杂,若是一味迁就宗族,早晚必有祸患,未防日后有变,满宠这样的人,我荆州一定要用。”
刘表这话,还真就是问到点子上了,刘表就是不问,刘琦也有一些人想要举荐给他。
“父亲,孩儿倒是真有几个人想要举荐,有孩儿这些年在山阳郡认识的人,也有荆楚之地的人才,还请父亲给其机会,予以考评。”
刘表奇道:“吾儿举荐之人想来必是英才,如何还要为父考评?”
刘琦叹息道:“只因孩儿举荐的这些人,不全是宗族豪门……也并非全是清流世家。”
“哦……”
刘表听到这,表情冷了冷,兴致显然不是那么高了。
刘表半世清流,与张俭,陈翔等人士大夫互相标榜为八及,又与田林,张隐等人互标榜为八顾……总概括之,刘表是个把身份,形象,阶级看的极重的人。
其实不仅是刘表,在这个时代出生的士族,他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便是这样的,士人阶级的概念在当权者心中根深蒂固,就算是对这种制度有所嗤鼻的人,随着成长与磨砺,最终也会在无情的大形势下妥协。
再加上带有极强人为性质的察举制,不知埋没了多少真正有才华的人。
但刘琦却不在乎这些。
他只想要真正有能力的人。
“孩儿在巨野县任职之时,曾与当地一豪杰相识,此人乃是巨野人,姓李名典,年纪很轻,也是弱冠之年,与孩儿相仿,但他虽然年幼,但胸有韬略,长研军事,尊敬儒雅,重博学之士,其家门乃中原大豪也。”
刘表听了沉默半晌,方才点了点头。
“李氏家族,我亦有所耳闻,这李典的家私在巨野还是乘氏?”
“是在巨野。”刘琦回答。
“哦。”刘表恍然的点了点头,道:“那并非是乘氏的李乾,李进一脉了,而是分支。”
李氏一族,在兖州极为有名,他们以乘氏为基本盘,向巨野和定陶发展,用几代人兼并了定陶以东,亢父以西的大部分田地,依附于其族者以数千户计,可谓是兖州第一豪强。
刘琦言道:“孩儿与那李典年纪仿若,他也曾与我说其家族规模,据闻其叔李乾和从兄李进,乃是本家,现居于乘氏,有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呵呵,如此规模,确属中原大豪了。”
刘表淡淡道:“李氏中人,雄踞中原,焉能随你来荆州?”
刘琦笑道:“若是乘氏李乾,或是李进,自然不能,但李典家族乃是分支,其父早亡,早已没落,李典昔日年幼,其父亡故后的的大部产业与部曲,皆被李乾和李进接手。”
“吾儿与那李典相熟?”
刘琦闻言笑了。
这熟悉的程度怕是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李典虽然年幼,其父留在巨野的大部分部曲也基本都被李乾和李进吞并,但李典十二三时,便独挑门梁,在巨野发展势力。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氏乃中原大豪,即使李典这一支衰落了,但他还是在数年之内在巨野豢养了千余流民食客,用之为己用。
他又凭什么豢养这千人?
要知道,养人可不能光数人头,还要数人的嘴,一千个人,那就是一千张需要吃饭的嘴。
一旦喂不饱,就会咬人。
郡县养兵靠赋税,宗族养兵靠垄断生意或是收租,山贼养兵靠劫掠……李典靠什么?
很简答,他靠替人除仇,贩走卖私,收保护费等等。
李典成功的将自己转变成了封建时期的社会团伙!
这要是放在后世,这样的集团不用三天就被打掉清缴了。
但这个时代却不同,地方县府与这样的势力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刘琦在巨野县,与年纪相仿的小社会人李典结交的过程非常简单,也非常容易。
刘琦当时是代县尉,执掌一县军务治安。
李典是聚众千人的地头蛇……
这两伙人想关系不好都难。
至于本土豪强投外郡事……
按照常理来说,一郡士族,豪强或是豪侠,不会轻易举家弃乡而走,但东汉末年的特殊乱局,使这件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
例子太多了。
蜀中的东州士都是哪些人,天上掉下去的?
兖州陈留吴懿、吴班一族,叔父吴匡是大将军掾属,迁入蜀中。
蜀将吴兰,其族远在青州,迁入蜀中。
扶风法正,其父法真学穷典奥,谶纬之学举世闻名,入蜀。
荆州那块也一样。
琅琊望族诸葛氏,举族入荆州。
为什么?
因为战乱与前瞻性,使这些望族或是部分豪强下定了离开故土的决心。
就算是地域认同感高,但豪族也不是一根筋,叫嚣着我们就是不走。
李典有理由离开吗?
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有。
李典幼年出道,虽有能力,但族中的大部分资源还是被乘风的李乾和李进把持着。
只要是还留在中原发展,李典这一支就永远要侍奉李乾和李进两脉。
中原第一豪强,听着厉害,但指的是李乾和李进两支,跟李典毫无关系。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盘桓在中原,流窜于青,徐,兖,冀的青徐黄巾目下正极速发展。
初平二年已达到三十万,入侵兖州时达到百万。
刘岱,鲍信皆亡于平黄巾战中。
当然,即使是有这种客观原因,但甘心迁入荆州的,也唯有李典这种年少轻狂,且在心中憋着恨意,想另立炉灶的李氏偏支。
而掌握着兖州真正巨大资源的李乾和李进,是绝对不可离开兖州半步的。
……
“当年在巨野,李典大概曾与我说起过其族中之事,李氏虽然强盛于兖州,但与李典一支并无干系,他曾有言,若孩儿翌日发达,有助其一支成事的机会,他愿意投靠。”
刘表点了点头,问道:“虽不是乘风的李进和李乾这两大豪强,但毕竟也是李氏一偏支,且听你之意,他似是与你为友?那他若愿来,便来吧。”
刘琦犹豫了一下,又道:“父亲可听说过咱高平县老家,曾出过一个声名褒贬不一的县令?”
刘表的眉头皱起,道:“无需卖关子,直言便是。”
“满宠,满伯宁。”
“什么?!”
刘表露出怒色,有些生气地道:“汝竟让为父去招揽那个酷吏!”
如今的满宠,年纪也不小了,赋闲在家中,他曾在刘表和刘琦的老家高平县为代县令。
满宠在任高平县令的期间,可以说是整个县城内风起云涌的大人物。
即使是离任之后,刘琦在家乡也曾多番听到关于满宠的传奇故事,公正严明,刑法严酷,不论犯法的是何人,落在他的手里,非死即伤。
任职期间,满宠最牛的一件事,就是他以贪污之名,弄死了山阳郡当时的督邮张苞。
督邮乃是郡守属官,可代表郡守督察巡乡,而满宠是代县令,属于随时都可以被督邮调查的对象。
一个被调查的县级,把负责调查他的郡级监察给弄死了……如何不算是传奇?
对于满宠,高平县的人褒贬不一,有的夸他不畏权贵,敢作敢当,有人说他不分是非,蓄意用狠。
其实归根结底,都因为他是一个酷吏。
所谓的酷吏并不是指其手段有多残忍,而是指能够严刑峻法,秉公执政,不舞弊徇私之官吏。
听着似乎没什么大不了,但在汉朝那个年代,做起来相当之难。
在汉朝,若是想严刑峻法当酷吏,那其所面对的对手,毫无疑问就是望族与豪强!
普通老百姓犯了法,谁当官员都可以治他罪,并没什么难度,但关键就是当地的名门和豪强若是犯罪,又该如何处置?
面对望族和豪强的地位和压力,很多官吏不得不败下阵来,虚与委蛇,但若是一个人能被称之为‘酷吏’,那就说明这个人必然是刚正不阿,敢于对豪猾大族加以管制,任他什么妖魔鬼怪魑魅魍魉,在酷吏面前统统不是事儿!
敢犯法,就特么治你!实乃是打黑除恶的急先锋!
酷吏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同时也是牺牲品,需要时可重用,不需要时则被抛弃,历史上的酷吏因为在行政期间得罪不少权贵,基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大多死于非命。
如侯封全家皆亡,晁错被判腰斩,郅都为窦太后所杀,张汤被构陷自尽。
相比于这些人,满宠是幸运的,他在杀死督邮后,弃官而归乡,能活到现在属实不易。
在刘琦看来,荆州目下豪族坐大,诸蔡日渐兴盛,在这样的形势下,正是启用满宠这样的‘酷吏’之时。
这是一柄最好的手中刀啊。
但是以刘表的角度而言,他并不想任用满宠这样的人。
刘表半世清流,少时便知名于世,他最大的梦想是立学校,修礼乐,将荆州构建成一个文化盛世。
但文化盛世中,若是有酷吏在,就未免太不搭调了。
打个比方,刘表若是开馆的,那满宠就是踢馆的。
满宠这种人的行事作风,刘表无法接受。
“那李典乃是中原大豪偏支,来荆州可也,这个满宠……暂缓吧。”
刘琦早就知道刘表不会答应,但他不能放弃。
“父亲,孩儿知道,满宠这样的人,行事之风与父亲相佐,不入雅士之目,但如今的荆州,百病丛生,而病源皆在望族豪门,治病需或以温补,或用以猛药,刚柔相继,恩威并施,才是王者之道,”
”父亲岂不闻我大汉初建国之时,承战国余烈,多豪猾之民,列祖多用酷吏以制之,眼下荆州错综复杂,若是一味迁就宗族,早晚必有祸患,未防日后有变,满宠这样的人,我荆州一定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