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女主人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咸阳。
相较于北疆的严寒,这里还留着秋天的尾巴,尤其是皇城内外,因为种植了不少四季常青的植物,所以看上去格外生机勃勃,加上最近一段时间气温回升,令人隐隐有夏日之感。
蒹葭馆中,胡亥原是倚在窗前发呆,听得宫人通报赵高来了,这才慢条斯理的起身。不等他迎出去,赵高就已经走了进来。
胡亥正好省了事,只微微拱手,笑吟吟的问道,“中车府令何以行色匆匆?”
“北疆来折子了。”赵高道。
胡亥闻言抿了抿唇,脸上的笑意稍淡,却仍是不慌不忙的抬手道,“赵中车请坐。”
等赵高坐下之后,他才缓缓问道,“中车方才说北疆来折子了,可是我那好大哥又弄出了什么动静?”
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慵懒,似是对此毫不在意,然而微微挺直的脊背,以及陡然锐利起来的眼神,都彰显着他内心的在意。
赵高抿了抿唇,心中的不悦稍淡了些。
这一二年来,随着胡亥年纪渐长,也不似从前一般跟自己亲近了,自己说的话也不那么管用了。
相反,他是越长越有皇子风范了,对自己的态度也敷衍了许多。眼看两人之间的关系就要倒转过来,赵高花费了如此多的心力,怎肯甘心?
但是看今日这情形,胡亥心中也不是一点儿想法都没有。这般,他反而放心了。
怕就怕胡亥当真无所求,那样纵使自己花费再多时间,也是白费。
但胡亥如果有心,那能帮他的人可没有几个,自己这个一直亲近的人,自然会是首选。
所以他微微笑道,“并不是太子殿下的折子,是蒙恬将军所奏,言要在军队之中成立个什么医疗部,并且要让士兵们轮流去医疗部实习,学习处理伤口及包扎等手段,还有常用的草药辨别。说是战场上瞬息万变,若是士兵们能学会自救,自然能大大减少伤亡。”
胡亥闻言,慢慢的放松了脊背,又换了个更加安适的姿态,然后才道,“父皇的意思呢?”
“自然是准了。”赵高道,“每年光是用来抚恤阵亡将士,便不知要花费多少钱粮。若是军中当真有办法减少伤亡,始皇如何会不乐意?”
从来人口多寡都是判断国力最直观的部分,少战死一个,将来大秦就能多一户人家。这其中的利益计算复杂得很,总之不会是坏事。
胡亥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似笑非笑的看向赵高,“也是。不过就这么一件小事,也值当赵中车特特过来报信?”
奏章事涉机密,一向都很注意保密性,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看到,知道里头的内容的。至少胡亥这种没有实权的皇子不行。
赵高却不同。他身为中车府令,乃是帝王近侍,加上始皇信重,很多事情就要比胡亥方便许多。知道这些消息,也不足为奇。
这也是赵高笃定胡亥需要自己帮助的原因之一。
不过胡亥自己却不愿意赵高太过得意了。至少,主仆之别,要早早的分出来才是。
所以他已经在慢慢疏远赵高了,尤其是扶苏去了北疆之后。何况他年纪渐长,始皇总会让他听政,到时候形势就不同了。
赵高轻笑一声,不慌不忙的道,“只是这事,的确不必劳动公子。不过,太子殿下才去了北疆没多久,蒙将军就弄出了这个医疗部,难道公子就不觉得奇怪么?”
他的暗示太过明显,胡亥立刻反应过来,“你是说这是扶苏的主意。他要——收拢军心?”
赵高笑而不语。
不过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然扶苏费那么大的劲留在北疆,难不成真的是为了修那劳什子的长城?笑话!
胡亥沉默片刻,才哑声道,“过了年,孤就十五岁了。父皇已经许了,年后便让孤入朝。”
片刻之间,他竟是连自称都换了,整个人的表情更是一片冷肃,紧紧盯着赵高,似是要逼他表态。
赵高却不怕。胡亥可是他看着长大的。他自然知道这是一头狼崽子。如果不是,他恐怕还要失望呢。
所以见此情景,只是微微低眉,轻声道,“殿下放心,收拢军心可不是这么容易的事。”
如果一点小恩小惠就能拉拢了将士们,那扶苏也不必亲自去北疆了。依赵高看来,扶苏恐怕还是想打仗。
怕的就是他不想打!只要扶苏动了手,到时候只要参他个罔顾国事,轻启边衅,纵然不能伤筋动骨,恐怕也要大费周折了。最重要的是,他的目的将不可能达成。
等太子的声望降低,始皇对他失望,那时情形可就不一样了。
……
整个冬天,荷华几乎都泡在了军营里。一开始是医疗部的事情,后来一切上了正轨,按理说只要像九原那样,交给其他人负责,她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然而扶苏问起的时候,荷华却说她已经习惯了军营的气氛,所以想留在里头历练历练。
扶苏心知肚明,荷华喜欢军营是真的,但是恐怕也有几分要躲着自己的心思。他本来想拒绝,但转念想想,又答应了。
这里迟早要有一场战事,荷华跟在自己身边,未必安全,让她跟着士兵们历练一下,也不是坏事。
让他意外的是,荷华居然真的坚持下来了。
她现在每日天不亮就听着军号声起床,跟着士兵们操练。中午吃过饭之后,去医疗部看看有没有新的情况,偶尔还会给那些士兵们上上课,然后天色晚了,就回行辕休息。
所以虽然是跟扶苏住在一起,但两人见面的机会,竟是少得可怜。
不过荷华的事情,却是每日都有人报给扶苏的。——没办法,谁叫这里的主帅蒙恬将军已经认准了荷华是扶苏的人,所以军中上上下下,都以看待“女主人”“太子妃”的眼光看待荷华。
这件事传递之快,恐怕现在除了荷华之外,没有人不知道了。
这日荷华照旧操练完毕之后,前往医疗部,刚到了地方,就听到一片吵嚷之声。
她连忙拨开人群,“让一让,让我进去。”
因为军营里只有这么一个女子,而且几乎所有人都听过荷华讲课,所以听到她的声音,很快就让开了一条路,让她走了进去。
上郡的医疗部跟九原的格局差不多,都是一栋长长的屋子,从东到西,然后南北两面靠墙搭了通铺,每个病人一个铺位。
平时因为勤收拾,所以医疗部里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此刻却是杂乱无章,而里面的伤员,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正脸红脖子粗的争论着什么。连有人来了都不知道。
荷华站在一边听了一会儿,才弄清楚原委。
原来眼看着要开春了,所有人都开始警醒起来。毕竟每年春天和秋天,都是匈奴人南下的时候。
秋天时庄稼成熟,匈奴人往往都会前来劫掠一番,弄到了足够过冬的粮草,就扬长而去。但运气不可能总这么好,总有弄不够粮食的时候,那怎么办?只能熬过了冬天,然后继续南下抢掠。
去年秋天,因为始皇要来巡视,所以蒙恬将整个北疆布置得铁桶一般,加上之前大战损失了不少主力,所以抢粮的工作进行得非常不顺利。
匈奴人大概也打听到了这边的情形,知道想要强攻损失太大,于是就主动撤退了。
但这样一来,他们没有足够过冬的粮食,自然会谋划着春天的时候再来一次。
所以蒙恬也早就准备好了,冬天还没过去,就大把的斥候撒了出去,他自己也亲自去了几个郡,督促军务,做好安排,务必不能让匈奴人在大秦境内肆意劫掠。
实际上,据荷华所知,虽然大秦跟匈奴之间的关系日渐恶化,但实际上,边疆的人都早有默契,往往会留下一部分庄稼,让匈奴人去收割。这样既可以避免两边正面相对的伤亡,春耕时也不必提心吊胆。
毕竟草原上本身出产的食物不丰,匈奴人要填饱肚子,就一定要来大秦劫掠。如果实在是弄不到足够的粮食,说不定他们就会发动战争。所以为了边境和平,大部分守将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自从蒙恬来了之后,就一直加强戒备,明里是说保大秦疆土秋毫不犯,但实际上呢,只不过是因为他不方便出兵,所以在用这种办法,不着痕迹的逼迫匈奴人主动发动战争罢了。
这就是之前扶苏跟蒙恬商量出来的策略,这样,他们在道理上就能站得住脚,而不必担心被咸阳那边问责了。
但是这样一来,边境的冲突自然越发激烈。所以入春之后,已经发生了好几起小规模的冲突了,大秦派出去的斥候,一旦遇上了匈奴人,往往死伤惨重。
这些伤员此时议论的,正是这件事。虽然上郡因为已经不与匈奴接壤,所以暂时安全无虞,但是九原那边确实损失惨重。
一方面,去年之前,面对这种损失的人还是自己,另一方面,派往九原的士兵大部分都是他们的同袍,所以听说了九原的形势之后,这些伤员们也开始不安起来。
一开始还只是议论国事,后来渐渐的就牵扯到了各自身上。
咸阳。
相较于北疆的严寒,这里还留着秋天的尾巴,尤其是皇城内外,因为种植了不少四季常青的植物,所以看上去格外生机勃勃,加上最近一段时间气温回升,令人隐隐有夏日之感。
蒹葭馆中,胡亥原是倚在窗前发呆,听得宫人通报赵高来了,这才慢条斯理的起身。不等他迎出去,赵高就已经走了进来。
胡亥正好省了事,只微微拱手,笑吟吟的问道,“中车府令何以行色匆匆?”
“北疆来折子了。”赵高道。
胡亥闻言抿了抿唇,脸上的笑意稍淡,却仍是不慌不忙的抬手道,“赵中车请坐。”
等赵高坐下之后,他才缓缓问道,“中车方才说北疆来折子了,可是我那好大哥又弄出了什么动静?”
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慵懒,似是对此毫不在意,然而微微挺直的脊背,以及陡然锐利起来的眼神,都彰显着他内心的在意。
赵高抿了抿唇,心中的不悦稍淡了些。
这一二年来,随着胡亥年纪渐长,也不似从前一般跟自己亲近了,自己说的话也不那么管用了。
相反,他是越长越有皇子风范了,对自己的态度也敷衍了许多。眼看两人之间的关系就要倒转过来,赵高花费了如此多的心力,怎肯甘心?
但是看今日这情形,胡亥心中也不是一点儿想法都没有。这般,他反而放心了。
怕就怕胡亥当真无所求,那样纵使自己花费再多时间,也是白费。
但胡亥如果有心,那能帮他的人可没有几个,自己这个一直亲近的人,自然会是首选。
所以他微微笑道,“并不是太子殿下的折子,是蒙恬将军所奏,言要在军队之中成立个什么医疗部,并且要让士兵们轮流去医疗部实习,学习处理伤口及包扎等手段,还有常用的草药辨别。说是战场上瞬息万变,若是士兵们能学会自救,自然能大大减少伤亡。”
胡亥闻言,慢慢的放松了脊背,又换了个更加安适的姿态,然后才道,“父皇的意思呢?”
“自然是准了。”赵高道,“每年光是用来抚恤阵亡将士,便不知要花费多少钱粮。若是军中当真有办法减少伤亡,始皇如何会不乐意?”
从来人口多寡都是判断国力最直观的部分,少战死一个,将来大秦就能多一户人家。这其中的利益计算复杂得很,总之不会是坏事。
胡亥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似笑非笑的看向赵高,“也是。不过就这么一件小事,也值当赵中车特特过来报信?”
奏章事涉机密,一向都很注意保密性,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看到,知道里头的内容的。至少胡亥这种没有实权的皇子不行。
赵高却不同。他身为中车府令,乃是帝王近侍,加上始皇信重,很多事情就要比胡亥方便许多。知道这些消息,也不足为奇。
这也是赵高笃定胡亥需要自己帮助的原因之一。
不过胡亥自己却不愿意赵高太过得意了。至少,主仆之别,要早早的分出来才是。
所以他已经在慢慢疏远赵高了,尤其是扶苏去了北疆之后。何况他年纪渐长,始皇总会让他听政,到时候形势就不同了。
赵高轻笑一声,不慌不忙的道,“只是这事,的确不必劳动公子。不过,太子殿下才去了北疆没多久,蒙将军就弄出了这个医疗部,难道公子就不觉得奇怪么?”
他的暗示太过明显,胡亥立刻反应过来,“你是说这是扶苏的主意。他要——收拢军心?”
赵高笑而不语。
不过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然扶苏费那么大的劲留在北疆,难不成真的是为了修那劳什子的长城?笑话!
胡亥沉默片刻,才哑声道,“过了年,孤就十五岁了。父皇已经许了,年后便让孤入朝。”
片刻之间,他竟是连自称都换了,整个人的表情更是一片冷肃,紧紧盯着赵高,似是要逼他表态。
赵高却不怕。胡亥可是他看着长大的。他自然知道这是一头狼崽子。如果不是,他恐怕还要失望呢。
所以见此情景,只是微微低眉,轻声道,“殿下放心,收拢军心可不是这么容易的事。”
如果一点小恩小惠就能拉拢了将士们,那扶苏也不必亲自去北疆了。依赵高看来,扶苏恐怕还是想打仗。
怕的就是他不想打!只要扶苏动了手,到时候只要参他个罔顾国事,轻启边衅,纵然不能伤筋动骨,恐怕也要大费周折了。最重要的是,他的目的将不可能达成。
等太子的声望降低,始皇对他失望,那时情形可就不一样了。
……
整个冬天,荷华几乎都泡在了军营里。一开始是医疗部的事情,后来一切上了正轨,按理说只要像九原那样,交给其他人负责,她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然而扶苏问起的时候,荷华却说她已经习惯了军营的气氛,所以想留在里头历练历练。
扶苏心知肚明,荷华喜欢军营是真的,但是恐怕也有几分要躲着自己的心思。他本来想拒绝,但转念想想,又答应了。
这里迟早要有一场战事,荷华跟在自己身边,未必安全,让她跟着士兵们历练一下,也不是坏事。
让他意外的是,荷华居然真的坚持下来了。
她现在每日天不亮就听着军号声起床,跟着士兵们操练。中午吃过饭之后,去医疗部看看有没有新的情况,偶尔还会给那些士兵们上上课,然后天色晚了,就回行辕休息。
所以虽然是跟扶苏住在一起,但两人见面的机会,竟是少得可怜。
不过荷华的事情,却是每日都有人报给扶苏的。——没办法,谁叫这里的主帅蒙恬将军已经认准了荷华是扶苏的人,所以军中上上下下,都以看待“女主人”“太子妃”的眼光看待荷华。
这件事传递之快,恐怕现在除了荷华之外,没有人不知道了。
这日荷华照旧操练完毕之后,前往医疗部,刚到了地方,就听到一片吵嚷之声。
她连忙拨开人群,“让一让,让我进去。”
因为军营里只有这么一个女子,而且几乎所有人都听过荷华讲课,所以听到她的声音,很快就让开了一条路,让她走了进去。
上郡的医疗部跟九原的格局差不多,都是一栋长长的屋子,从东到西,然后南北两面靠墙搭了通铺,每个病人一个铺位。
平时因为勤收拾,所以医疗部里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此刻却是杂乱无章,而里面的伤员,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正脸红脖子粗的争论着什么。连有人来了都不知道。
荷华站在一边听了一会儿,才弄清楚原委。
原来眼看着要开春了,所有人都开始警醒起来。毕竟每年春天和秋天,都是匈奴人南下的时候。
秋天时庄稼成熟,匈奴人往往都会前来劫掠一番,弄到了足够过冬的粮草,就扬长而去。但运气不可能总这么好,总有弄不够粮食的时候,那怎么办?只能熬过了冬天,然后继续南下抢掠。
去年秋天,因为始皇要来巡视,所以蒙恬将整个北疆布置得铁桶一般,加上之前大战损失了不少主力,所以抢粮的工作进行得非常不顺利。
匈奴人大概也打听到了这边的情形,知道想要强攻损失太大,于是就主动撤退了。
但这样一来,他们没有足够过冬的粮食,自然会谋划着春天的时候再来一次。
所以蒙恬也早就准备好了,冬天还没过去,就大把的斥候撒了出去,他自己也亲自去了几个郡,督促军务,做好安排,务必不能让匈奴人在大秦境内肆意劫掠。
实际上,据荷华所知,虽然大秦跟匈奴之间的关系日渐恶化,但实际上,边疆的人都早有默契,往往会留下一部分庄稼,让匈奴人去收割。这样既可以避免两边正面相对的伤亡,春耕时也不必提心吊胆。
毕竟草原上本身出产的食物不丰,匈奴人要填饱肚子,就一定要来大秦劫掠。如果实在是弄不到足够的粮食,说不定他们就会发动战争。所以为了边境和平,大部分守将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自从蒙恬来了之后,就一直加强戒备,明里是说保大秦疆土秋毫不犯,但实际上呢,只不过是因为他不方便出兵,所以在用这种办法,不着痕迹的逼迫匈奴人主动发动战争罢了。
这就是之前扶苏跟蒙恬商量出来的策略,这样,他们在道理上就能站得住脚,而不必担心被咸阳那边问责了。
但是这样一来,边境的冲突自然越发激烈。所以入春之后,已经发生了好几起小规模的冲突了,大秦派出去的斥候,一旦遇上了匈奴人,往往死伤惨重。
这些伤员此时议论的,正是这件事。虽然上郡因为已经不与匈奴接壤,所以暂时安全无虞,但是九原那边确实损失惨重。
一方面,去年之前,面对这种损失的人还是自己,另一方面,派往九原的士兵大部分都是他们的同袍,所以听说了九原的形势之后,这些伤员们也开始不安起来。
一开始还只是议论国事,后来渐渐的就牵扯到了各自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