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名门纪事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叫板

第一百八十二章 叫板

作者:天光映云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求推荐求粉红

    靖国公听了涵因这话,看着涵因的目光中多了一抹思索,笑道:“这些年来,我无时不刻想要离开朝廷这个是非之地,皇上信任就再熬几年,朝廷若是不需要我了,我也无所留恋,不过,你叫你两个哥哥放心,便是我致仕了,也会安排好他们两个的前程。”

    涵因笑道:“可是这么多大臣致仕,若是舅舅再离开,谁来辅佐皇上呢。”

    靖国公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朝中之事并不是忠心耿耿就行的。你回去也要叫你两个哥哥尽量低调,多做事,少说话。”

    涵因应道:“多谢舅舅提点,我会提醒哥哥的。只是涵因担心这么多大臣致仕,会惹恼了了皇上,我在宫中听说我姐姐还有韦贵妃当年都是皇上最宠爱的嫔妃,可是她们犯了错,皇上也并没有念旧情,处置起来毫不犹豫,我想皇上大概是个眼里不容沙子之人。舅舅何必去触这个霉头。”

    涵因说这“眼里不容沙子”这话实在暗示靖国公不要妄想皇帝会妥协,皇帝自从登基以来,就被权臣轮番压制,这股火压抑已久,冒出来的时候挡都挡不住,长公主刚死之时,皇帝底气不足,因此只撒在谋逆的韦家、郭家身上,如今刘锦的东西落在他手里,就好像给这把火添了一捆柴。

    此时往上扑的人,只会被先烧成灰。

    靖国公也明白她意指皇帝的个性是睚眦必报的,此番将皇帝得罪,必然讨不到好去。但他对一个女孩子的话,并不大放在心上,笑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了。皇上宽仁,就算有什么不满,也不会额外加罪。”

    涵因知道他并不会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但她也没办法再往深了说了,笑笑:“舅舅的意思涵因明白了,必定会告诉兄长,您的吩咐,那涵因便告辞了。”

    靖国公坐在座位上,陷入了深思。靖国公心里沉甸甸的,他也隐隐有感觉,皇帝在处置政务每受到这帮老臣的掣肘时,朱批的笔迹都隐约透着愤懑之意。但这毕竟是中感觉,并没有什么实据。心中并不敢肯定。如今这样联想起来,皇帝在不占优势的时候隐忍,一旦掌握主动。就毫不犹豫动手,处置韦家是这样,处置刘锦也一样,想来处置杜胤的时候,若不是一众臣子反对。恐怕也会牵连甚广。而如今皇帝手中握着群臣的把柄,这样公然和他对着干恐怕……

    犹在思索,下人通传刑部尚书、中书侍郎、礼部侍郎等一众官员求见,这些人不是靖国公的老师、同窗,就是他的学生。

    靖国公向他们转述了陆宪和李明博的意见,众人合计一番。也觉得探知圣意很重要。但靖国公想起涵因的话,心里很是不踏实,但想想还是咬牙道:“不如我来做这件事吧。反正我也早有在家含饴弄孙的想法。”

    他是山东士族的首脑。朝中威望又高,众人皆说不妥。

    靖国公沉吟道:“须得是个有分量的,皇上大概才会动容。”

    最后,刑部尚书温承宗说道:“这件事我来做吧,老夫今年已经年近耄耋。早就想向皇上高老还乡,如今正好。”

    靖国公皱眉道:“老师。这种风险怎么好让您来冒呢。”温承宗是他岳父的族兄,也是他的老师。

    温承宗摆摆手:“老夫在朝中已经将近五十年,再没什么可留恋的,我们山东士族同气连枝,现在面临危机,必须有人出面,此事不关皇上如何处理,必遭他的忌恨,你们年轻人大好前途,不可因此断送了。因此不如老夫来做。”

    靖国公和几个官员眼含热泪,大礼下拜:“多谢老师。”

    皇帝看着这几日送上来的致仕折子眼睛几乎喷出火来,声音越发冷凝:“门下侍郎萧荣、刑部尚书温承宗、翰林院学士周文光都要走是吧,好啊,你们是要给朕拆台,难道没有了你们,这朝廷就不转了,这天下是朕的天下还是你们的天下!”

    他忽然站起身来,在御书房中来回走动,走了几圈,猛地停下,攥紧了拳头,眼神中充满了狠辣之色:“既然你们不识抬举,那就让朕来告诉你们这是谁的天下。”

    次日一早,所有请辞的折子都准了。朝中众臣面面相觑,想不到皇帝真的痛下决心,用君权强压群臣。几位宰相面沉似水,相互对视一眼,一时间朝堂之上气氛凝重。

    之后,皇帝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又提拔了几个人,中书舍人高建升为户部侍郎,窦温任翰林院学士,左拾遗于正杰升为侍御史。

    众臣都对这个安排皆有疑义,此事皇帝并未跟群臣商讨,这些人有外戚的身份,而且属于越级升职,因此群臣议论纷纷。但皇帝却力排众议,说既然这么多人致仕,必须有人补缺,这些人是有才之人,可以破格提拔。

    皇帝和群臣闹得很僵。

    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魏伯颜带着内卫便敲开了那几位致仕大臣的府门,把这些人抓回了永和巷。

    这下子群臣都坐不住了,纷纷上折子弹劾内卫,说内卫滥用职权,要求把案子移交到御史台或者大理寺。皇帝却说等事情查清楚再说。

    太皇太后自刘锦被抓脸色就不佳,这些日子脸色就更是阴沉沉的,连妃子们的请安都一概免了。门下侍郎萧荣的下狱让她忧心忡忡。

    “皇上还是适可而止,难不成跟众臣把关系闹僵吗?再说,用内卫本就不妥。”太皇太后终于忍不住,出言相问。

    皇帝笑笑,打着官腔:“皇祖母之前不是说内卫是皇家私器,只应该由皇帝掌管,如今内卫既然查出这些人的问题,就该一查到底,这本该是御史台的职责,若确有其事,说明御史台失察。当然,若是他们清白,内卫调查之后自然会放人。”

    太皇太后脸白了白,进了永和巷,很少有人能抗得住,冷笑了一声:“那最好,希望皇上能给群臣一个交代。否则,内卫无凭无据就胡乱抓人,岂不坏了律法。”

    “是,祖母,这是自然。”皇帝心下冷笑,太皇太后之前保刘锦的时候可不是这个说法了。

    连日来群臣接连上表,为温承宗、萧荣等人伸冤。

    皇帝却拿出几份书信:“你们自己看看吧。江南贪腐大案,前年刘锦去查了一次,却没有什么成效,现在看来是地方与朝中官员勾结。不乏德高望重之人。如果不严查,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大家这才明白,皇帝打的是哪张牌。原来是冲着那笔钱去的。

    李明哲率先说道:“监察百官是御史台的职责,既然内卫查到了问题,理应交由御史台详审。”

    靖国公也说道:“皇上,不可用内卫替代御史台,否则难以服众。”

    皇帝看看低着头站在一旁的陆宪和半眯着眼睛的柳正言,笑问道:“陆卿家、柳卿家以为呢?”

    “臣附议。”陆宪躬身答道。

    “臣附议。”柳正言也跟着说了一句,就再不说话了。

    皇帝点点头:“好,既然四位卿家都觉得这样办好,那查这件贪腐案的事,就交给御史台吧。

    靖国公、李明哲和陆宪相互看了对方一眼,知道皇帝也在试探群臣的底线。

    这是一笔极大的款子,是各级官员从各种拨款中层层剥下来,通过各大商行、票号,将钱洗白,再分配到各级官员的手里。

    最初是长公主为了和郑伦对抗建立的,她制定了一套洗钱的方法,郑伦死后,随着长公主势力越来越大,牵扯的人也越来越多。

    后来这个网络几乎渗透到整个官员系统。银两按照指定的规则分配,只要做官,按照职务人人有份。但大多数人都只是知道是有这么一笔暗钱,却不知道什么来头。想要揭发出来的人,都被处置掉了。

    实际上,这是长公主用最少的代价控制这些人的方法。因为人的胃口是渐渐增大的,不加以控制那些人永远贪得无厌,有这样一种方法来分配这一大笔款项,他们反而不敢多贪。各地受灾多的时候,下拨的银子也多,各级官员按照规矩截留,最后真正用到救灾上的款项也能保障。而风调雨顺之年年,本身官员的油水便丰足,因此下拨的款项少一些也没关系。坏规矩私自多拿的人,被上边发现,就会处置掉。

    长公主的人控制了资金节流和分配的几个环节,也只有长公主知道这些人是谁。她也凭此控制百官,权倾一时,把韦建昌一派压得死死的,也引得韦建昌孤注一掷。

    而资金则是由几派势力共同派人掌管,相互监督,相互制衡。

    每次制定预算,高层都会多作一部分预算,而在向下发的时候,各层节留,这笔钱会通过各商行、票号,通过生意、土地买卖等方法洗干净,再以各种名目发到各官员手中。

    每年春,账本会进行汇总,以掌握账目和资金的情况,长公主会派人核查后销毁。

    而这一次长公主薨逝,正好卡在这个当口。还没来得及派人去销毁账目,因此前一年的账册还在长公主手上,被她藏在了桐影阁。上面只有代表人名的符号和金额记录。没有名册对照,谁也看不出来这些圈圈点点的符号代表谁。

    人们想得到这本账册,主要是想要掌握这笔资金的运作。而当初替长公主掌管分配的人此时已经隐藏起来,现在藏在涵因书架上中的书页记录着这些人的名字,他们便是长公主的亲信。陆宪和李明哲的名字赫然在列。